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上放的电影,开场白出来的时候,我就非常确定我曾经在某年某月不知名的英语课上看过。
可是那时我只记得开场白,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酷,因为看过的电影不满20部,就算一年一部,也有23部,可是我真的没怎么看过。
这个场景有些感动的原因是女儿收获自己的幸福同时妈妈也是。
不干扰也没纠结,妈妈明白女儿的选择,女儿也理解彼此。
其实我总觉得这世间最难的一种感受就是感同深受,你没办法经历彼此的感受,所以你也没办法去很好理解。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所有争吵都来自于发泄可是又仅仅是发泄。
你说着你的情绪,我大喊我的委屈,结尾是我们都没办法明白对方的想法。
我非常喜欢电影中的两个配乐,这个时候是他们第一次登台演出,妈妈思想的女儿演出结束后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这时的音乐是take me away ,总觉得拿着吉他跳舞的女生特别酷,能和闺密一起做梦的女生也特别酷。
其实我觉得美国电影有一个很神奇的技术,就是无论我们老套的题材,都会拍的让你有想看下去的冲动,爱乐之城也是。
似乎像考试的大神,不管命题多么离谱,我让你看到我的技术。
就是让你跟着故事情节走下去,就是让你看完后想循环它的音乐。
其实我最后思考的是关于支持这个词,生活中越是亲近的人,其实我们是越难做到支持的。
因为我们十分明白每一个你支持的决定是在改变你的生活,所以支持和妥协特别难平衡。
妈妈可以让女儿玩音乐把车库让出来,其实从心底这样的支持显得那么昂贵,就是我做到了,你同时也要满足我的某些潜在的要求,其实我们都明白内心的崇拜和尊重没有。
我只是觉得你做的对才支持你,可是我不会因为觉得你是快乐的所以支持你,这样的支持还是蛮累人的。
因为喜欢Lindsay lohan,昨晚又将她经典的《Freaky Friday》翻看了一遍!
扮演单身母亲的Jamie Lee Curtis演得真好!
无论是变身前,作为心理医生时严谨、一丝不苟,还是变身后的激情与感性,都让人觉得光彩照人!
尤其是当变身后的她,一身性感蝴蝶袖蕾丝长裙,无限强悍地从时装店出来,那一刹,真是惊艳啊!!
(还是惊讶?!
)还有令人叹绝的是,外表是母亲的她,与小男友Jake在聊音乐,聊到眉飞色舞,双目含情,意犹未尽……娇态与媚态流露无遗!
演技啊!!
(插一句:小男友Jake在她们家外面大唱“Baby one more time,也实在太搞笑了!
哈哈!!
勇敢而疯狂的年轻人!
)还有就是她去参加哈利的家长见面,看见哈利最崇拜的人居然是自己(安娜),心里那个开心啊!
看见哈利忍不住开玩笑地勾一下他,哈哈!
……说回Lindsay lohan,出彩的地方不多,唯二记得的:一是当她回到订婚现场,含泪望着莱恩,然后背过脸去,求女儿将婚礼延迟的时候,那时的情动一刻,却又是无比的痛苦:“请你一定要告诉他,我是多么的爱他……”二是当她恢复原貌后,与小男友Jake在舞池里的甜蜜一吻……那是多么娇俏可人的笑容啊!!
实在很喜欢这部戏,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专辑曲目★☆★ 01、Ultimate-Lindsay Lohan02、Happy Together-Simple Plan03、What I Like About You-Lillix04、The Art Of Losing-American Hi F05、Brand New Day-Forty Foot Echo06、Me Vs The World-Halo Friendlies07、Take Me Away-Christina Vidal08、Baby One More Time-Bowling For Soup09、Backstage-The Donnas10、-I Wonder-Diffuser11、Beauty Queen-Lash12、Just Let Me Cry-Ashlee Simpson13、What A Wonderful World-Joey Ramone14、Fortune Cookie-Rolfe Kent
8分,成功的喜剧片加剧情片,终于知道为什么某些喜剧片我只有在电影院才笑的出来,而某些片子一个人看都可以笑到不行。
此片大火是必然的,在03年身体转换算是全新,极其吸引人的题材,虽然导演的用意是以“换位思考”的角度揭露家人互相包容,理解的主题,但是小女生自由,放纵,激情的生活估计也引起了众多女生的向往,(包括哀家),美国人民估计很多的是回想起自己的青春,但对于中国式青春真的很少这样自由捏,你可以说是禁锢也可以说是含蓄,这么大的问题就不在这思考了。。
最后趁此机会惋惜一下Lindsay Lohan,说起叛逆女孩的绝好扮演者,绝对第一个就是她,演技再好比的上别人本色演出吗……不过骨子里的张扬把她推向了最高峰也使她跌到了谷底啊,看来一段时间都恢复不过来了。
借此啰嗦一下,从来都不羡慕明星啊,完全没法想象活在聚光灯下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有了人气少了隐私不要怪我嘴巴贱,小鲜肉靠脸卖萌算个鬼。。
虽然不是很有新意但是挺好玩的,简单轻松不浪费脑细胞,只要笑就行了,那时候的林赛脸好大啊好像还挺胖呢,我又要发自肺腑的惋惜一下林赛白瞎了!
你知道我是多么的爱你么?
哦!
其实这部电影也有让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在现实中不能真的和父母角色互换但起码可以在心里换换吧,体谅一下他们的苦衷也让他们理解一下我们,代沟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看了两部林赛的电影 贱女孩 辣妈辣妹恍惚回到高中时代 猛然惊醒 已然青春流逝都是典型的美式皆大欢喜适合有点低潮时的观看傻傻地乐 痴痴地笑 祝酒之前的告白 竟然有泪徘徊在眼眶你可以说它俗套 甚至有些老旧的情节可是母女合作演出 女儿的告白不张扬 含情脉脉 温婉动人这证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 也许美好的结果就会映在彼此眼中虽然像是速食面 不能常常吃但是不得不说 味道还不错
父母与孩子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们的发展任务是不一样的。
01奇幻电影《辣妈辣妹》讲述了一个中年期妈妈和青春期女儿互换身体体验了对方一天的生活的故事。
电影中的妈妈泰丝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事业有成,且正在与未婚夫筹备婚礼。
女儿安娜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被英语老师为难。
回到家的时候,安娜被弟弟捉弄。
安娜的妈妈不仅不能理解安娜的难处,还认为自己能比女儿做的更好。
而女儿觉得妈妈因为有了男友而忽略自己。
有一天,妈妈在收到学校的通知后,没有经过女儿同意拆下了女儿房间的房门。
各位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看到这个部分,是否觉得画面非常熟悉?
是否能联想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观点不一致,争吵不断,互相不理解,互相看不顺眼。
电影中,妈妈和女儿身体互换后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妈妈发现了女儿被英语老师为难的原因:原来女儿的英语老师是妈妈的高中同学,妈妈曾拒绝英语老师的舞会邀请,所以英语老师一直怀恨在心,一直为难女儿。
妈妈一直不相信女儿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直到自己被女儿的同学推到地上。
妈妈也从女儿的朋友口里得知:女儿担心妈妈有了新男友就不再关心女儿,而妈妈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互换身份后,妈妈终于看见了女儿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扰,也终于理解了女儿,最终和女儿走向了和解。
结局是令人欣慰的,而这个电影也映射了现实中亲子换位思考的艰难,所以电影用互换身体这种奇幻方式来实现。
为什么家长和孩子换位思考那么难呢?
02 父母与孩子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们的发展任务是不一样的。
电影中的女儿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和想要做什么。
电影中的女儿投入到摇滚音乐中就是在探索自己的表现。
电影中的妈妈正处中年,中年人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抚育下一代和发展自己的事业。
抚育下一代包括生活中对孩子的照顾,也包括对孩子进行管教。
当家长处于管教者的位置时,很容易忽略掉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这件事,很容易就不能与孩子感同身受了。
要想两个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换位思考,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特别是如果家长期待孩子能和自己换位思考,简直就是难上不难。
家长经历过孩子正经历的事情或者能去想象孩子经历的事情,而让孩子去想象多年以后自己作为父母的生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0370后家长和90后孩子的成长背景很不一样,80后家长和00后孩子的成长背景很不一样,90后家长和10后孩子的成长背景也很不一样。
特别是在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待,孩子承受的学习压力,手机的使用,管教的方式方面,如今的家长和孩子的感受是相差甚远的。
总体而言,80后家长背负的学业期待远不如现在的00后背负的学业期待高,80后接触电脑和手机的初始年龄远远大于现在的00后接触它们的年龄。
80后所处的那个年代的很多家庭奉行棍棒教育,而现在的00后所处的时代追求科学育儿。
电影中的妈妈不喜欢摇滚音乐,和女儿安娜因此产生冲突。
正如现在的很多父母不喜欢二次元文化,阻止孩子接触二次元文化,因此双方也冲突不断。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长能对孩子的处境进行换位思考,则更容易收获好的亲子关系。
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孩子过度懂事,常常把自己放在父母的位置上思考,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有的孩子常常因为很会察言观色而烦恼,有的孩子总是牺牲自己的正常需要去满足父母或者其他人的需要,有的孩子不敢让父母满足自己的合理的需要,这些都是需要去特别留意的地方。
04家长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呢?
① 放下自己的期待父母难免对孩子怀抱期待,且常常是高期待。
很多时候,家长的期待会悄无声息地变成对孩子的评价性语言。
比如说家长对孩子说“谁谁谁的数学好厉害呀”,“现在不努力的话,长大你就找不到好工作”,“你这样做很自私”等等。
仔细分析,这些话背后都包含了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期待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好,期待孩子成才成功。
如果家长一直关注自己的期待,关注自己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很容易看不到孩子这个人本身独有的特质,看不到孩子的需要,看不到孩子的感受,就几乎做不到换位思考了。
02多回顾自己的早年经历当家长想要去管教孩子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如果我是孩子,我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我是孩子,我不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我是孩子,我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父母怎么对待我?
03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很多时候,很多家长和孩子谈论的话题三句不离学习,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不想和家长交流。
孩子每天回到家被问学习,仿佛家长在下班后每天被领导问自己的工作进度。
自然,孩子就会抗拒或者回避和家长的交流。
因此,平时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听听孩子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的想法,比如听听孩子对周围同学的看法,听听孩子对兴趣和爱好的想法,听听孩子对社会新闻的想法,听听孩子对手机的想法等等。
当家长对孩子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事情了解的越来越多时,自然就容易做到换位思考了。
家长和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同,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到换位思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家长不妨试试放下自己的期待,多回顾自己的早年经历,再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可能就能变得容易了。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陈琼
7剧透警告。
剧情上就是一个现在貌似很常见的灵魂互换的套路,但在当年应该还是挺抓眼球的。
三个优点,一是对于母女的这条主线一直在跟进,围绕一开始提出的"婚礼预演"和"乐队演出"的矛盾,剧情一直在前进,没有因为支线的加入有任何的拖沓,最后首尾呼应收尾,完美。
二是几乎各个支线处理都非常好,母女一开始吵架的时候,妈妈说:为什么你只能拿f。
女儿:老师针对我。
妈妈:明明是你不好好学习。
然后互换之后妈妈发现真的是老师针对。
妈妈:你为什么不和xxx处好关系。
女儿:她太坏了,没法处。
妈妈:明明是你自己不愿意。
然后到了学校被整惨了。
女儿:你的生活那么完美,我就是你生活中唯一的污点!
妈妈:wtf你居然这么觉得,小孩子真是不懂大人的苦。
女儿:你别骗我了你那么潇洒。
最后女儿发现妈妈真的很辛苦。
就是通过这样那样的小误会解开,最后才有临门一脚才有了两人之间坚冰的融化,如果没有这些剧情只有主线就会显得很生硬。
另外还有弟弟的支线,姐弟每天做对最后姐姐发现弟弟是个死傲娇其实很崇拜自己。
继父的支线,最后发现继父是个好人接受了他。
支线这方面做的很不错。
三是笑点很足,不像那种翻来覆去的每个喜剧都在用的嚼烂了的梗,这部电影我几乎是从头笑到尾,不会有尿点。
十几年前的电影很不容易。
总而言之,剧情上乘。
另外中国的蜜汁神秘力量感觉就是歪果仁十几年前对于中国的印象。
还有就是我感觉唯一槽点吧,jack你是什么鬼,你最后是怎么面对这母女俩的啊我好尴尬啊。
表现力这方面,其实没有什么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舞台那里不错。
但是最后那首歌响起的时候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演员方面真的是赞了,母女俩的演技都爆表。
女儿附在母亲身上那种老不正经的动作和表情,母亲附在女儿身上的那种表现出来的成熟稳重。
关键是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浮夸,这就很厉害了。
另外我很喜欢乐队的短发妹子wwwww但是好像不出名。
继父很帅但是好像也。。。
总之这部电影,表现家庭之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慢慢化解,一种温情救赎的感觉还是很不错。
另外笑点真的足。
确实值得一看。
我个人感觉《临终千言》和这部电影很像,但也是很久之前看的了,有机会再看一遍。
写于2009-08-21[Freaky Friday],倒是真够怪的我总是有种中国人被妖魔化了的感觉,那个神经刀刀的老太婆。。。
故事是炒冷饭,其实倒是挺足的,情怀又是老套的。
妈妈和女儿因为家庭原因总是没事儿就吵架,各自的生活也是各有各得不顺心,在机缘巧合下两个人互换身体,不得不去面对彼此的生活,在这当中开始深层次的了解对方的生活……不用再往下说你也知道是什么情节了。
我要重点说的是杰米·李·柯蒂斯的表演很棒很酷,她把摇滚少女的感觉表现得非常好,那种可爱、搞怪的感觉让人不得不爱。
相反罗汉大妈就有点端着了,也可能是因为身体里是中年人的原因,感觉她是收不起来又放不开,难受得要死。
音乐嘛,Rock,还有什么好说的,够让人爽翻得了。
文/李子衿如果你和你妈互换身体,你能想象的到你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吗?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相互不理解的母女,在妈妈苔丝新婚的前一天,与女儿安娜在餐厅争执时,被餐厅的老太太使用巫术互换了身体。
苔丝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单亲母亲,苔丝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女儿总是被关禁闭式,为什么总是考试不及格,她认为如果她是安娜,她可以处理的更好。
互换身体后,苔丝来到了学校替安娜上课,看到安娜以前的好友丝黛茜,她想要修复她们之间的友谊,却换来丝黛茜的调戏;即使如此,她依然不放弃,想要再次努力尝试,然而这次,却被丝黛茜诬陷考试作弊。
在学校生活难道真的这么不容易吗?
上课时,因为老师是曾被苔丝拒绝过的人,他以此报复安娜,所以即使安娜答的再好,每次都是不及格。
虽然安娜总是说在学校的不易,老师的故意刁难,但没有亲自体会,也许苔丝永远也不了解安娜的处境。
学校的生活当然不仅于此,对于考试,苔丝原以为自己能处理得好,但她早已忘记了这些知识;
最后在在杰克的帮助下,完成了考试,但是在完成之后,苔丝又看到了丝黛茜的试卷,她擦掉了答案并在上面写“I,m STUPID! 如果是安娜,完成考试似乎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苔丝是否真的会处理的比安娜好?
而且乐队演出,苔丝也是在安娜的帮助下才完成她的那部分吉他独奏。
可见当母亲变回女儿,也不一定能够做的如女儿一样好。
安娜再来说说安娜,她一直觉得,自从妈妈有了新老伴莱恩后,就再也不关心她的生活了。
而且为什么弟弟总是捣蛋,妈妈为什么总是偏袒弟弟。
虽然如此,其实她一直在努力想要做一个好孩子,妈妈认为不能坐摩托车,虽然面对心上人杰克的邀请,他依然拒绝。
在互换身体之后,她也开始慢慢的理解妈妈的生活,看表格时,发现妈妈原来近视已经如此严重;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每天面对各种病人,这样的工作安娜真的应付不了。
当然有些事情,从女儿的角度安娜也同样能处理的很好,本以为,在镜头面前谈论苔丝写的关于衰老那本书她完全应付不了,那本书她连看都没看过。
但从安娜从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居然把这次访谈做得非常成功。
所以从女儿的视角,也许有些问题也同样能够处理的非常精彩。
我们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互换身体,有些事情也许永远也了解不了。
就像一直让安娜厌烦的弟弟,如果不是苔丝去参加了家长会,她也许永远也不了解弟弟最崇拜的人居然是姐姐安娜;如果没有互换身体,也许安娜很久之后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苔丝和继父莱恩对她这么好。
作为电影的两个主要人物,苔丝和安娜算是刻画两个很饱满的人物。
但对于这部电影的另外两个男性人物,莱恩和杰克,觉得还是描述的比较草率。
一天时间,不到几小时的时间,就让杰克这个中学生爱上苔丝这个人物,只为了突出杰克喜欢的是安娜的思想,觉得这里很是突兀。
为了让安娜喜欢上莱恩,就用了一段小小的对白,安娜就完全改变了对莱恩的印象?前面铺垫有点太少了。
最后为什么电影里扮演巫师的是一个讲着中国话的东方女性?
这个地方看起来似乎也有些变扭,也许在那个年代,亚洲人的巫术让西方人印象深刻吧。
虽然这是一部03年的老电影,但关于家庭,关于母子矛盾这类的社会新闻似乎从来都没有少过,所以无论何时看这部电影其实都不晚;甚至在你不理解你身边人的时候,看看这部电影,多学着换位思考,是否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呢?
有时候只是想随便找个片子,没有吸引力的,却有催眠作用的,然后默默的睡着的。
但偶尔就会遇到让我兴奋的好片子,结果就会看到后半夜。
比如上次看的极具黑色幽默的《金库大劫案》,比如昨晚的《辣妈辣妹》。
辣妈辣妹讲的是一个换位思考的故事。
换位思考是我一直觉得最有利于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我常常说情人之间,朋友之前都要常常沟通,让彼此知道彼此的心理历程,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彼此。
在换位思考的时候能够更准确。
其实不光家人朋友之间,职场里其实也很需要换位思考。
所谓在其位,谋其事。
每个人在职场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也不会相同,如果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就会变成永远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冲突永远不能解决。
虽然我自己很能接受每个人以各种各样的性格与处事风格生活。
不过偶尔我也好希望能遇到好人,偶尔也能换到我的位子为我考虑一下。
不过人能控制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别的任何人,不是吗?
其实换位思考很简单,好好听对方在讲什么,你就会懂对方的想法。
人的生活和态度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其实也全是有迹可寻的。
真的不要非要装到对方的身体里才能明白他的处境,这其实也并不是很有趣的经历。
片子里有个讽刺的地方是女儿在妈妈的身体里要去帮妈妈工作,是做心理医生。
然后跟她说“倾听很重要”,可是她自己也没有好好在倾听女儿。
也许可能有句话的说对“关心则乱”因为是自己很重要的亲人,所以没有办法很客观的去看等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
其实我看完这个电影还想说,原来每个小孩都是好孩子,关键在你有没有去关心他了解他。
比如说黛丝开头还以为安娜暗恋的杰克因为是在悔过室认识的,杰克就是坏小孩。
结果了解后才发现杰克是去悔过室打工,而且杰克也是成熟的知道什么是爱情的小男孩。
有时候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大人觉得小孩子不好可能只是对他有了误会。
这也是沟通的重要性。
一部挺让我惊喜的电影,演员都挺好。
黛丝的男朋友莱恩很帅很成熟很稳重,安娜的男朋友杰克年轻朝气热情。
老外公满头白发,老是听不见别人讲话,还很喜欢和小外孙哈利吵架好可爱。
家里有老有少是最幸福的事情。
还有造成他们换位的中国老太太,超具喜感。
我在想,这种故事其实我们香港片里应该也早就很多,不过我们常常用鬼上身的形式来表现。
中国人对于老外来说真的是很神秘的吧,所以他们会选一个中国老太太来具有这样的能力。
另外音乐很好听,因为里面的安娜在玩地下乐团,里面两首歌都很好听。
每次在电影里看到这种乐团,总会想到林肯公园。
想起大学的时候有时候和蜜友去电影协会组织的看电影,然后他们会长很爱林肯,总会在电影开头放林肯的演唱会。
惊为天人!
我们那些无处可追的青春!
唯一记得就是林赛大喊u r ruining my life...
Den 21 nov. 2010, söndag, på Råslätt med Chris.
当时来看,那是多么吸引人的一个片子!
轻松的消遣片
误打误撞选上《英美影视与文化》还不错~~~情节俗套一点
啊~我喜欢林赛•洛翰~
灵魂互换,母女相互体谅,单亲妈妈独自拉扯着一双儿女,每天上班都要听着一堆病人哭诉,女儿叛逆不学无术,成绩永远垫底,跟同学产生矛盾,没个正形喜欢摇滚乐,打骂弟弟,被妈妈认为是个坏女孩。当妈妈成为女儿,才意识到摇滚乐有多么酷,女儿会玩音乐有多么优秀,她的同学又是多么可恶一次次陷害她,秃头老师因为妈妈读书时拒绝他而报复女儿总是给不及格,原来桀骜不驯的坏女孩弟弟也很喜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4273193互相理解,解开心结。喜欢这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从来不喜欢杰米•李•柯蒂斯。单身妈妈不容易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yMTUzNDA5Ng==.html关于灵魂互换的五部经典喜剧,个个脑洞清奇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9311860
2018.3.6 辣妈真的很cool了
不经意间突然发现已经看过Lindsay Lohan的好几部片子,这个算是最有意思的。
空泛的趣味。
只能说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类型的~
我真的是超爱林赛罗韩。虽然我明知道妈妈的演技实在太好,但是理智无法控制情感。太喜欢那小妞了,就算她堕落得再无边无际我也爱她。
泡泡剧
Lindsay Lohan还是拍电影比较好
介绍给朋友同学看,没有一个说不喜欢的~
好吧,演技不错,里面两个中国人比起其他找华人充数的作品的中文好的多,电吉他那段太震撼了~
对Lindsay Lohan 无好感。。。。电影一般
Mondays are manic. Wednesdays are wild. And Fridays are about to get a little freaky.
老美觉得中国人真就这么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