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
Coma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主演:朱莉娅·福雷,路易丝·拉贝克,Ninon François,Bonnie Banane,Adilé David,Mathilde Riu,Violette Guillon,Léa Jousset,莱蒂西娅·卡斯塔,加斯帕德·尤利尔,文森特·拉科斯特,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2
简介:电影的主人公是导演贝特朗·波尼洛的女儿,她刚满十八岁,正是想要挣脱父母的年纪,不料却遇到了全球性的疫情爆发,只能被关在家里,感受生活的迷茫。无聊的日子里,她会在 YouTube上观看各种教程,和闺蜜在Zoom上聊连环杀手的魅力,听肯和芭比在芭比小屋聊他们的爱与恨。有一天,她从网红Patricia Coma那里购买..详细 >
对音乐和场面的调度独具一格 但整体还是太乱了
太多个人表达,这就是诗性电影?我不太认同。真人,动画,人偶混搭,匠气重。
#NewHorizons2022#
白日梦呓语、永远说不出什么结论性的东西,陷入最深最暗的边缘,在那一刻 我的爱会从中走出来。
很喜欢,给女儿十八岁的礼物,展现一个断裂、数字化、分崩离析的现实世界,物质是分开的,意识是断裂的,梦境存在于现实深处,一切可循,一切又捉摸不定。
1.5 混沌画面,梦呓短句,人偶剧场,波尼洛仿佛被潘礼德附体了(in a terrible way
1.以其昏昏,使人昭昭。2.的确像是拥有哲学高考国家的,会拍出来的。0.5
7/10
作为一部散文式电影可谓形散神不散,喜欢那种漂无意识散漫的形态,自由自在的感觉
适合用各种方法理论来解析结构。到底哪部分是真实哪部分是臆想,或者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精神世界的衍生产物,我们是在给观众一个可以探寻和进入的口子。
睡了(
Le monde restera-t-il dans les limbes?
6/10。波尼洛这封给女儿的影像信,似乎是一场为《野兽》做的实验,两者有一个共同主题是网络媒介对真实主体的吞噬,在影片中可以观察到许多不同的美学风格,例如动画场景,监控摄像画面,社交媒体的运用,芭比定格动画,还有幻象堆叠的噩梦场景。各种各样的技术和资讯铺天盖地般涌来,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被困在房间里的疫情时代,孤岛体的少女无法感受到与世界的联结,她在渴望探索世界的年纪,却被告知要待在家里。幻想排解孤独但也教人走向疯狂,即使是气质优雅的网红女子,也是一个梦的破坏者,唤醒了少女对未来的惶恐和不安(报道法国抽签被排除在打疫苗的国家之外)。结尾少女和网红女子在黑暗之森相遇,地狱般的环境定义了下一代必经历的苦涩与绝望。波尼落的处理手法是多层次的,有时是家庭电影,有时又切换到恐怖电影,让故事过于虚幻,废话连篇。
太过自我,给足了开篇,但利用各种虚幻梦境和不同形式的过程讲得过于复杂,形式大于内容。不知道刚成人的女儿会不会看得头晕hhh
78/100 #EFM# 隔离期间所处的边缘状态和异质情绪,一部房间电影essay,一个又满是当下现实的忆所,记忆与现实模糊了...内心才是深渊,如林奇电影般阴森。
“你不掌控自己的选择;自由意志并不存在”;没看懂,导演应是法国精神分析学派。
“混沌”不仅仅是女主人公的精神描述,它在更多时候体现于影片“业余”的质感中,就如开篇梦境般的蒙太奇剪切,镜头前近乎无一刻在清晰的视野之内,低沉的电影配乐彻底取代了画外音,使之贬值为银幕上浮现出的字幕,因为在梦境中,观者所看到的画面常常是无声无声的梦并不是无声电影的真正来源,梦的“无声”只是指一种日常生活中被一一约束起来画音关系被尽数瓦解,物的声音不再与物的触/视感相匹配,而在这种违逆中才可洞察出灵魂的真相,对pandemic时代的细腻勾勒,并非写实,却又现实当女主人公离开封控的居所时,画面总会转接至一间监视所,其上的监控器与不明来源的机械冰冷的画外音佐证着女孩逃脱的一切行径,同时又证明了行动的徒劳,直至最后一次出走,似乎永远隐身于监控之外,在控制之外获取自由与真相2023.3.15
疫情封城时的生活,在住所、梦境和Zoom边缘的灵薄狱中游荡。徳勒兹的话语是一则启示,而德勒兹的声音实在是太像古神的低语了。
B+ / covid-19生活对“景框”的改写,与突破景框的噩梦之力。边界开始如暴风雨的帘幕般展开,玩偶们怪异扭动的身体开始不再倚仗话语来激活,虚拟特效包裹的网红视频开始变得粗野且赤裸:噩梦成为现实又怎样呢?哪怕无法完全将自己从梦中剥离又怎样呢?被分割的画面内我们声称一切被决定的同时仍然可控,画面外我们不再能追踪目光的轨迹,却同时在limbo重获生之欲。
远未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创作目的(可能还是日子过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