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的十字路口》(See prang):亡者归来之二——《催命符》/《以牙还牙》:怨巫归来的血腥仇事 (文/火神纪)丑陋;美丽。
强大;弱小。
富有;贫穷。
我们如何去给每对词组定义呢。
——火神纪。
题记。
暴虐。
从开始到结束。
一群人对一个人施虐,直至死亡;然后,施虐者与受虐者身份互换,继续施虐。
这就是这部短片的全部内容了。
作为整部《死神的十字路口》电影的第二部短片,这部短片也许是最彰显暴力的一部。
我开始弄不清楚如何去定义暴力美学;因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暴力存在,而美感不在。
以至于我可以开始怀疑这部短片存在的真实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
因为,如果在暴力美学去要求它,它显然并不足以说服我;而作为一部标榜着惊悚和恐怖的电影;这部电影也并不见有半点威慑人心的作用。
当然,把这样的要求放在整部《死神的十字路口》中,整部电影也同样并没有印象中的泰国恐怖片那样惊人或者暴力。
所以,这部短片也许也算是中规中矩。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失落的感觉。
似乎,在我整个观影的过程里,曾经因为对某位导演或者某种风格的迷恋而喜欢上的类型电影之后,同样的导演以及风格再拍出来的电影,水平下降似乎已经成了定律。
就像一个系列电影一样,第一部总是最经典的;而接下来的续集的水平就开始变得参差不齐。
当这样的看法已经成了定律一样不停地被续集电影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之后,我开始对后来的电影不再那么期待了。
这其实挺可悲。
就像日韩风格的恐怖片;先有《午夜凶铃》(Ringu)系列,再有《咒怨》(Ju-on)系列,还有《女高怪谈》(Whispering Corridors)系列。
然后,日韩恐怖片似乎就永远被定格在经典之中再走不出来了。
风格的重复以及理所当然的堕落,让后来的日韩恐怖片显得不再那么恐怖了;可是我们还是可以说一句,这部电影中规矩,那部电影也算勉强完成了任务,诸如此类。
言下之意似乎不曾有半点责备之意。
不知道,是我对电影的品味和要求已经降低;或者是,我默认了后来者不居上的默守成规。
于是,从《邪降》(Long khong)系列给我的震憾到这部《死神的十字路口》的中规中矩,也许从很多年前就可以被预见了;所以,这样水平的泰国恐怖电影并不足以激起我的怒气而没有让我对其大骂出口。
相反,这部电影不仅没有太让我失望,反而让我有点喜出望外。
为什么这样说呢?
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打破了这种墨守成规的铁一样的定律,反而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确在中规中矩之中还算保持水准。
而因为之前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并不够高,所以看完之后反而觉得——嗯,这还不算是一部太差劲的电影。
对一部电影的失望与否,其实最大的因素并不是这部电影拍出了什么样的水平;而是因为我们对这部电影抱着多大的期望。
当我们不抱期望地只是人云亦云地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不会失望,有时候反而会像出门在路上捡到钱一样的开心。
也许,是因为已经在电影的世界里游荡了太久,也因为曾经有过的高期待值总是不停地被打倒,所以在观影之前对任何一部电影而言,我已经不再有以前那种期待了。
我放弃了对电影应该有的要求,放弃了对电影应该有的期待。
当然,我并非是主动这样做的。
相反,我非常被动;因为要求最后总得不到满足,期待的最后总会失望。
久而久之,为了保护自我的幼小心灵以及对美好的祈望,我似乎只能如此。
或者说,任何一个人,当他每天都看完了两到三部电影,持续两三年之后,他是否也会和我一样。
不再有要求,不再期待;这样,就永远不会感觉被伤害,不再失望。
这是我的堕落,或者是电影的堕落呢。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很多东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由四部短片组成的电影就是一部好电影。
首先作为一部恐怖片,它并没有能够完成它的最基本的任何——吓人。
至少,它并不曾吓到我;包括整体,以及局部。
长得丑陋。
家镜贫穷。
所有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可以决定多少东西。
最先,它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环境;然后,环境又决定了性格;之后,性格又反过来影响了这个人所要面对的环境。
这是一个类似于轮回一样的循环,如何打破这种似乎永远也打不破的轮回;也许,在于这个人所具备的意志。
意志决定素质,素质又影响性格,然后才开始影响环境。
为什么家境相差不远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却大相径庭,因为个人意志的差异,我想。
但是,这部短片却打碎了我对个人意志所带有期盼。
环境决定一切?
这样的悲观论调其实是贯穿在这部短片里的所有片段里的。
一群有钱人家的孩子们组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小团体,活跃在学校里。
不可一世,因为父亲们都是有钱有势的大人物;玩世不恭,这似乎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们固定的生活模式。
于是,他们也都这样活着——小霸王们一边吸食着大麻,一边赌钱,还要一边欺负那些贫困人家并且老实巴交的孩子们。
被折磨致死的小男孩在死去之后又回来了。
没有什么是非分明,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复仇的渴望如此不停地焚烧。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种降头是可以让活着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并且在死去之前可以看到那个被自己折磨致死的人回来,带着一个可怖的样子以及悲怆的诅咒。
因为不理解,所以我没有资格评论。
只是想当然地想说,降头与鬼魂复仇,是否可以如此轻易地扯在一起呢。
这部短片的意义也许在于,它可以对某些在学校为非作歹的小霸王们有某种恫吓作用;或者,它在替那些无奈的孩子们轻声无力地控诉,告诉他们必须忍耐,忍无可忍之后,他们还会在死去之后找到他们的复仇之途。
我怀疑这种意义的存在。
或者说,我怀疑这种意义存在之后,它本身又是否有什么意义呢。
当怨巫死后归来,当他带着疯狂的复仇欲望回到这个世界,种种的血腥仇事的最终发生也许是不容置疑的。
可是,这部短片里对于血腥的描绘其实并不够真实,与《邪降》系列那种真实得让人抓狂的血腥相比,这部短片里的这种血腥更像是用番茄浆加道具的办家家酒。
不是我不喜欢这部短片;而是我无从喜欢喜。
降头其实只是一个噱头;而恐怖片却不够恐怖,这一点已经显然非常恐怖,对一个被噱头吸引来的观影人而言;血腥不足,美感无力。
呵呵,泰国的恐怖片在曾经的辉煌里也许也要黯然谢幕了。
2008-10-5;戊子鼠年辛酉九月戊寅初七凌晨5: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See prang》■译名:《死神的十字路口》之《催命符》/《以牙还牙》■导演:班庄•比辛达拿刚(Banjong Pisanthanakun)、柏德潘•王般(Parkpoom Wongpoom)、Youngyooth Thongkonthun、Paween Purikitpanya■演员:Maneerat Kham-uan、Apinya Sakuljaroensuk、Laila Boonyasak■类型:惊悚、恐怖■片长:118分钟■产地:泰国■语言:泰语■色彩:彩色■首映日期:2008年4月24日(泰国)
片子还不错,最近精神萎靡需要一点东西来刺激一下,其实我胆子挺小,一个人看到每个故事的后半段都不敢开声音,呵呵剧情还满有点创意,发现拍恐怖片,镜头的切换甚是重要,第一人称的角度看周围,总有一个面是看不到的,很多场景都是利用这一盲点,造成心理上的恐吓。。。
片尾的歌还蛮好听。
虽然泰语听不懂,但确实片中的美女确实很多,看似四个相互分离的故事中间又有一点点微妙的联系。
导演还是有点水平。。。
《鬼4虐》,又名《死神的十字路口》,2008年泰国恐怖电影。
电影由四个小故事组成。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因车祸骨折在家休养的女孩,和陌生男孩在手机短信上聊天,全程女主没有一句台词,这个比较新颖。
第二个故事是一直被欺负的男学生向欺负他的人下了降头,故事比较传统。
第三个故事是4个男孩出去野营和漂流,其中一人溺水身亡,其他三人见到了其鬼魂惊恐不已,结果发现...这个故事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推荐。
第四个故事是空姐随公主的遗体坐飞机返回,结果碰上灵异事件。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小牵强,但是在飞机上的恐怖气氛渲染的很好,空姐的表演也非常到位。
四个看似没有关联但隐约间总有一丝联系的小故事,单元剧的好处就在于,看起来不费劲,看完还容易让人回味无穷。
每一个单元都有它的特色……第一个属于氛围营造的很好,全程没有对话 并且就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属于阴森森的类型;第二个除了校园暴力这个主题比较吸引人之外,全程有点咋咋呼呼,镜头晃动非常厉害,看起来略难受;第三个细思极恐,个人认为剧情最有反转,看完浑身鸡皮疙瘩直起;最后一个承包了所有恐怖的点,主角的绝望仿佛传递还每个观众,从鬼片这个点来说最后一个效果最棒……人与人之间相对性的关联,善恶因果,现世报等等,情节安排的还不错,但是就是有些太过于在意料范畴之内了,没有特别让人意料之外的东西。
本篇影评基本和电影没关系。
大一时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因为太害怕,在第一个故事放到女主角转头的时候我就把窗口关了。
大二时和大傻一起看完整部电影,还记得第二个故事结尾两人被飘回来的纸吓得不轻。
那时大傻和我想拍恐怖短片,就拿了《寂寞》翻拍。
上个月在香格里拉的最后一个晚上,客栈老板要放电影,我选择了《鬼4虐》。
不知道是因为太晚大家都困了,还是这部电影已经不符合现代人口味,看的时候有人睡着了。
看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很想找人说,你看,整篇女主角一句台词都没有是不是很厉害。
要是大傻在,肯定能理解我,很配合地说厉害,可惜她不在。
我听到同看的人说这片好闷啊安静的要睡着了,才发现自己也许因为特别的回忆对这部电影过于偏爱了。
还记得吃面那场戏,那是个下午,全宿舍都还没吃饭。
泡开唯一一碗方便面,那香味弥漫整个房间。
拍摄开始,面放在桌上,我拿起筷子,要装着没胃口的样子。
实际上我饿死了,所以好多次因为我咽口水NG了,哈哈哈。
等好不容易拍完这段,一碗面4个人一人一口就解决了。
后来好像没再吃过这么香的东西。
拍最后拿着手机在黑暗中抽泣的那个晚上,宿舍里只有大傻和我,我们关了灯拍,不知道什么原因,拍了一阵两个人突然都很害怕。
最后只能把灯都打开,等再回来人才拍。
还有宿舍楼下装尸体的那个晚上,好多认识不认识的人帮忙演送殡大队。
vv学长极具牺牲精神的遗像,sll绑的极好的绷带和涂得我满脸痒的番茄酱……全部历历在目。
我还记得冰凉的水门汀,和通宵的愉快心情。
当时大傻和我特别二的地方是,短信其实拍出内容就可以了,可每条我们都真的发出去,哈哈哈。
虽然现在我们都不敢看这部小短片,但是那段日子真的特别开心。
而《鬼4虐》这部,也变成了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
泰国电影有三宝、纯爱、泰拳、灵异宝。
前两个不用说了,泰国纯爱清新的小电影就像一泓清泉清澈见底,美的让人心动。
而且,他们的纯爱不分性别。
而泰国功夫片是另一个极端,也正如泰拳在全世界的评价、简单粗暴,泰国的黑拳市场世界闻名。
至于泰国的恐怖片,为什么说是宝呢,因为泰国的国教(国宝)是佛教,佛教讲究因果轮回,况且天下总是黑白两面,一阴一阳。
有佛一定有鬼,更何况,降头术等地方巫术的融合更是让这个国家充满了神秘的味道。
然后我们看到,泰国的恐怖片并非像日本以“报复”为恐怖片的着力点,单纯以感官刺激恐怖众人。
宗教的融入感让其恐怖片显得更加真实,符合其地理乃至文化的熏陶,泰国恐怖片立足的因果轮回倒也符合泰国国教的宗义。
就个人认为,恐怖片的题材短篇故事更胜于长篇,首先对于此类一方面需要理解剧情,一方面还要提防突如其来的可怖因素来说,看一部长篇恐怖片一定是疲劳大于刺激的(时刻绷紧神经对于一般人来说难以忍受)其次以恐怖片来说,过分的长篇铺陈反倒会失去其惊悚悬疑的味道,对于追求感官刺激的观众们来说,选择恐怖片大部分是追求肾上腺素的分泌,并非电影的推理和细细品味。
因而短篇的处理会更加让人其乐无穷。
单这一点来说,日本的《世界奇妙物语》就做得很好,短小精悍的故事每一个立意不同,不会陷入感觉疲劳,对于猎奇的小伙伴们也是很好的茶余饭后。
作为短片恐怖故事的鼻祖,该系列影响了很多国家的电影,诸如韩国的《恐怖故事》、国产的《张震讲故事》,以及这部泰国出品的《死神的十字路口》(鬼4虐)。
这部电影和《世界奇妙物语》比较类似,四个小故事立意不同,彼此不连贯,共同组成了一个合集。
第一个故事是“寂寞”,因果报应的隐喻就已经显而易见了。
一个腿伤寂寞的小女孩面对陌生男人的聊骚,从刚开始的爱答不理到因为无聊越陷越深。
很多人都能在这种MSN和手机聊天的过程引起共鸣。
约pao这个暂且不提,上厕所带着手机生怕错过一条微信,整日盯着手机期待异性的秒回,不认识的男女首先想到互相拍照交换。
很多人说这个故事没什么意思,但仔细琢磨细节一定会看到一些因果的因素。
我们注意到女主发现势头不对,手机的另一面很诡异立刻以自己有男朋友拒绝对方的进一步动态,那么我们就想到了,为什么你一开始撩的时候不顾及自己的男朋友呢?
春心荡漾的表现在和陌生人的聊天中完全像刚热恋的情侣。
我们不要忘了男鬼是怎么死的,男鬼是被女朋友抛弃想不开自杀而死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男鬼会找到女主,因为女主有对自己男朋友不忠的嫌疑,而车祸正好车上是女主的巧合包括男鬼死不瞑目的对视只是导演玩的噱头罢了。
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有男女朋友的情况下对异性肆意撩搔,因为你一定会伤害你的另一半,这是第一个故事。
最后我们注意到的是,这个故事没有一句对白,完全以短信为依托,但凭借演员的表情、体质动作和环境的渲染依然让人背脊发凉。
第二个故事”催命符“讲述复仇,因果报应更加突出。
我们之前提到泰国的降头术世界闻名,作为泰国电影的代表作没有降头反倒说不过去。
校园暴力是这部电影的第一因素,曾几何时,随着如今社会信息的高度发达,社会不良因素潜移默化影响学校。
校园暴力越发突出并呈现年龄缩小化趋势。
抽烟、吸毒、打架,甚至发展成为虐待。
造成了一起又一起的悲剧,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故事中,弱小的少年被其他不良青年虐待重伤,有人主动参与行暴,有人袖手旁观。
只不过没有人注意少年一直以学习降头术保护自己,大难临头。
降头术作为泰国教义的杰出代表,至上真理为施术害人者不得善终。
所以少年哪怕是自卫报仇,终归也会因害人而被恶魔之法反噬惨死。
防火者被大火烧身、施暴者遭遇飞来横祸,即便是不加干涉的人员也恰恰因为见死不救而自挖双目,原来真的是,害人终害己。
第三个故事“中间人”比较轻松,与前两个故事的压抑性完全不同。
喜剧的逗趣贯穿这个故事。
咋一看题材老套,但是泰国人也进行了变通。
故事前半部分和《世界奇妙物语》的雪山凶铃故事类似,雪山换成了树林,夜晚和荒无人烟是必须的设定,所以没有变动。
“我给大家讲一个鬼故事.....从前一个人来这里露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看到了一个女人,坐在他旁边。
““漂亮吗?
”这个故事就跑偏了。
本以为故事就在打闹逗趣中结束,乌鸦嘴一定要把自己比作泰坦尼克号,结果果然一个同伴溺水失踪了。
那么疑问就来了,本以为溺死的同伴夜晚突现并宣称自己没死,你会选择相信吗?
讲到这阿神想起很久以前看的一则鬼故事,一对情侣丈夫死了妻子被村民所救,一天夜晚丈夫突然跑回来说这么多天一直被村民关押,其实村民才是亡灵,你是选择相信丈夫还是选择相信村民?
(这种题材的鬼故事经常被用烂,或许谁死了谁没死只有导演说了算)泰国的变通在于,他没有选择《灵异第六感》或者《雪山凶灵》谁死了谁没死的争论和反转,其实他们都死了的设定到时让人猝不及防。
鬼不害人使这个故事不那么可怖,反而,死后依然做朋友的高贵友谊却让人感到一丝温暖。
其实这部电影的结局并非突兀,导演多次暗示过,比如开头故事的讲述中,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鬼都是女的,而且都是披肩长发,然后这部果然就不是女鬼了。
有人问哪怕我们中有人先死了,你们会不会害怕,有人害怕他先死,结局知道,哦,原来是一起死的等等,暗示因素显而易见。
这个故事其实是小编最喜欢的,因为不论导演如何暗示,你就是猜不到结局。
第四个故事”224航班“讲述的是小三和原配的故事,我们每天看到新闻都知道原配们和小三们之间的文斗和武斗是多么的激烈,那么试想一下你作为王子的小三,被王子原配招上飞机独自服侍她,会不会感到一丝恐怖呢?
不过我们的小三到没有一丝愧疚,反而勇于和强权作斗争,于是原配大虾过敏死亡,小三好像占了上风。
但殊不知,这才是报仇的开始,运送活人是她服务,运送尸体还是她服务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原配的阴谋,果然结局与原配对小三的预言不谋而合。
通奸在阿拉伯会被处于石刑,所以永远不要去尝试做一名小三,这个代价过于沉重。
如果你是一个忠实的恐怖片爱好者,这部电影你不容错过,而且第三个故事还顺便剧透了很多的经典恐怖片代表作,在寻求感官刺激之余脑补一下其他的恐怖片,何乐而不为呢?
刺激紧张,看的时候害怕就开了弹幕,能挡一下猝不及防出现的脸。
第一集《寂寞》比较和缓,一直是短信发来发去,直到拍照被说是合照,查电话号码发现是死了一百天的人的手机号。
手机突然移动位置,灯渐次熄灭,预告死者来临,一边看着她一边接近她一边发着消息。
突然进入房间把她带下楼陪自己,百日祭巡街,他的照片看着她的尸体。
一切都源于一百天前的那场车祸,因为女友的分手信息过马路被出租车撞,死最后看到的是一个女生乘客的脸,然后因为寂寞联系女生,不甘心的把她也带入冥界。
最后手机屏幕上那张最初的自拍变成了两人合照,手机变得吓人起来。
第二集是《我看到你了》,校园暴力事件,小混混欺负老实人过火害死人,从开车把人意外扔下车,到看到活着的人依旧没有愧意,被逼被欺负人的忍无可忍用生命下咒杀人。
第一个看到书的人被钢筋捅死,诅咒的人他被推下高楼,第二个拿着那本书说出我看到你了,空调砸下,扇叶砍死另一个人,掉下楼的人被火星和很多试卷烧死。
唯一活下的女生报警,在警察局被逼挖眼。
特效不错,恐怖的那本书,看到就会死。
别害人,会有报应。
第三集《中间人》,四个人去野外露营,讲鬼故事,睡外面的人害怕想睡中间,睡中间的人害怕不让。
他们一起去玩漂流,然后掉水里,三个人上岸,一个朋友为了救另一个朋友自己进河里没有踪影,被救的人活下来了。
三人回到营地睡觉,害怕不敢睡中间,变成三角形睡法。
突然消失的那个人回来了,他们怀疑伙伴死了又接纳了他,大半夜做梦害怕不敢睡。
他们在外面聊天,一个人和疑似死亡的朋友去河边上厕所,发现河边已死漂浮的尸体,他吓得跑回来远离那个死了的朋友,躲进帐篷,帐篷被吓坏三人四处跑,两人躲树上,一人掉眼镜找眼镜发现捡眼镜就是死去的同伴,吓跑了和另外两人会合。
去河边坐船,看到同伴尸体,为了让他清醒自己死了,叫他来看尸体,想不到翻开了是自己的尸体,旁边也有两个的尸体。
原来他们都死了,朋友不是吓他们而是想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淹死了。
自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可怕的自我怀疑,鬼吓鬼。
第四集《227航班》,我觉得更适合叫戒指,公主让之前乘坐航班服务的空姐再次服务,因为戒指和照片认出了空姐是公主老公的小三。
公主对空姐故意倒咖啡,空姐烫伤用高跟鞋弄脏第二杯咖啡。
公主要吃空姐的饭,空姐知道公主对虾过敏,故意把虾挑走给公主吃了,公主过敏下飞机之后死了。
公主遗体坐航班和空姐在一起,遗体移动,呕吐的声音,黑头发,移动的白布和自动关闭的厕所,蠕动的遗体,可怕红眼睛的脸,都把空姐吓死了。
因为亏心事,所以更怕鬼,感觉公主像没死一样,故意吓她。
但是这种事其实更应该对付亲密的出轨男。
密闭空间特别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为危险没有人帮忙,求救无门,不容易自救。
这个电影不愧是《鬼影》和《连体婴》那班人马鼓捣的,逃脱不了这些电影的痕迹,而且也有泰国电影的一贯毛病:形式大于内容(谁叫这帮人大多是广告和MV拍摄出身的呢)。
特别是沿袭了《鬼影》的成功痕迹,一个最囧人的情节就是,和《鬼影》一样,最后结局,第一、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们都坠楼成瘾,我靠,吓人也要动点脑筋呀。
简单点评一下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寂寞”。
这个东西就是泰国版的鬼来电,日韩系恐怖电影的小规模翻版,类似的题材从日本滥觞以后,韩国、美国跟风不歇,泰国显然是来帮着老大们提鞋子的,情节上没有任何创新;第二个故事:“催命符”。
故事老套,此类此材屡见不鲜,CG用得过滥且用得失败,一个优良的恐怖片的标准是做足前戏,平缓推进故事,慢慢释放恐怖元素,这个片子显然一出来就张扬无比,晃荡的摄影,急躁的场景,不像东方恐怖片,倒是像西方丧尸片;第三个故事:“中间人”。
取材有些意思,把故事放在野外露营地有一些玩头,但是表达方式太过落伍,喜剧元素和恐怖元素混搭,但是喜剧明显盖过了恐怖,像是一部脑残闹剧,是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那种烂片;第四个故事:“224航班”。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是本片四个短片里最有意思的一个,把幽闭的空间放到了只有一个空中小姐的班机上,美女的样子还算可人。
但是前半部分过松,铺垫拖沓,后半段过紧,高潮不足,而且结尾又是落俗套了。
失败。
看了一个礼拜了,情节都有点忘了。。
第一个:一车祸女接到一男人短信,后来被短信男索走了姓名第二个:4个男生去露营,划船时都死了,但他们都不知道,其中三个以为第四个朋友死了,结果死了那个朋友带他们去看了自己的尸体,还挺搞笑的最后。
第三个: 一小三最后被已经死去的正室整死了,死的时候跪在正室尸体前。
第四个:几个学生经常折磨一个孩子,后来孩子下降头,把他们都弄死了。
好厉害。。
竟然还记得。。
“实在是太经典了!
”看完这部片子的唯一想法,以前看过的太过恐怖片真的不算少,但是只是觉得《吓死鬼》,《恶魔的艺术》够经典,但是这部片子让我真正的被泰国电影所征服。
刚准备看的时候,就已经期待了,四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会不会是想《阴阳路》一样精彩,要知道,小时候看《阴》真是下的够呛,看完之后,确实没有失望这部接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个人认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故事是在是太经典了,第二个故事最后的那一句“我看到你了”还真是挺让人后怕的啊,第三个故事结束时笑个不停(特别是那句“啊泰国电影。
”),但是没想到最后一个故事的反差会这么大,而第一个故事的来回短信虽然没有台词,但是却吊足了我的胃口,而结局虽然会想到,但是导演的精彩的交待手法还是很值得回味的啊这是一部创新的电影,不光是在泰国,甚至是对整个亚洲的恐怖电影的发展都是一个前车之鉴,恐怖片不一定就是要白衣,长发;不一定是要靠那现在看起来略显无聊的音效。
在这个恐怖片泛滥的年代,我只期待的是精彩的情节真是要更加仔细的关注一下泰国的恐怖片了,这部片子让我看到了亚洲电影的新希望,期待更精彩
我就想请问这7.4的评分怎么来的???我比主角更想死。。。这安静不了一秒的摄影,各种特写、快速拉进,画面切换稀碎如mv,又不是伪纪录片要全片手持摇晃,也不是一镜到底镜头必须运动,爹的我看这么多恐怖片,这部所有镜头晃得我连妈都不认得了。剧情也平平无奇根本和恐怖不沾边,我真的,主角发疯狂笑的时候我也狂笑,人坠楼摄影花了至少花了八个机位拍,救大命。。这部片子除了笑还能有别的心态吗?无语。。。
昨天窝在被窝看完。
当搞笑片看
那一夜胳膊被掐的很疼
泰语真的很扯。哈哈。蛮喜欢泰国恐怖片的
短小精悍
A的T恤上写了bullshit哈哈哈哈哈
看到后边就挺无聊的一片
不喜欢小短片。断了的感觉。
- -。
泰国鬼片的出彩之处不仅仅在于惊悚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还有对旧式鬼片的创新。
喜欢三段式恐怖片
第三个故事不错,其它的很蠢
我就不该再相信泰国有好的恐怖片,情节弱智不说。。那喜感的特效放在这里真的大丈夫么?
第2个的男主角还蛮帅的
Aoi,请谨慎选择陪看对象。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讪,第二个是不要欺负人也不要袖手旁观,第三个最精彩有趣,第四个不要故意做第三者。
因为先看的鬼五虐- -
一点也不恐怖呀...
泰国的恐怖片拍得越来越好了,第一个故事没有一句念白,表现的手法比较特别;第二个故事是教育题材;第三个故事有点像《第六感》;但是第四个故事就比较扯淡。。。总的来说,还挺有意思的~泰国电影质量保证哟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