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不济的时候人总是偏向于将之归于天命,靠冥冥中一点信念来作挡箭牌。
吴宇川是这个城市街角巷尾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一个普通人,带着一点邋遢落魄。
寻常人很难过的很光鲜,大抵是闷着这样那样的缺憾。
城市题材的电影的一个共通点是立足于以小见大,一个人倒影一座城。
导演还是很光明的,因为他把结局都推向了美好。
又不能说他过于理想,因为现实里我们也都是本着上进的心态,努力地创造一个不那么令人绝望的结尾。
妻子对丈夫的爱一向是坚韧的,不管她用什么方式表达。
豪门恩怨不会上演在普通家庭,纵使这个社会已经千变万幻,有时我们还是能坚守最根本的感情,并视为理所当然。
即使你看到一面两面的黑暗,也不会拔起你的底线。
就算你在婚姻里,生活里,需要改变或者舍弃你的一些习惯,你也心甘情愿,因为没有什么比继续过日子更让人不舍了。
路边可能长出一些藤蔓,绊你一个趔趄,又可能你会暂停下来,蹲下去闻一闻路边的花。
但你总是能够找回精神,重新上路,因为对你来说,最大的渴望还是在路的尽头。
见过烂片,可没见过这样的烂片,比《无极》还要差劲。
《无极》吧至少还有点美景啥的,这片子啥也没有,就是一个裸奔也没奔出一点新意来,好像还是在梦中。
国产的电影要都拍到这个程度,观众们可怜,导演却可悲。
这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这是一个奇怪的事,而它能上映,又是一个更奇怪的问题。
也不知搞什么东东,玩高难度呢还是真得无聊透顶,依俺看呀,这片子纯是拍给低智商人的,至少是照顾着低智商的人拍的,糊弄谁呀。
《血戰到底》這部電影,剛剛才第一次看完。
看過後覺得挺有感觸的,不知道是因為心境的原因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總之如果拋開拍攝技巧以及不成熟的風格來說,這部電影的情節或者說是構思還是挺有意思的!
下面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但是本人實在是第一次寫這種影評類的文字,並且是做技術工作出身的,所以如果有寫的不清楚或者意思表達不明確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一、 本片的主線以及所想體現的思想我認為本片的主線分為一明兩暗三條線。
明線其實很簡單,但又很複雜。
說簡單是因為這條線主要是圍繞著吳這個陽痿男想要改運換命而展開的。
情節大致為:劉因為那的慫恿而做起了走私汽車改裝,卻發生意外。
不但導致車爆炸了,還欠那20萬。
之後因為聽從了算命先生劉所說,而鬼迷心竅的放棄了工作,轉為一門心思的要殺小人。
最終,卻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是小人,包括自己也是一個對不起老婆的小人。
隨後那因為良心發現不但舉報了秦,還走了正行——做了一名花店司機。
而吳則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做一名汽車修理工。
最後的結局就是,算命先生劉晚上出門去給罐子封土,卻陰差陽錯的被送車去花店的吳給撞死了。
而吳當晚則因為殺了劉後,恢復了男人的雄風而不再陽痿。
這就切合了標題《血戰到底》,最後大家都贏了,就一個死了。
說複雜就是,這個簡單的主線情節怎麼看都覺得有些彆扭。
好像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東西,甚至有很多的地方都會感覺莫名奇妙,看得雲裡來霧裡去的。
而且這個主線情節讓我們看著覺得平淡、乏味,甚至覺得非常的簡陋……這就是我說他複雜的地方。
其實本片的設計應該是非常精巧的,甚至說是精巧到過了頭了。
導演以小眾的眼光來拍攝大眾的片子,自然是精妙過頭了。
其實,本片應該說在結構上明線只是相當於一個事情的交代而已,就像旁白一樣。
而真正導演想要表達的思想全在兩條的暗線裡面。
所以,儘管明線中也有很多的經典台詞或者是嘲諷現實之類的地方,可是旁白就是旁白,這點是無法改變的。
單單只是去看旁白,誰都會看不懂,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會覺得沒什麼價值……本來嘛,那就只是旁白而已。
要配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
也就是暗線必須要理解,再結合明線才能看明白本片,才能理解本片導演的創作主題和思想。
而暗線,我認為分為兩條,分別代表導演想要表達的兩種主要思想。
其一,想要表達出導演對於現今社會的物質文明在高速發展與精神文明的緩慢倒退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的擔憂。
以及對於現實社會這個不公平、不公正社會的強烈控訴與感召那些作為弱勢群體的我們,讓我們明白雖然我們無能為力去反抗這種不公平不公正,但是我們只要仍舊保持着自己內心最美好的信仰與追求,一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墮落成為金錢的奴隸,墮落成為只是為了生活而生活的螻蟻一樣麻木的人……在金錢成為了唯一的價值衡量標準的前提下,人們變成了把金錢當作是信仰與追求,卻失去了本身真正的信仰與追求……世人的精神都得了病,得了一種因為缺少了信仰而渾渾噩噩的像螻蟻一樣生活的病,從而失去了血性、失去了思想、失去了夢、失去了信仰與追求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
成為了一群螻蟻一樣的生物,再也沒有與命運、與天地抗爭的勇氣。
只是周而復始的重複着每天的生活,只是純粹的為了活着而活着而已。
這是悲哀的人生,這是對人性的扭曲。
我們貧瘠的思想讓我們每日只知道上學讀書、畢業工作、取個老婆、生個小孩、繼續工作、賺錢養家……直至死亡。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不是富二代,我們沒有多大的機會在當今的這個病態的社會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與追求,或者說是信仰……因為我們看不到自己的信仰與自己之間的路究竟是什麼……而這一切也許從我們出生就已經注定了,注定了我們這一輩子的命運,那麼掙扎與抗爭也只是徒勞與無力的。
不如現實點,能賺到多少錢就賺多少錢,能撈到多少就老多少,只有有了錢才是最實在的……而這條暗線無時無刻的都在命運與抗爭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中延伸與發展開來。
以算命瞎子劉作為一個貫穿本片的人物來時時刻刻的體現與強調着這條暗線。
記得片中劉曾說了一句話“命由天定,運由己生;不知命者樂得糊塗,知命者徒添煩惱;這命算得着,算不着又有什麼關係;就像麻將,牌局未動,勝負已定,這是命;贏者如何贏的輕巧,輸者如何輸個痛快,這是運”這句話其實就已經解釋了很多我們從明線上所看不明白的東西,或者說闡述了導演想要表達的思想,即:現實社會對於我們來說有太多的不公正與不公平,別人有個好父親就能少奮鬥幾十年,我們依靠自己拼了命的努力可能也終身碌碌無為……這就是命,我們還沒出生就注定了。
可即便是命已定,但是我們仍舊還有運,這是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去控制的。
金錢並不是快樂與幸福的基礎,儘管這輩子財富與地位也許離我們很遠。
可我們只要擁有信仰與追求,我們一樣可以過得幸福與快樂。
我們一樣可以有有能陪著自己一起哭一起鬧的兄弟,有與自己相愛的妻子,有聰明伶俐的子女……只要我們有信仰並堅持著,我們的人生才有價值,才不會只是平庸到該上學的時候上學,該結婚的時候找個差不多過日子的人就結婚了,該要小孩子的時候就生個,該送她上學了,也就送她上學……此外,“血戰到底”這個片名的含義,也在這條暗線中做了一個詮釋。
我不會打麻將,通過百度我了解這種玩法指的是算牌局的累計點數,只要你的累計點數達到一個標準則你就算是安全了,直到最後只剩下4人中的1人。
而這個人就是輸家,他輸給其他的三家。
劉的那段話以及這條暗線不就正好的詮釋了這個遊戲的規則麼?
所以本片採用這個名字作為片名,我倒是覺得很貼切。
只是唯一的不足在於,如果不通過百度或者不注意本片中的幾句對白,那一般人都理解不了它隱含的意義。
其二,主要是以吳與梁之間的愛情為主要加工素材的暗線,它同樣是貫穿本片始終的。
我認為導演想要通過這條暗線來闡述這樣的思想:當今的中國普遍快速增長的離婚率、輟學率、小三群體數量以及夜場從業群體的數量等,都已經趕上了歐美發達國家,甚至部分地區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它們。
這對於一個有着5000年傳統保守文化的國家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事。
如果讓它們在繼續的增長下去,終究有一天會動盪到這個國家的根本。
而引發這一切的原因除了由於人們普遍的捨棄了自己的信仰轉而堅持以金錢最為自己的信仰外,更重要的是在闡述在如今這個已經開放化的社會環境中,愛情需要雙方更加的信仰與堅定。
並擴展成為廣義的愛,如片中母子的愛也是一樣。
愛是一個神聖的東西,它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的必須品,任何的金錢或者物質其實都是換不來的。
因此,不要讓忙碌的工作成為你的藉口去忽略你身邊愛你的人所為你做的一切,不要讓金錢成為衡量愛的價值體現,不要當你身處於愛的幸福中時卻習以為常的不去珍惜,不要以金錢或物質來交換你的愛,不要等到自己後悔時候才去想辦法挽回你自己的愛,不要讓愛你的人為你付出太多、為你等待太久,更不要讓自己的自以為是毀了她與你自己的愛情……愛需要付出,但是更多是的需要理解;愛需要你去真心的做,但更需要說——告訴他你有多愛她;愛並不能代表幸福,可是幸福的生活一定有愛的存在;愛的產生是因為一種感覺或衝動,但是愛的維繫卻是因為生活或習慣;愛是需要無私的付出,但並不是你付出了一切就是愛——關鍵的是你愛她,那麼你就應該給她她想要的,而不是你的全部,那樣不是愛而是壓力……吴镇宇其实也没有阳痿,只是他太爱他老婆了,所以太在乎她老婆说的话了。
他把自己能够给予他老婆的一切都给了他老婆,但是他不知道他老婆真正需要的是吴镇宇像个男人一样从新给自己树立信心,从新具有男人气概。
所以无论吴镇宇做再多的事情,在关心她照顾她,她仍旧是觉得吴镇宇不行,但是因为爱所以仍在等待,等待吴镇宇能恢复正常。
而梁作為一個擁有眾多追求者的無業、無孩子,甚至無性生活的年輕漂亮女人,如果她不用和一堆女朋友打牌來消磨時間與打發寂寞,那麼她出軌的可能性應該非常高。
況且女人一旦閒下來,天天呆在家裡,那很快就成了黃臉婆。
那時如果吳的病好了,她擔心吳不要她了。
而天天不着家的跟朋友出去玩,則又很容易“變質”,或者很容易有“是非”。
而且隨着朋友圈的擴大,面對的誘惑也會增多,到時候她能控制住自己麼?
我想她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梁選擇每天不停的打牌,可打牌時那落寞的表情與充滿想念與擔心的眼神、別人輸錢時那羨慕的眼神、自己輸錢時那高興的樣子……這些也是她對於吳愛的體現。
盡量的等待吳恢復正常,盡量的陪著吳,盡量的讓他們愛的保質期能延長,盡量的減少外界誘惑對於自己的考驗。
我想這些盡量就是梁愛着吳的證據。
其实吴镇宇只要重新的树立信心就能正常。
他只是觉得自己的事业做得不好,让自己深爱着的老婆受了委屈,跟着自己这么多年吃了不少苦。
所以面对那么美丽的老婆,面对老婆众多的追求者,特别是老婆每次对他阳痿的冷嘲热讽让他更加的自卑,更加的没有男人的气概。
只是他也深爱着他老婆,所以我尽力的想要从其他的方面去补偿他老婆。
可是这一切她老婆却并不知情,她老婆不知道他需要的是老婆对他的鼓励以及支持。
他需要的是老婆每天跟他说我爱你,无论你什么样,我都爱你。
我不会喜欢其他人的……可是这一切他老婆不知道,所以她才不不停的用讥讽与嘲笑来刺激吴镇宇,希望通过刺激能让他能拿出点男人气概来。
直到最后,吴镇宇明白了老婆为了自己而晕倒。
他老婆明白了吴镇宇为了改命为了能够提供给她更好的生活,而宁愿做杀手去杀人……于是,两个人幸福了!
這就是第二條暗線,走的感情路線。
是在講述一個非常具有現實代表意義的愛情故事——現在的社會並不是不存在相濡以沫的愛情,只是我們都沒有珍惜而讓它悄悄的從我們的身邊溜走了。
而本人的經歷就太類似太類似這部影片了,所以這也是我為什麼寫本文的原因。
我剛剛經歷着片中男主人公類似的遭遇。
而這部影片我看後,才突然的發現自己的很多方面想錯了、做錯了……所以,我感謝這部影片。
是他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問題,明白了很多很多。
所以,我才想通過本文能讓大家都仔細的去看看這部電影,去感受一下導演想要表達出來的思想與價值。
具體內容這邊發佈出來,說是有敏感字。。。
請去我的博客看http://alexliyu.blog.163.com/blog/static/162754496201052252155285/
吴震宇的戏我一直很喜欢,他已经很久没有好的作品出现了,以前就听说这部戏了,这次北漂不知道他的表现怎样。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看了这部戏,结果并没有让我失望,吴震宇的表演在这部戏里只能算是一般,可能是因为蹩脚的国语吧,这让我想起了《无极》里的张东健,他的一句“有肉吃”笑断万人肠。
——题记影片故事围绕吴宇川寻找小人展开,因为有着生理上的问题,这让观影的男观众很容易就能体会他的处境,他的抓狂也很容易被人理解,影片中场景的转换与叙事方式,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花眼》,CULT的意味悠长。
在东方台忽悠别人的刘义伟这下忽悠起港台同胞了,电影里刘老师句句经典,说的本来就男性特征不太明显的吴宇川见了他跟见了爹似的,看片的时候好像心总是悬在半空,直到电影的结尾导演才将整个圈画圆,最终该去哪的去到了哪里。
片中语言是一大亮点,抛开主角蹩脚的国语不说,他极度反映社会阴暗面的勇气是值得鼓励的,剧中应采儿要求要回自己的骨肉,说这是我的骨肉你不能带走,结果秦沛却说“如果你把一张卡插到atm取款机,那么取出来的钱是你的还是取款机的?
”女主角立马反驳:“我他妈从生理上厌恶你!
”血战到底本是一种打麻将的规则,它是一种坚持的游戏,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胜利。
作为近年来少有的城市电影,这部虽算不上经典,但也基本入流,相比较我还是比较喜欢伍士贤的《独自等待》,希望第六代多多努力、血战到底。
更多评论详见-别让电影住我的眼-酸柠檬的bloghttp://blog.sina.com.cn/u/559a1b55010003cm
我不是四川人,实在无法了解那种麻将的玩法,导演很想在黑色幽默与人物内涵中找到一种平衡...所以他用了《Taxi Driver》的片段,和场景只是Robert De Niro在出租车中看着肮脏的美国,吴镇宇在电摩托上看着鸡鸣狗跳的成都,除了模仿以外看不出一点思想了,王光利不是马汀.斯科塞斯,看来他无法掌握那种懦弱人物的内心,所以在发现自己的无能以后,把本片定义为都市黑色喜剧......那句“are you talking to me”个人觉得导演在以致敬为幌子侮辱了一部片子,另一个导演和一名演员。
吴镇宇身上确实可以看出一点德尼罗的神经气质,可惜在这样一部不伦不类的电影中,导演就是败笔,剧本就是败笔,其他的多说无意了。
极端的人爱极端的电影,看上去有点矫情,其实挺纯粹。
就我个人而言,喜欢的只是城市电影和底层电影。
我喜欢这种与电影之间的纯粹关系。
在电影被商业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和底层电影必将在以后成为人们的观影主流,就像以前我们觉得糖精是甜美的,现在因为发现它的甜通常应用于工业且是有害的之后,就不那么喜欢糖精了。
我们遭遇了太多的大片的谎言,《无极》?
《黄金甲》?
《夜宴》?
《见龙卸甲》?
……太多的欺骗了!
所谓大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全明星的阵容?
还是号称几个亿的制作投资?
也许我们的概念仅止于此吧,当年好莱坞大片引进市场的时候所打着的也是这样的旗号,如今华语电影重操故技,惹出了张艺谋陈凯歌的不幸名声,水土不服?
还是根本没有能力去操作这样的作业?
回顾中国导演的历程,根本无法找出他们能够操作大片的任何痕迹,当他们拍出了那些在国际上风光无限的电影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也就是他们对细节的完美把握,当然,我们会承认他们的才华,但是我们却坚信他们的长处也只是做一些情调的刻画,而不是恢弘的气势,这在《无极》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某些细节方面导演饿良苦用心,然而,我们却不是在看MV,基本的故事都没吸引观众,基本的表演都没达到及格,或者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当一部电影被拍的无聊之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吹捧这部电影?
中国缺乏好的城市电影,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勉强算一部,之所以说勉强算,是因为张艺谋的这个作品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也能拍好城市片”的愿望,虽然影片有着城市的外衣,但还脱离不了乡巴佬的气质,整部电影除了姜文和李保田扭曲的面部表情和声嘶力竭的吼叫外,没有别的了。
2005年的《独自等待》可以算上是一部很不错的,这部电影几乎囊括了我对城市电影所有的认识:熟悉的场景,快节奏,流行音乐,繁华背后的真实与虚伪,直白与隐喻的交织……回到电影上来,片名《血战到底》,原本是来源于一种四川麻将游戏的名字,却意外地成为一个小人物的生存寓言。
只要肯坚持,不绝望,你就一定会有翻身的机会,做一手大牌,赢下那骑在你头上近乎整夜的庄家,那么你才是最终那令人刮目相看的胜利者。
这是一个充满了黑色幽默的现代城市电影,从影片第一组镜头里妻子对吴宇川的追逐霍地一下子跳跃到夫妻二人的床戏来看,电影的大方向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一个游走于梦与现实之间的两段式猜想,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跳跃的节奏背后给人的遐想空间往往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吴宇川是个事业平平、霉运连连的一个小人物,自卑而怯懦,怯懦到连自己老婆的冷言冷语都无法再承受。
一次倒霉的买卖,几乎把他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逼到了人生的绝境,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逼迫着自己“宿命”上一把,找个大师指点迷津,找到背后那骑在自己头上压得自己无法翻身的小人。
过程似乎很宿命,吴宇川得到了必须杀掉小人的启示,却迟迟无法摆脱自己内心的懦弱与个性上的迟钝。
在他精心谋划好一次又一次暗杀事件,又接连遭遇失败。
他的宿命猜想,最终被自己一直怀疑并痛恨,甚至想杀之而后快的老婆给点破,原来是在他认为自己老婆即将抛弃自己而企图杀掉她时,他终于知道自己错了,一切都错了,老婆正在为了帮他还债而被迫与人组了72小时的车马连环局,拼着性命与人“ 血战到底”。
夫妻两个人,面对即将坍塌下来的生存压力,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与方式面对。
一个是在城市里满街游走盲目地寻找刺杀对象,而另一个则是冷静而若无其事般下来利用自己的最强势的捞钱手段与人“血战到底”。
两个人物的性格、与处事态度有着天差地别的出入,一个是自卑、懦弱、任由人家摆布;另一个则是对自己充满着自信,意志力坚定得超忽我们的想象,无论是对手里的麻将牌,还是对自己选择的男人。
这样的对比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矛盾一鲜明起来,似乎更能让两个看似极端对立的人变得真实,相互衬托彼此清晰的个性。
这符合电影所采取的黑色幽默的表现方法,追求两种极端的表现力所反映出来的戏剧落差,造成戏剧化的冲击。
事实上这样的对比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就连采取的叙事节奏都以极端跳跃与温情款款两种方式相互穿插,一半的影像激化了人们对整个事件的疯狂猜想而陪伴着主人公走进了一个疯狂的人生竞技场,而另一半影像则把你从疯狂的呓想中拉回到现实世界中,让一股温情冲淡了黑色的边缘情绪。
以电影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具有想象力的表达手段,具有相当强烈的实践色彩。
喜中有乐,哀而不伤的调子自始至终都在贯穿着影片的始末,虽然我们即将面对的原本是一个联想起来都显得很残酷的故事,但是事实上你会发现事件完全不象你想象中那么沉重,导演王光利在利用一种全新的情绪引导你去接受这个全新的电影方式。
现在是商业大片风行的年代,但人们早晚会厌倦电脑特技和空洞无物的炫技式电影。
中国的城市化范围正在迅速扩大,一批批的人开始进入城市生活,他们需要贴近自己生存和精神状态的电影作品。
城市电影并非小众电影,起码它是可以看得懂的,《疯狂的石头》、《鸡犬不宁》、《好奇害死猫》、《我叫刘跃进》等等带给我更多的是思考而不是追星般的雀跃!
http://hi.baidu.com/kentzhu/blog/item/5c22bac724e59bd9d00060af.html
血战到底?还好没有三翻```````````电影宣传永远都是和事实不太搭调说什么吴镇宇不惜牺牲来裸奔,以为会是上演个什么伟大的男人,结果`````````````去除他老婆打麻将的镜头,所剩无几啊``````````````刘大师死了吧.生命还真是脆弱`````````````
goson 发表于 2006-5-4 22:36:41吴镇宇拍的一部内地电影。
之前看到片名《血战到底》,首先想到的是《爱.作战》那种类型。
看了介绍,才知道是黑色幽默的片子。
里面的三个香港演员吴镇宇、应采儿、秦沛都是自己讲国语对白。
要说和《爱.作战》也有共同点,全片都在逃避、追逐、紧张的气氛中推进,不同的是由于其黑色幽默的主调,观众不会太担心最后的结局。
前四分之三可看性算是不错,从高潮到结尾就有点让人失望。
不过不以苛刻的眼光去挑刺,这样的片子应该说是不妨一看的。
PS:超女的评委黑楠在片中客串演一个卖黑枪的人,吴镇宇去找他买枪。
黑:“有了这玩意儿,想杀就杀!
”吴:“very very good!
”看来超女的后遗症还不浅。
《血战到底》的硬伤在于不知所云。
“血战到底”这个片名的意义究竟何在?
是说坚持到底?
是说造物弄人?
还是说苟同于命运的安排,一切皆有定数,只在天命,而不在人为?
于是,才有了秦沛的必有恶报,刘仪伟的人算不如天算,吴镇宇傻乎乎的找回运气,恢复功能,应采儿卖儿子之后又找回儿子?
王光利的创新勇气或许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没有把剧情理顺之前,步伐还是不宜过急的。
评价一部片子的好坏,其实完全在于媒体的意见倾向,于是便可能把一部烂片吹得神乎其神。
一部电影出来了,只要想往好的方面去说,怎么地都能评出点东西,掰呗。
但在我看来,这绝对是部烂片,不出三年便会被人彻底遗忘。
它没有给受众带来起码的情感共鸣与舒适的观影体验。
它的主人公是阳萎的,病态的,而整个片子也同样阳痿。
阳痿的意义在于它没有重点,没有冲突,没有戏剧高潮,找了大腕,但没有适合他们的剧情设置,使得整个片子有架子没内容,空有骨架,却没有皮肉,放在阳萎上说,便是空有男人的外表,却无法行事,不是不坚,不是不久,而是不举,颓得不轻啊。
http://qigu.nklog.org/
那威的表现让我惊讶,虽然是本色出演,很是到位还有老戏骨秦沛啦,谈不上出色,却也中规中矩贾樟柯和张小帅的演出让我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别拍了,这个圈子还不够乱么”“放着英雄不拍,净拍些边缘人物。
”其他的致命伤,让我对这部低成本制作的感觉由高到低,直至谷底还有刘仪伟同学,还是去炒菜吧
我从生理上厌恶你
惊悚>幽默,过于朴素的电影,表达得一般。港真,吴妈的表演没的说,而且煲冬瓜有可爱到我。。。
不知所云的大烂片
trash
怪怪的
吴镇宇果真神经刀,看到贾樟柯和王小帅串场真是无语
吴镇宇也救不了的片子。。。
中间有点儿散
某年央6所看。吴镇宇的港式普通话太违和了,刘仪伟的算命先生颇得妙趣。王小帅和贾樟柯客串的那一出戏 :英雄人物不拍,尽拍些边缘人物,你们怎么搞的?
吴镇宇的普通话是个败笔
适合深夜看的片子,各种后现代的镜头…也许是在重庆待了很久,觉得成都话还挺亲切的…额,就是太故弄玄虚了,导演总想跟宿命论扯上关系,题材不错,近些年稀缺,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这种中国电影。
大学时看过
完全没拍出血战到底的精髓
难以言表 看完感觉我和男主一样阳痿了
如果有配音会好点
在成都拍的哦。这片名起的太生猛了。
就算是我中意的应采儿和吴镇宇
还不错
所以最后那一幕什么意思
让我眼前一亮的电影,很黑色幽默!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