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
每个角色分析一遍,首先是郭富城的爸爸,根本不明白他存在和死去的意义啊,并没有感觉给他儿子的检查官道路带去了什么,其次夏雨,你自己刚说完别人意气用事,遵循的只是一个辩护律师的职业操守,最后就不忍心戳穿了么?
你是最好的律师,这点小风小浪就让你打脸?
桂纶镁的那个保姆,不明所以,并没有感觉她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总之这部剧没有意义的角色有好多,郭富城的妻子,我想问他俩结不结婚,和这次案件有什么关系么?
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已经不想写了,感觉夏雨演技在线,郭富城我一直不觉得有什么感人的演技,不过还算及格,另外就是桂纶镁演技及格但是提名金马真的觉得有点过了。
最后来让我尬吹一下张震的演技,评分其中一分都献给了张震,在这个电影里,好几次我都以为他是凶手,好几次我又以为,他是无辜的,唯一能表达这个剧的感觉得,就是张震,不明白他为什么一直没有金马奖,可能是厚积薄发,另外就是,他的人物设定也是最正常的,演技凸显了悬疑感很棒!!!
爱爱爱!!!
杨采妮不算是个特别好的演员和歌手,也称不上大美女,但她眼睛里却透出有一种张曼玉刘嘉玲等犹未能及的聪慧气质。
2013首次执导《圣诞玫瑰》,感觉不同凡响。
虽然全片也有些剧情上经不起细细推敲之处,但总体来说比小燕子的处女作还是高上了两筹。
港片处理法庭类型剧本来就是驾轻就熟,从《法内情》,《法外情》那会儿就被深深吸引。
杨才女的处女作全无小燕子《致青春》那种新手生涩的感觉,节奏明快,引人入胜。
叙事,剪接,摄影,灯光等都有成熟港片的风范。
郭富城,张震,桂纶镁等明星也确实演技突出,光眼神传递的感情就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信息。
特别是桂纶镁,看好她再拿一个金马奖!
郭富城饰演了一个正直的律师,因为讨厌律师这行有时必须帮助坏人辩护,就转行当了检控官。
他接手的第一个案件是一起性侵案:下肢残疾的钢琴女教师李静(桂纶镁 饰)声称在做身体检查的时候遭到了医生周文瑄(张震 饰)的性侵,郭富城同情桂纶镁的柔弱和无助,竭尽全力地想为她讨回公道,岂料他的坚信和正直却让他差点陷入一个无法挽回的局面......电影细节的刻画和呼应是评论电影优劣的重要部分。
在小燕子的处女作中,很多细节都是有头无尾,比如开场的那个梦,有很多细节符号的显现:火柴,烧鹅,巫婆,公主等等。
但后面对于这些细节的呼应微乎其微。
这样,电影最重要的开头场景就变得缺乏动机了。
而在《圣诞玫瑰》中,重要的符号如壁画,玫瑰,戒指等前后都有所呼应,涵义丰富,推动了剧情的进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比如,开头观众会纳闷为什么credit sequence会用基督教壁画作为背景,仅仅是为了好看和艺术感?
但在影片最后,导演告诉观众,基督教般的爱的宽恕是电影的重要主题。
如此,电影便连成一体了。
但是,电影最后基督教般的宽恕也显得牵强和做作。
法庭剑拔弩张你死我亡之时突然之间基督降临,不免让观者有剧情进行不下去便草草收场的感觉。
我觉得索性让恶发挥到底,让正直在黑幕或陷阱中死亡,倒也更能提升电影的内涵。
另外,郭富城对于其父亲的仇恨也显得缺乏更有力可信的动机。
瑕不掩瑜,作为处女作来说,杨才女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本来想打两颗星,但想到是老牌玉女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就必须给三颗星鼓励了!
(杨的《梁祝》粤语版堪称经典,是我人生的催泪蛋)片子本身确硬伤不少,博纳影业于东为了票房,选角遍布两岸三地,但一笼统地讲了粤语,我是看片必看粤语版的,但始终在夏雨的配音中抽离,夏实在撑不起一个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中西贯通的检控官的形象。
这是一起并非杀人放火轰动本港的大案要案,而是一个案情简单的自诉案件,试问有无必要夏雨本人或指派人员,24小时蹲守在李静的门前(或跟踪律师郭富城到李静的门前),不然怎么拍到郭大状雨夜进出李静假的照片?
张震张医生一审都被判了有罪(事实上,我对HK法律可以在直接证据完全没有,只有当事人的指证的情况下,可以被有罪的案例,是抱有极大的怀疑的,这事貌似在我朝才可能发生的),张医生唯一的吞吐在被诘问是否爱恋李静的时候,而张医生手中是有李静示爱或挑逗的玫瑰纸条的,张医生冒着被冤枉的风险仍然坚守着这个秘密,我想,这大概就是真爱了吧,而且其真爱的对象正是诬告他的人儿!
这太狗血了;但二审上诉的时候,张医生动摇了,为了拯救自己,将纸条交给了检控官;我想给编剧的建议是:为爱的张医生始终不愿出卖李静,只是一心向往以身殉情的凄美,而救夫心切的秦海璐无意中在家翻出来纸条上的秘密,不顾身陷囹圄的老公的反对,将此重要书证交给检控官,从而还给了老公清白……这样的桥段也俗套但也比现在的好吧,也可以让戏剧冲突更大些,而秦海璐的酱油身份淡化一些。
还有,李静老母的横空出世也太突兀了,即使要很落俗套地设计李静的童年阴影,也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电影手法与表现形式,而我们的编剧、导演选了最省事的空降老母、来被李静对质。
郭大状的老爸与郭本人的情感纠葛,我大约出戏了,也就是台湾人常讲的“放空”了,也不明白他们有何纠葛,而只是知道这戏必是为了给郭大状的当今执着于法律的公正,也来找个童年事件的投射,但是,编剧的功力不够啊……bug很多,不吐槽了,最后要说的是:不久前,看《富春XX图》,看到意欲被打造成中国的007的刘德华的老态,心想,他们得要花多少钱在那张脸与身材上啊(也枉然),但无可奈何花落去,自然规律的无法违抗啊……而在本片里,我们看到了郭富城帅哥的老去(还记得郭刚出道时的那个“对你爱、爱、爱不完的发型吗?
),廖启智的脸都圆了,李绮红我最为可惜,想当年,她竞选港姐时,因读番书而讲广东话半咸半淡的可爱样子真是虏获多少少男的心啊,而且她还是身材极好的运动肤色,简直要杀人了……只有,秦海璐似乎越长越好看了,但,听说是有后期加工过的……
要講到有關法庭題材的港產片,非八十年代的《法外情》與九七時代的《最後判決》莫屬,戲中都是以性罪行加上法庭作為切入點,而楊采妮的處女作《聖誕玫瑰》同樣都是以如此冷門的題材導入。
一般演員要轉型到導演,很大程度上都會選擇一些容易上手的題材,諸如青春、愛情,但楊采妮能如此大膽把比較壓抑的題材搬上銀幕,可謂是一次介乎於票房與名聲的一戰。
一個演員平日出入片場,對基本的拍攝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執起導筒並不困難,難是在於如何的協調內部,導演的角色是要協調好每一樣東西,幸運的是在她背後有著恩師們的支持,單是看陣容就已經值回票價,徐克、張之亮與夏永康都是昔日她的工作伙伴,而徐克與張之亮更把楊采妮最美的一面呈現給觀眾眼前,在電影的裡裡外外都看得到一份的友情與彼此學習的態度。
此外再加上一點對楊采妮的私人情感,對影片懷有期盼與熱情。
正義,在界線之間。
是電影裡一個很重要的命題,一份工作是為了正義還是金錢,對無論是從事媒體還是法律的朋友來說都是很值得深思的抉擇。
每一份工作都有自身的灰色地帶,片中的陳志天(郭富城飾)曾經是辯護律師,如他所言律師的責任是為當事人洗脫罪名,檢控的責任是找出罪人。
身在其位,總有盲點,但兩份工作都各有各的道理,都有各有各保護的一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然而,影片裡呈現出一種令人思考的命題,好人與壞人兩者有什麼分別?
工作上如何權衡良心與誘惑的重量,更重要是帶出了很多事情並非存有敵我關係,而是可以用一個更開闊的態度去看待生活中任何的事情。
《聖誕玫瑰》的文本仍然存有缺陷,道理難免是說得直白。
影片的脈絡上連繫得突兀,兩段所描繪的親情均不是「神來之筆」,只是「畫蛇添足」,郭富城的表演未如突出,氣場被他人壓住。
反倒,桂綸美的表現相當的精彩,只可惜影片當中的一眾台灣與內地演員的聲音均是用上粵語配音,作為觀眾當然是想聽到演員們的原聲演出,其實也不用多此一舉,看起來實在是奇怪。
縱然是一部中港的合拍電影,但片中的演員與情節都能恰如其份,不過不失。
在港片中出現法庭題材的電影的確很少見,更何況大部份的場口都是在法庭內舉行,利用審訊的過程勾畫出案件的發生過程,帶出人性的弱點是整部電影的基調。
在現實生活中,社會大眾對於性侵的案件都是傾向女性的一邊,多是出於同情,在《路西法效應》裡足以引證好人是如何成為壞人的。
李靜(桂綸美飾)的角色就是要推向這樣的形象,她既是壓抑的,但同樣可博取他人的同情,是深藏不露的。
另一邊廂周文瑄醫生的太太(秦海璐飾),她的角色是十分的糾結,感情都收在心中的,在愛情衰敗與家庭之間苦苦的掙扎,眼裡充滿懷疑,但同時又要表示自己的支持丈夫的心,她那種徘徊在愛恨之間的無奈之情,絕對是愛與痛的邊緣。
過去的回憶牽動著少女的一生,在國外一直有性侵犯妄想症的案例,在日本更指出「電車痴漢」的定罪率是相當的高,到底那些男人是不是清白。
所謂食色性也,男女平等。
女的又是否濫用了法律上的灰色地帶,而道德上的第一印象又會否不自覺地歸邊了,這的確需要我們深思。
特別是現在興起網絡審判,一個做錯了事就會被人「人肉搜索」,那種的壓力就不如電影般呈現的輕鬆。
回歸正題,電影的張力是來至於審訊時面對的尷尬與咄咄逼人,奈何視野是未夠開闊,也不能兼顧其他的枝節。
結局的鋪張也沒有大的驚喜,但可見楊采妮的嘗試已經是不差的。
不論是正義的界線、婚姻的界線、信任的界線,電影都是想呈現人的複雜性,也即是導演所謂的「人性」,想到一句從不知在那裡聽來的說話,講到法律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更加要我們去推動。
法律的本義到底是幫忙什麼人?
是保護人還是打壓他人?
相信要我們自己定奪,公道自在人心。
難為對錯定分界,也難為罪定一個界線。
最後,楊采妮的作品的確是有一股眼前一亮的感覺,特別是看到昔日影星李綺紅的歸位。
她提到並不急於再執導筒,但願楊采妮無論是做演員還是導演都能夠更上一層樓,祝福。
文/Dorothy
尽管这题材视角独特,导演也有一肚子话想说,可不得不说功力实在不够。
片子没落脚点是硬伤。
经常让人疑惑:刚那个问题还没说明白呢,怎么又扯到别的了。
人性的复杂,幼年的伤痛,法律与正义,道德与偏见?
好像相互穿插着都有一点,但你不知道最后它落在哪儿。
在所有这些宏大而复杂的主题上,都只是轻轻摸了一下。
云图也混乱,可贯穿始终的是歌颂自由。
一级恐惧也摇摆不定,最终结果是正义的颠覆,一点儿也不暧昧。
英剧殊途同归,也讲正义,归纳起来,是以正义之名行不义之事。
英剧黑镜,也立场模糊,它干脆就模糊到底,挑战三观。
这片儿不是,它什么也没讲明白,要控诉偏见,又舍不得不偏见。
要追求正义,又不走正义的程序。
要展现复杂人性,正邪却分明。
这纠结的,真是像极了那句话,既要当什么又要立什么。
要么你也别提供价值观,若有似无欲言又止的,过瘾不?
想知道什么叫做把道德正义和法律挖到深不可测,有一本书叫《洞穴奇案》。
其实案件很简单,张震给自己女儿的钢琴家教桂纶镁检查身体,被她控诉为性侵犯。
法庭的辩论每一段单独看都还有些意思,但衔接不足。
推理的深入靠的是硬生生的加入新证据(好比柯南突然在沙发底下发现一道刮痕),以及一个尤其清醒的旁观者的“指点”(好比柯南背后那道闪电),而不是把已有的信息充分展开。
这种案子,人们在心理上都会倾向于弱者。
拍成电影,却会给观众植入了一个这剧情要逆转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以至于从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张震含冤,等着他翻案。
翻是翻了,就是没啥悬念。
夏雨在庭上的辩护已经很有说服力,若是真的做无罪推定,我觉得初审的判罚就是不公平的,没证据就是没证据,模糊的动机如何能立足?
最后的上诉因此也谈不上什么逆转。
桂纶镁的动机算合理,一句话概括:姐就是想证明自己被喜欢的人碰也会有感觉,就算其实没感觉。
最后把亲生母亲弄了来,坏人都让她当了,正义得到宣扬,同情心也得以宣泄,这案就算结了。
就这么一个交代,反正我是不太满意。
再看角色。
其实这几个主演,没有一个是你不敢用的。
夏雨是有范儿,但法庭上气势凌人居高临下的腔调,有点让人反感。
要是陪审团制,我看张震更得输。
郭富城是细腻,但你不是要追求正义?
怎么打从一开始就跟蔫了似的打不起精神,从剧情上来看也应该是后半段才开始心虚的啊。
桂纶镁是影后,只是那段赵又廷上身的咆哮戏,让你不知道是夸她情绪饱满还是表演过火。
张震…就算我是脑残粉,也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这货从头到尾都只是重复“我是无辜的”,到底他怎么想?
他行为的动机?
到最后也没给个说法,这角色毫无深度可言。
而郭富城和桂纶镁的角色,内心本是相当复杂的,但这种复杂却是通过大段的自白来表现,角色自己把纠结的心理以咆哮体哭诉体念了出来,嘿,这是对演员没信心还是对观众没信心啊?
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也许不是因为专业能力低,而是因为没逻辑,因为导演自己都没想清楚,她到底要讲一件什么事。
开始还想跟十二怒汉比,发现这玩笑开大了。
虽然没有一点烂片的质感,但故事结构松散得不像话,全片逻辑乱到家,根本抓不住重点,导演想什么呢?
到底想说什么呢?
和我一样被爱情搞得人已癫狂了吗?
删掉她的微信,拒绝相信任何事,没有下飞机之前,也不用再联系。
简单一句话就是姑娘不要这么作,何苦把自己的痛苦转加到别人身上。
演员表演方面桂纶镁拿捏女主那种装柔弱骗同情的样子装的很好,后面的歇斯底里倒是感觉有点太过用力。
不过这个片子也有点太过用力,本来是想让人关注那些在这类案子中看似强势的男性的一方,关注也许很少才有的其实是女方诬告。
但是吧,张震的表演即使他是清白的也给人一种道貌岸然的感觉。
夏雨和郭富城的两者不同意义的有关正直的冲突也不够典型,表演呈现有点一边倒,这方面比较失败。
真的,看完之后感觉毁三观,我的法律专业白念了。
首先,这是发生在哪里的案件啊?
应该是香港吧。
大家都知道香港应用的是英美法系,作为一个barrister,首先你应该站在bar的后面,你以为这是在美国吗?
其次,我们亲爱的陪审团成员呢。。。
开场陈述和总结陈词以及控辩双方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是用来使陪审团成员相信原告或者被告是无辜的,可悲的是这里非但没有陪审团,居然还是法官来判定被告的guilty。
再次,至于律师与原被告见面没有solicitor这些小节暂且忽略,法官怎么能够容忍李静同学在法庭上怒斥他妈的情人强奸了她呢?
先不说她违法了法庭的严肃性,完全可以被驱逐出去,作为在cross-examination中原告的证词这也与本案相距太远了吧,况且作为没有呈供的证据作为补充也应该让法官有一份书面文字提交呀,完全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法官大人是如何忍受接近20分钟女儿对她母亲的谴责的?
看这部电影真是虐心啊,毫无逻辑毫无亮点,扭曲了我对法律那么一点点的认知,至于很多人提到的人伦与道德底线等一系列问题,在基础已经崩塌的前提下我无法思考了。
综上所述,这应该是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大陆政律讽刺片,俗称中西结合疗效好。
大家如果有不同看法请予以纠正,有可能是我真的不懂法律,谢谢!
警惕弱者的武器——《圣诞玫瑰》观后感从演员的角度看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圣诞玫瑰》(圣诞玫瑰,2013年,导演:杨采妮,编剧:杨采妮/吕冠南/姚天朗/梁维安,主演:郭富城/桂纶镁/夏雨/秦海璐/张震/廖启智/夏文汐/李绮虹/ 等),质量相当过硬,基本上没有花瓶,大部分都是演技派。
但从情节的安排上,最后的结局让我相当无语,且不说处于张震这种名声在外的知名医生,就算是一般有事业的男性公民,面对由于单恋自己而刻意造出一个性侵案的处境,最后内心的愤怒是会远远大于如释重负的!
毕竟名誉权有时就是人的第二生命,你将他人的名誉置于危险的境地,不奋起反抗的人太少太少,当年和这类似的MJ娈童案,直到他死后几年的今天,都还争论不休,人言可畏,阮玲玉的一句遗言,恐怕九泉之下的MJ也心有戚戚焉!
作为导演处女作,杨采妮选择残障少女被性侵这个题材其实很大胆,一般人启航,多会拍一些讨巧的题材来迎合市场和观众,以便迅速打开码头,所以多以浪漫爱情片、搞笑喜剧片或警匪动作片居多,而惊悚恐怖片是剑走偏锋,至于严肃的法律伦理片,因为功力和沉淀不足,很容易在煽情于伦理和执着于法理的天平上偏向一端,造成叙事的倾斜,很不幸的事,本片就属于此类,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严肃的法理探讨,加上弱者特殊的武器——同理心外的同情心,使得陪审团和法官偏向张震有罪的推断看似合理,整个叙事的基调完全一边倒,可就是这个“看似”在结局来了个大颠覆,砝码过于迅速地滑向伦理的煽情,原来事件的真相是少女母亲的男友多年前性侵罪行,和张震无关。
这种情节的大逆转在大多数影片的结构设置中是屡战屡胜的法宝,但也不乏失败的案例,具体到本片,整部电影张力不足,铺垫不够,所以最终情节的设定其实更容易让人感觉这个少女报复的心机,甚至警惕弱者面具下那锐利的刀光,恐怕这和导演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不能不说这是最遗憾的局面。
当然,能勇敢尝试严肃题材,杨采妮已是值得钦佩。
考虑到本片她身兼导演和编剧,一肩挑的担子以她现在的肩膀,确实还不够担当,叙事功力是需要经验来提高,不够我之前看了她在“锵锵三人行”中有关本片的自述,她的坦诚和眼光还是让我多加一分,给勇敢者多一份前进的动力吧!
片名中的“玫瑰“指小静送给周文暄医生和陈志天律师的纸玫瑰,也是案情反转的关键证据。
那么"圣诞"又怎么解释?
电影从片头开始,法庭上的那幅壁画不断出现,渲染法庭的庄严,推动情节的步步深入。
从画中依稀看到祝福的天使,猜测画的内容是”基督诞生“。
这是不是要体现”圣诞“之意呢?
如果是,这也是形式上的暗示。
我认为,影片的”圣诞“之意在于通过法律理性解开这宗性侵案件的真相,最终唤醒各个角色曾经遗失的东西,焕然重生。
影片同其他法律的电影一样,都表现了案件发生时的阴森恐怖、法庭辩论的唇枪舌战以及案情峰回路转的悬疑。
桂纶镁苍白的脸色、浑黑的眼圈、瘦骨嶙峋的身躯使诊室毛骨悚然。
夏雨扮演的意气风发的富二代医生咄咄逼人的盘问带动了庭审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而张震饰演的周医生,沉默,把脸埋在阴影里,让人看不穿。
他送小静回家,车镜里他的眼神在黑色眼镜镜框衬托下显得阴险邪恶,让人觉得他是十恶不赦的衣冠禽兽;但他看妻子和女儿的眼神里有被怀疑的委屈,又让人觉得他是好人。
张震演得太冷静了,他用冷静来悬疑。
电影在完成同类题材所应有的部分,又多了女导演的柔情。
电影里的主要人物都刻画得较饱满。
不是原告受伤害就是被告受伤害的难以收场的性侵案件结局也被处理得较温情。
感觉导演是在通过法律浪漫地温柔地启发人们的思考。
片头以郭富城扮演的陈志天所说的”做辩护律师要给人开脱罪名,我不喜欢;做检控官可以找出事情的真相,比较适合我“切入,倒叙他恨父亲的原因。
他的父亲当年作为辩护律师帮助一个地厂商以承认非礼的代价,摆脱强奸罪的重罚。
没想到那个地厂商出狱后有再次强奸了被害人,使得被害人自杀身亡。
陈志天做了律师一直鄙视当年父亲罔顾公义的行为,坚决不替他自认为有罪的客户辩护。
他没想到为公义帮助小静辩护,最后竟发现小静才是这件案子的恶人,他间接伤害了无辜的周医生。
他置身与道德与法律两难的局面,猛然想起父亲当年那样做会不会有什么苦衷。
作为律师,他要听涉案人的解释,却没有给自己的父亲一个解释的机会。
面对空荡荡的病床,他痛苦,他懊悔,他愧疚。
他明白了自己所追求的公义只是自以为的公义,冷冰冰的对错之间更重要的是事件背后活生生的人。
这宗案件解开了他与父亲的心结,也让他律师生涯脱胎换骨。
周文暄作为案件被告,性侵一个双腿残疾女孩的嫌疑人。
在案件还没开始审判之前,他早已被舆论定罪了。
身为被告,电影一直在表现案件对他的伤害。
作为医生,他名誉扫地;妻子邀请女儿的同学参加生日派对,却被其他家长以各种牵强的理由拒绝;接女儿回家,围堵过来七嘴八舌的提问中夹杂”小朋友,你对爸爸和姐姐的事怎么看“;女儿生日的愿望是希望爸爸赶快回来,甜美的话音刚落,画面跳转到阴暗牢房里的爸爸。
周医生在为小静检查身体之前看着女儿和妻子的照片,脱下了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后来妻子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跟我一起生活很无聊?
“这些细节都暗示着他对婚姻生活并不满意,有出轨的动机。
可是他当着小静的面在电话里告诉妻子晚上会回去吃饭,他以这种方式自我约束,委婉拒绝小静的求爱。
若不是翻案的需要,他甚至都不会公示那些小静求爱的纸玫瑰,他不愿妻子多想。
最后案情真相大白,导演不是通过法官判决告诉观众结果,而是让周医生和妻子抱在一起,相视而笑来表现。
这宗案件的苦难让周文暄明白了妻子和女儿的重要,让他的婚姻生活脱胎换骨。
作为性侵的原告,不断重复被伤害的过程,本身就是煎熬。
小静坚持告下去是勇气。
”如果周医生没有性侵你,你是出于什么动机去冤枉他?
“这个问题如晴天霹雳,观众突然怀疑起楚楚可怜的小静是不是没有看上去那么无辜。
结果,事实的真相是她求爱不成,因爱成恨,冤枉了周医生。
这是一种邪恶的行为,但背后的原因是她小时候因为母亲的不作为被深深伤害。
她心里仇恨不公的命运,把对猥亵自己的男人的仇恨迁怒于人孤儿院的护工,迁怒于为他检查身体的周医生。
这也照应了当时她对自己被性侵的肯定。
她是受害者,只不过不是这宗案件的受害者;她是施害者,但却是受了害的施害者。
最终,她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宣泄了内心多年的积郁,还了周医生清白,放下心里扭曲的仇恨。
她曾经问过陈志天,”这件案子如果我胜诉了会怎样呢?
过回原来的生活吗?
可是原来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说出了深藏内心的伤痛,或许小静才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脱胎换骨。
”法律不仅仅是要裁定谁对谁错,重要的是保护人。
“保护被伤害者获得赔偿的权利,保护社会其他人不再被伤害。
但嫉恶如仇的人们似乎更看重法律的惩罚,对恶人的毁灭。
善恶本就难以区分,宁枉勿纵又何尝不是一种恶?
法律的初衷是为了”圣诞“,为了重生。
法律应该要有其严苛的一面,但也可该有它柔情的一面,这是电影所带来的启迪。
奔着桂纶镁、郭富城,以及夏雨去看的这部电影,可以说这几位著名演员的演技都是特别精湛的,他们各自在其中的表演都非常可圈可点,尤其是桂纶镁,她的精彩演出算是给全片加分不少。
本片充满着悬疑感,剧情非常地烧脑,能够一定程度上引导观众们不断推理案情。
但是整体情节还是趋于平淡,几乎没什么跌宕起伏。
虽然是推理出真相的过程比较漫长,但真正的事实真相摆在观众们面前的时候又会觉得特别无聊。
这是一代玉女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在表现女性要学会保护自己,并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主题上极其欠缺,一些情节还是让人感觉有些匪夷所思。
桂纶镁的演技真的没话说。郭富城一本正经维护正义的样子还是接受不了怎么回事...
各种可能性的估计,外加中间穿插片段,还可以啦,桂纶镁演技也还行。不过最终的结局是原告承认诬告?被告被当庭释放?原告送检控官玫瑰是什么意思?各种看不懂
在耀莱成龙看的明星见面会-----失望,包袱抖出来的时候真失望,但桂纶镁的表演很好。
郭富城演什么都不成
徐克监制,一个关于性侵的故事,TVB法政迷会喜欢。桂纶镁演技大发,男神张震大发,郭富城演技太用力能张不能弛像他的皮肤。构思和价值观都是很不错的,情节推进也符合本身故事的严肃性,我倒是意外这个尺度有这么大。其实这个故事要说得好很不容易,而且不容易消化。好几处留白真是犀利。
情调和色调控制的很好,法制意义大于本片所表现的
从圣诞玫瑰到后来的全民目击,一个转折到三个套儿,前进的确实让人惊喜。
中国版《熔炉》? 大家去看 《熔炉》吧
觉得挺好看的,本来女演员转行第一次当导演拼的就是个话题度,杨采妮这部确实是有话题度,特别是和现实生活中桑兰的事情联系起来。还有,张震简直就是我的新男神!
我就是要被侵犯的感觉。看女导演的片子真心慎重。
必须和谐
心结难开,心魔不宜解。腹黑残障版的《狩猎》,同情心凌驾于一切,实际上也是三观不正,报复社会。故事没啥意外的,难度低,随便看看。
剧本有很大硬伤,结尾显得相当唐突,给人的感觉不是大吃一惊,而是一股强烈的违和感。作为第一次做导演的杨采妮,有点操之过急,杯子只有那么大,你想装多少水?
四星给法庭戏。
感謝名單上那麼多人就沒有一個多問一問那些突然釋懷的會心微笑是怎麼回事嗎。幸好世上還有周防正行。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你即使看的是枪版也会把它看下去。
狗血剧情
结尾没懂。真没懂。另外法庭对决拍成这样的话着实有点乏味。。。
岁数大了,看什么都给高分,一星给大美,一星张震,一星给大城城,演技不用说!最后一星给自己个鼓励,又开始看电影了,不容易。
故事完成度颇高 超出预期 女性导演该有的细腻也有 却不乏干练和冷静 感情克制不泛滥 没有多余角色 镜头也很理性 good job 杨导演 6.0分 你们要求真的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