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就发现了回忆是第三人称视角这个bug,但是感觉这个bug其实是可以圆回来的。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探索回忆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追忆”吧,电影里几乎所有“追忆”都是第三人称视角,但是,只有一次是第一人称——狼叔和助手在检察官那里审问昏迷不醒的犯人那次。
为什么其它所有“追忆”都是第三人称,偏偏这一次“追忆”是第一人称?
因为这次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这次所用的机器是政府从军队里搬来的老机器,从电影中狼叔和检察官的交流可以看出,这台机器的技术是落后的,甚至我们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和狼叔的机器以及其它机器相比是有代差的。
所以设定上会不会是这样:人的大脑除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外,还存在这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但是人自身并无法感受到,这种空间感知的信息会和视觉听觉等等信息一同存储在记忆里。
军队里的那台机器就是老机器,仅仅能通过回忆中的视觉听觉等等来呈现“追忆”,而狼叔的机器已经开发出能够通过人大脑里存储的那个时间段空间感知得到的信息来呈现“追忆”的技术了,所以狼叔他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追忆”——军队老机器的第一人称“追忆”和狼叔自己机器的第三人称“追忆”。
个人认为如果导演编剧一开始就不打算修复这个bug的话,后面的第一人称“追忆”就压根不会出现,不可能拍了一场第一人称“追忆”后还意识不到这个bug,当然也不排除那场戏是第一场拍的或者最后一场拍的“追忆”戏,导演拍了之后意识到了bug但是懒得修复或者没办法修复了
我是在安静的午夜,戴着3D眼镜看这部影片的。
这个特别的场景,事后感觉,的确非常合适这部影片。
影片开始之后,那种沉浸体验,让我一直跟随着男主的情绪,探索着整个故事。
这部片子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非线性叙事。
在重现出来的记忆里面,也有重现记忆的情节,一层套一层,一层一层剥开,会令上帝视角的观众很不习惯。
但如果你代入到男主的角色里,这就是他寻找真相的过程,如何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相,如何一步一步的走进女主的心里。
看到另一个影评的说法,真的当女主第一次出现,推开门在逆光中拉近镜头的时候,真是非常惊艳。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第一次到女主家里,女主背着主角的那个诡异的笑容,直接让我整个从脊椎凉到了后脑。
男女主角对角色的刻画都非常入骨和到位,那种爱,那种纠结,那种信任,表现的淋漓尽致。
整个电影,其实其实不是科幻,而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剧。
男女主相爱,发现阴谋,寻找真相,信任,最后的悲剧结局,才是导演想呈现给观众的,这点男女主的演绎是成功的。
但叙事的非线性,导致需要沉浸代入到男主的角色中才能充分体会剧情设计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影响了观影效果,可能二刷的话会清晰很多。
其他的基本可以说没有太大亮点。
我死后那管洪水滔天…狼叔整剧生存能力拉垮,不靠别人活不下去,就这实力还追凶…反观女人,都是实力派,女主手是杀手级实力,女主是孔明级实力,预测到狼叔的未来行动步骤。
资本家那么容易被绊倒搞笑了,首先弱智母子不用狼叔,手下CEO早就能把公司蛀空掉。
片方有点三观不正,狼叔恶毒蓄意杀人,大街上扔火瓶是很正常的事儿?
富人谋杀必受惩罚,穷人防火无罪。
以女主后期的智商,变圣母一刻也智商不在线,你完全可以处理的更好的,被编剧强迫推进剧情了。
唯一亮点是部分台词:“过去不会纠缠我们,它甚至根本就不认得我们,是我们在纠缠过去,放过过去吧,没有未来,甚至没有现在。
”对于失恋或者离婚的人挺好。
最后好像本剧是第一次正面评价“缸中之脑”这种人生结局的。
哲学上讲这完全是个人选择的自由,但是一般剧集不敢这么说,都强调人要走出来,好好活下去,因为死去的人也希望生者好好活着。
我个人也觉得,面对现实才是勇敢,直面生活的荒谬和恶心,我反抗,我存在。
在未来世界,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导致海平线大幅上涨,美国很多地区被水淹没,迈阿密成了水上的哥谭市,腐败和犯罪在这里滋生着。
严重的环境危机,贫富两极分化,有钱人建起高坝防止海水入侵内陆,人类在边境地区发生了多次大战,男主是退伍士兵转业成个体户,利用一种高科技机器帮助客户重温记忆。
这种技术起源于战时用来审问犯人,根据导向员的引导而让犯人脑海中的过去浮现到屏幕上,从而还原事实真相。
在主线剧情的五年前,女主Mae在新奥尔良的一个酒吧驻唱,在腐败警官Cyrus Boothe的引荐下认识了一个黑帮大佬,就是大帅比吴彦祖扮演的Saint Joe,在阿祖的威逼利诱下染上了对名叫Baca的毒瘾。
话说语言之间的隔阂在将来估计是会变得越来越小,阿祖和狼叔聊天时中英文夹杂着,一口一个pengyou,对方看上去似乎也听得懂。
之后女主偷了阿祖的Baca和钱就跑路了,但还是被腐败警官Boothe找上门来。
本来这位警官是奉了大佬阿祖的命令,但因为他从阿祖的生意中揩油被发现,两方就闹掰了,而他也被阿祖的手下放火破了相。
现在这位坏警官Boothe是为一个富二代工作。
富二代的老爸是个房地产大亨,如今命不久矣,因为大亨Walter Sylvan在外面还有一个私生子,就让儿子替自己去找寻在外的母子好能照顾他们。
但富二代Sebastian Sylvan不想分财产,就派了坏警官Boothe去解决了老爸外面的情人和私生子。
大亨的情妇Elsa Carine经常来光顾狼叔的机器来重温她和情人的过去,因为在她的记忆中,大亨向她保证一定会保护照顾她的。
她在狼叔这的记忆卡可以作为证据来证实她和大亨的关系。
富二代为以免后患,决定先销毁记忆卡,再“解决”掉他们母子。
女主怕被坏警官Boothe带回去见阿祖,只好被迫和他合作。
为了拿到Elsa的记忆卡,她就以“找钥匙”为借口找到了男主金刚狼。
女主的饰演者丽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就是电影《马戏之王》里的女歌手,在这里又一次和金刚狼再续前缘。
狼叔自打见了女主后就成了恋爱脑,两人整天甜甜蜜蜜腻腻歪歪。
一天,女主消失了,因为她终于偷到了记忆卡。
狼叔第一反应就是她有危险了,我一定要找到她。
之后发现女主的真实身份后格外的愤怒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好比阿祖说的,Mae骗了我的金钱和du品,但她能从你这骗啥!?
(原来是记忆卡)。
狼叔还是要执意找到女主,副手觉得他此时都疯魔了。
我要不是在看电影,我也会觉得他有病。
好在功夫不负“痴汉”人,狼叔抓到了坏警官Boothe并从他的记忆中了解到来龙去脉。
在女主把记忆卡交给Boothe后,Boothe就找到了情妇Elsa并把她杀害,女主恰巧赶来救下了Elsa的儿子Freddie并驾着小船逃跑了,但为了保住Freddie所在的地点,女主选择“服毒”并跳楼自尽。
而狼叔在把真相公布于众后,余生就待在了那个高科技机器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温着他和Mae的过去。
这种纯爱剧本的大结局几年前拍出来估计还会感动一批人,但放到现在我看完后只是觉得“嗯真因吹斯汀”,原来片子披着诺兰的外壳讲了一个悬疑爱情故事。
导演丽莎·乔伊的确是诺家军的一员,她的丈夫乔纳森·诺兰是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亲弟弟,她算是诺兰的弟妹。
这对夫妻都是美剧《西部世界》的主创团队的一员,本片里狼叔的黑人女副手的扮演者坦迪·牛顿(Thandiwe Newton),就是《西部世界》里最快觉醒的接待员梅芙。
在未来科研的外衣下讲述爱与情感不是不可以,诺兰的《星际穿越》我重复看了好多遍,每一次还是会被震撼和感动到。
尽管这部电影最为酷炫的元素是“未来的犯罪城市”和“潜入记忆的机器”,但导演并没有在时间和意识层面上进行任何探讨。
以至于这个片子到底想讲什么,我真的看不大懂。
这部电影像是混合了《黑镜》,《盗梦空间》和《记忆碎片》,然而末世感的设定掩盖不住小家子气的内核,儿女情长的打开方式成了痴汉追凶,最后仅有的感慨只是狼叔想谈个恋爱可真不容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诗经·国风·周南》)一首曲子,自此拴住了男主尼克的心,而美艳的女主梅,也像一抹惊鸿那样,从他的心头翩跹而过。
Rebecca Ferguson《I Walk a Little Faster》我经常跟伙伴们说,虐恋情深,虐恋情深,果不其然,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尼克对梅的追寻,就像是那些痴人对于回忆的执念,念念不忘,期待有一天终有回响。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几个人的痴念:1.圣·乔的爱:占有、控制、剥削
乔眼中的梅——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对于从小混迹黑社会的乔来说,他的爱是占有,是控制,所以他为了将梅留在身边,逼迫她吸毒。
虽然不清楚梅具体遭遇了什么,但通过隐晦的台词,能看出在乔身边的日子并不好过。
毒品让梅失去了一切2.艾尔莎的爱:卑微、怯弱、执意
她的爱只有那一个宝贵的片段在艾尔莎的脑海中,她卑微地坚信着情人许下的诺言,所以当匕首刺进她的身体,她都不愿相信这些承诺都是过眼云烟。
这句话就像放屁一样,随着西尔万的死灰飞烟灭情人,始终是个见不得光的身份,所以即便是生下了私生子,但艾尔莎依旧没办法得到永远的庇护。
依附于人的凌霄花,甚至没办法主宰自己的生死3. 塔玛拉的爱:梦幻、可怜、悬殊像艾尔莎一样,固执地相信一个资本家的诺言,而这段实力悬殊的婚姻,让痴恋西尔万的塔玛拉最终万劫不复。
与艾尔莎一样,她不得不分享自己的丈夫,并在一次又一次回忆中走向崩溃。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虽然随着丈夫死去,这个守寡的女人继承了巨额的财富,但是她因为烧坏了脑子,永远活在了那段最梦幻的片段里。
她的儿子为了不让她再受刺激,不仅自己亲自扮演父亲,还让一堆演员来配合母亲表演。
畸形的关系导致现实的破碎4.瓦茨的爱:沉默、坚忍、持久作为一同上过战场的战友,瓦茨与尼克的关系比家人都更加亲近,他们熟悉对方的优缺点,并且相依为命。
这对男女相处的结局,证明了一个理论:日久不生情,而真正的情是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 ——汤显祖《牡丹亭》
最后的眼神真让人心碎由于暗恋尼克,不愿挑破的瓦茨一直在照顾这个男人,而鸡贼的尼克一边享受着瓦茨的陪伴,一边深陷对于梅的热恋之中。
因此在电影的最后,找到爱人下落的尼克也十分坦荡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他没想到,自己诚挚地道歉,竟将瓦茨彻底拴在了他的身边。
回忆成为囚笼,让人选择作茧自缚(没办法,谁能不爱这样情感醇厚,热烈,真挚的男人呢?
)5.布斯的爱:迷茫、迅速、固执一直将梅当作利用对象的布斯根本想不到,自己竟能在朝夕相处中,对做人坦荡的梅产生了好感,他甚至自己都毫不知觉。
直到梅把他当成尼克,进行了那样一段炙热且决绝地告白后,从未被人爱过的布斯,直接陷入了梅的魅力之中。
电影《追忆迷局》片段:男女主角演技炸裂刚烈的梅让他见识到了爱情的伟大,于是他也开始对死去的梅念念不忘,甚至找了一个替身来带他回忆那段美好。
误把幻觉当爱情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所有人都深陷回忆的美好之中,用自欺欺人的假象回避现实的残酷。
精心演绎,如梦似幻的回忆幸好在所有的悲剧之中,尼克弄清了梅对他的真实感情,而这份真挚的爱情,也随着梅的离去化为永恒。
当梦境化为现实所以说,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而死亡,更是会将这份美好化为永恒。
人生若只如初见
It is lovely. 一个唯美的故事,在大多数人不再相信爱情的现在,确实是个讲述爱情的故事。
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看到有狼叔就下载了。
点开电影,好美啊,狼叔的声音好好听啊,难怪可以去引导别人寻找记忆。
感觉更像是一个美丽的带有遗憾的爱情故事。
很多时候都只差一点点。
而这一点点美好让我们不断回忆,想要回到过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回头看,还是向前看,都有自己的原因。
想要回到过去,那说明那段记忆真的很美好。
而向前看,是因为有太多遗憾需要去弥补,或者说过去太黑暗,需要创造回忆。
隔着记忆,穿越时间的吻,带着多少伤痛。
在整个电影里看到更多的是浪漫,剧情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样的回忆大概是给那些有遗憾的人看到吧,因为也曾想要回到曾经,再去体验那些快乐。
狼叔真的是越老越有魅力了。
没想到彦祖来串场,还各种中英混杂。
女主真的好美好美。
原来是西部世界的团队!
熟悉面孔好多。
前中段槽點太多以至於不知從何說起。
1. 吳彥祖英夾中太尬了,比沙丘尬一萬倍,而且這個角色極其油膩又單薄,看出來編劇想給他加一點厚度於是安了個戰爭PTSD,但全靠台詞非常沒有說服力,以及自己討厭溺死但卻要溺死男主,只會顯得更惡毒。
2. 女主一出場目的性還能更強一點嗎,一看就是去勾引男主的,然後男主一下上鉤,簡稱見色起意。
3. 男主職業道德堪憂,找到鑰匙之後還繼續翻看女主回憶,活該被騙。
4. 男主和女二的線亂七八糟(本質上是女二的線亂七八糟),為了衝突而衝突,女主和毒販頭子見面時候那個小弟兇女主也是為了衝突而衝突。
而且女主接受毒品的理由在哪裡?
5. 女二去救男主那裡,但凡有一點智商的人都會先射爆魚缸吧。
看出來編劇想講的很多,但除了愛情線一個都沒講好,把階級剝削、戰爭傷痛、槍戰動作這些都弱化,只落腳於回憶沉淪,這個故事會清晰很多。
最大看點就是Hugh Jackman和Rebecca Ferguson再續《馬戲之王》前緣,他倆化學反應真的蠻強的,昏黃的光影也很美,還有很多關於水的意象,只能說導演盡力了。
以及雖然不喜歡這種明顯的男性視角,但Rebecca穿各種緞面禮服,大波浪紅髮,濃妝紅唇的美貌確實完美符合夢中情人的形象。
《追忆迷局》的导演是位女性,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之所以出人意料,因为甚少有女性导演执导科幻大片。
《追忆迷局》称得上科幻大片吗?
应该还是可以的,但这个“大”格局上看又着实不大。
背景放在近未来,温室效应重创地球后,上升的海平面淹没了大部分都市,唯有几座城市幸存。
故事就发生在其中一部幸存的城市——迈阿密。
电影里能谈得上科幻的元素是用全息影像还原记忆场景,其他的科幻元素实在少得可怜。
故事并不复杂,无非是又一个由遗产争夺引发的凶杀案。
作为编剧,丽莎·乔伊很懂得编织叙事,通过发现与反转有效地引导观众陷入故事。
地产巨鳄的儿子为保住遗产,雇佣前警员杀死父亲的私生子。
为找到情妇,警员威胁歌女梅混进记忆局,窃取情妇的记忆档案。
不想,梅与记忆局当家人、私家侦探班尼产生情缘。
为情所困的班尼不断沉潜到记忆里,逐渐迷失自己。
梅自知班尼会找到自己,于是将线索留在警员的记忆里。
顺藤摸瓜的班尼最终发现惊天秘密,邪恶势力被一网打尽。
可以说,《追忆迷局》是一部裹着科幻外衣的纯爱片,核心是发生在私家侦探与歌女之间的旷世奇爱。
这是我们称《追忆迷局》是女导演作品又在情理之中的原因。
似乎唯有女性,才会在一部软科幻片里塞进对纯爱的美好想象与称颂,并让爱由始至终推动叙事。
他们更为真挚地相信,人愿意为爱人牺牲自己。
这是电影里梅做的事情。
虽然一开始,她带着任务走进班尼的世界,但假戏真做爱上班尼。
为了保护班尼,她甘愿自我牺牲,留下“渣女”的骂名。
导演丽莎·乔伊作为好莱坞名导诺兰的弟媳,继承了家学。
记忆如同梦境,都是虚幻的东西。
提取记忆,就像摄取梦境一样,让人进入虚假难辨的世界。
因此,《追忆迷局》像是《盗梦空间》的姊妹篇,只是从构思和制作上看都要“低配”得多。
作为女性,丽莎·乔伊也无野心像大伯那样设计宏大而复杂的叙事迷宫,她的心思在于爱情。
于是,马力克式虚浮的镜头在后半程反复出现,让人体验逝去之爱在记忆中将被保存得多么美好。
公众号:永无岛的游乐园(Neverland-0401)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没有做功课,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一部悬疑片,惊悚片,看名字和电影的开头,又以为是一部高智商无限翻转的科幻类型电影。
结果却出乎意料,除掉其他的元素,其实本片完全可以归纳成一部纯爱电影。
不太想用一般电影的剧情性,逻辑性去评价他,影片里所有的翻转其实也都很无力,基本可以猜到结局。
但是如果只当做这是一部文艺爱情片,就一定会对电影本身宽容很多。
男主是一名私家侦探。
他的工作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帮人重复记忆,查找记忆中遗漏的点。
小到寻物,大到查案,男主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客户达成心愿。
在工作过程中他认识了我们的女主,并顺理成章和女主发展成为恋人关系,然而有一天女主突然失踪不告而别,男主在对女主的无限思念中不断的重复两个人的回忆,踏上了寻找女主的道路,并在过程中了解到女主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影片的最后,男主选择永远沉睡在回忆之中,这可能是对他来说,最好的结局。
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有时候甚至可能是我们自己。
他们不愿意活在当下,活在未来,而是深深陷入回忆当中。
人总是不愿意失去的。
可是失去的意义是什么?
是不是如果连回忆都开始模糊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失去了呢。
陷入回忆的人,往往都不能被别人理解。
每个人都知道活在当下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要劝你向前看,可是谁都不是你啊,他们又怎么知道那对你就是好的?
他们又怎么知道活在回忆里的你就一定是悲哀的呢。
《盗梦空间》的结局,小李子和妻子孩子重新生活在了一起,谁都不知道陀螺最后是否还在旋转。
可是这重要吗?
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找到了能让自己幸福的方式。
无论以怎样的形式。
《追忆迷局》的主演是金刚狼狼叔休·杰克曼和《碟中谍》常驻女主丽贝卡·弗格森既《马戏之王》后又一部合作出演的电影。
很多人说这是狼叔近年来最难看的一部片子,但是我个人感觉是还好,可能是看的时候本身就没带有任何期待吧。
剧情和影片的逻辑性就不提了,但是影片中对追忆的执着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共鸣,让人很难就去下定论说这是一部烂片。
值得一提的是,《追忆迷局》中还有吴彦祖的客串,这种英文中夹杂港普的说话方式形成了本片唯一的笑点。
让我想起小学去参加英语角本来就没啥词汇量,中英混杂想蒙混过关的日子。
不过阿祖这个中英混杂真是太顶了,一般会说国语的都可能说不成影片里那样。
狼叔的新片,还有吴彦祖加持,竟然扑了。
有点没道理。
不过既然是扑了,那应该还是有点理由的。
故事为了呈现末世的感觉,画面相当昏暗,除了狼叔和丽贝卡秀浪漫之外,视觉上比较压抑,影响观感。
狼叔和丽贝卡之间的爱情,相当的浪漫,但同时也有点俗套。
老外不是一般的坏,通过文化侵袭教唆我们要开放一点,一转眼,老外开始玩专情了,用被老外玩坏的爱情观再回头看专情,是不是有点格格不入?
狼叔也算是江湖上的狠人,在故事里头“文”上被丽贝卡碾压,“武”上被坦迪碾压,狼叔这是和碟女郎八字不合的节奏么?
吴彦祖在电影里头也就露了个胸,其他的啥事儿没干,就领了便当。
关键是咱中国人最讨厌那些说话时不时拽英文的货色,吴彦祖倒好,英文里头夹带几句中文,这到底是什么操作?
而且,故事最后的反转,也没什么新意,感觉反不反转,都和主线无关。
最后,狼叔的旁白还是太多了。
槽点说完了,但故事真的有那么不堪么。
好像也没那么严重。
个人感觉,故事还是很不错的,如果静下心来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抛去科幻和对狼叔动作的期待,当做文艺片来看,至少没那么差。
首先是故事的设定,全球水位上行,大多城市被淹没,很快就要上演“未来水世界”,什么原因电影没交待,但是可以自行体会。
在故事里头,对大财团特别是地产商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也相当的有意思,当然,不排除强行植入的硬伤,毕竟这和狼叔的爱情没太大的关系,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大财团身上好像都适合。
之所以选择了地产,大概还是和水位上行,圈地游戏上升到了生死的程度有关系吧。
在故事里头,贡献了相当多的金句,有机会不妨亲自体会一下。
狼叔还提到了泰坦尼克,这黑得相当精彩。
怎么说,泰坦尼克号上幸存的都是有钱人和老鼠,肉丝不要面子的对不。
最后,还是说说关于回忆的事儿吧。
都说回忆是变老的标志,只有当下生活的不好,或者可期的未来也不会好的时候,才会回忆的吧。
到了那个时候,只剩下回忆。
在狼叔身处的那个时代,未来已经没那么重要,大概所有的美好都停留在记忆里头了。
然而,你选择转身,我选择向前,这有那么多对错吗?
好像也没有。
另一位碟女郎,选择了坚强走下去,也没什么不好的。
导演还是善意的,这个没有未来的世界,到了碟女郎成了外婆,还坚强的存在着。
回忆再美好,那也只是回忆,该往前走还是得往前走。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