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与作者自我吐槽这个名字可能会令人不适的想法不同,这个名字在未看电影小说之前便给了我足够的趣味,引人瞩目而不落俗套,在看完电影后又有股温暖的寓意荡气回肠。
相较之下为能引入国内而改的十二年后的约定,虽然依旧点题但却少了原本的韵味,显得生硬。
在没翻开书页前我根据以往看日系轻小说的经验猜测这是类似恋爱寄生虫的小说,纯爱中带着一丝迥然奇诡的恐怖,结果猜对了一半,是纯爱。
彻底到最后一页的纯爱小说。
彻底到最后一秒的纯爱电影。
说起来可笑,我看过的实体小说可以堆满床底,但真正的,完全的纯爱却是第一本,与一般男生一样我喜欢热血与奇幻,有所不同的是对与西尾维新的奇诡,太宰治的绝望,村上春树的细腻精简,东野圭吾的细致老辣,我亦不讨厌。
浅谈电影。
山内樱良,笑起来宛若阳光的女孩,与阴暗的男主春树而言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天敌,之间的差别渭泾分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大抵一辈子就只会有捡到对方橡皮的缘分吧。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阳光会让雪融化,春树不是雪,但自我封闭在黑暗中的他会觉得阳光刺眼吧,而樱良就是这道光。
刺眼但却温暖,柔和但又强势的把春树的生活轨迹拉向另一个轨道。
对于樱良而言这大概是她在仅余不多的生命中最后的一次任性和小小的放纵,甚至说是自私也不为过吧,但联想到连挚友都不知晓樱良的病症,这份自私便显得温柔而小心翼翼。
至于该如何衡量这是春树的幸运还是不幸,我觉得没有必要了,因为无论如何,他不会后悔。
命运真是不讲道理的东西。
我一定会死哦。
樱良这么笑着说道,她的眉间微蹙,隐约到难以察觉的悲伤弥漫在空气中,笑容里却带着平静而隽永的力量。
她笑的超可爱,可越可爱就越令人难过。
演员滨边美波无论相貌还是年纪都是十分吻合樱良的人设,笑容十分具有感染力,这真的是17岁才能有的笑吧,纯净而无暇,通透如溪水,温暖似初阳,我这辈子大概是笑不出这样的面容了吧,如果有女孩对我这么笑,说不定我会爱上她呢。
“不对,这不是偶然,你也没有被牵着走,我们每个人,走到现在的路,都是自己选的,你和我在同一个班里,那天你去了医院,这些都不是偶然,这也不是命运,你做出的选择,和我做出的选择,使我们相遇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因自己的意愿才相遇的。
”这是樱良对春树自我否定所做出的回应,在我看来这更是对所谓命运进行的反驳,我们不是被牵着手脚与意志的木偶,所有的结果与事态都是自我选择的产物,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是注定会因为胰脏病而死,也可以自我安慰的认定是自我的选择从而不后悔吧。
樱良大概是这么想的吧,所以即使怕的要死,难过的想哭,她都可以笑着面对逐渐可以看到尽头的人生说不后悔,哪怕这是狡猾的偷换概念但如果能产生一丝慰藉也是可以被原谅的吧。
山内樱良,你很坚强,你真的很坚强,像你这样的人不该不幸福的死去,即使死亡也应该毫无遗憾才对。
可是现实就是这么突兀,命运就是这么不公,结局也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山内樱良,死于无差别杀人案。
站立在人流中的少年沉默而茫然,看到新闻的那刹那,他重新构建的世界轰然倒塌,悲伤的洪流席卷了神智,他花了很久才接受了事实,他胆小的甚至不敢去参加她的葬礼,可他无论如何都会来赴约来拿走这本共病文库,哪怕这会花光他这辈子所有的勇气。
这个世界大概真的没有比樱良更了解春树的人了。
当樱良母亲说起樱良对春树的预言时,春树心中的感动和悲伤大概是分量相当的。
一见如故,如同知己,山内樱良仿佛从最初就看透了春树的本质,所以直到最后春树也赢不了樱良的。
我憧憬你,我仰慕你,我们截然相反却又无比相似,我想成为你。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这句话重量和意义对于樱良和春树之间超过了世间一切的告白,是最温暖的羁绊亦是最温柔的,我爱你。
可是这些话,樱良却没能听到。
这对春树和樱良不得不说都是巨大的遗憾,那是发芽到结果却又刹那凋零的爱情,缘起缘灭,莫过于此。
十二年后的那封信大概又是因果,不,用樱良的话说是人与人之间的选择产生的结果吧。
因为樱良而选择成为老师的春树,因为这个缘由找到了这封信,当他来到这个即将被拆除的图书馆后,所有选择产生的链接引发了“奇迹”,找到了尘封十二年之久的信。
“书肯定很享受人类像寻宝一样找它们的感受吧。
”回忆到樱良话语的春树大概心中有着久违的悸动,他的选择终究也迎来了他想要的结果,因为无时不刻都铭记着回忆,所以即使往事如风也终有一天会吹到他的身旁吧。
祝愿春树和恭子都能幸福,这样樱良也会在天堂露出一如既往阳光的笑容吧。
想说的还有很多,毕竟第一次写影评,但又怕写多被嫌烦,所以就到这里吧,顺带一提我居然认为男主和我有点像这让我更能代入电影的同时也感到羞耻....所以虽然对春树的理解很深刻但就不多谈了。
日系纯爱 1.在“过来人”看来,樱良甜甜的笑容不过是面对死亡恐惧时自欺欺人的惯性伪装;志贺的面无表情不过是常年独自内化情绪的惯性面瘫。
但青春年少的樱良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热爱与好奇,她主动穿透了这些自我保护的薄壳,走近了另一个可爱的人。
2.观影时一直在想这一切联结也只是由一连串偶然组成,直到樱良激动地说“这不是偶然,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所有选择让我们相遇”。
现在想来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将一件事的发生看做必然也许是因为我们想握紧它,看做随机是因为想放手,不同态度导致不同看法。
(“樱花从不落败”的那段于我就过于烂漫了。
) 3.我喜欢影片从头至尾都没有用一个词语将这份感情定义,从“关系好同学”到“我想成为你”,在我看来,这些都比用“爱情”两个字去定义更丰富、更有力量。
不论性别,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复杂、微妙、敏感、脆弱。
简单以“友情”、“爱情”这样的词汇去固化它们,极其粗暴,还会有随标签而来的其它可怕的僵化思维。
不要急于去定义,急于把它们装到某个框架体系的动作会破坏它们。
有些感情,你不去抓它,它就在那。
4.题外话,关于影片点到的小女生之间的友谊“像恋人”,黏在一起、不允许他者闯入、情绪敏感但憋在心里等等,是我排斥它的原因。
————————————————————————————————————“我其实很胆小,我必须靠周围的人支持着。
可是你不一样,你一直一个人看着书,你从来都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活着。
我觉得你好厉害。
我很想变的像你一样勇敢。
我想更了解你。
”
电影很好,国内上映的时候没看,当时没看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人生,走到现在,都是自己的选择。
高中生的男主女主,竟然和此时的我和他的心理、精神、生活状态意外相似。
他是外人看上去的冷漠、单调、老实;而我有女主的好眼光,能看到他身上的宝藏。
我像女主一样,生活遭遇了治不了的症结,然而还在努力生活,努力制造回忆,经历一切。
他说他很喜欢女主的性格,所以尽管我们之间有难以跨越的类似于生死诀别的差异和鸿沟,但我们相遇了,恋爱了。
我们是彼此的悠长假期。
我想吃掉他的胰脏,能得到佛系和随缘的淡定。
他也想吃掉我的胰脏,能得到不顾一切和勇往直前。
他说他有一段很费解,为什么关系好的朋友对Sakula发火了,为什么Sakula最后哭了很久?
我说,因为关系好朋友在这段关系中一直自认为处于被动,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在意她,可是他觉得她对待他也许只是随意的勾引和玩弄。
所以情绪会失控。
因为Sakula很怕死去,也远远没有表面上那么乐观开朗,这种乐观背后其实藏着更多的脆弱,她也想在什么时候经历该经历的,然而时间不会等她,她用这种加速方式对待关系好朋友,却得到了对方的情绪失控,那是一种对抗命运的无能为力的挫败。
他说原来是这样。
我说是啊,所以这个电影真的很好,很多细节铺陈的很到位。
想说的话有很多,最后发现,一句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就好:让你的精神在我身上永存,是最好的纪念和热爱。
还有那口香糖男孩,和恭子,善良的人都收获了幸福。
他被动么?
她主动么?
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才会让故事开始。
然后,他得到了她的万事胜意,她学到了他的平安喜乐。
我问他,对于你来说,人生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就像去旅游,在旅游过程也会走累,也会觉得景色一般,但是心中会期待着,再往前看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
我说:你这样,还真是随缘啊。
他笑着低下头说,是的。
我托着下巴,眼中闪着亮光:我觉得你的比喻很对应的你的个性,很恰当。
而我,和你不一样。
是会提前想好要去的地方,东西南北,都有去过的地方,那些地方有我要追寻的东西,我可能追寻不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了,也许结果不好,但也是值得的。
他静静的细细的,听我说这些,我看着他可爱而少年感满满的脸说道,那你觉得我这个风景,对你来说怎样?
好么?
他就像关系好朋友一样,害羞说道,好。
我又问:是有趣的风景么?
他眼睛里也有爱意:有趣。
我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我就像一座花园,此时只为你开放。
所有的景点为你独家定制,只为让你不虚此行。
在日式包间的桌底,我用脚轻轻触碰他的。
他一直很害羞,那天开始,我觉得他心里似乎有些松动。
他说他以前是座冰山,现在对我是心如36.7的止水,那从那天开始,我知道,他想我属于他。
不想去讨论男女主的性格类型,也不想去讨论剧情的套路亦或是合理性,也并不想去讨论所谓的爱与成长。
我想,自己的泪水都是给了所谓的宿命感了吧。
一段注定要结束的樱花季,一场注定的悲剧,但却还是让人情不自禁,让人义无反顾,让人期待几乎不可能的奇迹。
有人说,人生最慈悲的设定是不知道自己生命的终点。
正如另一部科幻片所想象,假如每个人出生都带有一个生命长度的倒计时,甚至还可以交易分分秒秒,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不会做这样沉重的假设的。
记得在幼儿园时,妈妈陪我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自己一直觉得太遥远而无聊,直到前几年自己才又读了一次。
实实在在被感动了,是被一种生命力所感动,那真是一种与隐形结界横冲直撞的倔强啊!
人如困兽,谁又不是呢?
自己有时会重新审视战争与灾难于生命更广阔的意义。
所谓温水煮青蛙,安饱思淫欲。
太平盛世,歌舞升平,我们似乎远离生命的担忧与困惑,少了那么几分对深刻哲学的敲打。
快乐与有趣成为了第一要义。
自己仅仅通过书籍与影视,也确实很难真切理解那些绝望里生出的绝艳的花木。
那种迫切,那种张力,那种求而不得,那种辗转反侧,那种如履薄冰,那种狂喜若癫。
似乎岁月便静好,人生便淡泊。
历史轻轻一顿,略过了多少平凡而安宁的人生啊。
这部电影也似乎怀着一颗小野心,想来探讨生命,探讨命运。
一如这句无奈而深沉的告白: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男主问,你会死吗?
女主答,每个人都会死啊。
我是说你真的会死吗?
是啊。
是啊。
回眸一笑,百花开,百媚生。
一二三四五,所谓的遗愿清单其实是为男主量身定制的打卡单。
这不是一个生产轰轰烈烈英雄的年代,最为珍贵的,也只剩下和亲人爱人朋友的小幸福了。
而当这些小心愿与小羁绊被揉碎在宏大的命运脚底板下的时候,旁观者的心也会不自觉被拧在一起吧。
多想陪他们两个一起去看晚樱,一起去波光粼粼的河岸再述衷肠,多想他们能够看着对方的眼睛、面对面地说,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现在想来,最残忍的一个画面莫过于这张包裹女主的大报纸了,似乎早早地就说好了故事的戛然而止。
你要做好准备,到时候不要伤心哦。
傻瓜,我们怎么会不伤心,你如此明媚可爱。
记得看过知乎上一个问题,亲近的人离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一个我不敢想象的问题,于我便是一场世界大战般的分崩离析吧,即使逝者只是我一个小学的好朋友。
突然想起来学化学时很震撼的一个知识点是,固体也会扩散。
铅板和铁板放在一起,几年之后也会彼此渗透。
人和人之间的千丝万缕只会更细致与入骨吧。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其实酸酸涩涩的,其实只是单纯的两个灵魂的倚靠而已。
男主广博的学识与对生命的敬畏,让他拥有了超越同龄人的智慧与深度,不同于那些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嘘寒问暖,他的目光是凌厉深邃的。
女主的大限之期也赋予了她卓越的洞察力与珍惜力。
她努力让周围每一个人都生活地更为舒服顺意,也在这个过程里实现了自己的绽放与生命的延续。
也许故事的开始,这只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偶然;也许推动故事的,只是彼此对世界习惯性的包容与善意;也许一开始,她只是笃定,他是不会真的为她动心抑或为她伤心的,因此她可以放心的展现自己的懦弱恐惧与无助,这颗善良的灵魂,一直到现在所想的,也是最小化周围所有人的悲伤啊。
但是当彼此更加靠近,更加靠近,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明明白白、干干净净、一刀可以划出齐齐整整。
她发现了他的深刻,发现了他的善良,发现了他的温润如玉,他发现了她的热烈,她的坚强,她的蕙质兰心。
他们在对方身上都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的模样,那种可望而不可求的气场。
接触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如同上面提到的扩散作用,也必然伴随着互换与转移。
又或者说,如同电影里的那条线索-《小王子》,彼此定点定时的接触,如同小狐狸与小王子的故事,在扩散中完成了驯养,使自己成为了对方生命里的独一无二了罢。
也许他们并不会成为很合拍的恋人,但这种心心相惜的灵魂伴侣或许会成为无趣生命里更宝贵的存在吧。
有心或无意。
他们终于还是成为了彼此。
他们终于还是吃掉了对方的胰脏。
治愈系佳作!
在和女主的一段奇妙难忘的经历后,内向男生最后终于成长了起来。
开始学会真正用心去接纳别人,勇敢的走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并学会向他们袒露自己的心声。
努力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做一个有担当,融入社会的男人。
我想吃掉你胰脏,我想变成你的模样!
其实你不知道,我一直很羡慕你。
像我这样的人没有朋友,在同学眼里应该是属于没什么存在感的人吧。
————————————————————-从更多元的角度看,其实两人是相互羡慕对方,男主羡慕女主的开朗率真,而女主又羡慕男主的独立淡然。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是两个人都想给对方说的。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8.4住野夜 / 2017 / 悅知文化
电影开头是浪漫的樱花🌸 好美~像是一种情结,和烟火大会一样,无论看过多少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心动。
“我听说啊,樱花会假装凋谢然后再次盛放的。
假装已经凋零了,其实它们会马上长出新芽,然后沉睡起来,根本没有凋零这回事。
只是为了吓吓大家藏起来罢了。
然后到了温暖的季节,就再一口气长出花朵来,给大家一个惊喜。
”女主角从长相到声音都很かわいい啊~说出的句子,角度总是很特别。
原名叫《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 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乍一看很奇怪的名字。
搭配上剧情,就是独特的感动了。
“小王子对狐狸说,如果离别会令你如此悲伤,那我们不如一开始就不做朋友。
”所以生病的事不能告诉好朋友,只留下快乐的回忆。
所以和知道这个秘密的你,不做朋友,不做恋人,只是“关系好同学”。
“请和我做朋友吧!
”这个部分,会想到《一周的朋友》,也会想到“友人A”,同样是像光一样的女主,《四月是你的谎言》。
其实有很多人,像男主角,像12年后的那个男同学,像恭子,可能只是不爱说话,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相处,习惯一个人待着,就,没有朋友,甚至会遭到周围不了解的人的误解。
然后,幸运的是,有像女主角,还有那个女同学那样的人愿意去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把温暖带给他们。
于是他们敞开了心扉,也收获了后来的好故事。
——也看到过,经历过,这样的感动。
所以一次次被打动。
很感谢那个人,很感谢TA 走向了角落里的自己,很感谢TA 曾给予自己的好意,好喜欢,好羡慕TA 的阳光和勇敢,好想成为TA 。
像光一样,即使,这光也许是短暂的,但是,光照耀过的痕迹,是可以在心中永恒的。
那些时光,就是肉眼看不到的,最重要的宝藏。
【短評撰寫於2018年9月16日】電影由日本獲得「本屋大賞」第二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男女主角,一個戇直宅男,一個學校女神,女神撩宅男的戲碼近年屢見不鮮,但電影的男女主角養眼又有CP感,相得益彰為電影額外增添許多分數。
-男主角因意外拾獲女主角的筆記簿,得悉女主角的最大秘密,女主角便主動纏身,前段男女主角的純情部分,純得就如白開水,依靠女主角調戲男主角製造看點。
性格內斂男主角經女主角調教,勇於面對問題,不再如當初遭受非議便後退。
然而劇情間的起伏不大,過於冗長看得有點疲累。
-累贅過後,電影大灑催淚彈,男主角讀女主角筆記簿一幕情感拿捏十分精準,看罷倒有感同身受的無力感,而母親的無助眼神也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女主角未能開口詢問的問題、未能完成遺的願清單留有遺憾,但女主角應該滿足於生前最大的願望實現了,女主角的牽線搭橋,順利讓兩顆寂寞的心碰撞在一起。
-誠然電影的節奏較為緩慢,男主角的情感轉折稍突兀,但男女主角演出純愛片中那份清純與真摯的感覺,力挽狂瀾力保不失,同時過去現在交叉剪輯順暢,剪接有花心思的地方。
-人生無常,趁著存活於世上,不妨留點愛過的證明,總比吞下肚內好一點。
(首发于“桃桃淘电影”)说起“日系纯爱”,大概每个人脑中都能立刻蹦出好几部代表作,像是以人像为焦点,通过日常片段、错位或巧合拉开故事内幕,旨在还原青春期细微情绪的《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前路漫漫》。
或以物品或事件为契机,让时空交错、不同世界的两位主角走进彼此眼中的《情书》《东京少女》《只有你听见》。
还有一类纯爱片,主角之一往往主动或被动地发觉自己身患某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怀揣着对死亡的沉重感低调或张扬地游离在人群之外,《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恋爱写真》《恋空》是其代表。
“纯爱”,顾名思义,是指“纯洁的爱”,“纯粹的爱”。
既然纯洁,便能不受任何污染,既然纯粹,便能跨越任何障碍,体现在电影里,便是故事的主人公们打破时间、空间、身份、地位、年龄乃至性别的差距,义无反顾地走向彼此。
而在一切障碍之中,生与死是唯一无法逾越的距离。
突如其来的意外、注定无法长寿的疾病都是力不可抗拒的灾难。
而在死亡降临前,二人携手度过仅剩的时光,建立纯真美好的青涩之爱,便是很多纯爱片旨在呈现的内容。
观众通过电影收获了悸动,付出了感动,也得到了某种启示。
虽如此,绝症类纯爱片的量产渐渐让这份感动打了折扣,熟悉的套路也不再能轻易拨动人心。
或许是为了打破纯爱片固有的“柔软美好”,影片《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用标题独辟蹊径,紧接着又把人拉回校园恋爱的标配场景:满开的樱花、制服男女、走近彼此的契机、封存在图书馆的回忆。
高中生志贺偶然在医院捡到一本命名为“共病文库”的日记,不由自主翻开第一页,发现里面赫然写着“我的胰脏患病,再过几年就会死”的字句。
惊讶之际,身后传来一句“那是我的”。
说话人竟然是同班颇受欢迎的女生,山内樱良。
踏着纯爱片固有的节奏,志贺以秘密知情人的身份成了樱良的同盟,被她称为“仲良し君”,即关系还不错的人——不算朋友,也不是恋人。
两人对彼此的称呼十分有趣,不是礼貌地称姓氏“志贺君”“山内同学”,也不是亲昵地呼名,而是略去姓名直接“你”“你”地展开对话。
熟悉日语的人大概都知道,日语中很少使用第二人称称呼他人。
同等级或辈分的两人相对聊天,提到对方通常是使用“姓氏+桑(さん)/酱(ちゃん)”,或直呼其名、爱称,恋人乃至夫妻之间也很少以“你”(きみ/あなた)相称,只有上级对下级,或是长辈对小辈才偶尔使用。
简言之,同辈之间称“你”(きみ)是相当粗鲁和失礼的由此也能看出,志贺和樱良彼此交谈的口吻不同于普通的同学、朋友或恋人,像是一个人不由分说地踏进另一个人心里,带点莽撞的小心翼翼。
志贺内向自卑,在班里并不引人注目。
日记事件之后,他在校园里偶遇樱良,不敢回应她的招手,只能视而不见地低头走开;第一次约会,樱良问起他过往的经历,却被他敷衍的态度而伤了心;班级里传出两人的流言,志贺放在置物柜里的室内拖鞋无故消失,他不敢向周边人询问,直到爱吃口香糖的某君好心提醒,才知道拖鞋被人恶作剧丢进了厕所垃圾桶。
这样的他,在樱良主动接近的一开始感到十分困惑。
第一次约会,樱良问他曾经喜欢过什么样的女孩,志贺说,那是个对任何事物的名称都加以拟人化的少女,当然,自己没能鼓起勇气告白,女孩很快被班里最受欢迎的男生追到手。
让樱良感到意外的不是志贺的失恋,而是他喜欢对方的原因,多么具体入微、纯粹可爱。
第一次出远门旅行,坐在长途列车上的樱良摸出包里的笔记本,兴奋地向志贺宣布自己余生最想做的事件清单,后知后觉的志贺这才意识到,他们即将在陌生的地方共度一晚。
一路吃着美食,看着风景,还阴差阳错住进了当地高档酒店的顶级套房,用真心话大冒险试探彼此的心。
樱良因病情有变而入院,夜里打电话给志贺,半开玩笑地怂恿他和自己一起再出门远游一次,哪怕死在路上也没关系,结果当然被拒绝。
樱良想在天气转凉的季节里看满开的樱花,说即便过了春天,樱花也并没有真正凋谢,只是装作凋谢的样子躲起来抽芽,为了在下一个温暖的日子来临时一口气绽放。
樱良的读音是“Sakura”,跟“樱”同音,樱良对樱花的寄望或许也是对自己命运的解读:疾病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死亡,而是某种带着死亡面具的新生的契机。
最后一次真心话大冒险,终于赢回一局的志贺脱口而出想问自己对樱良而言意味着什么,但话到嘴边却改成了“对你而言,活着意味着什么”。
樱良的回答是:“和某个人推心置腹,认同他,喜欢他,偶尔也讨厌他。
和他牵手、拥抱,擦肩而过。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活着吧。
独自一人是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的。
明明喜欢却会讨厌,明明开心却又感觉厌烦,这种焦躁感,与人产生的羁绊,就是我活着的证据。
” 由于影片是采用志贺的视角,绝症女主的形象便如他所见,永远乐观活泼,积极向上,在志贺自我怀疑、游移不定时给他温柔的力量。
她说两人的靠近“不是偶然,也不是命运,是各自的选择一步步指引我们相遇。
”针对志贺的不善言谈,说他“就是这样才会被误会呀,不愿跟人交流,让大家怎么了解真实的你?
”看到这,你是不是要高呼“这就是青春!
”了呢?
哪怕在这个纯爱片量产如流水,绝症设定屡见不鲜的时代,打动人心的主题依然存在。
两个人推心置腹的交流与沟通推倒了志贺心里的高墙,也让樱良体会到“活着”的美好感觉。
而当少年终于拿到那本写满少女心事的“共病文库”后才发现,乐观活泼的樱良原来也有很多恐惧和胆怯藏在心底。
与以往纯爱片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从始至终没有在一起,也没有正经说过一句喜欢,因为“我喜欢你”太过寻常,所以用“想吃掉你的胰脏”替代。
在被志贺问到短暂余生中最想做的事情时,樱良反问,如果是你先遭遇意外死掉怎么办?
人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影片的结局仿佛也验证了这个flag,让人欲吐槽而不能。
巨大的flag此外,在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时空中,不善言谈的图书委员少年与主动接近而不得其法的女生也与曾经的志贺樱良遥相呼应,让人感叹个体年华易逝,青春却是永恒不朽的主题。
说回标题。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其实不过是樱良从电视节目里获知,从前的人身体某个地方不舒服就会吃别的动物身上相同的部位,以形补形,祈祷疾病痊愈。
又有一次,她玩笑般说在自己死后,可以让志贺吃掉自己的胰脏,因为听说这样就能永远活在对方的心上。
也许成年后的我们早已不再热衷校园恋爱童话,明白现实中的爱远比电影复杂,很多东西可能成为恋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阻碍。
但那有什么关系,纯爱永远是少年少女们的憧憬,那些让人夜不能寐的细碎心绪就像不断传递的火炬,总会在适当的时刻点燃某颗跳动的心。
【东瀛文艺通信】 微信订阅号:dywytx 前沿的日本文艺资讯,深度的日本文化解读。
观察・阅读・领略东瀛文艺万象,从这里开始。
最后结尾眼泪还是跟着台词一起跃上荧幕。
在樱花盛开的季节,看到他们在即将奔赴北海道去看最后的樱花的时候死别,还是难以忍受这样的残酷。
越来越觉得每一个人都是由生命中不同的人留下来的印记组成。
就像春树因为樱良说他适合当老师他就真的选择了老师的职业,就像樱良说春树不要总是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享受孤独,多交一些朋友,于是乎春树就真的渐渐地走出自己的世界,去尝试和这个社会建立一些联系。
我高中的好友在自己的勇敢追逐之下尝试了一段美好然而短暂的恋爱。
高一的那一段美好的时光,成为了她高中三年都在温暖回忆的记忆。
高二的时候她讲给我,他们之间的每一个细节,讲到他的一些独特的习惯,我才理解有的时候她和我一起的奇怪行为。
我当时只是聆听,静静地听她讲完了他们最后的分开,我沉默良久,默默地说,这不公平。
她在这段短暂的相遇之中,她的生命里留下了他永不抹去的记忆,甚至他的一部分在她的身体生长发芽成为了她。
我为我的朋友感到难过,凭什么一个短暂出现的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改变了她,重新涂抹了她生命的颜色。
而到最后他能够轻易地说出分开。
凭什么。
看电影的时候一直抑制不住自己去想,自己以后再遇到的,都会是心里曾经翻云倒海装下过别人的人,或者用我上述的话来讲,我现在抑或以后再遇到的他都会是被一个,两个或者无数个她亲手塑造出来的人。
想到这里总是会忍不住难过,不如一辈子孤身一人好了,也许我真的,在情感的方面欠缺很多东西,无法弥补也无力弥补。
就像樱良在电影里对春树说,我们的相遇都是我们各自作出的选择,每一个选择的累积让我们能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刻相遇,这是幸运。
我没有幸运。
当生命被限定了期限,就显得诚然可贵便想抓住每一天,每一刻好好感受当下。
可是就像阿甘说的,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的。
就像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刻面临死亡。
哪怕有了期限,可还是会有意外的降临。
真心话大冒险,因为每个人都是胆小鬼,所以才会有这个游戏。
我们以为永远不知道樱内最后想问的是什么,因为我们是旁观者,是听故事的人。
我们没有上帝视角,男主也没有。
最后的最后我们明白了,他也明白了。
电影不会让我们带着遗憾离开,樱内也不愿意让他带着遗憾活下去。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要好好活
两个小朋友演得很好,但是并没有太多感动……滤镜很美,女主很作,男主很闷,作为青春片还算不错,这种比友情深比爱情远的感情很美好。 PS:没想到在这里get到了小栗旬的演技-。-
女主在病床上的那一幕突然想到了四月谎。不是朋友也不是恋人,我们的关系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我们的相遇不是巧合也不是命运,是我们做出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美波的笑让人忍不住想跟着她走,木讷的男主笑起来的时候像极了初中暗恋过的同桌(。
中二癌晚期,动不动就作,然后就死给你看。这女的还敢在图书馆捣乱?如果是我,早就暴击了。怎么不早点死啊,自己上吊吧。我在图书馆的时候,谁打扰我,谁必被我怼死。
又哭成了傻逼( •̅_•̅ )
我想吃掉你的眼睛,去领略你看过的世界;我想吃掉你的耳朵,去听听你有没有听到退堂鼓的声音;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去探究你前行的动力
哭成狗,让我缓缓写长评
女主一直保持的笑容让人莫名尴尬啊。。。我宁愿她自然点。。
从头哭到尾,两个人好像我都懂。像男主一样在自己的世界战斗,似乎也曾无意中带给人力量;像女主一样每天等待死亡,知道日常其实都是仅有一次的宝物。因为选择的相遇,给一个人自己的秘密,去交流、了解、认可、被认可,发现彼此的善良,成为彼此的力量。吃掉你的胰脏,就是用对方健康的地方让自己变好
日影里总会有这么美好的女孩子啊!囧子穿着婚纱哭也很美啦!
她说“活着就是和某个人心意相通,比如认同某个人,喜欢某个人,讨厌某个人,和某个人在一起,牵着他的手,拥抱他,错过他,这就是活着。自己一个人,就无法感受生命。又喜欢又讨厌,虽然开心,也觉得烦,就是这些说不清的感受,还有和别人的联系,就是我真正活过,来过这个世界的证明”
是不是因為看了這部片子,翻了無數次白眼某氣不過的觀眾,打破了時間規律強行穿越回去把女主給捅死了?
渡边美波笑起来好看就是脸太大了,比村花还大。还有这种女贴男,建议少拍点,霓虹宅男越来越多就是这种片子给太多幻想了。
甜度超高的纯爱,但是最后10分钟真的太多余了,就是小栗旬一把年纪了才鼓起勇气和囧子说我要和你做朋友,是什么鬼嘛。故事设定俗套,但女主人设太加分了,过去现在两条线的交叉也处理得不错,最后的走向也一个措手不及。
在胰臟中心呼喚愛
女主是很婊,美波演啥都一个样啊……
这就是少年少女时期明朗的爱呀,周围人都知道你俩走得近不是在谈恋爱是干嘛了,那就是守住了一个不能与别人分享的秘密。不过很多桥段很牵强,没有任何过渡,结局更是令人震动甚至难以接受。
还可以,俩人单独旅行那段挺好看的。
最后面真的太骗眼泪了,虽然没有刻意煽情,但是就是想哭出来。喜欢美波的笑颜,小栗旬越长越年轻,游助真的有点跳戏(不好好唱歌系列),片尾曲寿寿唱的向日葵也好听。
和恭子的友情部分哭成狗
真tm难看死了。女主笑的又假又做作,累不累?要死就请不要祸害他人,安静地狗带。起了个恐怖片的名结果居然是纯爱小清新,巨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