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没上映,我看的枪版,体验感很差,但是对于釜山行1的热爱,我忍着看完了,为什么是忍着,因为跟第一部差距太大了。
感受一下朦胧美,手机截图~
①这部可以改名为《速激之釜山行》,让范迪塞尔和马东锡来演可能更有看头(脑补一拳超人一👊🏻爆头一个丧尸,哈哈哈)。
大篇幅在展示车技,不是说不能,片中车技也救了她们一命,但是导演编剧大哥,你这是丧尸电影啊,不是赛车啊,得注意比重啊!
况且那小女孩的车技也太好了吧,比专业赛车手还要牛逼,虽然看的时候爽,但看完回想总感觉不对劲,对于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这个设定有点过了。
②全篇对于人性的探讨浅尝辄止。
具体大家自己看,结果就是对里面的角色印象太浅,都有一点,但是你要问哪个人怎么样,你还真一下子不好说。
这就是人性刻画不深刻的结果。
③有些煽情来的太尬,时间太长,慢镜头过多。
她妈最后在车里准备自杀,磨蹭半天不开枪,你是知道男主要来救你?
根据当时情况,她妈那辆车离直升机有很远一个距离,她女儿们怎么看到她妈要自杀的?
就凭导演近距离拍了一个视角?
而且那个简队长太尬了,这感觉这气场哪是队长,更像保洁阿姨,经费不够了吗?
④人物刻画真的不够深刻,再说一次。
第一部为什么好看评分高,因为真的很感动啊,马东锡为了老婆而死,那个学生也是为了同伴,主演为了女儿,都是为了爱的人而奉献。
那么久了我还记得,这就是编剧成功了。
而第二部中,主演男一号,总觉得很苦逼,你说是当初没救母女俩而内疚?
那后面都是那个妈妈在说你欠我女儿,所以你要救她们,完全没有一次男主自己内心的纠结,涅槃,最后升华人性的光辉。
有人会说最后不是去救她妈了吗,但是枪口都对着下巴半天了,他才想起来要去救,要不是导演睡着了忘了喊开枪,他去之前她妈早就自杀了。
再看妈妈这个角色,很酷,我很喜欢。
但是当知道男主当初没救她们,竟然一点气都没有,你要知道那是世界末日生死攸关啊,还有自己孩子也被视而不见见死不救。
至少要有心里活动挣扎了再原谅啊。
最后明明可以一起跑掉的,偏要让他们先走,自己给指挥官披件衣服拖时间,害得别人又要回来救她。
你不是人设很酷,智商很高吗?
再看队长,没有实力没有自己的团队,为啥大家不反他?
即使他是末日前的高官,末日后这些有屁用?
何况下面人本就不服他。
(好评分割线)———————————————————我这个人很理性,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我觉得片中为数不多的亮点;①开头没救母女,最后又碰到了。
首尾呼应。
很有戏剧性。
(啰嗦一句,这个戏剧性编剧没有充分利用好啊!!
)②最后接头人出尔反尔一枪打死队长,够嚣张,够狂。
这才符合这个人的人设,打死后自然而然喊兄弟们拿钱,他本就是为了钱来的,少个人少分钱。
③队长最后一口气倒车,引丧尸上船。
我觉得这个设计挺好,先不说中了那么多枪怎么还不死。
人之将死,能来一个是一个,何况是一船的人。
这才是末日下的真实人性。
④如果不把这部当丧尸片,不看第一部,那么飙车戏也挺有看头的。
可能是我看的枪版,总觉得画面不真实,哈哈,改天去影院对比一下。
⑤指挥官对孙女的爱很动人。
“她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为数不多的光辉”。
是的,末日下,孩子就是希望,何况她们还如此聪明,善良。
最后指挥官挡子弹也是情理之中,动人之处。
⑥其实我觉得,给了那么多镜头给丧尸,如果这些丧尸里面能出现第一部的人物,我相信会是个很燃,很催泪的点。
(个人YY)(总结线)———————————————————最后总结一下。
对于看过第一部,以及看了那么多电影的我来说,这部不算好片。
但是疫情之下,作为第一批面世的电影,我是感激的,半年没看新电影了啊😭😭😭,值得我之后去电影院再支持一下。
没看过的依然可以去看,不管你觉得好不好看,我觉得,导演和剧组花了那么多钱拍成的电影,我们过了把嘴瘾后,还不应该支持下吗?
哈哈哈。
(第一次写影评,欢迎交流❤)釜山行2:半岛釜山行
前几天刚刚重温了釜山行1然后这几天就马上看了半岛2完全没法比较,背景太大,太空没有代入感,釜山行1一个列车给人的震撼远比丧尸岛来的强烈不知道是不是期待过高,在看2的过程中完全无法感同身受里面的人物情感,很多地方无法理解情感表达与铺垫总的来说,感觉并没有用心去推敲整部剧的细节与情感,有点失望
当片末身负原罪的姜栋元舍身前去救援试图在丧尸的包围中自杀的“圣母”李贞贤时,“半岛”迎来了它最终的情感高潮,然而至此我仍未有太大的触动,很难想象,它和四年前那部席卷全球的电影源出一处。
《釜山行2:半岛》剧照丧尸,这个在影像中最早出现于维克托·哈普林执导,贝拉·卢戈西主演的《白魔鬼》中的怪物,随着雅克·特纳、乔治·A·罗梅罗(在此再次对这位伟大的老者表示深刻的怀念)、卢西奥·弗尔兹、格里高利·尼克特洛等一代代一位位响当当的名字的发扬光大,由食人的活死人这一简单的可怖形象渐渐形成了一个能够承载时代隐喻的投射系统:种族主义、共产主义、消费主义、殖民主义,不同的年代赋予了这群怪物不同的使命,并作为镜子反衬出人的丑恶与善良,且以此出发,编织出更为大胆英勇的政治批判与人道主义宣讲。
当《活死人黎明》中丧尸冲入超级购物市场,当《丧尸出笼》中被驯服的美国大兵丧尸击毙恶人后摆出敬礼的姿势加以烘托反战主义,当《僵尸世界大战》中耶路撒冷的圣礼将丧尸吸引而来,我们发现,这样一个B级剥削片亚类型,归根结底,竟是在讲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之中的点点滴滴。
《白魔鬼》(1932)剧照让我们把时间倒回至2016年,从戛纳午夜展映这一为类型娱乐电影准备的次级单元启程,《釜山行》这辆承载着革新亚洲类型电影疆域使命的“列车”一路席卷全球观众和评论界,导演延尚昊将《惊变28天》《新活死人黎明》《新丧尸出笼》及《僵尸世界大战》中的“疾走丧尸”带到北韩,于封闭的车厢中,在韩国左翼与右翼更替之际,进行了一场沙盘推演般的阶级寓言和人文主义思辨。
不同的阶级属性,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政治格局,不同的代际关系,折射出困扰韩国乃至整个亚洲的泛生存问题,并将答案最终给与了人性最深处的爱与善,有力回击了右翼势力。
丧尸在此所制造的奇观,随着情节的推进,逐步让位给了以孔刘为代表的的主角团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生死考验,一行人在车厢内的行进拼杀,是观众对主角们遭遇的揪心和牵挂,亦暗含的是对这个国家良性发展可能轨迹的观察与判断,《釜山行》的类型来自西方,然而它的魅力根源却是深深扎根于亚洲语境,扎根于命运。
《釜山行》(2016)剧照但是《釜山行2:半岛》是令人失望的,姜栋元饰演的正锡,一个对生存之希望破灭的韩国流亡军人,因难民身份与病毒灾难而在避难所香港备受歧视和排挤,为了还亲人与自己一次救赎的机会,重回半岛,替暴力帮会取回遗失的巨款,一次自杀式的任务,这个乍一看仿佛克鲁佐《恐惧的代价》以及弗莱德金那部更为伟大的翻拍版《千惊万险》中主角的行为动机,本应有机会扛起更为厚重的政治议题,然而延尚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有对全盘西化的娱乐性模仿与尽情挥霍的舶来类型趣味。
姜栋元宛如约翰·卡朋特电影中的前往无政府主义地带冲锋陷阵的库尔特·拉塞尔饰演的“蛇眼”,却并未展现出对当权者的任何质疑和抨击,在简单愁眉苦脸了一阵后,便以一个非常潦草的巧合遇上了自己内心的另一层亏欠——以李贞贤饰演的敏静为代表的的沦陷区幸存者,二人近乎白开水一般平淡的接触博弈后冰释前嫌,将人物关系迅速推向韩国电影程式化的煽情高潮,而充斥在这之间的,是冗长的对好莱坞传统末世电影的疯狂临摹:《疯狂麦克斯4:狂暴之路》、《纽约大逃亡》、《末日侵袭》、《死亡飞车》。
《釜山行2:半岛》剧照延尚昊放弃了《釜山行》中真正动人的情感铺陈,彻底站在了丧尸电影乃至末世电影的类型表层,以东方面孔完成了一部毫无落脚点的美国丧尸末世电影仿作,将这部续集变为了有着强烈山寨质感伴随着大量似曾相识的单调且吵闹的动作场面与廉价类型奇观的纯公式电影,这里没有真正用心创造的人物,每个角色都宛如机械人一般从一个动作场面前往下一个动作场面,同时分别简单承担着过往韩国电影中常规配置的面孔化角色职能:煽情的好人,嚣张的坏人,搞笑的丑鬼,失去鲜明的群像个性,便失去了再次构建寓言系统的基础,所有时间皆让位用来满足延尚昊对看似场面宏大实则调度平庸的所谓大片化愚蠢追求,毫无血肉,没有温度——冰冷无趣的虚张声势下的底气不足与哗众取宠。
《釜山行2:半岛》剧照当《釜山行》大获成功后,韩国电影对于亚洲类型电影的标杆示范作用再次被拔高,Netflix的韩剧《王国》更是将韩国丧尸电影这一新类型推向又一个巅峰,形成美学层面与表达层面的彻底独立与觉醒,一种新的剥削片亚类型以少见的A级制作姿态在东方问世,反剥削传统是它的本质,并比西方的旧剥削类型更加疯狂与人情世故,又更加强大和反噬主流。
对于西式经典类型模式的学习,工业指标或许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标准,如何做到本土化移植进而引起地域化共情,是更为关键的衡量指征,毕竟,模仿好莱坞巨大的运作模式、经验储备和硬件支持,从来不是区区四年便能实现的。
同时,我们或许不应该对延尚昊期望太多,当那部反映“龙山惨案”的失败之作《念力》问世之时,理应有所警觉,通过延续成名之作加西方大制作的方案来急于证明自己进而重振雄风的野心的失算,也为所有跃跃欲试的类型电影新人们敲响了警钟,除了痴迷于影像解构,似乎更要学会观察身边人的境遇与世界的变化。
等了很久的《釜山行2:半岛》终于看了,首先,放低预期的话,还是可以的,可以说是在同一世界观下的全新故事(因为和第一部基本没有什么关系,而且还是4年后…)所以…这部续集更像是部“为了续集而续集”的作品…所以,虽然格局更大了,场面也更大了(说白了就是投资的钱跟上了)但故事上还是差了点,话说就为了钱,值得再回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吗?
(不过,没钱更惨吧)(只不过最后也是啥也没捞到)其次,我也不喜欢斗兽场的戏份,真的一般,不过动作场面还是可以的,尤其最后那段汽车的追逐戏,可以说是全片的亮点吧(小女主的车技真的没话说,牛!
)虽然全片大部分戏份都是晚上,但是你放心,真的挺亮的,看的很清晰,又是照明弹、又是探照灯的…嗯,这个真可以!
(一些惊悚片,黑的那真的是一塌糊涂啊!
)最后结尾处感觉有点强行催泪的意味,效果?
真的一般吧!
(因为第一部我看到最后,真的哭了!
)总结:探讨人性,感人程度…远远不及首部!
只是一些动作戏份设计的还可以…唉,我个人是有点失望的!
可惜了这部续集了!
可能,不会再有第三部了吧!
个人评分6分(此影评只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主角和他的姐夫逃离了韩国,本来要去日本,为啥没去?
可以看成中日关系并不友好,也在影射日本。
然后他们逃到了香港,香港人民表现得特别不待见他们,甚至拍的香港就是穷烂破,和没文化以及没素质???
接着竟然为了钱回去韩国?
(给我再多钱我也不回去好吗?
有钱没命有啥用?
而且美国人这么好心分你一半?
结局那个队长死的很惨就说明了,人家只把你当机器人。
)最垃圾的就是剧情拖沓,故事情节严重煽情,还有大多的特效,僵尸都是等到主角煽情完了再出现,主角也不会多备一把枪?
还当过兵呢,我呸!
还有就是主角姐夫在斗兽场啥也没做,被旁边人推来推去就苟且偷生了??
我去,看的一头雾水,实在想骂人。
不说了,电影实在垃圾,看了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反正谁看谁后悔!
场面很宏伟,特效也很厉害。
但这故事线实在是带不动这大场面,故事老套毫无新意,一猜就知道下一个场景要讲什么。
主角们煽情太尬了,最后那里明明在逃亡还在那里一直拥抱,仿佛时间静止一样,一直在煽情却没有一种紧张感,故作煽情。
反派也没带智商的,都不知道他们所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什么,就一股脑的冲动,都不知道怎么活这么久的。
在这里面也犯了太多常识性错误,车里的电四年都还能用吗?
小孩的车技术怎么学会的?最后反派不知道可以一起走吗?所以这电影场面是有,但没有一个好的故事支撑这个场面,导致没有一点故事性,纯粹为了故事而故事,就只就是为了增加主角经历的难度而设置的,漏洞百出。
总之,场面行,但故事差煽情尬。
随着国内电影院正式复工,积压已久的电影终于陆续定档。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可想而知将会有效地刺激全球电影业的恢复。
而在韩国,电影《釜山行2:半岛》自公映以来便持续热度至今。
首周曾拿下超过2000万的全球票房,这也是全球疫情爆发以来的首周最高开画,力证着全球电影市场正在逐步走向回暖。
作为一部非好莱坞电影,《釜山行2:半岛》在疫情当前仅韩国及几个周边地区上映的情况下能有如此的票房表现,足以让人拍手叫绝。
这部时隔四年的续作,以其强大的吸金力让人们看到了韩国商业电影的征服力。
但随着该片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出,我们得以直观地看到观众对于这部续集的评价,可以说并不理想,甚至令人失望。
除了韩国本土的观众认可度较为不错外,该片豆瓣评分截至目前已降至5.6,IMDb也降至6.0。
相较于前作大爆的口碑,续集已被绝大多数观众列入了烂片的行列。
电影《釜山行2:半岛》究竟是不是一部烂片?
这似乎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另做回答的问题。
但相较于“烂片”这个粗暴的说法,笔者更倾向于认为《釜山行2:半岛》是一部失败的续作;之于前作,它的进步与退步都非常突出。
影片《釜山行2:半岛》的时间线在前作之后,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该片是《釜山行》的续集,这个由延尚昊导演打造的系列实际上却有三部。
另一部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的《首尔站》,它是这个系列时间线最早的一部,讲述的是韩国丧尸瘟疫爆发前夕的故事。
延尚昊导演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尽管不同,但时间线是相互承接的,《首尔站》、《釜山行》、《釜山行2:半岛》分别对应的叙事是丧尸爆发前、丧尸爆发中和丧尸爆发后。
影片《釜山行2:半岛》的主人公是由姜栋元扮演的韩国士兵队长,他在丧尸爆发后亲自护送姐姐一家人渡轮逃亡海外避难。
此时的朝鲜半岛,早已是满目疮痍的模样,其危机势态发展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士兵原本怀抱着逃出生天的希望,以为身在游轮上的家人能够就此躲过一劫。
却不料游轮上有人早已被感染,在士兵因职务事宜离开姐姐和外甥的间隙,游轮里的丧尸瘟疫迅速爆发。
等到士兵赶回来后,外甥已被咬伤即将突变,而安然无恙的姐姐不愿离开自己的孩子,最终选择被丧尸吞没。
士兵与姐夫最终逃到香港,目睹外甥和姐姐沦为丧尸而无能为力的士兵在香港这几年里过得浑浑噩噩。
他被无法拯救亲人的内疚感所折磨着,整个人似乎与行尸走肉也并没有两样。
因为在最后一艘驶往香港的轮船上发现了感染的宿主,相邻的国家和地区不再接收韩国的难民,幸存的士兵与姐夫成为了滞留在香港的最后一批韩国难民。
难民们在这里是最低下层的卑微的移民阶级,他们的家园朝鲜半岛已经变成一片死寂和破败的恐怖地带。
韩国沦陷四年后,碌碌无为的士兵接到了一笔价格不菲的买卖。
与士兵打交道的外国买家要求士兵一行人冒着危险入境韩国,将他们留在鄂木桥的已经装车完毕的2000万美元钞票带回来。
他为士兵一行人设计了可行的方案,需要士兵等人趁着夜间的机会执行。
再缜密的计划也赶不上变化,虽然士兵一行人买通海上警卫队顺利入关韩国,但在这片被夜色包围的废墟上,危险始终在暗处蛰伏着伺机而出。
士兵等人一再小心翼翼,最后还是有人被突如其来的丧尸吓到,不慎按到车上的鸣笛器,一时之间车鸣声响彻在这片废墟的夜空。
成群结队的丧尸闻声敢来,将士兵等人团团包围。
危机关头一辆车疾速驶来,士兵才得以脱险。
驾车的是一名年轻女子,后座坐着一个年幼的小女孩,她们凭借高水准的车技和娴熟的诡计,很快便了丧尸的围攻。
很显然,这俩人是没有成功逃难海外而遗留在韩国本土的不幸者,他们在这里摸索并掌握了一套对付丧尸的技巧,像这样的人这里还有很多。
基于人类贪欲的秉性使然,这些在丧尸领域下生活的幸存者并没有如人们以为的那样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反而还滋生出了权力的斗争和对同类的暴力玩乐,那些向善的人类则成为了被欺凌的弱势者。
士兵得救不久后发现,救他的这些人原来是他曾经逃往海外时见死不救的一家人。
后座上的那个小女孩四年前还只是一个婴儿而已,但当时的他实在无能为力,一门心思全都放在家人身上。
联想到姐姐的死,士兵的负罪感油然而生,他决定要将他曾抛下的这家人救出去,这是他获得救赎的唯一方式……
作为续集的劣势前作《釜山行》的成功在整个韩国商业电影史上是屈指可数的,该片不仅本土票房飘红,甚至在最排斥外语片的美国的认可度也极高,豆瓣、IMDb等各观众和媒体评分网站上都获得较高的赞誉,是10年代屈指可数的真正意义上风靡全球的东亚电影。
在这部电影的带动下,随后几年韩国陆续产出许多丧尸剧,最典型莫过于Netflix进军韩国市场的《王国》。
众所周知,《釜山行》的成功建立在原创度够高的剧本上。
它颠覆了丧尸片的陈俗架设,将整个事件设置在封闭的列车空间中,结合现代人出行的习惯设计险境,继而赋予了观众身临其境的想象力,让整个故事更加靠近观众。
作为东亚地区制作的达到接近好莱坞制作线的丧尸商业片,它给人的观感显然是既新奇也精悍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釜山行2:半岛》选择了一个非常好莱坞模板化的保守呈现,整个故事过于强调大场面和惊险刺激的镜头,而忽视了对情节本身的打磨,甚至在对人物的情感交代上也有诸多的解释不通。
这是整部电影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它缺乏一个具有原创度、具有新鲜观感、具有辨识度的故事。
作为商业片的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观众普遍都认为韩国电影的胜利靠的是题材,这在一些真实社会热点事件改编的韩国电影中得到印证,比如《熔炉》《素媛》《辩护人》这样的作品。
因此内地互联网上总有这样一种基调,骄傲片面地认为如果没有电影审查制度,这些作品中国影人也能拍出来。
《熔炉》
《素媛》
《辩护人》但当我们真正严肃地看待韩国商业电影的发展时,我们会清楚地看到,韩国电影工业的进步永远是建立在技术层面上的,而绝非纯粹的题材或者剧本推动。
就拿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电影《寄生虫》为例,抛开它那个独具巧思的贫富阶级的故事,整部电影堪称精妙绝伦的场面调度、不留痕迹的电脑特效、摄影、灯光都令人称绝。
《寄生虫》而《釜山行2》同样也是一部技术层面进步非常明显的商业制作。
较之上一部,这部续集的场面、灯光和特效都已然全面升级,它看起来更加精致和大气。
哪怕整部电影中的夜戏占据着很大的篇幅,但在场景保持了黑夜的真实性的同时,观众仍旧看得到电影中场景、道具和人物身上的细节,这需要够硬的技术条件支持。
韩国现今的电影工业毋庸置疑站在了东亚范围内绝对的领先位置,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里,它已经能够做到像好莱坞、宝莱坞这些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那样,一方面保持着本土商业片良性循环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能推出《小姐》《釜山行》《寄生虫》这些在全球范围内认可度颇高的本土商业片。
《小姐》新冠疫情下首周斩获2000多万美元的《釜山行2》反映的不仅是这个韩国丧尸片IP的巨大影响力,它还反映了韩国电影工业健全的发展,不仅包括电影制作,还包括院线应对新冠疫情的成熟表现:韩国院线在疫情期间迅速恢复了正常的运行。
在电影电视工业上,我们应当正视韩国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虽然《釜山行2》不可否认是一部令人失望的续集电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的出现也让观众看到了韩国电影业的可取之处,看到了电影院在新冠疫情期间依然能够继续正常运营的可行性。
作者| 多尼达克;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僵尸片看多了是不是再看到同样的电影,就有一个想法?
打僵尸一定要打头,爆头才行。?
这个类型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性,人的善良,责任,信任,团结,有爱有担当等等,最终一起战胜。
这部电影的那个爷爷他始终坚信他的好友回来营救他,回来接他,然而,她来了,他却为了保护两个女孩走了。
男主之前未救母女到后来又遇见。
母亲为了两个女儿能够活着。
那个贪婪的队长。
说是釜山行2,其实只是在背景上的延续(故事发生在第一部的灾难爆发的四年后)。
片子本质或许说是一部爽片更准确。
故事线及主角较多,采用多线并行方式叙事,显得几个主角有些雨露均沾。
而剧情的设计,或许也有不少地方不够合理或存疑。
但我个人觉得,该片在人物的塑造和人性的挖掘上,还是有一定的深度的:(个人解读)1)【拯救】男主当初放弃了救姐姐,但最终却被一直怪罪他的姐夫救了,而他却没能带姐夫回来。。
这也直接促使男主最后决定回去救受伤的女主,因为他不想再次放弃任何同伴生的希望;2)【坚持】男主的姐夫意外落入角斗场,被迫和丧尸生死战,他却依然坚持着,没有自暴自弃,他充分发挥了渴望生存的本能,才能在场上显得强大,直到男主为了救他出现;3)【爱】两个女孩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却依然内心充满爱,所以开篇她们才会于危难之际救了男主;包括最后爷爷救了小孙女,他爱家人,非常非常爱,他至死都希望孩子们离开这片地狱般的城市;4)【希望】爷爷始终执着于联络外界,我一度以为是他的幻想,但最后真的是他一直念叨的“简”来救了家人和男主,不放弃就有希望,哪怕希望非常渺茫……5)【善良】剧中两个女孩的母亲,始终是坚强又善良的。
开篇她抱着女儿求救却没有一个人搭理她,但她依然坚强地努力和家人相依为命活了下来(暂且不讨论在丧尸之城平安生活四年合不合理)。
而且她依然心怀善意,她没有因为没有被拯救而心怀恨意或怨天尤人,甚至在被男主告知是之前没有救她们的人时,她依然没有赶走男主,而是选择带男主一起谋求生路。
影片最后她受伤坐进车里按下喇叭的那一刻,无疑是伟大的。
是为了两个孩子,也是为了当时在场的包括男主在内的其他未感染者。
或许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点太多,以至于最终突不出一个明确的重点吧。
同时,对反派角色群像的刻画也是基本到位的。
见钱眼开的黑帮,自私自利、杀人取乐的驻军,都还是塑造得挺成功的。
在角斗场开战时,场边官兵的兴奋和激动,是令人窒息的,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已经彻底放弃了和外界联络的希望,甚至宁愿搞内斗也不想着团结(打过仗的士兵头头始终看不惯没参过战的石队长)而伏笔其实也有:片头男主打探情况时看到的那一整楼的丧尸,最后出逃时成功利用了;小女孩在出发前嚷嚷着一定要带的遥控车,最后对付疯魔了的石队长时也用上了。
(只记得这俩,或有遗漏)至于剧情的合理性,这里不做细究。
虽然其实我也质疑,一家人在丧尸之城平安度过四年的合理性……
作为沉寂已久的2020年电影院,大片纷纷延后改档甚至撤档,而每年全球热门的暑期档其实已经悄然到来半个月。
终于,《釜山行2》的上映,让影院有了一些嘶吼叫声,虽然上映范围很小,但也算是艰难的开始。
那么这部备受期待,更大格局,更大场面,更烧钱的《釜山行2》到底成色如何,是否成功打开了釜山行宇宙,更重要的是,《釜山行2》和前作相比,是否有继承给人黑马惊艳的品质。
今天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这部最新的《釜山行2:半岛》
毕竟《釜山行2》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没看,但这期又需要做更深入做解析点评,所以我会在不透露关键剧情的情况下,让没看过的人看了视频到时看电影也不会受影响,而看过电影的人看了这期视频,同样也能清楚我在说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釜山行2》的背景故事(预告片范围),在前作《釜山行》丧尸攻陷首尔一路扩散之后,在四年的时间里,整个半岛彻底沦陷。
但由于感染事态发生得非常惨烈,所以全球其他国家很快关闭了半岛所有交通,得以让感染只控制在了半岛境内。
而最后一批逃出来的幸存者,就包括了当时当兵的男主,男主和姐夫最后去到香港勾芡偷活得像过街老鼠。
这时男主意外获得一份额外任务,如果回到沦陷的韩国境内,把一车厢的美金带回来,将会每人能获得250万美金,前提是能活着回来。
于是男主和姐夫,还有其他几位成员组团回到了充满丧尸的韩国。
至此冒险开始,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成山成海的丧尸,还有已经在那浸染多年看尽人间炼狱的活人们。
在这样无政府的状态下,活人们自有一套地下规则和玩法,更荒蛮更原始更嗜血,而男主们也被迫卷入其中,最后不得不和这地下组织拼个你死我活,逃出生天。
看完《釜山行2》,我第一感觉这并不像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续作,而更像是一部扩展影片。
这也是我之前聊《釜山行》中说到的,一部电影作品的独立性品质,由于《釜山行》的男主全部在第一部都有着完整的塑造和诠释,从而让《釜山行》保持了很好的故事独立性,所以《釜山行2》更多是在背景故事下,扩展出一个全新的冒险故事。
与其说是续作,也可以说是一部《釜山行》番外大片,和前作的关联,仅在于丧尸元素。
而这冒险故事本身也自成他自有的故事独立性,我知道我知道,这冒险故事...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点赞买单,我们后面会聊到,我们先来《釜山行2》的优点。
先说结论,我一直认为电影作品不能用单一评判标准去审视,因为一部电影现实受众层面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主创愿不愿意承认。
《釜山行2》制作的目的和受众群,就是普罗大众并为了赚取更多的票房而诞生的商业片,让观众看到更过瘾的娱乐动作戏份是影片的目的。
在看《釜山行2》之前,我看过预告片其实有调低预期,因为我在预告片看到的都是砸钱的特效和动作大场面,所以我之前用了更多的字眼是冒险类型,而冒险类型的商业片,基本会弱化故事,把重点放在更爆更强更充满肾上腺素的动作戏份上。
我们基本一路跟随男主的视角,延绵着带出整个韩国境内被丧尸腐蚀后的末日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丧尸更多的特征,比如丧尸在不进攻时,处于深度休眠状态或低能量消耗,这设定类似于《我是传奇》中的丧尸。
当男主踏上韩国境内时,码头地板有写着“上帝已经抛弃了我们”,接着影片为我们呈现出了被丧尸推倒无法重建,世人已经遗忘的地狱般的死城。
影片巧妙利用前作没有提及的夜晚,让《釜山行2》夜戏成为了主打,也让观众能看到更多丧尸在夜晚的习性,加大了前作设计的丧尸对光和声音的特性。
而且要知道夜戏的特效制作难度,会比白天难度要大很多,在光影运用和细节还原上,都要把持到位,不然很有可能会被吐槽太黑看不到,但影片巧妙运用了闪光弹和照明元素结合,让夜戏有了更多玩法。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本片的主打动作戏份,前作没有一枪一炮实锤丧尸,这次是有用不完的子弹闪光弹泛滥,还有几个运镜非常过瘾的长镜头动作戏,都算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后面的追车戏,导演毫不吝啬展现了对《疯狂的麦克斯4》的热爱。
《釜山行2》不管是在剧情结构上,还是角色设定,场景设计,枪战飙车动作戏份等,都几乎完全按照好莱坞美式的打法来,这也让影片在角色设定的目标上,是背负着任务性的目标。
所谓任务性目标,通俗来说就是影片主要是以事件驱动剧情,而非角色驱动,这在商业大片中很常见,尤其是冒险类型题材,角色更多被沦为工具人,而真正影片要展现给大家的,是事件本身的吸引力,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釜山行2》动作戏份。
不过呢(我要转折了)虽然《釜山行2》制作更大,格局更大,动作戏份更多更爽,但既然影片标题是《釜山行2》,那就不得不拿来和更为惊喜的大黑马前作来比较。
同样的,还是先说结论好了,《釜山行2》在角色塑造和剧情的编织上,是比不上前作《釜山行》的。
当年《釜山行》作为黑马存在,在当时的热度和赞誉已经到达如此一个高度的情况下,续集想要超越几乎不可能。
毕竟两部作品的编剧都是延尚昊自己,他不可能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别和观众预期心理。
而且如果《釜山行2》按照前作的套路再来一遍,是否又会被评为吃老本不思进取呢。
当然,《釜山行2》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首先影片太过于西化了,这不光体现在剧情上,还在于角色塑造上。
前作《釜山行》让人惊喜的点之一,就是在于丧尸植入到了韩国和亚洲人情世故的关系上,这些在前作的细节中都得到很好体现。
比如前作小女孩礼让老人,大叔手机韩式铃声的幽默,甚至包括韩式捆绑手臂打丧尸的细节等等,这些都在无时无刻体现着这是一部韩国电影。
但到了《釜山行2》,且不说半岛末日景象已经模糊掉了韩国特色,这样的末日场景放在哪个国家其实都合适。
而在把活人放在类似斗兽场和丧尸对决的戏份,则更脱离了本土韩国或亚洲文化的人设,甚至...显得有些老套。
斗兽概念设定在西方影视作品屡见不鲜了,经典的就有《角斗士》,还有《权力的游戏》,《星球大战》等等都出现过,但如果这个设定放在《釜山行2》的韩国境内,丧尸虐活人充当娱乐节目,就显得有些违和。
毕竟斗兽概念是古罗马和西方的传统娱乐方式,比如你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亚洲人玩起斗牛,看到一群白人打起麻将吃火锅喝着二锅头谈如何抢银行,就...怪怪的。
再来就是角色的动机太弱了,虽说这是一部商业爽片,如果把配角当成工具人也可以,但男主也沦为全片带动事件的工具驱动力,未免就太平淡了。
这句话怎么理解,男主在影片开头被要求回韩国拿钱即可享受荣华富贵,但男主一开始是拒绝的,就是因为这一开始的拒绝,影片就把男主的转变弧光给磨平了。
在前作中,孔侑的角色弧光是怎么处理的,孔侑开始是唯利是图,只想着自己的人,但在经历一次次事件之后,决定牺牲自己拯救他人。
而《釜山行2》的男主,哪怕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为了自己混得好一些,就是要为了自己利益去韩国境内拿钱,也让后面男主救人的转变来得自然,或者说触动人一些。
但影片呈现的一直是男主正直,热血的硬汉形象,当然我知道在最前面有让男主有了一丝救赎的设定在,为了不剧透就不展开了,但这远远不够呀。
而且最后让男主决定前往韩国拿钱的动机,更没有放在利益上,而是...尊严上。
这就更有问题了,影片设计了一场戏,是男主和姐夫在香港备受当地人歧视,说他们是病毒携带者,疫情当下是不是很应景,所以男主为了挽回尊严不要被歧视,决定回韩国拿钱改变自己身价。
这...我打个比方吧,疫情期间大家应该也听说了,很多华人在西方国家有着很体面的生活,但依然上街可能会遭唾骂,甚至家门口被涂鸦羞辱。
说这些,我就是想表达,你被歧视和被尊严践踏,很大程度和你财富价值并不挂钩,所以在影片中这处情节的设计,或许不是让男主回韩国拿钱最好的动机,换句话说,难道你变有钱,别人就不歧视你了吗。
而且再说了,我没记错的话是250万美金,EMMMMM,在这我要为香港朋友抱不平一下,在房价这么高的香港,250万美金真的...不算很有钱吧,既然要用金钱来驱动角色,那还不如让他们去偷个钻石或者稀有无价珍品之类的,岂不是更让角色有冒着生命危险前往的动力吗,也能让观众更相信角色的动机不是吗。
所以哪怕这时给男主一个不得不去的理由,都会比现在的要好很多。
说到这估计有人会说,啊大聪你那么会说,那你来拍,你行你上,emmm...随便吧,对于这种要求资深吃货必须要做出米其林美食的言论,习惯了。
综上所述,《釜山行2》对比于前作,前作无时无刻把角色逼到要做出艰难的选择,这些选择真正驱动角色做出让观众相信的决定,比如为了活着,众角色都做出了自己内心更利己的决定,关死车门不让他人进入,或牺牲自己救下他人。
正因为这些把角色逼向绝路的选择,才让前作《釜山行》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
而《釜山行2》角色在选择上,则显得更为薄弱,甚至是任务性质的,这也造成了后面唯一还剩下的韩国元素,就是韩式煽情。
不过对于我来说是有效果的,毕竟疫情影响隔了小半年才去电影院,我确实带着很多情绪去看了这部电影(最后有泪目到),而且延尚昊也不忘对自己致敬了一下。
总之呢,作为《釜山行》的续作,成功吗,看你用什么角度去评价了,目前虽然受疫情影响,但《釜山行2》的票房一路高歌。
如果继续还有《釜山行3》,我依然会抱有相当的期待度,虽说《釜山行2》的格局更为开阔不再是一趟去往釜山的列车,但在大格局下,其实剧情本身还是放在一次有着明确目的的一小撮人的任务上,至于整个半岛还有多少故事,都还是可以继续挖掘的,比如《釜山行》结尾那孕妇和小女孩,她们的故事是什么。
做好了一部烂片的准备,实际却还行。你不能将其视为一部恐怖片,也不能老想着上一部,这其实是完全独立的一部,而且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废土类题材。就像片尾姐姐说的那样,僵尸横行的废土世界中依然有爱,这当然是一种俗套,但也是一种我们不能失去的俗套。
废土模式的《速度与激情-仁川漂移》,或者说是低配版的《疯狂的麦克斯4》。631部队是在内涵731吗?小姐姐飙车还是很帅的。
为了生存 牺牲别人的人性与牺牲自己的人性 挺带感的
你要战胜的是僵尸,人类和自己。
跟釜山行没啥关系了,感觉营造的末世感还是挺强的,对人性的不同状态也有展现,可看
怎么说呢,挺无聊的,生生把格局和世界观都做小了
韩国丧尸版速度与激情?还行吧,最后徐疯子那里其实有点意思的,李贞贤那就太刻意了
oh dear 太差了
柯南式男主,不断在目睹死亡。但其实,在最一开始,他就已经死了,没有任何的人物感情,整部电影都是停滞的,“死亡的”。
第二部扑街的程度都让我怀疑不是同一个导演拍的,这哪是釜山行2呀,这是速度与激情开到釜山了吧,这卡车的漂移技术,藤原豆腐佬看了都落泪啊。可能是第一部实在过于惊艳了以至于导演都有点飘了吧,女主一家演得都挺好的,所以剧情除了死亡飞车就剩煽情了嘛?而且煽情部分真的好尴尬啊,强行给男主灌了一口鸡汤然后就升华主题了?这不就是把疯狂麦克斯直接套进棒子丧尸里头嘛,直接改名《疯狂棒子》得了。
事实上,IP忠粉感兴趣的并不是叙事风格的统一,而是对世界观扩展感兴趣。然而,《釜2》选择了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作为一部韩国商业电影的同时,却罕见地败在制作技术上。该片的服化道、夜戏CGI和军事细节简直烂到不堪入目,特殊角色的扩写也非常敷衍。很难想象这是拍过数部堪称东亚前列、文武精湛的战争/军事/动作电影的韩国出品的电影。
姜东元别老演烂片了
给丧尸们点一首《追光者》。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恶犬追逐着鲜肉!
还不如《#活着》呢!
不如用点心思,拍片头那艘船
好莱坞元素大杂烩,完全没第一部的感觉了,还不如纯粹拍成个爆米花爽片
作为动作爽片,其实问题不大,赶不上1是肯定的了,加上里面黑了香港,肯定中国人不乐意,打分其实偏低了,7分比较合适,或者对我来讲3.2-3.4星都行。那个反派看了他好几部电影了,这个演员有点意思,演的反派又癫但有时候又带点忧伤的感觉,有忧郁文艺气质的反派,跟杀手不太冷里的奥德曼还不太一样,挺好玩的
类型改变比较大 跟前作基本独立。场面还是不错的
无语
超级棒 女主最后跑出来的画面 我的眼泪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