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部剧情的补充,《谍影重重2》以一个稍显牵强的方式接续上了剧情,为什么CIA内部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定要牵扯出一个已经失控的特工呢,还委托给俄国人去做?
全片的近景手持镜头也让我觉得不太舒服,或许在荧屏上效果会好很多。
除此之外,片子本身还是保持了一贯水准,打戏流畅,作风高效,绝不是一部有狗尾续貂之嫌的作品。
这一部换了导演,于是影片的风格与第一部比起来有了些变化。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镜头的摇晃。
几处激战和追逐戏中,镜头一律晃得人头晕,虽说这能够增强观众的现场感,但是我个人觉得有点儿过了。
除了流畅的情节和好看的动作场面之外,本片最大的亮点是让伯恩这个人物更加丰满了。
第一部中,伯恩任务失败的原因是刺杀对象正与孩子在一起,他不忍在孩子面前下手,这使得伯恩成为一个有人性的杀手。
在第二部中,他在弄清楚自己执行的第一次杀人任务的前后经过之后,去拜访了死者的女儿,向她道歉,更重要的是抹去了她心中多年的阴影。
于是,伯恩真正的成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负责任的人,而不再是一个杀人机器。
“谍影重重2”,Bourne系列的第二部。
这部的水准保持得跟前作基本一样,意思就是说Bourne没有变弱也没有变强,还是那个水准,但是就足够了,因为本来就很强。
比较不完美的还是主线,大致搞得明白,但是细节还是有点模糊,反正就是CIA高层有人以权谋私,大概。
这个水准和第一部也保持一致,当初我就不明白Bourne为什么主动申请要做那个任务却失败了。
但是让Bourne复出的理由却直接明了,也令人心痛,都是续集惹的祸。
这部中加入了汽车追逐戏(印象第一部没有吧),Bourne系列的汽车追逐就一特点——撞,车总是要追到毁,拖着铁板开。
其他几出戏,单挑、脱逃什么的都似曾相识,不过还是可看。
总体来讲,还是很不错的动作片。
马特还是一如既往地帅,电影节奏比第一部要快,情节紧扣生死和感情,冲击力很足,桥段在围捕和逃脱中尽显人物的智谋,伯恩的手段精明又有效率,动作场景太燃,飙车戏尤其让人过瘾。
悬疑的剧情和配乐让效果更加突出,保持了悬疑惊悸的味道,整体比第一部只好不坏,但让我感觉不好的是镜头太晃,让人有些不太适应。
文|梅雪风【本文独家首发于peliplat https://www.peliplat.com】对于动作片来说,最难是动作与剧情的平衡。
这个片种天然地就轻视剧情,因为那种身体技巧和壮观的场景所带来的冲击力,已足够强大。
所以无论是好莱坞的施瓦辛格、尚格·云顿、龙格尔,还是香港动作片的成龙、李连杰,我们对他们的期待,往往更多集中在他们能否提供那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动作场景上。
一部动作片,往往意味着粗糙的故事设定。
另一点很难的平衡,在于动作内部。
动作场面本身的奇观性,往往与场景的可信度成反比关系。
所以很多动作类的电影都有一个架空的故事背景,因为架空,才能大幅度的降低那种不合理所带来的不适感,典型代表就是超级英雄漫画电影。
而在东亚,人们则发明了功夫片和武侠片,在这些片种的疆域,地心引力以及物理规则被理直气壮地忽略。
在一个现实的情境中,如何创作出恰如其分却又壮观的动作场景,一直都是个难题。
而《谍影重重2》,从某种程度突破了上述两个魔咒。
它有着让人肾上腺素激增的动作场景,却又仍然相对严谨地遵守现实的基本法则,同时在大规模的动作场景之外,它仍然有着媲美严肃剧情片的情节,以及主题表达。
影片讲的是一个政府的秘密特工失忆的故事。
失忆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桥段,吉娜·戴维斯主演的《特工狂花》,成龙主演的《我是谁》,以及后来尼亚姆·尼森主演的《不明身份》,都有关特工失忆,但很明显,这几部电影,更只是把这个失忆作为了一种噱头,一种高概念的剧情游戏。
而在《谍影重重2》里面,失忆后所引发的寻找自我,成了一个被严肃对待的主题。
最大的例证,就是影片主角波恩前往莫斯科的戏份。
如果在一部典型动作片里,它是完全不必要的,它大概率会停留在影片那个中情局高官伏法自杀的那个段落,其实在《谍影重重1》就是这样做的,刚才说的《特工狂花》和《不明身份》也是这样做的。
而《谍影重重2》却并不如此,当他洗清了自己的冤屈时,故事并没有打住,他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一个陌生人,一个被他杀死的俄罗斯政治家的女儿,他要去告诉她她父母死亡的真相。
告诉对方真相,无论是对这个受害者的女儿,还是波恩本身,都没有真正现实的作用。
但正是反常的对这种大可不必行为的强调,让影片超越了平常的动作片。
它不再只是打打杀杀,而在严肃地描绘一个普通人人性的觉醒,那里面是一个人发自内在对自我罪行的愧疚,是他对自我救赎的真实渴望。
莫斯科那场追杀的惨烈和漫长,与最后他道歉场景的安静、伤感与短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那种无法言喻的痛楚、悲悯,在这种对比中显得荡气回肠。
影片开始时波恩失去爱人的痛苦,与最后他对造成他人失去亲人痛苦的忏悔,形成了完整的情感上的呼应。
片尾,那平常却庞大的万家灯火,与波恩蹒跚渺小的身躯,再一次在意象上和情感上形成了共振:残破世界的人性,被一个人沉默却又决绝地守护,无人知晓却又震聋发聩。
这种极致的对照,体现在影片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演员的选择上。
主演马特·达蒙有着与之前动作明星迥异的气质。
他朴素的气质,让他扮演的特工波恩,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蓝领,一个技术工人,而不是007以及《碟中谍》系列的伊森·亨特那种看起来就是有着超凡脱俗能力的精英。
也正是他的这种普通,让他显示他的超人能力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种对照,也体现在表演上。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波恩脸上任何多余的情感,他近乎木然的神情,与他悲惨的人生,以及他内心所受到的煎熬,显得极不合拍,这种不合拍,同样造成了一种张力。
这种对照,还体现在影片的视觉风格上。
导演格林格拉斯所擅长是那种纪录片式的手提镜头,他的这种独特视觉提供了一种既冷酷又狂躁的双重触感:它逼近一切记录一切,却又似乎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停留或者放大,它不准备向你泄露它的情感倾向。
镜头无时无刻的那种不稳定的晃动,则又让你坐立不安,似乎置身于狂暴的现场之中,而剪接上的疯狂则加强了这种狂暴。
《谍影重重2》和《谍影重重3》的剪辑节奏应该在动作片领域中名列前茅,它无所不用其极地强化着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紧张,让人怀疑导演是个虐待狂。
情感表达上的内敛,与外在形式的凌厉与狂乱,一起构建出这部电影的独特酷感。
它不是皮埃尔·梅尔维尔在《独行杀手》中所显示的那种优雅的拿腔拿调,也不是布莱恩·德帕尔玛在《碟中谍》中所表现出的华丽的冷峻。
它显然欣赏那种冷战时代的肃杀,以及政治惊悚的阴郁,但其实内在它有着一种强忍的悲悯。
它对克制显然特别推祟,但它显然对于平淡也毫无耐心。
所以最后它有着一种朴素的铺张,一种不动声色的煽情,它看似混乱,却又有着钟表一样的精准。
它对于华丽和装腔作势有着一种根本蒂固的厌弃,但在这种彻底的反动中,创造出一种更为隐晦的华丽。
而影片的动作场景,也有着同质的复杂魅力。
它从本质上师承于香港动作功夫片,但它摒弃了港片动作片那种过于明显的套招痕迹,也对于那些华丽的以至于脱离现实的高难度动作保持警惕,但它对于港产动作的那种迅捷和凌厉进行了指数级的升级。
在这些动作场景中,它还特意对痛感进行了某种反向的强调:也就是对于肉体伤害进行视觉表现,但却不让片中人物表现出痛苦的表情。
这种痛苦表情的缺位,让影片的主题既使在动作场面的细部也得到了表达:他们那些快速的近乎于肉体反射本能的动作,让他们有着机器人般的质感,而他们对于肉体痛苦的漠视则加强了这一点,他们就是可悲的杀人机器。
《谍影重重2》所创造出的这种写实冷峻的风格,在它公映之后,迅速变得炙手可热,然后被好莱坞很多电影移植借用。
比如在两年之后,新拍的007系列电影《大战皇家赌场》中,007也改弦更张,从之前不接地气的花花公子,变成了类似波恩似的低调职人。
而尼亚姆·尼森主演的《飓风营救》系列片,则从气质和动作风格上对《谍影重重》进行了全盘模仿。
这种风格盛极一时,以至于后来产生了反作用,基努·里维斯所主演的《疾速追杀》系列,就是对保罗·格拉格林斯所开创的动作风格厌恶,以及厌恶后的全面修正,那种快速剪辑重新被那种稳定的长镜头所代替。
《谍影重重2》是21世纪到目前为止的动作片巅峰,即使是保罗·格林格拉斯这个开创者也无法再超越它。
《谍影重重3》和《谍影重重5》虽然还是由他操刀,但与《谍影重重2》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谍影重重3》虽然在动作上更为极致,但在故事层面已经丧失了与动作能够相提并论的能量。
一部真正杰出的动作电影,需要主题、故事、视觉、剪辑及动作上的全面优秀,同时这些元素不能互相独立,它们应该相互策应,最后融合成一种全新的美学风格。
这很难,但《谍影重重2》做到了。
作为承上启下的第二部,《谍影重重2》在呈现上经典延续,依旧维系了其首秀时剧情步步为营,剪辑凌厉逼人的节奏观感,无法平静的生活,一个人的孤军而战,真实不失精彩,冷静而又满是激情,这不得不说源于电影全片大量采用了近景随拍,使追逐逃亡的惊险被富裕了以极佳的真实感,这种一气呵成从的紧迫远比毁天灭地的大手笔更来的为人入戏,毫无破绽的演绎,使马特·达蒙塑造的伯恩堪称完美特工。
《谍影重重》的结尾伯恩去找受害者家属说明情况看似很感人,啊~他悔过了!
可对于那个小女生而言,好不容易接受的过去被否定了,杀人凶手坐在你面前告诉你说是他杀了你父母,然后丢下一句“I'm sorry”就走了。
你却什么也没法做。
难道这不又是一场噩梦。
以后的岁月里你会经常想起这个人,是他杀了你父母,还给你的母亲安上杀夫后畏罪自杀的罪名。
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想到这儿你还能得到安宁么?
如果伯恩真的感到抱歉,又不想受法律的制裁,可以以匿名的知情人的身份写封信告诉这个女孩真相,而不是这样直接的做法。
自己是舒服了,人家呢?
既然选择直接面对,要赎罪,把枪丢给这个女孩让她选择是否结果自己还是找警察处理的话还算有诚意。
他现在的做法本质是自私的。
一句对不起就抵消了人家一个家庭的破碎?
剧本这样的情节设置根本就是矫情,粉饰伯恩的人性罢了。
结局令人讨厌,过程也是一路血腥。
我还真不爱看伯恩如何耍弄他国的警察、特工,难道只有他的命才金贵?
唉,说到底,一个杀手的生死管他干嘛,他到底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
作为动作片,这部电影算是拍得比较写实,色调处理也不错,但也仅此而已了。
伯恩(马特·达蒙 饰)和女朋友玛丽(弗兰卡·泼坦特 饰)隐居在印度偏僻的海边小镇,想忘记以前的生活。
一天,神秘组织的杀手来到小镇,打破了伯恩二人世界的宁静,两人驾车逃亡时司机玛丽中枪,车翻入河中,玛丽死亡,杀手以为伯恩已死回去向俄国人尤利复命。
为了查出真相,伯恩重新开始战斗,他发现以前工作的中情局开始重新寻找他,自己被卷入了一场刺杀活动中。
原来7年前,中情局有一笔两千万美元的资金在经过莫斯科电汇的过程中不翼而飞。
当时俄国政客奈斯基称有人泄密导致钱被内部的人吞掉,结果奈斯基被他妻子所杀。
1个月前,另一个俄国人声称有关于奈斯基被谋杀的证据,中情局主管帕姆·兰迪(琼·艾伦 饰)派人跟踪,却发现有杀人袭击,两人死亡、三百万美元和文件丢失,现场发现了伯恩的指纹。
帕姆·兰迪调查伯恩身份时发现“踏脚石”行动小组的组长康克林死时在苏黎世的人账户有76万美元。
兰迪怀疑康克林侵吞公款,而杰森和康是一伙的的,所以现身杀人灭口。
中情局局长让康克林的老板沃德·艾伯特(布莱恩·考克斯 饰)和兰迪一起参与调查。
沃德的部下索恩怀疑现场伯恩的指纹是被人陷害的,他向沃德汇报,结果被沃德所杀。
伯恩来到当时奈斯基被害的酒店房间,终于想起是自己在第一次行动中杀害了奈斯基夫妻,并伪造了奈斯基被他妻子所杀的现场。
沃德眼看奈斯基事件即将败露,电话联系俄国人尤利让他干掉伯恩,当时正是沃德泄露情报让尤利偷了2000万买到了油田租用权,两人从中发了财。
这段话正好被伯恩录音,沃德饮弹自尽。
伯恩将录音给了兰迪,兰迪联系俄国政府抓捕了尤利。
伯恩来到俄罗斯找到奈斯基女儿告诉了她真相,承认自己是凶手。
“当你的所爱从你身边被夺走时,你就想知道真相。
” 伯恩的反追踪和逃脱本领展现得很棒,没有了第一部的男女对手戏,整体节奏控制得更好。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版无线的《东邪西毒》,黄药师为了阿衡几乎扫平名门正派。
奈何美好的事物总不长存,两人相守不久后阿衡重病。
临死前,她拉着黄药师的手殷殷嘱托:为了我,求你少杀人。
从此东邪不忘阿衡嘱托,能不杀就不杀。
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寻找这样的影像,与记忆中的药师阿衡重合。
只因你一句话,我便回头是岸。
这大概有一点命运的牵扯,当我无端的想起这段追寻,我便看到了险些错过的这部电影:The Bourne Supremacy。
他是一个冷血的职业杀手,因为任务失败失去了记忆。
恢复健康后他开始寻找答案,我是谁?
成龙在多年前拍过类似的电影,但他对善良正义的坚持将影片无可置疑的带向光明面。
这一部,则有点不一样。
Bourne冷静果断,经验丰富,杀人时从不犹豫。
他唯一困惑的,是自己究竟是谁,为何会拥有这样的力量,为何会有人在背后步步追杀。
他带着因缘际会的女子亡命天涯,失忆带出了他软弱温柔的一面。
在一次次的反追杀中,他终于决心放弃对自己身份的追寻。
我喜欢一部的结尾,终于摆脱了阴冷潮湿的镜头,在碧海蓝天的尽头,穿着白衣的男人和自己心爱的女人相会。
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够不被打扰,能够安心的生活。
但票房成绩是没有人性的,这就注定了还有续集。
而且这样一个复杂的男人,大家舍不得就让他这样消失。
幕后黑手没有放过对Bourne的追杀,企图以他的死亡来掩盖当年的腐败,却误杀了跟着这个男人天涯海角流浪的女人。
于是遁世的Bourne回来了,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寻找真相,寻找敌人。
女人被枪击中前,正在和他讨论,是不是一定要杀掉每一个敌人,才能够安全?
他能不能够,不要再杀人!
因为这段没有结果的讨论,Bourne放弃了自己的心狠手辣,他不再主动出击,除非是万不得已。
曾经性格那么黑暗的男人,却开始努力向着光明前进。
面对那个为了自保不惜一杀再杀的坏人,他说:She wouldn't want me to. That's the only reason you're alive。
Matt的演技真的是很好,我从来没想过一张娃娃脸看起来那么憨厚的他可以演出这么矛盾的味道。
这部《波恩的霸权》,男主角的台词少得可怜,大部分时间他都用动作和眼神在表达心情,然极具说服力。
续集一向难以好过开篇,这套却是一个正面教材。
我只是不太喜欢这个结局,孤独的Bourne再次隐身在人潮熙攘的都市,前程茫茫。
在碟战题材的系列电影里面,恐怕没有哪个系列可以和谍影重重叫板。
碟中谍系列呢,我觉得阿汤哥喜欢耍酷,他每次任务的完成更多地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007系列,以前的没怎么看,最近几部,我觉得邦德的打斗太过血腥,没有美感。
所以哥一直很中意谍影重重系列。
伯恩不算帅,至少没有阿汤哥潇洒,也没有邦德性感,但伯恩的酷是他们无法比拟的。
伯恩完全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最初躲避追杀,到最后轻松杀进中情局深度防护中心,他简直就是特工里登峰造极的角色。
第一部伯恩的身份,影片第一个镜头是深蓝的海面上,波涛滚动,一具浮尸飘零在海面,任由波浪拍打。
第三部最后通牒片尾,枪声响起,伯恩跳入河中。
伯恩又似浮尸般静静地浮在水中。
画面与第一部第一个镜头如此相似,谍影重重三部曲环环相扣,三场精彩的演出之后,轮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不过,结尾还是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因为沉在水中的伯恩,最后游走了。
伯恩依然健在。
这就为第四部伯恩的遗产留下了空间。
其实我觉得三部曲就近乎完美了,原著也这么结束的。
伯恩的遗产能演些什么内容,我难以想象。
原导演也不打算再拍第四部,而是由另一个导演接手。
我很担心影片的风格和水准不能延续下来。
况且已经很完美的三部曲,再继续狗尾续貂,很可能搞砸这个系列。
不过,我又很期待第四部,期待伯恩的精彩表现。
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碟战片,谍影重重系列除了收获很高的票房,还赢取了若干奖项。
最后通牒就拿下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剪辑三项大奖。
谍影重重的剧情不用说,足够引人入胜的。
关联性很强的三部,总要一气看完才觉得爽。
谍影重重的原声音乐,不用多讲,这么紧张急促的音乐,和剧情真得很搭调。
不过也有柔情,舒缓的音乐,很能烘托剧情。
谍影重重的画面也是很讲究的。
要把紧张的追逐、打斗场面变现好,这是一个课题。
谍影重重做到了。
另外,谍影重重的主要剧情是在欧洲完成的。
不过他的足迹踏遍了半个地球。
美丽的地中海风光,富有特色的欧洲小城市,印度的海滩,穿梭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欧洲高铁,德国的运河,莫斯科的铁道,摩洛哥迷宫般的民居……谍影重重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部高水准的谍战片,也是一部反映欧洲各国绮丽风景、民俗风情的纪录片。
伯恩的完美在于,他的竞技状态。
马特达蒙完全把伯恩那冷酷的表情,冷峻的眼神,冷静的头脑变现出来了。
伯恩做事的目的性让我叹为观止。
就如尼基所说,他不会做有破绽的事,他做的任何事都带有目的。
我想这是特工的基本素养。
但是伯恩达到这些目的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让我不得不赞叹,他无愧于高智商玩家的称号。
关于伯恩的竞技能力。
第一部伯恩的身份,他用一支笔干掉了来杀他的特工。
第二部至尊伯恩,他用随手卷起的一本书,击败了另一个特工。
第三部伯恩的最后通牒,他用一条毛巾终结了杀手Desh。
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剑客的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信手拈来的花花草草皆可为剑……很显然,伯恩已经渐入佳境了。
他用笔对抗小匕首,用书对抗水果刀,用毛巾对抗铁棒。
其实,剑客的最高境界,乃是放下剑。
那便是,不杀。
伯恩也确实如此。
第一部最后决斗时,伯恩枪法不好,干掉了来追杀他的特工。
第二部最后飙车完了,伯恩用枪对着奄奄一息的俄国特工,强忍住了为女友玛丽报仇的愿望,默默地放下了枪,离开了。
第三部最后在楼顶,伯恩已经超越了不杀人的境界。
伯恩先是在可以干掉杀手的时候,没有杀他。
在杀手将枪对准伯恩的时候,伯恩开始游说杀手,说杀来杀去的有什么意思,我已经厌倦了。
喔靠,居然可以如此嚣张,手无寸铁,还敢藐视杀手。
这是对杀手的鄙视。
他的游说是成功的,这个杀手放下了枪。
估计也是对伯恩之前饶恕他的回赠。
其实,打打杀杀,斗智斗勇,紧凑的剧情,好看的打斗场面,激烈的撞车……这些都不是谍影重重要表达的意思。
谍影重重其实在讲,米国CIA是如何把正常的人变成杀人机器的。
为了利益,CIA耗巨资培养了诸多杀人机器,全世界的人,包括美国公民均是杀人机器的对象。
层出不穷的项目,踏脚石,黑烟斗……批量生产的杀手、特工……伯恩是头号杀手,但看得出,他人性尚存。
他沉入海中就是因为不忍心杀目标,而反遭射杀的结果。
他可以为了一个他愿意争取的人,去全力营救。
他可以找到他杀害的人的女儿,向她坦白,向她认错。
他可以每次将对手打败,但手下留情,不再将对方致死。
伯恩找回记忆的过程,也是伯恩逐渐找回人性,逐步恢复为正常人,想过平常生活的过程。
所以谍影重重系列,在深层次,讲的还是人性的善良,人性的回归。
这就是谍影重重高于其他同类影片的地方。
伯恩的象征意义已经永远留在众影迷的心中。
每当《extreme ways 》的前奏响起,紧张的剧情终于又告一段落。
听着歌声,我仿佛看到了伯恩的身影:extreme ways are back again 再次踏上无尽之路 extreme places i didn't know 朝向生疏未知远方 I broke everything new again 一切重新来过 everything that i'd owned 我将我的一切 i threw it out the windows, came along 沿途抛向窗外 extreme ways i know, will part 无尽之路 划分 the colors of my sea 海洋色彩 perfect color me extreme ways that help me 无尽之路助我 they help me out late at night 助我深夜行外 extreme places i had gone 去过最远的地方 but never seen any light 但是从未见到光明 dirty basements, dirty noise 肮脏的地下室吵闹的噪音 dirty places coming through 肮脏之地穿梭期间 extreme worlds alone 茫茫世界唯我独行 did you ever like it planned 可曾喜欢按部就班 i would stand in line for this 我愿为此经受等待 there's always room in life for this 生命之中总有机会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like it always does, always does 一如以往 extreme songs that told me 遥远之声在耳际 they helped me down every night 我夜夜辗转难眠 i didn't have much to say 我不想多说什么 i didn't get above the light 我并未放弃光明 i closed my eyes and closed myself 闭上双眼和自我 and closed my world and never opened 封锁自己的世界 up to anything 不再为谁而开启 that could get me along 将一切阻绝在外 i had to close down everything 我必须封闭一切 i had to close down my mind 必须封闭我的心 too many things to cover me 太多事蒙蔽了我 too much can make me blind 太多事让我盲目 i've seen so much in so many places 见识过沧海桑田 so many heartaches, so many faces 太多心痛太多面孔 so many dirty things 太多不堪如目的事 you couldn't believe 你根本无法去相信 i would stand in line for this 我愿为此排队等候 it's always good in life for this 生命之中总有机会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 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oh baby, oh baby 哦 宝贝,哦 宝贝 like it always does, always does然后瓦解,四分五裂
这个系列被吹捧得那么高,可能是因为拍得早,所以在谍战片或者退役特工系影片中具有类似于鼻祖的地位吧。手提摄影看多了也觉得好乱好晕啊,而且影片感觉也挺闷啊,不觉得高潮迭起...
换了个导演,这片就开始发神经了,大量的晃动镜头,真的让人看得很难受,是要把片放慢到一帧一帧看吗,几乎全程晃下来,人都给晃晕了,故事也变成了揪出上司的上司,真像生加了个剧情在一的基础上
也许是我实在受不了极速晃动的镜头,也许是我受不了太干的剧情。看别人的评价是一部比一部刺激,我觉得上一部还算稳当的爽片,为了完成榜单,强忍着分三次看完,结局还算OK。可能我确实不适合这片子吧。
《谍影重重》1~3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动作惊悚片了!这三部比碟中谍、007什么的更刺激、更真实。没有美女帮忙和高科技道具,全靠观察力、DIY和身手~ 导演和编剧功力不浅,马特·达蒙把动作戏和感情戏都演得宁静自然。毫无多余的煽情或莫名其妙的拖延,代入感极佳。(9.5/10)
21.1.18 时隔五年重温,第三刷。格林格拉斯的到来让政治惊悚和反思的魂得以注入,替美国反思,替整个007系列反思。但与此同时,所有反思和惊悚都首先起于对“我”的不安。非凡的使命感与人本精神。
豆瓣评分还挺高的,但并不觉得多好。无感。
情节紧凑,疑悬的不错;几段飙车、打斗都实实在在,不搞007的耍帅搞fancy那套,诚意十足。女主角终于翘辫子了,希望下部能换个美的。2012.6.10
比1要紧凑得多 车枪战场面帅到爆炸。一个人之所以强大 因为ta没有混乱感情的影响 因心不乱;一个人只所以强大 因为ta有一份足以支持自己去撑起整个宇宙的力量 因为死忠。对方蛮不讲理时 只能用暴力解决 打到你他妈的给听话为止!
肢解动作,将其转为影像的节奏,音乐般的电影。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美国电影。22.12.12重看 维持 非动作
比第一部好看多了,最孤独的特工杰森伯恩,没有队友,没有装备,唯有身手,冷静,从容应对一切的能力,这使他达到了人类身体上能达到的极限
not my style
拍摄手法牛哄哄的!无论镜头、配乐、节奏都无敌的!!!!!
剧情还是挺紧凑的,而且总是吊着观众悬着的心!
是不是觉得自己晃得很高明?
shaky cam, political subtext和对bourne的角色塑造 paul greengrass着实elevate了这个franchise 同样效果我能想到的只有HP3的Cuaron了 但是哈利波特系列不是靠导演 在拍之前就已经establish了
最精彩的就是隧道里的飙车技以及枪战,文可通外语,武可飙枪战,真是一枚奇男子。111222再看,就是喜欢他在印度重复看到一个男人就立马有了逃亡的警觉。120928再看,隧道里的经过反反复复如此惊悚的精彩。真的是动作片里难得的场景。201018再看,他的动作、台词、行动没有一步是多余的。
2比1好看哎!!!!真揪心。。。marry死的时候我超级心痛。。。。。。。。。。。。。。。。。。卖萌的马特达蒙~
连不太漂亮的女主都弄死了,这nm导演是自己爱上主角了吧....另外老美到底是有多喜欢车辆追逐戏啊,每次都这出,不厌其烦...
不晃能死系列 弃剧!!而且不懂这个结尾 不怕以牙还牙小女孩变成杀手报复社会么
主角没有了第一部中完全失去了记忆的那种迷茫惊慌,在世界中每踏出一步都要再三张望四周的那种小心翼翼,然后,你知道他无所不能,更何况,他是主角。以及杀了人家女孩的父母去道歉说这是我的工作,我说,你让人家接受还是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