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电影版的印象很好,所以一开始都很抗拒打开这部剧,为了棋坛贵公子俞亮二段打开了第一集,女主真不愧是外号神经前几集真的好吵,但对油渣自带俞亮滤镜,怎么都觉得可爱,头发乱糟糟的可爱,戴牙套也可爱,看着看着,就觉得女主又真实又灵动,是生活中谁都会喜欢的女孩子,对朋友讲义气,对喜欢的人勇敢真诚,永远像个小太阳,有很多明知道就是会很煽情的点,看了还是会感动,油渣喊话王文师哥那段没有彭彭版的愤慨,但也是另一种风格,可能是因为有很长的情绪铺垫,陈惊意识到自己喜欢油渣所以并没有对师哥表白,而是对王文师哥说扬琴真的超厉害的这个设计更好,飒哥的告别式很难过,但更戳心的是那个早起看到胡子嚎啕大哭的油渣,好像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才能明白原来已经失去了,坐在飒哥床上那个抱着团哭到说不出话的油渣真的让人很想抱一抱,迷惑龙真的非常喜欢马门溪龙,愿意等她漫长的反射弧,愿意陪着她做所有她喜欢的事,听到她的忌口会立马摘下耳机记下来,所有的好吃的都要藏起来只给她一个人,比起电影版油渣车上用手扶住陈惊脑袋那个落寞的眼神,我更爱剧里那个低头的笑,暗恋或许苦涩,但在那段暗恋里的每个人都有那个全世界好像只有她在眼睛里的快乐瞬间,到最后油渣都没有说出那句陈惊我喜欢你,但他的眼睛里写满了我喜欢你啊,你是我永远的第一站,是我的天造地设,是我会牵着手奔跑的女孩,是隔着时差半夜被吵醒也会先担心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一见钟情漫长陪伴,大堂鼓是扬琴的好朋友,迷惑龙是默默喜欢马门溪龙好久的好朋友,如果时间注定会被浪费,那么和你度过的所有时间都闪闪发亮❤️“我是防撞条,我的作用就是在你自由自在的滚来滚去的时候,不撞疼你啊”“陈惊,错过一个暑假有什么大不了呢,我们还有好多好多个夏天,要一起玩呢”
看完棋魂顺着小郝摸到了这里,当时因为很喜欢电影所以有点抵触的剧版,我居然完整地看下来了。
缺点:1.节奏慢。
2.姐姐和大明星的感情线虽然不至于莫名其妙,但明显注水。
谈恋爱一谈谈半集,姐姐说话的语速还特别慢。
相信大多数来看这部剧的观众都是冲着音乐来的,这个恋爱谈得真的很掉分。
2.主人公们太爱说大道理了。
无处不在的比喻、名人名言、小故事、我好像重回中学作文课堂。
3.油渣和神经的感情线没有讲好。
明明篇幅大了,剧情多了,但油渣和神经的感情线却没有比影版写得更细腻动人。
电影里的油渣看得出来是一个默默守护,小心翼翼偷偷爱着女主的人物,而剧版的油渣,确实嘴上说着“能陪着她就好”,但其实身体力行地在献殷勤,且一直试图表白的“舔狗”(这么说可能有过,但我的感觉确实是这么个意思)。
倒也不是说油渣的人设改地有多差,但这部剧既然想在影版的基础上扩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系列,就不应该把男主写得比原来还差了。
且,剧版油渣在公交车上扶住神经头的情节跟影版差太远了,无论是镜头设计还是演员表演。
4.造型差评!
尤其点名陈惊!
周依然虽然不是什么大美女,但也不算丑吧,风犬里的娇娇看着还挺可爱的。
但到了这部剧里,给人弄一个这么贴头皮的造型,低颅顶暴露无遗,显得人奇奇怪怪的。
陈惊虽然是“神经”,但也得是个可爱的“神经”,才能让观众原谅她的诸多毛病,但弄这么一个造型出来,再加上那个奇奇怪怪花里五哨的片头,真的容易让人第一集就撑不下去了。
优点:1.音乐部分不错,斗琴和主角团初登台的部分做得挺不错,甚至斗琴部分的艺术性我自认为要优于影版,而且中间对于民乐的小科普以及主角团演奏乐器的部分都没有出什么错(我学古筝,其他只是略懂),那么作为一部音乐主题的剧,已经马马虎虎能摸到及格线了。
2.主旨很好。
虽然随处可见的主角演讲让我有些疲乏,但比起电影里的民乐碾压西洋乐,剧版“音乐无阶级”的概念其实更好。
3.小郝好帅,虽然在这部剧里他的表演有些“彭氏”脸谱化了,但这个男孩子依然好帅,虽说聪明的贵公子可能要更加适合他,但他的表演完成度也很可以了,起码不会令人出戏。
一直看到有人吐槽女主,其实我觉得女主的表演虽然偶尔会有些夸张,但总体来说还算是灵动自然的,起码称得上“神经”这个绰号。
4.李飒好评!
感冒在家休假几天,binge watching刷完了这部剧。
太好看了,为什么没火呀?
也没有任何影评UP主推荐过这个戏,宣发也太烂了!
好想骂宣发!
啥啊!
我在豆瓣往下翻了多少页才翻到这个戏!
要不是最近实在找不到剧看,我就要错过它了啊!
剧里女主很可爱,暗恋校草却不脑残,而是积极向上的样子让人全程露出姨母笑。
冯安宇这个角色也是承包了好多笑点。
剧里中学的少男少女的心态好写实,比那些堕胎戏好看太多。
剧里的学生们真的要读书要练琴要考学校的。
这个戏本身唯一遗憾的是女主姐姐这个角色,演员太僵直了,声音也明显是后配的。
都已经启用新人演员了,为啥不挑个演技好的,或者气质更好的。
看到一半了,前几集感觉还可以,后面就越来越看不下去了。
男主太舔了,女主不是粗神经,是根本就没脑子吧。
有的点感觉显得女主太自私太傻逼了。
还有502宿舍的塑造,大部分感觉还可以,配角的性格感觉比男女主好多了。
本来是冲着音乐去的,但是看到12集音乐的出现频率也太低了吧,就感觉剧情很拖沓。
没影版好看。
女主做的一些事让人看的挺生气的,完全喜欢不起来。
为了小郝一天就看完了《闪光少女》但是李由真的把我拉回了高中生活和我男朋友实在太像了倒不是因为都带着大大的眼镜(而且牙不太整齐?
李由带牙套,但是我男朋友是单纯不齐),眼睛、鼻子竟然都有点相似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点比如都恐高,而且我不恐高,我拉着他往下看的时候,表情和他们一模一样
明明害怕还得逞能“保护”
P3都怕水(上次去游泳差点没把我吓死!!
双唇发紫脸发青!!
我差点以为他要不行了!
诶这算不算逞能???
)
每次出去玩都要给我带一堆零食,也会有很多自己做的东西
喜欢做饭(现在尤其喜欢蛋糕甜点)
吃醋时奇奇怪怪的暗示(但是他可能不记得这个了)最开始和我交流我的时候他以为我有男朋友,一次有流星,他说“这个日子对你来说挺浪漫的吧,你和那个谁”
一番感慨被我“直白”打断后的表情实在太像了,我说话也总是这样有点“不雅”
而且实在没想到,从同学手里买照片这事也能对上,他用了很多包辣条买到的
戴发带(他曾经为了耍帅)跑完步的样子简直和刘冰一模一样!
到了无法分辨的地步(但是我男朋友掀起的发际线无法出现,小郝的头发还是蛮优越的)
说“怎么了”的时候的眼神(还会有点小结巴也能对上),就是这个瞬间狙我
喜欢用一些暧昧小动作(话说敲人也干过吧)
然后就是,表白急死个人
不过和李由最大的差距就是,摘!
眼!
镜!
不!
会!
变!
帅!
呜呜呜不知道是不是《闪光少女》和很多人的青春都登对但是至少对我来说它是一部合格的片子我好喜欢
记一些台词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加给别人
把灯点亮理想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其实我觉得摩天轮也是一种风景
> 我再陪你去看清现实最重要的是陪
> 敢于放弃就一定会收获快乐是吗hhhh
哈哈哈哈
嗯,而我喜欢麻烦别人,所以也不怕别人来麻烦我。
感情的本金会越来越少吧。
不怕麻烦的喜欢
我喜欢我自己
文化人如何拒绝对方
虽然知道最后的日子会煎熬,依然会把作业留到最后的我不配拥有这样的快乐。
怕什么
奇怪,《盐里的盆栽》,为啥这本书也找不到呢?
惜韶华
我喜欢我,就够了。
喜欢姐姐的这种底气。
妹妹真的好暖呀。
怎么玩不是玩呢?
哈哈哈,对剧里爷爷玩的空竹印象深刻。
剧中出现的一些书《当生命化为白烟》没想到找不到
安静8.0周国平 / 2017 / 浙江人民出版社
民国时期基层图书馆研究评价人数不足吴澍时 / 2017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7.4李斌 / 2016 / 北京大学出版社《慢些走 等等你的灵魂》
叶甫盖尼·奥涅金8.7[俄] 普希金 / 1985 / 人民文学出版社
花傭月令 倦圃蒔植記8.8[明] 徐石麟 [清] 曹溶 / 2016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7.7杰克森·麦肯锡 / 2017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私心截了这张图
还是有点无厘头的,怎么说呢,就是真的刚开始看没看头,后面就在撕来撕去?
然后,,,,就怎么了?
我可能欣赏不来吧,就觉得青春励志的也要有那种看头,问什么我看觉得实在必然呢。
还有那种校园约赛的,什么东东?
为什么比个赛,我硬生生的觉得在无理取闹呢。
就不理解可能是我欣赏不来吧但他题材还是很新颖的,说热爱乐器的学生梦想也很美好,也需要努力,还是在比较中西乐器哪个好?
好吧,我又迷惑了,真的。
可能他讲的就是说一群喜欢乐器的孩子,为了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不抛弃。
还能和当下流行的乐器一较高下,有信心,有勇气比一比,有勇气面对。
曾经民俗扬琴演奏的学生陈惊,以及作为民俗打击演奏大唐鼓的学生李由,在民族乐队和西洋乐队争斗的时候,陈惊与李由遇见了正在弹钢琴的王文师哥。
李由从这一次的一眼也让陈惊从此迷恋上了王文师哥,并勇敢的告诉了王文,但是却得来的是王文的一句话:“扬琴是乐器?
”就这么一句话,足以看出王文对于陈惊的一些看法,也能看出他对中国古典乐器扬琴的看法,是一种把扬琴没有当一回事的看法。
就因为王文的一句话话激起了曾经想要改变王文的一些看法的冲动。
之前就看过电影版,因为郝富申现在才把电视剧版翻出来看。
剧版真的给我很大惊喜,很喜欢女主,越看越可爱,如果身边有一个陈惊这样的女孩子应该会每天都很快乐吧。
李由也好可爱,陪陈惊做她喜欢做的事,毫无保留。
当“油渣”在罚站时告诉“神经”自己要出国,真的让人好难过,无疾而终的暗恋真的让人心碎,没想到我都26了还在为别人的青春流泪。
但是公交车上“油渣”伸出手垫着“神经”的头还是觉得好甜,电影版里这也是让我少女心动的情节。
还有“油渣”说“神经”是马门溪龙,然后用鼓槌敲她的头也好甜啊,两个人都对对方有感觉,却又害羞低下头装傻。
天台喊话的那个晚上,我也和陈惊一样泪流满面,既因为王文的话“悲从中来”,更是因为李由的挺身而出“喜极而泣”。
斗琴不管是在电影还是剧里都是高潮部分,可能是因为剧版有足够的时间去铺垫和刻画,我觉得剧版的斗琴我更喜欢,它不是电影版的针锋相对,更像以柔克刚,《皂罗袍》一出,浓厚的中国韵味尽显,我实在是太喜欢昆曲《牡丹亭》了,这也是给琴房对面的奶奶的一个离别礼物吧,是陈惊给那段时光的一个纪念吧。
剧版更像一个青春剧,陈惊和李由还有504的四个女生一起为了梦想而奋斗,最后站在了更高的舞台,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很鲜明,都有自己的故事,最后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
不过剧版也有鸡肋的部分,我觉得姐姐和大明星的感情戏其实有点无聊,虽然我很喜欢姐姐这个角色。
我其实觉得王老师更好,他是那种“圆滑”的老师,暗中指点陈惊组乐队、放任学生斗琴,用自己的方式给学生引路。
但是两个都太理智的人确实也不适合做情侣,也许理智的人都需要天真的人拉他们下凡间吧。
最后说说我觉得比较明显的缺点,感觉剧版的有些内容太散太平淡了,虽然是青春剧吧,但是还是应该有抓人的高潮点。
真是太喜欢这样青春的少男少女们的故事!
纯洁美好,热血又有带点中二。
不过感觉这部剧的演员和导演制作团队们都和这部剧的风格有点像,诚意满满,但又有点青涩。
演员的话,感觉娇姐演得很自然,其他年轻演员还是要加油啦。
剧本的话,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把大明星的那条线和校园线融在一起?
真的很别扭,难道是为了凑集数吗?
坦白说,明星线如果单独拎出来拍一部剧的话,我也会很喜欢,因为里面出现了很多的金句,包括姐姐的爱情观在国产剧里面也很特别,很喜欢这样理智清醒的女生,人设也挺特别的。
但硬要和校园线凑在一起,就感觉格格不入。
导演的话没有怎么了解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导演,里面有一些情节,例如像贝贝塔塔会议童年经历的实在是太生硬,强行回忆杀。
总体来说,这部剧我真的很喜欢,也有可能是因为老了,真的好爱这样的青春啊!
但如果说要给它打五星的话,我也打不上去,因为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希望导演,编剧,演员们都能有越来越美好的明天吧!
陈惊既不是校花,也不是学霸,但她是青春,是太阳,是闪光少女。
好羡慕这样活泼欢脱肆无忌惮的青春呀 真想拥有一个陈惊这样的朋友
演员全都是95后和00后了,和看剧的感觉一样,只能由衷的说一声年轻真好。和电影一样,情节很荒诞浮夸,加入了姐姐老师和明星谈恋爱的情节,有点儿偶像剧那个味儿了。但是重心不乱,还是放在电影相关的民乐与西洋乐的争执,青春与梦想的追逐。每一集的开头还会有一个小标题。不错,虽然硬伤很多但是这样的鸡汤还是暖暖的。年龄不是不够勇敢的借口,然而年龄真的限制了好多东西。喜欢性格开朗的勇敢的孩子。
喜欢鲍鲸鲸的剧本,轻松幽默,虽然有很多地方也落不了俗套,但台词的深度是很多青春片不能比的。有很多人爱把电影和电视剧拿来比较,我自己是先看电影再看电视剧的,依然觉得电视剧有很多比电影出彩的地方。女主陈惊真的很招人喜欢,周依然把她演活了,小妮子厉害,未来可期。
比影版更细水长流,主要情节都还在,而且新加的支线大明星与女老师我意外地非常喜欢。但现实是,曾经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男孩子对我说他喜欢我,但是不能和我在一起,而几年之后的我也对于他那样空有皮囊的人没有丝毫好感。我的性格就像剧中的女教师,甚至连“怕麻烦”这件事都一模一样,只是对于我而言,喜欢上一个与我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在高中已经结束了。不会再有了。我的世界是黑白的,因为我不想加入彩色,弄脏了擦不掉的。
其实我给这剧打分是不客观的,因为中途我弃剧了,没能坚持,只能还是依照刚开始的判断,三星吧,还可以
是很好的电影改电视剧的范例,细化了人物的塑造,加入了更复杂的人物关系,减弱了原电影中二次元这一标签的浓度,但也没有完全舍弃,同时在音乐方面做得还是蛮精彩的。优点说完,以下说缺点。加入的姐姐和冯安宇那一条线和主线看似联系紧密实则没多大关系,哪怕去掉也不影响,以至于两边仿佛在看两部剧,只是偶尔联动一下。人物细化但不立体,大部分的塑造停留在表面。看得出编剧很喜欢借角色之口输出金句,但表达欲过于旺盛就会导致情节角色都为了那几句金句服务,或者冗长啰嗦自我感动。以及,除了孙天宇以外的所有人演技都好差哈哈哈哈哈
感觉没影版好
剧版相比电影更饱满,主角的形象也更生动,油渣简直是青春剧最可爱少年,好像狗勾啊
没有彭昱畅的温柔和爱意,已阅
很青春励志的一部剧,有泪有笑
★2020.01.06看完★ 影版改剧版,强行增加了支线剧情,整体来说没有影版的效果,到底挺搞笑的!王安宇确实颜不错,不过《梦回》中的他演的更好!
这个陈惊真的有点讨厌
(老师和明星的cp真棒;有的地方台词特别棒;有的地方剧情又特别拖沓;
不好看,颜值也不行
王安宇,留短发吧,扣一分给没留短发的王安宇
全剧高光在最后两集,前面注水太多太多,王安宇戏份多到已经喧宾夺主了,一直一直拉进度条才能看到主线,烦死加戏咖资源咖😤😤男二存在根本毫无意义,演技又拉胯,剪掉他也不影响什么,陈老师的存在是为了男二有戏份吧真服了😡😡让我坚持看完的动力是小郝,摘掉眼镜摘掉牙套脱掉外套挺直脊背的样子真是解锁了颜值和身材,太好看了,有青春热血的味道🥰🥰
除了徐璐,这个电影的其他我都挺喜欢的。
飒哥和竹笛少年 我记住你们了!
主线加的一些情节挺不错的让剧版更加饱满,但很多地方实在太过拖沓。女主演员不如徐璐有灵气。女主姐姐和明星线又臭又长,三流偶像剧情节不明白为何要加…整体上不如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