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滋味》,像是微风轻拂过慵倦的午后,送来从发梢到心头的清凉,惬意却说不出,因为画面太美了,每一个镜头都像是一张清清爽爽的水彩画,倒真像楚辛说的,是该只剩下眼睛来看的电影,变不得文字的。
虽然心里知道,悠悠晃晃一个夏天,只是姐妹几个若淡若浓的情谊、似爱似怨的猜疑,也没什么特别,可是就是喜欢陈英雄的唯美,满目的翠绿,安静的注视,仿佛日子一直就是这么悠悠地过来的,其他的缺点都可以因为这画面的美和从容的人生不去理会。
陈英雄的电影只看过《三轮车夫》,对那部很多人评价颇高的电影却不太喜欢。
似乎他想拍出一部越南的《悲情城市》,却毕竟少了侯孝贤的悲悯,有些太过投入。
《夏天的滋味》这样唯美的电影却只是他的,别人没有。
他镜头里的越南人怎么都那么安静呢,即使人生的大悲伤袭来,也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蹙眉、啜泣,然后把一切藏在心里,仍是微笑着迎来送往。
《三轮车夫》里的梁朝伟,《夏天的滋味》里的基,《恋恋三季》里病入膏肓的诗人,关于越南的电影总是有诗人,是不是因为诗歌,这些男男女女的表情和动作才那么安详呢?
还有洁白的荷花,女人口里轻柔吟唱的谣曲。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对待婚姻和爱情的不同看法,所有的爱情理想都通往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在电影中,这种理念被导演无限度地放大,用一个个延缓的镜头剖析出来,所以有时候,导演无疑是相当高明的窥视者和观察者。
陈英雄就属其一。
电影《偷妻》仅拥有一个平淡无奇的开头。
在潮湿的越南,一个家庭中的故事静默地延伸。
在母亲的忌日里,所有家庭成员齐聚一堂,美丽的三个姐妹,摄影家的大姐夫,身为作家的二姐夫,还有俊朗的家中长子。
连绵的雨敲打屋檐,三姐妹在院子中互相对话。
她们探讨男性和情感,用各自理想的模式。
她们互相戏谑,一寸寸探寻家庭婚姻的隐私。
影片背景充斥浓重的绿,女人们披散着浓密如海藻的乌发,柔软,饱含水分。
镜头平静,安宁,缓慢进行,镜头中的许多人和事物,好像被淡化成了底色,各自行进,毫无声息。
姐妹们的对话中,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一个眉目模糊的传统越南女子,她在她的少女时代遭遇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直至终老,也许并未能忘怀。
最小的妹妹却坚信,母亲和自己父亲的情感中有一种完美的东西。
影片至此,导演陈英雄留下了一个悬念,抑或是关于人生情感的迷乱呓语的前序。
大姐苏的婚姻生活并不理想,貌似和平,平静之下波涛汹涌。
在前面的对话中,她反复谈到了满足。
她说,满足与虚伪并存。
很多时候,人并不能忽略心中激烈的渴求,过于强大的呼喊会将坚持和信仰埋葬。
她与商人唐邂逅,注定了万劫不复的互相追寻。
他们迫切地拥吻彼此,热烈,宁可抛弃语言。
也许某一瞬间矛盾与单一难以并存,于是压抑,混乱,在越南的雨季不断上演。
他们手指纠缠,看着对方的眼,激情难耐而始终怀有怯意。
在封闭的空间里,导演运用了大量浓重的色彩,宛如人内心纠结不清的迷乱。
在雨声中,心灵寻不到坦途。
但是,远在河内,苏的丈夫库和另一个女人同样进行着貌似夫妻的生活。
他满怀伤感。
得不到两种力量的平衡,因此对两方都有所负罪。
在深绿色的湖面上,他紧锁着眉头,告诉钓鱼老人,人必须生活在灵魂和谐的地方,否则伤感。
夜半醒来,那伤感总是挥之不去。
分裂令人痛苦,他决定告诉自己的妻子一切。
没有吵闹和仇恨,导演运用了冰山手法来演绎这一幕,隐忍,哭泣,眼神。
她的丈夫,因为有所隐瞒而拉远与她的距离,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触,却始终遥远而陌生。
这是一个契机,她不愿他继续欺瞒和给与谎言,冰释所有疏离和冷漠,得到这样的结尾,也许更为圆满。
苏告诉库,她还是他的妻子,她要他像以前一样爱她。
她用一个浅浅的吻终结了与唐的爱恋,没有挽留,只是结束。
二姐基生性浪漫,她的婚姻也同样充满美好的惊奇。
一幕幕镜头中,她眷恋地依偎着自己的丈夫,不放开自己的手。
温馨,温暖,彼此微笑。
他迷恋他的温度和触感,他得到她营造的甜美及幸福。
基怀孕后,影片中反复出现她在镜子前自我欣赏的一幕,她骄傲地挺起肚子,幻想着自己成为母亲时的姿态。
她天真地把枕头塞进衣服里面,蜿蜒的曲线,似乎记载了她和丈夫的婚姻历程。
就在这时候,丈夫因为灵思枯竭,不得不外出寻找写作题材。
两天一夜的旅行中,他邂逅了一个艳丽时尚的女人,暗涌,互相试探,压抑的空气中记载了复杂的内容。
女人用口红在卡片上写下了自己的门牌号,血色的挑逗,充满诱惑。
然而,他毕竟走开了,没有直接而****的碰触,也没有进一步的情节。
只是这张本可以开始一段艳遇的卡片,被基无意中发现了。
压抑,压抑之下的呓语;猜疑,猜疑之后的崩溃。
她在自己的姐姐和妹妹面前,她痛哭失声。
陈英雄没有进一步交待这一事件,潦草却别有深意,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带过,把一段婚姻的成长留给了将来。
真正聪明的导演,是留有余地的。
最小的妹妹莲与她的哥哥阿海的关系在影片开头便呈现出暧昧不明的状貌,他们住在果绿色墙壁的屋子里,相邻而眠,共同度过每一天。
莲总是得意地发现,每当她和哥哥走过街角,总有人把他们误认为夫妻。
兄妹的纠缠,音乐在此成了重要的表现媒介。
每天清晨,老收音机里不断放着年代悠远的外文歌曲,隔了这音乐去看人,就好像隔了一层粗糙的毛玻璃,神秘玄妙而难以捉摸。
莲的笑容总是充满魅惑,她在屋内妩媚地移动,跳舞,跟亲哥哥阿海传递眼神。
在她心里,哥哥是理想男性的化身,一定程度上象征和寄托了她纯真的爱情理想。
她饶有深意地告诉阿海,他跟爸爸很像。
这照应了影片开头预示性的对白。
哥哥是个不得志的电影演员,他即将要出演一部新戏,戏中有一个雨中分手的镜头,她兴奋地要求跟哥哥排练一遍,于是她转身,低头,他伸手拉住她,她回眸,对视。
细软的树枝的阴影投射在墙壁上,淡暖的风在屋内流动,一切好似迷宫,但最终以兄妹间的打闹为收场。
这个镜头在莲的两个姐姐身上也有类似的发生,不同的是,她们彷徨,犹豫,压抑,困惑,而在于莲,则带有轻松调笑的意味。
毕竟,兄妹的情感,禁止于暧昧。
有的恋情设置了禁忌,而他们连禁忌都没有开端。
导演陈英雄这样地放大这段并不寻常的寻常,也许只是为了增加人类内心的复杂性,进一步昭示人类情感的不可或知。
莲后来走向另外一个男人,在这过程中,她对自己始终把握得很清醒。
影片的结尾,母亲的忌日再度来临。
阿海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一个忌日这么重要,母亲在世时连生日也没有过。
莲轻轻笑着,说,其实忌日是很重要的。
是的,每个忌日,都有关于他们的婚姻和爱情。
每个人都在探索和寻求,那最终的光明的出口。
很绿色很明亮。。。
陈英雄拍出了云南残留的法国浪漫。。。
那么多人追捧王家卫。。
又何必忽略陈英雄。。。
饱满欲滴的绿色,直射在脸上的阳光,倾泻而下的暴雨。
白色的莲花,巨大的淡粉色的芭蕉,细长花瓶里摇摇欲坠的兰花。
白色的蚊帐,雕花的木桌,根本遮不住烈阳的碎花窗帘。
青木瓜的清香,咖啡与冰块撞击的声音,芒果肉被轻轻片下时指尖的清凉。
黑色的长衫,白色棉织的睡衣,紫色的长裙。
清晨醒来时的慢摇,晚餐后共歌一曲,床第边悠悠地唱越南民歌。
油光发亮的长发,一丝不苟的唇色,眼角那三条淡淡的皱纹。
陈英雄的电影,永远逃不开对美的恋物癖。
而他一再使我不能忘怀的,也正是这种为美而美,逃避任何意义的纯粹恋物。
曾经介意过《青木瓜之味》里音乐家爱上女仆的消解阶级的轻飘飘,不屑于《三轮车夫》里小混混在死里逃生的状况下搞行为艺术,看完后就把两部片子扔在一边。
可是,雨后芭蕉叶上的水珠滴入院中瓷坛的那幅画面,竟开始纠缠着我。
原来我恋上的也只是那毫无道理可讲,甚至不带感情色彩的平淡之美。
所以陈英雄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越南独有的美。
看《垂直阳光》只是想静静地让自己沉溺于这独特单纯的美感,没预料到导演终于达到了个人的顶峰。
有的人就是小资,有的人就是中产,做出最好的小资或者中产电影,也不妨看作是成就。
如果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样的要求来看这部电影的情节,的确不算出人意表。
可是这个由一个家庭组成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浓厚到粘腻的感情依附,抽刀断水水更流式的感情涌动,就算是生离死别的泪弹型影片也无法与之媲美。
亚洲人的情感常常不被西方人理解,一方面我们没有热情如火的表达感情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我们的感情却是如此的绵长深厚以至于一个眼神半个微笑就可以掀起冲天巨浪。
我们的感情也不仅仅是罗曼之爱那样没心没肺,与父母的,与手足的,与朋友的,都让人恋恋风尘。
影片里面的所谓暧昧,完全不可以用西方的attraction来理解,精神上的肉体上的瞬间吸引都无法解释人与人之间几乎不可能斩断的情感依附。
大姐与丈夫各自被另外的异性所占据,一段枯萎的感情枝蔓却在一刀斩下去之后重新开花结果(丈夫坦白了另一个女人和孩子的存在,大姐与外遇分手);二姐与丈夫浓情蜜意地迎接新生命,私底下却各自心猿意马(二姐问大姐有没有想过出轨,丈夫在西贡进了美艳女人的房门,虽然最后又静静离去);小妹期待着与别人怀孕,也许只想摆脱对小哥哥的情感依赖。
这些难道就是所谓的人情?
我们永远无法只为自己活着,因为我们如此地依恋他人。
人情冷暖,我们也逃不出人性的桎梏,情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死去。
可是真正的依恋却在死过之后重生。
结尾小哥哥问,为什么我们只庆祝忌日不庆祝生日呢?
因为死才是真正的生命的开始。
而生生死死的疲惫袭来时,只有平淡之美才是永恒的,即便这种美如天地一般不仁。
Vietnam-born French filmmaker Tran Anh Hung’s third feature film, the final part of his“Vietnam trilogy” after his Oscar-nominated debut THE SCENT OF THE GREEN PAPAYA (1993), and Golden Lion winner CYCLO (1995). Lifted from the day-to-day material hurdles in Hanoi, THE VERTICAL RAY OF THE SUN takes a close look of a family’s four siblings, Lien (Tran Nu Yên-Khê, Tran’s muse-cum-wife), the youngest of the brood, barely holds back the crush on her elder brother Hai (Quang Hai Ngo), meantime, her two married elder sisters Suong (Nhu Quynh Nguyen) and Khanh (Le Khanh), have their own marital hitches to come up for.What instantly catches a viewer’s eyes is Tran’s chromatic keynote, a verdant surrounding perpetually peopled with botanical delights, oriental quaintness and dribbles with tropical humidityagainst a blistering summer and occasional downpours,every gesticulation throbs with libidinous impulse and moist intimacy, and is in sharp contrast to various characters’monotonous intonation and po-faced diction. Bookending the film with two anniversaries of their parents’ respective deaths, Tran’s slo-paced story entrusts audience to embark on an ennui-soaked, voyeurism-like sojourn pointing up the consanguineous sisterhood and the retiring inscape of his protagonists that is typically of Far Eastern make-up.Suong’s husband Quoc (Chu Hung) has another family residing in a floating bamboo house on a mountainside river and dithers about which one to settle with, meanwhile, Suong engages in an extramarital affair with another man but keeps things strictly physically (it is told in an evasive manner, we are tempted to formulate our own idea of the affair, whether it is a past fling as she confides in Khanh one night or concomitant with the current time-line); Khanh herself, is discovered pregnant with her first child, but a casual discovery suddenly damps her expectant mood as she suspects that her writer’s-block afflicted husband Kien (Manh Cuong Tran) might cheat on her during his recent trip to Ho Chi Minh City. As for the young Lien, her incestuous proclivity is tantalized but nothing actualizes (from a knowingly ambiguous Hai), so she has to slake her desire elsewhere, which results in a blatant misapprehension lightening up the trepidation, pathos driven ending. Garnished with an eclectic soundtrack (including several Lou Reed's tunes),THE VERTICAL RAY OF THE SUN formulates a fragrantdreamscape that can soothe one's jaded eyes, assuage one's numb ears and placate one's troubled minds, an escapist haven from a robust filmmaker who has reached a certain measurement of maturity in his style, but at the same time, indulgence is manifestly looming around.referential point:Tran Anh Hung’s THE SCENT OF THE GREEN PAPAYA (1993, 8.2/10).
按计划有步骤地观看越南三部曲,看完《青木瓜之味》后,由于贪恋"夏天的滋味",我先跃过了《三轮车夫》。
这部有故事,但故事性不强,所有戏剧冲突都在更尖锐的可能性之前就被悄无声息地温柔化解,影片更多的还是唯美化地呈现河内那种慵懒随性的生活状态。
频繁反复地出现有“水”的画面,产生了丰富的意向:原本平静如水的生活逐渐被打破,摄影师大姐夫心如止水,寄情于好山好水,原来另有情人在远方望穿秋水,大姐与商人萍水相逢,继而水乳交融,两人都是爱到尽头覆水难收。
作家二姐夫苦苦思索小说的结尾,山穷水尽之际 ,邂逅水性杨花的妇人,思如泉涌,行云流水地解决了困扰已久难题。
小妹对哥哥柔情似水,同时也对另一个男孩爱如潮水, 两人的感情水到渠成,怀孕疑云水落石出,日子继续细水长流。
这部的摄影师终于是李屏宾了。
可惜这部现有资源画质太差,色彩和质感都大打折扣 ,能学习和欣赏的几乎只剩取景和运镜。
三姐妹同框时的画面安排和布局美如画——当然颜值远逊于《海街日记》里的四姐妹。
场景虽破败,镜头却无比精致。
在这样肮脏陈旧的环境中,还能捕捉到颓废也是另一种美,李屏宾和杜可风都是这方面的个中高手。
小妹漆黑浓密的长发似乎永远都是湿漉漉的,随意披散在后背,前额垂下的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几滴晶莹的水珠坠还挂在发梢, 几乎可以闻到刚洗完的头发散发出那股淡淡的清香。
陈女燕溪高高的颧骨,丰满的嘴唇,苗条的身材,虽然接触不久但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经意间浏览到陈英雄作品年表,我突然明白陈英雄在《挪威的森林》中为何选了水原希子。
越南的夏天是绿色的雨季,绿色的墙壁静静褪色,绿色的植物悄悄生长。
整部电影就像潺潺流动的溪水,宁静的韵味弥漫不散,越南的阳光、树木、街道、地面透亮而恬淡,蝉声、水声、歌唱声充斥心中,荡起阵阵涟漪。
故事娓娓道来,看似散漫而不经意,却是曲折反复,暗流涌动。
一片悠扬之外,是内心层层叠叠的波澜,有欢喜,有期盼,有渴望,有等待,有沉迷,有困惑,有无奈,有妥协,也有欺骗和隐瞒。
三个女人,一种家庭,一种生活,延自母亲的生命,散在越南清凉的空气里。
电影开头,三姐妹准备着母亲的忌日活动,一阵忙碌之后闲聊起母亲的一段情事,那个叫阿全的男子,据说是母亲陪伴父亲几十年之余藏在心底的男人。
女儿们感动着母亲当年陷入初恋的真诚与无邪,小妹莲则更向往着母亲与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完美关系,憧憬着那种“在一起,永不分开”的恋爱与婚姻。
三个女儿的故事或许就是母亲一人的人生轨迹,小妹莲是母亲的青春年少,二姐卿是母亲的初为人妻,大姐香是母亲的残守生活。
小妹莲仍是一个对生活、对爱情饱含热情与好奇的活泼女孩,幻想着、期盼着那种缠绵的感情,对亲哥哥开玩笑说“那边街上的人看我们像看夫妻诶”,睡觉睡着睡着就抢了哥哥的床,虽然已经长成了大人的模样,但还是随口就说自己怀孕了,明明连要怎样才会怀孕都不知道,像一个小女孩,想着要找一个像哥哥,像父亲的男人作丈夫。
女孩在大雨中痴痴地找着那个男人,男人却只是看着她在大雨中淋湿了全身,一句明天“咖啡馆见”便打发了女孩所有的期待与等候。
想要找像哥哥和父亲的男人作恋人,但恋人没有哥哥般的宠爱,只有苦涩的泪水。
莲终于体会到分手的时候是不说话的,想要抽离的手是拉不回的。
小妹莲 二姐卿结婚不久,初有身孕,打算过两个月再通知其他人。
怀孕使人欣喜与惶恐并存,恰巧丈夫出差远行更是加重了不安的心绪。
小妹是初尝恋爱,未有婚姻,大姐是婚姻已久,二姐则刚好处于一个婚姻初始、怀孕未满阶段,二人世界是甜蜜的,但二姐卿已然起了对婚姻未来的恐惧感。
她询问大姐是否背叛过自己的丈夫,大姐和大姐夫过去的故事不知不觉间与二姐与二姐夫正行的人生产生了重叠,似预言,似映射,二姐似乎在重复着大姐的过去,或许也是两人母亲的过去。
丈夫归来,口袋里多了一则暧昧的卡片,二姐卿没有发作,只能找寻姐妹哭泣。
二姐卿 大姐香结婚已久,小儿已能行走。
在丈夫出差远行的时间里,大姐前往密会情人。
即使与情人拥抱、亲吻、缠绵,大姐仍不愿告诉情人自己的生活,无言的密会中,是大姐想要随时抽离的绝情,“情人,是没有未来的”。
大姐夫出差回来后坦诚自己出轨的事实和离婚的想法,大姐哭着跑走,被小妹撞见后,立刻返回屋内,一夜过后,大姐依旧选择维系家庭的完整,“我知道他们的存在,我知道你爱他们,就像爱我们母子一样。
”大姐知道,这种一样的爱,不过是微弱的责任感,曾经浓烈的爱情早已不复存在。
一样的爱,就是一样的不爱。
两人的家庭只存乎形式,但女人的传统使其宁愿放弃情人,也要坚守枯萎的家庭。
大姐香与大姐夫昆 大姐夫在湖面游荡之际向老人倾诉,“人应该活在一个让自己心魂感到安逸的地方,能与周围融洽相处。
”大姐夫在妻子和情人之间都感到束缚,想要远离,却不知逃往何处,最终还是败给了坚守家庭的妻子。
当湖面老人说自己寻求安慰的方式是寻找女人时,镜头先是转向了盯着陌生女子看的二姐夫,再是大姐夫外面的另一个家庭,似是在引证老人的话,结果下一个镜头就转向了沉溺于情人的大姐。
婚姻的平淡与乏味是双向的,背叛也是双向的,只不过女人比起男人来,更多了一份对家庭的依恋与执着。
南方是欲念與愛戀的雙城跨越。
陳英雄第三部長片夏天的滋味中,生活在河內的女人和男人,他們的情感分別在胡志明市找到了平行空間。
這一部影片有了較多的現代感,影片的畫面可稱得上是美輪美奐,每一楨都精緻得猶如明信片一般。
在鏡頭舒緩的移動下,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動植物都呈現出動人的詩意。
在導演和攝影的精心製作下,影片散發出一種帶有古典氣息的華麗,同時飽和豐富的色彩和清脆悅耳的聲音處理更使它給觀眾帶來了美妙的視聽享受。
夏天的滋味和青木瓜之味風格比較接近,婉約動人,清新優雅。
影片細膩而略帶幽默地描寫了一個家庭中存在的忠誠與信賴,背叛與懷疑,在展現生活的破壞與重建中慢慢吞吐出了人生的況味。
表面的平靜和歡樂之下潛藏著種種令人不安的威脅,即使是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裏也遮掩了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銀幕上所呈現的無非是家長里短,油鹽醬醋之類的瑣碎片段,但就是在這表面無風無浪的生活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情欲張力。
(劇情梗概:河內一個由兄妹四人組成的普通中產階級家庭,大姐香與攝影師丈夫昆有一個兒子,但兩人性生活不和諧,二姐梅同作家金結婚沒多久,小妹琳患有幽閉恐懼症,她與弟弟海保持著一種曖昧關係。
在母親的齋祀日,三姐妹追憶起被戲稱為“母親的譚”的神秘男人。
為獲得寫作靈感,金前往西貢尋找有關譚的資料,此時他發現梅已懷有身孕,不明白梅為什麼要對自己保密,香在昆出差期間有了外遇,琳則在與海保持曖昧關係的同時,與另一個男孩有交往。
透過平靜生活的表面,三姐妹都有不願人知的秘密和心事。
)有人說陳英雄之于越南好比阿巴斯之於伊朗,這樣的比喻我現在還不能斷定是否正確,但也許很快就會有答案。
此刻的我腦海中浮現出身著aodai的越南姑娘在風中舞動著長髮。。。
越南,你為何如此悠然。
-2009.06.02-
考完研究生初试,才觉得这个冬天好冷。
备考的过程中可能把心思都放在准备中,无暇顾及周围空气变化,现在才会觉得格外冷。
冬日里潜意识对夏天是向往的,因此看到氤氲暧昧的夏日海报就被吸引而来。
然而近日嗜睡,分两段时间打开投影仪才看完。
雨季的越南温暖湿润,描绘的是中产阶级三姐妹的日常生活片段,故事从三妹琳和弟弟海住在妈妈的老房子说起,海早上起床后喊还在熟睡的琳起床,懒床的琳迷迷糊糊不想起,海:今天妈妈祭礼需要帮大姐香和二姐卿准备祭礼所需。
两人起床锻炼后来到街口吃早饭,琳想和海坐在一起,这样可以有同样的视角和感受,海则让她坐在对面,看到并不想动的琳,海最后自己坐到了对面,琳说他从来都不听自己的,又问他两人是不是很般配,看得出琳是向往爱情的,并且感性而对伦理观念模糊。
而海则是理智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亲兄妹”。
两人住在一起,既像氤氲的夏天那样保持着情侣的暧昧,又因为血缘伦理的关系而不能再向前。
故事的情感主题是三姐妹在妈妈祭礼中回忆假设妈妈的年轻时的恋情开始,妈妈在14岁时遇到过一生的挚爱,临终前还把父亲认成初恋,爱的赤忱的一段纯真爱情。
之后是三姐妹的婚姻及感情生活,大姐香和大姐夫的婚姻生活并不和谐,祭礼第二天摄影师大姐夫就离开了家。
随着故事推进,大姐经常幽会一个情人,不过大姐有明确的界限,在两人在一起时几乎不开口说话。
而大姐夫在外也有情人并生了一个儿子,并因此困顿苦恼了五年,最终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困顿,和妻子和盘托出。
和好如初二姐卿温暖风韵,全心全意爱着作家丈夫,丈夫外出旅行寻找小说结尾素材,回家后她发现丈夫口袋里的一张卡片误会其出轨。
二姐夫有着作家本身的敏感细腻,旅行时在飞机上看上一个女人,同时女人接收到信号用涂口红的卡片邀请他午夜幽会,他届时前往,不过推门进入房间看到床上装睡的裸露女人,他迟疑片刻便离开了房间,终止了欲望没有越界,但对他的小说结尾所需要的素材已足够。
卿怀疑丈夫出轨小妹琳与弟弟海生活在一起,暧昧舒缓,房间中的书籍、音乐、画作,越南版的法式生活。
两人一起听雨吸烟,一起跳舞,一起晨练。
吸烟同时琳和一名学建筑的男生暧昧着。
最后由三妹怀孕而被简单喜剧的手法点破的乌龙结尾。
整部剧三姐妹坐在一起回忆,一起做饭,乌龙时抱在一起痛哭,最后一起欢乐的嬉闹,舒缓而又温暖,三姐妹的生活还在继续着。
建筑男生本片导演陈英雄出生在越南,在法国修读了戏剧和电影。
在作品中他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对乡土文化的真切感怀赋予了它浓郁的东方色彩,编织成了一个柔美纤细的东方童话。
无论是对少女心态细腻而微妙的把握,还是对传统东方文明和人生理念的传达,乃至唯美精致的画面,都有让人惊艳之感。
这部电影令陈英雄一举成名,摘走了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和恺撒最佳外语片奖。
据说片中讲述的故事源自两位越南老妇人和他的交谈,她们经历过两次越南战争,而当她们倾诉过往的痛苦时,却表现出惊人的平静安详。
正是这种平静打动了陈英雄,使他采用了一种缓和冷静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种种波澜起伏。
影片的主演陈刘燕荷亦是导演的妻子,她出演了陈英雄的所有故事片。
摄影李屏宾是台湾著名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包括侯孝贤的大部分影片。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充满诗意的长镜头,如三妹最后的跳舞片段,在各种画作的的房间里,随音乐舞动着身体,乌黑柔顺的秀发,少女独有的曼妙身姿与暧昧氤氲的潮湿环境相映成趣。
舒缓安静的如同世外桃源,就像导演在片中拍摄的三姐妹的家,被植物簇拥着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三姐妹在其中继续着她们的生活。
回忆.ps:导演信息的两段来自百度.
当日光垂直照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高。
这一天是夏至,一年之中白日最长的纪念日。
在昼长夜短的日子里,漫漫时光以接近无限的方式被拉长,好似一切已经漫无目的的开始,却不知道终将会被带往何方。
河内的夏天绿影婆娑,温热而湿漉,熟悉的东南亚风光,让我想起不久前去的清迈。
不吝保留的阳光和倾斜而下的暴雨,为生活平添了浪漫和惬意的气息。
雨水浸过的街道,馥郁含苞的鲜花,绿墙上流动的光和树影,还有夜灯下游曳生姿的鱼尾……生活如一潭平缓寂静的深水,表面泛着粼粼微波,日复一日不见起伏,而或许底下早已暗流涌动,积蓄未知。
故事开始于一场祭祀宴席,而结束于另一场祭祀宴席,从一个终点横跨另一个终点,而当中短短的一个月,在镜头的作用下,细节被无限放大延伸,因而有了对人生的种种猜想。
20岁的人生和30岁,40岁到底有怎样的不同?
故事中的三姐妹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但是我愿意把她们当作是一个女人在不同阶段的际遇,就像一条纵流的时间之河,随着愈加深入,故事慢慢浮出表面,一一铺呈开来。
少女的故事是绿色的,双人房里两张单人床,屋檐下的兄妹二人糅合着说不清的暧昧情愫。
少女不谙世事,在亲密的关系面前,她已分不清这到底是血缘还是爱情,但心底的依恋却愈加难以割舍。
之后她遇到了另外一个人,在对的时间遇见让自己误会的人,无疾而终过后,一切才刚刚开始。
二姐的故事是浅黄色的,色调更中和,一团温柔却又藏匿着不确定。
丈夫是小说家,正苦恼于小说的结尾而迟迟无法动笔,外出寻找灵感的途中邂逅他人,深夜赴约却没有进一步的举动,戛然而止的关系正是他为小说寻找的结局。
怀孕后的妻子意外发现,与丈夫产生了间隙,裂纹已生成,即使没有谁去说破。
大姐的故事是橘红色的,浓重而深郁。
夫妻二人各怀心事,都有瞒住对方的秘密,他们过着双重生活,一半是妻子和丈夫,另一半是别人的爱人。
印象中有一个场景,当大姐在幽会时,镜头推到背后的墙上,橘红色的墙壁上有斑驳阳光,镜头继续往墙壁侧推移,在光照的反射作用下,两只脚印从墙漆上慢慢浮现出来,好像内心的隐秘被摊在了阳光之下。
从绿色到橘红,三姐妹的经历,就像植物从夏日青葱到秋日果实。
当夏至结束,白天开始渐渐变短,直到阳光再此回归赤道,日夜平分,宣告另一个季节的到来。
电影译作《垂直日光》,我喜欢这个名字,脑海中想象的是日光从北回归线慢慢往南移动,夏日已经到来,白天永远很长,但又无法忽略它已经开始渐短的事实。
人在时光的不经意里变化着,日子又还很长,有些不曾开始,有些尚未结束,因而不断地被赋予,被消磨,只能慢慢地走完这一程。
电影以母亲的祭祀开场,以父亲的祭祀收尾。
妹妹说她父母的关系是完美的,因为两人年纪相差一个月, 离世时也相差一个月,最后他们活在世上的时间几乎是相等的。
从夏至回到秋分,日与夜此消彼长,不停轮回,最终在某一刻相交汇,圆满于共生。
英雄哥的片子果然很隐忍,陈女燕溪你太美啦!
陈英雄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在得到普遍好评之后,这种特质简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都快变成对于民族情调的自说自话式的标榜。
柔软潮湿的气息弥漫在河内夏季的每一天。
6.5。印象深刻的只有那對牆上的濕腳印。除去偷師王家衛,陳英雄刻意的地域元素放置總有些「東方主義」的嫌疑。
再也不想看湿漉漉国家湿漉漉电影里的湿漉漉女人了。
??
不知如何形容。潮湿,大片的绿,绝美的用色、构图和画面,镜子的运用,空间的穿透力。三名女子的表演,温润内敛,但又充满躁动不安的爆发力。配乐恰到好处……到现在,还能听到潮湿的雨声,潮湿的绿色。
色彩亮丽的夏天照出了每个人心里的欲望。
大爱片中莲与海的房间, 我记得海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扭开播放器,轻柔的爵士乐让人从睡意中慢慢苏醒,这样感觉的越南的确很欧洲
在陈英雄手中,剧情不重要,他要你记住的是暧昧的景色,暧昧的音乐,暧昧的雨点,暧昧的气氛。
我已经脸盲了,兄妹生活状态好,总有一天要分开的,婚姻怎么都是互相欺骗呢?脱离了社会。
只能说,这是一首电影抒情诗。
燥热天气里,出轨的滋味吧。不明白这有什么可拍的有什么可看的。
好难看
One day. Many lives. A family. Lovers. An eternity. A hope. A delay. A secret. Happiness. Lies. One summer.
陈英雄的音乐品味极高,在黏腻的越南语与湿漉漉的雨中夏日中,讲尽了各种triangles。暧昧的景深镜头,存托于两兄妹,无尽的绿、叶,镜头跟随房屋构造移动,环形摄影下的舞姿绰约,未干的直发会服帖贴在女人的头皮之上。感情中种种误识,被薄纸封存,三姐妹的脸庞特写与近景交杂,婚姻的本质不过一语道破。
空洞和刻意的美不是美,是装。
同一个调调,但比三轮车夫差太远了
虽然我非常不喜欢越南,但看过的几部越南电影却都还挺好看!电影塑造出了想象中喜欢的那种东南亚风情。
没有错过的《夏天的滋味》,真的是太棒了~画面的感觉总会想起王家卫~在夏季一个炉火后潮湿暴雨的清爽夜晚,在馆里吹着冷风,看了一部蒸笼湿漉漉的夏季里黏腻又流动的电影,太相配了~看的人薄雾朦胧的兄妹,不食人间烟火的出轨,误入坑的甜蜜酸涩,好湿的故事~流动的水,蒸腾雾气般的情感,如此贴合出轨戏😂最后,不得不说大姐厉害嗯,一直没有正脸的小哥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