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
Дара из Јасеновца,Dara iz Jasenovca
导演:普雷迪拉格·安东尼耶维奇
主演:比利亚娜·切基奇,兹拉坦·维多维奇,安贾·斯坦尼克,Luka Saranovic,Jakov Saranovic,Simon Saranovic,Marko Pipic,娜塔莎·妮可维奇,伊戈尔·多尔德维奇,马尔科·扬克蒂奇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语言:塞尔维亚语,德语年份:2020
简介:以二战期间纳粹占领的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乌斯塔沙政权“NDH”为背景,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达拉的小女孩,她在巴尔干大屠杀期间被送到臭名昭著的灭绝营地Jasenovac,也被称为“巴尔干奥斯威辛集中营”,直到南斯拉夫游击队解放详细 >
太压抑了。。。关键是不了解历史,恶补了一下,敬畏历史,但觉得这么不克制的镜头,反而达不到效果,评分和题材无关,愿世界和平
2170政治的意图太过明显,“记录”的色彩便会黯淡。尊重历史并为之悲痛。
二战中的种族屠杀,语塞
现实很残忍,剧情很跳脱
看过了,短视频解说发现的影片,讲述二战历史中惨无人道的往事。想看这部片子也是近些年发现其实二战卷入了很多小国,这些小国在世界上无足挂齿不被重视,但是有些人民同样很惨。电影全程看得很压抑,心里不舒服,哪怕是出片尾字幕,很憋屈的感觉。当已经死了的人走进漫天大雪里的火车车厢,一种荒凉悲怆的感觉油然而生,当火车车厢由空荡变得拥挤,内心更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战争很残酷,克罗地亚对塞尔维亚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但是战后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也很少有人知悉,令人费解。
二战集中营电影和小说看了不少,这部没有特别的地方,情节在其他作品中都出现过,人物个性也并不突出。
这个地区的事情复杂到无人说的清楚,死去的人们只能进入天堂后回忆人间的故事。
为了消化片中的悲惨 我分两天看完
“大家就是笔画十字架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战争由此而起。巴尔干半岛从来没有神佑。
模式化
8分。论残杀同胞的力度国外比我天朝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呀。少见的塞尔维亚电影,再现了克族在纳粹的支持下残杀赛族的历史。被杀者悉数缓缓走进下雪中冰冷的火车车厢的镜头反复出现真的太赞了,避免了煽情却更为感人。小女主从始至终坚定的眼神注定了她最后的命运!话说克族这个杀人不眨眼但枪法菜出天际的女魔头军官是真的美呀😍二战真是永远拍不完的话题呀。
结构太混乱了,同样是聚焦到人,《艾达怎么了》可以做到平衡,达拉反而双线双空间叙事,难以产生共情。仅有关于死亡的隐喻处理添彩。
这小女孩太让我心碎了💔,那么多的情绪藏在隐忍的表情下,比大部分成年演员好太多了。打儿童牌太受不了了。
这种情况会出现在任何地方,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
没看完
没什么比看到“专门设有针对儿童的集中营”更毛骨悚然了。求饶没有用,只会换来无情的子弹。
这种题材,想非常出彩,难,想成为烂片也难。全片有一种油画质感。死者在雪地中进入铁皮车厢的设定很不错。《绝密配方》里的南斯拉夫年轻女科研人员这里化身克罗地亚女魔头。这是塞尔维亚人的意识形态吧,克罗地亚人都是恶魔,波黑人是帮凶。倒是犹太人是难兄难弟,还都很善良。男女人物有着对应关系,比如安慰父亲的犹太男,一直帮着小女主的犹太姑娘;以及管理工作队的塞族人,在集中营也有个对应的带孩女。不止一个人物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这片子有《切口》的解构(种族灭绝中分离的父女,主要是父女要找儿女)加《沃伦》的东欧献元素。结尾升华了,塞尔维亚的东正教传统(对比克纳的天主教“异端”)。片尾曲有点帕尔曼的感觉。ps:怪不得里面犹太人形象好,原来直接人家也参与制作了。还有演员,好些是波黑塞族。
乌克兰有班德拉,克罗地亚有乌斯塔沙。不讲人权的“民族主义”,就是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就是人类的公敌。
[歷史補全加一星] 如果覺得電影拍得套路,除了怪長得那麼不一樣的“文明”人類們總能做出如此驚人一致的暴行還有別的嗎。德國軍官“說了只收拾猶太人,為什麼要管塞族人”的問題真有意思,塞為主 猶為輔 才是適合本國國情的嘛。“見不得拿小孩煽動對立”的大善人評論真是讓人開眼了。導演為超過兩萬名的14歲以下Jasenovac受害者說個話就變成了民族主義者。以後這類題材電影都不要出現殺人的場面了,不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