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部动画的时候,年纪绝对不小,可以说完全不是电影的受众。
但是我被惊喜到了。
国产动画的确有不少好片子,画面精良,比如《秦时明月》系列和之前吹得很厉害的《大鱼海棠》。
前者拖沓,而且没有着重点,你说它想表达深刻含义,但是又不是真实的历史;你说它想表现画面和动作,为什么不看真人特效大片?
后者故事稀碎。
其实我们对动画片的要求不高,小孩子看得下去,还能学到一些好的知识就可以了。
这部动画我就觉得很好,教会孩子保护自然,对于感情的处理比较隐晦,大人有自己的看法,小孩子估计就以为是友谊吧。
打一星的你们要脸吗?
人家已经改邪归正了你们还说救救孩子们你们什么意思?
如果这是外国人拍的你们又要连连夸奖了,国产,支持你!
真的很好,最后真是感动一把,前面又好笑,很幽默,团子也很可爱,熊大熊二小时候也很萌,。。。。。。。。。。。。。。。。。。。。。。。。。。。。。。。。。。。。。。。。。。。。。。。。。。。。。。。。。。。。。。。。。。。。。。。。。。。。。。。。。。。。
首先,我需要先说明一下,我今年19岁,刚上大一,年寒假我和同学一起去看雪岭熊风的首映。
我不知在你们这些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人来说怎么样,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比第一部要好很多。
至少我在看第一部时只是觉得好笑甚至有点幼稚,但是我在看第二部时看到最后特别是那段音乐响起来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真的很感动,而且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也许有人会说我幼稚,看动画片也哭,长不大。
我不在乎,我只知道看完电影后我的心里那些在大学里看到的不公平人心险恶似乎瞬间消失了,这对我来说就够了,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心情而不是为了学习。
有些人一看到熊出没电影就开始发什么救救孩子们,那我倒要问问你们,那什么该是孩子们看的动漫电影呢。
首先你们要明白看电影是为了放松心情而不是为了学习,而且有很多人觉得不适合儿童看拉低儿童智商的很大原因恐怕是自己不喜欢看吧。
因为你们觉得它幼稚,所以你们就认为孩子们看这个拉低智商。
还有一些更离谱根本没看过电影就乱发评论,就是纯属于黑国漫。
你们觉得雪岭熊风幼稚无聊,就像觉得教你们1+1=2一样。
是,我们都会1+1=2,可那我们该教一年级的孩子们什么呢,就是这个。
难不成要教他们拉格朗日定理,不定积分吗这样高深的东西吗?
不管你们会如何说我甚至骂我,我不会改变立场。
我非常讨厌那些把成年人的想法加到儿童电影上的人,你们既然一开始就觉得幼稚那又何必去看呢?
先说下什么是“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应该是出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的最后一句话。
该文痛斥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救孩子,即是不要将丑恶的礼教施以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什么是“健康成长”呢?
鲁迅在诸如《二十四孝图》等文章中认为,健康的成长,就是有一个符合孩子天性与思想的童年。
孩子的天性,无非是好玩,喜欢活泼与多彩之事物。
思想,无非是喜怒哀乐,而至纯至本,不是什么成人的“爱情纠葛”,什么“讽刺深寓”,什么“人类批判”。
这样的童年,鲁迅很可惜,少有。
他回忆的童年充满枯燥的“经史子集”这样的传统说教文化。
他失去了健康的童年(但很幸运他的青年时代去了日本,接受了很多新思想),而他又从西学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童年,什么是希望在未成年人上,什么是儿童所要的。
故他要说“救救孩子”,他要用“符合孩子天性与思想”的去救孩子。
故他后悔破坏了弟弟的风筝。
而今天,“救救孩子”却成为了对低幼向影视作品的批判,以表达成年人对这些“不符合成年人的天性与思想”的不屑。
对于这些给孩子看的影视作品,打分的、评论的是成年人,故评论区充满了“救救孩子”这种孩子决不会使用的“讽刺手法”,评分板充满了“以成年人的有色眼镜”所评价的“低分”。
成年人只在乎打动成年人的,对于孩子他们一无所知,孩子开心了但他们不开心。
中国的孩子不需要被“救”。
熊出没的熊式喜剧,喜羊羊的羊式喜剧,都不是什么卓别林周星驰级别的、可以拿大奖的“成人喜剧”,但它们无疑是符合孩子“天性”与“思想”的。
孩子不看也不懂什么“我命由我”,他们看的、明白的是炫酷的哪咤。
他们也不懂什么“禁锢”什么“价值”,他们只对孙悟空与江流儿的段子、精彩的打斗感兴趣。
而成年人明白“我命由我”有“深意”,大圣的蜕变有“深意”,他们看见了披着儿童外衣的成人世界的缩影,所以他们会认为这两部是“国漫崛起”,是“完爆”熊出没与喜羊羊。
而相比之下,熊与羊的故事就是儿童的世界,没有“深意”,儿童照样看得开心,但成年人不买单。
他们以熊和羊的“俗套”“肤浅”为由(其实孩子根本不在乎什么剧情俗套,打怪升级的模式孩子百看不厌),与大圣和哪咤相比,熊和羊就失色了,失了“深意”的色。
儿童看不到深意(他们会被一些深意打动,但他们不会在乎有无深意),他们只看到了“童意”,他们知道这与他们的天性和思想共鸣,他们幸福,成年人不幸福,成年人以自己的观念去“救孩子”,孩子不需要被救,孩子们生活在鲁迅先生(那个真正喊出“救救孩子”的人)所构想的健康童年,带给他们健康童年的作品却被自以为是的成年人所批判。
这是儿童影视作品的悲哀,是中国对那些成年人教育的悲哀,是社会不会思考只会应和的悲哀。
终究孩子要被这些呼吁“救救孩子”的人逼到“需要被救”的境地。
—————————————————补论1:批评《小猪佩奇》的,粉红猪本来是给外国小朋友看的,国人哪来的自信批评这样的“高大上”的“外国影视作品”呢?
你们说中国孩子们看这个不合适,外国孩子不也在看?
补论2:114岁属于儿童,小猪佩奇给1~5岁儿童看,熊羊猪给6~10岁儿童看,11~14岁看大圣看哪咜看宫琦峻,你非要把宫琦峻给3岁小儿,小猪佩奇给14岁少年,你不会动脑想想儿童每个阶段接受能力不同吗?
补论3:“国漫崛起”的真相是“国漫成人化”。
这个电影讲的是山神传说,这个更偏向于爱情。
因为最后导演说熊二跟团子之间是爱情关系。
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去讲这种关系毕竟是动画片,但是他可以去用一种方式,比如小时候团子跟熊二的见面,让他们的羁绊有很大的关系,也给了熊二一个石头做以后他们见面的契机。
最后帮助团子去解除,他失去理智的状态也是可以安抚团子的内心吧!
PS:本文与后来的《熊出没之探险日记》及其第二季的情节存在严重冲突,我本人并不喜欢那种情节(而且我本人认为《熊出没之探险日记》两季的剧情与此片的结局不吻合),支持《熊出没之探险日记》结局的人可以不看本文。
熊出没之探险日记 (2017)6.72017 / 中国大陆 / 动画 / 丁亮 袁惠芳 李宁 / 张伟 谭笑
熊出没之探险日记2 (2019)暂无评分2019 / 中国大陆 / 喜剧 动画 冒险 / 丁亮 / 张茗 谢丰泽 传说中的“白熊再也没有出现”其实就是团子把自己封印在熊二小时候遇到她的神秘的,不为人知的地方,以确保白熊山免于爆发。
小时候的熊二误打误撞进入那个神秘的地方,不小心破除封印的同时,那个封印团子的神秘的地方就消失了。
团子发怒时,白熊山爆发,熊二带着上面有自己眼泪的石头,相当于自己的眼泪和团子的眼泪结合,唤醒了团子善良的本质,团子再次封印了火山。
代价就是,再次将自己也一起封印起来,消失,就跟传说中一样。
白熊圣池上的那些石柱,我猜它们不仅拥有治疗的能力,还有时空转换的能力。
火山已经喷发,灾难无法避免,团子封印火山的方式,只有通过这些石柱转换时空,所有人和事都重置了。
团子动用了这个魔法阵,重置了时空,但是团子没有抹去熊二的记忆,而要把那块石头给熊二并且改了一个图案,就是为了让熊二明白:这一切的事情不是梦。
所以团子也就消失了,因为时空已经重置,所有人和事都重置了。
食物没有丢,商人是环保主义者,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
当然,熊二看到石头,就明白了,团子消失了,就像妈妈讲的故事一样。
而实际上,团子并未真正消失。
这相当于团子一次彻底的新生,团子重新变小,带着同样的石头再次出现在熊二与团子初次相遇的那个神秘的、不为人所知的地方,被封印着,让白熊山免于爆发。
也许直到几百年后再次有谁意外进入那里,不小心破除封印,火山爆发,又被封印,循环往复。
《雪岭熊风》
《冰雪奇缘》有人说片头那片雪花与《冰雪奇缘》中的很像,好吧,确实像,但其实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地方是在这
《雪岭熊风》片尾的雪花照抄的有木有?
《雪岭熊风》中的老赵头
《冰雪奇缘》中的威斯顿公爵这两位最开始都说了类似的话,觉得白熊(冰雪女王)是妖怪般的存在
《冰雪奇缘》开场曲
《雪岭熊风》开场曲《雪岭熊风》中的《伐木曲》和《冰雪奇缘》中的《冻结的心》这俩歌节奏有多像也不用我说了
雪岭熊风中熊大教训熊二时说了一句"俺说够了!"并把熊二的石头扔了出去,这时石头发光了,《冰雪奇缘》中艾莎对安娜发脾气时说了句"我说够了!"并变出一片冰刺
《雪岭熊风》
《冰雪奇缘》艾莎能一脚踩出一朵冰花,大白熊团子也能踩出一朵花,等等,这是巧合吗?
雪岭熊风中被白熊踩出的冰轨道
《冰雪奇缘》中艾莎造出的冰楼梯这俩本领如此之像
《冰雪奇缘》中的汉斯
《雪岭熊风》中的反派这俩想表达的意思也很类似:"只要我把艾莎杀了(把白熊抓了),我就是拯救阿伦黛尔(白熊山)的英雄
《冰雪奇缘》
《雪岭熊风》场景有些类似
《冰雪奇缘》中覆盖冰雪的大树
《雪岭熊风》中覆盖冰雪的大树相似度80%,只不过反了过来
我不懂他们怎么想的,你们有看过吗?
没看过就不要在这里找存在感了好吗?
首先这部动画片他是适合小孩子们看的,不像有一些里面还掺着什么情情爱爱的,比如《葫芦娃》这部。
这部动画片他还呼吁人们不要砍树,砍树的后果不是我们能承受的了得,还显示出了社会的复杂性,显示出了人类一部分的丑恶的嘴脸。
这部动画片可以呼吁孩子们爱护小动物,爱护地球。
去影院观影之前,说实话对这部电影并没抱太大希望。
谁料电影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从画风到情节,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地方。
不知道那些给出一星评论的人都是有多高的要求呢?
如果这部电影不是国产,而是来自迪士尼,出自宫崎骏,会不会评分还要高一些呢?
如果一定要挑剔,只能说,电影模仿迪士尼动画大片的痕迹比较明显。
片头伐木的片段,让我立刻联想到《冰雪奇缘》中挖冰的场景。
火车上天的瞬间,也有些像爱莎女王建造冰堡的场景。
好在,这样的场景并不多。
适当的模仿,我认为,是可以被接受的。
国产动画之前一直停留在“喜洋洋”阶段,想要一蹴而就,超越迪士尼之类,也是不现实。
不可接受的是,广告植入过于赤裸裸,动画片也蒙上商业大片的气息,问题是,受众们会买账吗?
除去以上两点,电影可以说是很不赖的。
情节紧凑,90分钟让人一点倦意没有。
孩子们会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时发出欢笑声,感叹声,惊呼声,满场没有一个孩子吵闹的,都被情节吸引住了。
和去年的《卑鄙的我2》相比,这个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的理想了。
总体来说,画风优美,情节连贯,主题清晰,立意不俗,是部好片。
至于些微的东北口音,我觉得完全没问题,挺逗呀!
咱们普通看电影的,又不是广电总局。
一直对于雪岭熊风有着挺高的期待,因为评分很高,今天终于把这部作品看完,总的来说虽与我想象之中不太一样,但也算不负期待吧。
雪岭熊风这个名字,听着就有一股土匪气,像是白鹿原一样的,加上熊出没里面的两个熊说话总是一股东北大碴子味,观影之前我一度猜测这是一部土匪片之类的,结果出人意料,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动画电影中的爱情片,虽然很隐晦。
雪岭熊风特别突出了熊二这个人物,让他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许多,剧情也很饱满。
整体来讲确实值得这个评分。
熊二这个人物,之前的形象一般都是呆呆傻傻、胆小没用、单蠢,害怕了就只知道喊熊大,对比成熟有责任心的熊大,显得这个人物特别不讨喜。
但是在这个电影里。
他却变得可以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大白熊,而变得异常勇敢、勇往直前,变得成熟独立起来,这个转变确实让人看的心潮澎湃,大概这就是“爱”的力量。
虽然作为全年龄段的动画电影,为了照顾小朋友,不可以写的很直白,但是在我看来熊二就是喜欢大白熊的O(∩_∩)O 再说剧情,整个剧的剧情还是很饱满的,但是反派塑造的一般般,对于抓住白熊的执著毫无缘由,人也刻画的比较油腻惹人讨厌。
全片里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应该是熊二与大白熊玩耍的片段、让人看了也会有高兴地感觉,虽然说熊二就是有了“老婆”连哥哥都不要了的见色忘兄之熊O(∩_∩)O 总之,希望熊出没系列越来越好吧
剧情幼稚了些,简单了些,角色丑了些,但是感觉国产动画在进步。
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虽然有很多瑕疵,但其质量、好看程度和诚意,已经甩开很多国产真人实拍片许多条街。6.5分。
7/10
还是很良心的
作为儿童观赏的动画片,及格了,但也并不优秀。没有任何主题倾向,娱乐性也并不是很强,但是有孩子喜欢的热闹场面,各种短片大拼盘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无功无过。恐怕这样的电影除了赚钱,没有任何其他属性。
光头强还蛮可爱的
【补】特效画面秒同期一线大片。主题也好,部分温情戏有点低龄向
首先儿子自己在影院看过,回家后在电视盒子上看过不下10遍,没错,10遍!小孩子很喜欢,就已经很棒了,作为父亲,也很喜欢,有关于成长,关于友情,关于环保的内核,且处理的很自然,甚至有很棒的动作戏,我想说作为熊出没的大电影,很赞!画面精致,色彩饱和优美,主题曲制作优秀,8分很肯定!
一般啊。不如过年那一部
送给可爱,4.5分
果然很多脑残看都没看过就打一星,豆瓣已经成为从未看过电影就妄加评论全盘否定的代名词。
越来越...
高冷地团子和蠢萌的熊二,美好的成长传说
这部蛮不错
两星给画面,其他的没什么亮点,剧情犹如央视十二套的普法栏目剧,都是平淡如水的脸谱般的套路,个别地方还很尴尬。当然也少不了模仿,其实熊出没大电影一直都在模仿,这部模仿驯龙高手,有小孩那个模仿怪物公司,马戏团那个更是赤裸裸的模仿马达加斯加3,鄙视一下。
真是被低估的国产动画电影,没想到这么好看,被故事内核感动,如果换上现在的制作技术,豆瓣至少8.5吧
陪女儿看把我哭了,我泪点低啊,可是网易云主题曲下评论一看,不止我一个,好吧,四星
嗯。。。熊二的一场春梦。
挺好看的,小孩挺喜欢。
熊出没的电影 在动画里算很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