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跟预想的一样,题材本就不适合续集,但是还是抱着万一去看,结果就是失望。
逻辑上已经不通了,台词语言的组织只是强行的保持神秘感,并不像第一部那样从语言就角度去开拓你的视野。
第一部的神来之笔就是幽闭的空间,无限的遐想。
第二部简直就是过家家,本来就闷的片要闷出精彩并不需要加入太多个人情感,只需要一条严肃的故事主线就行了,还有很多想说,但感觉就是失望。
没有看过上一部。
只说这一部。
有奇怪的地方,关于Isable的做法,这是让我惊叹的自由。
Isable无意中发现了教授的真实身份,便该让教授站出来引导众人吗,她并没有经历过以前的事情,如果说她查到了教授的身份,为什么不顺带着去查证以前教授所做过的事呢,教授在每个十年中都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授为什么不愿意站出来呢?
一连串的疑问似乎言之过早,先来捋一下杨教授。
教授说,“I'm a teacher,not a preacher."说明教授一直都站在教导者的角度,去学习,去教导人,他不是在救世,他只是在试图引导他的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理念,人应该不断去学习,去旧迎新。
从教授被绑在椅子上和Philip的对话也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去传教,他在加利利的小山上讲解他所认识到的东西,在写《福音书》的时候,一些人把他当做救世主,这一点和Isable的做法是一样的,也想让教授站出来当救世主。
以Isable这类试图把教授当做救世主的应该是抱有这样一种观点:他有着一万四千年的经历,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有着人们无与伦比的经验,他有能力引导人们,有能力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她们这类人相信一个人一万四千年的积累,他们自主的去把教授当做是他们的信仰,而不去信仰自己。
在杨上课的时候,提到了佛祖和耶稣,这一段显然不是偶然才安排的。
佛祖从未声称自己是神,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对人类的处境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艰苦思考,而当Philip提到耶稣自称神之子的时候,杨指出了他的问题:你只能了解你能证明的事物,上帝从逻辑或是理性方面是无法证明的。
而紧接着的两句话似乎也是是在暗示:“阿奎那说,你请求,就会得到。
而克尔郭凯尔说我们必须跨越信仰。
”这似乎同样是在告诉人们要相信自己。
这段台词把之前的Philip和Isable都归为一类人了,都试图把他人作为信仰,作为救赎,都想拿已有的东西来告诫自己,希望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而都不愿意自己去找出路,自己去思考该怎样做。
每个人都有痛苦烦恼忧愁,为了逃避而倾泻在所谓的圣人之上。
回头再看的时候,这段台词总觉得有些特别的味道。
他告诉你佛祖是一个普通人,而耶稣,对于信仰他的人来说,他是神,不信仰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普通人。
他们都同样非凡,非凡于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境界。
电影的硬伤就在于,选取了试图把教授作为信仰的学生作为发现他身份的人,这样的反应过于极端,似乎反映了宗教问题(我并不了解这个),很像是在说明宗教信仰的一种现象,借此讽刺。
而正常人并不能理解信徒的想法会是怎样的。
从Isable和Philip的对话,以及四人在教授要走之前的对话,我得出一个概括的结论:人们迫切地想要解决自己的痛苦,想要逃避,让他人代为承担,耶稣代人受罪也大概是这个意思。
有一个细思极恐的地方。
教授说感受不到自己的活力了,不像以前那样了。
基翠思这里的台词是:IF you insist on stomping around the woods like a cave man,i suppose it's a better mid-life-crisis thing to do than buy a motorcycle and taking off with some student.这里和片尾FBI的提问相符合,教授很可能就是连环杀手,而基翠思也知道教授的身份,这个从教授要走而贝翠思知道他不会再回来可以看出。
从整部电影的塑造来看,教授显然是不会去主动杀人的,即使是为了伪造身份,否则,詹金斯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州的老太,还有基翠思,以及学院里的熟识,这一批人下来有关部门查起也会是个了不得的问题。
在本来的猜想里,我认为杀手是另有其人的,可能是有一个和杨一样活力一万四千年的人呢,但是FBI指名道姓的询问,无疑是否定了这个猜测,很有可能事情就是教授做的,但是又因为真相的不确定,谁也不能确定教授是否杀过人,或是被栽赃。
1、凡妮莎·威廉斯上次还记得实在大叔遥远的大学时代听save the best for the last,电影还是蒸发密令时代,过去了20多年了,居然还能看到她过来蹭热点,我也是晕了,全篇布局为了让她多露两面,搞得节奏拖沓,部分情节前后不搭且毫无意义,所以一开始出现威廉斯这个来蹭热度的老同学我就知道这集败了。
2、群演有几个明显是来打酱油的,出戏了好几次,去献身连一点思考过程都没有,愤怒、虔诚、怀疑、冷漠完全感觉的不伦不类,不是没有演,但是还不如不演。
3、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安排了几个线索,互相没有联系或者联系牵强,比如几种肤色的男男女女,比如基督教徒面对真基督的从怀疑走向仇恨最后刺杀的轮回,比如john从洞穴复活并和好友回家展现神迹的种种。
穿插了太多主线。
4、我的理解,导演是想突破,不是不可以,尤其是重现基督被杀然后复活然后传达神迹的这条线,其实挺好的,如果一开始就按这个来讲,可能是个完全不同于一的好故事,可惜要照顾的人或者情绪太多,搞得高潮没铺垫,低潮不知所谓。
5、片头和片尾各有一个捐钱的导演插入,不是不可以,只是前面觉得该交,后面又出来说续集、电视剧就让人晕菜了,为了留悬念,还留下一个fbi连环杀手啥的,我去,要不要这么狗血。
评低分的可能都是基督徒。。
🤔其实很多梗都和第一部衔接上了,隐含了对宗教的(虔诚)狂热以及环境污染的批判,演员演技也不错,结尾看是要拍电视剧或第三部电影。
支持导演继续开脑洞。
最令人吐槽的还得是男主的技能,1万多年都没提高。。
还真是佛系耶稣,生存全靠运气啊。
Ps:耶稣内心os:我哪有那么坚强,遇事全靠死扛🙂拜托也学学人家DC的Ra’s al Ghul 还有Vandal Savage,再不济也学学港漫风云里的徐福(帝释天)嘛,有点上进心才能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才能不被10几岁小屁孩儿电晕绑架捅刀子。
大概导演要告诉观众,面对宗教狂热分子大变态,就算你是耶稣也得挨上一刀。
1.傻逼演员,四个傻逼学生,真的快吐了,看完电影只有生气2.傻逼剧情,毫无逻辑可言3.傻逼导演,还要钱,还想拍第三部,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
4.傻逼编剧,真的是人写的剧本吗?
怎么都感觉是路边随便拉个人写的5.傻逼的我,居然浪费了两个小时看这个电影,操你妈的,老子的两个小时看完电影真的好气。
真心的告诫,千万不要看这个电影。
第二部是第一部的矛盾升级版本。
人性、自我、信仰之间的矛盾。
第一部,是通过对话中的,间断的质疑和反驳来体现。
第二部,通过几个学生更加直观的表现。
第一部的围绕着信仰和宗教,第二部更加偏向人性和自我的体现,也更加深刻,我觉得导演很聪明,第一部讲的比较宏观,像是理论知识,第二部实践给你看。
告诉你为什么John需要十年就换一个地方生活,我认为第二部的台词更加有深度。
看到John被电击棒电晕,被绑在椅子上,被刀捅伤,然后住在山洞里,最后被怀疑成一个不死的连环杀人犯。
让我联想到,圣经中耶稣的经历,被众人怀疑,被鞭打,被出卖,被钉十字架,在洞穴复活,被信徒怀疑。
这一切,过了几千年,人的自私、自我、多疑,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不知道抬头三尺有没有神明,也不知道耶稣是否存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不停繁衍,科技一直进步,人性却从没改变。
人的内心并没有因为受教育和科技变得更好。
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尽头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无论是以前的奴隶社会、皇权专制,还是现在的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改变的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心好恶,似是定数。
这几个学生发现John可能是耶稣之后,他们的情绪变化太耐人寻味了,先是激动的想要证实John的身份,他们的做法是,私自闯入John的家翻箱倒柜。
John想要离开的时候,他们的做法是,电击棒电晕他。
John摔倒的时候头磕出血晕倒,他们吓得不得了以为John死了,发现John还有呼吸的时候,却不愿意打911救他。
还来了一句,连犹大他都原谅了,(犹大出卖过耶稣,我们只是把他弄伤了)其中一个学生装作打了电话救他,一转眼就把他绑在地下室的凳子上。
地下室里John和学生的对话,是这部电影的高潮,很精彩。
学生的话,就像是芸芸重生的自我欺骗和自我感动的样子。
这个学生从跪下来认为John是耶稣,到一刀捅了John,尤其是他捅了John之后,脸上的表情。
把我看笑了,感觉很讽刺。
我想起来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说的话,“父啊!
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句话太精辟了,悲哀。
神奇的是,这些学生还有以前的同事(第二季中出现的这个同事),本来都觉得John是个好老师、好同事,在得知John的漫长生命之后,又不觉得他是个好人了。
以前的同事,相信了John的过去,出了书想告诉众人,结果被世人骂,提前退休,他把这一切又怪在了John的头上。
学生知道John可能是耶稣之后,一个上去投怀送抱,一个要求耶稣站起来传道,一个用电击棒电晕他,一个绑架他捅了他然后逃跑。
John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这些人的人心,他们一知道John活了这么多年,就不甘心、嫉妒,或是想从他那里得到点什么,满足自己的私欲。
导演的拍摄手法也很细腻,台词很妙,值得反复观看思考,影片的开始是在洞穴里,结束时John又回到了洞穴。
最后警察询问John的同事,警察的背后阳光大好,警察的正面以及脸,一点都看不见;以及地下室里学生说耶稣受伤可以自愈时,对John后脑勺伤口的镜头等等,可圈可点的细节太多了,再夸一次这部电影的台词,厉害。
那几个学生看着让我很不适,可能是因为这几个学生表现的是人性的丑陋的一面,也可能是他们演技不够好,地下室里的那个学生演技可圈可点。
不得不想的几个问题。
John经历这样的事情是否已经很多次了?
他十年换一个地方隐姓埋名,是否已经对人性失去信任?
而当第一部中他忍不住在离开前告诉这几个昔日好同事自己的过去时,是否对这些同事抱有期待?
又或者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这么多年了,这些人能接受了吧?
John的职业,也有意思,老师,妙。
John与别人又有什么不同,只是活的更久,并没有什么超能力。
活的更久伴随的是更多的分离、流浪和孤独。
John在洞穴里胡子花白佝偻的样子,让我心痛,台词也让我心痛。
另一方面,却又觉得他终于解脱了。
什么狗屁逻辑,这几个大学生是来侮辱观众智商的吗,白人小伙剧情最高潮的部分演的什么玩意,浮夸做作,先是跪着听布道,完了之后又自我厌恶,最后拿刀捅男主是效仿犹大吗?
最简单的一点我是最不能忍受的,地下室一片狼藉有血迹居然还讨论不要报警,在意自己的大学生涯,亚裔女先是主动刺探别人秘密,完了之后又不愿意付出相应代价,整个一个屎一样的剧情,降智这一块倒是拿捏的稳稳不过第二部相比第一部导演还是有突出的地方,比起第一部的成功所带来的的利润,导演换成了众筹,且是以第一部在观众心目中的热爱作为代价,食屎去吧,还拍电视剧,你拍拍P站的电影就行了,我绝对会看,还会打赏!!
从2007年到2017年,又是一个十年,John 又该走了,只是John变老了。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去年还是前年看的,记得当时看的时候可认真了,完全沉浸了进去,整部电影只在一个小屋子里完成,没有别的场景,几个人坐在一起吹牛,姑且算是吹牛吧。
但是就是有那种吸引力,我还记得自己看完之后震撼了好久。
其实这个第二部倒是让我想起了金刚狼,两个主人公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两个不会老不会死的人却终究都要走向死亡。
不管宗教还是艺术,死亡是永远的话题,尽管这个第二部拍出来真的很让人遗憾,因为那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男人也变老了,差点被一个十几年来始终信仰他的人杀死,我觉得电影里其实是包含着对宗教的狂信者的一种批判的,即便耶稣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敢相信吗?
其实感觉电影能够引人思考的地方有很多,有对人类的关怀,有对环境破坏反思等等。
这个电影评分这么低,我觉得不是电影本身的原因,是因为大家对于John本身就有着很多自己的想法,是因为大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John,第一部给大家留有很多的想象空间,但是第二部反而使这个人物局限在了编剧本身的想法中,和大家想法不同,不符合大家对于John的期望,所以才会有人说这个续集毫无必要。
John最后老了,但是John没有死,我觉得John会迎来自己的新生,即便是死亡。
假期的时候看了一些西藏生死书,内容很晦涩,但是觉得和电影所表现的内容有一点像,人终究会迎来死亡,要学会面对,而不是逃避,要为死亡做好准备,才不会恐惧。
即便John已经14000岁了,但是我觉得他没有为死亡做好准备,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变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尽管还有许多不舍,所以我觉得第二部是给John的一个新生,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全新纪
因为对第一部的喜欢,让我安耐不住的想来看第二部,但心中早已做好准备。
虽然不出所料的不尽人意,让慕名前来影迷失望。
影迷却可以看到消失已久的男主,让我们重温时光,拾起那是的想象。
还有一出镜就吸引眼球的金发性感女学生也是让大多数男影迷心生喜悦的亮点。
美女和科幻的有一样的作用,都有让男影迷展开想象的力量!
但我觉得没关系,科幻片就是开放的博弈的,如果能让大家发起思考那一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妙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第一部,给了我们一个思考?
究竟你是选择相信他呢?
还是选择不相信?
可是无论选择相信抑或不信。
内心都有疑虑。
如果你又恰好是基督徒。
那又该面临第二个问题?
假如基督站在自己面前,说自己是基督?
你该如何?
这基本上算是一个争辩不清楚的事情了。
人与人发生争执时,最典型的一种僵局就是双方都陷入一种“互相要对方给出证明的局面”。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判定世界上没有白色的乌鸦,另一个人反对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世界上一定有某个地方存在白色的乌鸦。
此时,应该由谁去提出证明?
是前者?
还是后者?
看到没,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给出的也是同样的问题?
证明他确实活了那么多年,是基督也是其他什么?
那四个孩子,通过一系列的查证,发现无法真正证明对方是对的,也无法证明对方是错的。
他们即使找到更多的证据,证明他确实是他所说的?
也无法真正证明他就是基督。
这就像,你即使抓来1000只黑乌鸦,宣称,没有白乌鸦一般荒谬。
他所说的都说他知道的。
那大家跟着他所说的去寻找证据。
其实最终只能进一步,证明他所说的。
但是我们又自然的怀疑?
真的吗?
不得不说,我们到了一个神奇的年代,信息越来越多,证据越来越多?
而真理,已经消失了。
所谓真相藏匿在过往中,可是当我们去寻找更多的蛛丝马迹时,我们就更难拼凑出那个真实的模样了。
但这个男人来自星球二同样,又给出了一个新的设定?
John,也在开始变化了。
就像最后他们说的,人类的活动越来越改变着地球的模样。
现在我们是全新纪了。
而他也要终结了。
当然也可以说,新生。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正正反反。
大家宣传“真善美”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个为真,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个却为假。
善,美也一般。
因为这里面有人的参与,个体感受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
就会有不同的思考和反应。
没有一条完全正确通向正道的路。
只有个人的转化。
就像John在课堂上说的,“贪嗔痴”同样也可以转变为“慷慨,同情,智慧”我想这个意思是指,无论你觉得你现在有多么复杂,丑陋。
惊慌失措,痛苦,孤独的内在、你都可以选择重新开始。
从此刻起变得不一样。
变成你希望你想要的样子。
如果真的有神的话,他给我们的就是,你总是有选择。
无论是当初亚当夏娃要不要吃苹果,以及之后潘多拉魔盒要不要打开。
以及诺亚方舟,要不要上去。
John,也同样给了Philip选择,捅他或者放他走?
请记得,选择好,为自己负起责任
如果没有第一部。这篇最多2星。。。甚至一星
我觉得这片很好看啊,看来我对电影的品鉴能力真不行.......
超低成本的科幻故事,居然还不赖。
那些骂导演的,就是电影里的那种变态学生。人家拍一部电影,即便第二部不好,就骂人家去死???什么德行??人家免费放发电影,观众如果乐意可以捐钱。给了观众最大的自由度,还想怎么?
友情分吧,但是有这个John就会看下去,但都是因为前作,这个结尾就不那么明智了…AKA出现在最后警察的口中讲出John使用过的名字,Also Known As…
看到评分很高就下了看,没想到看到的是全新纪这部,不过没问题,过程很简单,道理很深刻,几千年过去,人性并没有多少改变,怪不得有位姚姓老同事对人类前景悲观,制度是短期的,可以适度延缓;但人性却是长期的,看看新冠时期各国表现,再看看近期日本要倾斜核废水,最终消灭人类的是人类自己。作为电影剧情稍简单了点,7.5/10分
狗尾续貂,骗钱之作中又带着一点良心,不知道哪个比例占得更多,但我作为第一部的忠诚粉丝,我感觉很他妈糟心
完全少了第一部的灵气 很多情节都莫名其妙 可能第一部编的太狠了这一部很难圆了
他喵的180516北京
狗尾续貂三星给导演可爱的颜值
没第一步有冲击力
我是真的特别爱第一部,推荐给朋友一起看了至少有四五遍。但是第二部没有延续第一部那种较纯粹的思辨和探讨,更像是一个过渡剧情。就像导演说的,我打算拍成连续剧了,老铁们快快拿起你们的小手点一波关注刷一波火箭双击666。
①导演不是在拍续集,而是在挖坑,估计等我们都跳进去了,导演拎着锄头就跑了!②其实并不比第一部逊色多少,反而比第一部更加复杂多样,只是少了当年谜底揭晓时那一点点震撼。③想为manfromearth.com网站捐赠出一笔等同于电影票的款项,但没有搞懂这个众筹的模式。
其实续集还可以,也探讨了一些话题,不过主要还是用悬疑来吸引观众,而且还没有给出后续,新加入的一些演员更眼熟更有知名度,最后导演的真实目的,还是想众筹接着拍
Come on! 能来点新梗吗?真是不忍卒看
拍的什么鸟玩意儿!老子的时间CNM!还想我们替你捐款众筹?捐NM!
emmmmm
跟软科幻完全不搭边儿了,二流悬疑片吧。这就是美国人的网大,居然有勇气玩众筹。
能拍出来就不容易了,哪怕这一次剧情上有一些漏洞,而且镜头感觉业余了不少。
期待续集,但也担心续集,结果这部续集让人担心的部分很多;第一部自成体系,十分完美,对其的续集只是破坏了整个故事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完美结合,结果变成了俗气的科幻恐怖片模式;其中第一部密集而精细的科学基础,也消失,只剩对于宗教狂热一面的展现:信仰者可能亲手杀掉耶稣!多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