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08-08-19 03:10:52)引:和哥哥一个打赌的承诺:必须要写对于这部电影的一篇观后感,迟迟未能下笔,因为所有的感情都倾泻在电影院了,可是毕竟好的东西经时间的沉淀便越发另人回味,就像樱桃的味道。
——电影海报的设计因采用了女主角樱桃的背部裸体而受到歧义,然而这款似乎是为了吸引人眼球的海报在我看来更加的“别有用心”,商家用‘再版《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副标题告诉大家电影的性质主题,其实海报中樱桃的背部和微微可见的乳房轮廓也正代表着母爱的本性,不需要任何装饰,赤裸裸的,那么真实。
背景的绿色湖泊和树木,象征着生命,生命的本身,是母亲带给我们的。
——故事发生在貌似西南的小村庄里,为了不束缚于因拍摄时间所限制呈现出的画面,影片中樱桃的女儿红红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场外音,不仅扩大了时间感和空间感,在正叙的片断式故事画面中,穿插了口述倒叙,毕竟回忆中带入了更多情感,从红红成人的声音中,缓缓的,我们离开了城市喧嚣的上空,生活进了那个小村庄。
——在红红的叙述中从来没有说过她妈妈是个傻子,樱桃第一次进入镜头也是从她的背部开始,“这就是我的妈妈”镜头慢慢的平行移动,配合着红红说话的速度,“我妈妈心肠很好”此时我们看到樱桃的正面,是一个智障人,目光呆滞,一只手不断的拽撤衣服。
于是一个疑问产生,一个智障母亲如何生出一个健康的小孩?
她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的?
——母亲的本能使得樱桃一直想要有个娃娃,可是就是一直怀不上,男人是个本份的农民,也由于过于本份和“传统”,樱桃过于本性的欲望让他觉得丢脸,这样的矛盾冲突,使得樱桃偶然捡到红红,又使得樱桃千里寻娃,如果说樱桃真傻,那么她所做的一切都很真,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直使我们感动的,又有哪个母亲不是为孩子傻傻地付出着呢?
“如果没有你的妈妈,就没有你今天。
”红红一直重复着父亲说的这句话。
——母亲对孩子的爱,最让人揪心的时刻莫过于孩子的不接受,不领情。
不过也会因此,在她领会时,更加懂得去珍惜,失去了,便是一生的遗憾。
红红最后说:要善待自己的妈妈。
——影片的节奏比较慢,镜头语言也并不难懂,屡次出现的鲜红的樱桃让我们记住了母爱。
——在如此浮躁的都市里,为何不躲进电影院,停下慌乱的脚步,让爱抚摸心灵。
《樱桃》:一部被误解的原生态的史诗 赵薇和刘烨正在芜湖拍电视剧,名字叫《一个女人的史诗》,不少市民前赴后继地前去一睹明星的风采,对电视剧本身却忽视了不少。
我也曾在某次开会的时候见过,但对这个生于芜湖的女明星没有丝毫兴趣,对这部史诗也一直淡然看之。
这绝对不是题外话,我想说的是另一部女人的史诗——《樱桃》。
这是一部曾被许多人误解的电影,因为电影中有不少全裸的镜头,这在依然重视电影尺度的中国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噱头,并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至少那些切实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对其中的裸露部分特别在意,因为不多的几次裸露都被化解得淳朴自然。
或许,一再被误解不是导演的本意;或许,这仅仅只是一种宣传的手段,在这个需要不断制造看点和轰动效应的时候,它无可厚非,《左右》如此,《苹果》亦如此。
让我们来看看这部关于一个女人的史诗:一个原生态的村庄、一个赤贫的家庭、一个残疾的父亲、一个智障的母亲、一个捡来的女儿、一个关于母亲和女儿的故事,还有满山红透的樱桃,这几乎是《樱桃》里所有的元素。
据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据说很多人都是流着眼泪看完了这部电影,据说这部电影还引发了一轮关于母爱的大讨论,但这些都只是一个侧面,客观存在的是这部电影,一部原生态的、关于女人的史诗。
最近几年,原生态的话题一直被各个艺术领域所提起和使用,2005年前后江少宾等人在新散文论坛倡导的原生态散文写作曾引起广泛关注,以孔雀舞为标志的舞蹈家杨丽萍也以原生态歌舞《云南映像》确立起舞蹈的另一种高度;与此同时,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旅游、原生态诗歌等等口号的提出更是屡见不鲜。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也将对那些淳朴的自然和情感形成了无限追忆甚至遐想。
这个概念推出以来,不少人将之视为法宝,并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屡试不爽的定律。
2004年刘浩的《好大一对羊》、2006年丑丑的《阿娜依》等原生态电影的问世即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个名单里还要包括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贾樟柯的艺术层面似乎有更大的提高。
《樱桃》即是一部打上鲜明原生态标志的电影,旅日华人导演张家贝是个从前在圈外并不为人知的导演,但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张家贝突然从浩瀚的影人名单中跳了出来;同时,苗圃在电影中以她登峰造极到以假乱真的“扮丑”表演让更多人不得不暗暗叹服,相对于赵薇的《少林足球》和蒋雯丽的《立春》来说,苗圃的表演明显更胜一筹,她的表情、动作甚至是眼神,已经将所有人都死死套牢。
当厌恶的眼神从红红的眼睛里那样毫无遮掩地流露,樱桃追赶红色面包车的画面再次强烈地冲击着观者的神经,当樱桃不断向人们展示她肚皮上的娃娃贴画、当樱桃在镇上乞丐般地流浪、当樱桃被丈夫无奈地毒打、当樱桃平淡地死去,你还会像那个过河的和尚一样,依然放不下樱桃的裸泳吗?
2008/6/22
这个故事,似曾相识。
第一次看它,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就叫《疯娘》。
据说,这是一件真人真事……在周末的晚上看的它,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很安静。
看着看着,突然就很感动。
一点都不莫名,这种感动,很真实……最近因为论文的关系,在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看到一句话,十分的经典:感动到子宫里面去了。
想想看,文字的力量真的是很强悍!
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表达了一种最原始,最本能却又最强大,最真实的感动。
那么,我也要说,我被这部片子给感动了,感动到子宫里面去了。
故事发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不是阴天,但天边总好像压着一点乌云,灰灰暗暗。
梯田、耕牛、送葬的队伍……让我想起小时候呆过的小镇。
这样的人生,实在是不太玫瑰,可偏偏,故事的主人公,还是一个傻子……这个傻子,名叫樱桃。
她们都叫她傻子,其实,她一点都不傻。
婆婆死了她会哭,没有孩子她会想。
许是上天可怜她吧,她那么想要孩子,还就真让她给捡着了一个,一个女娃娃,喜欢四川人的叫法,娃娃,娃娃,多么欢喜从此,樱桃就从一个傻子成功晋级为一个疯娘。
孩子哭了,她手足无措,慌乱之中竟利落的给孩子喂奶,扯下帘子给孩子当尿布。
原来,母爱,是一种本能……她那么爱她,抱着她笑,搂着她睡,那么开心。
可是,他们家太穷,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家,怎么负担得起一个收养的女娃娃,毕竟,那个时候,有一种思想,叫做重男轻女……于是,老实的跛脚丈夫把娃娃送给了一对县里的夫妇,樱桃发现了,拼了命的追。
正常人追车,觉得追不到了,渐渐的就不追了;可她不是,她是个傻子,一个傻子啊,她不知道人跑不过车,不知道山路崎岖,她只知道,她的娃娃被带走了,被那辆车给带走了。
她只能不停的追,发狂般的追,直到摔在地上,不能动弹,呆呆的看着那辆车渐行渐远……丈夫不忍了,毕竟,他也很爱她的。
于是,娃娃重新回到了这个家庭中来,他们给她取了个名字,叫红红。
小红红一天天长大,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红红和樱桃,相亲相爱,那么幸福。
长啊长,长啊长。
小红红长成了标致的小姑娘。
而疯娘还是疯娘。
因着小伙伴的取笑,红红开始厌恶樱桃。
樱桃看着自己的红红,委屈的缩在一角,那么可怜,那个时候,我想,她伤心了吧,应该……一个大雨天,樱桃记挂着学校里的红红。
急急忙忙跳窗去送伞,跛了脚,一步一滑的走在田埂上,让人看着,那么心疼。
母女俩在滂沱大雨中共撑一把伞的情景,我想,真正的相依相偎,就是这样了吧影片中的樱桃,最喜欢给红红摘樱桃吃。
她是个傻子,她给不起她的女儿任何的好东西,她所能给的,就只是那些樱桃而已。
而那些樱桃,就是她的全部,就是她自己……老实巴交的跛脚丈夫,交不给红红多少知识,却告诉了红红一句真正的哲理:“没有你妈,就没有你的今天。
”朋友们,请记住,这是人生的真谛……我想,在这个世界上,面具多了,伪装久了,也许只有傻子,才可以拥有最真实的情感吧。
傻子,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影片的结尾,红红说“我妈辛辛苦苦的把我养大,真的是太不容易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我妈对我的养育之恩。
”这句话谁都会说,却没有人真正懂得……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爸爸妈妈一切安好打个电话回家吧,everybody……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
一个智障的女孩被一个老人收养抚养成大,嫁给了自己瘸腿的儿子。
偏远的云南小村庄,傻女人的笑,傻女人笨拙的走路姿态,在山水间傻女人的倒是快乐的,村子的人也只是淳朴的笑笑她的傻。
他和瘸子生活的倒知足幸福。
傻女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本能纯粹的,看到孩子们在水中嬉闹,就也脱光衣服跳进水里玩,别人拿走她的衣服,她就跑出去追赶。
看到一些言论说,此时的裸露也许是炒作或者没必要,而剧中的裸露只是几撇,跟别的裸露的电影比那就根本不算什么,就无所谓炒作了。
看到樱桃裸露样子让人想到的只是樱桃的纯粹了,而不是在意她是否是没穿衣服。
还有她本能的去扒她丈夫的裤子,只因她傻的纯粹,毫不遮掩自己的想法和欲望,而在身边的生活中,是看不到这样的纯粹的吧,看到樱桃傻傻的样子心里却有种怜爱和喜欢,之后在网上搜到苗圃(樱桃)生活中的样子,一个很漂亮的女人,真是和电影里的疯傻的樱桃连不上,她能塑造出那种土气的傻真的难得了。
之后的故事就是樱桃纯粹的母爱了,比如她得到孩子的欣喜,孩子被送走后执着的寻找,及后来和孩子一起嬉戏在山野,爬到树上给孩子摘樱桃吃,如同孩子的名字,红红的特别的甜,一切都显得的快乐烂漫。
如同旁白中说,她一辈子都忘不掉母亲给她摘樱桃的样子,如同樱桃的味道一样甜甜的幸福。
孩子长大了,成长期的叛逆和稚气的自尊,其他孩子嘲弄她妈妈是个傻子让红红觉得很丢脸,这也让我想起我年少的时候,虽和这个不同,但那时的绝强和不懂事却是相似的,年少时做过的一些事还真是伤了母亲的心,每当想起都会觉得惭愧,这让我后来学会更多的宽容和忍耐。
而后的送伞事件让红红感受到母爱的深切,知道了它的珍贵,红红学会爱母亲了,知道了每次母亲拿给她的樱桃不仅甜而且里面包含着母亲多少的爱。
而在红红一次生日的时候,傻母亲要给她摘樱桃吃而溺水不知去向(樱桃从来不去顾自己的安全,她心里想得只是给她的孩子摘好吃的樱桃,也是傻的一面,这也隐患着后来的失水)。
母亲逝去了,但那深刻纯粹的母爱也深深的留在红红心里。
而其中另我感动的也是傻樱桃纯粹的样子,纯粹的母爱。
每个做儿女的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即便是一个智障都懂得养育儿女,做儿女的应当全心对待自己的父母。
在钢筋水泥、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越是快速发展越是飞速进步,就越应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没有了物质要求,没有了精神要求,那么,她就只剩下动物性了。
傻妈就是这样一个只保留了动物性的傻女人。
女人的动物性就是繁殖和保护幼崽顺利长大。
傻妈期待有自己的娃娃,从她捡到那个女娃娃之后,傻妈的母爱就彻底被激发了。
她不让任何人靠近她的娃娃,就像母狗保护自己的幼崽一样,谁靠近就和谁拼命。
走到哪里抱到哪里,寸刻不离身。
娃娃一天天长大,傻妈对娃娃没有任何要求,看见娃娃快乐,她就开心,看见娃娃难过,她会想法子都娃娃开心,看见娃娃生病痛苦,她会焦急不安。
她陪娃娃疯,陪娃娃闹,陪娃娃在田间地头撒欢地跑。
一棵草,一朵花,只要娃娃喜欢,傻妈都会给孩子弄来。
娃娃爱吃樱桃,傻妈就爬上树去摘。
在傻妈的眼里,娃娃就是她的一切。
娃娃就这样被傻妈傻傻的爱着,我想在那个年代,即使娃娃的生活物资是匮乏的,可是,傻妈给予的满满的爱就已经给娃娃带来了足够的精神力量,以至于她后来可以走那么远。
我们常说女孩要富养,什么又是富养?
通过傻妈,其实我们能看到,无论对女孩还是对男孩,富养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
只有孩子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下,TA的内在才会是健全的,TA才会有安全感,有底气,有能量,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樱桃 (2008)7.72008 / 中国大陆 日本 / 剧情 / 张加贝 / 苗圃 妥国权
影片从樱桃失去母爱开始,葛望的母亲无疑是樱桃效仿的对象,我们虽然看不到任何细节,但十分清楚樱桃简单执著的母爱是缘于何处,一半是女人的天性,另一半则是对葛望母亲的继承,于是,在那场葬礼上,樱桃嘶心裂肺的哭声实际上是标志着她母性意识的觉醒。
人们常说生孩子是一个女人完整的标志,而母爱也是从生孩子这个事件开始的,我们很容易便可以理解樱桃对葛望的纠缠,通过性行为来养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很本能的反映,而影片在这方面处理的也十分妥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令笔者感到十分疑惑的却是,裸泳一段与母性是否有必然的因果性呢?
如果用正常的思维来理解这个细节恐怕多少会有些出入的,那么权且当作樱桃面对一群裸泳的孩子喜爱有加,以这种极端的行为来表达或者说是抒发这种想成为母亲的渴望,但后来赤身裸体的樱桃追讨衣服的情节则与这种情绪显然有着本质上的出入。
母爱是一种天性,记住母爱同样是一种天性,大凡是有关于天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尊重,而天性也必须得到尊重!
―――韩兮先提两句题外话,前几日看了第七日中的一则报道,北京房山一名55岁的老汉终生未娶,结果在晚年终于娶了一个28岁的智障女人,其中的原因唯一而且简单,那就是穷,老汉与女人家都很穷。
这个女人为老汉生了一个孩子,兔唇,于是,一家三口继续生活着,在那个穷山沟沟中去迎接未来。
事件摆在这里,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多少会堵得慌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对这件事做任何评价,因为它的真实性已经将我们震撼了。
之所以提到这件事是发现它与《樱桃》这个故事有相似之处,而这种相似完全是情感上的联系,那种感动,那种对人生的悲悯,甚至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感,这所有的一切都告诉我们一个极其简单却绝对的真理,艺术高于生活却又源于生活!
国产影视剧向来有虐待女性的倾向,这部影片也没有逃出这个中国式的创作思维,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一个智障的樱桃。
毫无疑问,这个人物设置是相当具有张力地,一个智障的女人在影片中反反复复的表现母爱的主题,那么母爱即是一种天性,与后天无关的天性,这个暗含的意义便十分明显的彰露出来了。
但说实话,用智障女的行为来表现母爱却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是极度缺乏说服力的。
虽然我们对这种天性要抱以热烈赞扬的态度,但如果这是一个生命中仅存的东西,我真不知道应该去赞扬它的伟大还是赞扬它的简单,前者是社会性的,而后者多少则是动物性的。
回到故事本身,笔者必须承认,即便樱桃的行为是简单的一种本能反映,同样还是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的,即简单的母爱行为与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对抗,只要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冲突展现出来,那一定是具有相当的冲击力的,只是可惜了,社会性的行为在本片中展现的并不是很多。
影片从樱桃失去母爱开始,葛望的母亲无疑是樱桃效仿的对象,我们虽然看不到任何细节,但十分清楚樱桃简单执著的母爱是缘于何处,一半是女人的天性,另一半则是对葛望母亲的继承,于是,在那场葬礼上,樱桃嘶心裂肺的哭声实际上是标志着她母性意识的觉醒。
人们常说生孩子是一个女人完整的标志,而母爱也是从生孩子这个事件开始的,我们很容易便可以理解樱桃对葛望的纠缠,通过性行为来养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很本能的反映,而影片在这方面处理的也十分妥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令笔者感到十分疑惑的却是,裸泳一段与母性是否有必然的因果性呢?
如果用正常的思维来理解这个细节恐怕多少会有些出入的,那么权且当作樱桃面对一群裸泳的孩子喜爱有加,以这种极端的行为来表达或者说是抒发这种想成为母亲的渴望,但后来赤身裸体的樱桃追讨衣服的情节则与这种情绪显然有着本质上的出入。
换句话说,如果导演以为赤身下水接近孩子是母性的表现,那么爬上岸来去追跑衣服在某种程度上则是一个女人的反映。
在一个细节中突显了两种情绪当然是可以的,但后一种女性情绪与影片的主题并没有太大关系,那么,这个细节的存在或如何运用便相当值得考究了。
捡到红红无疑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影片第二部分的开始,如何处理这个捡来的孩子成为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而这个大段落其实是相当具有冲突感的,那么社会意识便可以完全融入进来。
影片中当然描写了葛望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心理变化确实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反映,计划生育中的指标问题,重男轻女的问题以及作为丈夫是否还有与妻子共房的私人问题,这三点构成了影片第二部分的重要框架。
当我们意识到葛望是一个老实人的时候,其实重男轻女以及生育指标的问题都随之解决了,换句话说,导演有意识地淡化了这两个社会性极强的问题。
但事实上,对于当时的农村(包括现在的农村及某些人的观念)来说,这两个问题其实是非常严重的。
当樱桃在县城中努力寻找红红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葛望的狭隘与一个男人的卑琐,这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与社会意识没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樱桃是否智障便显得毫无意义了,她那天性的简单的母爱行为对抗的只是一个男权思维,从而便显得感染力不是那么巨大了。
影片第三部分是讲述了红红与樱桃的矛盾,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女来说,母亲这样的状况的确会令她感到尴尬,而产生的矛盾便也在情理之中。
很明显,由于樱桃的智障身份,这对矛盾并不处在一种对等的状态里,红红是强势的,具有爆炸性的,而樱桃则是弱势的,影片很好的处理了这对矛盾的关系,在细节的处理方面,红红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在解决矛盾的时候,红红则是处于静止状态,樱桃则动了起来。
从故事结构来说,这种处理是相当成功的。
但笔者还是认为这里面似乎缺乏一点,那便是力度,当同学们的嘲笑成为引发矛盾的唯一导火索时,我们只能感叹红红的脆弱,而且这种脆弱的产生却是突然性的,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
同样的,矛盾的解决也是力度不够,至少笔者无法看到红红心理的转变,也无法通过樱桃送伞以及红红生病这些细节来感受到樱桃静默的母爱力量。
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粗糙与随意。
不能不承认,影片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感情之作,但观看完整部影片之后,笔者却感到相当的遗憾,影片在布局等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偏偏是细节的处理显得草率而随意,没有一个细节看上去真正能够震撼人心的,这使得樱桃这个人物虽然有着强烈的心理动机,但表现出来的却是那么苍白无力。
说实在的,影片被冠以原生态电影的称谓,这是一种噱头,但却也是提供了某种方向,但我们看到的却绝非一个真实的电影,首先便是红红的话外音,这种形式的介入完全影响了影片的整体情绪,导演通过红红之口在反复强调着母爱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所有影像是否真实呢?
这便是一个表现与再现的问题,观众根本无法深入到樱桃的一个动作一个行为之中,只是跟在导演的身后在行进着。
可以说,导演的创作理念是此部影片的最大败笔。
一个极度真实的电影,本应该以春秋笔法来讲述那些琐碎却感人的生活细节,但由于导演创作理念的问题,我们只能看到导演肆无忌惮地介入,无处不在的话外音,精心安排的三大部分布局,还有那些被模式化的段落(例如县镇寻女,裸泳)以及细节上的做作,甚至包括那些情绪化的镜头以及音乐,这所有的一切都令此片显得是那么商业。
一个并不商业的故事以一种极度商业的手法拍摄出来,即便全片中几乎没有一个特写,即便导演保持住了镜头与事件的距离(这也是最底线了),但观众们还是在影片错乱的风格中迷失了,当然,导演是这种迷失的第一人。
最后要告诉红红一点,樱桃便是你的母亲,这种果实是极具象征意义的,相信暖昧的导演肯定会这样认为的,而这种思维恰恰是现在许多果实或其它物品蒙羞的原因所在!
韩兮2008-6-13于通州
看过苗圃演的其他片子,就这部印象最深刻。
让人感动到流泪,很到位的描绘了一位伟大的智障母亲的光辉形象。
本片在去年的大学生电影节得了很高的奖项。
没办法当妈以后对这种题材毫无抵抗能力。
第一次是女儿被抱走,傻妈妈追那段,第二次是孩子生病拉车那段,第三次,是最后孩子哭喊那段。
其实最感动的是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是被音乐煽的。
虽然明知道就是为了煽你的,特别是最后小孩从山坡上滚下来我都觉得有点过了,可还是忍不住用光很不错。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摄影执导是日本人的关系,整个片子的白描风格都很有点小津的味道。
只是室外风景。
一拍到室内,光线太暗的关系,就都全版画效果了,很不错。
最喜欢的段落是一开始放猪的长镜头,下河洗澡。
以及追到县城那段。
非常喜欢。
这已经有纪实的效果了。
故事片拍到这个水准,导演的功力相当可以。
同样赞的是苗圃,演的很有神韵。
大陆女星能挑战这个难度的,放眼看去,还真无能出其右者。
非常非常赞!!
能把女傻子演出痞态来的,此女算第一人。
很多场景,我居然有星爷男变女的感觉母爱伟大吗?
狗屁。
母爱一点都不伟大。
这跟伟大根本扯不上关系,这他妈就是本能,跟勃起一样。
它只是基因决定的赋予女人的终极使命而已。
指令早已在我们大脑皮层设定好了。
一旦触发,除非我们机毁人亡,大概是一定要矢志不渝一辈子的。
当妈妈的人都是被洗过脑的,所以才会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出,你是我这世上最爱的最爱的人。
但是这个线性关系,是不可逆的。
对父母,孩子没有这个被洗脑的义务,假如他/她不幸被洗脑了,那真是大家的集体悲哀。
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我最爱你,但你不用最爱我。
你会有最爱的人的,指标太少,妈妈就不参与竞争了。
其实只要想想这个问题就明白了。
如果让你穿越回去,只能带一个亲人,你会带谁?
当妈的回答肯定是,带孩子。
但是很少有人会带家长的吧?
就是这个道理。
啊,当了妈妈以后,我才觉得,我对我老妈真是很不公平。
但是,每个妈妈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啊。
这就是你的宿命(模仿后舍男生摇头晃脑ING)
母爱啊母爱
爱你的母亲。
太刻意了
老母鸡背上驮着两只鸡崽子的场景挺有爱的
母爱的伟大 让我们善待自己的母亲
苗圃表现的还挺让人意外
故事性不够强烈,人物并不饱满,结尾仓促撑不起一部电影
请不要用疯女人、老光棍、被弃女婴这种农村糟粕来歌颂母爱,满满都是对女人的的压迫
有几个镜头是碰到过的!场面太乱,又没人在场,真的不喜欢啊哈哈哈
上帝一定将母爱注射进了每个女人的心里,哪怕这个女人是个傻子。苗圃的演技太厉害,我都没看出这个傻子是演员演得,我以为她就是个傻子。在我以为这个心酸的母爱故事只是一场电影时,它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上帝不公平,女子本弱,却还要很多女人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全部。
贫贱夫妻百事哀
当年上戏导演最后一试放的片子,就记得自己个子小,好多字幕都被前面高大的男生挡住了
母爱的伟大
6/10。运用忽视完整构图的原生态摄影,长镜头以撕心裂肺的方式渲染事件,譬如樱桃随着小孩到池塘洗澡被戏弄、把挂画撕下来贴肚子上满村子炫耀、抱着别人家孩子发疯逃窜的主观+手持,抒发了母爱情感的宣泄,但显然带有国产电视剧的叙事缺陷:刻意展示困难环境对女主角的折磨达到离奇的煽情效果,不过智障的设定削弱了故事真实性的质疑。养父的二胡和结尾不确定樱桃生死命运的旁白作为一种挽歌式的情调,营造不足。冒雨送伞、养父在同学家长的压力下被迫追打樱桃,靠着张牙舞爪的暴力打动人心,不免媚俗。台词取代了镜头语言的功能,譬如借护士与红红的对话直接表明母女之间难以分离的关系,缺乏表现力。
比电视剧强多了
情绪在很后面才出来,如果没有后面这些情绪碎片勉强地拼凑,那这片子真的很一般 有些细节很刻意,让人不舒服
虽然很傻比 但那音乐一放 我还是哭了
我心里的国产最高分
片子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感觉苗圃老师有点用力过猛啊。
苗圃哇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