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最好的是日本的《盒葬》,叙述的结构非常巧妙,穿插一个似有似无的梦境,而且最后出现了连体人,让人怀疑整个片子只是作家(女主角)笔下的故事,一个关于连体人的半自传的故事,而对那个马戏团的帮主的爱,反映的是女主角作为连体人,作为作家对一个图书编辑的一种复杂的爱。
真是回味无穷。
里面的两个小女孩的表演尤其出色。
韩国的《cut》也非常好,一个群众演员和导演之间的对峙,反映出面临死亡时的人性,结局出人意料。
特别是那个变态的演员要导演杀掉他儿子,而导演最后忍不住杀了自己最初要保护的人。
实在非常难得的好片子,让人每一分钟心都随之紧张。
中国香港的《饺子》最差了。
最初是冲着李碧华编剧去看的,结果发现太差了,除了那个土女人糟蹋《洪湖水》之外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故事也很枯燥,恐怖也不恐怖,要技巧没技巧。
从《榴莲飘飘》和这个《饺子》上看,陈果的导演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除了糟蹋红色经典歌曲,好像啥也不会了。
http://www.xici.net/b349881/d24398947.u4053995.htm找了很多评论,这个和我想的最为贴切,连体人只是一种象征,捆绑在身上的幼年姐姐只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暗回忆和梦魇。
---转载:怪物的悲哀和悲哀的怪物:解读《三更2之盒葬》 文/不一定驴驴 04年11月12日 1、主题 解析《盒葬》,首先要了解《三更2》。
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短片集锦《三更2》是恐怖片,并非鬼片。
也就是说,它是令人信服、符合客观逻辑的恐怖片,这里面没有妖魔鬼怪的概念,在现实世界完全解释得通。
与《三更1》不同,《三更2》的主题是关于极限和怪物:这个“极限”指得是极限事态下的人类的精神状态,强调的是那种事态。
如《盒葬》《饺子》中的父女乱伦,《割爱》中的杀妻;而主题“怪物”则指由极限环境所催生出的异于人的怪物(多为精神作用下产物)。
对这种“极限”和“怪物”的细节刻画,其实正是倡导至极崇拜主义的B级cult片特征。
此间的恐怖源泉,多依赖于生理上的不适和道德上的不安。
于是陈可辛召集了此行内的三位专家--日本的粉红暴力掌门人三池崇史,以cult片起家的韩国准电影大师朴赞旭,和稍逊于前两位的香港作者导演陈果(他的作品《人民公厕》的生理反应足以归为此范畴)。
2、立意 三池崇史的《盒葬》作为首篇,便着实完美地诠释了极限和怪物的概念,甚至不惜磨平自己的棱角。
与常理不同,三池崇史擅长以正常的逻辑肢解匪夷所思的虚假事实,乐衷在幻象的框架中梳理现实的真切细节。
然而这回的《盒葬》却相反:他借助支离破碎的梦境,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痛苦,并最终把抽象的痛苦以形象的画面描述(结尾“连体人”的一幕),从中也完成了一个怪物的诞生。
由于命题作文的缘故,《盒葬》缺少了三池非商业作品中一贯的颠覆和争议。
因而不甘庸俗的他大概是由于不能继续标榜影片思想上的革新,便试图尝试一种形式上较难描述的抽象过程吧。
于是影片在选择了一个理解起来有点尴尬的“梦中梦”的对象后,便较之他以往那些明晰简洁的线性叙事作品多了一份错纵复杂。
也就是说,《盒葬》的叙事形式,依然是他一贯简单明了的直观叙事,只不过是由叙述对象的特殊性造成了“虚假”的混乱而已。
这绝对区别于诸如伊纳里多和昆汀.塔伦蒂诺那种在叙述形式上的蒙太奇错位。
至于影片中通篇的长镜头和萧条的节奏,其实我们早已在他的《牛头》中领教。
自然主义的严肃甚至死板的手法,却在这里营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恐怖氛围。
3、故事 《盒葬》的故事并不复杂,它的高明之处,在于给故事匹配了一个值得反思的意象。
影片的那个符合逻辑的表象,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连体人做噩梦的故事,同时是以“梦中梦”(第二个“梦”指幻觉)的形式:那个本身就是连体人的京子,在梦中跟长不大的姐姐是两个正常人。
而梦中的京子在爱上一名男子后,同时也开始出现幻觉(梦中的她的幼年的回忆)。
但虽然这就是故事的真相,然而却不是影片的目的。
三池崇史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做错事后的痛苦---那挥之不去追顺她一生的阴影和郁结。
就仿如把京子变成了“连体人”。
让我们再一次跳出影片看这个现象:幼年的京子,在嫉妒和爱的诱使下酿造的惨剧,永远尾随在关于和她的任意一个爱情的身边。
于是当成年后的京子对催稿人男子心生爱慕之情时,父亲和姐姐便来复仇了。
京子抱着对姐姐的愧意,使得幼年的姐姐永远盘旋在身边,就仿如自己是一个“连体人”。
就仿如杨德洛维斯基《圣血》中共用一双手臂的母子。
多么贴切又美丽的比喻啊!
关于影片中的乱伦、恋童、恋父和雪地跪求,暂时就不多说了,以前我已经讲得够多了,请大家自己意会吧。
《割爱》里导演成为杀了妻子成了坏人,变态临时演员看他爸要导演杀他,他爸被导演妻子咬死,导演杀他老婆,看眼神长大后也会变态吧。
《盒葬》京子那么小就嫉妒心那么强,姐姐在练功把姐姐锁在盒子里,想和爸爸睡一晚,爸爸要放出姐姐却用飞镖扎伤爸爸脸,暖壶倒掉把姐姐烧死在盒子里。
这个小婊子!
父女都变态,喜欢乱伦。
两人热吻时他爸用塑料袋突然蒙住京子,说不能缺一个,装进盒子埋在雪地里。
但这是京子写的故事也是梦,她和一个小女孩出生后身体连在一起,好诡异。
长谷川京子胸部好像不错。
《饺子》白灵长得还可以,胸部也露的挺好看,就鼻孔大了点,后来怎么那么难看眼睛那么小又那么骚贱。
这饺子怎么那么透明跟馄饨或肉燕似得。
妈的白灵在客人吃饺子时还两手相交做出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的姿势唱“湖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够土!
原来饺子包的是从深圳医院勾结医生买来的胎儿做成,有的还活着,这些变态!
能吃得下去。
梁家辉演的真是色中恶鬼,腿打石膏吊起来还想操老婆,杨千嬅和梁家辉湿吻口交好色啊。
白灵演的变态把女中学生的胎儿弄出来没有包扎好,流了那么多血,害人啊!
杨千嬅演的李太吃了女中学生被老爸搞怀的胎儿后全身腥臭,活该。
女中学生死了,他妈杀了她爸,悲剧。
白灵逃到深圳去挑扁担,李太用尖铁刺子宫流产,伸出长舌头舔自己嘴巴血还有最后吃饺子眼神,看来真的疯了
Three extremes裡面,第二部韓國的切手指的我沒看,太血腥了,估計我是錯過精彩和激烈了。
其實第一部餃子也血腥,但是我還忍得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中國人。
輕鬆的洪湖水浪打浪做背景樂,看著2個平凡的女人(一窮一富)私底下看的勾當,那是種非常痛快的揭露。
我不知道香港有這樣的好編劇。。。
第三部沒有太多的血腥,可是我覺得有點無聊。。。
或許我沒看懂。。。
結尾部分好像是說他們是連體嬰,但是我不懂為什麼寫書都是那個小孩(左邊的才有左手)。。。
意識流太強了,反而在表達上缺少了震撼。
■【盒葬】(日本双胞胎姐妹) 【开端:盒子梦境】 1.女人是一个作家。
但是她用左手写字,不会打字机。
而且她有一个帅气编辑。
2.梦里,她总是梦见自己被塑料袋套上,再被团长在雪地里埋起来。
编辑送了她一个小八音盒,拿出里面沾满血迹的飞镖,然后她回忆起往事。
【发展:回忆马戏团杀死姐姐往事。
】 3.京子小时候是马戏团长大的。
她和姐姐一起表演装在盒子里的魔术。
但是团长只夸姐姐,不夸自己。
送姐姐项链,还把姐姐搂进怀里睡觉。
京子很嫉妒。
4.姐姐表演缩骨功的时候,京子一下子过去把姐姐锁上了。
然后想代替姐姐跟团长睡觉。
结果被团长发现。
团长推开她。
京子气得用飞镖划伤了团长的脸,还让马戏团里着了火。
姐姐被烧死了。
京子逃了出去。
【高潮:重回马戏团。
】 5.后来京子长大,总是做噩梦。
一天她收到了马戏团的邀请,于是又回去了。
看见盒子里被烧焦的姐姐。
团长过来亲吻她,然后趁她不注意,把她套进塑料布,装进盒子里埋葬。
【结局:真相连体婴。
】 6.京子醒来。
其实她是个连体婴,她做那样的梦,只是想抛弃姐姐。
而团长,是她喜欢的编辑。
■【饺子】(香港太太追求美貌吃死.胎) 1.李太太年老色衰,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
2.然后她听说有人卖饺子,能让人返老还童。
李太太就过去了。
其实那个饺子是流.产的胎.儿做的馅。
而且五个月大的最好。
3.之后一个未成.年来堕.胎,恰好五个月大。
她就吃了。
4.她被夸漂亮,丈夫也回心转意了。
5.结果她身上有股腥气。
原来那个婴儿是孽.胎,是亲生的父亲强.暴了女儿。
6.之后那个饺子店被查关门了。
李太太也怀孕了。
7.李太太为了青春美貌,吃了自己的孩子。
■【割爱】(追求完美的导演) 1.导演被群演绑起来了。
群演:因为你太完美了。
你事业成功,妻子漂亮,家庭幸福,还那么善良。
群演:如果你不杀死那个小孩子,我就每隔五分钟,砍掉你妻子的一根手指。
她是个钢琴家。
导演:我不完美。
我出.轨。
我嫉妒其他导演。
群演:你老婆也出.轨。
然后把妻子手指砍掉。
导演:不。
群演:你在拖延时间,因为手指十小时之内可以接回去。
于是他把手指粉碎了。
导演发现小女孩其实是小男孩,原来那就是群演不想亲手杀死的儿子。
群演不小心踩在戒指上,倒在钢丝绳上摔死了。
妻子把他脖颈咬断。
导演:把妻子当做孩子,掐死了。
整个电影像一场断断续续的梦。
整个故事被一个个梦的片段串联起来。
导演是三池崇之,很难想象一向玩惯了血腥暴力的他。
会拍出这样一部唯美诡异,色彩斑斓的电影。
一切的悲剧,源于人的本性--嫉妒。
京子因为嫉妒马戏团主对姐姐的爱,而将姐姐关在盒子里,错手烧死了姐姐以及团主。
当幼小的京子望着在烈焰中熊熊燃烧的马戏团,是惊恐还是悲伤,是彷徨还是绝望,难以言说。
这一切并非她的初衷啊,她其实只想把姐姐关一晚,然后自己代替姐姐被团主抱着睡一晚,体会一下幸福的感觉而已。
可最后尽变成,将一切焚烧殆尽这样的结果。
渡部在此片中分饰两个角色,团主和编辑。
成年后的京子成为了一个作家。
当她第一次见到极似团主的编辑时,她便有触碰他的欲望。
编辑离开的时候送给京子一个音乐盒,那盒子里放的音乐正是童年时,她和姐姐表演时用的音乐。
那音乐牵引京子又回到了梦中,她站在时间的此端看着时间彼端的自己,看着团主是如何的宠爱姐姐,给姐姐戴上奖励的项链。
看到自己是如何可怜的窥探着团主对姐姐的爱,看着自己是如何因为妒忌将姐姐错手烧死。。
其中有一段,京子独自站在茫茫雪地里,脸上画着浓妆,半张脸戴着小丑面具。
编辑走到她身边问:“你在找什么?
”“找一个人。
”她回答。
“那个人可以是我吗?
”编剧探问。
“你长得的确很像他。
”京子冷冷的笑,说完后,又只身走入冰天雪地。
她找的应该是团主吧,她脸上那个小丑面具上挂着的泪水,大概就是在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实现的爱吧。
本片的最高潮,是京子最后一次进入马戏团的那场戏。
她看着那个装着姐姐的盒子。
哀戚的说:“姐姐,你可知道,我最爱的就是你。
”此时马戏团主也走了进来,他脸上仍然戴着京子熟悉的面具,当团主扯下面具,露出前额的血痕时,京子惊恐的全身战栗。
那道疤痕是她幼年时给他留下的。
团主粗暴的扒开京子的眼睛,让她看盒子里的姐姐。
京子痛哭着只是一个劲的说着:“对不起。
”团主转而又温柔起来,为京子戴上项链,并说着:“你以为我只喜欢你姐姐,其实项链,我也给你准备了一条。
”然后他轻轻的吻了京子。
在这一刻,京子终于暴露了在内心积压了多年的欲望。
她一直爱着他,或者正是因为这份参杂着父爱的情爱,才是致使她错杀姐姐的真正原因。
京子开始亲吻团主,哪怕他的态度依旧漠然,她还是继续吻着。
终于他也开始回应,热烈而投入。
在情绪将要燃到最巅峰时,团主反手用塑料袋蒙住京子。
他痛苦扭曲的说:“我也不知道,现在的你和当年的她,哪个更美。
你们是最好的结合体啊,怎么能只活一个呢?
”团主像捏人偶般的将京子的身体卷成一团,塞入装着姐姐的那个盒子里,然后将盒子埋入无边无际的深雪中。
挣扎着,挣扎着,京子醒来了。
原来又是那个梦,只是这次醒来,身边多了姐姐。
本片最慑人的一个画面,就是与幼年的姐姐连体的京子,站在凉台上的画面。
清冷的冬日晨光,温暖明媚的照射在这对畸形的联体姐妹身上。
姐妹两的目光无尽空茫的注视着前方。
那种貌似希望下的无望,叫人不寒而栗。
很多看过此片的人都认为,整个故事不过是一个联体女作家的一场妄想。
那个长得极似团主的编辑,只是一个渴望爱的孤独的畸形人对爱情及性幻想的对象。
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段残忍可怖的童年往事确实存在过。
与京子联体的并非是实体的姐姐,而是京子对姐姐挥之不去的歉疚感。
所以,画面中呈现的与京子联体的是幼年的姐姐。
有些梦,并非是无法苏醒,而是做梦的人,不愿意醒。
那段令她追悔一生的记忆,化作梦在京子的生命中纠结缠绕。
哪怕每次都汗流浃背的惊醒,她扔紧抱着梦不放。
因为失去那个梦,她便一无所有了。
梦中有她挚爱的两个人,姐姐和团主。
所以,当编辑问她:“可以是我吗。
”的时候,她才会不给他答案。
有些人,有些事,注定是无可取代的。
听到京子说:“我和姐姐从未分离”时,内心莫名温暖。
当我们一无所有时,内心深处是否也有着另一个自己,与我们永不分离呢?
收藏 分享 评分
最喜欢第三个朴赞郁的故事。
黑色,惊悚,幽默和恐怖的故事。
年轻有为的英俊导演,夜间被不速之客入侵房间,被击昏之后发现自己被绑在摄影棚中。
并且惊见妻子被蒙住嘴,全身用钢琴线吊在钢琴前,双手十指亦被粘在琴键上。
绑架他们夫妇二人的,是片场的临时演员。
长久以来的失望,被挫,和生活的郁郁将其逼上绝路。
他憎恨导演的完美生活,和近乎无可挑剔的处世态度。
于是以每五分钟砍掉导演夫人一个手指为代价,他要导演忏悔从前做过的坏事并且杀掉一个绑来的女孩。
为了拯救夫人的手指,完美先生开始忏悔。
从妒嫉竞争对手,到对妻子有不忠的外遇。
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绑匪的断指计划,不得已导演去杀被绑来的女孩。
却发现这女孩原来是化装过的绑匪自己的儿子。
绑匪在剁指的时候,不当心跌落在绑夫人的重重钢琴线上。
被夫人从颈部活活咬下一大块肉,流血而亡。
导演精神受到刺激,错把夫人当作绑匪的儿子并扼死了她。
这短短的片子,拍得相当精彩。
人性之扭曲黑暗,在死亡面前的怪诞演出,不仅仅是“憎恨”而已。
作为临时演员的绑匪,一点一滴地说出自己的主张,毫不手软地毁掉一切。
是对完美导演所在生活的绝望抵抗和对自身厌恶透顶的抛弃。
他临死的片断让我想到北野武,死亡在这里毫不苦痛,生的虚假和丑陋早令人麻木。
所以尽管呕出大口鲜血,却是对已经不再新鲜的生命的嘲讽。
三池崇史关于盒子的鬼故事也不俗,从切肤之爱开始的象征手法,这里更明显昭彰。
用幽闭和仪式化的缓慢镜头来刺激观众的神经,是会被迟缓地吓上一跳。
但是陈果的饺子,就是个混沌世俗的故事了,南边的人吃胎盘,胎婴,素来说是大补的东西,除了片子里红红的饺子肉令人恶心,就没剩下什么让人记忆深刻的东西。
饺子 香港-好胸啊...-饺子皮好厉害!
-吃胎盘?
-靠,死孩子啊!?
-打胎那里,感觉有点渗人...-吃那玩意,外表还能变得诱惑?
(好像不是,只是年轻。
)-完了,弄出人命了。
-副作用吗?
那那个媚姨咋没事?
-因为怀孕啊,可她之后应该不敢吃了吧。
-我靠!
女主真是疯了!
吃了自己的孩子?
朴赞郁 韩国-我去,这是又吃啥呢??
-啥意思?
好导演有啥不好的地方吗?
-这不能还是演戏吧?
不能是这人想出名吧?
-是有机会把那个男的勒死的。
-所以是在逼他撕掉伪善的面具?
-从吐槽老婆开始,变得刺激了。
之前也算是有据可查,开车带人和问老婆是不是该杀孩子。
-卧槽,老婆喊杀了她的时候,太震撼了!
-杀死老婆,装作死的不是老婆,然后跟小三在一起??
可就算如此,他依然杀人了啊。
-没看懂。
三池崇史 日本-啥意思,勾引到一半,后悔了?
-要是我,最多被吓一跳,骂一句,然后就走了,不会过去看的...-那段舞,好诡异啊。
-为啥没人鼓掌?
-只送一个人,那势必会有问题啊...-恋童,嫉妒吃醋,酿成大祸...——看完了。
-香港的挺好的,日本的也不错,韩国的本来觉得最好,结果彻底没看懂...↑ 2025.2.23
我认为解读电影有两说。
一种是如同把珍贵美食小口小口地认真品尝,生怕错过一点点滋味和回味;另一种是如同取患者粪便的样本去做化验,看看到底里面滋生了什么病菌。
对于任何我在感性上厌恶的电影,我都会有吃了屎的心情。
但我还是会抱着自我怀疑的态度再去尝一口,确定到底是蕨菜根的风味、还是... ...直到确认果然是屎(啊呸),我才会善罢甘休。
解读之前,我要先发泄一下观看此片段时内心的不痛快。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写出过一个名句: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这句话证明了句法上成立的句子可能意义上不成立。
由此可知语义学和句法学是两门不同的学问。
语言上有这样的例子,电影里也有。
比如三池崇史的这部《盒葬》。
一段段压根在意义上不挨着的片段靠动作匹配、形状匹配剪辑在一块。
丝滑吗?
很丝滑。
这样剪辑合法吗,当然合法。
不仅合法,还很高明。
但这些片段拼在一块后你告诉我,这tm是一条什么东西?
一会儿是梦境,一会儿又不是,一会儿是回忆,一会儿又是幻觉。
结果到了结尾,原来是个连体人。
所以前面发生的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做梦??
那么... ...q你m的,老子根本不在乎。
(掀桌子)我甚至不知道这算是电影的艺术还是导演的行为艺术——在剧场耍观众玩儿。
《切肤之爱》里梦境和现实的蒙太奇。
《杀手阿一》里的换位思考的蒙太奇(吃面段落),我拍烂手掌。
但这部里的剪辑,恕我欣赏不来。
顺带说一句,我真的有点受够了那些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得便宜卖乖、找不着北了的“艺术家”。
大多数这样的电影人好像都是男性,像是一群被严母带大的怪才儿子,在母性的宽容下自由地开发身上潜藏的天赋,又在强压统治下憋出了对上消极抵抗、对下无法无天的坏脾气。
以下是我牵强附会下的猜测。
不一定对,也许更扯淡,但至少通顺。
首先我认为电影里出现的任何影像都是真实的。
哪怕是某一个角色做梦幻想出来的,那也是在情境中真实存在的念头。
很多影评说结尾那个连体人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她和对姐姐的愧疚共存。
话不是这么说的,先解释清楚连体人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解释它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不迟啊!
“象”都没说清楚,你往哪儿“征”?
所以连体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金体验镇魂曲》(参考第五季jojo的结局)
如果《盒葬/box》的故事能成立,需要引入一个前提,那就是盒子本身有魔力。
电影里交代过了,一、盒子能把放进去的物体传送到别的地方。
见魔术。
二、关到盒子里被烧的姐姐没有消失、没有死——但也不能说她活着。
盒子是能够封印人灵魂的地方,是一个异于正常世界的封闭空间。
那么故事里真实发生事件的顺序是这样的:妹妹把姐姐关盒子里烧死,继父为了报仇把妹妹关进盒子里活埋。
之后用“魔术/巫术”折磨妹妹。
而那个在一开始被活埋的妹妹其实成了鬼魅,一个游离的意识。
她只是在无数层自己注定被活埋的梦中惊醒,陷入一个死循环。
她的意识一直重复循环地经历濒死的痛苦,但永远都无法到达最终的死亡。
(迪亚波罗:这个我熟)
这就回到了影片的名称——《盒葬》。
这个名字如果是电影本身的创作意图,而非译者的自由发挥,那么应该是个故意为之的双关。
既是指葬在盒子里;又有一个谐音,指的是姐妹“合葬”。
姐姐的灵魂在盒子里,之后妹妹也被关进了盒子里下葬。
二人在盒子里成了一个连体“人”。
至于说整部影片是一个连体人的梦,我觉得不成立。
如果是出生后就在一起的连体人,为什么一个成年一个没成年呢?
连体人难道能一个生长另一个停止生长?
即使放到一部如此扯淡的奇幻电影里也显得过于扯淡了。
所以我认为连体人应该是一、被封印在盒子里,二、一半是早夭的姐姐,一半是成年后被活埋的妹妹。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如果我的猜测成立,我还是觉得这个故事扯淡。
所以对我而言这个故事要么不知所云,要么知其所云但依旧狗屁不通。
顺带一提,孩子用正常体积的杯子喝水是不会淹死的。
所以没必要单独配个小杯子。
(知道这是象征,但还是觉得有些好笑。
)
饺子:非常非常喜欢女学生副线那部分的叙述,因为被父亲强奸去打胎,在大出血死亡后父亲被绝望的母亲乱刀砍伤,警察来家里她妈妈在门口满脸是血地哭,父亲倒在屋内而女儿的遗像摆在墙上那一幕实在是绝了,此为中式恐怖的真谛!
以及杨千嬅在电车上探头的那一幕真的好美,媚姨也好美,梁家辉好帅啊哈哈哈割爱:我还是最爱看pcw镜头下的lbh,只有他能拍出lbh内心极度挣扎时那种独特的面部表情,jsa的时候也是。。
以及lbh真的太会演了!
甚至感觉像本色出演,因为他本身就是社会化程度很高的人,所以当导演伪善的样子揭掉,面露厌恶地对他老婆说她是如何令人作呕时我真的想爬过去,,感觉就像lbh自己的完美面具掉下来一样性感的一塌糊涂。。
pcw编排的黑色幽默使这一段少了些真实性,但多了些深度吧。
讨论的东西蛮多的,这一段对于合作片来说还是有点太高级了。
尤其是演员讲动机时对阶级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想说pcw你不愧是极左导演233。
盒葬:没想到wulipcw的变态程度输给别人了哈哈,如果说韩国导演拍变态是创造一个让你极度不适的变态角色出来,那日本导演就是片子里个个是变态处处是变态。
好像是专业cult片导所以这一段的“恐怖”程度是最高的,不过有点为了恐怖而恐怖所以情节反而弱了不少。
饺子那个短篇居然与单独饺子的差异不小
不懂。。。
值得一看
哎呀到底是谁在尬吹朴赞郁,割爱这个故事简直超烂的好吗,明明最好的是饺子这个故事,严重怀疑豆瓣精韩过多三池崇史潜意识流露,他认为男人做错事,应该得到惩罚的反而是女人……
看了《饺子》,真不咋样的~
两小时的电影,一小时的恶趣味
三个故事背后都有很深的隐喻哪。
韓國那段最好
不如1.
玩了ouija board之后看的,整部片子都在给她们同声翻译。。。。什么鬼稀烂的莫名其妙的片子
2🌟全给朴赞郁;港日是真的在拍恐怖片,一个人肉叉烧包feat计划生育,一个女性恨和恋童癖式的马戏团奇观,但朴赞郁是在拍一个血腥的心理惊悚片,金彰是金基德吧?疯疯的,朴导搁这儿自己自白呢?李秉宪的表现,也比JSA要好点儿
影像都蛮精巧的,内涵见仁见智。演京子童年的小女孩好灵,惹人怜爱。
三更2比1好看。
大赞割爱
还是最喜欢饺子的故事。盒葬的节奏有些慢,总觉得可以更恐怖些的,后面流于意识了。割爱延续了复仇的命题,平平
比<三更1>成功多了.尤其中意第三个故事.
仍旧是由三个风格迥异的故事组成。《饺子》讲述了过气明星艾菁菁为了重返青春吃胚胎馅饺子并导致可怕后果的故事。《割爱》讲述了一个仇富的临时演员绑架著名导演夫妻后引发的惨案。《盒葬》讲述了一对连体姐妹虚妄离奇的梦。陈果的《饺子》让我想起以前在广东工作时看过的“婴儿汤”的照片,让人生理不适。为了永葆青春,可以不择手段的践踏伦理道德,最后甚至连自己的胎儿都不放过。朴赞郁的《割爱》讽刺了阶层的对立及富人的伪善。我挺喜欢绑匪在导演面前表演他跑龙套时的各个角色,一个卖力表演,一个一头雾水,小人物的悲哀莫过于此。三池崇史的《盒葬》风格阴郁诡异,以为是个因妒生恨的故事,最后却是一场离奇的梦。但连体姐妹的那个诡异造型真的挺惊艳。
4分
朴赞郁那部很不错。
就整体而言,要比第一部好看。三个故事都有亮点,《割爱》真是太讽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