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妮可
Nico,摇滚女王的最后岁月(港),Nico,地下丝绒之后(台)
导演:苏珊娜·尼基亚雷利
主演:崔娜·蒂虹,安娜玛丽亚·玛琳卡,卡瑞娜·费尔南德斯,桑德尔·丰泰克,约翰·戈登·辛克莱尔,托马斯·特拉巴齐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比利时语言:英语,德语,捷克语,法语年份:2017
简介:60年代,妮可因为和地下丝绒乐队合作,并在安迪·沃霍尔的提携下走红。后来妮可为了证明自己,开始了她的独立创作生涯。在影片中,妮可独立创作了近20年后,人们仍然只记得她当时和地下丝绒乐队的关系,她为此感到十分苦闷,决心要改变人们对她的印象。详细 >
欣赏不了
别叫我nico
中规中矩的明星侧面传记,有一些点到为止的设计,比如车窗上移过的光点。华兹尔斯那首诗中留在身后的,应是死亡,其阴影下是不可驻留又值得铭记的感情。记住三句话:Young people are boring,经历过高峰低谷都空空如也,Morning small evening tall
确实是ppt电影,空洞,对不起nico的丰沛感情。
崔娜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常年嗑药吸毒的人牙不会这么整齐这么白。导演手里的材料有限只能找人来演nico吃了大亏,但里面塞了两三段不知道哪来的bootleg有加分,尼伯龙根那段拍得跟mv似的,我哭了(。(后排有个傻逼女的说nico唱歌走调,操你妈就你唱歌不走调
想说的太多最后什么都没说好,不知所云。
Nibelungen Land
挺遗憾,就在看之前对nico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地下丝绒
真实丧 看到一半才意识到不是纪录片 当下你已经作为自己真实抒发20年 而大家永远更爱那个符号化的你
一部粗糙的电影,崔娜·蒂虹一开口必跪。正如有些女人不愿意做花瓶一样,有些女人亦不愿意做缪斯——魔化、神化都是异化,都是物化。卡米耶如是,妮可亦如是。作为整个地下丝绒乐队的创作源泉和一个时代的精神教母,妮可和地下丝绒决裂,却是个人灵魂最真实最饱满的一次呈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人生中最后一次溃败,如何接受自己的衰朽、愤怒、不完美,却向死而生。
#资料馆
威尼斯地平线最佳影片。 Nico,地下丝绒之后,崔娜蒂虹,文章憎命达,音乐亦如是,迷幻人生,1988最后的岁月,最后一首歌感人至深、动人心弦。
女主角的表演可圈可点,不错的新作品。
人生高峰已过,一直追寻的梦想也未实现,儿子年幼就离开身边。看似没有负担的人生一把年纪了仍旧迷茫、下坠。深深的堕落感,挫败感。但好像就是每个人的人生,从未得到,行走边缘。
我曾到达巅峰也跌落过谷底发现都是空空如也,当摇滚少女变成毒瘾大妈,唯有那颗躁动的心能维持了,丹麦女星蒂虹也是这样,表演很打动人。闪回和幻觉段落很迷醉辉煌的时刻,东欧裂变之前进入恐怖阴森的共产捷克。资料馆威尼斯影展开幕式。
对Nico的印象之来自地下丝绒和切尔西女孩,不过这电影是Nico的传记吗?明明就是Christa。
意大利古城街头出走和餐厅老烟枪爵士Danny Boy,捷克斯洛伐克铁幕地下舞台和秘密警察的热血咆哮共振;草坪上漫布着乌龟,死神之夜的烛光;老旧水管、海潮飞机、生命起搏器,想捕捉到真实的、失败的声音,正如童年捕捉到天边柏林沦陷的艳丽火光……太浪漫,太摇滚
2018106 电博。原来是与菲利普加瑞尔合作《内心的伤痕》的Nico传记。整片以一种缓慢甚至于笨拙的姿态讲述Nico逝世前的生活状态,故事节奏显得沉闷而无趣。
#SIFF#灰常带感的人生。音乐很棒,嗓音迷人有力。迷幻的精神刺激带来了极致的艺术灵感。
難看到生氣,拍攝質感很差,每個演員都很煩,找人扮演Nico本身就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