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的画面、节奏以及画外音都是我想像中的电影应有的。
一个迷幻的男声低低地如呓语或者说情话的感觉,用五个短语,温情的描述他曾经的爱情——一个西方男子爱上的一个东方的女子,一个来自丝绸国度的肌肤如丝的女子——steaming water,strange trees,laughing children, her skin,these eyes.我一遍又一遍的看这个片头,听画外音性感得让人发根发痒的声音。
Why should I tell you about it?Why now?Maybe I just need to tell someone. And maybe it's you.豆友逍遥兽写过让人心悸的文字,关于《绢》:"温泉中的少女,黑发如绸缎,蝴蝶骨凛然如翼。
接着她转过脸来,她的眼睛没有东方人的形状,她的脸是一个妙龄少女的面庞。
事实上她的美,与其说是官能性的,毋宁说是观念性的。
于是,在那个男人对她的眷恋里,与其说她是作为一个女人,不如说她是作为一个意象" —— 她代表了他生命中的秘密,禁忌,不知所起但一往而深的倾慕,黑暗的雪夜,还有,海洋。
穿着丝绸的女体,给人想要抚摸的感觉。
就像片中法国丝绸商说的那样,他亲手摸过日本的丝绸,像一阵风一样,it was like holding nothing。
我有一件百分之一百桑蚕丝的睡衣,纯白上面有大朵的绿色花和缠绕的蓝色叶子,款式宽松,衣袖宽大如水袖,如温泉氤氲的雾气把身体裹在里面,辨不透形状。
我把头发披下来配这件样式简单花色淡雅的睡裙,却有妖异之感。
丝绸是如此性感的织物,在夏天的炎热中以晶莹清冽的思绪隔绝不适。
梦露说她睡觉的时候只穿夏奈尔五号,其实她还应该睡在丝绸之中。
And so I headed to the end of the world,across the bouderies and seas.来到世界的尽头和冷酷仙境,那里的雪松如东山魁夷的画。
在雾气氤氲的温泉中,她像水妖塞壬,转头抬起她东方人的眼眸,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而后沉入水中。
于是,对于他来说,就成了刻骨。
《绢》里面有三个女子,两个东方一个西方,她们也代表了三种女人。
妖异如猫魅惑如狐的是那个日本女子,她深知什么是“发乎情而止于礼”,什么是闷骚,什么是让男人一辈子为她而怨念而跋山涉水来到世界尽头只为看她一眼。
她不动声色优雅地近乎残酷。
他没有得到过她的身体,而只是惊鸿一瞥,于是斩不断他的怨念和惆怅。
她很聪明得不让除她丈夫以外的任何人得到她,她只是引诱,然后把一切止于男人的幻想和意淫中,随后她乖巧的躺在丈夫的腿上,慵懒撒娇如一只猫咪。
而迷上她的男人会有生命危险。
到日本贩枪的丹麦男人说,她真是个尤物,哈?
但是不要把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她并不是你看过去那样的,关于她我知道的很少,有人说她不是日本人。
另一个女子,是帮助西方男子译信的布兰奇妇人。
她是日本人,气质高贵,却是一个高级妓女。
因为她丈夫死了她需要养活自己。
奇怪的是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婊子的气息,她穿着如贵族般华丽繁冗的衣裙,端庄的如同一个公主,问西方男子,你怎么认为你有足够的钱可以同我睡觉?
但是在她帮他太太译信的时候,她被深深感动了,她不要钱。
是的,她需要钱谋生,但是她同时又不看重钱。
她反而看重真实的厚重的情感。
最后即是西方男子的太太,凯拉奈特莉有浓郁的欧陆风情,古典得足以压得住场。
她反而是最为温婉的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女子性格,她全心地爱她的丈夫,她深明大义让他一次又一次远行,“好男儿志在千里”。
但是他却带回了对于一个东方女子的怨念。
以女人的敏感,她知道他情感的背叛。
但是她什么都不说。
这让我想起《纯真年代》里面同样架构的故事,只是《绢》的结尾让人感动,而《纯真年代》让人感到女子的狡黠和不易。
对于男子来说,当他妻子的女人永远都不会是自己最刻骨铭心的那一个。
最刻骨的那个,只能是尚未得到或者永远得不到的那个。
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中,明确提到男子对于妻子是没有爱情的。
而女子如果爱一个男人,则希望他成为自己的丈夫。
这就是怨念产生的根源。
西方男子的太太自己写了一封信,让布兰奇妇人译成日文,再寄给她丈夫,让他了断对于东方女子的怨念。
布兰奇妇人说,他夫人当时给她读自己写的那封信,那种语调,她永远无法忘记。
他夫人是多么想成为他心里的那颗朱砂痣,她渴望他的神魂都如他渴慕那个女子一般渴慕她。
在她临死前,他要告解坦白,但是她说她知道的。
他如孩子一般的伏在她身边哭。
他当时并不知道是她写的信。
My beloved,do not be afraid,do not speak,stay as you are,I'm here at your side.Do you feel me? When I touched you for the first time,you will feel the warmth, but you will not know where.Perhaps that would be in your eyes. Who could ever erase this moment. There is no end to it, don't you see? But we were meant to do what we had done.Believe me, my lover, we have done it forever.And if it serves your happiness,do not hesitate for a moment to forget this woman,who now says,without a trace of regret.Farewell! 她用全力呼喊出的爱意写成的信。
而那个妖异的东方女子没有如此强烈深沉的爱,她是写不出这样的信的。
她只会写一张字条:回来,不然我会死的。
西方男子的太太淡雅馨香如她种下的百合花,她死后,男子怅然望着满园的百合,想着她。
她终于和男子心里面怨念已久的那个雾气氤氲的水中女子合二为一,成为他心中的朱砂痣。
他告诉布兰奇夫人,她就是那个女子。
那个让他怨念了一辈子的女子。
对片子本身没什么想说的,两小时影像对白配乐总结起来,其实也就应了许久以前写下的十个字:少时羡倾盖,白首叹朝夕。
人总是期待着自己尚未拥有或者不该拥有的东西,并为之撞得头破血流,直到一无所有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而这种后悔的方式往往很别致:找一件已经永远失去的物事整日怀念,然后故作深沉的告诉青少年们——要珍惜那些真正在你手中的人物啊,失去了就只能像我一样空自怀念蹉跎余生。
心高气傲的青少年当然完全无视这些话语,依旧生猛地冲向江湖,得到自己的得到失去自己的失去。
老了以后突然觉得那些入土的家伙们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又翻出来教训小辈。
一代一代的恶性循环流传下去。
可见鬼,失去就失去了,一定得那么后悔的表现出来?
又或者,把后悔表现给谁看呢?
庄子云,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把这语义引申出来就是:不安时则动,动则有失;难处顺则妄,妄则有悔。
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清楚自己所做之事的代价,清楚自己为付出代价的心理底线,就没那么多后悔的事情了。
当然,换个角度想想,人老了连点后悔的回忆都没有,那也够无聊的。
所以青年们,努力多甩人或被人甩几次罢,省得40年后在你儿孙面前装不出深沉,会很失落的……
阿利桑德罗·巴里科笔下似乎从来不乏隐忍之爱。
《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在拥挤嘈杂的船舱里上上下下寻找他一见钟情的少女,借着夜色俯下身去亲吻她的脸 有时怀疑,巴里科是不是真的是意大利人?
为何他的小说里,人们的爱总是如此东方?
爱的静默、深沉、雅致,千回百折都发生在内部"Silk"同样如此:温泉中的少女,黑发如绸缎,蝴蝶骨凛然如翼 她转过脸来,看不出丝毫悲喜,却深邃的摄人心魄然而她的美,与其说是官能性的,毋宁说是观念性的 那男人对她的眷恋,与其说她是一个女人,不如说她是一个意象 她代表了他生命中的秘密、禁忌,不知所起,但一往而深的倾慕黑暗的雪夜,凌厉的群山,还有浩瀚的海洋 此后就是如此年复一年的前往,在天光半明半昧的清晨吻别他的妻以一个情人非同一般的热烈,穿越整个欧亚大陆与温泉女子千里相会,他与她没有欢爱,甚至没有交谈在雾气氤氲的雪地温泉中,她像水妖,转头抬起冰冷的眼眸深深地看他,而后沉入水中,于是,对于他而言她就成了刻骨 那女子像静物,充满仪式感,又异样又自然 对一个不惧孤独旅程,不惧颠簸海浪,不惧残酷风雪的男人这样的女子岂不是就是一种命中注定?!
然而岁月的冷酷之处在于:再好的爱也会过去一切都会过去,包括我们自己 深爱他的妻,近在咫尺的离世,是他大梦初醒的惊动和痛悔 对于男子来说,当他妻子的女人永远都不会是最刻骨的那一个最刻骨的那一个,只能是尚未得到或者永远得不到的那一个他的妻是多么想成为他心里的那颗朱砂痣呢?
她渴望他的身心都如他渴慕那温泉女子一般渴慕她在她临死前,他要坦白忏悔,但她掩住他的嘴,说:“我知道,亲爱的。。。
”他如孩子一般,伏在她身上痛哭,当时他并不知是她写的信: “My beloved,do not be afraid,do not speak,stay as you are.I'm here at your side.Do you feel me? Who could ever erase this moment. There is no end to it, don't you see? But we were meant to do what we had done.Believe me, my lover, we have done it forever.And if it serves your happiness,do not hesitate for a moment to forget this woman,who now says,without a trace of regret.Farewell! ”她用全力呼喊出的爱意写成最后的诀别信而那诡谲的东方女子没有如此强烈深沉的爱她只写过一张字条:“回来,不然我会死的!
” 影片的结尾:静谧的午后,百合花盛放,日色淡薄如金,恍若隔世世界尽头,冷酷仙境,恒久而又恩慈的隐忍终会消失殆尽。。。
壹从小说而来,所以对日本女子的容貌期待值高。
开头场景设置有点莫名,为何是湖。
女子不够惊美,尤其眼神。
而书中这是一切的开始。
贰凯拉•奈特莉一如既往地好看,这也是第二个来看的原因。
然而她似乎更符合日本女子的角色设定,而非这个妻子。
叁这是个隐喻吗?
丝绸,蚕吐丝织就美景,而其实耗尽了自己。
如女主。
肆见面对眼一段,比文字差太多。
这是文胜图之处。
伍改编不如原作。
陆我如此深爱你,在你不知道的地方。
如果不是那蓝色小花——原作唯一的有些牵强之处,便你永不会知。
她拥有你一半的灵魂,我只有你的身体和另一半。
对,只有。
爱是全部和唯一。
而赢回的唯一途径,只能是用爱去抵达,去帮助,抵达和帮助你自己无法主宰的内心。
这是我对你的深爱。
柒你看见杂草了吗,它会占据养料,妨碍大树的生长。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有它们?
上帝让它存在,使我们忙碌。
捌末尾的信件再读,是电影改编的精妙之处。
平时因为太忙又太贪心,常常是手边做着一些无碍观赏的事一边看低调晦涩的电影。
可是看《绢恋》的时候,我静静的用手托着下巴,从头看到尾。
这是一个讲了有关北海道冰雪地里的温泉与法兰西花园中的爱的故事。
男人为了一个黑头发黑眼睛身着和服的中国女子,从西半球到东半球,又为了那金发碧眼的法兰西玫瑰般的爱妻,从东半球返回。
男人的爱好像温泉一样炽热而又沉默,在氤氲的雾气中涓涓不息,流经了两个女人的生命。
两个女人就好像温泉里的蝴蝶玫瑰,最终全部都沉没水中。
他的蝴蝶,浓缩了他爱情生活中的迷茫,是一帧一帧的画面,是纠缠不清的欲望。
他的玫瑰,却简单的集聚了他爱情生活中的希望。
他爱蝴蝶的轻盈脆弱,带着东方的诡异与神秘;他爱玫瑰的灿烂深沉,带着西方的阳光与炽热。
是的,他两个都爱,爱的很深,也很迷茫。
my dear master,do not be afraid.do not move,do not speak.no one will see us.stay as you are.I want to look at you.当他听到那封信的开始,他沉默。
you will feel the warm but you do not know where.the moment will from now till forever.然后,他的眼睛好像也在温泉里浸泡过一样。
他的妻子,永远的睡在他为她建的那座花园里。
他从没有想过,那种爱,在她死后依然存在。
那是一种渴望,也是一种绝望。
当玫瑰死去,蝴蝶也早已不知所踪。
这还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世界各地都处于一个空前的工业发展状态。
一切都在蠢蠢欲动。
如那吐丝的蚕,作茧。
自缚。
破了茧,就是另一个世界。
这是一个关于蚕的故事。
蚕,绢。
然后是那如丝一般的爱恋。
这又是一个关于花朵的故事。
百合花,紫罗兰。
当然,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就如百合花紫罗兰的花语所代表的一样。
纯洁的爱。
至死不渝的爱。
永恒的爱。
一个男人,已婚的男人。
多情。
任何一个男人都应该是多情的。
不要太滥情就好。
他肩负着一个必然的使命。
他的家乡,法国东部的一个小村庄,以盛产丝绸而闻名。
然而一种病疫突然席卷了整个欧洲。
让那里的蚕卵无法正常孵化。
村里的丝绸工厂一时停滞不前。
作为与美丽恋人结合的交换条件。
村里丝绸企业主们委派他东渡遥远的日本去购买蚕卵。
因为只有那里的蚕卵才是最纯净的,还没有被病毒污染的。
男人欣然答应,为了他的恋人。
他要为她建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庄园。
全都种上美丽纯白的百合花。
美丽纯白的百合花,代表着纯洁、庄严、心心相印。
而无数的百合花则表示着最忠诚的爱,且至死不渝。
路途遥远而艰险。
在晨曦的微光里吻别了新婚的妻子。
带着她的思念,带着村民们的丝念。
他踏上了征途。
途中风光迤逦,偶尔一些地方会有些战乱。
这里多少让人想起国家地理杂志来。
故事开始的枯燥有些乏味。
如果你喜欢那些地理光电节目,这个故事肯定一下子就抓住了你的心。
嘿嘿。
他平安走过所有地方,最终到达了日本。
他使命所必达的地方。
一个陌生的国度。
然后遇上了另一个她。
与他进行蚕卵交易的是日本的一个贵族首领。
而她是这个首领的宠姬。
我一开始以为。
故事从这里才开始。
漂泊他乡的男人,贵族首领的宠姬。
故事有的扯。
可是我却错了。
后来回想,其实故事早已开始。
当美丽纯白的百合花出现的时候,故事就已开始。
因为这个首领的宠姬并不是故事的女主角。
她什么也不是。
她不过就是一个妓女,一个可以让任何男人为之倾倒的妓女。
只要她的一个眼神,她一举手一投足,她的一个触摸。
他就可以为她抛弃所有。
不惜一切。
她给他一张纸条。
那里写道:回来吧,我就要死了。
我们可怜的男主人公就是这样被俘虏了。
他以为他爱上了她,她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他来解救。
但其实都不是。
这是一个假象。
这只不过是男人心里面的一种冲动。
对爱,对女人。
对一切美丽的表象。
男人都可以为之蠢蠢欲动。
除非他已老到不行。
后来那为他翻译的妓院女老板一语就到破了这一点。
她说,忘了她吧。
她不会死的。
你知道。
是的。
他明明知道,只是他不肯放弃。
男主人公回到他用生命旅程换来的庄园里。
对他的妻子说。
我的心被撕裂了。
它有一半留在了日本。
留在了那个曾为他煮茶日本妓女那里。
那里有他无比牵挂的思念。
妻子惶恐。
但她无奈。
她不知道要为他做些什么。
但她知道,她要掌控这一切。
可是,等她真正掌控了这一切都时候。
她却死了。
这个故事。
就是在她死了之后。
我们才明白,原来她才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
有时候我们总以为,平淡的故事里应该多穿插些特别的情节。
这样才能更满足我们的臆想。
但这个故事打破了这个格局。
当男主人公再一次踏上日本的国土,希望寻回他为之倾倒的妓女时。
那里发生了战乱。
昔日宁静的村庄变成了战火中的灰烬。
他找到贵族首领,希望用金钱赎回他的思念。
但首领杀死了为他传信的僮子。
首领用枪指着他的身体。
对他说。
滚回去,别再回来。
神情冷酷而断然。
故事愕然的回到了现实。
这一次他什么也没有带回。
因为寻找那个女人。
蚕卵在途中就已孵化并且死去。
他神魂颠倒的回到他的庄园。
辜负了村里所有人对他的期望。
但他的妻子原谅了他。
并与他一起建造花园,以维持村庄里人们的生计。
然后故事似乎就这样回复了平静。
可是他对那个遥远的日本女人仍然念念不忘。
直到他收到一封信。
信是用日文写的。
内容如诗一样暧昧而缠绵。
充满着爱意。
任谁都会想到这是那个日本妓女写来的。
故事还很长。
但是我又错了。
妓院女老板为他翻译完那封信,留下了一朵紫罗兰。
对他说,这次我不要你的钱。
只是你以后都不要再来找我了。
这朵紫罗兰为这个故事埋下最后一道伏笔。
紫罗兰花语。
永恒的爱。
最后,这个故事就像是真实的一样。
他的妻子去世了。
因为病痛。
在他们亲手栽下的百合花盛开的前几天。
他的妻子永远的离开了他,带着他的一半思念。
当然,故事还没有结束。
因为他的另一半思念还没有结束。
某天他来到妻子的墓前,看见墓碑的前面放着一朵紫色的紫罗兰花。
他忽然想起。
那个为他深情读着信件的妓院女老板应该知道更多的一些事情。
他再一次找到那个女老板。
信是你妻子写的,她说。
那天她来看我早已把信写好。
她让我用日文照写一遍,我照做了。
她给我读了那封信,用一种我无法忘记的语调,来读那些文字。
也许你无法理解。
但我深深的知道,她是多想成为那个女人。
终于,故事终于表白。
也将要结束。
他说。
她就是那个女人。
别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我才明白。
谁是故事的女主角。
不是那个妓女。
无论她长的多么美丽,多么令人怀念。
她都不是。
她只是一个过客,一个可能会出现在所有男人心中的过客。
你可以让她在心中暂留片刻,但不可带到现实中来。
否则,就不可原谅了。
最终,故事结束了。
让我们再一次来读一下那封如诗如丝一样的信吧。
我的主人不要害怕不要动,不要说话没有人会看到我们的你就这样待着我想看看你我们要共度良宵我想就这样看着你你的身体压在我上面你的皮肤你的双唇闭上你的眼睛吧没有人看到我们我就在你身边你能感觉到我吗首先触摸到你的将是我的双唇你会感觉到温暖但你不知道在哪里也许就在你的眼睛上面我的双唇印在你的双眼上你会感到温暖现在张开你的眼睛我的爱人 看着我 看着我你的目光落在我胸前你的双臂举起我让我依偎在你身上我轻声呻吟着 你的身体颤抖着这是没有尽头的 不是吗你的头一直朝后仰而我的泪水一直洒个不停良辰难得此刻将会从现在延续到永远我们将再也见不到彼此我们曾经想做的 已经做到了相信我 我的爱人我们永远的做到了让你的生活远离我如果这能让你幸福一刻也不要犹豫忘记这个女人她无怨无悔的对你说别了《完》
一段爱情只是卑微的站在一边,证明另一段爱情的不朽。
因为看到有影评如是写道,所以我终于提起兴致,把silk看完了那是一个很寂静的过程,整部片子仿佛一个人在轻声细语的讲述着一个遥远岁月里的故事。
不厌其烦,很有耐心的为我们拉开了故事的帷幕。
从片头到片尾,几乎是个完美的连接点,故事过渡平滑的好像一个圆,反复吟唱着那首爱人为自己写的诗歌,让心绪中的悲哀,慢慢的延伸出来,渗透到每一个回忆中原来,爱也可以这样男人在年少时便爱上了一个女子,许给她一个花园的愿望。
这时,镇子里需要人去遥远的国度购买蚕蛹,以生产丝绸,而这个重任便落在了男人的身上。
男人跟女人结了婚,就即刻奔向远方。
去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是那个名为日本的国度。
在哪里,男人遇到了撩拨他心房的女人,那东瀛女人据说是中国皇帝的老婆,发明了蚕丝,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男人被她深深吸引,哪怕回到了自己的国度依然沉迷于对她的回忆中。
俗话说,越是只能看不能摸到的东西,就越能吊人胃口,男人的胃口一直被这个东瀛女人吊住了,甚至以身涉险第三次去了战乱中的日本,而带回来的除了坏掉的蚕蛹,还有被摧毁掉的小镇的希望。
于是,男人选择了沉默。
他的妻子一直守护着这样的丈夫,默默地给他支援。
直到,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日本的信函,一段如诗歌般的语句,轻易破除了男人那紧闭的心房。
日子慢慢变好了,女人却在一夜间重病不起,甚至离开了人世。
男人悲痛欲绝,更发现,原来那信竟是深爱自己的妻子所写,那每一句的话语,都在倾诉着对自己的爱,可是,自己经从未发觉。
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的剧情,缓慢而忧郁的讲了这样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那爱,如涓涓细流般始终刘躺在男人的心里,永远无法忘怀
纵使家中有娇妻也义无反顾地远行这是一种精神无论图的是什么这种精神值得敬佩当回来时也许一切都变了甚至可能都回不来也没准自己变了太多的不确定却没有害怕过英国人的冒险精神问问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几天不知怎么着就喜欢上了这种慢调的电影,下载王家卫的电影,看《孔雀》《最遥远的距离》《爱情盛宴》几乎每天一部。
今天终于把《Silk》搞掂了,记得貌似是出于某种不正当目的下的这部,不过一直堆积着,文艺片看着太沉闷。
发现对日本那段还是挺有感觉得,雪,温泉,还有日本的老房子,和服,感觉好好,喜欢。
整部电影都是一个缓慢的基调,优美的音乐,悲凄的爱情故事。
我想如果原著的话看着感觉也许更好,对那个日本女人始终存在着浓厚的兴趣,身世太神奇了。
美人美景,一見鍾情,迅速成婚,奇異國度,神秘信件,尋尋覓覓,失去摯愛,真相大白。
8個部分組成了一部112分鐘的電影。
Kiera knightly真的很適合這種復古造型、古裝造型,雖然一直都不太喜歡她,說不出原因,但也看過她不少的電影。
這部很唯美很喜歡,但Michael Pitt是個敗筆,換掉男主一定會更佳。
簡單來說這電影可以說是沒有女主,kiera的妻子角色絕對稱不上是女主角。
但是電影非常成功的把一個只有幾個鏡頭的戲份的東方女子成為了焦點,再加上中谷美紀的解說令男主從心癢癢到最後心痛難過。
電影充滿了文藝氣息,很文靜很唯美又有點神秘。
那個東方女子故作神秘,她奉茶、服侍男主洗澡又把別的侍女交到男主手上讓他一度春宵,但這些小小的細節卻令男主回到法國都掂記著她。
最成功的地方是那些日語對白沒有字幕,讓觀眾都一嘗男主那種語言不通的感受。
電影到了後段,真相大白了,那封從日本寄來的信原來是男主的妻子寫的,這個時候他真的哭了,他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再愛妻子了,他已經再沒有這個機會了,他看著家農,看著那個由妻子親自打理的百合園,還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拜托家農照顧男主,多貼心的妻子,他卻為了一個只見過一面的東方女子牽腸掛肚的。
在最後那一段,kiera親自讀出那封信的時候,我哭了。
太可悲了,一個女人愛她的丈夫愛到這種程度,但他不珍惜、不知道,最後這信真成了遺書了。
唯美但遺憾的
自说自话
09.7比较另类的爱情电影,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电影的整个故事其实是忠实于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原著,但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影像化的改编会消解文字带给读者的想象,对于这部电影而言,如果原著是一流小说,那这部电影就是三流的改编。少了想象,也没了文字的跳到和灵跃与节奏感。
啊?噢!就酱紫结束了咩。。。
不懂
形式
西方和东方,因为神秘所以美丽。
这个故事是为写而写
没看的懂...
没有太看懂。 也许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吧。
风景美如画,故事就显得苍白了
缓慢的影片,貌似是Keira已形成定式的表演风格。遥远的诱惑新鲜而危险,所以致命吸引。又是一部被pptv割去关键剧情的影片,因此对男主为何如此迷恋该东方女子感到莫明其妙,因此只有三星。
挺文艺,但不动人.主演是迈克尔-皮特,还看见役所广司了.只是觉得哈维的妻子太过聪明,其实并不幸福.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540396/
10.20舒缓的故事,舒缓的情节,舒缓的爱情,连音乐一直也是慢的,结尾的情书也不外如是。看到在日本的米饭,想起蜡烛图。这片子前年回家在电视中看的赏析,回来下载后在硬盘上沉寂了足足两年。farewell,刚知道和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作者。致敬
比我想象中还差。。。可惜了keira knightley来演这电影。
在里面看到本乡奏多的时候有点受宠若惊啊...
看得我不想看,教授的音乐也....
画面挺漂亮——雾气氤氲中黑发少女温润且魅惑的眉角,情感很细腻——隐忍而欲言又止的爱,故事讲得既缓慢又平淡又抽象,充满了西方人对东方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真正动容的最后十分钟,珍惜眼前人,懂的人还是太少。
你总觉得爱情遥远在世界尽头,花了半生,才知道爱已跟着爱人入土,最珍贵的你没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