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电影有些地方拍日本军国主义暴力美,感觉好恶心!
那个日本鬼子军官死前还叫什么东方,叫你妹东方!
不明白这样拍有什么意义!
为了捧日军,还拍日军随便发几炮就灭了一支国军军队,导演是不是有病!
什么东西!
中国人的气量自信要靠这种病态的捧日军吗?
这样的话,抗日神剧的丑化日军方面都显得比太行山上更有志气了!
本片较为完整地记录下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太行山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同国民党的军队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全过程。
从平型关大捷,到伏击雁门关,再到太原保卫战、忻口会战等等。
观众们能从中深刻了解抗战时期的这段值得被国人们永远铭记的历史。
片中战争场面有好多处,每一场战斗都是在表现八路军战士们一心保家卫国,与敌人抗战到底,绝不退缩的决心与毅力,让人看着无比热血沸腾。
另外文戏部分也都深度还原了史实,并把每一个人物的特征都刻画得无比鲜明,尤其是朱德、阎锡山等等。
当然这与老戏骨们精湛的演技也是密不可分的。
本片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上的经典佳作。
太行山上电影有些地方拍日本军国主义暴力美,感觉好恶心!
那个日本鬼子军官死前还叫什么东方,叫你妹东方!
不明白这样拍有什么意义!
为了捧日军,还拍日军随便发几炮就灭了一支国军军队,导演是不是有病!
什么东西!
中国人的气量自信要靠这种病态的捧日军吗?
这样的话,抗日神剧的丑化日军方面都显得比太行山上更有志气了!
烟火流云亦纷飞,刀枪壕站壮士危。
我心勿为黄尘染,魂留太行至此回。
开始我以为是个战争片,后来发现是个关于焰火的纪录片……看到了朱德和史沫特莱的八卦我以为是个爱情片,再看到了刘德凯的冲锋我才知道是个黑帮片,然而看到了梁家辉,我终于发现这是一部武侠片!然而其中老马(范雷,在《士兵突击》里演老马)还是不错的,好几句台词,最后演员表里也有名字。
看着比士兵突击里年轻不少。
这个名字……崔二蛋吧,哈哈哈。
虽然太行山上是个大烂片……然而我还是买了DVD,力挺老马!
从wikipedia以及西方主流的历史教科书,以及国外一些出版的历史史料来看,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付出了极大的损失,当然,也是正面抗战的绝对主力。
中国方面的史料相当隐晦,主旋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显然有失公允。
但由于对国家信任的透支,非常容易出现另一个极端,也就是对中共完全不信任,把中共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作用贬低得的无是处,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同意这类观点。
但是,这无疑是自欺欺人的一种历史观,如果国军战力显著,那么中共在抗日战争之后的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一般的观点如下:一、中共以抗日为名,和日军和平相处,借以发展壮大自己。
我认为是否和平相处需要史料佐证,但是发展壮大是一种必然,这也是敌后游击战侵袭战术的成功之处。
关于和平共处一般引用毛接见日本政界所谓的感谢论,这也许只是政界间一句玩笑,一个政治手段,是否可以冠冕堂皇的诟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国军精英抗日战争损失殆尽,难以为继。
正面战场阵地战,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完全采用中共游击战似乎也不现实,这样一个此消彼涨的过程,也是一种无奈的必然。
三、失败的财政政策,激起民愤。
按照一些民运人士的资料,中共在边区的财政政策如匪,更不得人心。
历史是人书写的历史,观点不尽相同,史料的断章取义即可为己所用。
但是,中共的信息隐瞒和夸大史实的做法往往得不偿失,从而信任透支,被部分史界人士矫枉过正,批驳的一无是处。
这部电影不能完全纠正以前的观点,也有些粗鄙的败笔,但是,还是推荐矫枉过正的人士看一看,换个角度思考。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5/on-mountain-of-tai-hang25.html太行山上 (2005)太行山上 (2005)本片获得2005年第25届金鸡奖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红军接受改编成为八路军后,在山西太行山上发生的故事。
电影故事如流水账一般,将八路军在山西太行山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一表现出来:平型关大捷、炸毁阳明堡机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击毙阿部规秀,反击国民党军队,等等。
总而言之,本片讲述了神勇的八路军在山西太行山的丰功伟绩。
本片是一部主旋律电影,电影主题无非是表现八路军的神勇以及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并揭露出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的真面目。
简而言之,共产党就是比国民党好!
比国民党强!
但是,我这个正在看《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普通观众,却一眼看出了本片的荒唐之处——虚构历史。
本片剧情与《一寸山河一寸血》大相径庭!
在国民党眼里,平型关战役根本称不上“大捷”,只不过是林彪带领部队的偷袭而已。
当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历史的真面目谁也无法知道了。
但是可以肯定,本片讲述的不是历史,而是共产党的宣教内容,宣传的只是一家之言。
所以,如果真得相信剧情的话,就上当了。
本片剧情上的漏洞多多,比如丑化国民党军队、美化日军,等等。
最搞笑的是,八路军在片中英勇神武,无论是日军还是国民党军队,全部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好像八路军一场战斗都没输过似地。
本片真神了!
影片拍摄方面在中国来说可以称作“大片”了。
大规模的且人山人海的战斗、数码特效,以及各种跳跃的视角,使得本片非常具有好莱坞动作电影的特质。
只不过本片拍摄的比较粗糙,细节上做的没有好莱坞精致。
电影中的服装、布景也符合历史,尤其是国民党军队的军服与日军军服,非常符合那个时代。
除此之外,影片其他方面就比较平庸了。
当然,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歌颂党、歌颂毛泽东的情节还是拍得非常完美的,尤其是朱德讲话时的腔调,具有很强的凝重感。
这样的电影如果给孩子们看的话,他们真的会信以为真。
演员表演非常脸谱化,无话可说。
只有阎锡山的扮演者徐光明有一点点人性化,其他人个个都像伟人,国民党军官也是如此。
此外,梁家辉和刘德凯在本片出场了几分钟,打了一回酱油。
只是他们出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死得太快了——几分钟就被日本人干掉了。
最后还要说一下李幼斌扮演的朱怀冰,几分钟他就演活了这个反面人物,可见李幼斌演技还是很精湛的。
尤其是与李幼斌在《惊涛骇浪》中的表演比较,可见他亦正亦邪,是一个演技派。
总结一下。
本片是一部有悖于历史的主旋律电影,获得金鸡奖可以理解。
但相信本片的内容,就太不应该了。
序列:0823Tai.Hang.Shan.Shang.2005.PDVDRip.XviD.iNT-PP2012-05-30
不管有多少黑暗,也不管有多少转弯,总会看见曙光。
由于对眼前、对当下的珍惜用心,才能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不管有多少黑暗,也不管有多少转弯,总会看到光。
我在看1937年9月始太行山上的种种战役,这些中国人坚毅的脸,智慧的勇气扑面而来。
70年前的这场困难,中国人身体铸成的城墙不倒。
70年后我看我们的总理不眠不休的前线指导,紧紧拉住的孤儿的手,还有日夜兼程疏通道路的士兵,一双双在瓦砾中流血寻找生命的手。
我明白,中国这颗团结在一起的心,日久弥新,岁月风霜,不曾改变
要想抗战胜利,一要靠毛泽东思想,二要靠共产党领导下的6个师。
人家老蒋早就说以空间换时间,你逼着人家打,人家打了你回过头来说中国不具备正面抗战的实力,昧良心也算了,自己打自己嘴巴嘛!
敢于承认历史是一个政权的良心与气度。
郝夢齡,本片唯一的亮点。
只想送它四个字——邯郸学步。
别人的没学来,自己原来怎么走的都忘了。
想做中国的好莱坞大片?
想做中国的经典二战片?
可惜,那钱白花了。
为写史纲论文再看一遍,还是很感动,这电影怎么就谎话连篇了?
实在太散。场面多少还是有点,镜头拍的太不给力了
开篇(在那个年代拍出来)相当不错,影帝们演出足够努力,少有的几个镜头也充满热血,只是进入说教部分以后,还是保持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政宣画风,显然混淆了电影和主题宣传片的基本区别,期待“平型关”这种大好题材日后能有更加像样的主旋律作品。
很好看的主旋律电影!
那个时候还不认识梁家辉
国内主旋律战争片能拍到这么好就不错了,有些人要求又这么高,真心建议大家别错过这么好看的战争片子
居然有梁家辉! 印象最深的是朱总司令在平型关大捷刚刚结束站在山腰对全军将士的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战胜的”。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一: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二:给伪军发军饷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三:自己虐死的壮丁,比被日军打死的士兵还多国民党抗战奇迹之四:全面抗战已经开打,国府却还继续给日军支付庚子赔款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五:一部分国民党军(注意:是国军,不是伪军!)竟被日军称为“友军”国民党抗战奇迹之六:逼老百姓帮日军打击本国军队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七: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竟然是因为表现太差
看的我好好好感动啊。。。
头一次见到主旋律片子里头有日本人比八路还要顽强的
导演的高考作文一定得了不少分
晕,这是初中去长乐军训时,晚上的娱乐节目,看的就是这本
片子感觉出来了,尤其朱老总站岗念诗那段儿: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说实话,这首诗的意境,远超大雪满刀弓。就是情节过于散乱了点儿
至于郝梦龄,出来太短,根本还来不及形成性格。卫立煌完全是个摆设,没有任何的特点,和八路谈判的时候,居然说“我知道我方是毫无道理的。”可能吗?一个国军上将和八路军谈判,一上来先承认自己毫无道理,假得太没有逻辑性了吧?他是来谈判的还是来认错的?
如果左权活到新中国成立,那得起码是个大将!李云龙,你什么时候成了国军了,笑死!朱老总的确牛逼,想当年还是孙中山的卫队队长!
初中时学校借来隔壁影院的器材晚上在足球场露天放映,金秋十月,躺在草地上和同学们一同观看,有讲有笑,爽哉!写的观后感(伪影评)还全级展示表扬了,嘻嘻。[2005年10月看的]
【2016.01.13】【2024.10.25】
挺感人的。港台演员演得挺别扭
这应该是国内第一部模仿好莱坞大片的主旋律战争片吧,以前都是模仿苏联战争片,也就是《长津湖》之前的《长津湖》。不过那个时候,还没什么流量明星,只能请两个港台明星露一下脸就领便当。特效很落后,爆炸效果也就比90年代强一点。剧情很乱,人物出场十分钟演完这个情节马上换其他人演下一个情节,感觉就像一个电视剧的剪辑版。
纯当笑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