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梁朝伟为什么不回来演了...没有剧情..演员的演出就像玩票...(EASON同志还是值得表扬的..)难怪都没怎么宣传...
什么都没看到,陈奕迅的表演可圈可点,但仍显稚嫩,可能和年龄有关吧。
刘德华的角色有所突破,坏坏的感觉让人刮目,其余的什么都没看到,除了那个就叔还行!
其实表演尚可,导演的功力有待商榷!
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一部好的电影,能让人有不同的感受,能引起很多的共鸣。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兄弟。
每个人活着都有责任,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
我的对可能是你的错,所以我不会意志强加,我不会改变你,我所要做的就是让你懂得认识自己是什么,其他你自己去做,我相信,一直并永远相信你能做到最好!
你是什么,终究是什么!
现在的我们和小时候一样,都有着相同的信仰,名字叫做爱!
兄弟,就你一个,我可以为你牺牲我自己,但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愿那么做,我知道那样做的话,你会很痛苦。
兄弟,就你一个!
剧情的整体构思还不错,是用了心思的,在当下越来越不会讲故事的港片整体氛围中算是难得。
但是细节处理上就太粗糙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怜兮兮的老大们,一个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时候被陌生人上前随随便便捅死,一个在街边等车的时候被车撞死,两个黑帮二代头子似乎没有小弟,干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身边总是只带着一个二当家的来做贴身保镖兼秘书,我一直在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担心,因为要杀死他们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过这两位当家的好像不这么想,为了解决对方他们都跑到了泰国,一场街头枪战看得让人叹气,难道徐克林岭东杜琪峰三位导演跑去玩个铁三角,香港就没人会拍枪战了吗。
不过,至少为了曾经的无线五虎将,也还是要看看这片子吧,虽然梁朝伟不在,汤镇业已经发福加卸顶,黄日华戏份不多,但苗侨伟和刘德华依然是帅气不减当年,苗侨伟好多年不见,眉目间依然是杨康的模样,真的是让人怀念港剧港片的那段鼎盛时期。
大牌演员云集的《天堂口》和大导演云集的《铁三角》先声夺人来势汹汹赚尽眼球,但前者拍的一塌糊涂后者拍的乱七八糟,虽骂声一片但票房飘红,大牌演员和大牌导演不幸沦为商业宣传的噱头。
如今又是一部大牌演员云集的电影上映了,而且还打出了怀旧牌,当年无线五虎如今四虎聚首连久不拍戏已步入富豪阶层的苗乔伟也重出江湖,其票房号召力可谓难出其右,只是由于前两部大制作的前车之鉴让人不敢再报以很高的期待。
那么这部片到底有没有诚意呢。
黑帮片的主题大部分都会选择悲情或宿命,悲情就像那些好人比如无间道的梁朝伟最后总会遇难,而宿名就是无间道倪永孝他老爸那句名言“出来混,迟早要还”,混黑社会的最后通常都不会有好结果。
这样的主题或结局往往会产生一种震撼人心并值得回味思索的力量。
其实也有人曾尝试去打破这种宿命,比如无间道中的刘健明,他以前没的选择当了黑社会后来千方百计地想成为一个好人,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机关算尽计划失败。
如今这部《兄弟之生死同盟》也是要去打破这种宿命,不同于无间道刘健明的为了自己这部片以兄弟情为依托并在一开始就摆明了宿命的结局,而剧情推进的看点则在于能否打破,从电影的这个立意来说是有新意的,而故事的编排也是有诚意的,它无疑是一部好片。
故事一开始就提出一种宿命,算命的告诉王志文他会有20年的好运但两个儿子却会像玄武门之变那样手足相残。
20年过去了王志文果真遇害,在临终前他把这个宿命告诉了大儿子苗乔伟,苗告诉父亲说人定胜天,而小儿子陈奕讯则对此一无所知。
到底这对兄弟能否逃脱这个可怕的已知宿命,成为让观众摒心静气地一直观看到故事结局的牵引。
接下来剧情的铺陈很有张力,苗乔伟黄日华陈奕讯兄弟,嚣张跋扈的仇敌汤镇业父子,以及刘德华林家栋的警方三方势力的矛盾冲突交错穿插高潮迭起。
而主线索则是苗乔伟为使仇怨了结并让家族洗底让兄弟接手而苦心设计的一个充满凶险的布局。
这个布局是全剧的一个亮点,不在于布局多么复杂精妙,而在于苗乔伟的果敢和魄力,他设计让弟弟开车误撞死仇人,又以弟弟为诱饵引仇人到泰国以便报仇,还要保持弟弟对此的一无所知,还要承担为此而让弟弟产生的信任危机,够狠够风险,这样的桥段怎不让人赞叹。
让人大呼过瘾的是这帮演员不是都白给的,尤其是苗乔伟是撑起这部戏的绝对主角,他内敛隐忍苦心孤诣但言语之间又尽显霸气凛然生威,其气场让刘德等其他明星黯然失色,凭此一点也足够值得一看了。
另外电影节奏不一味求紧凑而是控制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多的让人审美疲劳的枪战和动作场面,只有一段闹市追车戏,如谍影重重3里用出租车彪车一样这里用的竟然是三轮车,多少有点假但还是有求新的意思。
也许从细节上来看,电影离经典还有差距,但从目前浮躁的华语电影市场来看,电影拍称这样已是难得了。
最后还是要说说结局。
陈奕讯最后还是明白了大哥的苦心设计,苗乔伟自己承担了一切并略显老套地不久于人世,这样的洗底成功并逃脱宿命的结局多少显得有些主旋律和不够震撼,也许结局可以拍的宿命一些,让苗的计划失败增添一些悲情色彩或许会更能打动人心,但目前的结局并不草率也不妨碍整部片过程的精彩,同时也完整了立意的求新,是可以接受的。
结尾用那把象征黑帮权力的椅子被仍在二手市场上折价处理来隐喻,弃恶从善彻底洗底干正经事业,不挺好的吗。
2007-10-18
今天在“精品回放”里又看了一遍兄弟,这部片子的星评不高我总觉的是和它混乱的剧情有些关系的,也许演员演技不行?
也许情节平庸有漏洞百出。
对于一个好的电影的标准我也不是很清楚也并不去在意它,喜欢这部片子更重要的还是冲着Eason。
放下Eason不说,放下这部片子到底拍的好坏不说,我觉的它还是有它的亮点的。
这个亮点就是这部片子的主体和选材。
不说别的了,就光看见《兄弟》这两个字眼,就可以引出一大串发人深省的思虑了。
而且片中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
我看电影不太喜欢去追求细节,也许是我观察力不够,只是为了追星看个热闹。
不管怎么说,个人觉的这部片子还是不错的,也许是我品位不高?
也许吧,是独生的缘故,一看到和兄弟姐妹有关题材的电影,就会觉得特别好看。
还有主题曲很好听的说。
虽然这是一部以“无线五虎重聚”为噱头的影片,但依然是精品。
刘德华的号召力非凡,虽然梁朝伟为了《色,戒》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加入,但没有影响影片的质量,尽管票房号召力可能小一些。
我还曾想如果梁朝伟加入的话,让他来演哪个角色呢?
陈奕迅的角色吗?
有点太胡闹了。
说回影片,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看。
苗侨伟与汤镇业对峙的两场戏,刘德华带警察去王志文葬礼上搜查毒品的情节都是用语言和眼神来烘托气氛,让人能感觉到剑拔弩张却不需要打斗场面,这才是渲染气氛的极致。
导演把握的也不错,有点看《无间道》时的感觉。
当然情节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很老土。
父亲非常相信20年前的一个算命先生的话,对方说他的两个儿子在一起会自相残杀,于是他把两个孩子分开;哥哥却不太相信这种算命先生的话,他说“人定胜天”,他开始尝试着让弟弟去尽快成长接管家族生意,因此他策划了让弟弟杀人跑路甚至被追杀的不近情理的一条生死路;而弟弟不信哥哥是好人,自己想把家族企业变成正当生意。
这样的一个家族,这样的一对兄弟,开始了与另一对父子的对峙之路。
为了一些主流的因素,编剧依然把剧情时间安排在了香港回归之前,因此那些有关黑社会的内容有关血腥对峙的场景有关警察的嚣张都可以在影片中得到很好的展现。
虽然香港电影的元素很多,但是由于大陆演员的加入,和编剧导演的因素,使得这部影片不再仅仅像一部老式港片那么简单。
只不过最后兄弟们在泰国的那段追杀有点虎头蛇尾,而刘德华对苗侨伟兄弟俩态度的转变更加不可思议。
生死同盟在最后的影片中没怎么体现出来,如果是说黄日华饰演的阿鬼对谭氏家族的忠诚是这种同盟的话,那他的戏份也太弱了点。
如果说是兄弟同盟,影片中兄弟的感情更多一些,如果说“生死同盟”的话有点文不对题。
莫非还要拍“兄弟”系列?
最后说说演员。
刘德华还是那么有型那么帅,苗侨伟演老大不怒而威出乎意料,黄日华演的小弟由于情节不多很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汤镇业光着头的形象让人看了就想揍,王志文还是老样子表演无功无过,于荣光和黄奕的加入更像是两个应景的花瓶,如果没有他们,也许这部影片可看性更强。
综合打分:75分。
值得一看,收藏就免了。
这部片子真是没让我失望啊。
苗乔伟真的是很有气势啊,头一次觉得男人到了中年,发福一点也是很有型啊(后来在豆瓣评论里得知,不是发福,是结实,亚洲什么高尔夫记录保持者之类)。
岁月风云里面见他,觉得壮了好可惜,那样的身躯要演年轻的弟弟实在是有点勉强。
但是放在这里正好啊,成功的黑社会集团的老大。
相比之下,华仔身形好单薄啊……小时候看《射雕》,当然喜欢郭靖这个正面角色,虽然有点傻乎乎的。
长大后,每次看《射雕》,都是越来越喜欢杨康,呵呵。
在片头给股东分红的时候,汤镇业老爸不是说了句对尧妈不敬的话么?
苗乔伟拿着酒瓶过去那段戏,真的好有张力啊,镇住了……弟弟舜撞死汤镇业老爸,苗乔伟的眼神啊,我看了几遍都看不透,是在看弟弟呢还是在看仇人?
是在笑呢还是轻哼?
真是太牛啦,华仔相对“清澈”的眼神是演不出来的,也许真的跟苗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有关吧。
苗的苦心布局一开始真的让我误解他想除掉弟弟。
比如弟弟不明就里地坐上老爸的椅子,苗看到后那个眼神,让我担心啊。
不过,还好eason聪明啊,知道记车牌,总算听到老哥的心里话,才不至于反目。
刘德说eason从泰国回来就不相信任何人,苗说就是想让弟弟变成这个样子,唉,用心良苦啊。
黄日华好像瘦身很多啊,跟O记根本不能比啊。
为了演个精干的贴身保镖,真是有锻炼啊,而且一贯忠义形象,很喜欢。
他说“我也把eason看成弟弟”那句,真的蛮打动我的。
我一开始一直担心,他知道了父亲的死,会不会报复谭家,还好没有。
开着小三轮跟汽车飚车,真的好有型,让我也为他捏把汗啊。
非常喜欢eason的戏份,比如看到华仔上出租后使劲看使劲看,搞了半天在记车牌号……反正好多地方觉得,这个弟弟好聪明,以后接手兴隆一定不错,呵呵。
eason在里面很出彩的啦,尤其是灵堂那段和从泰国回来以后的戏,都很出彩啊,做足了功课呢。
林家栋也蛮出彩的,比如很不请愿地跟刘汇报查到的黄和于的旧事,边拉百叶窗边嘟囔着“堂堂男人”,说这个干嘛之类的话,转过头来就鲜格格地跟刘头挨头嘀嘀咕咕地八卦,真不是一般的搞笑哈。
还有好几场戏,林都很抢风头啊,好像刘是故意站在一边,让林发挥演技嘛。
刘在eason报案的那段戏拍桌子,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太好的警察,不爽。
另外,他已经很避免露出天王pose等痕迹了,不容易了。
汤镇业真的是很作孽啊,跟他爸在一起,还可以说自己是年轻人。
跟苗在室内对峙的那场戏,真的让人看出对比来,汤的身上几乎已经找不到当年段誉的风采了,悲哀啊。
王志文演得非常好啊,比如在海滩被刺后脸部涨红的表情,还有在医院跟两个儿子说话的戏,反正他现在演什么都好,呵呵。
于荣光就让人晕倒了,北大里面还油头粉面的,现在当警察了就壮了好多。
庄晴有很多人可以演啦,就觉得黄奕跟eason讲苗乔伟是好人坏人那段戏,好像还行。
在四环边的东都影城看了刘德华的《兄弟》。
据说之所以会和《色戒》同档期上映,是因为刘德华以当年“五虎将”的四虎阵容故意向梁朝伟主演的《色戒》挑衅,以示自己对当年在“无线五虎罢工加薪”一事中做了“叛徒”的梁。
呵呵,这自然是八卦家言。
已近“知天命”的五个英俊男人,浮生半世,过眼无数欢愁,怎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小心眼一把?
当然,你如果说这是恶作剧,那我并不反对。
老江湖,老套路。
剧情上略显不同的是,为了表现主题,谭(苗侨伟饰)复仇的非常简捷高效,而对方保镖的一句“这个位子我已经等了很久了”就把江湖仇杀的故事了结了。
实际上,自《暗战》和《无间道》以后,我认为港台的警匪片已经拍不出什么新意了(除非有机械战警出现)。
而我们仍旧喜欢看《兄弟》,为什么呢?
我想,不是因为王志文阶级斗争的脸,不是因为黄奕天真烂漫的笑,更不是因为陈奕迅一如既往的躁。
而是因为那四个男人。
我们喜欢少年演小流氓、中年演老流氓永远精力旺盛的华仔;我们喜欢永远一脸正气侠之大者的黄日华;我们喜欢虽有点发福但还看得过去的汤镇宗;我们更喜欢久别杨康后第一次出演大片男一号的苗乔伟。
无论剧情怎么无聊,我们都很愿意花上两个小时开看这几张老脸。
这几张老脸让我想起了我的少年时代,让我想起了那时代陪我一起看他们的她,他,它。。。。。
《兄弟之生死同盟》我奔着苗侨伟看了这部片子,话说他和翁美玲是我生平第一批偶像,他“杨康”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姑娘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喜欢郭靖的,和喜欢杨康的。
而现在,三哥是越来越有味道了。
哈哈,说远了,回到主题。
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论也有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对影片情节和演员演技的评价。
其中不乏有独到之处,但也有不少无甚价值的观点。
笔者无意对影片的情节和演员演技作评论,因这两者乃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并无太大的评论价值。
《兄弟之生死同盟》表面上是描写兄弟同盟生死同心的内容,但仔细看过之后,发现该片远不止表现了兄弟情义。
笔者着重从本片三位重要人物:尧、舜、鬼身上,揭示本片所表现的三大主题。
王者风尧无疑是全片中众星拱月的灵魂人物。
他接替父亲成为社团大哥,为铲除社团内部的反派势力,和对方斗智斗勇,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弟弟。
在警察的眼中,他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为正义事业所不容;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极为可怕的对手,所以警察们除了对他憎恨之外,更多的应该是畏惧,只因他是真正的强者。
他的性格是复杂的,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他究竟是正是邪。
就好像今人看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他是贞观之治的明君,同时也是策划玄武门之变弑兄篡位的阴谋家。
身居高位、能成大事之人,成府极深,性格复杂乃是一种必然。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社团大佬,从小就看透了社团内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身边的所有人都不足以让他信任。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必须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隐藏在内心深处。
他有着拿破仑式的威严和深邃,眉宇间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力量。
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包括他身边的女人。
同时,他也是孤独的,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所以,他的生命中只有两个人可以走进,一个是舜,另一个是鬼。
“王位不可落入他姓人之手”这一信条占据着他的意识,并左右着他的人生。
为了这一信条,他对待反派势力冷酷无情,不惜一切代价要铲除之而后快。
同时,为了这一信条,他甘愿奉上生命,像怒放的樱花,用一种极度灿烂和伟大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履行他人生中的最后职责。
他是悲剧的。
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为了让弟弟能够顺利接受自己的衣钵,也为了那生命中的信条,不惜赌上生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生命之火全部爆发,燃烧到极致,最终燃尽自己的生命,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弟弟最终成长为一名强者,一位足以接替自己的强者。
可以说,这一人生信条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源,但正因为悲剧,成就了他的伟大。
父子情舜是尧的弟弟,一位未经世事、天真纯洁的年轻人,“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然而,天真的他性格中却不乏血性。
他坚持原则,不畏强权,对兄弟仗义。
尧正是在舜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由于从小被父亲送到美国,舜的生命中实际上是缺少了父亲的位置的。
虽然回国之后见到了父亲最后一面,但毕竟太过短暂。
而早在父亲去世以前,尧就已经成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家中的大小事务显然都由他来承担和解决。
虽然影片中没有提到舜在美国生活的情况,但仍然可以从一些细节里看出来,尧对舜的一切都非常地了解和关心,知道他的学习、工作,甚至知道他的行踪。
而这一切,连他的父亲都无从知晓。
由此可以推测,尧在舜的成长经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长兄为父”,他们名义上是兄弟,实际上尧在舜的生命中已不自觉地扮演了父亲的角色。
因此,舜对尧的感情里,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兄弟之情固然有,但更多的则是一种对长辈、或者说是对父亲的敬畏。
影片中舜在尧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固执、反叛,即是这种感情的真实投影。
一如成长中的男孩,在父亲的权威下总是要表现出一种男孩特有的倔犟和不服。
每每要吃过亏之后才发现父亲的用心良苦,而父亲总是能够在这个时候给予男孩特别的理解和宽容。
在和尧对话的时候,舜就像个聪明、率真、又带点反叛的儿子,对尧总是要出言顶撞一番。
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他是从心里面尊敬这位大哥,抑或这是男孩天性中对父亲的一种敬畏。
为了让舜尽快的成长起来,尧设下一个一个的局,最终目的都是让白纸般纯洁的弟弟,懂得世道的凶险和人性的险恶,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学会如何让自己成为强者。
都说父爱像一盏明灯,危难时总是能够给孩子带来希望和方向,尧最终选择燃烧自己的生命,为舜照亮了前程。
影片没有交代未来的舜将会怎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尧的形象会永远像一盏光辉的灯塔,在舜的心中燃亮。
兄弟义鬼是谭家的养子,也是尧和舜生命中真正的兄弟。
影片中他的镜头并不多,但并不妨碍他成为影片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尧来说,鬼不但是他的保镖,更是自己身边唯一能够信赖的人,是可以把生命托付给他的。
他们之间的感情,已超越了主人和保镖的关系,而上升为一种兄弟情义。
为什么尧在最危急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鬼?
因为只有他是可以为自己两肋插刀的兄弟,有他在,自己才可以放心。
对舜来说,尧是父亲,鬼是兄长。
兄长对弟弟总是有一种出于本能的保护,鬼虽然不是舜的亲生哥哥,但他却是舜生命中真正的哥哥,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弟弟。
为了这个弟弟,他甚至和尧发生争执而不让步。
而尧也知道他是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兄长,因此在舜前往泰国的时候暗中把舜托付给他照顾,最后,鬼因保护舜而牺牲。
在鬼为数不多的镜头里,他已经完整的演绎出了一场感人肺腑的兄弟情深。
至于片中其他角色,如警察、律师等,虽然在片中有穿针引线的作用,但对本片的表现主题没有太大影响,相关评论在此略
好老套的情节,个别情节演的有点过了。看看就好,娱乐一下。
据说也是和谐版-_-|||
哎~~~当时是挺能吹的,什么五虎齐聚,报着救市的幻想~~~结果~~~貌似没有一个演员的表演让人激动,貌似太让人失望了
无聊
陈奕迅演技确实差点,除此之外,编辑和导演差强人意,故事太单薄,怪不得说《无间道》是黑帮和警匪片的巅峰之作,这后面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無綫四虎加一個陳奕迅。
中规中矩 最后还挺感人
不知道港版会不会更好。
2007-11-7 22:48:34 7/6.0(191)
不错啦,其实还,但那个结局是个什么鬼东西啊
看自己的电影,让别人评论去吧
我反而觉得不错
如果梁朝伟进来就……
没意思
兄弟情谊无价。
不要再跟我提兄弟,至少这部剧没有权力去拉拢这个热血洋溢的主题。
看的又是内地版结局啊..活生生地降了星级...
ms看过几次
喜欢的港片范儿~~~
猜中了结局,没有猜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