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之下的底层,代表了跨性别者的悲凄世界。
尽管男主一再选择相信,到底还是败给了人性。
什么是爱?
怎样才能做到永恒?
我们常常听到鼓励的话语,诸如加油做自己,却在取向问题上相形见绌。
大的环境根深蒂固,勇敢踏出那一步便无法获得绝对的尊重。
谁能够彻底拯救一个人的内心?
男主和自己达成和解,却遭到亲人孩子的恶意揣测,是他不对吗?
还是错的本就应是刻意的冷漠。
善良会变质,亲情会破碎,人生终是艰辛,所以不用太过取悦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就行。
假如你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到别处,支持不住就会坍塌,到头来还是害了自己。
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
麻烦多点理解和包容吧。
突然想明白一点,来佐证我这个标题。
如果没有那张彩票,如果没有那次宜家的体验,那么这个结局也许就不会是这样吧。
导演在开头把主创的所有名字都印在了宜家的价格标签上,正好呼应了最后因为一张没有兑奖数额的彩票一切分崩离析的结尾。
正证明了,金钱一开始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所有的变性也好,谋杀也罢,亲情背叛也好,友情羁绊也罢,甚至是最纯粹的善良,在金钱面前都是不堪一击,堪称儿戏。
我觉得安狄就好比是当下时代的骆驼祥子,在一个物欲的社会,普通人看上去已经不可能损失像是祥子那般的过度劳累,征兵,家破人亡这样大的变故。
而这些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就如同至亲的背叛,挚友的决裂,善良被利用,甚至被反戈,等等这些。
而两性的自我认知差亦是一种荒诞,更加放大种种人性的卑劣。
直到最后我都在奇怪,为什么苏荷母子第一次出现在安狄家里的那次谈话,苏荷没有说一句话,就像一个哑巴。
我甚至以为是被家暴聋了一直耳朵最后影响了她的语言表达,但是现在我明白那不过是她下意识的在利用儿子作为一个小孩楚楚可怜的姿态,最大化的去博取安狄的同情心罢了。
但是司机在一开始利用安狄的目的就很明显,那条刻意递上的手绢,那通恰到好处的电话,还有各种圆滑的说辞,都是为了击中安狄脆弱的核心。
最后是小孩子,才七八岁而已,这段记忆很快也许就会从他的成长中抹去,他只会记得爸爸妈妈带自己重建美好生活的快乐时光。
那张彩票,谁也没有去管它的数额有多大,有的人会想那是一百万,对有的人来说也许是一千万,总而言之,那个数字就是你放下道德和牵绊的尺。
其实并不是我们有多高尚,是普通人的生活中,根本没有多少过于强大的诱惑罢了。
李李仁在片中演绎跨性别者的痛苦人生,也讲述他面临外界歧视,只想回归自己的家庭获得认同,论及在《迷失安狄》中的妻子,支持他想成為女人的梦想,并对他说「辛苦了,过了这麼久,去找回你自己吧!
」让他当场泪崩,李李仁也坦言对剧本无比感动,「是什麼样何等的爱,能让自己的太太说出这样的话」,他认為安狄在外辛苦这麼久,无非是希望即便全世界都不接受他,也希望家人一定要接受他。
李李仁提到自己最喜爱的台词之一,「这五年来外人怎麼看我,我都无所谓,把我当怪物看,我都不介意,因為我知道那是真的我。
」一语道破跨性别者心底始终跨不去的亲情门槛,「我看过很多变性人的访问,他们每个人都想回去找家人,但是有一半以上的家人是不想见他们的。
」期许能透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正视他们的痛苦与悲伤。
获奖记录由於《Miss Andy迷失安狄》关注社会边缘人、性别议题以及文化衝击,多次获得各国影展肯定。
除了大阪电影节外,也分别入选NYAFF纽约亚洲电影
节主竞赛片、台湾酷儿影展闭幕片、高雄电影节「台湾越界」单元及德国五湖电影节主观摩片。
精彩花絮导演陈立谦在《Miss Andy迷失安狄》拍摄前特别做了多次的田野调查,分别访问了电影中三人所扮演的跨性别者、移工及身心障碍者后,发现在他们积极努力生活的背后,最大的困境是他们的选择的生活模式无法获得家人的谅解,他们渴望得到认同,能够毫无顾忌地成為自己。
希望透过电影中的角色让大家知道,不管变成什麼样子,真正的家人都能够 「接受你」。
一向外型壮硕高大、性格温柔的李李仁,如何在化妆师、造型师的巧手下,化身性格嫵媚的「安狄」?
李李仁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化妆,也必须戴假髮、胸罩,再加上他容易出汗,拍到一半时就发现头皮、胸部都狂长湿疹,让他苦笑「真的还是不习惯扮女装」。
然而李李仁扮女装逐渐扮出心得,「我越来越喜欢镜头上的自己了」,到了拍摄后期,他献出一场全裸露臀戏,让他直呼难忘,因為他从未拍过这样大尺度的戏,也苦中作乐笑答:「不过只有背面而已,当然不可以给你们看正面萝~」
李李仁自称「180公分的性感女神」,為了《迷失安狄》戴上假髮、化上浓妆,甚至除毛、挤乳沟,也穿上紧身衣服。
陶子好奇问:「紧身衣有突出物是不是很难藏?
」他则老神在在回:「可以藏得掉!
」让她惊回:「怎麼可能?
你的很难藏耶!
我不相信!
」他害羞回:「她说的是我的钱包,平时有带在身上,不太好藏。
」陶子又打趣回:「一个长皮夹、两个小零钱袋。
」似乎暗指他的尺寸。
身兼监製的林心如坦言,李李仁符合角色的年龄设定,且有沧桑感,没想到他一口答应,马上传了女装照给她看,让她印象深刻。
至於為何没找老公霍建华?
她坦言:「因為他看起来太幼齿了!
」面对李李仁大浓妆、自己却整部片素顏演出,她笑回:「当然美不过他啊!
假睫毛多长啊!
」徐佳莹此次為《迷失安狄》献唱专属主题曲,除了本身早对跨性别议题充满兴趣,也一直倾心於李李仁的精湛演技,更為他所饰演的「安狄」充满期待。
她打趣表示,特别想知道一向豪迈直爽的李仁哥,这次该如何完美詮释一名跨性别者,才会立刻答应演唱主题曲的邀约。
自从〈你敢不敢〉、〈惧高症〉多次与葛大為合作,徐佳莹录音时,一唱到「这不一定只能是性别认同的议题,更是每个人都曾经经歷过,这种很苍白的时刻」这段歌词忍不住泛泪。
她出录音室后,不忘称讚的对方的歌词写得真挚动人,「我很久没有在唱歌的时候看歌词就哭了。
」
期待了很久的片儿,看完有点失望,以下几点1:男主李李仁演的很一般,而且太man,完全没有演出变性人的感觉,感觉很出戏,甚至有时候想笑,相反演男主闺蜜的lucy演的就非常好,非常生动,以至于我怀疑他生活中就是变性人。
2:虽然我很喜欢心如小姐姐,但觉得心如演的一般,作为出品人和监制,有种硬生生给自己插入了苏荷这个角色,对于这部电影苏荷这个角色完全是多余的。。
而且里面林心如柔顺的秀发,干净的衣服,干净的包包,细皮嫩肉的脸,完全没有非法劳工留宿街头的感觉,还有一些细节演的也不好,比如在给客人按摩的手势一看就不像做按摩的。
人设也不成立,苏荷在给客人按摩的时候,很明显的排斥被客人的性骚扰,以及 Andy 招待苏荷, 苏荷要把对她很重要的项链送给 Andy ,这些都说明 苏荷是一个有思想,有原则,独立的人,这样一个人为啥又莫名其妙跟阿德搞在一起,并且跟阿德一起把彩票偷走了?
如果林心如演出绿茶白莲花、心机婊的感觉,我还能接收。
3:阿德演技很好,但人设不成立,前面演的很实诚,以至于我认为阿德是真心把Andy当朋友的,后面莫名其妙的嫌弃Andy和投彩票的行为让人不解。
4:编剧功底很一般,我更想看到 Andy和 Lucy闺蜜的线,闺蜜那么点戏份就GG了,以及想看Andy和阿德的感情线,最后阿德欺骗Andy感情我更能接受,剧本没深度,甚至觉得无聊,有些情节也比较矫揉造作,比如雨中摔倒还有看家具的情节。
后院有两条林中小道,一条鲜花盛放,一条荆棘密布,而我选择了荒无人迹的那一条。
【故事梗概】影片的开始从一张张明码标价的标签开始,既照应了影片中andy一伙人心中所期盼的“美好生活”,也预示着社会本质上也是明码标价的。
在老婆去世后,andy选择以一个变性人的身份生活,因此他遭到了儿子、女儿的不理解,因此他丢掉了工作,因此他被一群警察以“验身”的说辞被当众拍照羞辱。
变性人好友小胖的离去,证实了变性人的社会现状,连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与聋人同事、偷渡母子的相遇,让andy心如死灰的生活唤起了一点对未来的期盼,就是这么一群在底层生活的渺小的人,就像是聚集起来的萤火虫,用微光互相去照耀对方。
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剧情走向,借由日常的场景,在每个人心中释放着“小确幸”。
结局,那预示着“希望”的彩票大奖突然到来,曾经的“四人组”悄然远去,徒留andy沉溺在悲伤的长河里,美好的“梦”碎了,或许这才是现实的真相。
andy后来会一蹶不起,还是继续坚强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或许,我们都是andy,我们都可以替andy做选择。
【迷失的自我】作为主角的andy,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礼貌、勇敢、温柔、善良、脆弱、无助,作为个跨性别者,andy一方面是希望得到社会层面的身份认可,另一方面是希望获得身边人的情感认可。
他内心的纠结,他小心翼翼的动作,对爱的悄悄试探,无一不体现了他的心理轨迹。
andy选择了做自己,但只是因为做自己,他背负的、他失去的太多太多了,多得可以将他彻底打倒,令他一蹶不起。
所以,andy始终是勇敢的,勇敢地面对歧视,积极地期盼美好生活。
迷失的andy也正是andy在寻找迷失的自我,在寻找内心的呼应,在寻找现实的肯定。
很明显,她的寻找使他的生活处处碰壁。
【迷失的人性】在人类的社会丛林法则中,等级制度和金钱至上的理念成为了从上至下的法则。
有人说过:“真正的弱者会去欺负比他弱的人,而不是去挑战强者。
”在巨大的欲望面前,我们还能保持住人性的底线吗?
社会新闻政府官员贪污的事情层出不穷,再智慧的头脑,在面对金钱的本能欲望也会败下阵来。
你以为越上层的人,他们的选择越多吗?
不是的。
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利益至上。
所以,即使你这辈子也很难跨越你的阶级,那又怎样,你成就幸福的选择有很多,成功不应该只有一种定义。
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烦恼,有钱人的选择不见得就比普通人多。
这部电影的意义,就是把摄像头对准了少为人见的边缘人群,反映了或喜或悲的社会现实,只要能够给电影前的每个人带来一点点的领悟,就是所谓的成功。
你好,我是蓦然回首。
珍惜生命和身边的每一件事,善待自己。
不被社会理解的跨性别的Evon,感情极为细腻、敏感。
Evon是孤独的、多余的、不被理解的存在。
感情的错付与莫名的怜悯注定了Evon在这几个人物关系中的收场。
旧物伴有情感的寄托,那面墙,画满了Evon身边人的成长轨迹,那些人却终究都是离他而去。
与当下相比,过去只是过去,就让它过去。
关于林心如和男二出逃,这就是现实啊,他们逃出去能得到一个世人能够接受的正常家庭,我并不认为这是背叛安狄,只是他们选择了99%的那种可能。
回到男主,能这么突破的演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了。
戏里的他温柔且坚定,完美的符合了这个角色的设定,关于说装扮的不是“十分”女人,我只能说这想法太过低级。
回到最后只想说一句,人有千般,每个人都是特别且应被认可的,当然善恶有报而已。
影片将镜头探向了边缘社会群体:跨性别者,非法移工,听障人士,剧情围绕这三种社会边缘人群中的个体代表展开。
影片虽然名为《迷失安狄》,但其实跨性别者在片中只是一个符号,他所代表的是不被认同的边缘群体。
不论是跨性别者安狄,还是非法移工苏荷,还有听障人士阿金,他们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最终被人性左右。
影片以安狄的视角去看待他所遭遇的一切,前半部分安狄的生活是悲惨痛苦的,中间因为苏荷和阿金的出现,他的生活出现了一丝光亮。
然而到了最后,人性被欲望左右后,又是惨不忍睹的现实,看得人既忧伤又无力,久久不能平静。
画面拍摄一流,讲了个压抑中带点希望,最后一切都破灭的故事。
里面不合理的地方蛮多,比如阿德并没有给安迪任何恋爱的暗示,为什么安迪一厢情愿地扑了上去,对一个人好也许是友情。
安迪从一个善良的人演成了傻瓜。
李李仁的演技细腻,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去观察女性的动作,研究女性的情感。
安迪的老婆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他女儿说是他害死的?
故事没有交代。
现代社会对跨性别者宽容很多,至少我个人是没有歧视的,不知道为什么安迪生活的环境如此糟糕。
安迪女儿结婚时,其实他完全可以在这个群特殊的日子选一件西服,不必非要在任何时候都证明自己是个女人。
李准基不也看起来挺媚,不一样很成功?
最后就是林心如的演技。
有人收留看不出“喜”,母亲去世看不出“悲”,圣诞节家人合照看不出“暖”,被不喜欢的男人卡油看不出过多的“怒”,背叛恩人看不出“自责”。
少的其中1星给不合理的故事瑕疵,另外1星给林心如没有进步的演技。
她当制片人还不错,终于肯演一次别人的妈妈,演技实在有些拉垮。
电影想要展现和揭露社会边缘人的压抑生活,主角evon是变性人,苏荷算是黑户,阿德是残障人士,都是底层人士,却各有各的不幸经历。
evon为了变性,为了成为自己,失去了建构多年的稳定生活,被误解、被歧视、被辱骂,但是有句话怎么说,麻绳总挑细处断,一场意外还失去了自己变性后的好朋友lucy。
看到很多影评中的人都在说李李仁的演技不好,并没有把evon的女性形象给演活,不如Lucy的表现来的灵活生动,我反而觉得李李仁的表现非常符合evon的人设,要从数十年的的社会规劝中的性别身份中跳脱出来,五年的时间并不长,并不能让她很好的适应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就应该是那样拘谨的,不够活泼的形象,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性人都是那么自信的,大多数的变性人,并不像我们所能看到的那极少数的人一样,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坚强。
可能更多的是在慢慢的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过程中,艰难的重建自己的生活和自信。
个人来看,片中表达的不大好的地方是女儿和evon婚礼结束后的对手戏,也许导演是想要表现性格沉默的父亲无法言说自己痛苦和挣扎的情绪,但是在歇斯底里的女儿和父亲之间,总感觉给人的压抑感过于强烈,也有点不合情理,evon既然迈出了去婚礼的那一步,也许在婚礼结束后直接离去,或者是坦然的面对女儿的崩溃,可能都会比原片的表现形式更好一点(也是我个人的拙见罢了)。
还有最后结尾的时候,evon发现自己中奖了,但是苏荷和阿德却把彩票偷走,这个情节的设置,按照剧情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是说得通的,但是总觉得让人不适。
这种底层互害的情节,确实可以带来更强烈的冲击感,能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样的情节设计,有点脱离了电影本身的变性人的主题了。
我更情愿看到彩票中奖是一个乌龙,也不想要看到黑暗中簇拥在一起取火的人为了生存而互相欺骗伤害。
也许这个就是电影的魅力吧,这样的情节设计,会引起更大的讨论,但是这样的情节设计,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得劲儿。
导演和编剧也是牛人,挑战禁忌话题,以跨性别的人生为参本,聚焦TA们生存的艰辛和做自己的勇气,通篇以为会是温柔的关照,谁知道看到结尾再还以一记耳光,团队做冷眼旁观者的角色,看边缘人的惨淡收场,已经要比现实更荒唐,让人性本恶更戏剧化的一览无遗,真的是花式贩卖残忍,三个角色互助护依的温暖时刻,瞬间就能堕入冰冷的地狱劫难,给了一分的周顾,多了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九分谨慎,只为投下极端思考的个例,盲目又生硬的切割人和人的情感维系,更失掉了拍摄这个题材应该被保留的最终诉求。★★☆
你要从头到尾南通我也能接受,但你整这么一出,有儿有女的,搞跨性别那就有点恶心人了,孩子结婚怎么叫你去吗。挺多人说不伤害别人做好自己,那你就断的干脆,不要去折磨儿子女儿了,过去不就是伤害他们吗。结局很真实加一分,哈哈。
本以为是边缘人的相互救赎。没成想是善良人被欺被骗的惨淡收场。
剧情太刻意台词太做作
天!!!
假如改結局我可以給到三顆,雖然都是極度刻板的角色設計,但所有角色在實力派演員們交織下成功撐起。我最不解的是結尾的反轉,究竟導演跟編劇有多不相信人才寫了這種結局。結果你看看,金馬獎沒入圍,明年上映臺灣票房能破五百萬也該偷笑了⋯。拜託把原本拍的結局加回去吧
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差 但拼接起来反而不好看 不知道是拼接的问题还是叙述的问题
事与愿违
三星半。迷失安狄,Miss Andy,一语双关。有评论说李李仁太man,没有跨性别人士的那种阴柔妩媚,比较违和。在我看来,人有多样性,内心与外表特别反差的也不足为奇,他的表演称得上中规中矩。常说上流社会充斥着尔虞我诈,但数量呈碾压级别的底层边缘人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甚至比起达官贵人们,神隐更为容易,底线也自然降得更低。结局使人不适,大概是“好人应该得好报”,善意与良知被摧毁的结果有悖于大众的期待。这样的社会新闻太多了,作为造梦工厂的电影将它再次呈现,如同强塞了一场噩梦。
结局为了祸害人而祸害人,和那种一定要把人全写死或落得悲惨下场的某作家一样。另外其实和跨性别关系没有那么大。
为啥没有3.5🌟……我觉得算7分比较合适~
对于人物和情节的处理方式都过于粗暴刻意,李李仁和林心如的表演也比较糟糕,看到最后感觉这种程度的对于社会现实边缘人的刻画实在是太单薄乃至刻板了。
Um…
跨性别的同性恋者喜欢上直男同事,同时收留被家暴女。最后同性恋者中彩票,直男同事和被家暴女卷款私奔。
在雨中滑倒,在雨中欢笑的时候,他们应该是真的开心吧。开头Lucy的遇害和主线没有关系吧。我也不喜欢这个结尾
易装的中年变性男子,飘零逃亡的单身按摩女,听障的负债底层年轻人,你以为只要一台修好的洗衣机、一只蓝色手机、一架金鱼水缸,就能包裹住他们仰望家具店五光十色的明媚梦想,却还是输给一张彩票背后人性的私欲深藏。只是差了一口气,没有能成为更好的电影。
难以理解其艺术之高深。。。。。。
三个公狗母狗一样的东西!!!
不太理解但是还不错
开始挺好的,以为能讲个好故事,后面却急转直下整个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