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者
L'intrus,闯入者,The Intruder
导演:克莱尔·德尼
主演:米歇尔·索博,格莱戈尔·科林,Yekaterina Golubev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英语,俄语,韩语年份:2004
简介:Louis is a brooding loner who lives with two large white dogs in a forest near the French-Swiss border. His estranged son Sidney lives with his wife in a vil..详细 >
换心、梦境、碎片,前世今生;看似具象实则抽象,结尾狗如其人般始终被一种力量(俄女)驾驭着,苟延残喘;
[BAMPFA] 光线、色彩和声音都相当细腻,但我更相信语言和镜头的力量
灵与肉的交织
没看懂。很喜欢配乐
6.5/10
唤起我看德尼电影时的振动频率,大雨前夕的风在影像和声音上的捕捉/设计就像被世界缠绕又放开。
看不懂
其实琐碎晦涩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章法的缺失。其实这样的片子在40分钟左右最来感,但偶有零星的感触过后,过于拖沓的靡靡之影实在破坏本来能拓展的情感空间。不过克莱尔丹尼斯依然是偶的菜
8.5/10 德尼是一位真正的感官主义者。这部影片同样充满了高度的作者自觉。围绕foreignness构建出多层含义,非法移民、走私犯、强盗只是最外显的入侵。主角心脏衰竭,身体走向崩溃,死亡逐渐逼近,新器官的移植(入侵)是异化的开端,被侵入的主体(身体)开始变得陌生,原有身体该如何接纳新的外来器官?人体排异性在这里成为了隐喻。我们其实从不熟悉自己的身体,它是不确定的,是难以捉摸的。我们尝试依靠身体的动作性来理解与进入物理空间。这更像是一种“穿越”,它来自主人公身体的异化,来自空间上的开阔,来自国别、地域以及身份的错位。德尼对身体的关注,对面孔的考察,对身体与空间内在关系的思考,包括她对触感的探索,以及后殖民焦虑,我找不到第二个像她这样的导演了。同样是对身体的述说,简直甩迪库诺十万八千里。
几乎只靠关键局部的身体、动作和表情搭配环境就构筑出了一种印象
1/4/2005 2:45pm UA Pacific Place
在德尼的《入侵者》中,让·吕克·南希原作中关于移植心脏以及药品,医疗设施的法国式的哲学写作无法在影片中直接出现,而是将其放置于电影化的知觉之中,生成为影像心脏性的排异反应:海德格尔式的本真性田园生活以及后现代绝对内部的语言转向变得不再可能,强度性地投射出异于欧洲的空间,对应着三种不同的知觉模式:瑞士的雪山(眩晕),韩国釜山(黑暗,疏离,噪音语言)以及“德尼风格”的南太平洋小岛。它们总是暗示了与某种过往的叙事性联系,Louis却无法根据回溯性实现希区柯克-弗洛伊德式的合法救赎,他身上的排异反应与此同时又被外界排异,正如同影片开场的暗示,德尼的视角是后殖民的焦虑,将隐喻归还于喻体。
啊啊啊啊啊啊啊 喜欢!可能是我看到的最喜欢的claire denis了!比beau travail还要喜欢。好优雅 the editing is so elegant, and within the elegance, there’s naturally certain mystery.
德尼厉害的 影响太漂亮 终于有点get到
音乐的力量:病变的过程使其不再那么趋于真空的电影,克莱尔德尼深知拍摄的过程如同信息素(亦或是血液)的流失,场面调度无可避免地会变成一部泄气的电影。同一场戏渐变区隔出尽可能多的细节(剃须刀的声音,而镜头反打过去在雾凇的森林往上走)阿兰巴迪欧“由爱而走向政治”的典范
真的蛮有想法。。。
有意思
最近五星有点不太值钱。
Narrative Strategy课看的~确实好看~但是累~累~看着特累
很难找到清晰的主线。Claire Denis音乐用得不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