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骨妹》,不知是不是粤语,初听起来不是很喜欢,瘆得慌,没有温度。
Sisterhood呢,好像也不够,两人互相深爱到最后才揭晓,超越友情,大概算是无性的爱情,sisterhood不够准确。
《姐妹》当然也不行。
取两人工号《1819》,也没劲。
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现成的概念来描述。
两个住一起,照顾一个小孩,处于一种很开心的状态,所以“同性”这个标签很多余,世上感情千千万,非得同性恋?
因为做按摩女相识,喜欢有对方的日子,亲姐妹一样,灵灵意外生了一个小孩,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就是这个样子,不需要描述。
片子最后往同性方面引,低级了。
灵灵为了让诗诗嫁人,不惜演戏得罪她,这么做固然伟大,但是为什么不直说?
她自己后来不找对象不结婚,这是不是有点和前面穿梭于ABC三个对象之间有矛盾?
可怜的台湾大帅哥只是一张船票,一个道具,片中话叫“码头”,这么温柔帅气照顾你这么多年你最后居然说我这些年过得都不开心,因为我发现我心里一直只有灵灵一个人。
what the f××k?
是个人都受不了好不,结果老帅哥来一句,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正常人不会是这种反应,那我只能往暗黑方面想了,比如……可是台湾哥的人设实在太坚固了,我不忍心。
片子毛病很多,过于理想化,人物单纯到有点傻,转折有有点生硬,但是依然是个好片子,值得一看。
比如两女一小孩的家庭就很好,不一定非得百合,就那么住在一起,柴米油盐就很好。
你非点加点颜色,那只能女同。
能不能两人都各有对象但不结婚,还是一家三口住一起呢。
不行,诗诗单纯痴线的人设不允许,灵灵认为她是一定要嫁人而且要嫁个好人的,机会来了就会推她出去,不想耽误她。
灵灵一定要装酷才能达到目的吗?
可能是性格使然,但是不让诗诗伤透心,她是不会离开的。
这么看也合理。
片子温情默默口味清淡,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四个女人另外两个形象太扁平,如果能丰富点,互相之间矛盾也多点,那就是郭敬明做梦都想要拍出来的《小时代》(关于小时代我觉得郭敬明是有能力拍得没那么烂的,之所以那么烂,是为了报复社会,喂屎,不然实在无法理解。
) 剧情方面也有点像经典的《情书》,斯人已逝,才开始顺着记忆来一个解谜,谜底揭晓,他妈的,是爱。
最后想说一点,整部片子没有出现灵灵老了的样子,实在是电影最大的亮点,我看的过程中都在担心,千万不要出现她老了的照片,为什么?
她那么美,那么酷,就让她永远年轻好了,永远活在20岁。
电影不是现实,它可以是永恒。
人生就是这样残酷,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做出选择就没有回头的路,错过就是错过了。
我们一生都在做各种选择,对的错的都得事后才知道值不值得。
对于爱情,一旦一方自作多情地认为放手成全他人是她应得的,那么,她可要用余生来承受这个遗憾。
不管对方是不是还爱着,你都该以自己的爱为起点守护着彼此,不要轻易放手。
灵灵对诗诗如此,诗诗对灵灵更是,恋人之间最怕的不是没有爱了,而是怕爱得自以为是,自以为你要的就是她所想的。
我们谁不曾遗憾。
我没有给电影打分,如果打分只能给6分,但又觉得俩位少女时期的演员演的还是挺好的,低分对她们来说不太公平....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不足有很多,具体如下:1、电影名字与故事主线不够贴合。
电影的名字是《骨妹》,影片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骨妹们的工作和生活,但骨妹的这段经历和故事的主线其实并不存在很深刻的关联,也就是灵灵和诗诗的相识相知相爱直到最后分开,骨妹这份工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2、电影拍摄手法不统一。
电影对按摩院场景的刻画很真实,和尤其是“擦油”那场戏尺度真的算很大,给人一种纪实电影会呈现的“肮脏”和粗粝感,真实到让人出现明显的生理不适。
但电影在对情感增进起到关键作用的场景刻画上又非常的脱离生活。
比如,灵灵因邻居的闲言碎语而去和对方争吵这场戏就很突兀,我认为,在这场戏之前,应该先铺垫一下俩人心中已经悄然出现的对彼此情感的察觉和困惑。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邻居小小的闲言碎语会引起灵灵那么大的反应,但影片的描述真的就生硬了许多。
还比如,多年后的诗诗与灵灵之子争吵的戏,诗诗只是轻轻一碰,男孩的手机就跌落摔坏了,而且手机屏幕大量有大量的划痕,简直就像是用脚碾压过后的手机...3、导演只关心故事是否完整,却不怎么关心情感走向是否合理。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在于,俩人之间的“错过”没有令人唏嘘的命运感,而仅仅让我觉得,就是导演想要写一部悲剧。。。
也就是先有了悲剧的调子和悲剧的结尾,才有的如何分开以及如何错过彼此。
证据一,俩人在一起同居了三年之久,诗诗不可能不知道灵灵有多爱乐乐,也不可能不知道灵灵多爱自己,怎么可能因为诗诗几句谎言就愤然分手且多年不联系;证据二,诗诗和台湾男人的感情线开始的突然、延续的诡异、结束的有如教科书籍。
我不否认男人会爱上一个按摩女,也同意诗诗和男友的感情并非主线所以可以不用过多交代,但这个男人和诗诗的感情可以说是什么都没交代,他的出现只是要带诗诗离开澳门而已。
婚后诗诗常年酗酒,俩人也没有孩子(不知道是不是暗示二人没有性生活)但男人至死至终都温柔对待,继续令人不可思议,最后诗诗告诉男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男人也表示理解。
在我看来这个男人并非爱诗诗,他就是上帝选来阻止诗诗和灵灵相爱的,否则他是如何坚持和诗诗那样抽离又疏离的状态生活那么多年?!。
证据三,诗诗离开澳门之后,养成了酗酒的习惯,从剧情上看,只有一个原因让诗诗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人,那就是和灵灵的分开。
如果爱一个人爱到这样的程度,那必须是一种近乎于执念的爱,而这份爱诗诗用了十几年都没有梳理出来?
看电影、看书、找心理医生,总之是能想明白的吧!
好,就算是真的没有想明白,直到灵灵的死她才意识到自己深藏在心里的感情,那么这些年为什么也不和其他姐妹联系呢,毕竟自己当年离开的原因是气灵灵送走了乐乐,又不是和其他姐妹有矛盾?
总之,导演就是想要她们分开。
4、关于演技。
廖子妤和余香凝演技是可圈可点的,对于26岁23岁的演员来说,算是很不错的演技了。
车婉婉、麦家琪的演技也很不错,车婉婉演出来嘴硬心软的师奶感,麦家琪演出了风韵犹存满口谎言的无赖感。
问题在于梁咏琪的演技,虽然我知道这是她产后复出第一部戏,身材状态恢复的都不是最佳,但这不能成为她人物塑造不成功的理由。
甚至可以说,如果她利用好了自己尚未恢复的疲惫和臃肿,反而可以强化中年诗诗无力又空心的精神状态,可惜她没有做到。
她就是木木的,虽然也哭了,虽然也愤怒了,虽然也遗憾了,但是整个情感没有层次变化。
如果没有前后情节对照,单独选一场哭戏,我根本判断不出她是为何而哭。
还有,梁咏琪气质实在是太正派了,她拿着酒瓶走在街头的样子一点也不落魄,不迷茫,不令人替她感到悲哀,不令人心生怜爱...题材是好的,故事是完整的,但情感是刻意且脱离现实的....
天呐我哭得好大声😭😭😭冷静下来又去看了遍后半个小时的剧情,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后半段的情节急转直下了,后二十分钟的剧情太赶,而人物态度的转折缺少情节的铺垫,感觉像是拼凑起来的,总是少了点什么,再看一遍发觉其实导演已经有在埋伏笔了,只是这些暗示走得太快,没有衔接得很好。
灵灵的突然转变说那种话只是为了“赶”诗诗走,因为“台湾也不错”,因为不想看到诗诗要做那么多兼职来帮她养孩子,因为不想让诗诗那么辛苦,男主的出现纯粹是巧合,而男主能娶到诗诗也不过是因为灵灵顺水推舟激了她一把。
在人群中要说出那样心狠的话,灵灵的内心必然是经受了比诗诗更深的痛苦吧,亲手把自己所爱推开,只是不想她跟着自己吃苦,所有的辛苦都只要由自己来承担,我只希望你过得幸福。
这样的感情毫不逊色于男主对诗诗的感情。
太难过了,我已经好久都没看到过这样催泪的爱情电影了。
---2019.02.27修改标题并补充:很多人纠结这到底是姐妹友情还是爱情,我之前坚定肯定这就是爱情,然而现在我才终于明白,也放下执念,如果你被一段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中的坦诚和纯粹所打动,又何必非要给它定性呢?
友情向爱情向都没那么重要吧?
动人的是我们曾彼此陪伴走过那些艰难岁月,我们毫无保留地为对方考虑过付出过,我们曾是彼此生命里独一无二的存在,你的名字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那个人的名字。
相爱已经不易,又何必强求相守一生。
而且也正因为过去是无法更改的,留下遗憾的同时也才显得尤其珍贵。
两位女主角之间的BE收尾也才让这部作品在我心里印象深刻,悲剧总是要比喜剧更刻骨铭心。
以上来自一个抖M的发言。
九十年代的澳门,小城街巷宁静,人情简单,在“骨场”(按摩店)上班的灵灵初遇刚入行的诗诗,仗义地将自己的手势技巧、生存之道传授新人,还带她加入了自己的三人姐妹团。
二人开始熟络,等待彼此上下班,一起在骨场受气,结伴夜宵,甚至在诗诗被房东赶出无家可归时,灵灵更收留诗诗回家。
自此形影不离,二人成了关系最好的姊妹。
何韵诗唱的“能成为密友大概总带着爱”,大概是这种感情的最好诠释。
17年产后复出的梁咏琪与澳门两位年轻演员廖子妤、余香凝联袂演绎患难与共的少女时代。
大部分女生的青春里,也许都存在过这么一位密友,彼时还没有“塑料姐妹花”,也没有“一键美颜”,一切都是真实的,真实的喜怒哀惧,真实的爱与共生。
女生的友谊,特别亲密无间,乐于分享身边一切,恨不得能日夜厮混,一起笑,一起哭,共用一管口红,甚至同睡一床。
女生的小小心思,只有女生才懂。
委婉细腻,有虚荣,有做作,可以很脆弱,为了小小猜忌而翻脸,也可以在大事临头时彼此照料,不离不弃。
灵灵未婚怀孕,连孩子爸都不知道是谁。
诗诗二话不说便要和灵灵一起养育,共同承担孩子未来。
这时候,可能诗诗自己也不知道,这算是姊妹情深,还是为爱挺身。
这种相依为命,有时候真的很难和爱情区分清楚,只能等到第三者介入,才能看出些端倪。
也许题材使然,电影里的男性形象多少有些刻板,不是无耻之徒,江湖大哥,就是傻白甜。
痴情傻白甜台湾男的出现,原应是骨场少女们最好的归宿,嫁为人妻,移民境外,不再需要在一众臭男人面前低声下气,出卖劳力。
诗诗甫一开始对台湾男无感,心里就没想过离开灵灵和儿子的其他可能。
眼看着诗诗即将错过现世安稳,灵灵不忍她被自己拖累,这个时候的灵灵,无疑是爱诗诗的,这种爱可以说是很高级了,自导自演,把对方推到别人怀抱,让她过上自以为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和自己一起飘零无依,还要暴露在街坊们的七嘴八舌下。
但是,诗诗并不开心啊!
虽然Gigi已经是刚产后且几近素颜般出演十几二十年后的诗诗,还是好有气质好脱俗好清新,完全看不出生活在她身上碾压过。
确实也是吧,这就是灵灵希望诗诗拥有的生活,被爱,被善待,被温暖。
然而诗诗忘记不了过往,终日靠酗酒解愁,在得知自己误以为的友谊原来是错过了的爱情时,果断离开台湾男,留在澳门,余生守着一隅小店,一条长凳。
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我也可畅游异国,再找寄托岁月太长,春华太短。
1999年澳门回归前,四个姑娘,最好的年纪里,浓妆淡抹,在ktv放声歌唱,唱着生活不易,唱着时世不稳,也唱着深厚的姐妹情谊。
俱往矣。
《骨妹》大概是一部成人童话,多少有些理想主义。
导演借中年诗诗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我在这里出生,这里长大,现在的澳门我已经不认识了”,让诗诗最终回归这个沿海小城,也是为了表达某种本土情怀与希望吧。
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衫薄,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我也可畅游异国,再找寄托。
——杨千嬅《再见二丁目》可能这个世界上最难说出口的话便是我爱你,但我更不敢说我要我们在一起,以前希望我们的感情到老不变,现在却希望你永远幸福。
在你不谙世事的时候我遇见了你,也许是你让我看到了我刚入行时笨拙青涩的样子。
我们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生活,一起唱着《再见二丁目》,你有点稚气未脱,还有点跟不上节奏,只是我当时还不明白“岁月长,衣衫薄,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词中的深意。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你好像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我也开始习惯了你的存在,沙发配零食互相依偎看电影时的一起大哭大笑大叫。
习惯了远离亲人的异乡生活,不知道原来我家长这样,你的到来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
你说堕胎伤身体,让我生,你说让我不要怕,要怕就一起怕。
你用苹果换掉了我手中的烟,却不知多年以后你却爱上了戒不掉的酒,我慢慢开始觉得A君B君好无聊,对你也慢慢有了一种超越好友的情愫。
你带我去吃充满你整个儿时回忆的土味佬蛋糕,还相约以后盘下这家店,我开心的回头笑着说“好呀
你说谢谢我给了你一个生日,其实是我谢谢你给了我这么一段,也是唯一一段快乐的时光。
你在大炮台的公园长凳下刻下“希望和灵灵相约到永远”,我在长凳下许下“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
本以为真的会像许的愿望一般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但街坊邻居的流言蜚语还是让你缩回了原本握在一起的手。
回归前夕的澳门时局动荡如同你捉摸不透的思绪一般,我轻描淡写的一句“干嘛要那么辛苦?
”,眉宇间满是强装自若的苦涩,我自以为是的觉得那个台湾小哥能给你幸福,却一直后悔推开了自己的幸福。
街头熙熙攘攘的人流在庆祝着澳门回归,我们在喧闹的人群中争吵,你说“再也不想看见我”,我头也没回,留下了一个决绝的背影,连句再见也没道别就成永别。
你走之后我兑现了那时的诺言,盘下了那家你最爱吃的蛋糕店,只是当初当初在摩托车后座紧紧抱住我的那个人没有和我一起...家门钥匙依然放在了门口的神龛下,好像在期待你会再来一样...我在当年哪吒庙前祈祷的保险业务员那里买了保险,受益人是你...每年的生日我都带着乐乐去大炮台过,对了,我把我的生日愿望改了,刻成了“希望诗诗永远幸福”。
你不知道你睡着后额头的那一吻...你没看到我狠心赶走你后转身的泪目...只是这些你都不知道,我好想告诉你我爱你,那个带给我很多开心回忆的你,可是我不敢,我一直在用为你好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懦弱。
年轻时候的感情多少带了点自以为是,以为推开你是成全你,就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从未忘记过你...
在完整看整部影片之前看过b站女王泡面的剪辑,在看剪辑的时候就哭成了泪人,哪怕知道了所有剧情,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哭得不成样子。
以悲剧结尾的故事总是让人动容,也使人铭记。
不知在多年后,我能否记住这个故事,因为怕自己忘了,所以写点东西记录下此时此刻的感受。
在那个年代,两个女生之间的感情,还不像现在这样能为人接受,甚至是禁忌般的存在。
在这种背景下的感情,是如此小心翼翼,生怕伤到对方和自己,爱是为对方着想。
就我自己而言,体会过爱一个人但却从未亲口对她说出过爱的心情,也体会过明明不是爱,但却随意地对她说出“我爱你”的时刻,但却未曾体会过这种惺惺相惜的感情。
当诗诗回到澳门,看到她们曾经一起过生日刻下愿望的那张椅子时,我无法再克制自己的情绪,最珍贵的感情莫过于此了吧。
前段时间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第一次学习爱,原来爱是这样,是关心理解,是付出,是不求回报,那种我付出多少要求你回报多少的,只能算是交易罢了,与爱情无关。
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
我对感情的态度从来都是怕错过,只要是喜欢的,我都不会顾忌太多,或许是太过自信,总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或许是还太过年轻,不懂生存的艰难,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只要足够优秀,除了我和对方不够相爱,一切问题都是有解决办法的。
因为,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遇见了想要互相守护一生的人,就一定一定不想错过。
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去爱她,而不是自以为是地以为为了她好。
“我以后都不想再见到你啊”当诗诗痛苦的对灵灵说出这句话后,调转身伤心的离开了。
只是她没有看见,背后的灵灵也在伤心的流着泪!
诗诗,单纯,细心,善良!
出身于孤儿院,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
以为按摩店只要身材好够漂亮,所以脱掉外套给经理展示身材;完全不懂按摩技巧,一个人在对着被子刻苦练习;偷偷躲在门外面观看,想要学习到更多……初到按摩店,迷茫与困惑,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做。
但她需要生存,她需要这份工作!
灵灵出现了,成为了她的救星!
灵灵是从内地来到澳门的。
没有一技之长,而家里还有人等着自己养,只好从事按摩行业。
性格直爽,乐于助人!
当看到诗诗笨拙的练习手法时,主动帮忙指点;当诗诗在门外偷师时,主动打开了门让诗诗看的更加清楚;当诗诗第一次黑客人按摩遇上客人不安分时,主动站出来帮忙化解;当诗诗被房东赶出来时,主动带她住进了自己家里。
殊不知,这让诗诗的内心开始对她有了依赖。
缺乏安全感的人,依赖感也就超强。
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下,对别人的关心与问候特别重视。
陪伴是最容易住进一个人的心!
诗诗与灵灵开始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一起上班!
有一个人如影随形的跟你在一块,了解你的一切,明白你的心理。
当两个人可以共吃一颗苹果时,两人的感情已经在无声无息中变得更加亲密了!
而之后灵灵意外怀孕,抚养乐乐成为了两人最开心的事!
有些事,尽管繁琐忙乱,但因为是跟你一起在做,而变得成为最浪漫的事!
起早贪黑,诚心祈祷,精心照料!
诗诗完全将乐乐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养!
“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希望与灵灵相约到永远”当两个人一起过生日许下愿望时,彼此都希望这样快乐的过一辈子。
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
灵灵和诗诗的过分亲密,以及未婚就有了孩子,还是遭遇了邻居的嘲笑。
于是两个紧握的手,还是默默的分开了。
刚巧有个优秀的男人在追求诗诗,考虑到未来,灵灵决定将诗诗推给他。
故意冷落诗诗,假装送乐乐回内地,假装自己也要嫁人……终于把诗诗送到了男人身边。
只是分开的两人都过得不快乐!
诗诗酗酒,灵灵孤独一人!
两人心中还装着彼此。
灵灵将自己的保险受益人写成诗诗,终于在自己出车祸死后,回到澳门的诗诗找回了这份失落的感情。
是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情到深处又何必分的那么细。
只要曾经拥有,只要曾经快乐,一切都是最美的存在!
有人说为什么就突然同性片了,那是不懂女性,18对19是一直很欣赏而且爱护有加的,19则是贡献了天使般温柔的毫无保留的爱,保护欲和温柔本身就是很暧昧的事情。
很难懂?
那不是还有很多两人距离很近的镜头吗——挨着搀着,坐着靠着,几乎躺在对方身上的那种,帮对方按摩手指、舒缓抽筋的脚部,不经意的撒娇和摸脸杀(我感觉是撒娇,18说轮到谁了不就是想对方让步和宠她吗?
而19处理抽筋的事情时,则嗔怪18是孕妇不看育儿书反而推给19看就能证明这一点),包括请台湾人吃饭那个镜头,打完电话后她俩几乎是很自然地边把肩靠在一起边商量,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还不是爱情?
与之对比明显的是,19吐槽台湾人不到20个小时就求婚并感到焦躁烦恼,但她难道不是相处不久就以爱惜同事身体为由帮人做生娃的决定还帮养小孩?
还不懂的真的有难了。
刚开始我以为是友情片,看了一会后我以为是骨妹的日常生活片,接着就在青年和中老年中频繁切换,突然多了两个姐妹,于是我就以为讲的是4姐妹在骨场义结金兰,艰苦奋斗最后成就人生的励志片。
然后剧情急转直下,女配滥交意外怀孕,再加上当时澳门时局不稳,我以为是通过女主视角讲澳门那个时候的记录片。
电影中下部分,因为女主说打胎伤身,愿意和女配一起带大孩子,后来女主遇到一见钟情的备胎男,女配也不想带孩子了,两人最终闹绝交。
好吧,看到这我以为这是一个叫妹子爱惜身体,保护自己,就算滥交也要戴套的教育片。
最后通过成年后的孩子带出这部电影的主题,原来这是一部两个女生貌似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最后女配为了女主好而走向悲剧结局的爱情片。
呵呵,先不说这混乱的剪辑和破碎的故事。
我就问你一句,一个认识不到24小时的(好吧,有点帅)男人光顾了妳一次就想娶妳当老婆,还说什么工作签证到期了,怕以后来不了,然后就跟男人走了?导演,你这是在暗示在澳门骨场上班的技师都是有外表没脑子的傻女人吗?
啊~~~我突然也好想去澳门骨场骗几个妹子回来玩,玩腻了再转手卖去山区,干净利落!
呸!
这样的电影给0分都是侮辱,给我负分滚蛋,浪费劳资时间!
磕
火候不太够
7,一开始没认出梁咏琪……这部也算是从闺蜜情升级到了同性爱,虽然只有一点点,这部分加0.5吧。
比较感动的就是,这种小成本电影花钱请梁咏琪这点就比较有诚意了,梁咏琪为了演绎好酒鬼形象,妆也没怎么化,眼袋都还在。说正题,这本该是多么美好的感情啊,结果因为灵灵单方面认为的好,毁掉两个人的一生幸福,哎,如果可以重来...
无聊。。影像色彩就不好看
题材是嘘头,剧情不说了,编剧连台词都懒到原封不动抄袭20年前的港剧。
两个新人表现亮眼,我可能不太适应梁咏琪这种比较苦情的表演,跟她的气质差太远了,但是跟廖子妤的演绎尽量靠近和统一了。其实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骗婚”,男主何其无辜啊?
65分。真的在一起工作两年,就能成为一辈子的好姐妹了吗?愿意帮人还巨额赌债的那种,即使十几年没联系?
梁咏琪还是那么美
友情以上,恋人未满,感情拍得很细腻,还爱的时候就绝不该放手,世上没有比错过更大的遗憾。
故事俗套,还说不通,Gigi的演技更是辣眼。
骨场见真情
故事在回忆与现实中交错推进,诸多桥段与澳门的街景、演员情绪的散发配合的极好;影片像是一部更具有地方风情的《阳光姐妹淘》,温情,细腻,自然,满满的都是人情味。“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梁咏琪演技大爆发;余香凝的侧脸很像薛凯琪。
女 未 女 且
电影一般,余香凝好看
补标 看来对一个演员的无感可以影响对整部影片的观感 好的 没法有任何的identification 哈哈哈哈哈
梁咏琪因为产后身材还未恢复完全就接这部戏,反而为她的演技加分,十足像一个中年失意的师奶(排除脚上Tod's),眉梢间的郁郁寡欢和愁容,结果文艺片才是她的真戏路。诗诗年轻演员很灵,剧本稍微空了点,两个年轻演员情感戏还不够铺得深,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相互取暖,彼此唯一的依靠。
同性题材只是噱头,打擦边球更是做作,为什么会突然从按摩妹的生存状态急转到同性姐妹花的痴恋上来,剧情垮得不是一星半点……
像一篇散文一样,一笔一笔写尽友谊的诚挚与遗憾。
非常细腻的感情,没有大起大落,只有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