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法式火锅

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火上锅(台),味游心窝(港),多丹·布法内的欲望,The Taste of Things,Le Pot-au-feu de Dodin Bouffant,Pot Au Feu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伯努瓦·马吉梅尔,埃马努埃尔·萨兰热,帕特里克·德阿萨姆曹,加拉泰亚·贝露琪,扬·哈梅内克,弗雷德里克·菲斯巴赫,邦妮·夏诺-拉瓦尔,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23

《法式火锅》剧照

法式火锅 剧照 NO.1法式火锅 剧照 NO.2法式火锅 剧照 NO.3法式火锅 剧照 NO.4法式火锅 剧照 NO.5法式火锅 剧照 NO.6法式火锅 剧照 NO.13法式火锅 剧照 NO.14法式火锅 剧照 NO.15法式火锅 剧照 NO.16法式火锅 剧照 NO.17法式火锅 剧照 NO.18法式火锅 剧照 NO.19法式火锅 剧照 NO.20

《法式火锅》剧情介绍

法式火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欧仁妮是一位手艺出色的厨师,她在过去20年里一直为美食家多丹工作。他们的感情日渐深厚,最终发展成一段恋情,两人做出了令世界上最杰出的厨师都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当欧仁妮拒绝多丹的求婚后,多丹决定开始为她烹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另一只羔羊清明上河图镖行天下前传之漠上风云我的狐仙女朋友咱们相爱吧四季如秋皇家酒店走到尽头我的一生玛雅蜜蜂历险记牛敞亮还乡蝙蝠侠:缄默呼朋引伴谈判冤家三个火枪手:达达尼昂危险水域分贝卢斯违反校规的跳投白银和梦想之书猎魔人:血源开箱灵魂慈膳救援三笑之才子佳人104号房间第四季重力小丑波尔图调皮小精灵笨拙之极的上野冥界警局

《法式火锅》长篇影评

 1 ) 厨子还是妻子

月下,像任何一个艺术家平日会做的练习画里那样,多丹数不清第几次向欧也妮求婚,也不知道第几次欧也妮拒绝了。

他们已有夫妻之实,不仅互相陪伴二十余年,也一起工作。

这样不就很好吗?

或许寻常夫妻都做不到这样。

欧也妮觉得。

欧也妮作为厨子的二十余年总是在厨房里忙活,不仅要做日常的一日三餐,还与多丹一起工作将纸上的食谱变成现实的美味佳肴。

这天从下午开始她就一直在处理食材指挥女仆为私人晚宴准备,卡好每一道菜上菜的时间,令人无从指摘。

多丹的朋友渴望见到她,可要是要准备一桌为人称道的饭菜,厨房里怎么能没有人呢?

作为一个厨子,欧也妮呆在厨房一直忙活也很合理。

也许成为妻子之后,就无法再拒绝敲门和做饭了。

虽然二十几年来一直是妻子的角色,但是妻职似乎还是让欧也妮害怕。

不知道有多少人困于婚姻中,困于一地鸡毛中,而像他们这样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相伴似乎更好,双方都给彼此一点距离和尊重,距离产生美。

也许他们真的不适合结为夫妻,即使他们终于在多丹的秋天和欧也妮的盛夏有了这个想法,最后也没有成功。

是厨子还是妻子重要吗?

空荡荡的厨房里,爱仍在流动。

(今年百丽宫法国影展看的唯一一部,在巨幕上看什么片都不会难看吧(奶油煮万物的大特写看得我些许不适

 2 ) 《法式火锅》:人生四季,厨房与爱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是经典电影《饮食男女》中最精髓的一句话,食欲和情欲,是我们与生俱来,又伴随我们一生最大的欲望,而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往往会给我们以巨大的心灵慰藉。

比如,当我们与所爱之人一起品尝美食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的不止有食物的香气,更有着浓郁的爱意,彼此的心在此时也能够贴得更近。

而说到食欲和情欲,那就一定绕不开法国,毕竟,法国既是世界浪漫主义的起源,也是西方现代美食之都,这里从来都不缺关于美食与浪漫的动人故事,而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的,便是一部法国电影《法式火锅》,又名《火上锅》。

01看过电影《饮食男女》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在那部电影的开头里,有着一段长达4分钟的美食制作镜头,郎雄老爷子慢条斯理、技法娴熟的做菜过程,让人垂涎欲滴。

我本以为,这个以美食制作的漫长开头已经是我这辈子看到的电影里最长的一部了,但没想到,《法式火锅》这部电影却在开头用了足足30分钟,来为我们呈现出一幕完整的法国私人宴会料理过程。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电影中,少有的能将做饭过程拍的如此美轮美奂的,柔和的光线,朴素而整洁的厨房,没有浓烈的油烟,也没有紧张忙碌的汗水,只有被称为“美食届的拿破仑”的美食家多丹带领其他三位女性制作者一道道过程繁琐却又色泽诱人的美食,伴着环境音中各种动物的叫声,一切都宛如油画般美丽。

而在这一段镜头的后半部分,还同步穿插了宴会上食客们对于这些我们亲眼看着做出来的美食的品尝与评价,虽然不知道其他观众是什么感受,反正我在看的时候,仿佛也跟着电影中的人一起品尝到了这些美食,内心里不自觉地感受到了愉悦。

同时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以前总听说欧洲的宴会能长达数个小时,这确实是一场极致而漫长的享受。

而这一场“漫长”的美食制作戏,在满足了我们“食欲”的同时,也引出了片中另一个主题,那就是“情欲”。

02在影片的前半个小时中,我很自然地将女主角欧仁妮视作是美食家多丹的妻子,毕竟她的一切行为都像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但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我却发现她并不是多丹的妻子,而是与多丹相伴多年的合作伙伴。

欧仁妮凭借着高超的厨艺走进了多丹的生活,无数个日子里,多丹研究着各类菜谱,将其描述的如诗句一般美丽而又虚无缥缈,比如“这道菜就像奏鸣曲,其中的每个部分都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和独特韵味,在力量与和谐中构成一个整体”这种乍一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但欧仁妮却总能领会多丹的美食,将其实现为一道道冒着热气的美食。

如此珠联璧合的两人,却在同一屋檐下始终隔着忽远忽近的一层窗户纸,尽管多丹也曾多次向欧仁妮求婚,但欧仁妮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但这也并不妨碍两人一起度过许多美好幸福又充满激情的时刻。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两人就这样一起研究食谱,将其做成菜肴,再一起吃下,共同享受美味和欢愉,虽然不是夫妻,却要比好多夫妻在一起的时间都要长,感情都要甜蜜。

我想,片中欧仁妮和多丹的这种关系,可能也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持一个长久的亲密关系提供了一些参考。

很多时候,像婚姻这种带有某种强制性的社会关系,会让本来在爱情之中平等的男女关系慢慢成为更加倾向于男性一方的依附性关系,而这种关系会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生成无数细小的裂痕,这些裂痕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显现,也有可能会在一瞬间让一段关系土崩瓦解。

而在这部电影里,欧仁妮和多丹因为共同的志趣生活在一起,但因为没有婚姻关系的束缚,欧仁妮也可以保持最大程度的独立性,我的房门可以为你敞开,也可以为你关闭,一切的选择在于“我”,而如果成为了夫妻,这种本来独立的选择,却往往要让位于所谓的“婚姻义务”,从而会产生出很多烦恼。

03这部电影中,两人关于各自对人生四季的讨论让我觉得挺有意思。

欧仁妮喜欢炙热的夏季,她也希望自己的人生如同夏日一般的热烈,身体炙热、情感也炙热,一辈子都活得阳光明媚,没有春天的躁动、秋天的沧桑和冬天的沉寂,只有夏天永远的热烈,即便是自己死去,也是死于自己人生的夏季,用最热烈、最鲜活的状态离开这个世界。

我想,这也是她这么多年都没有答应多丹求婚的原因,只有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才能没有束缚和伤感,活得如同夏日一般灿烂。

而对于多丹来说,作为一个美食家,他太热爱生活了,即使人生有四季,他也平等地爱着每一个阶段,即使人生已入秋,他也能接受并发现秋日的美好。

因此,当欧仁妮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多丹虽然十分悲痛到几乎要放弃美食事业,但最后还是走了出来,继续寻找合作伙伴并且亲自训练欧仁妮曾经看好的学生,因为他在接受人生四季的各种美好的同时,也能接受人生四季的风霜雨雪。

两人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当他们谈论此事时,多丹却在最后温柔地说了一句:我懂你。

当然多丹这句话并不是敷衍,因为在最后,当欧仁妮问多丹这么多年来究竟是把自己当成厨师看待还是妻子看待的时候,多丹回答:“我的厨师”。

能理解对方的想法,不去占有和掌控对方,这就是爱情的最高形式。

04最后再来说说这部电影为什么会叫《法式火锅》这个奇怪的名字。

在片中,一位富有的王子宴请了多丹,正常宴会用料多样考究、做法纷繁复杂,看起来极尽奢华,但在美食家多丹看来,却是一场毫无逻辑和美感的“假讲究”。

而对于回请这位王子的菜单,多丹想到的却是朴素的火锅,没有任何华而不实的装饰,也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用料,只有最朴实、最生活化的火上之锅,虽然见过许多繁华之物,但多丹之道,生活的至味和美感,都在那一锅普通的火锅里。

这一瞬间让我想到了有着日本“茶圣”之称的千利休,这位日本茶道的巅峰人物,在见识过丰臣秀吉极尽奢华的茶会和“黄金茶屋”之后,却用最朴素的茶具和茶屋给出了一记暴击,精神世界最高级的美,就在最朴素的日常生活之中。

最后,说说我觉得片中让我觉得最好笑的一幕。

多丹和几名好友用白布蒙着头吃圃鹀的这一幕,虽然十分地怪异与滑稽,但却是还原了历史上的真实场景。

原因就是这种如麻雀一般的小鸟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趁热一口吞下,同时为了防止滚烫的油脂烫伤口腔,需要在咀嚼时大口地呼气和吸气,最后连小鸟柔软而细小的骨头都一并吃光。

由于吃相过于不雅,所以要蒙上一块白布防止被别人看见,另外一个原因是这种吃法过于罪恶,蒙上一块白布也是防止被上帝看见怪罪。

上帝说:你糊弄谁呢?

 3 ) 法国人吃这种东西为什么蒙头?

看了电影《法式火锅》,里面有个场景以前从未见过。

法国人在吃一道菜的时候,竟然用白布蒙着头,看起来像举行某种诡异的仪式。

这道菜是烤圃鹀(wú),据说是法国人最禁忌的一道珍馐。

电影里没怎么表现捕捉、喂养圃鹀的残忍,更多的是展现热油浇在肉皮上,油脂所散发的香气,以及那群绅士蒙起头享受美食时发出的不怎么令人愉悦的吞咽声。

男主说:“圃鹀肉,集市上买的,远不如这里的鲜美,我们的朋友奥古斯丁用白小米喂养它们,一等到它们长成肥美的小脂球,就煺掉它们的毛但不清空它们的内脏,才能有如此美味。

只听他这么讲,未必能体会圃鹀这种小鸟在成为美食之前经历过什么,以及为什么品尝它的时候要举行蒙头“仪式”。

据说圃鹀的制作过程非常残忍,厨师在抓到圃鹀后会把它们养在一个黑色的密闭的笼子里,因为圃鹀在白天不怎么进食,到了晚上才会大吃特吃,有时一晚上能把自己吃胖一圈。

在密闭笼子里养着的圃鹀毕竟是少数,这么养着供不应求,于是法国人想了个办法,用细钢针把圃鹀的眼睛戳瞎,让它误以为是黑夜,不断喂养谷物,让它不断进食,长成一只“小脂球”。

人类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提高产量,给自己带来便利。

以前听朋友说,广西那边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到了夜晚能看到灯火通明,因为广西的纬度有限,要想提高火龙果的产量需要补光,让火龙果以为是在白天,努力生长。

有些事要看折损和收益的比率,虽然偶尔也会觉得火龙果很惨,被骗着生长,但植物和动物带来的冲击还是不同。

火龙果这样种植还可以持续发展,但法国人硬生生把圃鹀吃到几近灭绝。

欧盟于1979年将圃鹀列为保护动物,在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下,法国人也跟进立法,于1999年命令禁止捕猎圃鹀。

再说回到圃鹀的制作,长成“小脂球”的圃鹀会被活生生地浸泡在雅文邑(法国顶级白兰地之一,号称世界上最早的“生命之水”)中,这样不仅使圃鹀带有白兰地的醇香,还可以减少烤制过程中肉质的收缩,以达到鲜嫩的目的。

最后厨师会把酒浸后的圃鹀进行煺毛、烤制,食客们会趁热将圃鹀一口吞咽下去。

英国作家杰里米·克拉克森在他的书中写道:“圃鹀确实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

咬上一口,骨头酥得就像沙丁鱼。

那味道,怎么形容呢?

就像在鸣禽的肉上加了一层鹅肝酱。

”圃鹀这种被禁止的美食一直牵动着老饕的心,不仅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临终盛宴上品尝了好几只圃鹀,而且它也在王尔德、伍尔夫、翁贝托·埃科等人的作品中作为一道佳肴登场。

法国人也许明白这种吃法过于贪婪和残忍,于是就有了用白布蒙住头,不让上帝看到的“仪式”,当然也有人说这样有助于笼住烤圃鹀的香味,让食客们细细品尝。

为了敬畏上帝、蒙起头来吃圃鹀的做法像成语“掩耳盗铃”,真不知道该形容他们虚伪还是“文明”。

不久前看的电影《一次别离》中,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朗底层人瑞茨,撒谎、做伪证可以,但是让她用手摸着《古兰经》发誓说自己没撒谎,这件事不行。

于是便有人觉得有宗教信仰的人诚实,毕竟有一层道德的约束。

这层约束难道不像品食圃鹀的人头上蒙住的白布吗?

它不仅什么都没有隔绝,反而放大了吞咽圃鹀时那种令人不愉快的声音。

 4 ) 因克制和优雅而美

影片通过对法式美食的极致追求也传达着对生活本质的哲思。

我始终觉得对一部电影而言,无论商业片还是文艺片,能让观众沉浸其中,几乎忘记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就到了结尾,就称得上是一部好电影。

法式火锅完美做到了这一点。

影评众多,大家欣赏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本篇仅从克制的表达这一点来阐述感受。

1、首先体现在影片的运镜部分,运镜表达没有炫技成分,质朴而平实,但光影和构图却极尽优美和巧思,独自步入花海的多丹,林间漫步的俩人,食材氤氲热气和阳光的完美混合,通过竖线窗撒入城堡的夕照。

2、克制也体现在影片的叙事部分。

选厨师那段,所有来试菜的女厨师都不太行,但结论都没有明确表示仅仅点到为止,微妙细节推出的答案比直白粗暴的表述更加优雅。

欧仁妮通过一句话巧妙的表述了自己的爱情观,“结了婚就连拒绝开门的权利都没了”,代表她对自由自主和独立个体有着很高的需求,但影片没有花篇幅去描述怎样的过去造就了这样的她,只是通过她坚毅和自强的细节使得人设非常丰满,这样的叙事方式显得简洁而有力,东方式的克制和留白也给观众留下了很多遐想空间,她有这样怎样的童年和前半生呢。

3、在美食表现和理念上,城堡厨房呈现出返璞归真的原生态质朴感,王子的豪华大餐直接略过,他们用土土的法式火锅来回敬也是对华丽做反击。

去繁从简,格物致知,是很多艺术家风格的最终归宿,这是一种追求和理念的克制也是升华。

4、全片无配乐,台词在做菜的时候也十分克制,配合出色的运镜,写实的氛围感塑造地很满,但情绪张力依然很强,一直到片尾情绪彻底升华之时,沉思曲适时响起,一出便是画龙点睛之时,情绪瞬间拉满,这种配乐上的克制处理可谓神来之笔。

--最后说说两条线,美食的制作和追求是主线,欧仁妮和多丹的爱情是副线,但二人对美食的执着已经融入血液和灵魂,也与二人的爱情深度绑定,妻子这个更具法律和世俗意义的词,对欧仁妮来说不重要了,反而作为多丹的厨师,这种对彼此厨艺的绝对认可,是更加坚定不移、深入灵魂的承诺,这样的情感没有世俗意义的束缚,相当内敛,深沉,厚重而纯粹。

幸福就是始终渴望本就拥有的。

—— 圣·奥古斯丁

 5 ) 返法的陈英雄,新造的人

在去年,跟《坠落的审判》《完美的日子》《利益区域》《怪物》《枯草》等等瞩目电影竞逐金棕榈的,有一部《法式火锅》,光听名字似乎没有多少深刻内涵或张扬锋芒的电影。

实际上也没有。

不过这里说「没有」,还是得结合两个方向来看。

第一个方向关乎内容,《法式火锅》并没有太大的叙述野心。

在最明显的脉络上,它更愿意聚焦美食家多丹和厨师欧仁妮相伴二十多年后的生活,尤其是那种爱而不婚的微妙状态,甚或愿意花最多的笔墨,包括开篇三十分钟的关键篇幅,引领观众在欣赏一道又一道美妙佳肴在城堡厨房里被炮制,然后被品尝,被赞赏。

以美食为名的电影,也算是点了题。

如此细腻、优雅地呈现一顿高规格家宴私厨的制作,任色香味齐全的食物对视觉、嗅觉、味觉实现全面诱惑,它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电影极其重要的内容组成。

如此这般的电影,可以非常粗暴地说没有在内涵上过多钻研,或者经营。

这时候就要谈到第二个方向,即电影是否一定要有所谓的深刻内涵,尤其是在戛纳主竞赛单元这么一个舞台上。

答案自然不是。

而且,陈英雄这部新作非要分析的话,也不是没有任何涵养与指涉。

这里更想要强调的,是《法式火锅》并非一部多么刁钻、多么「高级」的电影,但它是一部让人愉悦的电影,而愉悦这种自打电影诞生就被津津乐道的体验,如今在很多时候,已经被充斥所谓批判思维的我们所忽略甚至贬损,导致观看电影成了捉虫找茬的挑剔经历,充满不耐烦的苦痛。

客观上,《法式火锅》想让人从这种煎熬里解脱。

谈谈情,做做饭,十九世纪末不疾不徐的节奏,城堡充满阳光的暖热,外头虫鸣鸟叫的闲适,演员气质对镜头的滋养,陈英雄游刃有余的美术品味,都构成了愉悦的表达和审美的价值。

简而言之,愉悦是美赋予的。

食物、人物、景致、天气都在镜头下表现得非常漂亮,几乎到了让人屏息凝视的地步。

曾经在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学院修习金牌学科摄影技术的陈英雄,对于构图、光线、色彩等方面,确实造诣很深。

1993年让他声名大噪的首作《青木瓜之味》,捕捉美感的超绝能力率先惊艳影坛。

《青木瓜之味》这位法籍越南裔导演直到八年前,才头一次拍法国故事。

《爱是永恒》跳出此前频繁触及底层叙述的亚洲路数,对准了优渥阶层,莹润、饱满地表现非常法国、非常贵族的生活图景。

尽管故事不够精彩,哪怕跨越三代女性百年的悲欢,都难免显出空泛,但是至少还有个足够难忘的富丽壳子,传递观众一种宫廷画师般的代入视角。

《爱是永恒》蛰伏许久后才推出《法式火锅》,陈英雄很大程度上是在衔接并超越《爱是永恒》,也许还带有一点修正的构想。

他在法国的趣味是对有闲一族相对古典的观照,他们更富有大众印象中的法式风情,那种可以无限放大却不让当代人生厌的雅致风韵,无论男女,都可以干干净净地呈递出来。

甚至是城堡里的女佣,以及女佣务农的家人,包括他们所处的场景,都至少有素雅、简约的美学凝聚。

总而言之,这是一幅幅抽离了脏污与繁琐的生活图景,虽然涉及到做饭、种田,但是不会有洗碗或者施肥那种脏污的具体劳务。

年过半百后的陈英雄确保观众在他开辟不久的法国近代历史领地,有取之不竭的美学享用,非常纯粹的,不带负担的。

作为一个十分强调「电影语言」的导演,他觉得当今九成电影都只有描绘,而没有电影语言,这就是他一以贯之的其中一部分独到语言,毫不含糊地捍卫精细的漂亮,再在这个基础上舒展、表达。

《法式火锅》通过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做饭过程,稳固树立起相当专业的美食家多丹和厨师欧仁妮,这种专业性确保了美食通达人心的可能,也在无间合作里,表现出他们共同的专注、热爱,以及由此滋生的默契和火花。

不需要过多言语的交代,观众都可以顺水推舟地认定他们之间的浪漫关系,这是电影相对幽微而又美妙的地方。

实际上,除了角色设定,主演伯努瓦·马吉梅尔和朱丽叶·比诺什在1998年至2003年,确实是一对神仙眷侣,并且生了一个女儿。

马吉梅尔说过,有时在片场会感到恍惚。

这恍惚糅合了戏里与戏外、过往与当下,既符合,又加持了角色亲密交心又保有疏离的关系。

而随着剧情发展,故事开始出现一些相对现代的转折。

欧仁妮在跟多丹相伴的二十多年,原来多次拒绝了对方的求婚,唯独是总给他在夜里留门。

她说起人生中两次极大的欢喜,是想着他要推门进来的时候,他正好这么做了。

我们在法式浪漫里看了很多爱情关系中的势均力敌,也看到了很多女性特别光芒四射的独立与清醒,这让婚恋一如电影竭力营造的风情,过滤了许多功利算计,更让人在信服的逻辑里期许故事的后续。

二人细水长流的相处,既有这种法式浪漫,又有东方趋于普遍的含蓄,这对上了陈英雄独特地域背景杂糅的特质。

他们似有还无的爱百般浓烈,靠的是厨房里的横肉、浓酱、猛火、热气来传递,菜单的编排,配方的设计,各种谜题都只为对方设置和揭晓,交锋就成了不言而喻的调情。

陈英雄的电影,从不避讳日常物事与情欲的纠缠。

像是多丹照顾生病的欧仁妮时,给她做菜求婚,牡蛎与籽,软果与花,都有许多悱恻的心思。

一如早年果籽繁多、汁液饱满的木瓜,在《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等电影里,跟青蛙、蝌蚪与沾露的花朵等各种意象一起,充满性的指涉,还有由此联结的欢喜。

所以又很容易想到两个宛如名画的场景,一是欧仁妮在恰到好处的暗光里背着身子舀水洗澡,二是她面向里屋侧躺裸睡,除却多丹同样安静的靠近与触碰,还有清洁时欧仁妮回眸的一笑。

中年人多丹在求婚成功后歌颂秋实的美好,期待开花结果后共同过冬,而欧仁妮哪怕病入膏肓,也笑言自己身处盛夏,活力无限。

于是他们共同谱写的美食宣言依然充满美的热度与广度,这是让人心悦诚服的。

也于是一旦欧仁妮消失于镜头里,电影的看头就要消散许多。

等到生离死别的遗憾关头,「法式火锅」作为他们未能真切联手拆解的巨大难题,凝聚了电影哀而不伤的表达。

细想他们至关重要的一次对话,她问他,自己是妻子还是厨师,他含情脉脉地回答「厨师」,电影许多散落但丰沛的情感,会迅速聚拢起来,冲击观众情绪的阀门。

话说到这份上,我们可以理解电影的内涵,明面上,大体上,都止步于此。

不是不能深挖下去,譬如十九世纪末的法国背景,阶级分化的生活,男性群体习惯性的高谈阔论,女性哪怕处于职业需要的幕后环境,情爱游戏里的让步与顺服,男人在失去控制后的失控等等,完全可以放大来观看与反思。

但在这部电影里,这些动作都难免有些捕风捉影的无趣,像是在一个艺术品里极力寻找裂痕,最终波动更大的,反而是自己的内心。

而它比《爱是永恒》要好很多的地方,在于观众没有这种必要,甚至没有这种心思,后者是忍不住要去理解意图,剖析深意的,奈何这些举动之后,只觉得更加空泛得无趣,甚至陈腐得乏味。

可以说,非同凡响的美又予以电影一块免死金牌,哪怕故事厚度与深度不足,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毕竟有些电影天生就是为了让人愉悦的,而这与剧情的悲喜走向并无紧密关联,颇为「超脱」。

但是,免死金牌很大程度上是由陈英雄的前两部享誉国际的佳作赢来的。

最终《青木瓜之味》和《三轮车夫》就像是某种黄金锁,给了初出茅庐的长片导演天才级别的瞩目度,却也在他日后漫长的职业生涯带来各种反衬的苦闷。

《三轮车夫》导演当然可以,甚至理应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跳出舒适区,发挥自己更大的可能,但当我们看着陈英雄从越南,到亚洲其他地方,再到法国,除了美轮美奂的镜头语言愈发精进,已经不剩多少意气和锐度的时候,有时也会觉得遗憾。

当年以西方视角插入藕断丝连的东方土壤,他可以在破落的环境里充满灵气地体现经济上、情感上的贵气,哪怕暴力滋生,贫穷蔓延,悲剧鼓荡,个中蓬勃的生命力,谷底反弹的诗意,都能随着燥热与潮湿的气候把观众紧紧包裹。

但当欧仁妮隔空颂扬的《夏天的滋味》成为历史,陈英雄有点趋于分隔哀伤表达与美学追求,接下来的《伴雨行》《挪威的森林》,偏向于伤情的耸立,再之后的《爱是永恒》《法式火锅》,则侧重于美学的构建,很难再见到两者大师级别的交融。

《夏天的滋味》对于导演而言,电影里曾经流露出的疏离、怅惘、挣扎,能够在生活中烟消云散,即便是要牺牲掉电影的深邃表达,大抵也还是值得庆贺。

反正这么美的电影,也实在没有多少人能够拍出。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6 ) 食物之城的市民,看彼岸倒影

可以找到网盘资源的片子,为什么要到电影院观看?

在我失业的2024年,通过一场又一场的观影,找到了原因。

参加广州法国电影展映观看的《法式火锅》,开票前邀请了身边的朋友和我一起抢票,鉴于片子不太出名,票价又偏高,最终还是只有最信任梁文道推荐的我一人前往了观影。

首场的票在开票一刻就售罄了,抱着是否连这种展映都有黄牛的深深怀疑,我购买了第二场的票,果真观众将巨幕屏厅坐满,在观众这么多的情况下,一部没有配乐的电影考验着在场每一个人。

坐在中间排数,整场下来没有被手机屏幕晃眼,连呼吸声也渐渐配合着电影的寂静变得悄无声息,影片结束字幕出现,现场响起了掌声,几乎没有观众离席,直到字幕走完现场响起了第二次掌声,大家此刻才起身离开。

在我全然接受对任何事情都失去耐心,那怕是溢价购买的演唱会票也会有人拿出手机打游戏,没有任何事情比录屏拍照收集朋友圈素材更重要的时代,这一场的观众让我重新看到投入和素质的存在。

开映前半小时食物之城的市民作为一名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什么都能吃的广州人,看《法式火锅》应了那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俗话。

除了我们,彼岸也有志同道合的人,请不要再只埋汰我们了!

片中完整展现了多道菜的烹饪过程,有用一堆杂鱼熬成的鱼汤煮一条多宝鱼,用两只鸡煲成的鸡汤煮一只鸡,这让广东人联想到了用鸡汤煨鲍鱼鱼翅海参(备注:不建议食用鱼翅),后面那只鸡搭配着米饭上桌,又让人联想到了海南鸡饭。

可能好的厨师,连烹饪的手法都是相似的。

只是不仅是怎么煮,连吃什么都殊途同归,片中有一道菜食客要用桌布挡住自己的吃相,这道菜吃的是圃鹀,一种主要吃粮食而被法国人视为害鸟的小鸟,远房亲戚是广州人多多少少都吃过的禾花雀(黄胸鹀),相隔万里两种小鸟都落入被人类吃到灭绝的境地,目前两者都已被例如保护级动物名单,吃用都是违法行为,但是法国人显然比广州人有更强的执念,据说今年法国人提出将圃鹀移出保护动物名单只为延续这道名菜,圃鹀对法国人而言不仅仅是食材,或者猎奇的野味,它承载的是法国独有的一种烹饪手法(极其残忍),类似开设独立部门规范锅包肉做法。

对于欧仁妮事业的成就我感触最深的是她的葬礼,参礼者都吃过她做的饭,那对抬着她棺材的手臂上的肌肉,甚至就是全赖她的饭菜才变得有力,当我们自问自己给世界留下了什么的时候,像穿着西太后出席前往公开追悼的人一样,欧仁妮的答案已经和一个个身躯融为一体,即使具化成的是男主好友微凸肚腩,那一刻也是一种让人骄傲大笑的成就。

我觉得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心中对母亲最大的悼念将会和欧仁妮的吃客对她的悼念是一致的,我的母亲是一个从早上买菜回来就要花半天时间在厨房忙碌的人,她从来不是全职家庭主妇,只是把这个工作当成日常的运动完成,我曾经体重严重超标,曾经憎恨母亲做的食物,时过境迁在我努力把体重减至正常又维持下来之后,我不再把问题完全归咎到母亲的食物上,我学会珍惜有一个为我煮饭的人。

彼岸倒影《法式火锅》应该是能被女权主义者接受的,毕竟在电影里追求欧仁妮的多丹实实在在地在厨房和欧仁妮并肩作战,甚至最后一个人煮了一桌复杂程度不输欧仁妮出品的大餐,这或许是全片比起多丹的富有和胃容量,欧仁妮的美貌,最让人觉得不真实的地方。

在中国好的厨师回到家也是不做饭的,而评论家走进厨房也往往只是为了给文章添油加醋收集佐料。

在浪漫的篇章里,广州人又忍不住惊讶一句,多丹给生蚝做的配料实在很有蒜蓉粉丝生蚝的影子。

生如夏花美食家往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食材成熟的季节,欧仁妮作为厨师却最喜欢夏天,喜欢夏天的炽热,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欧仁妮能长时间站在炉火边的原因。

在这个经济寒冷的“漫长季节”里,我,一个失业人员,一个中年南方人,坐在电影院深怕身边的人会闻到我在外面游荡半天累积的汗臭,在听到欧仁妮的台词的那一刻,我也好像学会了欣赏夏天,起码留下的汗滴能证明你还活着,明明是灰色的世界却能看到暴雨后的蓝得不近人情的天空。

 7 ) 《法式火锅》拍的什么东西

叙事松散没有重点就算了,看一帮女人辛辛苦苦做饭,一群脑肥肠满老白男吃得满嘴流油还咂巴着嘴评头论足真是恶心的我一点胃口都没有。

女人不能上桌吃饭——很难不怀疑陈英雄没学过沙东礼教。

对女人的想象也极其贫瘠:不是粗笨只能用来使唤的女佣,就是有才有颜但只对一个丑肥男痴情专一的超优女人(导演心里是不是在暗爽:看吧这么优秀的女人都拜倒在我的大肚腩下)。

好不容易来个天真烂漫的天才小女孩,居然一心也只想跟着老男人当学徒,还满眼崇拜地聆听“爹”作为“过来人”的教诲:“哦亲爱的小女孩,牛骨髓是需要文化和底蕴才能理解的美味。

”(此处非原文,适当夸张)我他爹的笑死。

吃个脂肪还给您吃出优越感来了。

求婚更是看得不适。

看到男主把腌梨捧在手里把玩的镜头我心中就暗叫不妙不会要拿这个比喻女体吧果然!!!

你自己意淫就好了别污染食物啊啊啊啊!!!!

食物是无辜的!!!!!

紧接着抱住比诺什屁股(与腌梨的形状和色泽都无比相似)又亲又摸的镜头也是直接令我生理不适到倒吐一顿饭的程度……这爱情线没有也罢。

更别提2小时15分钟几乎纯纯在做饭,没有任何实际剧情。

最多就是男女主感情线、女主病逝……导演你想浪费生命不要紧,但不要耽误别人的时间好吗?

好的。

还有这个含蓄的调调,我不是说法国不能含蓄,就是这种情调吧,这种欲拒还迎,总觉得还是东亚文化适配度更高一些。

当然你要说这是导演审美或者什么东西文化大融合,我也没意见。

总之,这是一部除了美一无是处的电影。

美泛滥成灾,空乏无比,像给骚猪焯水时表面漂着的一层血沫。

整部电影的内容甚至不如一集美食纪录片丰富。

我很喜欢电影中出现劳作的场面,而当这种劳作美得失真时,就很难不让人怀疑创作者的立场是否带着“何不食肉糜”的高傲与天真。

一个处处像桃花源的美好之地,只会让我看到一个随时都可能破裂的泡沫乌托邦。

 8 ) 戛纳最浪漫的电影,一个关于法餐的爱情故事|陈英雄访谈

暌违七年,越南裔法国导演陈英雄(Anh Hung Tran)的最新作品在今年戛纳电影节首映后引爆了话题。

《法式火锅》(Pot Au Feu, 2023)的美食题材、非常规电影语言、以及法兰西文艺女神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与演技派演员伯努瓦·马吉梅尔(Benoîte Magimel)的浪漫演绎,都使影迷们难以将视线移开这部趣味性十足的作品。

对陈英雄来说,这部电影的拍摄也充满了挑战与趣味。

《法式火锅》剧照本采访于2023年5月27日发布于Variety原作者:Elsa Keslassy法国越南裔导演陈英雄的《法式火锅》可能是今年戛纳电影节角逐金棕榈奖的电影中最激进的一部。

这部充满了感官愉悦的影片设定在19世纪末的法国,以一场令人垂涎欲滴的烹饪戏开篇,这场戏持了近40分钟,以极简的情节刻画出了男女主角间爱意渐浓的浪漫氛围。

虽然陈英雄以戛纳金摄影机奖获奖作品《青木瓜之味》(The Scent of Green Papaya, 1993)和威尼斯金狮奖获奖作品《三轮车夫》(Cyclo, 1995)而闻名,但是他告诉《综艺》(Variety)杂志,他相信《法式火锅》不仅能打动美食爱好者,也可以打动其他普通观众,而电影的映后反响也证实了这一点。

《综艺》杂志的影评人称赞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美的愉悦、感官的沉溺以及蕴含在烹饪艺术中的人文关怀”。

《法式火锅》剧照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885年的法国美食界,它的梗概基于马歇尔·鲁夫(Marcel Rouff)于1924年创作的小说《激情美食家》(The Passionate Epicure)。

小说讲述了虚构人物:享乐主义的多丹·布凡(Dodin Bouffant)的故事,这一人物的灵感来自于著名的法国美食家尚·安特姆·布里亚-萨瓦兰(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电影则是关于尤金妮,一位备受尊敬的厨师,和她已经为之工作了二十年的美食家多丹之间的关系。

随着彼此越来越亲近,他们的纽带逐渐演变成了一段浪漫的感情,也催生出了令世界上最杰出的厨师都刮目相看的美味佳肴。

当面对尤金妮对承诺的犹豫时,多丹决定开始为她烹饪。

这部电影标志着法兰西女神朱丽叶·比诺什和演技派演员伯努瓦·马吉梅尔的重聚,他们在1999年主演迪亚娜·库里(Diane Kurys)的电影《恋恋红尘》(The Children of the Century, 1999)时相爱,并育有一名女儿。

在《法式火锅》中,二人的对手戏十分动人。

在接受《综艺》杂志的采访时,陈英雄提及了拍摄精致烹饪场景时的挑战、看到比诺什和马吉梅尔重聚的喜悦,以及十八世纪法国美食在影片中的地位,还谈到了他的梦想——拍摄一部有关佛陀的电影。

《法式火锅》剧照以下是采访正文,记者-Q;陈英雄-TQ:您是否预料到《法式火锅》会在戛纳赢得影评人如此高度的赞誉?

T:请原谅我的坦白,但每次我拍一部电影,我总确信它会大获成功!

我坚信人们会喜欢它。

Q:您为什么想拍一部关于美食的电影?

T:对我来说,重点不是电影的主题,而是在呈现美食的过程中,电影拍摄所遇到的种种挑战。

我首先遇上的挑战就是要拍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一开始的构想是将美食融入一段爱情故事中,看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对烹饪艺术有着相同的激情,一起生活逾25年,如何形成一种精神纽带。

Q:您为什么想改编马歇尔·鲁夫的小说?

T:当我阅读这本小说时,有几页是关于食物的,它触动了我,激发了我的灵感。

电影从小说开篇展开,就像是一部前传。

这个虚构的多丹角色一直备受人们喜爱,他促成了一个美食家俱乐部的建立。

在巴黎甚至有一家餐厅,这是前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最爱。

直到今天,南法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晚宴,特别提供了小说中王子给多丹的菜单。

我实际上是通过读吉姆·哈里森(Jim Harrison)(注:美国诗人、小说家)的一本书了解到这个晚宴的,他曾参加过其中一次盛宴。

《法式火锅》剧照Q:您的电影还表明,美食在法国历史和外交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T:是的,美食在外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所有那些伟大的厨师都受命于王子和国王。

当大革命爆发,贵族开始掉脑袋了,厨师们就发现自己失业了。

这使得皇宫周围兴起了餐馆和妓院,人们会去那里享受美食和肉体带来的感官愉悦。

这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景点。

法国人以他们的生活礼仪(savoir-vivre)而闻名,并创造了一个观念,即为了达到和谐,一顿饭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上桌。

就算是拿破仑,他本人并不在意吃食,也深知餐饮在外交谈判中充当润滑剂的重要性。

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把一座城堡赠送给查尔斯-莫里斯·德·塔莱朗-佩里戈尔(他的外交部长),并让他雇一位厨师,安托万·卡雷姆(Antonin Carême),作为他的耳目。

而在卡雷姆去世十三年后出生的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注:法国媒体称他为西餐之父),则将法国美食带入了现代,并推动了餐饮的工业化。

Q:《法式火锅》以一段长达40分钟的烹饪戏开始,描绘了一顿餐食的精心准备。

即使在烹饪节目中,我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T: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在银幕上展现一些观众前所未见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却是十分质朴的,没有多余的华丽元素。

我当时觉得,如果我们以电影化的方式拍摄下这一烹饪场景,它必定会美妙绝伦,就像一场芭蕾舞。

《法式火锅》海报Q:片场要处理如此多的食物,你们怎么应付的?

T:对于皮埃尔·加尼耶(Pierre Gagnaire)(注:知名法餐厨师)和我们的现场顾问米歇尔·纳夫(Michel Naves)来说,情况相当复杂,令人困扰。

因为他们看到我们先拍摄已经烹饪好的食物,然后再拍摄生食材。

我们用了大量的食物来拍摄!

比如,制作法式火锅时,我们用了40公斤的肉!

Q:你们怎么处理那么多食物的?

T:我们把那些食物全吃掉了!

剧组很庞大。

我们应该是伙食最好的片场。

每天早晨我来到拍摄现场,没人注意到我;但是当米歇尔到来时,所有人都会为他鼓掌。

我有点嫉妒他,他把我在片场的导演光环偷走了。

Q:在这么多年后,将朱丽叶·比诺什和伯努瓦·马吉梅尔重新聚在一起,您感觉如何?

T: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演员,非常专业。

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各自的角色状态。

了解他们二人在现实中的故事,并看到他们在银幕上演绎这个故事,对我来说非常感人。

在拍摄过程中,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比如朱丽叶给了多丹一个吻,尽管这个动作没有被写进剧本,伯努瓦便感到不知所措,问我:“这不是在剧本里的吧?

”或者有时,伯努瓦会忘记台词,告诉我:“抱歉,我迷失在她的目光中了”。

Q:您有没有梦想要拍的电影项目?

T:我的梦想是拍一部关于佛陀的电影。

人们对他的了解太少了。

他不像耶稣基督那样吸引人,但我认为拍一部关于他的电影会非常有趣,因为他的精神遗产非凡卓越,并且跨越了二十五个世纪。

他在这个世界上治愈了如此多的人,他的教义应该被人了解。

我还想在越南拍一部全部由女性演员出演的电影。

译者:chan©《法式火锅》(Pot Au Feu, 2023)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方

 9 ) 舌尖上的法国,唯美的法餐宣传片;有钱有闲阶层的叛经离道不费吹灰之力,他们的女性独立也尽显从容松弛,而缺乏张力

这是舌尖上的法国,对匠人精神的礼赞;这是唯美的法餐宣传片,一曲美食的赞歌。

无论是烛光中的陈设,自然光下的花木,油画般的画面,还是详实的食物细节,严谨的烹饪步骤,厨房里调度,都非常优秀。

优秀得,影片里面的爱情主题与女性主题显得相当单薄。

有钱有闲阶层的叛经离道不费吹灰之力,他们的女性独立也尽显从容松弛,而缺乏张力。

有意无意缺失的历史性与社会性,使得美食家的厨房如同一个世外桃源。

美食世界里的热爱与抗争,纯粹浪漫,却也略显苍白无力。

如果仅将此片当美食记录片或者美食家Dodin Bouffant的传记,可以给到4星。

美食家与厨师合作无间,二十有年,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生活伴侣。

美食家希望厨师成为他的妻子,厨师说,一旦结婚了,我就再不能选择把门关上了。

美食家喜欢所有的季节,第一滴冰凉的雨,第一片雪花,第一次燃起的炉火,和第一朵初春的嫩芽。

厨师独独喜欢夏天,盛夏的太阳,阳光在身体上的灼烧感,就像每天处理的炉火余烬。

她说,我正处人生盛夏,当我离开时,也依然是盛夏。

一语成谶。

她终究没有等到那个硕果累累、汁水丰盈的金秋,而是永远地留在了盛夏的骄阳下,蝉鸣中。

 10 ) 爱情神话

#Picturehouse#qawithJulietteBinoche 食色性也,就如同影片内所说的,亚当夏娃也是在吃了苹果后…,整个故事还是不太喜欢,太过平滑与保守,还好最后说的不是“Wife”,几次烹调没有特别强的层次感,可能只有生病那会儿的爱欲感强一些(摸着那个梨和摸着屁股也是比较直白),同样是做饭,阿克谢以食物进行了信仰的飞跃,PTA则用食物表现了一场权力游戏,陈英雄则用食物讲了一个极其平缓的爱情神话(其实能从影片中看出一些讽刺,不太清楚是不是我的问题)。

视觉上,几次手持特写镜头游离在食物与人物之间做的挺好,流畅感很强,远景几人散步的运动镜头和葬礼的远镜固定镜头还是能展现出一些情绪上的对比。

光影比较有代表性,整体呈现出暖色,只有在重病时呈现出冷色调,这也大概能让观众猜到故事走向。

整体剪辑偏碎,非常不喜欢,尤其是开场,感觉大量情绪都被一次次的剪辑中断了,感觉也是镜头没有力量的原因。

(结尾处的光线之门还以为是致敬《搜索者》)听觉上,现场收音效果很好,环境音对于整部电影的作用很强,时不时响起的小动物叫声非常棒。

最喜欢的一场戏肯定是最后的环绕镜头,打破时间的同时也利用两人的对话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

只带了一本书!

不过她说很喜欢

《法式火锅》短评

你们打一两星的平时是只看电影不吃饭的吗???

3分钟前
  • 甜水园子温
  • 力荐

说好的火锅那

8分钟前
  • 九個9
  • 较差

舌尖上的法国(法国地主阶级版)。会做饭的女人,只能拴住男人的胃,永远得不到他的心,爱来爱去,最后还是被爱判处终身孤寂。纵然厨艺超群绝伦,还是有人可以替代。从做菜角度来看,大段大段的做菜镜头太过冗长催眠,从感情戏而言,只靠只言片语交待俩人的过往又苍白无力。法式火锅,不过是陈英雄的自嗨锅罢了,置身事外的观众,还是吃好自己的重庆火锅。

11分钟前
  • 阿孝咕
  • 还行

陈英雄终究是丢失了自己的风格,90年代拿金摄影机奖的那股才气没了!厨房里来来回回的无意义运动镜头调度看着头晕,美食就像猪食一样,毫无食欲!对白缺乏逻辑性太随意!

16分钟前
  • 海德文
  • 还行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则有恃无恐。李安的饮食男女是讲亲情聚散,陈英雄的法式火锅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食欲与情欲相结合,用味蕾传递爱情的信号,用食物作为求爱的情书。尽管故事发生在西方,但比诺什的女主则更加偏向东方女性的含蓄,片尾字幕写着导演给老婆的情书也恰恰证实女主的原型也正是他的老婆陈女燕溪。在节奏上,陈英雄无疑将他在东南亚拍片的自然气息原封不懂移植到本片当中,这种节奏的拖沓自然与法国电影一向的奔放热烈形成了强烈反差,男主后期的失魂落魄与无能狂怒则更像创作方面的捉襟见肘。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人先进坟墓不就没婚姻这回事了吗,所以此处的感情不是情绪的延展,而是符号化的休止符。法式大餐的复杂与华丽可以称之为导演的私人化表达,但并非所有观众都能消化得下去。

19分钟前
  • 王兆屯坂本龙一
  • 还行

镜头的调度很精妙,影片开始男女主角和女仆们一起制作餐食的场景很喜欢,但是后面的爱情戏像是偶像爱情玛丽苏文,整体来说剧情的缺陷掩盖了其他的优点,拿破仑背景的法式贵族生活情景可以看看,特别是每一次做饭的情景,不过其他的东西都像是没有内涵的堆砌。2023/05/26

21分钟前
  • commemoi
  • 还行

【7.5分】【2024法国电影展映·南京站】上影节没抢到导演映后场,南京影展补个大银幕。一部美食与细腻的爱情的片子,对美食的聚焦刻画与温暖的色调也是陈英雄一贯的风格。结局处理的很巧妙,妻子/厨师的身份选择回应了欧仁妮与多丹之间情感的桥梁与纽带。然而,当刻画食物与表现情感叠加在一起时,恰恰显得有喧宾夺主之感,造成了细腻的情感被部分消解,影响了与观众的共情。

22分钟前
  • X.N 0131
  • 还行

想報警:1)求婚、梨直接接到比諾什的酮體 2)吃到了和心意的新廚子馬上就能棄鍋而去 即便上一秒剛說完i miss her 然後竟然可以360度環視廚房 接是廚子還是老婆的對話 我覺得⋯太不對勁了 //我看不得所有東西都淋汁⋯看不得蔬菜過熟⋯

26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镜头爱抚着各种食材和烹饪的动作,光影流转,自然而沉溺。荤素食材和各种调料都保持着新鲜的状态,没有过度的色彩和质感,配着陶瓷器里随意的花草,鸟啼禽鸣、质朴舒适,充满灵气。两人二十年合作的默契,日复一日一饮一啄互相陪伴的牵情,倾情投入地操作,有专业的互相启发,有智慧的交融,有成果丰硕。首选“厨师”才是他们互重互爱的关系显现,尊重对方的才华能力和创意,互相欣赏互相成就。就像佳肴也需保留每种食材的特质一样,如炽烈夏天一般的她,才拥有让人想往、热气腾腾的灵魂。

29分钟前
  • 漩涡之外
  • 推荐

再次证明:全世界的那一代电影人,集体完蛋。

32分钟前
  • Xiang-Yi
  • 较差

爱在厨房烹饪时。太敢拍了,有90%的篇幅都用来呈现做菜过程,另外10%的情感线完全在烹饪的点滴里浸润。最后一个安哲长镜头转换时空,好温暖的时刻。

36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天哪简直无fcuk可说,为什么2023年了还要在影院看这么无聊陈腐虚有其表的东西😓(法国那些个人疯了奥斯卡选这部,呵呵倒是很能代表这些老白男了呕(中途以为在看美食综艺

37分钟前
  • NidomeAoki
  • 较差

我不知道是否是导演有意为之,但是很明显感受到女性角色被工具化和客体化,她们是男主的厨师、被追求者、仆人、渴望向他学习的后辈。一开始觉得Eugénie是个特别会照顾别人情绪的人,特别懂得如何在男主沉默和尴尬时接上话、挑起气氛,也觉得她是很独立的人,无论是经济还是感情。结尾为什么要加一场她的灵魂说这些年渴望被追求的戏?说到底还得是渴望爱情才是完整的女人呗。

39分钟前
  • JFPIE
  • 较差

我们天天吃预制菜的和你们这群人拼了

40分钟前
  • faggua
  • 较差

【2024年3月9日-中国电影资料馆-1号厅】又名《美食家的恋爱日记》,导演在处女作就显示出他对食物的喜爱,终于在这部影片如愿以偿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厨房做饭,但整体质感很普通,拍摄也很流水账,只有几个场景有些油画质感,仅此而已。(沙丹老师这个排片,让一群饿着肚子的看他们做了40分钟的饭,馋死了)

42分钟前
  •  
  • 还行

看到法国女人也不能上桌吃饭,山东女人一下子自信了起来

45分钟前
  • ゆゅ
  • 较差

我为啥要看女的忙活半天一群老白男在大快朵颐

49分钟前
  • 回音
  • 很差

【BC】3.5。料理場景舒服,特別是運鏡絲滑有溫度,等開了見放題可以當舒緩contents。可惜料理的承襲和愛情的專一微妙地不同步,沒法同時享受對過去的癡情和對未來的期許。在朋友家吃鴨胸好滑稽。早上賴床的Pauline太可愛了😍

53分钟前
  • 橋本喵
  • 还行

介于平淡和无聊之间,写实得几乎毫无戏剧性

56分钟前
  • Marioncanal
  • 还行

@法文 很简单的电影,有着很简单的爱

58分钟前
  • 三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