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始后的独白,基本是男主角的杀人后的内心活动, 影片的一切都是臆想,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使你无法分清,这也是导演想要的,留给观众想像的空间。
上帝啊 你真该知道 你不记得是如何开始的 但你满可以猜到结局会如何 她是个庄家 对吗? 21点? 还是扑克? 现在都不重要了 不是吗 现在都过去了 结束了 你醒来 身边躺着的是眼中最美的尤物 手上戴着廉价的指环 还有一张50块的收据 被揉成一团躺在地板上 不知道她名字的写法 可那又何妨 你只知道自己真的爱她 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真没出息 瞧啊 看看你自己 如果当时的你和现在一样明白 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你是否能够挽救她呢? 又能挽救你自己吗? 以下是摘自别人的评论,因为观点相同,所以直接复制过来!
首先,Dick是个凶残的连环杀手,有精神疾病,时而清醒,时而恍惚,至于有人说什么时空穿越之类的,本人真不敢苟同,只想说声:发客。
他杀人的手法比较雷同,在拉斯维加斯寻找年轻漂亮的猎物,以颇为绅士的姿态骗取女孩的欢心,以结婚为名取得信任,再以新婚旅行为名把人带到沙漠中心的废弃的休息站附近杀害(为了作案方便都是夜晚行车,名义是消暑)。
片中的女主角Gina是他的最后一个遇害者。
这时警方已经盯上他了,酒店里面的那个奇怪的人就是侦探。
那天晚上在他做案后,警方及时赶到现场,于是他惊慌逃窜,在逃窜过程中翻车身亡 dick喜欢淡白金色头发的女郎 他对于金发、身形曼妙的女郎有着特殊的爱好:注意Gina的长相,还有Motel旅馆里面的“missing girl”的照片,都是这一类型…… 他的心理变态很大程度上与可能与他的自卑有关:他讲述过自己16岁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女孩(淡白金色的头发……),但他连上前说话的勇气都没有…… Dick对于被害者的态度 杀人是他变态的需要,但对于这些被杀的女孩,他也不光是仇恨,在他那扭曲的内心世界里,他本身是喜欢她们的……这是为什么在他死后的幻象中,他会到处寻找Gina,而且那么强烈的嘶喊(对警察吼,让他们帮忙找他妻子)……并在车后座试图解救Gina…… 但这改变不了他杀害以Gina为代表的众女孩的事实——但他为什么杀害他们呢?
从片子的种种线索判断,他杀她们,很可能是因为痛恨她们在性方面的放荡(这是男人对女人非常矛盾的心态,喜欢她的放荡又恐惧她的放荡) Gina在车上那场手淫的戏、通过幻想出来的对话,表面是在揭示Gina过去不清白的历史,实际上只是在为Dick杀人制造理由而已(这同时也说明了他所骗杀的女孩的身份大体都是一类人)…… 从开始到出片名都是杀人之前现实,或者是主角脑海里的再现(男主角让女主角最后再看一眼后面)。
至于后面的是回忆与臆想的交替。
导演就是想要的这种效果,让观众有想像的空间。
00:50:00埋的实际上是女主角,(杀人过程略)并非Bloodyface 50分36秒,Dick在幻觉中埋好Bloodyface后,车灯灭了,Dick重新发动引擎打开车灯,发现一直站在车前的Gina消失,车前的地面只有一个空坑(短暂的现实),之后Gina突然出现在副驾(继续陷入幻觉)。
警察入场至到出车祸也是现实。
警察将女主的尸体从土里抬出来,男主在警车里,以男主的视角,镜头两次特写尸体,穿的衣服是不同的。
第一次是穿着粉色的长袖衣。
那是在休息站时女主换上的。
可是第二次再看尸体,穿的却是最开始那件白色的吊带裙。
第二次才是现实。
两人一同来到休息站,女主还换了身衣服,这个只不过是男主的臆想而已。
而现实正是:女主还穿着白色吊带裙的时候,就被男主杀害了。
休息站就是他灰迹的地方!
场景证据:00:44:51的两棵树 00:45:00的三角型的山1:13:26警察入场时候两棵树、三角型的山。
至到01:04:56听到枪声后回到休息站是现实
窃以为是大卫·林奇电影手法的更通俗演绎。
当初穆赫兰道认为是妖夜荒踪的通俗版本,而黑暗乡村结合了穆赫兰道的思想和妖夜荒踪的背景,但是表现得更通俗,更能叫人理解罢了。
主人公迪克应该是引诱脱衣舞娘先奸后杀的惯犯(这从后来休息区挖出的女人的手不是吉娜可以看出,死去的女性不只一个),而他最后一次下手的就是吉娜,并最终将其埋尸于废弃的休息区,只是后来发现手表丢失,于是引发了犯罪恐惧,后来在逃亡中不幸事故丧命。
在濒死之时,意识模糊,类似于像穆赫兰道那样做了个梦,梦见被自己救起上了车,而车上的女子正是先前奸杀的吉娜,而后的一连串情节都是记忆的缩影,并由于惶恐增加了一些混乱罢了。
没有一个人真正看懂此片,遗憾!
——《黑暗乡村》影评一生何求这是我看过的真正精彩的影片,实际上导演没有说出影片的结局,而是安排你我作为该片的侦探,侦破出案件的真相。
这正是影片吸引人之处。
我首先肯定的是:电影场景从头到尾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没有时空穿越,没有幻觉。
影片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真实存在,并不是幻觉。
特别是所有发出的声音(包括说话声音)是真实发出的声音,除了男主角的一小点精神分裂而产生的错觉外。
整个影片就是一部凶杀案,女主角被杀、还有其他的人,问题是:凶手是谁?
一、男主角是凶手么?
男主角具有双重性格分裂症,此前的评论看出大家都认可,在这里我称此人名为AB,因为具有双重性格,即A和B角色。
他们是凶手么?
答案:不是。
A和B均不是凶手!
A和B均是深爱着Ginna,怎么成了杀手呢?
如果从头到尾你再看一遍的话,你会发现这一点,非常明确。
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是:A认为B是凶手,B认为A是凶手,其实A和B都不是凶手。
AB到死都不知道真相。
那么Ginna怕什么?
这是影片最高明之处,你从头看一遍,就知道了,演员演技之高超,真是精彩:Ginna惧怕的是AB的双重性格!
害怕这个精神病。
从AB精神病发作开始,Ginna就在应付这个精神病,并害怕他。
证据如下:(1)那个B角色并不存在!
在后座上中间做的B并不存在,这点可以证明:在A以外的视角中,例如后镜、车的后窗中我们看到B并不存在,只是AB在自己对话,这使得Ginna非常害怕。
(2)抬B尸体时也是Ginna假装抬的,因为害怕A。
(3)Ginna说把尸体放在车上就行,我们继续进行蜜月旅行,就把他当做旅行的随从就行,尸体也没关系。
一语道出,这个尸体并不存在,Ginna根本不害怕这个尸体,而是在敷衍AB。
(4)Ginna在掩埋尸体时,坑挖的小,Ginna说把头割下来就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尸体根本不存在。
(5)到最后的休息站,Ginna要离开AB,AB说你要去告发,我们就都完蛋了,Ginna说:我们现在就完蛋了,什么完蛋?
什么意思?
就是Ginna要离开AB,我们俩之间Over了。
此处的对话他俩人根本就说的不是一回事。
Ginna为与这样一个精神病人结婚而哭泣。
至此,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二、凶手是谁?
如果问凶手是谁,那首先得知道谁是受害者,有几个受害者。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影片开始出在酒吧里有一个失踪海报:金发美女,在休息站有多张失踪人员的海报,其中有一对男女,注意:不只是女性失踪,也有男的(这也是排除AB是凶手的证据)!
最后那个侦探道出整个凶杀案的未解之处,也是影片的最高潮之处,也是导演的最高明之处、也是影片最悬疑之处:“那些失踪的男的都哪里去了?
”要破案就要找到疑点。
(1)AB的手表,AB的手表在哪丢的?
什么时候丢的?
注意看影片:挖完坑时,AB带着手表,让Ginna埋坑,转身回到车里,喝水。
非常明显,他的左手腕上没有手表,手表是这时丢的,而这时Ginna并没有死。
这也是AB不是杀害Ginna的凶手的另一个重要证据。
(2)埋尸地在哪?
AB挖的坑,就是Ginna的埋尸地!
影片在AB挖坑处和后来挖出Ginna的尸体时,背景有一个山,特征非常显著,一模一样。
因此AB的手表也在此处。
(3)Ginna的枪并不存在。
细看,实际是手机,这是AB的错觉。
为什么在车上Ginna承认带枪了呢?
那是为了敷衍这个精神病。
可以想像一下,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一个弱女子,你身边坐着一个精神病,你会怎么办?
(注意看Ginna的表情)那么枪响是怎么回事?
Ginna没有枪,哪来的枪声,这绝对不是AB的幻觉,是真实发生的,AB不会听错的,确实有枪声。
谁的枪声?
谁有枪?
(4)最重要之处:谁是凶手?
答案:警长!
(1)警长没有结婚,他憎恨那些女性,在车中与AB说的(2)警长有枪(3)在车中快到休息站时,警长还说:就剩下一粒口香糖了。
为什么这么说?
导演脑袋进水了?
看到此处我百思不得其解……影片中的其他人的每一句话,都是导演精雕细琢的,不会把没有意义的话放在此处!
想了一宿,终于明白了,警长说的意思是:就剩下你AB这一粒口香糖了,把你吃掉,就万事皆无了!
于是在下车前把口香糖吃了,把车门锁上……至此,真相大白!
那个侦探最后说的话,告诉我们,案子并没有破。
最后AB逃跑,翻车,上了AB和Ginna的车,这些都是AB的错觉了,不知道翻车后,AB的死活,亦是AB的灵魂出窍,总之,AB至死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只有你我,期盼着你我,还原出这个悲惨结局的真相。
美丽而悲惨的Ginna!
痛苦并可怜的AB!
我建议看不懂的人就把他评为很差吧,如果看懂了您觉得应该给好评吗,您愿意告诉您妻子其实有时候在无奈时候你会抛弃她甚至伤害她吗?
》我不推荐原因有31.整部片子是以循环形式写就的,但他真正的循环不是表面的,因为如果看成表面的因为雷爆天气而形成的时间穿梭那你应该评差,因为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车祸后男猪脚要杀车祸前的男猪脚,这显然已经可以给循环画上句号,车祸后的男猪脚完全可以做更多的选择,比如告诉车祸前的男猪脚一些车祸前的事,他更本不需要杀车祸前的自己,给车祸前的自己一个忠告不要在意我是否死了,或者告诉车祸前的自己自己是孤独一人无亲无故不用救了等等一些或许可以改变循环的事2.对于女猪脚的死,可以看成在埋了尸体后男猪脚就拿出枪把女给干掉了让后也埋了,这个女猪脚的死可以无限解释因为在这个沙漠里发生了许许多这样的杀妻、公路肇事案,在车场那段可以看成男猪脚精神分裂,可是你想您能看懂到精神分裂的男猪脚那是多悲惨的事,您不可怜男猪脚在车祸之后惊慌失措判断失误连续杀人,也许您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干这样的事,难道编剧是想为那些连续杀人犯脱罪?
解释犯罪的偶然性?
既然解释到如此,那么编剧给出解决答案了没?
没有,他只是突出了人性的黑暗和整部影片氛围一样,所以应该不推荐3.人物太少对话多,感觉允长,开篇故事以情色拉住观众,进入主题太慢,还以为是某类电影,还不如拍成某类电影,我本人感受是被骗了,期待的完全没有出现有木有,一点都不搞脑子有木有,完全看懂有木有证明自己也是犯罪性很强的动物有木有,感觉被编剧嘲笑有木有,一颗星是给女猪脚的不然一颗星都木有
这部片子取景单一,出场人物很少,人物对白也少,全片大部分情节都是在车里完成的。
如果单纯视觉角度来看,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路人电影,毫无看点。
但是,这部片子出彩的地方,是看完之后,留给观众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
不吐不快,实在憋得难受,我要谈谈对这部影片的看法。
从剧情上看,是一对新婚夫妇去蜜月旅行,夜间开车穿越沙漠去另一个城市。
途中,他们撞上了一个满脸是血的男人,他们没有将血男丢下,将他抬回了车里。
但是,他们在沙漠的公路上迷失了,找不到出路。
而血男也突然醒来,跟他们说了一些奇怪的话。
男主角不停安慰血男,说会带他找到医院救他。
可血男突然勒住了男主角,想将他杀死。
两人发生搏斗,最终男主角将血男砸死。
在女主角的帮助下,他们将血男的尸体埋在了沙漠里。
两人内心都非常恐惧,都试图忘掉这一切。
当他们来到一处休息区时,男主角发现他的手表不见了,他怀疑是落在了埋尸体的地方,要求回去捡回来,免得落下证据。
女主角因为害怕,死活不肯回去,男主角无奈,只好自己开车回去,让女主角在休息区等他回来。
当他找到埋尸地点后,却发现尸体不见了。
随后,他又听见了远处传来的枪声。
他立刻开车回去,女主角也不见了。
他四处寻找,在一处土坑里挖出一只手,但那不是女主角的,是另一个女人的手。
他吓坏了,赶紧开车离开,路上撞上了一个警察,在警察的要求下,他们重新回到了休息区,那里已经来了很多警察,警察们从地里又挖出了一具尸体,是女主角。
男主角看到这里觉得自己说不清了。
于是,他趁警察不备,偷偷开车逃逸。
为了甩开警察,他开得非常快,最后出了车祸,翻了车。
他摔得满身是血,就在他站起来时,被迎面开来的一辆车撞倒。
车上下来一个男人,那竟然是男主角自己,重复着之前的情节,血男被抬上车,在迷迷糊糊中,血男醒来,他看见前面开车的男主角,往昔种种历历在目,血男发出了绝望的嘶吼,影片结束。
这情节很扯,导演似乎想将观众引入一个死循环的怪圈。
当然,有不少人看完认为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想打破这个死循环,只有血男杀死男主角,这个循环就不会再继续下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血男会突然袭击男主角,试图杀他。
不过,我认为,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科幻般超现实的死循环,而是另一种情景。
让我们回到影片的开头,在汽车旅馆里,男女主角的一番对话。
男主角说,在他16岁的时候,非常迷恋一名金发少女。
但是由于内心的怯懦,他没有与少女进行交流,错过了这个少女。
一切都从这里开始,男主角憎恨自己的怯懦,而金发少女在他的潜意识里,也成为了一个想得到,却得不到的存在。
这种存在时刻折磨着他的内心,让他内心变得扭曲,从而产生一种狂热的偏执,慢慢演化成了对金发女郎的憎恨。
但是,他的内心原本是善良的。
两种心态共存的结果,就是使他最终成了一名精神分裂的变态杀人狂魔。
回到汽车旅馆,男主角醒来,看着睡梦中的女主角(女主角是金发),有过这样一段内心OS:“我喜欢这个女人,很喜欢,即使我不知道她的名字。
”看到了么,他的内心表露无疑,他非常喜欢这个女人,因为她的金发,即使不知道名字也无所谓。
他喜欢的是金发,只是金发。
男主角对女主角的过去知道的非常少,他们是闪婚的。
随后他们夜里开车要穿越炎热的沙漠,男主角开车,女主角在副驾驶睡觉。
一个闪电划过,女主角醒来。
他们展开了一段对话,对话中,当女主角说想要稳定下来,买个房子,生个小孩,养条狗时,男主角却很错愕,他说为什么不能从小一点的开始。
意思就是你这个愿望太大了,我接受不了。
这里充分体现了男主角的怯懦,他不敢面对女主角所说的那种生活,这也说明了16岁的时候,这种怯懦成为了他与喜欢的少女交流的障碍。
因为他害怕,害怕认识少女,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
由于天气非常闷热,女主角受不了了,她拿出后座上冰冻箱里的冰块,当着男主角的面自慰。
我觉得这一段完全是男主角自己分裂的人格想像出的一个画面,这个自慰的镜头很长,充满了情欲。
我认为是男主角潜意识里向往金发女郎在他面前展示的一段画面,他对金发女郎狂热的爱恋,金发女郎在他面前自慰,这种幻想应该不止一次出现在他的脑中。
他们越开,路上的车越少,到后来只有他们自己。
突然,他们撞上了一个满脸是血的男人。
我觉得这是他幻想出的一个场景,血男正是他变态扭曲的另一个分裂的人格。
这在血男醒来后,跟他的对话能看出来,血男认识男主角也认识女主角,甚至还暗示女主角曾在脱衣舞俱乐部当过脱衣舞娘。
这当然是变态的人格自己认为的情况,因为变态,所以把导致他变态的金发女郎幻想成那种地方的女人。
当他的两种人格同时出现在车里,就发生了后来的情况,毋庸置疑,开车的是男主角善良的人格,从他救血男就能看出。
血男想杀死善良的那个人格,而善良的人格也不想被变态的人格消灭,他们发生了搏斗。
结果是善良的人格杀死了变态的人格,并将他埋进地里。
这一段全是他自己的幻想。
真实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路上什么也没发生,男主角开车跟女主角一路行驶到了一个休息站。
在那个休息站,男主角最终将女主角杀害,并把她埋到了附近的地里。
这已经不是他杀死的第一个金发女郎了。
从后来,他挖出的另一只手可以看出,之前他用这种方式在这杀死了很多金发女郎。
但剧情里不是这么演的,剧情里,男主角的手表遗失,他怀疑是掉在了埋血男的地方。
在与女主角沟通无效后,他自己去找手表,女主角留下等他。
在这段幻想里,他回到了埋尸之地,发现血男的尸体不见了。
于是乎,变态的那个人格并没有被消灭,他还存在。
善良的人格追悔莫及,他意识到女主角有危险。
变态的人格会去杀她。
随后的枪声证实了他的想法,他赶紧开车回去。
却找不到女主角。
善良的人格彻底的崩溃了,他一步步被变态的人格吞噬。
在最后女主角的尸体被警察挖出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怯懦的性格再次出现,那就是逃避。
他在逃避的过程中,善良在一点点消逝。
最后他翻车了,翻车后出现的就是血男,变态的人格夺回了优势。
所以,这说明,在一系列的案件中,变态的人格都最终获得了胜利。
也就是,他成为了一个连环杀手。
持续30年的专杀金色少女的变态杀人狂,载着最后的猎物,完事后被尾随的警察当场抓住,杀人狂在警车逃出,开车仓皇逃跑车祸人亡。
去掉那些幻想的血面人,挖坑埋尸和最后的在循环部分。
这电影就是这么简单,没有血面人、没有轮回,只有神志错乱者的幻想。
女主角在旅馆开出后就被杀死了,而旅馆中的警察早已盯住他很久了,中间部分全是幻想,对话全是杀她前进行的,比如女的交代以前干过舞女、经常找她的恶棍也是说的男主角。。。
飞蛾寓意重生,可能男主角至死还想重新来过吧。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男主演是同一人,我对他主演的《迷雾》印象深刻。
在这部他自导自演的《黑暗乡村》里,他讲述了一个有很大的延展性的故事。
这个故事既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又像是一个纯粹的灵异故事。
说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是源于一般对这部电影的解读。
很多人认为在电影中出现的一些场景和人物,都是虚假的精神世界的病态产物。
但同时这个故事又被人看成是灵异故事,不管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首先对这个故事的背景就非常的喜欢。
夜晚的公路、没有路灯没有多少其他车辆的公路,公路两边是无穷无尽的荒漠,荒漠中小小的公共厕所和那些沉默不语的、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人的空车。
这些画面都能让人心醉沉迷,你可以说这是一部公路片,但它其实更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黑暗,如同这午夜的没有路灯的公路般的黑暗。
一年以前看完的,有点迷糊,觉得穿越了,无法解释了。
刚看了个帖子,又看了一遍电影,彻底震撼了……3种人格:DICK(表)——表层意识,一直以为女子和她分手,走上不同的路;dick(潜意识1)—— 变态杀手,杀死金发女子;血脸(潜意识2)—— 内疚、恐惧的心理,埋尸,善念的正常人格;关系:DICK(表)不知道另外两种人格的存在;在幻想故事欺骗自己。
dick(潜意识1)每次和女子XX后出现,杀人; 血脸(潜意识2)知道所有的意识人格存在,但因为恐惧,抛尸。
实际剧情:Dick有精神分裂及幻想症,每次结识金发女子后就会杀死后抛尸,每次杀人后因为恐惧的情绪,血脸(潜意识2)就会出现(车祸、血脸上车均为意识行为),想阻止变态杀手人格再次杀人。
不断的作案,不断的重复。
片子最后是下一次作案,以血脸(潜意识2)的视角再次演绎这一过程(血脸看到的女子一开始穿绿衣服,卷发,不是女主角,镜头切换后才变成女主角的,可以认为是愧疚、恐惧的心理作祟,血脸每次出现都是在抛尸的路上)。
DICK没死、没穿越、没轮回,还是在不停地结识、杀人、抛尸;重复轮回的是他的每次的意识争斗
有些人完全是牵强附会的读解本片。
还有很多人都一样。
我就觉得很奇怪。
有时一些电影,导演明明表现的是一种灵异,或者宗教,鬼魂无法解释方面的东西,结果到了某些人这里就变成精神分裂或者是人为的可以解释的东西了。
起码最后一段,男的车祸,结果轮回影片开头那一幕!
但是就是有一点,女的到底是怎么死的?
只能推测是男的害死了女的,因为影片中,被轮回的车祸后的男人,对女人说,离车里这个男人远一点,然后还想杀死车里男人,因为不杀死他,他就会杀死或者害死他心爱的女人。。。
或者车祸后的男人就无法轮回?
还有车祸后的男人死去被埋的尸体怎么不见了?
影片中西方是自由思想,他们对宗教,或者是鬼神等等东西是敬畏的,或者是感兴趣的。
不是像我国,动不动恐怖片到了最后就变成一场梦了。。。
体制的原因,造成我国这么多歪曲的所谓影片读解人士。。。
哎。。。
无语!
最后,争议这么大,也是因为导演功力有限,拍摄也有不清不楚,无法与恐怖游轮,禁闭岛,盗梦空间等大名鼎鼎的电影去比较。
喜欢此类电影的,还是去看看恐怖游轮,禁闭岛,盗梦空间之类的高质量电影吧。
那些片子,有鬼魂轮回的,有精神分裂的,还有科幻这三种类型的。
个个精彩绝伦。
嘿嘿!!!
我看悬疑类电影较晚,主要是近一两年,有三四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看完 后的当晚失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片即为其中之一。
我看此类电影,主要是依靠右脑,凭感觉、用心去理解,有时候,我也承认对一些小细节注意不够,但愿意从整体、从同一性角度来理解。
我认为,认识事物的捷径是分解,但恰恰是分解阻碍了我们真正的认识。
从体、面、线去分析、理解肯定会有遗漏,只有两点不会遗漏,要么是整体认识,要么是单点认识。
整体也就是单点,单点也就是整体。
因为事物都是相对的。
比如说宇宙可以说无限大,也可以说无限小,无非是从无限小膨胀到无限大,再从无限大压缩到无限小。
好,下面言归正传,说一下我对这部片子的理解。
关于故事还原,和诸位大神的意见差不多,肯定是一个对金发美女既爱又恨、不断追求不断杀死的故事。
而整部片子,展现的就是其间的内心世界及矛盾冲突。
影片开头就说到拯救她(受害美女)和自我拯救,就是一个好的说明。
我是这样理解的,凶手爱美女,又杀美女,企望、得到、厌恶、恨,所以杀,杀完又会带来痛苦,再追求,所以想要自己分裂成若干个自我,不是人格分裂,而是极度矛盾的内心。
而且,个人认为,不要按电影的时间来理解。
时间也是无限长的,但也可能是无限短的,你要在时间的单点(也即永恒)上去理解。
就是说,整个故事就是极度矛盾的内心的一个折射。
电影的顺序不过是告诉你,先爱、再厌恶、再恨、所以杀,然后极度痛苦,想要阻止自己,仅此而已。
故事的最后也即,故事的开头,看到最后你就该明白,那个bloody head产生的原因以及是怎么回事儿。
内心的时间不同于真实的时间,它可以在一个一个极短的时间甚至一个瞬间发生很多事情,《生死停留》、《迷雾重重》等影片就是佐证。
和本片类似的还有一个《恐怖游轮》,也是相似的影片。
只不过本片侧重于讲斗争的几个内心自我及其出现的原因;而《恐怖游轮》侧重于讲二者的斗争(照顾孩子和解脱自己的斗争,照顾孩子产生极度压抑的感情,产生压抑,所以才去游玩,去游玩却不能放松,反而会产生愧疚感于是又要去照顾孩子,周而复始,无法解脱的斗争)。
《穆赫兰道》也是如此,由爱到恨,到压抑,不杀不可,杀完却更痛苦,所以做梦,构造理想的世界。
此类片子个人大爱,其实内心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自我,内心世界远比外在世界更丰富,可以说小说、电影也不过是作者和导演内心的一个分身(以此嘲笑那些完全以人格分裂去理解电影的人)。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敬请批评指点。
莫名其妙
好吧,导演想来个迷中迷,局中局!可惜到了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想拍点什么!只好留烂摊子给群众们议论其中内涵,反而之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精神分裂+死循环模式?
其实挺垃圾的,豆瓣装B人喜欢装B的片子。
这个风格和那个罪恶之城很相似,有种nior的感觉。其次双重人格分裂的恰到好处
对于这种电影自古都是褒贬两极,就像去年那部丽芙泰勒那部【陌路狂杀】一样。我,很喜欢!
华丽的画面感,屎一般的剧情
纠正。影评解读很有用
好久没有看这么晦涩有风格的电影了。
循环
很无语
有点新意的恐怖片
开头迷幻诡异的复古气质很棒,后面导演叙述失控了,想法不错,拍烂了,可惜。别看,浪费时间,后悔中,真是无聊得可以。
2.5。风格和概念的简单组装。(镜头造型神似《罪恶之城》,但比较言之无物)
在汗牛充栋的公路片中走出了暗黑迷幻独树一帜的分岔小径,我喜欢黑幕后的原音重现,更显得开头的阳光多么迷梦,人生就像是阳光下待蒸发的一滴露珠,需要多少离奇诡谲的命案,才能发现自身宿命的重复与荒谬。视觉并不高级,但风格很卓著,适合这个简单而锋利的故事,剧情虽然不新鲜,但看一次坠落一次
鉴于昨天刚刚看过恐怖游轮,觉得两部电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本片,精神分裂,连环杀人,公路怪谈,通通诠释的很到位,当然,影片中还是有很多解释不了的地方,但这是悬疑片,不是侦探片,所以大可不必深究那么多。谢谢豆友们对剧情的深加工,不然单单是自己看,还真看不出那么多的隐藏的剧情。
看了30分钟 画面风格感觉有点像罪恶之城 不过整体风格不同 感觉可能是比较晕的那种 不知道最后的实际水平如何?更新:看完了 ,天哪 又是“循环片”(其实不是),但远没有恐怖油轮那样有内容,有点点类似妖夜荒踪,没多大意思的摹仿品 此片过于黑暗,看懂的门槛太高了
一部迷糊不糊涂的惊悚电影。
2011•08•13 故事其实满简单的,气氛营造得不错!
不怎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