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荒芜——《树婴》观后史云梅耶的代表作,但实际上,这部电影并不令人愉快。
患有不育症的夫妻,把一个人形树根作为自己的孩子。
某一天,小树婴活了,像正常的小孩子一样哭喊笑闹。
小树婴的食量大得惊人,当牛奶米糊无法满足他时,推开树婴的房门,只看到满地碎骨。
不见了的猫咪,失踪的邮递员,消失的社会工作者,老人,直至树婴的父母,他们去了那里?
一条夸张的长舌,一颗摄人的眼珠,穿插其中的童话故事,无法预知的结局。
一张又一张近在咫尺的脸,手,口……电影中有大量的特写镜头,放大了所有事物本身的缺憾。
而且,这样的特写似乎把人潜在的龌龊欲望毫不留情的暴露出来!
当特写出现在眼前时,究竟是我们在审视电影,还是电影在审视我们的内心!
史云梅耶是喜欢而且擅长隐喻的。
虽然片中很多的隐喻象征晦涩难懂,但却让影片本身充满了神秘和荒诞。
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的认知都不相同。
史云梅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仿佛随笔甩出几滴墨汁,而对于墨汁形成的形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猜测,趣味性就在于寻找答案的过程,他并不帮助我们解读任何东西,发掘的主动权抓在每一个观者的手中。
“一花一世界”!
树婴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吃”。
而这部电影中,吃的镜头极多,各种食物,不同的吃法。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误以为本片是美食电影。
恰恰想法,树婴中的吃令人作呕。
不论是嘴角的奶油还是舌尖上的蛋黄,史云梅耶对吃夸张的直白表现,都让这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毫无美感。
而另一方面,史云梅耶把食物和性连接在一起,男人看着盘中食物的蠕动,电视广告中晦涩的性隐喻,或许两者都是一种满足,强大的需要背后是无法掩饰的肮脏淫邪。
电影中时时穿插的童话动画,线条简约,色彩明快,突出的牙齿和眼睛直接把刺激传到心里最幽深的地方。
因为童话的存在,更对比出现实的残酷。
看史云梅耶的这部电影,我有种置身黑暗洞穴中的感觉,好像换上了幽闭恐惧症,急切地想找到出口,奔逃。
“影迷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杨·史云梅耶的,一类是看过他的作品并知道自己遇到了天才的。
” ——《纽约客》“以超现实风格对人生和世界进行悲观诠释的人,文学界只有卡夫卡可以和他媲美。
”——法国《电影手册》对史云梅耶的评价一切都在史云梅耶的电影中赤裸裸的暴露,继而荒芜……
感谢草莓友情提供碟片.不过,并非我想象的恐怖故事,除了树婴吃人会在门板上飞出一坨坨的某倒霉的胖女人的肥肉之外,基本上不血腥.尤其是强烈的黑色幽默,比如说,干社会工作的胖女人,就是前面那个肥肉的主人,让我明白了,社会工作者最好都是强壮的人,不然是无法强行推开别人家家门的.而且前半段基本上树婴都没出来,他出来的时候真惊人得有趣,只有嘴巴会一动一动的吸奶,其余时刻都像木偶剧,似乎用快进造成了它在动的效果.他全身只有一个洞,就是嘴巴,里面还有牙齿,还可变出眼睛,唯一吓到我的是他吃妈妈头发的时刻,我真以为会连头发一起把妈妈的脑袋吃下去.后半段就更不吓人,因为我发现树婴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对它好的它不吃,至少还懂得认主人.黄眉毛小女孩,也就是海报上那位,是全剧的灵魂.她有丰富的性知识,常常一个人看姿势大全.也正是她,最后把人一个个送到树婴的嘴里,开始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做,后来想了下,想通了,也许想表现的是真正吃人的还是很单纯的那种人的本质的意思.不过,表现得有点生硬就是了..给大师挑刺会被大家打吗?
捷克女人。
捷克男人。
捷克人的家。
捷克人的电影。
不明白Alžbětka为什么让Otík吃人。
为什么她两只手都戴着戒指。
不明白。
不明白。
我为什么要看这样压抑的电影。
希望没有结局的结局就是书中所写的那个结局。
我还是喜欢捷克人的。
Já jsem Shine Čechova.
贪吃的树婴,不断吞噬着周遭的一切,吞噬着一个个血肉之躯,脸上只有一张长满牙齿的嘴,一只眼球通过嘴巴观看世界。
眼球,舌头,牙齿这些人体器官总是会出现在史云梅耶的电影作品里,以及爬行蠕动的五花肉等等。
树婴这个吃人不眨眼的人形怪胎受到了无法生育的女人的呵护与溺爱,这种毫无底线的纵容产生于某种极端的精神状态中,极端的母性欲望,这种极端与树婴的吞噬欲望异曲同工,一个来自于身体,一个来自于精神。
邻居小女孩的成人化倾向让这个角色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邪味,她在父母面前看着性爱手册,时不时说出几个成人词汇并以此为乐,似乎是故意在找寻存在感和关注度。
这种成人化的邪魅孩童形象经常见于恐怖片之中,诡异而恐怖。
影片后半段女孩救下了树婴,帮助树婴物色食物(人)。
整部影片围绕在不断长大的树婴,纵容的女人,纠结软弱的男人,诡异邪魅的女孩这四者展开,最后男人面对巨大的树婴时甚至缴械投降主动迎接被吃掉的命运,如同父亲的自我牺牲一样。
这是一部充满不限制欲望的电影,没有限制的欲望培养出了嗜血的怪物,房间里堆满的尸骨遗骸都是人性私欲的牺牲品。
史云梅耶的作品里永远都没有一个哪怕看起来正常的人,本片里尤其如此,那个看着小女孩就两眼放光的老头是影片里最有喜感的人物,每次看到女孩时他的jj 就从裤裆里钻出来真的让人想笑......
那个种菜的老妇人,或许没有什么大的欲望,可以理解为无欲,而她结尾可能真的结束了树婴的生命,不过这又如何,她的无欲,恰恰催生了无数的欲望,只是时间问题,照这样看,没有人逃的过欲望,没有人能战胜欲望,只是时间问题,于是我们的生命有了限制,或许长寿反而是件坏事吧,面对眼前看不清的黑暗,我们还能有什么信仰。
如果说有两个导演能用一部电影就让我神魂颠倒,那么非大卫芬奇与杨·史云梅耶莫属。
前者的《搏击俱乐部》《七宗罪》等电影足以名垂千史。
而接触后者则是通过这部《贪吃树》。
这是最值得一看的成人童话,当然不排除我看的电影数量远没有达到能拍胸推荐的程度。
除了这个出自捷克童话的故事本身具有震撼力,导演的构思与技巧让这部电影更上一筹。
从电驴上拖下《贪吃树》属于巧合。
起初认为画面粗糙,一直放在盘里未看。
看完之后,才发现只有用这种原始略带糙粒感的画面才能还原暗黑童话的本身。
杨·史云梅耶是粘土动画大师,在展现树婴的动作以及那只从恋童癖老头裤裆里伸出的手时便是运用的粘土技术。
正是这种好像一帧一帧都似乎能用慢动作回放而看出路径的技巧,正是它带来的钝重感才恰巧配合电影诡谲的氛围。
电影中运用大量的食物特写。
电视机里的巧克力、面粉广告,邻居家的盛餐,吃东西的声音。
这些无一不是在暗示欲望及其带来的贪婪。
无法生育的夫妇用树根做的婴儿本来是略带悲伤的愿望。
但树婴那永远无法填满的肚子与嗜血的本性使陡然实现的愿望异化为妖魔。
树婴的面部只有一个小洞,它用这个洞口窥视世界,咬嗜食物。
手与脚则是根须交缠的树枝,它用这些看似木讷不便的手脚抓住活物,把他们撕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中国远古神话中有一种恶兽叫做饕餮。
传说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
它是贪婪与欲望的象征。
而杨·史云梅耶的树婴与饕餮的象征似乎一样。
但饕餮最后自食其果,树婴不断膨胀的欲望则是被他人遏制。
导演十分大胆的表现了孩子邪恶的一面。
邻居家的小女孩,看似天真无邪,实则言语犀利,思想诡异。
父母一味认为她只是小孩子,可他们不知道孩子这种生物是不同于成人的,一不留神便会长出奇形怪状的枝丫。
她在好奇心驱使下把在饥饿中挣扎的树婴救活,并用不断用活人满足它。
树婴无法与人交流,或许人在它眼中只有可口不可口之分,但为何面对小女孩却停下了手?
是因为它窥到了她的好奇,而这好奇恰恰是欲望的同类?
世人无一不是活在欲望中。
适当的欲望使自己保持生存的动力,而过度的欲望无疑是把人拉下深渊。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面包与牛奶已经是最好的安慰。
而有了一切之后,却想拥有全世界。
这个血腥、令人不寒而栗的童话,让人窥到了自己。
仿佛人类只是一只只巨大的树婴,在欲望中学会成长,又在贪婪的浸淫下嗜血为生。
这不是改正与否的问题,而是本质如此。
我们只是要学会如何控制。
就像别让鲨鱼闻到一丝血腥,我们要把过剩的欲望扼杀在襁褓里。
导演:杨·史云梅耶主演:Veronika ZilkováJan Hartl一对无法生育的夫妇阴错阳差的养育了一个人形的树根,没想到树根真的活了,能哭能动而且胃口极大,起初是喝粥吃奶没想到有一天夫妇发现家中的猫被吃掉了,更没想到的是邮递员也被他吃掉了,直到这时夫妇才下定决心要喂饱它,两人每日大量的购买猪肉可还是难以满足这个“孩子”的食欲,最后连来到家中的政府社工也被它生吞活剥。
故事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荒诞的事情,可观众在银幕前却都当真了,树婴的事儿只有邻居家的小女孩从头至尾都感到蹊跷,大人们一直无动于衷,并将小女孩的质疑当成笑话,小女孩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可她没有将真相大白于天下,她所做的是继续喂养树婴,保护它能继续存活,并想方设法的不让他被人所杀死,与其说树婴是荒诞的,不如说小女孩才更是荒诞,虽然影片在开始就对这个人物心理做好了铺垫,但小女孩不惜用活人来喂养树婴的行为实在更加令人无法想象,别忘了在选择被害者时,小女孩将自己的父母也算在了其中。
荒诞的故事中总蕴含着最普通不过的道理,就像任何的童话和寓言当中总有显而易见的言外之意一般。
捷克名导杨·史云梅耶这则寓言绝对是儿童不宜,影片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和血腥的场面即使是大人也会不敢直视,但导演显然通过这些镜头和这个故事在想观众表达着自己的画外音。
其实对于荒诞派的作品我总是抱着谦虚的态度,毕竟很难说清其中蕴含的道理,甚至有时候根本说不出那些道理,就像经典的《等待戈多》究竟说明了什么?
若不是看到那些书评,我真的看不出个所以然,所以评价本片我也只能本着自我的一些感想,或许每个人在看过本片后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才能证明一部作品的伟大,就像那句话说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能生育的妻子对孩子疯狂的爱显然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否则量谁也不会为一个树根洗澡擦粉,但这样的爱却造成了一个可怕的恶魔,过分的痴迷显然令人无法分辨是非,人总是会被自己所迷惑而不知所措,有时候是为了某一个人或一件物品,而更多的时候是被欲望所迷惑,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就将树婴始终无法喂饱,它终究会酿成大祸令人万劫不复,这或许就是人类原罪的趋势,人类始终都被诱惑,无论伊甸园中的毒蛇是否真的诱惑的夏娃,人类迟早会走近象征智慧的大树,只因为上帝说了那棵树的果实不可吃。
本片中小女孩的角色更加发人深省,甚至她早已知道了事实却始终不说破,影片中只有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一个孩子能看清这个世界,大人们却一直被蒙在鼓里,人们总少了点儿起码的好奇心,结果越来越被这个世界蒙蔽了眼睛,随之而来的悲剧其实早已注定,小女孩最终还是没能保护树婴,就像童话故事书中所写的那样,树婴最后被种卷心菜的老妇人用锄头消灭了,但童话中被吃掉的东西能复活,而现实中却不会起死回生,这就是童话和现实的差距。
当观众看着这部电影,在影片中的童话故事书和现实之中徘徊时,是否想过坐在银幕前的我们,是否本身就迷失在了这样的现实和寓言里呢?
《树婴》是一部很有想法的电影,荒诞的寓言之中无处不在暗示着现实生活,导演在叙事中很克制,全片几乎不会有一秒的出戏,观众完全沉浸在故事当中,剧情随时都在启发着观众,而且导演在拍摄手法也很值得一看,或许是因陋就简的权衡之计,但与本片荒诞不经的故事配合起来倒是相得益彰,其实面对荒诞派的作品,有时候如若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关注表达方式倒不失为一种很可取的欣赏角度,甚至在我看来创作者的创作精华更多的都藏在了表达方式之中。
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是捷克著名的超现实主义导演。
他是一名真正意义上伟大的动画片导演,1934年9月4日出生于布拉格。
《纽约客》曾这样评价他:杨·史云梅耶影迷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杨.史云梅耶的,一类是看过他的作品并知道自己遇到了天才的。
他的主要创作风格创作由短片拍到长片转变,由动画拍到真人。
长片作品糅合木偶与粘土动画自成一派, 想像力非其他影片可比。
对人生超现实的悲观诠释,形成了杨·史云梅耶独特的自成一派的风格。
本片源于捷克童话,故事本身就极具色彩性。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杨·史云梅耶的特有叙事风格。
第一宗罪:镜头:风格凌烈、单一却复杂的镜头语言本片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大量使用了特写镜头和主观镜头的运用。
影片之所以被人认为剧情发展缓慢,因为时间拉得太长,故事简单却铺垫太长。
在表现人物形象时,采用大量特写近景,主要集中在嘴部特写,最有戏剧效果的一定是楼梯上那场戏,戴眼镜的老头第二次见到小女孩,戴上眼镜之后,脸上露出猥琐的微笑,随之镜头切换,给予老头裆部特写,如定格动画般,裤子拉链自动解开,从衣服里深处一双手,伸向小女孩,紧接着小女孩瞪大眼睛,作出惊讶状,整个镜头合理且迅速,直指影片核心。
一开始,女人在家里摸摸整理这些没有主人的婴儿服装,轻轻的抚摸这些衣物,而男人在外面奋力切西瓜,一静一动,画面相互切换,运用对比蒙太奇表现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却是一样的想法,即讽刺又可怜。
当男人回家,看到妻子正在给怀中的孩子喂奶,然后接着是男人的眼部特写,表现出了此时男人对这幅景象的不理解,这也为最后男人举起电锯冲向贪吃树埋下伏笔,揭示出了此时男人的心态较女人相比,更加理智。
接着是女人嘴部特写,举起手指作出嘘声状,暗示男子不要惊动孩子。
与之后的电视中出现的电熨斗的广告相呼应。
第二宗罪 欲望:关于人物角色深陷欲望的无止境 从两个典型角色看起《法句经》中说:从爱欲生忧,从爱欲生怖;离爱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说的是人因为欲望而受到折磨,所以才会轮回。
究其本质,一切不满足,一切犯罪,都是因为内心对于欲望的追求尚未达到。
有时候,欲望就像一把枷锁,紧紧的束缚着我们,不能回头,只得前行。
有像一个妙龄女郎的招手,魅惑却是一个无底洞。
杨·史云梅耶很清楚这一点,并且把握到了不同人性在欲望面前的挣扎。
小女孩:小女孩本身是一个极为尴尬的角色。
从影片中,小女孩像母亲控诉,自己一个人在家,没有朋友,无人相伴。
这样看来,小女孩本身角色定位并不具有闪光点,在小女孩看到女人在超市购物的那场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放学后小女孩企图和他人一起放学并融入一起,但事实上其他人并没有接受她。
在角色设计上,小女孩是一个内心空虚的少女,正值美好童年时光,同时他也拥有每一个小孩都拥有的特质:好奇心。
所以说,好奇心正是小女孩的欲望,因为她空虚,她好奇,所以她具有了成年人没有的洞察力。
她一开始对于这个世界就抱有怀疑,她问女人怀孕的事情,并且不接受女人的巧克力,并且问男人孩子的名字。
每一次出现都似乎要揭穿掉男人女人的谎言,但是影片后半段,小女孩并没有企图公开,反而试图掩盖贪吃树的秘密,为了让贪吃树能够吃饱,骗父母说自己饿了为理由给树带食物,为了填饱贪吃树,她色诱老人,将其送入恶魔的胃里,实际上,小女孩追求的只是存在感,借以好奇心为驱使,她需要朋友,需要这样的情愫存在。
女人: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女人对于母爱的泛滥,直到最后变成了一丝怜悯。
她的欲望其实少的可怜,只是想做一个母亲而已,不孕不育已经像千斤负担压在她的心头,影片一开始,下车看见小女孩,脸上立刻洋溢出了喜悦的神情。
下楼的时候,小心翼翼从包里拿出巧克力给小女孩。
看着路上的小孩子,她一脸惆怅。
在她内心,可以感受到她的自责。
但是,她的唯一支撑来源在于孩子。
她的世界只有孩子,她为孩子准备了一箱满满的新衣物。
为了满足贪吃树的胃口,她不断的从外面带回食物。
当贪吃树吃掉黑猫的时候,她居然说反正已经活了14年,一般的猫最多活到13岁。
赤裸裸的掩盖这一错误,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女人对于猫就像孩子一样,轻轻抚摸,而到最后,说黑猫对于孩子眼红,粗鲁的把黑猫从床边仍开。
这样看来,女人想拥有的只是孩子,为了孩子,不断的向丈夫解释,不断地容忍贪吃树吃人的错误,实际上这是她,最为一个母亲的错误,虽然她很想做一个母亲,但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很失败的母亲,能够给予的都是逆向的。
想比于《拜访者q》里母爱光辉和谐秩序,此片过分的母爱恰是反例。
无知者的错误,往往表现在看不清自己的错误,还继续极力挽回别人对此的看法,这样显得愈加愚蠢。
第三宗罪 隐喻:食物的寓意 性的寓意这部片子的伟大之处在于,每一个镜头都充满寓意,每一个镜头都抱有思想。
事实上有的时候,影片常常营造出一种臆想与现实相混合的场景。
那导演去表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主题?
并且用什么样的隐喻?
然而这些终究是开放的。
先着眼于形式,导演将现实与动画相糅合,在其独特镜头下达成了某种有机的融合。
我们看到影片开头,男人女人在医院,旁边是正在等候产检的怀孕妇女们,并且从一开始,通过一个慢摇镜头,从满脸笑容的婴儿食品广告人形牌上转移到等候产检的妇女的肚子特写,这样细致的切换到红衣女子鬼魅的笑容上,带有超现实主义的特质。
人物角色的运动上并无太大调度,同一的现实性下,却造成了格外不同的一种特殊运动的感受方式。
男人在窗外看楼下卖鱼的小摊贩,臆想混合,男人看到被贩卖的是婴儿,于是恍惚中自己加入了购买的队伍。
所以,这是男人所希望的到的东西,在调度上,透露出了虚妄的精神气质,与主题相背离,达到了大大的讽刺。
影片从根本上来说,奠定了一个母体,就是:贪!
也是追求的欲望上的最高级。
小女孩面对戴眼镜老人的骚扰,抱的是不屑的态度。
在她身上,导演注入了很多性的暗示。
对于她来讲,早就已经有自己的想法的早熟少女,抱着米罗斯拉夫的《性器官紊乱》让父亲大吃一惊,在吃饭的时候,导演给了小女孩臀部的特写,然后在楼梯上被戴眼镜的老人骚扰,都带有具有西方意识的性暗示。
就像本片的海报一样,小女孩极具挑逗性的将自己的舌头伸向餐盘中的鸡蛋一样。
影片中,戴眼镜的老人将自己的双手伸向小女孩,企图猥亵,最终因为过度幸福而心脏病突发,这也预示了,人们往往为了追求欲望而去挣扎,可是最终也因为而受到伤害。
就像怪物本没有,而是我们一厢情愿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将它养大,最终自己自食恶果。
影片中,一直没有离开过食物,从色泽不一的汤羹,到黄色的婴儿食物,充斥在影片各个角落。
配合着小女孩家里整洁的用餐桌面,房间里那些混乱的图案纹理、毫无章法的拼凑、被搅碎的食物、各式各样的羹汤、逐渐变暗的色调,完全失控地一股脑混杂在那种最压迫神经让人癫狂的节奏里,糜乱喑哑让人莫名慌张惊惧的配乐,包括小女孩的父亲,在每一场戏份中都在用餐,或者进食,老妇人去警察局投诉邮递员失踪按键,执勤警察吃着油腻的食物,都深深揭示影片中的母体命题。
由于导演一开始是动画片导演,所以电影中也混合大量动画特效。
虽然看似粗糙,但是由于导演剪辑上赶紧利落,镜头与镜头之间剪切怪异却合理,充满了个人魅力,后面显得有的拖沓了,而且结局有点失望,毕竟之前早就已经剧透了,好在导演是在美学上特立独行的人 恐怖和温情的部分令人信服地并存于影片后半部分。
倒是最后紧接的little otik短片却极为有意思。
配合摇晃的镜头,揭示出了了依旧是“食物和性”的这个永恒的话题。
一栋普普通通的公寓,住着一对先天不孕的夫妻、一个恋童癖老头、一家庸俗的三口、一个勤劳又好管闲事的老太太,美好的数字“7”再次得以展现,大家彼此相安无事,以常见的邻里相处方式看似融洽的生活在一处,彼此小心翼翼的揣测窥视,直到这种平衡被打破。
树婴来了,与其说它是一对夫妻对孩子的渴望和念想,倒不如说,它是这栋大厦集体情感意淫的产物。
夫妻得到了孩子、恋童癖老头总算有了堂而皇之下手的机会(小女孩屡屡偷窥时)、小女孩得到了朋友、女孩母亲终于代替跋扈的丈夫成为一家之主(以强硬的姿态保护家庭禁止人出入)、女孩爸爸对吃的欲望因为是个体而显得异类且低俗、老太太有了伸张正义的权利---而这些,都要树婴的出现才得以实现。
它是这栋大厦里每个人心底的欲念集结而成,很像中国神话中的饕餮,都因贪而起。
饕餮因为太能吃最后把自己也吃掉了,树婴也因为贪婪坚决不听小女孩的恐吓而去吃了圆白菜,从而惊动了老太太。
一如大厦里被树婴吃掉的三个人,欲望已经沾染上了浓稠的墨汁,拉扯着他们堕入永劫地狱。
动画片和电影结合的方式让这部影片游离在现实和魔幻之间,丈夫渴望要孩子而屡屡出现的幻觉因为过于真实而惊悚万分,孩子被从水里捕上来报纸一裹便随便卖给了排长队的女人,对生命的渴望和贪婪已经到了不惜亵渎的地步。
而女孩一家吃饭的特写更是让人大倒胃口,顿顿是不知名的稀糊,粘稠带着腐烂的色彩,女孩及父亲吃饭时的吸溜声仿佛因嘴部的特写而扩大。
日常生活被扩大后竟是如此的恶心,这需要一颗多么敏感的心才能有所察觉。
老太太的圆白菜种子已经播种,妻子也终于实现了向圣母的转变,同样都是诞生,同样都是被出生者的无可选择,同样给予了希望和爱夫妻的生理缺陷扩大了心理需求,妻子面对树婴所迸发的疯狂、无理、迅速的母爱是所有母亲可以引起共鸣的,而理性的丈夫从排斥,到接受身边人的祝贺,甚至试图淹死树根又放弃便预示了结局的悲哀,感性角度已经接受了这个儿子的事实,只是理性的世界紊乱了他的思绪,死在儿子手中是最好的结局。
但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了以吃为核心的树婴会放过小女孩,甚至学会了饭前要洗手,在吃爸爸前洗干净手这一幕是人性对抗兽性最绝望的比拼。
虽然童话与真实的高度相似给故事的结尾带来难以揣测的模糊,但导演并没有直接指出老太太一定会如童话所写的那样杀死树婴,因为死去的人们不会像童话那样复活过来。
老太太可以说是整栋房屋里欲望最小的人,现代社会过着种菜的田园生活、对于死亡事件主动报案、对于失踪的人报以真切关心的态度,但对于这栋大厦同样无害的邮差大爷是第一个受害者,这也意味着导演对于结局的悲观,老太太不会像童话那样完美逆袭的。
小女孩的性早熟和爱丽丝的性幻想都以一种怪物般的方式表达着导演对这个年龄女孩的感情,片中小女孩不仅偷偷阅读性教育书、把皮球装在衣服里装孕妇、更是对老头的龌龊想法一清二楚,最后在地窖搔首弄姿勾引老头时的娴熟也绝非是一时兴起。
好奇却不恐惧,可笑的模仿又怀疑着成长。
小女孩在影片后半段代替了妈妈的位置,以好友的身份为树婴提供食物,只为了摆脱寂寞和无趣。
她和老太太这两个极端的年龄段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任性的运用神奇的力量消灭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边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正义的伸张;一边是涉世未深,邪恶与童真都在萌芽的阶段,一边是世故老练,恐惧与贪婪都在被扼杀殆尽的时候。
女孩种种怪诞的行为直指家庭的教育问题,靠看广告和吃东西度日的父亲只有在打骂妻儿上才能拾起威严,懦弱庸俗的母亲既不敢反抗也无力改变,最重要的是这对夫妻都不认为这种教育是错的。
女孩被骚扰得不到保护、在学校没有朋友的寂寞放大了她这个时期的叛逆和孤独,所以最后以抽火柴的残忍方式决定邻居甚至亲人的生死也就不在话下。
特别是她看书中的男女各种姿势时背景响起的嘈杂、急促的配音(电锯的声音),直接表现了女孩内心火山喷发的变革以及对发泄的渴望。
然而人们都只忙于表现的和谐,甚至是一家人也无暇关注彼此的内心。
片中的面部特写让人相当不舒服,裤子里呼之欲出的欲望、嘴里咀嚼不行的各类食品、无数不知何时不知何处会出现的监视的双眼,这不是黑暗的童话,这是诚实的现状,是每个成人时时刻刻生活着的世界。
导演放大了所有的虚伪和狡猾,简单粗暴的还原真相,像是一个人被剥去了所有的伪装,只好诚恳的携带着自己病变的肌肉和血管去相亲。
电影最后出现的短片是《部屋》,黑白风格更显荒诞。
推荐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剪辑流畅且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
虽然我看完之后有强烈的身心不适。
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我必须说这部片从镜头给的角度,安排的任何画面,颜色,演员的台词,语速,都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厌恶,但是又明显感觉导演是故意的。
以下举几个我印象深刻的镜头:1.父女俩在餐桌上吃鸡蛋,一个拿面包抹那个蛋黄,一个拿手指头抹蛋黄,那种粗鲁,野蛮,具有破坏性的感觉让人非常恶心。
2.片中每个人都表现的非常神经质,台词无趣而又聒噪,但是又切合电影情景。
3.那个喜欢看小孩内裤的变T老头犯心脏病的时候我都替他尴尬到世界尽头啊啊啊啊。
4.妈妈逗树人玩,含一下它小树JJ,抬头做鬼脸,含一下,逗一下反复N遍给我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神经质的宠爱和变态的游戏让我现在过了2天了我还有点恶心。
一切的恶心完美的演绎了你的电影,导演你牛。。。。
自私,无知,贪欲
诡异,先锋。可能引起生理不适。。
非常怪诞
7.1分左右。用了老杨自己最擅长的定格动画代替了电脑特效,将贪吃树的怪诞表现得更加诡异。虽然总体是一个很普通的b级片的剧本,但是老杨加入了一种暗黑童话的叙述,最后还留了一段文字留白,实在有意思。
真心好愛這種怪趣味黑色童話風格啊,相比之下Wes Anderson就只能算大眾口味的好萊塢的二手copy風格鳥。這類電影也只有捷克這樣的中歐國家才能拍的出來了,當年就能推介此片的朋友真心有品
歇斯底里的母亲,早熟的女孩,食人的树婴。“母性”在这里令人毛骨悚然。史云梅耶果然患过饮食障碍,所有关于食物、“吃”的元素都那么面目狰狞。史云梅耶就是一个流血的童话。
留给天才去看吧,我觉得很假很无聊
三星半。这个故事东方也有,中国民间神话故事里大概有上百则,主线的部分在于母亲的表演确实很好,怪诞的同时还很好,几乎是这部电影唯一在线的表演了,不过因为这个电影就是将不怎么好的表演、视效甚至是不算连贯的镜头用怪诞组合在一起,焕发出了别样的气质,是意识和组合技的高手。我喜欢小女孩那条线,她相当的成熟早慧,她被性骚扰,她洞察到婴儿的真相,又以阅读故事的方式撰写故事(剪辑在前),她引诱邻居被欧提科吃下,这个怪物的父母是一种忠诚的失职,他们一个溺爱,一个负责,却没有对于这个怪物本身的理解和交流,是小女孩最后身负起教母般的职位,她代替了父母,这条副线编写的不落窠臼十分精彩。
当童话变成现实
小胖妞的选角真是别具一格啊,换缪的故事透着离奇的发展,欧洲电影真喜欢近镜头的捕捉表情
猎奇
补 史云梅耶的作品绝对不能吃饭的时候看…🚬
暗黑系童话,篇幅太长了点,改成短片可能更好。
由人的欲望产生,最终人反被吞噬了。所有人智商集体下线才会有这事儿。没有中文字幕,好在英文字幕比较简单。
太可怕了,吃人的婴儿。这种母性的力量真是连最邪恶的东西都不怕了。
当年幼小的心灵深深滴震撼和惊吓好么!!!
史云梅耶一定得过暴食症或者厌食症什么的。。。。。。
這電影也不能說差但真的好噁心啊……
Greedy.Guts.2000.MULTi.1080p.BluRay.x264-presa 10.16GB
诡异、病态、荒诞、童话、超现实、欲望、失控、圣母、吃货、黑萝莉……看完就厌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