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主题相同的电影,故事都发生在岛国,而一部满是杀戮,另一部确全篇歌舞,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一种风格才能真正唤醒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呢?
感性的人一定更喜欢本片,因为其愿意相信世界本就可以永远美好:为什么海洋和美人鱼不能成为朋友?
为什么不能有只剩鱼骨还依然活着,将来还可以再生的鱼呢?
为什么掌管自然的神对人类的诅咒不能因人类意识的觉醒和自我的救赎而消失呢?
但作为一个偏理性的人,我还想问:为什么象征欢快幸福的歌舞,只能在阴影下进行呢?
这就是这部影片,将象征自然的美人鱼塑造得过于美好,结果就是变得不那么“自然”。
人们更愿意将它当成一部青春歌舞片,或者亲情爱情片,而不会去关注影片背后的主题,因为其表达的过于晦涩。
(为什么主题是保护生态,和平共处呢?
我认为人鱼父亲这一角色、养殖场、和游乐场桥段就是最好的论据。
) 还有关于结尾的诅咒,人们将气象反常的原因推给了虚无的诅咒,而没有其它对自身的反思。
认为用歌声和鼓励就能换回自然的眷顾,这个设定着实很“感性”。
影片还是很美的,可以给小朋友们塑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观。
但它到最后也只会是一部歌舞片,即便不拿其与海豚湾相比,即便只是拿它与它应有的高度相比,显然还是达不到预期的...
一天内看完汤浅政明的两部作品宣告黎明的露之歌也是汤浅风格的一个鲜明体现啊不单纯是写人与人鱼之间的关系 中间穿插了人与人鱼的相互理解 相互玩乐 也有人与人鱼之间的误会 全片用欢快的明朗的整体笔调去描写奇幻的羁绊电影中穿插的bgm插曲都很好听 也很对剧情做一个很大的补充 在音乐方面 可以说是很用心了 虽然阐释人与自然与生物的和谐共处关系 却不落窠臼 而且中间还穿插了汤浅监督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以及人容颜永驻 以及对人的境遇人的梦想追寻等一系列话题的思考 其实是一部囊活了许多元素的整体人们喜欢人鱼 人鱼也希望与人们和睦相处 但其中的误会 让双方很难前进一步 为了解开这些误会 才引发了如此多的剧情与给我们的思考 人习惯了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 习惯了控制 习惯了约束 而人鱼希望和睦相处 希望能与人类成为好朋友 全片 人鱼的设置我格外喜爱 还有动物和人变成人鱼的方式 真的是想象力无限脑洞大开的表现√延续了春宵苦短的那种想象力 对于人鱼拯救人类这一场景描绘地极其恢宏 感觉不输新海诚的那种宏大场面设置!
很喜欢露 也很喜欢学姐和游美和基友 如果看电影一味只是为了分清绝对的“好坏善恶” 那我觉得你不如不要看电影 你无法探究其内在真正要表现的真我之物。
是一部很好很有童真又很有哲思的电影√观感很棒!
1、关于爱:露的爸爸对女儿的爱;游步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足元和露之间的友谊亦或是爱;老奶奶对“死去”的丈夫的爱;足元的爷爷对“死去”的母亲的爱(爷爷一直知道真相,表面上抵制人鱼其实是为了保护人鱼免受人类的伤害,做伞也是为了保护人鱼不被太阳光烧死)2、关于成长:足元从自闭、自弃、抑郁到开朗、阳光、心存希望,以及与父亲母亲的和解;游步接受自己不具有音乐天赋的事实,不再做明星梦,代之以更切实际的选择;足元的爸爸放下面子向儿子打开心扉等
我最喜欢这种把强烈的日常情感用童话故事包装起来的故事了。
我记得那一段,为了保护露,露的爸爸冒着被阳光烧死的危险把露盖在自己的臂弯下,不就是男主角的父亲与代表着传统家长的祖父发生矛盾时对儿子的庇护与支持吗。
虽然爸爸出场很少但是真的是一位好父亲啊哭,妻子道不同,离异在所难免,剩下的能给儿子最大的保护和爱只有全心全意的支持儿子的理想,帮助他走出失去母亲的阴影,活在阳光里,积极的活下去。
天呐,这片怎么这么好,我还能吹半辈子。
汤浅的这部电影 有点迎合大众的样子。。
讲道理感觉有失水准——剧情. 首先先说男主 男主在性格转变方面刻画的比较少 , 碰到人鱼然后转变开朗这段还行 但是后来人鱼表演前夕 男主又变回之前的性格情绪 这里我知道导演可能是想表示男主其实是很怕自己被忽略 因为父母离异的原因啥的 , 但是转变显得有些突兀 看到这段就开始让我产生厌烦情绪. 然后说说我个人觉得有失水准的地方: 太俗套了。
人鱼登上舞台之后 本来还以为不会往 “矛盾点"的方面发展了 结果还是以人与鱼之间的矛盾 然后 又慢慢和解的这种方式 来作收尾, 和汤浅以往的剧情风格感觉实在有点让人失望。
主要还是太俗套了。
登上舞台其实让人感觉是走向美好路线的 为什么要打破 又创造一个矛盾冲突点呢。。。。
特俗套 。
同时这样也导致了 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可能是作为汤浅的粉丝的我,对这部作品有些失望吧!
去年,有一部动画电影,因为太奇特大受关注。
口吐锦鲤的巨人、喝不醉的少女、大家一起贴在地上跳的奇怪舞步、从天而降的裸男、走进夏夜书市的黑发少女一秒进入了知识的海洋。
对,杉姐说的就是那部天马行空、诡异而充满少女气息的《春宵苦短,前进吧少女》。
导演汤浅政明是日本动画届的鬼才,早年参与日本国民动画《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的制作,被宫崎骏称为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动画人、粉丝直呼他的电影有另人“嗑药”般疯癫的力量。
代表作品《猫汤》《乒乓》《摔跤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叠半神话大系》,细细数来,没有一部不让人癫狂。
《猫汤》因为血花四溅、丧气冲天让人想自杀、《四叠半神话大系》语速惊人观众直接跟不上字幕、《乒乓》线条抖动、画风随性,看完电影后整个人都无法停止颤抖。
2017年,汤浅政明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春宵苦短》,但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另一部新晋作品《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这部动画电影是汤浅政明首部原创长篇动画,并在有着“动画奥斯卡”之称的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得获得长篇作品单元水晶奖。
故事很小清新、凶猛又超级可爱,大概是最不像汤浅作品的作品了。
男主凯因父母离异,和父亲回到渔港小镇日无町,他是一位即将步入高中的男孩子,非常颓废,吃饭无味、上学无趣、没有想去的高中、没有喜欢的女孩、在外面看到爸爸要躲着、不是黑衣就是白衣、走路低着头、塌着腰,完全就是那种大街上随便一个角落都可以见到的“突然长这么大的某某某的儿子”。
凯的身边有两位朋友,一位是暗恋着凯的女生游步、一位是普通的男生国夫,国夫和游步发现了凯的音乐才华,邀请他加入他们的秘密乐队“塞壬”。
凯起初对乐队并不感兴趣,但他们在海边排练的时候偶遇人鱼露,露激起了他对音乐的兴趣,两个人很快成为好朋友。
露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小镇人类的视线里,终于有一天露被所有人发现了,小镇有美人鱼的消息越传越远,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灭顶之灾。
露的形象非常可爱,尤其是绿色的露穿着黄色雨衣和凯牵手走在马路上时,简直萌翻了。
其实导演最初对露的设定是吸血鬼(果然是汤浅),故事也是“男孩与奇异生物女孩相遇”,但考虑到吸血鬼过于老套又不够本土化,所以就用了人们熟知的人鱼,但是这个人鱼还保留着吸血鬼的特长,她咬过的东西就会变成人鱼,比如露看到被关起来流浪狗之后,把所有的流浪狗都带进了大海,挨个的咬,稍微有点腹黑的观众就会认为露可能要吃了它们,但是后来发现这些狗被变成了汪人鱼,并成为了露的宠物。
那除了狗被咬后会变成人鱼之外,人被咬后也会变成人鱼,所以最后小镇出现危机之时,大批美人鱼来营救,那些本来对人鱼有提防之心的人忽然发现自己深深的误解了人鱼。
人类在这部电影中,一直都是极其敏感、性情不定、说脸黑就脸黑的一种生物,露因此几次陷入死亡困境,反而是人鱼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纯粹的善良,露的母亲被人类残忍的杀害,露还可以说出那句“要和大家做朋友”的话时,是特别能打动人的。
但是露并没有像很多魔幻作品中的非人类生物那样最后变为人类,她没有长出双腿,只是在听到音乐之时尾巴才会分开。
她的声音十分特别,完全是非人类的,汤浅在采访中也提到,他们为了表现露拥有不同文化,想法与人类不同,露的声音类似海洋生物,借鉴了我国呼麦(中国阿尔泰山周边独有的歌唱方式)的独特唱法,呈现出的是一个非人类的生物。
有许多观众说《宣告黎明的露之歌》是一个翻版的《悬崖上的金鱼姬》,因为人鱼的设定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宫崎骏的这部经典作品。
不爱理人的小孩子因美人鱼的到来发生了改变、美人鱼都会亲亲并热情又无辜的说“喜欢你”、一个不回家的父亲和母亲、就连人鱼形象都如此相似,大眼睛、阔嘴巴、短眉毛。
露更是被评为翻版的波妞,但杉姐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波妞是阳光下的正能量小天使,而露却是一个只能在夜晚出现的邪气十足的“人鱼小鬼”,露的三根粗睫毛、弯曲的唇线、嘴角的两抹红晕都是很好的邪气装饰哈。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波妞完全是一个小孩子,在水中的时候像一只萌睡娃娃,变成半人鱼后,波妞长出了手和脚,宽宽的脚丫完全散开呈蹼状、粗壮有肉的手臂、小腿,分明就是一个处于典型婴儿肥时期的4、5岁小朋友。
再来看看《露之歌》中的人鱼露,她虽然也十分纯真、乖巧,但是露苗条的小腿、飘逸的长发、性感的裹身裙来看,这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
所以,《露之歌》绝不是一部《金鱼姬》那样五彩斑斓、童心闪闪的儿童动画。
虽然《露之歌》的故事设定很简单,人鱼与少年相遇、相恋,最后拯救世界。
但是汤浅政明往往有能把简单的事情拍复杂的本事,它的主角们处在青春期,电影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凯的父母离婚、人们为了盈利非法捕捞、传统手工业无人继承、想走出小镇的青年、不管是当地商业大亨的孙女游步、还是神社的继承人国夫,这些本应有光环在身上的青年在这部电影里都成了最普通的人,他们没有让人羡慕的外貌、更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就是那种土里土气的小镇青年形象,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不管家境如何,只要长得不漂亮都会永远低着头。
《春宵苦短,前进吧少女》中,明明就是一个少女和学长相恋前夜的故事,两个人全程几乎没有交集,少女却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里寻找伪电气白兰、在旧书市场寻找童年绘本、在学园祭上守护流动舞台、在流感袭击全城之时给每一个人送去特效感冒药,最后学长个人的头脑风暴更是做到了简单复杂化的极致。
其实男主凯和女主人鱼露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露的母亲死了,凯的母亲也因为与父亲离婚长期不回来,他们都处于青春期、向往外面的世界,凯既不喜欢小镇也不喜欢任何人和事,露想走出海和人类交朋友,远处的轻轨金光灿灿,犹如梦境中的天堂,对于那个年龄的青年来说去远方是一个让人异常兴奋的事情。
在汤浅的作品中总能看到被随意涂抹的各种各样的刺眼颜色、肆意抖动的潦草狂野线条,以及经常让人看后惊掉下巴的剧情。
《露之歌》中当然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画风出现。
例如,露操纵水时水就会变成冰块一样的固体,任意切割、随手移动,完全打破了现实世界中水的形态规则。
露因为可以自带水波(水块)进入到人类世界,跑到凯的卧室中和凯对视,人类与人鱼的两个世界平行存在,互不干涉,恐惧却就此消失,当然露的到来也弄湿了凯所有的书。
同时期作品《春宵苦短》中也因此有很多水的镜头,比如开篇说到的少女走进旧书市场时,她就真的走进了知识的海洋、学长需要爱情的滋润时,水就注入了身体。
《春宵苦短》中水的颜色比起来《露之歌》中的水更接近绿色,可能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颜色时会有点诧异,但如果你看过《四叠半神话大系》,记得下图中的一幕时就会发现绿色在汤浅的世界里并没有任何阴森、恐惧的意思,爱情不一定是玫瑰色,绿色原来也可以这么有感觉。
汤浅之所以可以打破很多原有的规则,是因为他总是在用感觉去创作,他用动画的形式把人物的外在和心理活动联系起来,《春宵苦短》中,少女一杯酒下肚,身体开出花来;《露之歌》中凯见到人鱼时眼球中出现了齿轮、齿轮快速的转动,画面慢慢变白,这是凯太兴奋眼花缭乱后出现的短暂晕眩;凯每次下楼梯也是依心情与台阶高度不同在变换节奏,有时一步一个台阶蹬蹬蹬一路上去,有时就必须两步一台阶才舒服,完全是在画人物的心情。
《春宵苦短》和《露之歌》是汤浅在不同风格和技术上的做出的尝试,《露之歌》采用100%FLASH制作,这在业界是很少见的,因为之前FLASH技术通常用于网站视频或者广告、动画短篇中,很多人会觉得FLASH画画容易变形,但这刚好符合汤浅一贯的风格,而且因为效率极高,工作人员也能按时下班,保证周六日的休息。
《露之歌》的结尾泪点很足,而且每一个都是经过长时间伏笔突然爆发,让人哭到不能自已,凯、国夫、游步三个人一夜长大,三个人握过的手忽然就散在了空中,少女努力的向前奔跑,他们总算不再畏惧成长了,过客不再是过客,成了永远停留在那年的记忆,分离也变得异常温暖。
虽然剧情有些浅,但无奈还是向可爱投降了。
作者:杉姐,转载联系请豆邮,或微信公号《1895电影评论》留言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幕味儿》
想象力让人佩服,狗狗鱼实在太可爱了,男主他们做乐队和男主带着小人鱼到处晃悠玩耍的场面记忆犹新,音乐很好听,增光添彩,画风也是我喜欢的那种,感觉是那种有趣美妙却不影响发挥激愤残酷恐怖的画面,但是我实在是不能理解女主的一些作为,好胜惹完事儿躲半天,结局意外地不错,在人世界辛苦了一辈子最后毅然决然地重回大海深处和亲人相会,做一只自在的鱼,非常值得一看,细品很有深意。
总的来说,其实真的挺不错不过和过往的那个汤浅大叔不太一样,和四叠半神话大系完全不是一种风格。
除了片头曲能够感觉到那种快旋律。
故事其实有点稀松平常。
日无小镇——一个靠渔业维生的小镇,三个少年少女,各有追求。
男主海,有点喜欢他的当地富二代、海老名特产家的少女游步,以及神宫的儿子圆夫(暗恋游步)。
男主喜欢独自玩弄音乐,不善言语,总是一副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样子。
让我不禁又想起了《你的名字》中的系守镇和三叶,同样对于小镇的生活多少感到无趣,同样渴望外边的世界。
故事中的少女游步,希望的就是能够因为他们的塞壬乐队的成功而走向外边的世界。
在片子一开头的地方,三个人一块走在上学的路上,海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而到了片尾,他们再一次一块走在上学的路上,此时少年们都获得了成长——是的,游步打算去东京上学,海也要去外边念书,他还主动和长久未联系的母亲联系见面,以后希望回来做个船员,环游大海,说不定还能遇到人鱼,而园夫也要为了成为神宫的负责人而努力。
故事的核心仍然是一个关于少年成长的故事。
没错,故事的确还涉及到了诸如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等的主题。
整个镇确实因为误解伤害人鱼而被降下了灾难,而后反而被善良的人鱼们所拯救。
但是,这更多的只是一个附加的主题。
片名其实已经预示了一切——露(故事的女主角),人鱼,拥有着美妙的歌声,她总是随着音乐而跳起舞来,元气满满。
故事以少年他们组建乐队开始,最后以最后一次乐队活动而结束。
她给海们带来的,就是懂得相互理解,走出那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尤其联想到今天的平成废柴,都处在孤独不愿与人交流的状态,这个更明显了)。
虽然露本身不能在阳光之下出现,否则会被烧死(因为原本是吸血鬼的设定,另一点是被人鱼所咬就会变成人鱼),但是每当她离开的时候,就是黎明的到来——而后就是阳光,她在黑夜里驱除少年们的孤独、寂寞,给予爱和温暖,教会他们主动去理解别人、主动去和别人交流——因为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唱歌并不难——其隐含的意思是:主动去和这个世界交流也不难。
世界,没有那么不近人情。
当你看到海学会笑了,学会认真和游步道歉并鼓励她,学会向一直关心着自己的父亲表达谢意,学会不再憎恨自己的母亲——这条线贯穿了整个故事,这就是少年成长的故事。
片尾特意强调的阳光,其实正代表着少年的成长阶段的完成。
这才是露出现的最大的意义。
这个唱着歌、有着神明一般的魔力的人鱼少女,意味着某种非现实的成长契机。
怎么,是不是感觉一整个小镇用一场危机迎接几个少年的成长的故事很熟悉?
《你的名字》其实某种程度就是这样。
(笑)这种类似于世界系的故事模式其实很多。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表现——说到底,电影和小说一样,最重要的是如何说,而不是说了什么。
对于小说而言,可能是叙事模式;对于电影而言,大概是分镜、色彩、音乐这些东西。
作为门外汉,除了感觉到音乐的旋律和歌词很适合这个故事以外,还有的大概就是回忆的部分的分镜(爷爷也是弥补过往的成长,这段其实才是全片最让我感动的),简直炸裂,从类似于超现实主义的大块颜色和粗线条(代表过去)到回归现实的细腻的色彩柔和线条,一气呵成,无比流畅。
你只有在大银幕上才能感到这种冲击力——当我今天在大光明看的时候,那种视觉上的冲击感太强烈了。
感谢这次Stiff,我才有机会看到这样一个不一样的汤浅大叔。
最后,还是感慨一句,今天又被喂了一波狗粮(笑)。
人鱼和少年,总是要来点爱情故事。
音乐节奏感很强的动漫,剧情也好看。
中间齐藤和义的歌唱的真滴好听!!!!!
很暖又很振奋人心。
真好呀人和人鱼都是热爱音乐的,喜欢音乐的。
你所爱的人老去后变成了人鱼哦,真是又奇幻又美妙的祝愿呀。
为什么喜欢奇幻的电影呢,或许是因为人们把未知的生物想象的太美好了吧,把纯真,信赖,善良温柔可爱等等等等人类的优秀品质放了进去,我们知道人不太可能综合,综合会失真,未知生物不会。
其实奇幻电影真是很有意思的电影,你可以看到人们的幻想的东西再怎么大也脱离不了善恶美丑,人性的加减乘除。
人鱼爸爸冒火赶来救女儿的时候,奶奶被人鱼爱人咬了一口激灵变人鱼的时候,人鱼露大声向海边喊すき的时候,鱼骨头在路上行走的时候。
魔幻又有人性的气息觉得十分的有意思。
很好的电影~爱啦。
可能要素过多,但是我不希望有人来指责它。
画面情节铺张开来很好看耶。
想要仅仅截图发布,可是说我的字数太少了,写一些什么呢。
特别治愈的一部片子。
“我今天也思念着你,尽情歌唱要怎么向你传达我的感情无论下雨的夜晚 还是寒冬的早晨都想伴你身边”“有一句美好的话想对你说,虽然很短但请你听听吧我爱你”歌声一次次响起的时候papa奋不顾身的时候“喜欢你”阳光闪耀你挥舞着手说再见动画风格很舒服,色彩、音乐、简洁画风
化腐朽为神奇,汤浅大神好顶赞!
原来是汤浅的作品怪不得感到熟悉。故事本身乏善可陈难免让人想起吉卜力。还是那句,人类算什么东西怎么都要和人类和解。
Not my dish. 汤浅作品,要么神作,要么看不下去
好尬..
剧本根本就不行啊,角色的行动动机也很模糊,一会儿这个人反对人鱼一会儿又变成那个人了,他俩灵魂互换了吗?故事走向也很老套。给汤浅政明两分,画面表现力还是很爱
#BIFF# 简单的人鱼音乐童话,不如春宵。
剧情好自私
这个人鱼emmm……
前半段像环保片,后半段像迪士尼。依旧是汤浅政明的多彩画风,感觉喜欢这片的跟喜欢五月天、罗小黑的群体高度重合。
2017电影节的首部观摩影片,被简单线条的二次元人物所感动,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爱、呼吁环保的正能量影片,风格与《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挺像的
就像男主喜怒无常的性格一般让人感觉无趣。
“有一句话一直害羞对你说,只有几个字请你认真倾听”…最美好的人却是虚构出来的,多么残酷的世界
后段剧情完全崩坏
很一般。 元素倒是齐全,就是觉得没大劲。
人类还是一如既往地让人很生气……露也太可爱了吧???音乐大赞……去下单原声带了
这个价值观把我恶心到了不好意思。
模板电影,汤浅作品中最差的一部。
人类这样做很糟糕
完全猜得到剧情,故事线太弱偏子供向,就歌比较好听。
#SIFF2017# 剧本太中二了 极度的负能量和极度的正能量突兀的来回 从故事的完成度上来说比不上<你的名字> 而如果想看更单纯快乐的人鱼故事 波妞显然是更佳的选择 有趣的是在片中看到了<雨中曲>和<瑟堡的雨伞> 画风也是非常的可爱和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