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帽,法国乡村,金黄叶子的桦树,骏马,蓝天,飞机(还TM是双翼的),姑娘,战争和做爱,导演这么想把这些逼格元素揉在一块儿,却处处露怯。
尤其酒馆老兵和新兵的第一次交锋将导演的幼稚与低下体现到了极致,这种借狂欢颓废和养狮子来展示对死亡态度的方式太过嬉皮和老套,和豆瓣上的小清新装逼犯无异,甚至还不如。
还有主角,穿什么军装都勾腰驼背一副小痞子样,看来这辈子只能跟赛斯演狗屎笑话烂片了(不过说实话他们的烂片还真挺可乐的),看完这部再看127小时感觉真是解恨。
再次鄙视,2星都算多了。
一部没啥深度的电影不过看着些帅哥在天上飞来飞去,确实个视觉上的享受空战场面翔实生动,即便是看碟都让人有一种子弹在耳边飞奔的感觉如果能在影院上映,一定收视不错比《绝密飞行》来的好看,一战中间的老爷飞机,比那些f22可要cool多了
小时候有两部电影印象很深,都是抗美援朝的,一部是空战的,《长空雄鹰》。
一部是雷达兵,《碧海红波》,就记得最后在桥头拆炸弹那场戏很紧张,搞得我两小手儿都是汗。
喜欢空军是在看了《长空雄鹰》之后,学会了一招,回家后也拿着自己的两个小锡飞机,一前一后,闪展腾挪,右手追左手,嘴里还嘟嘟嘟嘟扫射。
对空军的知识空前热衷,听我爸爸说那时候梅兰芳常香玉等都捐了米格飞机给志愿军,觉得他们真爱国啊,长大以后再想起这事,感叹变成了:他们真有钱啊!!!
这部《空战英豪》就又唤起了我小时候对于空战的种种向往。
这是个一战的故事,里面的空军就是世界上第一批的空军。
飞机的主结构还是木制的,飞行员得一边驾驶一边射击,机载的机关枪卡壳是常事,每人带着一个小榔头,卡壳了就自己敲啊敲的。
迫降还是有可能的,不像现在,只有跳伞一条路了。
战斗的时候,主要看飞行技术,谁能叼住别人谁就赢了。
常在天上打的那些人,互相都认识,跟个俱乐部似的。
不过法国的飞机还是没德国的cool,德国是黑色的,双翼上有铁十字,安装了双枪。
至于那身衣服,是我最喜欢的行头,带小毛翻领的皮夹克,皮制带两小耳朵的飞行帽,一副宽边儿大墨镜,再加一条小白围巾,谁穿谁精神!
不像现在的飞行员头盔,糊在脑袋上,戴着它你跟个骑摩托的大妈有什么区别啊???
都说日本二战的军服难看吧,看过SMAP一帮人演的《梦与爱的飞行》吗?
那身衣服穿在木村拓哉身上那叫一个好看啊…… 看的时候我不断想起希乐说过的话:兵器是越冷的时代越浪漫!
真是至理名言啊。
想想现在的战争,互相谁也没看见谁呢,盯着屏幕上的小红点就开炮了,真没劲啊。
情节很幼稚的,看就是为了重温小时候对那种战争的梦想。
导演是Tony Bill,演员出身,导过的电视剧比较多,其中有Felicity呢。
演员法国方面有尚雷诺,美国方面是詹姆斯·弗兰克,《蜘蛛侠》里的小少爷,他颇有Josh哈奈特刚出道时的气质,假以时日,应有机会成为一个优质偶像吧。
故事的背景是一战,所以飞机都好原始,,没有机舱盖,机枪都是架在机头的。
飞行员们看起来好无助,保护飞行员颈部的只有一条围巾,头部也只有护目镜和皮质帽子,没有什么遮挡设施,甚至有可能被旁边的飞行员用手枪干掉。
因此,那时候飞行员参战后的平均寿命仅为36周,可怕哟,这等于说,上天就意味着死亡。
正因为这些,当时的飞行员,并没有多少如今飞行员的那种天之骄子的感觉,靠的是一种最原始的勇敢,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影片的故事讲得中规中矩,几位主角刻画得还算到位,大概是为了避免俗套,许多儿女情长和兄弟情义都是点到而止。
影片最为精彩的在于几次空战,每次交战的情景都不一样,有被动受敌、主动截击、追击偷袭、打击定点目标,还有最后的双击单挑!
最喜欢的是追击那个大飞艇时,一对三的作战,飞机不至于太快,战术看得清清楚楚。
那么落后的飞机,竟然拍得如此好看,真是不得不佩服美国人。
2022.06.12
喜欢这部男主帅女主爱的唯美爱情故事,开篇优美的主题曲为观众勾勒出心旷神怡的听觉效果。
还喜欢这部与现代空战相比简直就是空中肉搏的粗旷感觉,原始、简单、粗暴。
牛仔布雷恩欠了银行的钱,银行要没收他的牧场,他动手把银行家打个半死,警长受命拘捕他,网开一面给他半小时让他远离镇子,布雷恩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跑出美国去了法国参加一战,作为美国志愿者参加法国拉法叶飞行大队,开飞机打德国鬼子。
这些美国来的青年人上了战场才知道战争残酷无情,生命转瞬即逝,一仗下来就挂了三个,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三个大活人,转眼说没有就没有了。
战场上哪有什么荣誉正义,礼仪道德,就是不择手段的你死我活。
“你还活着,这才重要”,布雷斯看到酒馆里那些活着的飞行员依然在饮酒作乐,郁闷的呐喊“有人在乎今天死了三名飞行员吗?
”每天都有飞行员会送命,这就是我们悼念的方法,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还剩多少日子,这就是我们悼念他们的方法,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去悼念我们无法改变的事。
总之就是一句话,及时行乐,醉酒当歌。
德国佬也是什么人都有,有沦落为杀人机器的恶魔,飞机上刻着黑鹰,残忍的射杀已经迫降的对方飞行员努恩,也有保持远古骑士风度,飞机上刻着两把交叉剑的法兰兹·沃菲特,在布雷恩机枪卡壳时居然放过他一马,并向他敬礼。
爱情就是一瞬间看对了眼,尽管相识于妓院,但是那一面之交让他难忘,再次去妓院打探,得知女孩叫露希娜,她不是妓院的雇员,只是凑巧来妓院用干酪换巧克力的良家妇女,布雷恩欣喜若狂,抱着一个老妇的手亲吻了好几下,租了一匹马就直奔五公里外姑娘家。
“只是因为看了你一眼,就难忘心中的思念”。
露希娜自从在妓院邂逅了美国小伙,就一直心心念念,每当看见天空有飞机飞过,总忍不住去查数,去遐想他在天空飞过。
一见钟情,让两个年轻人相会、相知、相爱。
老兵卡西迪对战争有过一番最精辟的解析:“任何一方都不会赢得这场战争,有一天战争会自己结束,大家回家,继续过日子,战场上会长满青草,死去的飞行员,根本没改变任何事”。
布雷恩违纪私开飞机去英雄救美,往返两趟从德军的眼皮子底下把露希娜和三个孩子都救了出来。
行为虽然很勇敢,但是也很莽撞和草率,没有想到意外的获得了法军总部颁发的一枚勋章。
德国人制造了一个叫飞船的庞然大怪物,其实就是个皮糙肉厚的大气球。
卡西迪发现了那个飞机上刻着黑鹰,恶贯满盈的杀人凶手,却不想机不如人,自己先中弹。
卡西迪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驾驶飞机直接冲向了德国飞船,飞船引发连环爆炸,彻底被摧毁了。
布雷恩目睹了这一切。
战争在改变着每一个人,拒绝和黑人史金纳住一个房间的富家子弟洛瑞,在史金纳救了他后,主动打开那瓶从他爸爸地窖里偷来的百年威士忌,和黑人对饮起来。
比格用那只失去手臂上安装的铁钩子操控飞机,终于打下了一架敌机。
吓破了胆的简森再次飞上蓝天,击落了一架敌机,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布雷恩的飞机刻上了卡西迪的标志,一个白鹰。
他毅然驾机再次起飞,去找那个德国黑鹰单挑。
无奈寡不敌众,又机不如人,眼看着要败,只好剑走偏锋,人走偏门,一个空翻滚到黑鹰左侧,趁着黑鹰没有反应过来,掏出左轮手枪连开三枪,用美国西部牛仔的方式把他击毙。
战后布雷恩按照和露希娜的约定来到巴黎,找遍了大街小巷,最终没能找到露希娜,永失我爱。
只好回到了家乡美国德州,开了一美国最大的牧场。
那么多人嫌弃这电影,到底难看在哪里?
上一次看Flyboys还是初中的时候,十几年过去了,再看一遍还是喜欢到不行。
绮丽的法国乡村景观,纯美的异国恋情,坚不可摧的战友情,多样而丰满的人物形象,激烈的战斗场面,还有真实的时代背景。
但是随着对一战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国际关系进一步认知,今天再看这部片已经不能像十几年前那么单纯了。
二战以来德国对于历史一直抬不起头。
虽然如今经济发达,在欧盟也一直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但是却始终背负着挑起战争的侵略者形象。
二战中德国的的确确是侵略国,但是其他欧洲国家对此也该负责,多方博弈使得个中原因十分复杂,不做讨论。
然而一战并不是德国挑起的,甚至可以说德国是被动加入战争的。
成王败寇,就是因为德国是战败国,协约国从此就有意无意地误导群众,把锅都甩给同盟国。
就好像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说是蚩尤后人一样,成王败寇。
即使是战时,协约国的媒体也是不断抹黑同盟国士兵,把他们说成无恶不作的坏人,使政府行为合理化;欺骗民众,明明为了威胁对手而攻击手无寸铁的百姓,却始终称军队的一切行为合理合法…Cassidy在电影中对Rowlings说,这场战争没有人会胜利,只是总有一天会自然而然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耻辱,战胜国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Flyboys也是,有意无意地把德国士兵妖魔化,好在下笔不是很重,还没有引起我的反感。
不管怎么说,上战场保家卫国的士兵都是好样的,他们的牺牲也许不值得,但是应该被记住,应该被纪念。
致Lafayette Escadrille
情节不错,结尾不太完美,确是最好的。
主流文化,美化战争的一方却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美好的爱情,......
自从美国的莱特兄弟兄弟发明了飞机开始,逐渐的人类不再满足于像鸟儿一样翱翔于蓝天之上,跟所有的发明一样,发明者的出发点总是想推动人类的进步,然而总有疯子将这些伟大的发明运用的杀戮当中去。
伴随着飞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枪啊炮的都被安装在了这种能让人摆脱地心引力的机器上,人们也再不满足在地面上一决雌雄,在空中见个高低也成为诸多好胜之人的追求。
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一群战争狂人,给一帮热血青年提供了这么一个舞台,一个个空中翱翔的高手们犹如平原上奔驰的骑士一般在空中上演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制空权的争夺战,那种以现在眼光看来慢的犹如蜗牛,造型可笑的双翼飞机,恰恰就是那场大战中的主角,各参战国纷纷开足了马力制造飞机,然而大战连场下来,飞机伴随着它的骑士们接连陨落,飞机的产量是有保障了,但机师呢?
飞行员可不像汽车司机那样容易培养,作为主战场的法国就面临一种空有大批飞机而没有飞行员驾驶的尴尬局面。
本片就叙述了这么一个尴尬的状况下,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每每在大战伊始总是站在坐山观虎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一群热血青年,不远万里漂洋过海,以个人名义加入法国空军投身一战,抵抗德国侵略的故事。
影片由詹姆斯·弗兰科担当主角,这位当时凭借《蜘蛛侠》中的配角演出,以及一张具有阳光般灿烂笑容的英俊面庞。
获得了不菲的人气,也获得了该片男一号的角色,在本片中他展现了,热血男儿那种悍不畏死的勇气,面对着德国空军的王牌杀手,也敢于亮剑的勇气。
影片的特效也还算不错,已经发福的可怕的让·雷诺的客串也令影片增色不少。
还算不错的电影!
在看之前,很多人已经推荐过了。
看得时候眼里一直含着一滴泪,在影片结束的时候总算掉了下来。
在我看来,最感动的地方,不是Reed Cassidy含笑和德国飞艇同归于尽;不是Lafayette冒着危险去救那四个法国小人;不是英豪们在机身上画自己的标志,也不是最后两个人依依不舍的告别..而是影片最后旁白转述大家将来的生活:那些活下来的人过上或是平凡或是不平凡的生活。
最后的那张真是的老照片更加让人肃然起敬,那都是真是发生过的事情啊!!战争真是害人。
谢天谢地Bill导演的初衷表达的很清楚了,如果上面没有突发其想的想要发动战争,那么大家都会好好的活着,但是也就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就没有那个年代人们的梦想,也就不能成就那么多英雄..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战争,而是不可逆转的事情,比如说:时间。
顺便提一句,里面空战的镜头实在是太像星战里的了!
适逢一战一百周年,我们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堂上一同观摩了这部影片。
网上对此影片的简短介绍是这样的:影片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胸怀无私人道主义之心的热血美国青年因为不满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志愿加入了这场欧洲大陆的战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早日结束战争,使人们的生活回归平静。
然而,我对于以上文字介绍却不敢苟同。
战争无情,战场上人如蝼蚁,往往战事发起时,人们已经忘却了争端的缘起,是上位者的政治图谋?
还是当权者的雄雄野心?
纵观历史,的确这些争端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行,成就了世界如今的面貌,但可曾想过多少烈士巾帼平民百姓在其中转瞬丧命,颠肺流离。
生而为人,一个世间渺小的个体,很难做到只是感慨感动历史发展的神奇,而认为这过程中每个个体的命运都是理所应当。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早日结束战争,使人们的生活回归平静”,参与战争是为了结束战争,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然而这都是我们自己作的,这个死循环亦是我们自己系上的。
小学三年级弟弟曾问过我这么一个问题:“姐,世界上所有人都是亲戚吗?
”(他初步接触了达尔文进化论)“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
”“那为什么亲戚之间还要打仗呢?
很奇怪对吧……”是啊,的确很奇怪。
正义/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为自由而战、为正义而战……战争的发生本就让人无法断定是非对错,历史往往记录着胜利一方的美好高大形象,真相只对身处其间的人事影响重大牵连甚广,对于还未到来的以后,真相如何不必追究,结果如何才是真谛。
“成王败寇”,“乱世枭雄”——才是战争不变的准则。
飞行版主旋律冷饭
cowboy-luckyboy-braveboy-sadboy
老套路,没有什么惊喜
。。。很早看的,,。。剧情忘却了。。
无疑的~我对一战的飞机有种执念(即使这片子没有我的最爱《红猪》中人们经历和人生那样厚重)~很多人说这片子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很让人不爽 但我要说那时连带飞机和飞行都本来就是很个人英雄的事 救不了国家和民族 那至少要救到重要的人 即使这不是现实 但我依然深信 拉法叶中队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觉悟
真实故事改编,故事说的有点角色扮演游戏化。浪漫主义。
你知道为什么战争片要看欧美的吗,因为他们把亲情、爱情、友情全都表现出来了,要把真正的感情拍出来,而不是要拍出遵循上级的味道。
我很喜欢的战争片,有兄弟,有爱情,有战争带来的种种不益
兰兰帅气的小巅峰吧~~个人觉得~~但剧情太一般了~
James Franco演技差的最佳体现
子弹密集的声音太彪悍每次都能把我从梦中惊醒Σ( ° △ °|||)
有几个导演是飞行员背景的,这种动作片打分标准应该主要看摄影机运动效果,该片不错,最后小手枪操作挺骚。
没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我也要做直升飞机兜风,飞行员一定要是JF!!!养只狮子做宠物NB
战争的题材、宏大的场面,外加激昂的交响乐,这就是好莱坞的票房保证,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看这样一部美国大片,仅管情节实在老掉牙
一路快进也能把剧情完整的串起来。。
机型严重错乱,骆驼和SE5a进入西线服役时间都迟于美国参战(17年4月),不可能在片头的16年出现。刚来的受训飞行生不可能跟前线的combat squadron混居。满目全红的福克三翼机大谬!比格掉在两军中间被交叉火力时被机翼压住手不可能自己推不动。槽多无口,吉祥物狮子不错。。
年轻时的付兰兰除了帅没有演技……但就是帅。
so so,嘛嘛d,套路演员特技配乐佷一般。俗套之下,我可以做编剧。但航拍的法国乡村景致田地村屋、法兰西村姑是此片可取之处。
好烦的一部电影。看到几个傻兮兮的美国兵我心已经凉了一半,让雷诺说着法语出来预示着这将是部典型的法国式烂片,那些姑娘都好丑陋,颜色像罗姆人。詹姆斯弗兰科明明非常平庸,无论姿色还是演技。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