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晚了这么久才在房东的推荐下看到,但有些电影是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褪色的,什么时候看也不算晚——亲爱的Frankie,我们用尽一生所追逐和保护的,不正是为亲爱之人所做的无怨无悔么,不正是这温暖而宽广的共渡之时光么。
电影结束,关了网页,耳边还是那首钢琴曲,开场就出现,贯穿整部影片的配乐。
偶然间在豆瓣上看到这部电影的,本身决定09年平安夜看,结果就拖到了第二年的8号,在考完某万恶的专业限选课心情极差的状态下找来了。
演员的口音让我讶异。
不是美音、不是英音,到底是哪里的语调,苏格兰?
爱尔兰?
总之,这不是一部BBC式发音的纯粹英伦片,少了点儿伦敦的精致,带了点儿爱尔兰或者苏格兰的荒野味儿。
我喜欢。
没准儿是从小学拥有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开始我就迷上英国了,然后是《魔戒》,然后是许多许多部历史西曼,然后是BBC的名著改编短剧……然后,英国电影。
或者说是英国电影的感觉,英国电影的感觉是什么?
就是电影结束后,眼泪都干了,然后像是面朝阳光的方向,不由自主的微笑的感觉,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内心感觉无比的平静。
这就是英国电影给我的感觉,或者说是臆想中英国电影应该给我的感觉。
Dear Frankie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一个因为丈夫的暴力逃家的单亲妈妈,一个讨厌戴助听器的聋童,还有一个has no histroy、no present、no future的男人、没有love affaires、没有happy endings,但是绝对有希望、有感觉。
每一部英国感觉的电影对我来说都可以概括成一幅画面和一段音乐,这部影片里,音乐是那首像月光下的海面一样流畅的钢琴曲,画面是frankie卧室里能看家还得那扇窗。
嗯嗯,终于写了第一篇豆瓣影评了,因为从来不擅长用文字表达心中所想,所以一直没有动笔。
今天想,whatever!
Now or Never所以就写了。
电影一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睡前在B站主页推荐上随意打开的一部,作为2023开篇之观。
看了几十秒开头就不愿离去,神奇的故事感、画面感吸引着自己继续下去,直到片尾,不负我望。
情节设置其实并不新鲜,单亲母亲用尽全力保护耳聋儿子:携儿带母远离家暴男,扮父亲角色写信,雇假父亲满足儿子的期待……这对为人母者来说,也许是再正常不过之事。
最触动自己的还是母亲的尽心和儿子的孤独渴望却又小心翼翼,双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与保护。
其实孩子比成人以为的要懂得早,懂的多,有时看似后者在保护前者,其实反之。
家庭亲子题材尤其涉及到小孩的内容简直是共情极强的我的软肋,自己对于生养孩子的观念也在悄然转变。
从以前的抗拒、到好奇,再到如今甚至有一点渴望?
(也许暂时)一方面,孩子无疑会为自己打开人生新世界的大门,值得付出和依赖的人就此出现;另一方面,也许我也会因为软肋的生长而会穿上更厚的盔甲,毕竟要变得无限强大才能保护最柔软珍贵的部分。
法兰基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幸运于有呵护其成长的母亲、祖母,于遇到将其温柔以待的杂货店老板、假爸爸、美女同学……温柔地爱 就对了。
说几个点吧:1、法兰基开口讲话。
面对杰拉德.巴特勒客串的父亲告别,情急之下,聋孩儿小法兰基竟然开口讲话了,啧啧。
2、冠军石。
接过父亲递来的冠军石,法兰基作势要顺势抛出手,转念就珍而重之掖起来,转而抛出去另一块平凡(木有被父亲开光过的)石块。
3、家暴。
小法兰基的生父是个怎样的一个男人啊,纵然到了生命最后光景,也要拼劲全身气力,施暴。
啧啧。
好可怕的男人,所谓的暴虐到S,说的就是这样人吧。
不敢想象,小法兰基和妈妈,经历过怎样梦魇般生活。
4、自救本能。
幸福平凡生活的记忆很少,但是,暴力/变故生活里,恐怕记忆会比常人要早。
所以,小法兰基在妈妈爱的护佑里,渐渐宁愿相信那个存在于信件里的船员爸爸。
那是逃离黑暗记忆,自我救赎的一束光吧。
5、爱情。
杰拉德.巴特勒那个父亲角色是客串的,但是,感情是真挚的。
是小法兰基的信赖(那个熊抱)和渴望(明知是母亲的善意,也宁愿把握住这次机会)以及妈妈艾迪丽.莫蒂默的柔中带刚和散发着母性/慈爱的美丽,鼓舞/促成了这个本意是临时客串/救场男人怜妻惜子般的爱意。
给好评,8/10分吧。
每个人都没有那么懂事。
FRANKIE的妈妈也是这样。
她的谎言充满了她的爱,谁也不忍心揭穿。
小FRANKIE的世界非常简单,地理和海洋,还有他的水手爸爸。
我以为他是受不得伤害的,却小瞧了他。
当最后一封信读完的时候,谁都会为这个可爱的小孩感动。
他听不到声音,他却无比包容和理解这个世界,他有那份天真的洒脱,让他妈妈欣慰。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为了什么,为了自己亲爱的人,还有心中的那个世界,天天想着,一切都那么明朗。
FRANKIE洒脱的将冠军石打出一串长长的水漂,尾端的弧线一钩而过,像是怀念,像是放手。
他真的是一个大男孩了。
像那个水手那样绅士和善良。
海边是最好的地方,有空应该常去。
frankie可以眺望着那艘ACCRA,和他无声美丽的世界。
他妈妈可以一直安心的工作,不必再担心谎言,不用再替小frankie的想法担心,因为他是那么懂事的一个小男孩。
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了。
如今偏爱这种慢节奏电影,话语很少,细节很多,看过以后,回味无穷.看后,我就一直在想,电影里的这个假爸爸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水手结论是,不是.理由如下:1、妈妈瞎编的船居然存在,就已经很巧合了,如果朋友玛丽随便找来的一个人居然是真正的ACCAR号上的水手,那真是偶像剧了,显然,我们这是一个符合生活基础的写实电影2、第二次的见面,假爸爸要求一定在码头见面,结果,法兰基看到爸爸在船上,有一个镜头,爸爸下船时,给船上的工作人员塞了钱,从侧面证明,他是给钱才上去的,他并非船上的工作人员。
这就呼应了第一次见面结束,爸爸一定要求要在码头见面,并且说他有些事情要做。
其实就是假爸爸希望给法兰基一个惊喜,让他看见爸爸荣耀的时刻,加深对父亲的信任。
3、玛丽最后承认,假爸爸是她哥哥。
更加呼应了她只是就近抓了一个可用的人来帮忙。
这个人极有可能就生活在他们的附近。
所以我很看好这两个人后来的发展哦,因为如果他不是真的水手,就不会真的离开
我喜欢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人,当然最后的那个爸爸除外。
亲爱的,小法兰基,性情是乐观的,DEAF不是DEF,聋子又如何?
我是足球白痴又怎样。
小法兰基是勇敢的,为了妈妈,我会主动地邀请小姑娘的。
小法兰基是平和的,爸爸走了,妈妈会难过的,希望她能过得好。
充当假爸爸的那个陌生人,我们可以做朋友的,你会喜欢我的海马的。
还有那勇敢的,害羞的妈妈。
爱护着外孙和女儿的外婆。
那个硬朗,温情却陌生的戴维,那个邻居那个歌手。。。
所有的一切都是平静的,心里泛起的是轻轻的涟漪。
九岁半的失聪男孩,单亲的妈妈,爱吸烟的老太太会自己给自己涂红色的指甲油。
还有那个内双蓝眼睛的男人穿着沉重的大皮靴,在最后片尾的卡司里写着The stranger.故事发生在一个Typical的冬天。
雾蒙蒙的海港,街道边没有什么海报,橱窗被大铁皮替代,间隔着涂满了红。
小镇,几乎只有鱼和薯条的餐厅,单调的早餐,每天只看同一份报纸,连威士忌都没有颜色。
画面五分之一处的艾米莉从左侧低着头快步踱到右侧,陌生人带着小男孩踩着海边的泥水从右跑到左。
一个跑的快,一个跑的慢,好像两个抽离时空的交错。
跑得快的那个,是艾米莉的插曲吗。
跑得慢的那个,是艾米莉的人生长信的开端吗。
亲爱的,Frankie. 单亲的Emily,扛起了能做到的所有。
带着孩子离开粗暴的丈夫,供养自己的母亲,用信给孩子编着看起来蹩脚的故事,在故事要揭开谜底的时候,续上另一个开端。
老太太在看不到的地方挡掉子弹,用指甲油和红酒杯还有那些年轻的故事们鼓励你热爱生活。
杂货铺的老板娘、船上的水手、拉小提琴的美人鱼、讨人厌的同学打完赌信守承诺,更别提那个眼睛深邃的陌生人。
每个人都是最温暖的一面。
只为了维持这个Delicate的美丽。
9 Crimes9.4Damien Rice / 2006We might kiss when we are alone.When nobody's watching.Stranger临走时额头抵着Emily, 许久才留下一个浅浅的吻。
那个男人不会再回来。
这份美好太易碎,像那个被Frankie踹到衣袋里的Champion stone打出的水漂。
Dear Frankie, 谢谢你陪我造梦。
就像英伦诡异多变的天气,不安一直笼罩在镜头和观众之间。
这是眼下英伦家庭问题的缩影,这是一个并不快乐的浮萍之家。
先是不断搬家,不断转移,不断书信。
中间是小男孩不断等待期盼渴望远航的爸爸归来。
后来,是假的好爸爸圆场和真的即将离世的坏爸爸的残念。
几个悬念力道潜进。
妈妈不安的眼神;外婆隐忍的搜寻报纸寻人广告;九岁的重听男孩弗兰基,校内校外时常表现出广博的海洋地理知识。
妈妈,外婆,商店老板娘和她的哥哥,都在用不同的手段,基于对男孩的爱,而派生出种种人为编织的善良的虚假故事,虚假场景和虚假人物。
以爱为名,假做真来,真亦善。
这让笃信的九岁男孩,在同学前赚足了面子,乐足了圆满,亮足了暗色童年。
假爸爸终归要离开。
真爸爸终究要浮现。
但有了善爱的普照,燃烧的温暖太阳,已经不怕黑子的浮现。
这样的男主来一打......配乐真的很棒。
女主前段悲惨的婚姻,恐惧不安的生活,在后面得到了加倍的补偿,周围充满了善意和友谊,包括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图书馆管理员也是一样,加上拯救世界的男人,哇哦,祝你们幸福!
羡慕在电影中女主经常搬家并能生活下去的勇气。
我不敢想象如果是我会怎样?
我不了解英国国情,希望有了解这方面的朋友回复留言。
但是在我这里,山东,有个稳定的工作才算有生活,如果颠沛流离意味着生活很凄惨。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可以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能够让我无视奇怪的英语口音而完全沉浸在剧情里的,贫民窟是一个,本片是另一个。母亲的慈爱和孩子的坚强,让即使是正常家庭里的人都不得不羡慕
典型的英国独立小片儿,在苦难中注入些温暖,谎言在片中披上了一层童话色彩,母亲虚构的信件与少年佯装不知同样是对彼此的心疼,影片难得的是没有煽情过度,少年的失聪没有太多被利用的痕迹,情感却依旧丰沛朴实,可惜导演之后一直没什么作品。
故事简单套路的温情片,但是我个人的感触不深啊。
簡單但真摰平淡而動人演員演得很好,特別是演Frankie的男孩而這部戲亦讓我真正愛上了Gerry,這個陌生人角色真的很讓人著迷
一个温馨的小品。
海边的足球场…
Your friend Frankie。
ls母亲和ls儿子。😂
配乐真的好听,故事真的老套。
8.1 剧作扎实,充满真挚情感,角色塑造详细立体,演员的表演十分精彩。在Roger Ebert影评的提醒下重温了男女主从犹豫到接吻那个长镜头,确实是全片最好和最大胆的一场戏,无配乐无动作的留白精准地阐释出两个角色的心理活动,让角色动作的结果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对观众的真诚
很淡!
5/10
故事明明不错为什么拍的感觉衔接好不自然演技非常无敌一般唯一不错的是电影色调 我喜欢
配乐犯规,小演员犯规,杰拉德巴特勒犯规,后果就是看到哭瞎!
这才是我要的电影,泪汪汪!!
充满爱的谎言
电影本身的题材很普通,但是强大的电影原声歌曲烘托了气氛,让人的情感随之而动。最后亲生父亲的死带有宗教意味,不过只是点到为止。电影原声的力量大过电影本身。
21_036。里面的两位母亲都为自己小孩付出很多,总体来讲就是关于母爱的电影,并不需要一个男人来依靠
好帅啊,Butler好帅
小男孩演的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