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No Zuo No Die

主演:华晨宇,欧豪,白举纲,宁桓宇,于湉,张阳阳,饶威,左立,贾盛强,于朦胧,范世錡,居来提·库提来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我就是我》剧照

我就是我 剧照 NO.1我就是我 剧照 NO.2我就是我 剧照 NO.3我就是我 剧照 NO.4我就是我 剧照 NO.5我就是我 剧照 NO.6我就是我 剧照 NO.13我就是我 剧照 NO.14我就是我 剧照 NO.15我就是我 剧照 NO.16我就是我 剧照 NO.17我就是我 剧照 NO.18我就是我 剧照 NO.19我就是我 剧照 NO.20

《我就是我》剧情介绍

我就是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5年,《超级女声》红遍中国,那是一个全民疯狂的年代。那一年,我们记住了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那一年,见证了我们最年轻最放肆的时光,那一年,竟已悄悄过了十年。2013年,12个年轻人怀揣梦想踏上这个舞台,他们曾和我们一样曾经历这十年,如今他们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 电影讲述的正是选秀舞台背后这一群年轻人最真实的故事,他们不再是被包装的“偶像”,他们会面对来自成人世界的否定、会愤怒、会叛逆、会疯玩、会打闹、会想要获得别人认可,他们只是一群平凡而真实的年轻人。 如果你正年轻,它是一面镜子,能让你看到自己。 如果你年轻过,它是一个时间机器,能让你回到那个放肆“ZUO”、放肆哭、放肆笑、放肆犯错、放肆沸腾的年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超能小队假面骑士Ghost传说!骑士之魂!全能侦探社第二季骄傲的玛丽五尺天涯扑杀天使十三省晨曦将至节振国传奇昨日之花超时空要塞DELTA天外歌姬郭小宝和周老财莫斯科绅士读心人第五季怪事屋第三季只能活一个吻隐者了不起的大盗奶奶礼尚吻来龙城古墓恶作剧之吻暗夜迷踪你是我的牵挂十个月我是你的真凶标签红蜘蛛2杨光的爱情故事战地迷情

《我就是我》长篇影评

 1 ) 天高地远,死在路上。

我带着“看看这是什么鬼”的豪情万丈去看了这部电影。

哪知道结果却有心挑刺,无力吐槽。

因为所有进电影院之前的“我以为”,都在走出电影院时变成了“我相信”。

我年龄不小,这么多年就学会了俩字:不信。

可当我坐在这里一边回想电影里的场景和台词,一边敲键盘的时候,心里只剩了两个字:我信。

所以现在我甚至有点小心翼翼的在写这篇影评。

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不止是路人的偏见,甚至是片方的宣传手段和部分粉丝的偏激误读。

所以就算我不能帮助大家认识它,也万万不敢让大家反感它。

错过这部电影是个很大的遗憾,我怕成为罪人。

最开始要说清楚的就是:它是纪录片。

没有表演,只有表达。

没有台词,只有心声。

没有演员,只有被记录者。

它出人意料的真实,也出人意料的温情,最后又出人意料的残酷。

————————剧透分割线————————电影的主线是冠军夜,所有零碎的片段都用倒计时的形式串起来。

我做好准备要看鲜亮漂亮的皮肉,就像所有选秀节目里抓人眼球的帅哥美女那样。

结果范导给我看了好看的工作人员和丑哭的快男选手们。

华晨宇的大舅脸和痘坑平铺在整个大荧幕时,我心里突然对这部电影有了更高的期待。

可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除了脸,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吸引目光?

居然素颜出镜!

居然穿睡衣出镜!

居然刚睡醒就站到摄像机前!

居然不露肉!

然后我又做好准备要看选手的艰苦家境和自强不息,就像所有选秀节目的选手介绍vcr那样。

结果范导给我看了他们像一帮神经病一样嬉戏打闹。

电影里七八个人穿着丑了吧唧的家居服,拿着录影设备互黑互损然后又笑成一团的片段,简直是我近期在电影院里看过最温馨的画面。

无比真实,毫不做作。

我简直要被范导征服了,只剩嘴硬。

我艰难的在心里吐槽,这种东西会有人喜欢么?

一点也不励志!

居然没有选手独自练歌到天明的镜头!

居然没有选手受了委屈嚎啕大哭或者刚毅的抿着嘴的镜头!

居然没有努力得到回报然后欣喜若狂的镜头!

好意思说自己是励志片么!

等等,又想起来这部电影好像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是励志片,我为什么会觉得它想要励志?

为什么?

后来我又做好准备要听听这帮小孩慷慨激昂的高歌自己理想,像所有选秀节目的选手一样。

结果范导给我看了他们的挣扎,矛盾和犹豫。

白举纲站在一片漆黑的背景中,梗着脖子想说不,最终却只是低下头一遍一遍的写自己的名字。

于湉的白短袖晃得人眼花,他想表达不满,最终只是在大家嬉闹的时候,脸上挂着一点点笑容说,抓人眼球没问题,不要丧失人性。

宁桓宇总是笑的带一点羞涩,可是他被淘汰的时候,趴在地上亲吻舞台,起身时眼睛里有小星星。

我摸了摸脸上的眼泪,这才想起来自己最开始,只是想看看漂亮的脸蛋儿和漂亮的身材而已。

当快男和电影都已经被定性为圈钱的时候,我并不敢奢求温情。

我又错了。

于湉一睁眼,还没洗漱就记挂着华晨宇的爸爸没有来,带着自己的父亲去叫他起床。

比赛直播时,白举纲紧紧的握着话筒,对着宁桓宇唱完了一整首歌。

欧豪玩着水开导大家,说你退赛是你牛逼,可选择了就要接受。

严厉的女导演训斥指责他们的任性,可之前也是她,耐心的协调选手和乐队之间的冲突,温和的说,他可能不知道怎么沟通,我们要帮他找到问题。

很多镜头和细节难以描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让人心生温暖。

说实话,我去看电影,就是捧出自己的一颗心,希望导演瘙它痒处。

不论我如何吐槽,我都一定是有所期待才走进电影院的。

我不是电影专业,拍摄手法和剪辑技巧与我无关,我只是想说,我没有失望。

还有一个绕了很久都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理想。

想绕过去是因为这个话题太大太空,又被太多人说了太多次,我没办法说的更好更透彻。

绕不过去却是因为,不说两句我心里难受。

人总要有点什么,是想要捧到手里认真去做的吧。

我记忆深刻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个人的飞黄腾达只是想法,而理想是对社会的责任。

我记得电影里,白举纲说过,我希望用我的歌声鼓励别人,感染别人。

于湉说过,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公平,可是在音乐面前,不论贫富美丑,他们都是平等的,我要给他们的就是这个。

从这里我开始觉得,这帮孩子不止是有梦想,有成为偶像成为巨星的想法,他们是有理想的。

这是值得敬佩的。

范导在“纪录片上院线”这条路上上已经走了很久。

快男们也在“成为偶像成为巨星”,或者“自由歌唱”这条路上走了很长一段。

可是这部《我就是我》虽然上了院线,票房却令人扼腕。

很多没有看过的人还在惋惜范导居然自降身份来拍这种东西。

可是快男们在多数人眼中依旧是只有脸蛋,甚至脸蛋也不怎么样,只有一帮脑残粉的小鲜肉。

这个世界并不在意你付出了什么,它只看你能拿出来什么。

当你有所成就,别人才会去看看,你付出过什么。

可是,哪怕世界从未听过我的。

别停步,别后退。

天高地远,死也要死在路上。

这是我对范导,对快男们,和对我自己的期待。

 2 ) 没看过选秀的人,更值得去看!

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看电影之前总会关注太多,近乎被剧透之后进影院,情绪就会一直在纠结之中,不能特别入戏。

《我就是我》本身是去年快乐男声的纪录片,对于全程关注的我来说,真的是被剧透太多了。

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努力的在将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一个从未看过选秀的人,我想从这个角度去感受,才能发现这部电影真正的价值。

十年选秀,每一个夏天其实都上演着大同小异的故事。

就像有句话说“谁没年轻过”,那些幸运儿,其实在海选的时候,也都是芸芸大众中一人,跟你我他或许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就像开场部分一个个放大的面孔,他们在做鬼脸在笑,其实我们有时候都分不清谁是谁,但是你能够感受到那种自由自在的放肆。

其实,做一个普通人才是最自由的。

当他们真正开始淘汰开始晋级的时候,自由与放肆都是被限制的。

导演马浩说“这个舞台有所得就要有所失”,欧豪劝慰兄弟们也说“要么你退赛,那你就真牛B,如果不愿意离开,那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

”电影里有许多舞台之外的内容,离开比赛之后他们去雪山、沙漠、海边,还有山上“免费午餐”的小学 校,每一个场景都那么空旷,他们在那里不管是欢笑奔跑,还是静静放空,都不由自主的把人带入一种境界里,那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自由天地。

镜头在自然的宏大与舞台的喧嚣之间转换,就像我们年轻时的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对立,导演插入的这些镜头不仅没有破坏比赛的节奏,反而让人更好的了解选手的内心,感受到电影所表述的意向。

除了选手,电影让我们第一次真正了解幕后工作人员,他们其实不仅是选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是我们了解青春成长后的真面目。

芒果选秀至今已经十年,在现在的媒体时代,一个成功的节目挺立十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也许选手们回忆里只有一个夏天,而他们则是一个个夏天,或许很多人已经从青年走到了中年。

导演、乐队老师、声乐老师,他们面对选手板起面孔、声色俱厉,可是仍然能从他们的言语和眼神中感受到温情的一刻。

女导演李洁婷哭着说大家都不睡觉,就是为了你们,你们表现不好对得起大家吗?

后来我们知道她那时候已经得了白血病,直到现在仍然在医院治疗。

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没有一个专业的演员,也没有人在演。

导演范立欣敏感的扑捉到许多感人的镜头,那都是人本身真实的反应。

那些高兴的、痛苦的、强颜欢笑的、忍泪沉默的镜头里,每一个人的表现真的比专业演员更吸引人。

其实除了感动,这部电影也有不少笑点。

从一开场小伙伴们的打闹,到后面男孩子们青春无忌的玩笑荤话,都是点缀电影的亮色。

这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梦幻电影,反而是造梦工厂的幕后故事。

没有看过选秀的人,或许更应该推荐你去看一看,如果你还拥有一颗年轻的敏感的心。

 3 ) 每个人都曾是快乐男生

坦白说,我其实不算是快男的粉。

至今都没追过。

华晨宇的这一期我还是看了【花儿与少年】的时候听过他过几首歌曲。

白举纲在我没看这个电影之前,根本不知道他。

纪录片好玩的点是因为它真实可爱。

你能看到在那个夏天里,所有少年们的可爱、梦想、对抗以及最后的释放。

可能最初以为是粉丝电影所以期望太低,因此看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么有意思。

比起所谓的三强的内心独白我更喜欢那些小细节。

比如白举纲问,你们现在还遗精?

我都遗精三次了。

比如花花说,我不喜欢被塑造,我只喜欢做我自己。

比如欧豪说,哪怕一周给我们一个下午,不拍我们,让我们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

可是……没有!

每个人都曾经是快乐男生。

然后终于我们在机会、机遇、以及突如其来的各种成长面前,突然被积压膨胀迅速长大。

有一些是我们不想的,有一些是超出我们预期的。

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不知道。

我们也许会变得残忍、现实。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这不就是人生么?

能在一个多小时内见证一个人的成长和转变,这是特别让人感动的事。

 4 ) 看了不后悔,但对非粉丝没有吸引力

演到总决赛那段之前发现,没有选秀的今年夏天,有些寂寞呢。

一开始就知道这部片子不会有朋友同样想看,默默独自在线选座买了一张票等着包场,还担心不够两人取消场次。

宣传里吹捧导演如何牛纪录片如何精彩,事实证明没看过13快男的人一定不会喜欢,说真的如果不知道这些人谁是谁谁什么结果,不是经过三个月漫长实时跟踪培养起对人物的喜爱,会很难明白片子的线索节奏启承转合,哦或者应该说它其实就没有启承转合,因为即使是我也没有理出头绪。

难怪场内仅有的另一伙人走时抱怨限于时间而选的这部“什么烂电影”。

可,它还是有些地方让我真正感慨:羡慕这群小伙子在真正走向社会前有一大帮人来指引协助他们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整个蜕变,而自己毕业四年好像没有真正意识到“责任”二字的分量;惊叹于十年过去张含韵还是整个舞台上最美的女神,明星妈妈叶一茜重温想唱就唱不知是何感想;小伙子们美好的歌声让我陶醉,然后我居然已经认得出并没有多么喜欢的左立的嗓音,去年选出来的这帮人,真的有他们闪耀的理由。

抛开我自己个人情感来说,导演努力地挖掘了当时成为热点的白举纲坚持不选其他人为最弱的“爷们儿”之举,幼年父母离异的华晨宇极力通过比赛向父亲证明自己“值得爱”那种心酸,PK时通过眼神影响现场粉丝投票给自己兄弟的“作弊”行为,还有不可避免的录影和排练受伤,24小时被拍摄的处境和选手们真实情感表达之间的冲突;可这些其实挺常规,换个人也会有,最多表现的细节稍有差别而已。

亮点只有一个,复活一场马上又被淘汰的组合困惑不甘愤懑地说着没有见到为自己复活而高兴的欢呼,只有六强的粉丝抱团悲喜;一旦阴差阳错不是最强,那么你将什么都没有,这就是电视选秀节目的残酷。

总的来说,中英文片名我就是我、No zuo no die不很贴切。

去看了,我不后悔。

 5 ) 为什么所有的影评都是5分?

这部片子本可以打2-3分。

从影片人物而言,角色太多,无法聚焦,辨识度极低,从情节而言,剧情单一,缺乏冲突,就画面而言,范立欣导演有他的美学口味,但是一些空间环境作为承载角色内心感情挖掘的背景设计和角色本身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例如雪山),于是画面再美丽,也仅仅成为画皮,也就作为海报还行。

整体而言,电影制作表面功夫比较足,摄影本身的技巧没有拉分,但故事太次,感情太弱,作为电影基本不能成立。

粉丝感动本来和电影无关,影像只是再度营造一个宣泄空间而已,这是公道话,不算黑粉。

但这个片子有问题,不诚实。

创作者的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品格,无论是什么作品,再商业也罢,导演在创作和发行时的态度、目标和自己的真实思想应相对统一。

如果迈克尔贝总有王家卫的情怀,我们势必失去了变形金刚酷到极致的特级斗打,因为擎天柱大哥看着威震天就用右脚点个地,左手画个圆,引而不发,眉目传情。

即使这可以算一种创作的突破,却是真心对不住投资者的。

这里说的不诚实,就是因为此片明明是一个商业行动的副产品,是冲着圈钱来着,为什么不大大方方说这是就是个商业电影呢?

这个时代,即便你很作,只要诚实,敢说大实话,一样有人喜欢,说不定票房实际更好。

却非要带套,说是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是个啥?

Factual Cinema,一切真实内容的内容能放到电影院都可以把这个套带上。

称自己是真实电影,其实就是找退路,即想讨着商业操作的好,又要赚大家对纪录片的同情和资助,这个和路边要钱的差不多,装可怜,一转身开宝马走了。

归途列车是我最喜欢的片子之一,我相信范导的功力不止于快男。

他会看不出来不能十几个人都当主角?

他会不知道男生宿舍那种拍法也就是个真人秀?

这个片子如果是真的关于快男的真实电影,就应该好好选2-3个人,好好跟跟他们的生活,看看他们的家庭,看看他们的朋友,看看他们的过去,再耐心等等,看看他们的未来。

不要这儿何炅突然说一句,那儿汪涵突然蹦出类,他们不是角色,这些个孩子们的初恋女友,爸爸妈妈们才是角色。

他们在哪儿呢?

难道粉儿们不愿意看看这些他们从来不知道的情感故事?

所以说白了,这就是天娱投资的软广告,一连串现场幕后花絮拼接和MV背景级别采访独白综合影像集锦,哪个导演也不能把它变成真实电影,何必把这个东西扭把成纪录片进院线的开疆辟土之举呢?

还找些玩纪录片的人热忱推荐,这根本就是扯淡,应该好好学学郭敬明,爱谁谁,是挣钱的东西就好好挣钱。

别玩理想,在商言商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这个片子当年据说投资500万,营销发行免不了再花点钱,如果票房到不了1500万估计平手都打不到。

如果赔了钱,应该好好想想不诚实的售卖策略占了多大原因。

 6 ) 我就是我,13年的夏天。

这是14年的纪录片电影。

我13年的时候追的快男。

那是初三的暑假,我和最好的朋友去毕业旅行,跟了一个团。

在那个农家乐的宾馆里,我打开厚厚的小电视,拉着我好朋友看。

出来一个我给她介绍一个,我说哦这个我超喜欢,华晨宇,哦这个很酷也,欧豪,啊饶威很可爱的,很激动的带着她追那一期的电视直播。

好朋友吐槽我说,哪个你都喜欢。

没想到过了7年,我还记得,这一幕,也多亏了这个电影。

看这个记录片,再次品这些男孩们,他们都长大了,但是当时的他们真的每一个都很好,很单纯,很简单,很棒,也,很快乐。

就像是从一个看大哥哥,看明星的角度,变成了看同龄人的角度。

他们真的很美好。

再看他们的成长。

也都很美好。

只是花花成长的更巨大一些。

有粉丝说他有两次开化过程。

但是我会发现,最基底的那个他,还没变,和快男时候的他一样,还是那个男孩,只不过现在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男人的东西。

所谓成熟。

但是他还是那个小王子。

哦对了,当时的那个好朋友仍旧是我的好朋友,只是联络不再热切,但是在我心里她是永远的一生的朋友,她记录了我的青春,我最单纯的时光是和她共享的。

当时有一个同桌,是女生,很认真的说,我好羡慕你们的友谊。

我当时心里很骄傲。

和她写同学录的时候,我说,你多写一点,你看我给你写了那么多。

她说我,这么煽情干嘛,我们又不是以后就不联系了。

也是哦。

我真的很爱这个白羊座女孩。

她算是我人生中,主动深交的第一个朋友。

她很珍贵的。

也还记得我和妈妈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快男,妈妈很亲切的喊华晨宇花花,也一直喜欢他到现在,爸爸最近看了华晨宇的歌手,一向挑剔的他也很喜欢他。

而22岁的我,和华晨宇参加快男的是一个时期,面临毕业。

我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对30岁的华晨宇陷入心动的女人。

只是,唯一,有那么一点点后悔,自己当初没坚持美术。

因为有一年的灰暗期,所以突然不敢勇敢不敢任性,秉着要为家人负责的态度,听了他们的建议,任性了那么多年,突然想乖一下,想在人生路上让爸妈安心一点。

好多人问起来,我都说没什么好后悔的。

其实,翻过去看,在倒回去看,我是有点后悔。

没能坚持自己的热爱并为之付诸努力。

现在用来谋生的手段,也还轻松。

是很多毕业生眼中光鲜亮丽的职业。

只是它让我逐渐丧失魅力。

工作会占据我过多的时间,让我不得已把自己交给它。

15岁坐在电视机前边吃饭边看快男的那个小女生。

还有着对未来那么美好的憧憬。

谈一场美好的恋爱,成为干净独立优秀温暖的大人,为家人保驾护航让他们过的更舒服更幸福一些。

她应该也没想到。

自己竟然有天会在北京,在互联网行业,做着自己向往的所谓独立强大的事情的时候,开始后悔,违反自己的人格,不听从内心去勇敢追梦了。

她只想变强大,可真的给了变强大的这个选择后,她又说,这不是我要的,钢筋水泥。

我要的原来一直都是自由,浪漫,轻松。

那个对钱一直没概念的小女孩,到了现在,其实对钱也没太大概念,整天嘴边挂着赚钱赚钱钱钱钱的,其实也是为了迎合这个世界,为了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

用嘴巴念着的事情,永远不是自己内心真实追求。

她只是在佯装独立佯装坚强佯装所谓女强人。

她知道经济独立的重要性,所以她一直告诉自己要早日独立。

可她不知道的是,那个对钱仍旧不敏感的小女孩,热爱文字,热爱艺术的感性的小女孩,还住在她的心底,始终没跑。

可22岁的人生关卡,已经失去很多推翻重来的勇气了。

因为试错机会,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少。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地基。

小时代上映的时候,有个同学说她喜欢林萧。

她现在也的确很满足于平凡的生活,的确会仰慕喜欢老板类的事业型男生。

我想到了我跟好朋友刚看完小时代2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天色暗掉了已经,我跟我的好朋友说,我想成为顾里,保护你。

但是,仔细想想,我一直动心的角色,是南湘,那个在全剧里几乎没有存在感的角色,在姐妹团里也几乎是边缘化的角色,不正是我吗。

所以,我就是这么矛盾的一个人。

从这么多年前,就决定了。

我的感性基因过于强大,强大到我必须用理性来告诉自己,催眠自己,我应该做这样的事。

选理科也是。

但是,应该做,和想要做,是两个东西。

花花比我聪明,所以他闪闪发光在众人的眼前。

如果,我当时,坚持了画画,坚持了古筝,或者坚持了任何一样东西。

是不是,此刻就有底气站在他的面前?

或者有机会站在他面前,让他看到我?

可惜,我现在只是,同学们眼中的所谓好职业,它,很不酷。

喜欢是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意义。

做喜欢的事情,才会自在。

自在才会自信。

 7 ) 我就是我 真实一点 不要沉默

时隔三年又看了一遍,当时让我触动很大的“电影”今天又重新回顾了一遍,心理上面还是一样的感觉,但似乎比三年前少了些什么,少了一些热血沸腾,现在更多的是平静思考和自我认同,但之前给我的触动,依就没有变,我还是我,一个相对懂得更多了那么一点点的我,其实一直给我感触最多的不是里面时不时出现的“鸡汤”文,而是他们面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回应。

 8 ) 我不是花,我是那声音

追看了一夏天的13快男,大概总得写点儿什么。

写之前确实得自问两个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电影观众,或是作为一个选秀粉丝来评价?

评价这场选秀,或是评价这部电影?

那就先试试作为一个普通电影观众来评价这部电影吧。

片子太琐碎了。

导演一再强调合作不会影响他的理性判断,但他进入这件事的方式本身就决定了电影会因此而受限。

你会发现,剪辑后,人物的出场和“戏份”规律一定是他们的比赛名次,至少是这样的:华晨宇-欧豪、白举纲-六强-十强-二十强-66强。

然而真实的过程是,故事的走向并非纪录片导演在开拍前通过大量的前采就能预期的,因此这些有顺位的人物的故事并不完整,他们需要浩如烟海的素材中的其他人的故事来补充——或者事后按照剧本补拍起来。

我们似乎能捕捉到,影片有三条线索,第一条是比赛的时间线,第二条是由沙漠、冰川、海洋和打工子弟学校构成的横向的延伸线,第三条纵线勾连了十年的时空,则由何炅、李宇春、曾轶可等人的访谈和旧影像来实现。

但在三条线索生硬的交叉中,我的观感变得支离破碎。

为数不多印象深刻的细节之一是,白举纲一遍遍写下自己的名字后,有人向他提起王栎鑫,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者的故事。

能感受到,导演用第二条线与渐进的比赛的过程做着呼应,赛程就像是他们爬坡的历程,一个个新奇一个个坎。

但是比赛进程本身对于一个并无特别倾向的观众来说没什么张力,左立、张阳阳、饶威,或者魏一宁、范世琦,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小故事,可并不吸引人,只是让这个故事更碎片化。

而延伸线上的重点人物华晨宇、欧豪、白举纲们,作为一个粉丝,我当然知道他们是何时何地补拍了这些片段——更直白地说,我当然知道那都是他们事后在按剧本演了。

写到这儿,也就发现,一个粉丝如何可能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来看一部纪录电影呢?

它再真实,也只是片面的真实——更何况还不够真实。

它本身再客观,一旦作为对象被观看,产生的评价必然是价值的评价——更何况并不客观。

而一旦承认自己是一个十年选秀的粉丝,或是懂得些人情的普通人——而非一个极力不懂装懂的影迷,评价也就简单起来:我相信选手们有梦想,很迷茫,但决计不会相信龙丹妮马昊们那么善良。

我相信范立欣的职业操守,但不相信任何人在利益中能保持真正的专业判断。

当然,将一切都在发生中的真人秀拍成纪录片,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挑战。

如果导演从一开始就知道最后的前三名会是这三个人,并且可以毫不顾忌平衡地拍,那么孤独的富二代、努力的渔民儿子和热血的滑板少年也许可以有更多的细节呈现,以此完成一个不错的自我实现的故事。

无论是假装作为影迷或是真心作为歌迷评价了这片子,终归还是不想放弃作为歌迷记忆这场选秀的机会。

华晨宇无疑是通过各种途径释出最多生活哲理的选手,然而最灵的是耿琦。

全片最打动的我的是他在湘江边看烟火时的话。

他觉得自己像是烟花的引爆点,但引爆之后,“我不是花,我是那声音。

 9 ) 没有选秀的今夏,只有它

演到总决赛前发现,没有选秀的今年夏天,有些寂寞呢。

一开始就知道这部片子不会有朋友同样想看,默默独自在线选座买了一张票等着包场,还担心不够两人取消场次。

宣传里吹捧导演如何牛纪录片如何精彩,事实证明没看过13快男的人一定不会喜欢,说真的如果不知道这些人谁是谁谁什么结果,不是经过三个月漫长实时跟踪培养起对人物的喜爱,会很难明白片子的线索节奏启承转合,哦或者应该说它其实就没有启承转合,因为即使是我也没有理出头绪。

难怪场内仅有的另一伙人走时抱怨限于时间而选的这部“什么烂电影”。

可,它还是有些地方让我真正感慨:羡慕这群小伙子在真正走向社会前有一大帮人来指引协助他们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整个蜕变,而自己毕业四年好像没有真正意识到“责任”二字的分量;惊叹于十年过去张含韵还是整个舞台上最美的女神,明星妈妈叶一茜重温想唱就唱不知是何感想;小伙子们美好的歌声让我陶醉,然后我居然已经认得出并没有多么喜欢的左立的嗓音,去年选出来的这帮人,真的有他们闪耀的理由。

抛开我自己个人情感来说,导演努力地挖掘了当时成为热点的白举纲坚持不选其他人为最弱的“爷们儿”之举,幼年父母离异的华晨宇极力通过比赛向父亲证明自己“值得爱”那种心酸,PK时通过眼神影响现场粉丝投票给自己兄弟的“作弊”行为,还有不可避免的录影和排练受伤,24小时被拍摄的处境和选手们真实情感表达之间的冲突;可这些其实挺常规,换个人也会有,最多表现的细节稍有差别而已。

亮点只有一个,复活一场马上又被淘汰的组合困惑不甘愤懑地说着没有见到为自己复活而高兴的欢呼,只有六强的粉丝抱团悲喜;一旦阴差阳错不是最强,那么你将什么都没有,这就是电视选秀节目的残酷。

总的来说,中英文片名我就是我、No zuo no die不很贴切。

去看了,我不后悔。

 10 ) 我正青春,而你们的青春,却永不回来

从来没有想到,这部并没有致力于煽情的电影,最后却能赚到我的眼泪。

2013年快男选秀的帷幕刚落下不久。

去年的那个夏天,这个舞台上梦想迸发带来的激情,丝毫不逊于彷佛着了火一样的天气。

而这个夏天,这群男孩注定是电影银幕上的一大波“鲜肉”,够新鲜,够放肆,够真实。

青春和梦想,永远是耀眼到灼人的东西。

《我就是我》不是一场对于比赛始末的情节拼接,也不是刻意美化个人形象的镀金工艺台。

那些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都恪守着最重要的两个字,真实。

他们需要面对24小时的全方位监控,需要在台上全力以赴地表演,还需要在台下直面专业导师尖锐的批评。

这样的生活远远没有舞台上的那般光鲜,甚至略显狼狈。

他们也会疲惫、迷茫、痛哭、挣扎、压迫、崩溃。

十二个男孩的兄弟情也在这样一段艰辛的岁月中,显得越发珍贵。

在我的经验里,最能快凝结一段友谊的莫过于军训。

本来不甚熟悉的一群人,在没有任何庇护的环境下,互相扶持互相取暖。

而这群男孩所经历的,俨然更多。

他们一起哭成傻逼,笑成傻逼,一起在水池边嬉戏,讨论某种男性生理现象。

他们不是在扮演谁。

他们只是自己。

而在这样应该飞扬跋扈的青春日子里,做自己,就对了。

男人的时间很长,而做男孩的时光,就这么几年。

电影里并没有明确地硬塞给观众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只是用镜头记录着这一切,观众所感受到的,都是切切实实地在这些男孩身上涌动着的原始能量。

经受过几个月的磨砺,所有的笑与泪都被风干,他们站上总决赛的舞台,之后晋升为艺人各自发展,银幕前的我恍惚间又发觉,男孩们好像真的一下子长大,成了真正的男人。

十年选秀,缔造了无数梦想,也点燃了无数人的热情。

2005年的超女,开启了一个全民疯狂的年代。

大街小巷都在播当时大热的参赛曲目,学校里大家一起专门买电话卡来投票,甚至老师的某几个办公室里,都贴满了李宇春的海报。

周末一家人凑在一起看比赛,还会趁家里人去上厕所的工夫,偷偷拿家里的电话投票。

有时,拨号拨到一半,突然听到卫生间冲水的声音,就手忙脚乱地挂掉,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心脏却还剧烈地跳动着,惴惴不安地担心:万一刚好缺的就是这几票,该怎么办?

选秀就是这样一件有魔力的事情,让你愿意将大把的笑和眼泪全都毫无顾忌地扔进去。

不只是台上的人,还有台下或电视机前呐喊喝彩的我们,不知不觉中,都成了这场赛事的一份子。

2004年可爱活泼的邻家妹妹张含韵如今已经是一个温婉精致的小女人,2013年的这群男孩依旧年轻而张扬。

十年选秀,有的人从此万众瞩目,有的重归人海。

这种瞩目,是幸,也是不幸。

但他们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却无疑都是最闪耀的。

青春就像迎面泼过来的一盆水,也许只是一时爽,但那一瞬间却能映射出最美丽的彩虹。

如果梦想不能一蹴而就,那就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来吧。

这个夏天太完美了。

预告片里有一句话:“矮油,青春哪有那么高大上啊?

”没错,放肆地闹,放肆地笑,放肆地去追梦把!

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从来不丢人。

也许会有人嘲笑青春的幼稚和廉价,说谁没年轻过。

但是,请你记得,你正年轻,而那些嘲笑者的青春,却永不回来。

《我就是我》短评

我就是我 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快乐男声 都很棒

3分钟前
  • 雷慕黎
  • 力荐

十年选秀,那个燥热的夏天,怀念与你们一起度过。

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青春没有“为什么”,到后来你回答“没有梦想”时,你也许知道“为什么”

9分钟前
  • 凉夏
  • 推荐

20140110@ Clementi 我就是我

10分钟前
  • fled
  • 还行

冲着范立欣导演去看的

13分钟前
  • Standalone
  • 还行

给这部电影打分简直是我理性与感性的博弈。感性告诉我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调调。但理性告诉我这部电影缺点一样很明显。对这届快男印象大为改观。院线中国电影十佳,被完完全全低估的电影。豆瓣上的那些没看就打一星的装逼狗请你们滚!

14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推荐

看這部電影之前 肯定會想湖南衛視又來圈錢了 但看了之後 發現挺感人的 成功背後的辛酸 還有你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會有回報 選秀能讓你記住幾個人 大部分人還是會像墜落的星星被人們遺忘。

19分钟前
  • 1127½°
  • 推荐

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 2.6分就是你们的榜样,不敢撞小时代,敢撞后会无期!小四韩寒同意嘛?他们女婿同意嘛?

23分钟前
  • 清舞翩翩
  • 很差

挺不错,跳脱出来的那几段旅行很棒,无论是视觉表达的丰富还是人物内心的挖掘都找到了具体的发力点,比如雪地中华晨宇。大胆打破时间发展节奏和空间转换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27分钟前
  • 宝木
  • 还行

从没关注过这届超级男声,也基本不认识这些选手,单从这个纪录片,魅力并不大。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范立欣在技法上的处理还是可圈可点的,实在是这个题材太恶心

35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较差

作为一男,被拖去全程陪看,为这种题材还是有点尴尬啊。主要内容就是两部分:一些补拍的内心独白,各种雪啊、沙啊、山啊、海啊为背景。另一部分就是一些没有公开的后台画面,上课培训啊,各种挨骂,虽然说得好听,但是真是没人权,是个人都可以把你骂成翔。

38分钟前
  • 懒懒想睡觉
  • 还行

看看他们训练的门道,另外,支持范立欣。守规矩的人才能留下今天深刻的懂了。

41分钟前
  • 猫儿腻
  • 还行

这种电影,不看就知道,粉和黑都会有一堆人的人。就从片子所反应出来的,拍和剪都一般。毕竟还是孩子,感觉除了唱歌或许优于常人,但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生存能力,真是还需要多磨练。

42分钟前
  • Hachiko
  • 较差

我一直觉得白举纲写自己的名字,特别作

43分钟前
  • shoon
  • 很差

豆瓣评分太坑爹了,看完绝对黑转粉啊。最好看的是创作者的挣扎,努力从粉丝电影的形式里打捞出水淋淋的纪录片结晶,同情性地理解了选秀工业,又没有丧失批判性。外拍段落很好地外化了主人公的情绪,个人觉得是很聪明的做法。那些看不上快男的人怎么就好意思添其他两位我都不屑说名字的导演的臭脚呢。

47分钟前
  • 57
  • 推荐

这不片子远没有到范立欣该有的水平,感觉起来好像导演最开始着重拍摄的对象并不完全是最后呈现出来的那些人,好像一直在修正,一直在弥补,然后确实的部分用沙漠和雪地的外景填充,虽然完整,确没有力量。

51分钟前
  • 三饼
  • 较差

好可怕的"电影"。

56分钟前
  • 闫晶晶-deyn
  • 很差

《小时代3》《后会无期》《我就是我》,竟然全看了,这个暑期好青春呢!!其实三个电影都是三星水平,如果非要比的话,《我就是我》带给我的触动更大一点,回忆更多一点…

59分钟前
  • 宋大卡
  • 推荐

碎片式纪录片

1小时前
  • ┡枫逸轩┦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