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赤月青日

붉은달 푸른해,红月亮蓝太阳,红月蓝阳,红月蓝蓝,Red Moon, Blue Sun,Children of Nobody

主演:金宣儿,李伊庚,南奎丽,车学沇,罗映姫,吴惠媛,金英在,朱艺琳,延济亨,朴修荣,河恩秀,金范来,金嫝勋,周锡泰,金汝珍,李和龙,黄仁准,Kyeong-min Goo ,河珠熙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8

《赤月青日》剧照

赤月青日 剧照 NO.1赤月青日 剧照 NO.2赤月青日 剧照 NO.3赤月青日 剧照 NO.4赤月青日 剧照 NO.5赤月青日 剧照 NO.6赤月青日 剧照 NO.13赤月青日 剧照 NO.14赤月青日 剧照 NO.15赤月青日 剧照 NO.16赤月青日 剧照 NO.17赤月青日 剧照 NO.18赤月青日 剧照 NO.19赤月青日 剧照 NO.20

《赤月青日》长篇影评

 1 ) 《赤月青日》完美的收尾

完美的收尾,以最后一首诗歌点亮全剧主题,呼应剧名。

作为一部关注虐童问题的犯罪悬疑剧,以数首古诗贯穿全剧,一首诗歌代表一位受害的孩童,创新的剧本使得该剧在同类题材中出类拔萃,成为佳作。

原本,太阳是赤色,月亮是青色,正常伦理应为赤日青月。

而该剧剧名《赤月青日》一词,在东亚儒家文化中则被用以意指社会伦理纲常颠倒错位。

如同该剧主题,父母本应是保护孩子的人,但在社会中某些父母却成为虐待伤害孩子的人,最终孩子的世界变成了赤月青日。

该剧将儒家文化下东亚黄种人的家族观和西方基督教文化进行了成功的结合。

在自由的创作环境下,韩国影视业的剧本创作能力已经在突飞猛进的上升,曾经只会谈情说爱洒狗血的韩剧,早已完成转型,已经拥有能够量产反映社会深度佳作的能力。

反观某大国的影视从业者们在体制阉割下,每况愈下,已经丧失了进取心,也不敢有进取心。

忘记了影视从业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那就是以自己的影视作品去反映确实存在的社会弊端,推动社会改良进步。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没人想去蹲监狱。

反正找几个小鲜肉小花来出演,拍的再烂,大国观众们都会买账,圈钱容易的很。

大国观众们对国产影视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低,偶尔出现一两部及格之作,就会被狂吹成国产良心神作。

 2 ) 那些你不曾撞见过的黑暗

我曾亲耳听一个成年男人述说怎么残忍折磨小狗致死。

起因仅仅小狗爱叫。

那时我还是个萝莉,也没深爱小动物,但已经听到深感不适。

今天想起,更觉无比痛心。

小动物,小孩子,很多时刻都是软萌的存在,简直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虐待他们?

但现实就是——的的确确,真的就有这种人。

这部韩剧以虐童为题材。

从头至尾也洋溢着些许奇幻色彩——或者说通灵色彩。

它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儿童心理学家,开车事故中撞死了一个突孩子,并且在那一刻,突然产生了幻觉,觉得自己撞到的是一个穿绿裙子的小女孩。

在寻查死去孩子的身份时,她与调查杀人案的警方开始了各种交集:一系列杀人命案似乎与虐童有关,甚至与自己经手的儿童心理疏导案例有各种直接联系。

同时,她开始追究那个不时出现的幻影小女孩的出处,各种千方百计。

这个过程里,她的丈夫难以忍受她的恍惚反常,终于出轨离婚,她的精神问题在这系列危机后全面爆发,走到了人生的一个关卡。

这是我很难得主动追的一部悬疑剧,前几集险些没吓死(尤其有一集惊现干尸),随时闪出的小女孩幻象也足以让心脏漏拍……或者说它恰好击中了我的死穴,就是一种非常悚然的逻辑感。

但它也十分让人欲罢不能。

其实一开始,线索给出得很散,彼此之间貌似没有太多的联系。

慢慢的,范围收拢,疑点一个个解决掉,真相层层揭开。

但最早的谜团,也就是小女孩幻象的来龙去脉,被留在了最后两集,也算是编排的善始善终。

总体而言,故事很有吸引力,且全剧完成度非常高,能够自圆其说,没有诸多大热韩剧坑爹的过分拖沓与结局滑铁卢。

案情侦破因为引入了心理分析和些许灵异,所以扣人心弦。

同时也没放弃韩剧擅长营造的情感张力。

很多案件主角让人难忘。

比如天真但早慧寡言的孩子,本能地给予刑警无限信任。

聪明且深爱母亲的女儿,会长期掩盖母亲的过错。

以及虽然年幼,但已经被负疚感缠绕的心理咨询者……类似情感上的带动,为人父母者估计会比我更共鸣。

此处不赘述。

几个案件基本涉及不同类型的虐童。

出发点并不完全一样。

有些恶,是走歪了,或是不敢承担,但更多恶,简直是与生俱来。

不是单纯的蒙昧野蛮,而是天生残忍。

最吸引我自然是心理分析的段落。

往往在这种剧情里,你能联想到人心无尽的幽深,那简直是浩瀚的海洋才可以比拟的一种幽深吧……你甚至不知道最深处究竟是什么。

女主作为一个情绪上会失控到歇斯底里要杀人(是真的要杀人)的心理医生,在开始和结束都曾有过一句台词。

“这样可怕的愤怒,到底源于何处?

”。

我一直期待关于这质问有一种展开,但并没看到比想象中更多的挖掘——又或许对一部剧而言,现在这种程度已经够了。

能够在16个小时里,持续吸引你的目光,并且千头万绪终归大海,已经是一种成功。

此剧除了金宣儿没有特别耀眼的卡司。

她整容后遗症明显的脸,成为被攻击的焦点。

实话实说,的确略显诡异,皮肤既憔悴又泛着油光。

但是也没恶劣到看不下去,且还挺符合这个角色的心力交瘁形销骨立。

而且她表演很好,很入戏,基本这个人物要求的每一个点都有呈现到。

各位小演员以及男二号(听说是韩国男团成员)演技亮眼,完全吊打天朝一系列流量。

对我而言,此剧其实最大的缺憾是幻影小女孩的设置。

始终无法被确定是魂魄还是幻象,且很多时候出现得太凑巧,甚至直接左右案情的突破,就有点语焉不详太过刻意。

象是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元素。

我这种执拗的观众,会忍不住就此分析:往唯心角度说,她就是死去的魂魄。

唯物地说,只能勉强解释为,女主心里潜藏的第六感,或者记忆苏醒的福至心灵。

而到底有没有冥冥之中这种东西?

居然还真不能说没有。

如此这般,好像这个缺憾……也不足以用“缺憾”论之了。

行文至此,虽然意犹未尽,但为了避免剧透(多么尽力!

),就扯点儿影片之外的题外话。

首先,说一下活到如今我自身一个明确的警戒,就是:不要试图去理解天生的虐杀者。

尤其是对儿童或者小动物的虐待——这种被虐对象身上并不会掺和多少成人世界的血海深仇。

大概20来岁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犯罪心理学,看过很多相关书籍,当中就有近年来被改编成大热美剧的《心理神探》。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写得公允且照顾读者心理承受力的书——尤其对比不少被翻译得分寸一言难尽的同类书籍。

而这种一言难尽,并不是作者的错误,而是残忍犯罪本身的杀伤力。

那段时间的阅读让年轻的我开始懂得,人心的黑暗其实无穷无尽。

且除非做犯罪心理学这样的职业,否则你并不太可能理解这样的黑暗——就算犯罪心理学的学者,也很难说是“理解”。

很多时刻这种探究对他们而言一样是折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牺牲了阳光,为了救赎黑暗中的受害者。

所以,不必对任何施恶产生太深好奇。

更不要为其找寻借口,找寻理由。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遭遇了类似的恶意,或者旁观到这样的恶意,请不要首先为施虐者寻找解释,请不吝惜地——报警。

深一点说就是:不要试图触碰黑暗。

也不要轻视灰色地带。

更不要高估自己来去抽离不被其吞没的能力。

其次,被这个剧吓得半死的时候,我不时想起看过的一篇耽美小说。

当中有一个并不非常重要的枝节。

大概是讲,主角总梦见一栋居民楼。

有一天他朋友居然撞见了这栋楼,并租下了那套梦中有标识的房子。

之后男主偶然借住,被邻居的小孩子提醒,发觉这间房的卫生间比常规的户型小……这条线索最后是这样揭晓的:原来卫生间里有一面人为加厚的墙,里面藏着男主死去姐姐的尸体。

是不是很惊悚?

这基本是与《赤月青日》异曲同工的一种恐怖感。

(描述一种恐怖感真的不容易啊)。

如果你觉得这个程度还可以承受,不至于呼吸停滞……那不妨立刻点开这部剧。

真的,虽然过程玄乎得够呛,但最后也揭晓得挺爽。

而且惊吓加泪目之余,它也能让你对这世上柔弱纤细的存在更生怜爱之心:人世险恶,我们更要尽可能,去善待那些值得被善待的缘分。

 3 ) 《赤月青日》:孩子不是物品,父母更不是所有者(下)

现在是凌晨两点半,我一直在想怎么写这篇影评的结尾。

《赤月青日》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以孩子为题材的最震撼到我也是最让我感到愤懑不已的电视剧。

最后,我还是想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感受。

1、要维持好妻子、好母亲的表象原来如此艰辛冰冰曾经在去年十月份发布的影评《找到你》:当下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做个好母亲有多难中提到过,无论是职场精英、精英阶层家长的全职主妇还是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普通妇女,在当下的社会中想要做一个好母亲谈何容易。

在《赤月青日》这部电视剧中,我觉得导演和编剧想要讨论的是母亲的精神困境。

在当下的社会中,女性需要努力工作赚钱共同为了家庭的生计而出一份力。

但可笑的是,传统文化中社会赋予他们的养育孩子、辅佐丈夫、照顾长辈这些社会责任并没有减少,她们甚至还需要负责所有的家务。

在男权社会之下,她们需要努力维持住一家人的体面。

如果在外头让家庭失了颜面,女人就立马落入千夫所指的局面。

本剧开头第一个小故事中,孩子从楼梯上摔下后老师怀疑其可能心理上有些障碍,随即被送往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就诊。

但这位母亲为了不想邻居对他们家指指点点,宁可让孩子中断治疗。

2、随处可见的“父亲缺位”现象在《赤月青日》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里面的每个小故事中一家之主们都是缺位的。

他们要不就是忙于工作没有参加家庭生活、要不就是家暴妻子虐待还在,就连女主那个模范丈夫最终也以出轨女秘书和她离婚结尾。

在《找到你》的影评中我曾经提过,当代女性之所以被逼迫着做“选家庭还是选事业”这道选择题,是因为整个社会默认母亲就要比父亲承担多得多的养育责任。

相较于社会对女性近乎苛责的要求,对男性的包容简直可以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假如你有在近期国内综艺节目,就知道大家对男人有多宽容了。

记得前两年亲子栏目盛行的时候,爸爸带孩子上的节目叫《爸爸去哪儿》,妈妈带孩子叫《妈妈是超人》。

凭什么当爸爸找不到北就正常,当妈就得变身超人?

明明是同样珍贵的生命,难道作为女人就要廉价一点吗?

爸爸带孩子玩一会就恨不得给他发个好爸爸证书,妈妈要是孩子有点头痛脑热了,家人保管奚落埋怨她对孩子不上心。

更有甚者,除了提供基因以外,全程都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之中去。

车友京家中的合照中并没有父亲影片里,车友京家中的合照是继母、妹妹还有她,并没有父亲的出现。

在妹妹由于继母的家暴而猝死之后,他做的只是惊慌失措的埋尸和想法设法地掩盖这件事情。

如果他在发妻去世后新妻子到来时,能对孩子们多一些关心就不难发现小女儿身上因为长期被家暴而出现的斑斑淤青;如果他能尽早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去,也许他就可以和新妻子多多沟通疏导开妻子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让一家人真正成为一家人;如果他能在事发以后,将车友京送去正规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治疗,某些程度来说也可以避免她之后人生中出现的悲剧。

但这一切都没有如果,小女儿死了大女儿的记忆大面积缺失,而那个杀害自己亲生女儿的新妻子带着她自己的亲生女儿狸猫换太子一般的顶替了自己小女儿的位置。

你们知道有多可笑吗?

最后由于超过了法律追诉期继母并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和女儿相认以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相比较于车友京的爸爸,河娜的父亲则更为吓人。

酗酒嗜赌还家暴,杀死自己还在襁褓之中的幼子后当着妻子和幼女的面埋尸在后院,还威胁她们说如果说出去就杀了他们。

剧中另一位小女孩的父亲,居然为了骗保生生掰断自己女儿的手指。

如此暴力的丈夫/父亲有一个特性:收入少,甚至还没有妻子多。

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做,周末也不在家中分担事务。

当感受到妻子的怠慢时就大发雷霆,以此来重申自己的男性权威。

3、家暴是投射在孩子人生中永恒的阴影剧中的女主角车友京从小就遭到继母的虐待,虽然她失忆了但是潜意识里应该还记得自己的亲妹妹也是惨死在这位继母之手。

即便是她长大了,只要继母一动怒甩她一巴掌,她就会立马像孩童时期那样一面口中不断地说“妈妈,我错了”一面不停地搓手讨饶。

她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错了,只知道这样诚恳地道歉也许可以免除一顿毒打。

长大后的她似乎也并不清楚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只是道歉和乞求原谅已然成为她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细数一下见诸媒体近期的一些家暴案件:温州乐清市海鹰救援大队发现一名惨遭家暴的13岁男孩小靖(化名),瘦小的身躯伤痕累累;触目惊心的三分钟视频,深圳宝安区某女孩反复在父母毒打后站起来再接着被打,身边的哥哥却像见怪不怪那样熟视无睹…乐清市的那则家暴案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发生在深圳的那则家暴案却让我记忆犹新。

根据后来对事件的深入了解,原来孩子的母亲就经常遭到来自丈夫的毒打。

原本想要离婚的她因为怀上了小女儿,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我在揣测这位母亲在毒打自己女儿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因为无法在丈夫家暴自己的时候还手所以选择向更为弱小的女儿伸手么,还是说对于这个自己离婚道路上的阻碍产生了本能的厌恶?

我不知道关注这则新闻的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件事情,被打的孩子始终是女儿但这对父母从未伸手碰过一下儿子。

我不知道是碰巧视频截取的刚好是女孩儿被打的画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个事件中还有彻头彻尾的重男轻女思想在里头!

2016年生效的《反家暴法》将向有关部门告知家暴行为变成义务,其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暴或疑似遭受家暴,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未及时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从这个上头那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来记者采访了邻居和这家人的朋友他们均表示之前见到、听到、知晓这家孩子被打的事情,但并没有想到要去报警。

我想也许大家都觉得家暴,无论是丈夫打妻子还是父母打孩子都是人家关起门来的家务事,外人是不能也不需要去插手的。

关于家暴法的普及和推广已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我也希望为人父母的成人们能够妥善处理好和配偶和孩子间的关系。

孩子是稚嫩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孩子在父母身上习得的观念、习惯、言语的方式等等,会影响他们直至生命的终结。

孩子不是物品,父母更不是所有者。

我希望准备做父母的成年人们考虑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也愿每个孩子都在没有阴影的蓝天下幸福地成长。

(本篇完)喜欢影视剧、美食和旅行的天秤座80后妹纸,喜欢一切新奇温暖的事物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4 )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这剧前面的情节一环连一环,相当不错,但结局实在是太隔应人了。

红色哭泣如果是因为技术失误,在作案中漏出了马脚被警察识破,进而逮捕就算了,至少心里服气。

但,他最后却是被猪一样的队友给钓鱼执法了?!

好心反被蛇咬?

就像弟弟被欺负了,回来跟哥哥哭诉,哀求哥哥为自己出头,然后再向老师报告,让老师逮哥哥一个现行?!

可想而知,红色哭泣最后心里是有多少头羊驼呼啸而过啊!

女主最后开出了圣洁的白莲花,继续带着女儿,和继母和假妹妹生活下去,剧终。

这是什么鬼结尾?

故事主线就是女主在挖掘绿衣女孩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单单死者死不足惜的杀人案,最后发现自己妹妹惨死后而法律不能制裁的情况下,不但不害继母,还要亲手将帮自己报仇的人绳之以法?

不但不和继母决裂,还继续跟没事发生一样全家人其乐融融哪怕自己心有不甘?

敢情宁愿让自己妹妹白死?

有人说继母不接收治疗是因为她自知罪孽深重,想早点解脱。

对于这种说辞,我真是呵呵了。

继母明明是怕自己隐瞒了一辈子亲生女儿的事情败露、毁了自己的一世英明好么?

她要真自责,她就应该去自首,她若自责但没勇气自首,她就该对女主好一点。

从继母年轻时对两姐妹的行为就能看出,她根本就是个极度自私、野蛮、毫无人性的恶人。

继母到最后还是满口谎言,对记忆已经完全恢复的女主能骗多少是多少,这种态度,根本就对当年的错误没有一丝的懊悔。

继母对孩子坏,或许还能理解,毕竟不是亲生的,但两姐妹的父亲,这个剧情中基本隐形的人,才是恶中之恶,新媳妇把自己孩子杀了,他居然不报警,甚至连婚都不离,帮着这个恶女人把自己孩子埋了,就当没事发生,这是人干的事?!

女主最后的举动也并不是什么善良,她给惩恶扬善的人下套,以法律的名义逮捕了弥补正义不足的英雄。

红色哭泣虽然在行为上触犯了法律,但他的判笔从来都是对着那些法理之外死不足惜的人,女主带着她的白莲花遵纪守法,宁愿带着满心的愤懑,让亲妹妹枉死,让地下英雄被抓,让杀妹凶手承欢膝下,让一家人整整齐齐生活下去。

 5 ) EP1至12透視女主以及周邊人物的身世和經歷

EP19更新:貌似第十九集在暗示,女主其實是妹妹,而不是姊姊?

因為她現在的記憶是和照片裡的小朋友是同班同學,而她也覺得那是合理的——所以,當年父母是不是安排了兩姐妹的角色互換呢?

這樣也就呼應了病床上的姐妹貌似露出的都是不屑的表情?

因為她雖然不能言語,但是其實她記得一切?

繼母說女主小時候很懂事的時候貌似也是在撒謊,應該是在描述崔友京這個名字所代表的真正那個人的事實——但那不是女主。

一個旁觀者視角的記憶:女主記憶中的媽媽打開衣服盒子的影像是茶几對面的,也不是望著她的——所以裙子當年可能不是送給女主——而是女主的姐妹。

原文:看完第12集之後,雖然覺得有文猜測女主是兇手貌似也蠻有道理的,但是在這裡大膽推測女主不是幕後黑手。

女主的童年應該受到了家人的傷害,但是,她還是堅強地活了下來,結婚、生子、和繼母可以正常交往,雖然她内心潛藏著黑暗。

幾點觀察和猜測如下,和大家交流一下:繼母—— 在女主照顧不能説話的荷娜的時候,當時兩個小孩在沙發上睡着了,繼母抱怨照顧兩個孩子就是很累——應該是呼應她在年輕的時候要照顧女主和女主妹妹。

但是,繼母應該喜歡世京——女主的妹妹——更甚於喜歡女主,所以她可能在兩姐妹小時候,縱容了妹妹欺負姐姐。

劇中有一個片斷就是綠裙子的小孩被另外一個小孩推倒——綠色衣服的小孩就是女主,可能繼母當時將顔色鮮豔的裙子給了姐姐,而慫恿或者任由妹妹去傷害姐姐。

女主翻看的相冊裏,似乎沒有他們親生母親的照片——可能是因爲繼母嫉妒他們親生母親所致。

但是在女主發現的那張折疊著,零落在袋子底部的黑白照片中——一家四口包括他們輕生母親,妹妹坐在媽媽的腿上,姐姐站在爸爸的身前——這個小孩和綠裙子的小女孩很像,但是在照片中沒有笑容——可能是父母在妹妹出生之後就開始冷落了大女兒所致。

——這可能是女主童年創傷最早的來源。

繼母總是冷冷的,喜歡回應女主的話就回應,不高興就不回應。

相反,女主還是向她表達了自己覺得有繼母在是一件好事。

這是一種不對等的家庭關係。

更多可能只是因爲女主實在是很善良,她並不想對這個世界做出不好判斷,或者選擇指去看到外界好的一面。

女主—— 女主給女兒念的童話故事,總是帶有一些恐慌或者恐怖的色彩。

這反映了她内心無處釋放的黑暗,應該是童年受到的傷害留下陰影。

女主至少有兩次可以傷害別人的機會,一次是在家裏,她已經拿了刀,可是在最後的關頭,她在綠裙子小女孩的阻止之下,放棄了去傷害丈夫。

另外一次是她幾乎要開車撞上錫元的媽媽,但是她也在最後關頭刹住了車,而沒有傷害別人,然後她又看到了綠裙子的小女孩。

在這裡,我覺得,女主雖然内心存有很多由於世界不公帶來的憤恨,甚至她是有能力,而且有衝動可以去把這些憤恨發洩出來——可是她並沒有那樣做——她應該永遠也不會那樣做。

有時候,一個人把自己的道德底綫規定得很死,她就是會死守這條綫——在她心中,人們雖然有罪,但是她本人不會去作惡。

人生有些時候,就是你憤懣到了極點,覺得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衝動了就一了百了,當下痛快就在一念之間——但良善理智如女主,她硬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綫。

所以受到傷害的是女主,但是她一定不會主動去傷害人,更別説傷害一個小孩——由她後來戰戰兢兢練習開車就可以看出來,由她砸了丈夫的車而不是把高爾夫球杆揮向丈夫或者小三就可以看出來——人,從來都不是她情緒的出口。

如果要有一個人是她情緒的出口,那也只能是她自己。

應該有四起案件——其實女主本身身在其中一起案件當中施暴者或者加害人應該是認識且熟悉女主的人——這個女警推測得沒錯——但兇手應該不是女主本人——至少以女主目前的精神狀態來看——但是兇手應該是和讓女主妹妹變成植物人的對象是同一個人。

兇手的第一次作案應該是針對女主的妹妹,因爲他覺得女主就是這起家庭關係中的受害者,而只有她妹妹失去繼續傷害女主的能力,才會把女主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然後就有了後面的三個案件——兇手應該就是一個可以拿到女主生活或者工作中重要信息的人。

因爲女主工作的兒童中心,因爲女主由童年開始就開始受到家庭的虐待——兇手對於解救這一類小孩有著偏好。

在虐童案的母親出門倒垃圾被女主看到之後,女主開車走了,她可能向別人透露了這個消息。

幾起主要的案件發生在女主流產的恢復期,在那段時間裏,可能女主咨詢的對象托付給了別的工作人員——而這個工作人員趁此拿到了細節,並且佈局了後面的案件。

一個大膽的想法——女主妹妹的主治醫師可能不想讓她妹妹醒過來……就是那個繼母提到那位說雖然可能會眨眼,但是那真的不代表什麽的醫師。

可能女主的妹妹已經恢復了意識,並且之後會醒過來。

故事會怎麽發展,還是要看作傢決定寫成怎樣……

 6 ) 紫风看<赤月青日>

很少看韩剧,因为以前看老妈看过几部催泪韩剧,固有的一种模式,节奏,让我对韩剧无感,最近几年因为韩国电影的缘故又开始对韩剧有了一丝兴趣。

最近很火的《赤月青日》,主演是金宣儿,想起之前看过几集她主演的《我叫金三顺》,有些熟悉感,所以怀着打发时间的心态,想看看金宣儿的演技,所以看了这个剧。

网上关于这个片子的议论不少,没有细看,只知道它的卖点好像是悬疑,惊悚,商业介绍也是从这个角度去,电视剧的风格也是神神叨叨,有看过的人说是最可怕最惊悚,这让我产生了质疑。

结果,说实话,看到第五集都还是不明就里,就是因为看不太明白,不知道究竟是探案,还是心理学为主线,因为男女主角分别是刑警和心理咨询师,已经算是糅合了两种让人感兴趣的、有故事的职业色彩,所以反而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一些镜头,让我想强行恐惧一下,然而挤不出恐惧感。

直到电视剧结束,我才回味过来,原来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以虐待儿童者遭到报复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啊,每个凶杀案的发生都与儿童遭受虐待、忽视有联系。

手法上拍的像恐怖片,不断出现的绿裙小女孩,音乐神神叨叨,女主角神经质,有幻觉,总是一副见鬼的神情,其实这并不是一部鬼片,最终就是讲了韩国人家庭里虐待小孩,遭受虐待的小孩死亡,而目睹家暴死亡的手足,受到极大心理创伤、留下恐怖回忆、性格深度扭曲。

至于很多朋友说猜不到下一集说的是什么,我想,这大概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

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心理预期,虽然都是亚洲人,但是朝鲜族和汉族本身就有很强的民族差异,他们想法也不同。

前面说过了,韩剧看的少,只记得以前瞥到老妈看的韩剧里,两个男女不能结婚的原因是因为姓氏相同,当时就觉得“这是什么鬼。

”完全无法接受他们所执着的“传统文化”,觉得不可理喻,还为了这些事情哭天抢地要死要活,浪费眼泪,还好这部剧里没有太多这样的梗。

金宣儿的表现可圈可点,完全让我忘记她曾饰演过点心师傅。

剧中她经历了怀二胎,交通肇事,失去腹中二胎,经历丈夫出轨的心理咨询师,在整个过程中,她还常常有幻觉,见到旁人看不见的小女孩。

心理历程是复杂的,所以面容上也不可能无忧无虑,她把心事重重演的很到位。

另外一个就是后妈,永远一副扑克牌脸,冷气场,演技也很好,现实中认识过这样的人,其实也是很压抑的,也表现的很坚强的,外表像冰山一样,不轻易流露脆弱,却是一直为了当好一个后妈,呈现出对两个女儿一视同仁的态度,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压抑自己的情感。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很深,或者说幼年时期抚养者对被抚养者的影响很深。

就像那句话说的,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一生,而糟糕的童年,则会让你用一生去治愈。

这部剧里有很多不负责任或者说不配成为父母的父母,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有的父亲就是没有资格成为父亲的。

(狗场的那位,演技也是绝佳) 剧情不是很拖沓,比如与主题无关的出轨,没有太多铺垫和赘述,基本上很快就发现,离婚。

越是到后面十集越觉得脉络清晰,凶手虽然是非常隐蔽的,但是如果很敏感,也还是可以想到。

说起来,东亚的文化对人的束缚都是很深的。

有很多压抑的文化,一代代传下来,禁锢了所有人,作茧自缚,麻木与发狂并存。

以前听说日本人失业就自杀,我表示很困惑,日本有良好的救助体系,并不会饿死人啊,后来有人给我解释,日本的主流文化里可能没有“好死不如赖活”这个意识,所以在一部分看来,尊严,更加重要。

日本人自杀的那么多,但是痛心疾首发出:“自杀是可耻的”这种声音的人却不多。

和中国人鄙视自杀,认为这是懦夫的行为不同,这可能是极端的武士道精神的一个缩影,看待生命的观点不同。

日本人虽然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很多影响,却基本没有吸收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富苏峰在《游中国偶录》中评价儒家思想:“权力和利益才是中国人的主线条,而儒家思想只是一个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的工具,并且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说白了就是向强势屈服、逐利、图方便,这是中庸的本质。

”针对这些思想弱点,侵华日军认为只有暴力才能更快更好的让中国人投降,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前,日本就已经谋划这么多,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日本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敌人。

回到这部剧,暴力对孩子的震慑,不仅仅存在于当时,还延续到后来成年之后,这种对权威的恐惧会一直存在。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剧中有一个继承家业的院长,因为身上背负太多父亲的期望,他压力很大,赌博成瘾惧怕被揭人发宁愿杀人,闯祸之后他害怕的居然是他父亲——老院长,而不是法律的制裁。

警察告诉他,反正你要坐牢了他也不会到牢里惩罚你,院长听到这句话如释重负,在牢里也吃的很香。

残暴的父母,让孩子感觉比坐牢还恐怖。

 7 ) 你忘记了过去,而她不曾拥有现在和未来

(写在前面,涉及剧透,谨慎阅读)第一部分,关于剧情这部剧因为悬念太多,伏笔一个接一个,而又不肯中途解密,将所有大小谜底都留到最后,而我又是一个脑洞超级多的人,所以看起来很累但又十分满足。

我中间有个非常大的脑洞。

甚至一度感觉自己很强并且为之自喜,虽然最后被打脸,但我还是要写下来最开始跟着刑警的思路,加上看了那么多刑侦剧的直觉,十分怀疑李恩浩,但随着剧情对这个人物的进一步剖析,我又觉得这只是一个有着悲惨过去,对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想要给孩子温暖,只是到了偏执地步的可怜人。

加上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脸,有着水光的眼睛,我开始不忍怀疑他。

所以我产生了一个很大脑洞,那就是怀疑车友景。

我认为是她人格分裂,阴暗的第二人格杀人,善良第一人格追寻真相。

而那个绿裙子小女孩,就是第一人格的缩影,指引她发现真相。

直到杀狗的那个案件,在她被迷晕的时候,我都怀疑那是她第一个人格沉睡,第二人格苏醒的象征。

然后第二人格抱着荷娜跳井,之后沉睡。

刑警到来时,第一人格苏醒、得救。

后来看到那个未婚妈妈的案件,友景想要开车撞她的时候,那个眼神的突变,让我为自己的脑洞找到了站脚点。

后来友景拿着绿裙子小女孩的画像到植物人妹妹的病房,植物人状态的妹妹看到画像眼睛剧烈眨动(看完结局发现这里是我脑补过度),加上继母看到画像时的诧异,儿时伙伴给出的解答,让我开始怀疑女主真的是精神分裂,甚至怀疑是她在与妹妹争吵后,第二人格苏醒,开车撞了妹妹。

而此时,关于那个绿裙子小女孩,我又有了新的脑洞,我又开始怀疑她是植物人妹妹的小时候,是友景撞了妹妹后的不安幻想演变而来。

但之后种种证据又开始指向李恩浩,友景人格分裂的观点开始站不住脚,我实在忍不住,先看了结局,有点哭笑不得,果然是我想得太多了啊。

第二部分,关于感想我们这些活的还算顺遂的人,没有资格替那些悲惨的苦难人说原谅,也没有资格告诉他们生活其实很美好。

虐童,虐杀,家庭暴力,连环杀人,偷天换日,猥亵(因为我认为李恩浩是从小被老院长猥亵)这部剧包含了太多阴暗的人性。

一个生活平淡的我根本想象不到甚至不敢想的生活,赤裸裸的展现在我眼前。

越长大越了解越发现,法律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根本无法保障公平正义。

只是有些人愿意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比如我。

里面的组长说,没有人可以以自己的行为来维护正义,我有点不认同这句话,不是没有人可以,而是没有人愿意,没有环境允许,甚至是没有被逼到那一步。

就这部剧的剧情来说,杀人固然不对,但里面部分孩子确实是在施暴者死亡之后,才得以重新开始人生。

李恩浩和他的哥哥,对一些孩子来说是救世主般的存在,但对一些人来说,又是恶魔。

但连恶魔都有善心,都有想要维护的正义,都可以完成天使无法挽救的事,那我为何不可以为他摇旗呐喊?

但坏就坏在人性是会变的,初衷是会被遗忘的,时态往往是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的,但我不想因为事态的恶化,否定李恩浩的初衷。

我很敬佩他,心疼他,还想要抱抱他。

绿裙子小女孩是我所有的泪点,姐姐忘了她,爸爸亲手抹去了她存在的痕迹,凶手就在她的尸体上方嬉笑怒骂有血有肉的活着,她却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默默化为白骨。

看,凶手最终没有得到惩罚,死去了就只是简单地死去了。

我不认为有人可以替她原谅,哪怕是终于想起来她的姐姐。

因为别人都笑着哭着平平安安的长大了啊,而她连骸骨都是那样小小的一具,并且永远没有机会再长大。

最后,愿所有人都在明白了何为责任之后,再选择迎接一个新生命。

 8 ) 三十集后猜想

大结局后更新:额,怪我脑洞太大…结局非常常规,基本没有转折,看完感觉…额,就酱紫???

…………………………………………………总觉得继母一直在隐忍,如果只是因为杀过人而害怕又怎么会是这种一肚子委屈的态度。

所以我认为继母可能只是虐待了妹妹但不是真凶,猜测很可能是友敬或者父亲(生母)失手害死了妹妹,经历了这些的友敬因为害怕而失忆了。

继母不愿意向友敬道出这个残忍的真相选择了沉默。

但是根据这部剧的一贯风格孩子都是无辜的,所以猜测父亲(生母)是真凶。

而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真相肯定跟火有关,光州大火、壁炉、继母烧伤痕迹等。

一直有几个疑点没想明白。

第一个烧死孩子的案子好像跟其他案子不一样,没有体现出父母虐童的情节,反而夫妻俩提起孩子都吞吞吐吐,似乎有内情,倒像是孩子有问题,不得已而杀之。

还有就是假妹妹怎么会珍藏友敬两姐妹和生母的合影?

这个假世敬又没被篡改记忆,虽然小也不至于连照片里的人是不是自己都分不清,更何况生母跟假世敬应该是素未谋面的啊…最后就是尹医生催眠友敬为什么要给八音盒特写?

难道给她植入了假记忆?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几集编剧开始疯狂洗刷友敬身上的嫌疑了,却让我更加怀疑友敬才是花红哭声的大boss,或者说即将成为下一任大boss。

第一,之前素媛妈妈很确定的说过友敬介绍她登录了网站,不像撒谎。

第二,有一次在医院友敬看到继母手上有伤而开口询问,继母回答人老了容易不小心碰到受伤。

后面这片淤青还出现了好几次特写,感觉编剧不会多此一举,应该是伏笔,也许是友敬晚上变换成另一个人格或者说黑暗人格时弄伤了继母(继母知道友敬的另一个身份但因为愧疚选择了隐瞒)。

友敬会不会本来就是花红哭声的一员(想想一开始她对烧子案的关注,还有他一开始一直监视烧子案的母亲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好奇?

),但她身上光明的一面越来越强大,慢慢遗忘了自己的黑暗面和曾经在花红哭声组织里曾经做过的事情,作为现任boss的尹医生一直想诱导友敬揭开身世之谜是为了让友敬加深对虐童者的仇恨,从而坚定自己的黑暗人格继续为花红哭声效力吧?

尹医生显然已经暴露了,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友敬继承花红哭声的事业。

对真相我的脑洞是,友敬的父亲出轨继母生了假妹妹,生母为此把气都出在姐妹俩身上,父亲发现后错手杀了生母把尸体藏在壁炉里,然后让继母来到家里抚养姐妹二人。

(原因一:生母的妹妹说生母后来病重还亲自抚养姐妹俩,但根据友敬回忆母女三人玩耍的片段看生母身体健康呀!

原因二:生母的妹妹告诉友敬生母刚刚死亡,父亲就和继母结婚了。

如果亲生母女三人关系很好,姐妹俩第一次见继母为什么那么开心?

一般孩子刚死了母亲有了后妈不应该有抵触情绪吗?

)也就是说生母其实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父亲向生母娘家隐瞒了事实而谎称妻子生病,这段时间一直是由继母充当母亲的角色。

在这期间,三个孩子是有交集,互相认识的,也许相处地点就是在继母的老家光州,所以假世敬认识真世敬,并得到了那张友敬世敬母女三人的合影。

但继母和父亲结婚后,因为无法长期照顾自己的女儿还要抚养别人的女儿导致心理偏差,从而无意识的虐待了姐妹俩,年幼的世敬被虐待到浑身冰冷失去意识(友敬回忆片段里世敬的冰冷不知道是昏迷还是死了。

我还有个脑洞就是这个记忆是尹医生植入的,继母的虐待并没有那么严重,按现在的情节体现出来拉扯等这种程度,怎么会把妹妹虐待到死呢?

如果不是虚假的记忆为什么给八音盒特写?

),夫妻俩害怕被人发现,抛弃了世敬(世敬没死而被人收养,也就是后来的全秀英),然后接来了假妹妹冒充。

但继母出于愧疚,看到自己的女儿就想到世敬,所以对亲女儿很冷淡,导致假世敬以为继母讨厌自己。

而全秀英 也就是原来的世敬,被现在的父亲和哥哥收养后一直虐待,也有可能是花红哭声的一员,但也有可能当时的世敬已经死了,跟现在的全秀英完全没有关系,这是两个故事。

又或者继母因为长期的愧疚从而成为花红哭声的首脑,不去治病也是因为审判自己?

(这点瞎猜的)马上完结了,真的是怕烂尾啊!

 9 ) 不属于任何人的孩子

十几年前,MBC的《我叫金三顺》带了无数人一头扎进了韩剧的大坑。

那时候原本是模特身材的金宣儿,为了出演三顺,增肥了十几斤。

十几年后,又是MBC,还是金宣儿。

为了一部剧瘦成了一根行走的衣服杆子,居然是一部几乎和爱情无关的悬疑剧。

两集看下来,这次的剧本的确是没有辜负金宣儿的付出和演技。

赤月青日

高亮提醒一:全剧色调都偏灰暗,担心累眼睛的小伙伴可以提高亮度食用。

高亮提醒二:剧情虽然线头杂伏笔多,但是并不慢热单调。

反而一环扣一环,叙事紧凑,高潮迭起。

因为每条线都紧紧扣着一个核心——孩子

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主线。

怀着二胎的女主车友京(金宣儿 饰)是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

她有一个事业有成的丈夫,一个听话懂事的女儿。

以及一个植物人的妹妹。

如果借用社会评价体系来看,车友京是个不大挑得出缺点的女人。

作为心理咨询师,她很爱自己的职业,对所有的孩子都抱有极大的耐性和热情。

作为姐姐和女儿,她也尽心尽力地和妈妈一起照顾植物人的妹妹。

作为妻子和妈妈,她对家庭氛围的维护无微不至,全家人都在期待着第二个孩子的到来。

而这一切都被一件事打破了。

车友京在高速路上不小心撞死了一个孩子。

因为孩子无父无母,没有身份。

所以车友京没有被起诉。

丈夫长舒了一口气,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到才刚刚开始,妻子开始不对劲。

先是事故发生前,车友京明明看到的是个穿绿裙子的小女孩,但真正被撞到的却是个小男孩。

另一方面,车友京母亲和儿童咨询师的身份让她在得知小男孩无父无母时,无法像丈夫一样冷漠说出一句“万幸”。

并且因此而和丈夫产生了强烈的意见分歧。

丈夫的感情开始向自己的秘书兼情妇倾斜。

而车友京在调查小男孩身份的过程中,找到了一张孩子的画,画的背面写着一句现代诗——当麦田上升起月亮的时候就吃掉一个孩子

另一条线:男主姜志宪(李伊庚 饰)是一名刑警。

他有一个正在冷战的女朋友,正是车友京丈夫出轨的对象。

除此之外,他还接手了一个奇怪的案子。

一个刚出狱不久的女人朴智慧,一个人半夜驱车去了离家很远的一个游乐场。

并连人带车被烧死当场。

嫌疑犯很快被锁定,是一个跟这个女人几乎没什么关系的医生。

而医生在杀了人之后,也在家里自杀身亡。

医生杀人,是因为朴智慧夫妇是犯了众怒的恶魔父母。

不仅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为了毁尸灭迹,还烧了孩子的身体。

女主车友京,就曾在两年前,联合几位妈妈一起向法庭抗议,对朴智慧夫妇从重制裁。

案子看似简单,但处处都透着怪异。

朴智慧明知道自己是过街老鼠,怎么会大半夜一个人开车去那么远的地方?

她的丈夫也说她是个信仰很深的人,不可能会自杀。

信仰很深,怎么会那么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孩子?

还是说这个信仰本身就是xie教?

医生朴勇泰在自杀前,也曾说自己杀掉朴智慧是完成了一项崇高的任务。

他是否也是隶属于某个神秘的组织?

另一个证明,在朴智慧出狱后回到家里,她收掉了家里所有关于孩子的东西,还撕掉了一家人的合照。

但并没有全部撕碎,她只把孩子的那部分撕掉了。

而照片背后也写着那句诗——如果麦田上升起月亮

一般来说,悬疑剧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从一个小切口开始,不断深入,一步步揭开故事的全貌,比如《life》;另一种则是像拼图一样,先给出无数的线索碎片,然后逐渐把它们拼到一起。

赤月青日无疑就属于第二种。

而且编剧真的随手丢线索丢的不亦乐乎。

每个镜头,每句台词都得停下来琢磨一下,是不是在指向什么?

(希望编剧没有挖坑不填的毛病)

比如第一集开始来向女主咨询的小男孩时烷。

对女主说有弟弟妹妹并不是好事,因为妹妹死了。

他在操场上突然看见了自己死去的妹妹。

然后背对着楼梯,像是为了体验某种感受,从楼梯上摔了下去。

这是不是在暗示小男孩曾经把妹妹推下楼,并导致了妹妹的死亡?

又比如编剧通过母女俩的对话,说出了车友京的母亲是个犬儒主义的人。

(注:犬儒主义是一种源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潮,发展到今天所具备的特点是: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

既然没有什么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是要不得的。

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消极心态。

而当车友京辩驳“没有哪个母亲会把自己亲生的孩子烧死,那个女人是恶魔”的时候,一直是植物人状态的妹妹世京不仅睁开了眼睛,嘴角甚至还带着一点嘲讽的笑意。

在第二集女主的女儿失踪时,镜头也给了旁边的妹妹一个意味深长的特写。

妹妹究竟是怎么变成的植物人?

跟母亲一贯的犬儒态度和姐姐有没有关系?

除了这些看似闲笔的暗喻,还有一些明线上的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绿衣服的小女孩到底是谁?

无父无母的小男孩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高速公路上?

那两句现代诗的背后到底指向的是什么?

以及新出现的男二李恩浩(车学渊 饰)

和女二金秀英(南奎丽 饰)究竟是敌是友?

尽管现在还看不清故事的全貌,但可以确定的是,编剧想借一个复杂的故事,去讲最弱势,但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孩子。

更具体的说,是究竟应该怎么对待孩子?

这部剧里有无父无母在路上被撞死都没人知道的孩子。

有虽然有父母,可父母却是恶魔,杀了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父母恶虽恶,或许还能直接被司法所惩处,被舆论所谴责。

可那些没有那么“恶”的父母呢?

他们的孩子就一定幸福吗?

还记得一开始像女主咨询的小男孩时烷吗?

在第一次咨询的半年后,他把同班的孩子推下了楼梯,不得不被送到车友京这里,强制治疗。

当女主询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回答是因为好奇好奇从楼梯上摔下去会不会死。

他明明毫无恶意,但却因为缺乏正常的道德引导和心理疏导而差点害的无辜的同学丧命。

可半年前打电话给女主拒绝继续治疗的时烷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把孩子送到那里只会让别人嚼舌头。

可这些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他们的父母并没有可以引起众人讨伐的恶行,甚至在大部分家长心里,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不病不痛,再送TA去上学,就算是尽了自己的全部义务。

其他的都不是大事。

殊不知有多少童年时受到伤害带来的影响,可能会一辈子都摆脱不掉。

自卑、怯懦、偏执,甚至冷漠,畏惧社交。

身体上的不舒服,或许还能喊出声来。

但心里的不舒服,可能一开始连孩子自己都意识不到,又怎么寻求帮助?

他们唯一能依赖的,就只有带他们来这个世界的父母。

期望父母能比他们更早发现自己心里生病了,而不是捂住嘴讳疾忌医。

期望父母能让他们放心把心里的不舒服说出来,而不用担心永远得到一句“这又不是什么大事”的回答。

而最最最希望的,是父母能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需要被尊重的个体,无论他们是否成年。

 10 ) 遗憾的结局

这部剧从一开始一个小男孩跳楼开始,然后一个穿绿色衣服的小女孩一直出现在镜头了,还有滴水的天花板,女主有个出轨的丈夫,女主的精神状态有问题,女主撞死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等等。。

这些都营造了悬疑的氛围。

但结局真的让我不吐不快,妹妹的死真的不那么重要了吗?

过了追溯期就只能这样结局了吗?

为啥结局要这样,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赤月青日》短评

男警察能不能别顶着张小弟脸怼天怼地,看着烦死了,偏偏他还戏好多,选角失误减一星,花红哭声杀人其它都还好,但是把杀狗人强奸虐待的女人也无差别杀了算哪样?就因为她不好好照顾自己未成年被强奸产下的小孩?减一星。最后一集把过错全部推给后妈,成就白莲花爸爸,再减一星。可惜了这一部看到倒数两集还能让人一头雾水的悬疑剧。

4分钟前
  • 猫耳无声
  • 较差

虐童题材…愿天下孩子都能安全纯真的长大。可怜的是,仇恨无法消除,孽障也除不干净。女主会不会变成新的红色哭泣呢。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看清所有的伤害,能够保护所有的孩子。

7分钟前
  • 兔子小i
  • 还行

一通乱扯还能圆回来

11分钟前
  • 路1障
  • 推荐

赤月青日,黑白颠倒,伦理逆转。给三星是因为开头就能猜到凶手的推理剧 略显空洞啊。后面的拖拖拉拉太严重 属于硬撑着看完的类型。

14分钟前
  • 还行

女主真是个败笔,让人几次想弃剧

15分钟前
  • 137****7969
  • 还行

前半部一直营造一种很惊悚的氛围实话说有点让人反感后半部把故事都理清还算不错,只是金宣儿的脸加妆容和打光真的看起来很诡异不太舒服。。。。。。

19分钟前
  • Afterrunmaster
  • 推荐

题材挺好的但是李恩浩死得太憋屈➕女主继母没受到惩罚扣分…主角人设也略烂…看完结局有一种非常憋屈的感觉…李恩浩太惨了啊😭

24分钟前
  • jotaro卡Q因锁
  • 还行

前期剧本不错,希望后面编剧撑住。另外,因为金宣儿整容就打一星的你良心不会痛吗?那您看个屁的剧,看维密去啊

26分钟前
  • 腿麻了
  • 推荐

实在是太故弄玄虚了......

31分钟前
  • 一根好香蕉🍌
  • 还行

看过

33分钟前
  • 🍏
  • 力荐

一夜狂追12集。。。目前半瞎

36分钟前
  • 面包果酱子
  • 推荐

剪辑很乱,女主怎么和以前变化那么大

41分钟前
  • Pisces.L
  • 很差

核心案件进展太慢,穿插的小案子不疼不痒,这不耍流氓吗?

46分钟前
  • LeighPeng
  • 较差

非常完整深刻的好故事。

47分钟前
  • Yanjuxxx
  • 力荐

反正这尺度是挺大的。

48分钟前
  • 对你爱不完
  • 还行

这什么玩意

49分钟前
  • 腥风血雨
  • 很差

那曾受过的伤,会以何种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病?罪?不幸?失败?成功?艺术?疯魔?

52分钟前
  • 西祠
  • 推荐

不可描述的垃圾。

55分钟前
  • Taek Rim
  • 很差

太喜欢这样的题材了!

56分钟前
  • Deepdown
  • 力荐

12.29二刷突然发现女主妹妹那个幻影真是占尽了前面叙事的便宜,然而相应的是编剧很躲懒,留下很多逻辑硬伤无法自圆其说,确实浪费了好题材。明明很好的题材,强行融入大量侦探破案戏份,反而削弱了力量但是印象里最深最有意思的是女主继母的情感,如果按国产剧拍那一定是对大女儿坏对小女儿好,因为一个是继女一个是亲生的,但是没有考虑到在关系之外她作为一个“人”的情感,每次看到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会想到那个被自己害死的生命,每次叫出名字都是被害者的名字,所以哪怕是至亲骨肉,日久天长也会感到后怕而憎恶,反而对那个活下来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感到愧疚想有意弥补

60分钟前
  • 小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