♪鸟儿虫子和野兽,青草和花朵♪「这是多么美的歌声啊。
」月宫里的她,无比向往着歌声里描绘的景色,向往地球上多彩的世界。
「那些都是世人痛苦之源。
既然你如此向往,那就去凡间体验一番吧。
」她如愿了,降生在一株竹笋里,被竹取翁发现,收养。
在乡下三个月便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鸟儿虫子和野兽,青草和花朵♪ 而这凡间的歌,她生来就会唱。
鸟兽虫,草木花,还有淳朴的乡民。
一切如她所愿,会为偷到甜瓜而开心,会为捉到山鸡而兴奋。
「我要去京城为她起邸。
」鸟兽虫,草木花,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于是无尽的金子和精美的布料,也和她一起来到了竹取翁的家。
「她注定要成为公主!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她看起来很喜欢。
」巨大的宅邸,无尽的华服,是啊,她当然喜欢。
喜欢的代价就是,她开始接触同样喜欢这些的凡人们。
包括她的父亲,一个一夜暴富的乡野村夫。
把她送到京城,为她起邸,为她尽享荣华,为她聘请名师,为她高价沽名……竹取翁的欲望,让她越来越像一个笼中之鸟。
「就叫辉夜吧。
」这个高贵的名字,来自一个垂暮之年的老者。
「见到她的一刹那,我这即将朽坏的骨头,也颤抖了起来。
」她的美貌,引来了无数公卿,贵族,甚至是皇帝。
而这,也成了她来到凡间的「罪」。
鸟对燕子安贝,虫对龙首之玉,野兽对火鼠裘,草对蓬莱玉枝,花对去佛钵路上采到的一支野花。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28635/)这世间不仅仅有「虫子和野兽,青草和花朵」,更有这些稀世珍宝,令人费尽心思与金钱,乃至付出生命。
正如辉夜姬本身,五位贵族为了得到她,付出了一切。
「这都是我的错!
」一位公卿为了取燕子安贝而失足摔死,辉夜姬彻底崩溃,她感受到了自己带来的「罪」。
「不,这不是你的错」。
母亲说的对,有罪的不是燕子安贝,不是龙首之玉,不是火鼠之裘,不是蓬莱玉枝,不是佛钵。
因为这些全都是虚假的,有罪的是尘世的欲望。
这也预示着辉夜姬如竹笋一般,飞快生长,却也匆匆告别。
月夜狂奔,天空飞翔。
这两个场景看似是梦境,却又不是梦境。
月夜,辉夜姬通过父亲和酒席,看透了人间的肮脏。
「我见过这景色。
」月夜下的雪地里,辉夜姬仿佛想起了月宫中的寂静寒冷。
不同的是,月宫的寂寥是永恒,而山林的萧杀会过去。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母亲和花朵,又让她重新觉察到尘世之美好。
直到她的命运终于来临,她最终回去了月宫。
但如果辉夜姬留下来,会是幸福,还是痛苦?
高畑勲并没有回答。
人生究竟是怎样的,或许只有亲自体验过才有答案。
那捨丸呢?
他是尘世中最普通的人。
他会在危难中救人,会在偷瓜时分享,会为了山鸡险些送命,会迫于生计去冒险偷盗。
会结婚生子,却也会在面对辉夜姬时,忘记自己的家庭。
一个裹挟着善恶的集合体,而整个尘世又何尝不是如此。
对于辉夜姬来说,人间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三年。
而人类几十年的生命难道就算长久吗?
不过也只是弹指一瞬。
和辉夜姬一样,我们都是匆匆过客,看似体验过了繁华萧索,人情冷暖,可最终离去之时,又有几人能够毫不留恋地离开,有几人说的清人生这一遭是为几何?
可能中国太多大女主的故事,看到这个没事就哭哭啼啼的辉夜姬,感觉太没出息了。
我感觉她对内无法驾驭自己的能力:美貌,才华,情感和女性的身份。
对外无法驾驭自然,现实,金钱和权力。
她小时候弱小,但是却是全篇表现的最原力足的时期。
她理所当然地驾驭自己的身体,走路行动的能力,然后越来越能力强。
之后就开始弱鸡了。
竹子喷出金钱和华服,难道不是为了要她脱离现有环境,有更高眼界去观察世界。
自然与闹市,她完全可以两者兼得,她不是想看樱花就去吗?
为什么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
村庄野店固然自然可爱,城市的文化,时尚,来往的王子,每日的日常,就那么如粪土吗?
干嘛整天板着脸好像不能再快乐的样子。
只能耕田追鸟才能快乐🙂,你可是月亮来的公主啊就没有喜欢的文学吗?
琴乐?
绘画、小说哪怕人情世故也皆是学问,宁是女版贾宝玉啊见到就跑。
人家皇帝也画自己耕田的样子,可是他耕田吗?
人家才不呢,这叫能驾驭初恋固然美好,可也不该被感情折磨的蠢样,她在人间时间看着不长,大部分时间在搞感情事,就这也搞不好。
说实话在相亲过程那番对话有点公主的气派。
但除了这点高光时刻,辉夜姬好像完全搞不定自己的样子,被人说几句闲话就气得夜奔了。
见到阶级已经和自己不一样的初恋,干嘛一副把持不住当众叫人的蠢样,害得人家被一顿打,人家挨打了宁一句不说话了在那呜呜哭。
为什么烧毁好看的面料那也是劳动人民的成果好嘛最后皇子来求爱,说些鬼话。
为什么不去掌握权力去变成真正的皇后!
可以在那个时代看更多,听更多事(可能我甄嬛看多了)结果她又是各种哭哭哭哭,哎呦我去君可去看伊丽莎白泰勒演的埃及艳后,那把自己的美貌,男人,权力,玩了个痛快。
最后哪怕自杀都是体面的。
嚯这位辉夜姬哭哭啼啼,嗷嗷哭,发疯发癫就好几次然后对皇帝什么的板着个脸,然后又是哭哭哭。
您到人间到底干嘛来了?
然后就要被月亮接走了,也没对父母尽孝,也没找到伴侣,也没享受啥,世界完全没变化,她然后又想走,又舍不得走这女孩完全混乱,然后……又哭了。
最后和情人相会,大搞蝴蝶翩翩飞,我去我真没眼看了。
您一个月亮来的半神仙,要一个农村乡下野夫保护,抱紧我抱紧我您没事吧!
您没事吧!
据说原著还是颇有气派的,这个动画改编很奇怪。
特别大男子主义,视角偏颇。
把女性哪怕是月亮赐的公主,唯一的超能力就是超级好看和能有武力保持贞操。
别的全不行,比普通人还不行。
拍拍武则天吧。
有权利,有美貌,有家庭,有财富,有名望,还有男宠。
做女人得这样气派才对。
鸟儿,种子,百兽们,虫儿,树木,花儿们,万物会历尽灿然绽放、成熟结果和黯然凋谢,人的一生,也会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
然而,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万事不息,宛如水车千回百转周而复始,万千生命亦会一次轮回。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部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
《辉夜姬物语》改编自日本最古老的物语文学作品《竹取物语》,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经历三年提案、五年制作,耗费51.5亿日元制作完成,却连一半的成本也没收回来。
在很久之前的一天,赞岐造正在山中劈竹子,他在竹林中发现了一条生长迅速的春笋,里面是只有掌心大小的女娃娃。
就这样,竹子的一生就开始了。
赞岐造把竹子带回家后,老婆婆一接过这个豌豆公主,她的身体就像春笋一样快速地长大。
竹子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在乡间飞快地成长。
她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在田里撒欢,跳水、砍树、偷西瓜。
即使搞砸了也没关系,总会有大孩子在后面当护盾。
即使是再无聊的事情,和同伴一起就会变得有趣。
竹子在这段短短的乡村时光中,飞快地长大成人。
舐犊情深的赞岐造又在竹林里找到了黄金和上好绸缎,他认为这是上天旨意,让他把竹子变成真正的公主。
他们如愿住进了豪华的宅邸,从此奔跑、大笑、玩耍被明令禁止,取而代之的是端坐、细读、抚卷。
赞岐造用他精致的技巧和沉重的父爱,给竹子造了一个最牢固的牢笼。
在成年的那个夜晚,竹子端坐在帘内,竹帘外不堪入耳的语句不断地刺痛着竹子的心,她爆发了。
她冲破一重重的深院,撞破木门,跑向她的故乡,跑向那月圆的地方。
衣衫褪落在地上,就像是挣脱掉的重重枷锁。
她正在跑向自由。
竹子倒在了雪地上,却在帘内惊醒过来,帘外的热闹还在继续。
这一切到底是梦还是现实呢?
竹子的美貌惊动全城,被赋予“辉夜姬”的美名,宛如嫩竹,辉耀照夜。
慕名而来的追求者把家里围得水泄不通,竹子只能在后院的一方净土寻找到些许平静。
追随者因为竹子的难题亏钱的亏钱,丧命的丧命,竹子也因此厌恶自己。
她终于变成了别人想要的模样。
她不再沉迷于自欺欺人的小天地,不再织布、玩耍,而是每夜驻足长亭外,对着月亮饮泣。
最后竹子吐露出了实情,事实上她是月宫贬落的谪仙,来到人间受罚。
只要到月圆之夜,月宫的使者就会把竹子接走。
她终于如愿以地回到了梦想中的山野,在幻想中与舍丸最后一次欢歌起舞。
再强大的军队也抵挡不住神的旨意,人与神的抗争就是个笑话,最后竹子回到了天庭,只是在最后一次回头时留下了一颗眼泪。
《辉夜姬物语》用写意的水墨画,勾勒了一幅幅迷人的人间。
高畑勋用平实、生活化的动画,揭露人间百态,编织一曲平凡感伤的岁月之歌。
高畑勋在副标题里埋下了他对这个民间故事的解读——“公主的罪与罚”芸芸众生,孰能无罪?
被金钱与名利蒙蔽双眼的赞岐造,为了竹子将妻女抛之不顾的舍丸,追求美色出尽洋相的追求者们。
那竹子又因为什么罪被贬谪到这个地方呢?
我们不知道。
我们只知道,她爱上了这个地方,她体验了生而为人的滋味。
这里的人愚昧庸俗却又傻得可爱。
人间有虚伪、欲望、丑陋,但也有草木,花鸟和虫。
在体验过这一切后,永生不灭的躯体和意志,就是竹子最大的天罚。
只是,世界上不存在更好的路,这些虚伪、绝望和受伤,恰恰是我们活过的
开始关注这部作品,是看了宫崎骏和铃木敏夫的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他们的谈话中总时不时会提到高畑勋,他曾经的老师,受其教导,出师独立,甚至早早名气盖过对方,后来又在同一个工作室,成为现在所谓竞争对手的关系。
他们在同一时间分别着手两部动画的制作,人所皆知的《起风了》后来成为了宫崎骏的退休之作,而高畑勋担纲的则是改编自古典文学《竹取物语》的《辉夜姬》。
铃木敏夫提及高畑勋显得万般无奈,太慢了,从六七年前开始构思,直到宫崎骏的《起风了》立项,铃木敏夫决定两部作品同时发布以制造话题,之后的影院宣传海报也是双雄并立的形式。
但是最后还是遗憾地发现赶不上。
忘记是不是宫崎骏了,在某次谈话中很直白地说了句,他完成不了这部作品的。
一直不见其人的高畑勋在影片结尾露了个脸,一个看起来沉默而庄严的男人,似乎总是在思索。
幸好这部作品终于还是面世了。
第一感觉是,画面实在太美了。
水墨轻拂,每一帧都可以截停做壁纸用,特别是那些田野花草,难怪让辉夜姬念念不忘。
单凭作画之精致,即可明白那些年的苦心经营并没有白费。
另一点,便是音乐之优美。
片尾才知道象征辉夜姬不同心路阶段的三段童谣出自高畑勋本人之手。
曲调极具古风之雅,我一直以为是源自有名的童谣《竹笼眼》那个时代。
而歌词变化也恰如其分地反应出辉夜姬的内心,从对大自然花鸟虫鱼的欢乐赞颂,到不知为何落泪的归家呼唤,以及最后临别时顿悟四季轮回交替,感叹于命数早定。
私以为比起故事情节,音乐更能够体现人心人情,贯穿了整部片子。
最后一点,也是我一开始最关注的部分——《竹取物语》实在是个太过于耳熟能详的故事,究竟能挖掘出怎样的新意呢?
比起简短的原著,补足细节最明显的便是辉夜姬的性格以及舍丸这个青梅竹马的角色。
影片播到三分之一我忽然想起强烈的既视感是从何而来:这姑娘与其说是从月亮下凡而来的,不如说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吧!
即使天赋异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还是喜欢在竹林里撒开脚丫子奔跑;身住豪邸身着华服,她倒宁愿在后院种种花草做做针线活。
拥有超前现代女性意识的辉夜姬,一直在追求独立人格。
而不管是拒绝皇孙贵族乃至天皇的求爱,还是和青梅竹马做一段飞翔的美梦,在那个年代这种追求自由恋爱的精神也实在是难能可贵。
最后辉夜姬回到了月亮上,但是披上月之羽衣的她回头看看地球,还是流泪了,似乎并没有忘记世上的人情与烦忧。
古典画风,古典音乐,脱胎自古典文学里的古典姑娘,却有着一颗现代人心。
也许有人会觉得三观违和感略强烈,但别忘了,看这部作品的,正是我们这些现代人,正是我们这些人吵着要独立人格,要自由恋爱,却没有办法在痛苦的时候居然可以逃离地球,生气的时候灵肉分离做一场美梦,连不喜欢但必须做的事都天生能做得那么好……可,就连这样的辉夜姬,活得也还是不开心啊。
这部动漫最大的看点就是画面和剧情。
画面上,该影片的有一种东方水墨画之美,是纯手绘的动画作品,首次采用将人物动作和背景合而为一,最能体现的就是影片中表现辉夜姬在自己的命名宴会上逃离世俗奔向山林的想象的情节,狂放写意的线条与色块将辉夜姬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欧洲动画作品图像里浓烈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内容相比起来,东方美学的古朴气质会更显得恬淡一些,大量的留白和古朴的线条也依旧可以让人感受到那种绘画构图的精细和倾注。
这种画面的特色不禁让观众眼前一亮,很有看点,很有新意,能在众多的动画作品中脱颖而出。
剧情上,辉夜姬生于自然,也在自然中成长,却最终被迫里来到了日本的京都,但是心里却一直牵挂着从小长大的山林,即使到了最后的日子,也要涉水千山回到那片最初生长的山林里。
这种剧情反映了对于山林质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纯真的渴望和不懈追求内心的自由。
明罗念庵的醒世诗廿二首、明栯堂禅师禅师的山居诗四十首以及清胡大川的幻想诗十五首,是我最喜欢的三组“组诗”,无一首不是精品。
其中,最接地气的要数胡大川的幻想诗了。
十五首诗基本把人的妄想或梦想用最美的语言说尽了,反复吟咏,至今新鲜。
浮沉道力未能坚,世网撄人只自怜。
四海应无极乐国,九霄岂有寄愁天。
无聊一作非非想,适意真堪栩栩然。
谁解古今都是幻,大槐南畔且流连。
倒影中间万象呈,思偕列子御风行。
上穷碧落三千界,下视中华二百城。
月里求将不死药,洞中观尽烂柯枰。
只愁高处清虚极,又惹离愁黯黯生。
这首二首用于本故事亦是再恰当不过了。
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改编自日本最早的物语作品《竹取物语》。
总体改编得非常成功,唯独结尾和立意还欠原作之修养。
动画中的佛陀接引,在原作中是天人接引。
在日本这个神道与佛教信仰并行的国家,百姓多生事求神,亡事求佛,那么阿弥陀佛接引去极乐世界便是人所无比期望的事,一旦往生,顿开佛慧,无由复生尘心染意,故绝不至不舍,若是不舍,则佛亦无下手处。
但天人接引,犹在六道,未出三界,天福享尽,还堕五趣。
如果这不是导演知识性的错误,便是凡夫既厌恶世间的无常和浊恶,又难忍“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孤寂之情。
这种情绪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长是如此,而中国现代的一些仙侠题材作品,包括金庸的武侠亦都未能超越这种孤独,有思考,但最终指向情或者“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些作品多引用六道轮回或苦空无常等佛法知识,终不愿深入思维。
“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声闻尚未发菩提心,何况凡夫!
佛法岂是教人忍受孤寂,但超越的前提是发菩提心,这是根本。
根基不立,徒自忧天,真向上去,大有事在。
原作中有辉夜姬临走时将不死药赐予天皇,天皇以“不能再见辉夜姬,安用不死之灵药”为由将之焚毁这一情节。
基本上好的文学作品都在写人的痴。
世人看来,焚药是痴。
求药何尝不痴!
按佛理,所谓不死,只是活得长久些,最多八万四千大劫,且长寿在佛看来是八难之一,不是好事。
故佛示明路,唯有修行,上求佛道,方能解决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的大事,此等境界,则无生无死,何求长寿。
焚药一节,从寓意来看,则是放不下恩爱情仇(对辉夜姬的思恋),则不可能无量寿(不死药),因生死轮回的根本便是情执。
《竹取物语》的叙述是平静的,既无劝世的说教,亦无痴情的倾向。
但电影折射出的是一种流连的情结。
动画虚拟了一位名叫舍丸的乡村少年,英俊而勇敢。
一方面令地球上的生活尚有值得留念之处,另一方面可与五位俗丑的皇子大官们作反差对比。
如果说身处金殿玉楼的五位求婚者正显出了人性之污秽、弱点和可怜处的话,那么与舍丸的蓬门茅舍的生活似乎是快乐无瑕的。
导演借辉夜姬之口说:“有何污秽!
不论喜悦或是悲伤,这大地上的众生,生命全都散发着光彩,鸟虫兽,草树花,还有人情味……”然而,细思不然,至少对于那只被捕杀的雉鸡来说,生命的终点是充满恐怖的,世间生灵杀伐不止,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说这句话,到底自私了。
而这点,也正是现代大多数不甘堕落但又难以忘情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能突破的局限循环——要拥抱世界的时候,又常觉秽俗而憎恶人性贪嗔之恶;要远离世界的时候,又不提丑恶而难舍世间缺憾之美。
非常遗憾!
其实,作品那动人的至高点不是优美和壮美,而是空(如《红楼梦》);不是完美和凄美,而是至善(如《新约》)。
《竹取物语》本身处理得非常好,辉夜姬在天人不近人情的催促下,从容地向“父母”和天皇告别,随顺世情。
而又因为《竹取物语》没有混淆天道和佛道的霄壤之别:天道是喜净恶秽的,守着一个美好的境界,而佛道是净秽不二的,“心净则国土净”,故能视娑婆等极乐,更要回入五浊,令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的智慧和无苦之乐。
因此,辉夜姬对天道的不乐,可解读为对天人喜净恶秽的分别心的不乐(辉夜姬的降世在原著中被描述为她“由于犯了一点罪,所以暂时叫她寄身在这下贱的地方”)。
“还我本来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只是,辉夜姬是否像仓央嘉措那样,应以爱情身得度者,即现爱情身?
按《起世经》所说,人本就是从光音天来的,因贪恋地球上的“地味”而渐渐产生各种分别念、情欲、憎恶之情等等。
天道并非是恒常的,只是和人道贪欲炽盛的恶不同的是,天道众生的恶便是对所谓下贱众生的慢心。
令我映像深刻的还有一部日本人偶动画电影——川本喜八郎的《死者之书》。
女子在宿世因缘显现时,未失正念。
她明白,真正爱一个人,不是爱染上他,而是度他成佛。
这是突破情执局限循环的作品,然而,若是沉迷于这样的作品则又陷于此循环之中了,不过“梦里说梦两重虚”罢了。
须知,魔是无孔不入的。
最后以罗状元的诗结尾。
看破红尘待如何,犹如新燕补旧窝。
到头辛苦还辛苦,一世逐波枉逐波。
积万黄金空白首,争名夺利尽虚浮。
万般算起浑如梦,何不回头念弥陀。
1.老翁从竹笋中抱出小公主2.口口声声说着为了小公主的幸福,父母俩真的就一点都没看出来小公主不快乐吗,非得要小公主说出自尽这样的话才清醒吗3.御帝一脸的猥琐相。
“将五位皇亲国戚玩弄于股掌之间啊,真有趣居然如此顽固拒绝,那么原因,肯定是因为这位辉耀公主,想到朕的身边来““来 跟着朕一起回到宫中吧只要朕愿意这么做没有女人会感到不高兴的”“一旦朕下了决定想要你,你就已经注定要成为朕的人 了”那个淫荡的御帝一上来就搂着小公主。
小公主拒绝了御帝,然后御帝就大喊着快把轿子抬过来,然后强行使劲的拖着小公主走。
【这形象很生动的,但是强行费劲的拖着,再看看那御帝的脸,还有这么霸道的台词。
噗呲】4.小公主自从不情愿的被御帝抱过后。
整天晚上一个人看着月亮弹琴。
父母尽心尽力开导。
小公主总算是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妈妈,我不想回到月亮去,虽然,我一直苦苦哀求,请让我继续留在这里,这个...世界但是不可能,这个月十五日会有使者来迎接我”我以为你是被强抱了不开心,万万没想到是因为月亮。
5.本片的男主角??
舍丸哥哥舍丸哥哥的孩子还在吃奶的阶段,就信誓旦旦的说要带着小公主私奔!
你到底是为了小公主,还是为了你自己搞婚外情啊!
6.如来?
来接小公主回月亮上。
小公主手呈僵尸状飘走。
最后小公主说“这里(凡间)根本不污秽,不论喜悦,或者悲伤,这土地上的生物,全都散发出光彩,鸟,虫,野兽,草树花,还有人情味”这里小公主的话应该还没讲完。
菩萨?
趁着小公主不备之际赶紧把羽衣(披上就会忘记凡间的一切)披上。
然后小公主就不说话,冷漠的离开了。
关于月亮上下来迎接公主的站队,我怎么看都觉得,好像如来?
喜欢小公主似的。
虽然失落奥斯卡,但《辉耀姬物语》是我心目中2014年最佳动画长片。
就像豆友“未来之瞳 ”所提:当我们说起自己辉煌的历史时,还能说些什么。
就动画长片作品范围而言,我大天朝早已被抛开几个等级,就如我们的大球运动一样,我们的动画产品连全球范围的三流作品都评不上,日本推至全球动画都所恨题材短缺,而大天朝则拥有着丰盛的题材,写作材料,却没有人去做好它,在其他国家在用心做电影时,我大天朝只是在不断山寨、腐朽下去。
据说此片可能是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的最后一篇长动画作品。
闻之此讯,心中难免有一些遗憾之意。
对于一位许久没有写过长篇文章的low货影迷来说顿时可谓是文思泉涌。
于是在这里侃天谈地准备写一则关于缅怀吉卜力动画和《辉夜姬物语》观后感的low文。
去年宫崎骏带着《起风了》离开了他的动画仙境,而今高畑勋也是带着《辉夜姬物语》准备从缤纷的动画世界里离开。
两位大师的相继离去也标志着成立了近20年的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的长动画制作走到了尽头。
所以以后不会再见到宫崎骏再打造出类似《龙猫》的萌人龙猫,《千与千寻》的隐秘世界,《幽灵公主》的魔幻现实。
也不会再见高畑勋再创造出类似感人至深的《萤火虫之墓》,美妙初恋的《岁月的童话》,神秘独特的《百变狸猫》。
独特而美丽的手绘画风动画是吉卜力工作室的标志。
手绘的画面背景看上去更有质感。
这是三维技术和cg技术制作的好莱坞动画所不具备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蓝天动画工作室、梦工厂动画工作室)。
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在当今世界动画电影领域具有显赫的地位,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和哲学思考,给当今的世界动画电影带来了猛烈的冲击。
独特的美学风范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不仅作品的人物形象丰满、思维奇特、人文关怀厚重,还有让人陶醉的丰富内涵。
好莱坞的动画和他们的无脑商业电影差不多(不要误以为笔者喜欢这些无脑特效片。
笔者最讨厌的就是《变形金刚》《银河护卫队》这些无脑特效片。
笔者喜欢好莱坞动作剧情片和悬疑片以及部分文艺片),没什么丰富内涵,强调特效和娱乐效果并用普世价值观(亲情友情爱情)打动人。
宫崎骏和高畑勋有什么差异呢?
其实差异还是有的。
宫崎骏显然名气更大优秀作品更多。
但是高畑勋的作品也是质量颇高。
宫崎骏的动画更强调普世价值观的传递,有着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未知世界的呈现。
高畑勋的情感表达更加的东方儒家化,也显得更细腻一点。
在此我也无意比较两位大师孰优孰劣,只是说一些不同点。
下面是《辉夜姬物语》的观感,有一定的剧透,慎入。
《辉夜姬物语》取材《竹取物语》。
我不了解《竹取物语》,据说是日本最古老的故事。
看完整部动画,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觉得这个故事似曾相识。
因为我们能在自己国度的神话故事亦或是民间传说中觉知与其相似的人物设定和故事桥段。
我看到网上一些观众认为这个故事乏力。
这个观点我并不否定。
电影的前半部分为我们带来一个小桥流水般安逸的世外桃源。
辉夜姬发生在这里的无论是她成长的故事还是与舍丸哥哥青梅竹马的故事都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清新之美。
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故事兴趣盎然。
但是随着伐竹老翁变得利欲熏心和举家赴京开始,剧情便开始走向了俗套化。
辉夜姬接受礼仪和修养教育、“被逼婚”、“逃婚”等一些俗套的桥段来支撑电影叙事走向时,一部分观众估计也失去了观看的兴趣。
那些类似的“皇子夺宝献美人”的重复设置令我有点接受不能!
但是电影于此同时还是保持了一定美学诗意。
无论是辉夜姬月夜飞奔还是重回故里欣赏樱花都让我感受到水墨手绘画风的精美和诗意。
另外一些亲情的煽情段落也能俘获一些与之共鸣的观众的心。
最后一段西域阿三伴着优美的音乐来召回辉夜姬的时候,我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这可能是高畑勋独到的手法想要去表达故事更深层次的佛学、哲学含义。
但是对于一名像我这样庸俗的观众来说无意或者确定的说也没有能力去探究其在佛学和哲学上的意义。
而我只能去感受整个电影。
而这个故事我自己最能感受到的是成长的代价、亲情的无价以及浅显的罪与罚的轮回。
辉夜姬这个人物设定应该会让很多少女有着一定的共鸣。
她们也许能从她的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其余配角的设定来看也都做到了令人印象深刻。
即使话最少的那个女仆都挺有特色的。
精美的水墨手绘画风加上久石让悦耳的配乐对于我来说真是绝赞的视听享受。
吉卜力一直在亏损将不会再制作长动画。
不知道这么精美的手绘画风作品以后是否还能得以一见。
不过听说岩井俊二(《情书》《四月物语》)要加入手绘动画创造中,蛮期待其在动画领域的作品。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辉夜姬物语》是一部不错的动画电影。
高畑勋想象力是相当的不错,手法也算是巧妙,完成度也很高,艺术品质也不错。
不过基于其在剧情层面的略乏力还是给个80分吧。
2014年12月9日
这是一种高级的技巧。
摄影师都知道,拍摄白雪,要表现雪的白,最好的办法是拍摄白雪上深色的人或者物。
用计算机视觉或者图形学的语言来说,人眼对绝对值没有那么敏感,对相对值敏感。
相机感光能成像的最亮的和最暗的亮度范围,称为宽容度,是相机的能力。
而一张成像照片里的亮部和暗部的亮度差异,(不严谨的)被称为对比度。
高对比度的照片显得锐利,黑的会感觉更黑,白的会感觉更白。
回到故事。
作为创作者,我们要提升自己的”宽容度“,对极端情绪把握能力的范围越大越好。
在完成的作品上,得充分利用对比度。
会让对立的情绪各自都更突出。
反差写法中,用喜写悲是最常见的。
又有很多实际的操作方式。
比如前半部喜剧,后半部转为悲剧,例如《杀人回忆》,中国电影这个路子比较多,《我不是药神》、《驴得水》、《无名之辈》等都是,这个操作起来也简单。
比如用角色的喜剧身份对比其悲剧人生,比如《小丑》,《喜剧之王》,这个得看剧情需要,人物是否有这个特点。
再比如用滑稽的形式来展现悲剧故事,比如《美丽人生》、卓别林电影、《乔乔兔》等。
这个对形式感要求很高,操作不好容易弄巧成拙。
而《辉夜姬物语》不同,它是一种更高级的做法。
它的悲与喜是一体两面,观众对辉夜姬遭遇的情绪是悲是喜取决于视角,在于观众的阅历和自身感受,具有作者刻意营造的二义性。
比如辉夜姬要离去,人间有很多爱和善意,也有很多肮脏与约束,回到纯净的天宫到底是悲是喜,构造了一个困境,不但给辉夜姬,也给了观众。
但你往任何一个角度解读,悲和喜的程度都很强,宽容度极大,它们的对比,让彼此更加强化。
结尾的《天人の音樂》迎辉夜离开充满爱恨处处藩篱的人间,回到清澄孤寂的天宫,既有佛性与禅意,也有很强的恐怖意味。
这种感受是很丰厚的。
可以感到80岁高龄高畑勋导演人生理解极其深厚之后,才给出犀利的拷问:人生一世,到底是幸是罚?
他的态度是清楚的,人生再苦难,也比空虚的天宫好。
因此终究结尾还是悲剧。
这是在主题层面利用反差写悲。
而不只是在人物构造上,或者叙事技巧上的反差了。
这继续呼应了我另文强调的,创作者思考能力的高度,决定了作品的主题深刻度,这是作品的上限。
而艺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作品的完成度。
画风萌萌的,不过这剧情跟我想的不太一样啊,公主整个一搅合头啊,还有舍丸哥哥你抛妻弃子去私奔良心过得去吗
【人的一生,就是在爱恨中痛苦挣扎,没有人可以遁逃,只能努力忍耐。虽然学问可能是如此,但盲目地追求脱俗就太卑劣了。请你更积极地爱这个俗世,恨这个俗世,一生都沉浸享受于其中吧,因为神最爱这种人了。】看完很想引用《竹青》里的这段话。前半段细节动人,中后段放空了一会儿。
古典而唯美,结尾更是把立意从看似简单粗暴而时髦的“反封建”上升到了对人间烟火的礼赞,堪称画龙点睛,吉卜力的巅峰之作
月之公主
松风犹似唤侬归 自当速速就归程
原来是日本嫦娥的故事啊!瞧瞧人家把自己的民间传说呈现的多么细腻精致,即便题材本身改编难度很大包括戏剧冲突也不足够,长篇动画的成品依然是一部上乘佳作,尤其是配乐,太赞了!日本有个久石让真是国宝级配乐家!
呵呵
最后结束时歌声响起,我真是满心惆怅。这是近年看过的最好动画片,比宫崎骏的近作都要好。画面有朴拙清澈的美。看到结局时想:啊?就这样了吗?再一想,这样结束最好,余意袅袅……这是个赞美生之欢悦的片子,是一切情感的赞歌,草木鱼虫万物苍生都有情,都值得眷恋。
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罪)却伤害到了周围的人(罚)。高畑勋在暗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的同时,却以“辉夜姬”的“遭遇”告诉世人世间之美好,生命之意义。动画电影的至高点!
对于我这种看剧情的人来讲,这个片实在是太拖沓冗长,而且水墨画风真是看不下去啊,古代的日本美人儿也让人接受无能,偶是俗人,表跟我说多么经典多么寓意深刻多么呕心沥血。以及长辈永远不明白小辈所要的是啥米啊,代沟沟
虽然有点冗长……女主有点中二……可是这个结尾实在是太讽刺了!!!神来之笔啊!!!哈哈哈
略流水账。
……怪不得东瀛自己国内口碑分化,画得再美,”畜道也不可谈神“,无法掩盖内里混乱的腐朽气。抱着回归田园的纸上谈兵心态也就罢了,还加上什么穷得偷东西也没关系……整个乱七八糟。心不够广博故事就不要这么弄啊。《萤火虫之墓》比起来胜在冷酷的旁观感,战争大前提下不加掩饰以”写畜“反写人世苦
画风绝赞,只是两个半小时实在坐不住啊,所谓罪可能就是生来美丽所谓罚便是失去自由甚至和所爱的人分离……月宫来的佛和丢下老婆孩子不管的大哥简直太丧失了……音乐赞
水墨画一样的画质,OST很好听,不过感觉小时候看的《西游记》完爆此片啊~
水墨画风格比较独特,但故事比较一般,太长了……
美到极致的纯手绘水彩画风,私奔一段洒脱的尽显无穷想象力,情感描绘细腻动人,故事虽然简单但简单出了淡雅的气质,带着一丝佛理,回归动画电影最朴素的本质,真的是太好看了,只可惜此片已是绝唱。这部电影就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品,必永传于世。 9.0分 ★★★★☆ 【PS:侍女萌cry】
「我是要過像鳥獸一樣的生活」——嚮往自由與真摯的一顆初心,令人動容,畫風自由簡潔而奔放
从山田君就不喜欢画风,有资源随便看看。画风偏意念,颜色线条的使用用心了,离家那段很强烈,自然的表现更喜欢《狼孩雨和雪》那种风格。剧情人物性格都有点固化,开始的光彩后来都归于虚无了,挺无聊的。作为吉卜力最后一部动画,“合适”吧,想想以后看不到宫崎骏细腻富丽的风格还是有点遗憾。
看的想睡觉 平淡琐碎 同样是水墨题材大神甩你800条街 然而大神只是游戏 受众程度没有动画大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