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爱情小品。
伦敦的证券分析师麦克斯来到法国普罗旺斯,从过世的叔叔手里继承了一幢老房子和一片酿酒的葡萄园。
麦克斯原本无意在此地生活,于是打算卖掉房子和葡萄园,拿着钱回到伦敦继续工作和生活。
在镇上,麦克斯遇见餐馆服务员芳妮,被她吸引。
经过一番挑逗和戏弄之后,麦克斯想起芳妮是她儿时来叔叔家度假时的玩伴。
继而,更多回忆涌上心头,与叔叔相处的时光,他在房子和葡萄园里留下的印记,这让他发觉自己与此地的联结比他以为的更加紧密。
突然出现的一个继承权的竞争者——叔叔的私生女,让他意识到自己对这所房子和葡萄园的感情居然如此之深。
片名A Good Year是个双关,既指葡萄适合酿酒的好年份,也指主人公度过了美好的一年。
用葡萄酒比喻人生态度,之前还看过一部《杯酒人生》。
本片更直白一些,而且片中的主要人物非常符合刻板印象:英国男人市侩、自私,法国女人妩媚、率性,叔叔的私生女代表了有商业头脑、精明的美国人。
不过,本片胜在拍得清新隽永,轻松惬意,透着法国南部的慵懒,美景和美女也都很养眼。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美好的一年》是一部美好的电影。
用这一句话开头似乎过于简单了一些,但这何尝不是一部简单的电影。
当我在观看它的时候,我不得不陶醉于普罗旺斯那迷人的田园风光中,那种悠闲和诗意似乎要把人从激烈的现实中抽离,似乎在一瞬间,你的灵魂飞出了你的躯体,奔向那梦幻的田园里。
你似乎变成一个游魂,漂浮在电影的每一处场景中。
而身边所有的那些有关无关的话语和背景全部模糊,消失不见。
在这样美的这一刻,你还需要什么?
电影的开头就是一个美丽的意象:普罗旺斯的美丽田园,整个镜头是金色的。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土地,金色的灌木,金色的天空……印象中的田园总是那样,充满了阳光和雨水的春夏秋,好像永远都没有冬天的肃杀。
戴着大眼镜的小麦克斯独自坐在花园的凳子上玩耍似的抽着大雪茄,一副聪慧机灵的样子。
他的确是一个聪慧机灵的孩子,从他跟伯父的交谈里,处处透出他灵活的思维和早熟的思想。
他的伯父教会他品酒,教授他酿酒的技术——在这样美的田园里,有如此细致的生活情趣。
如果让这些醉人的田园景色不停地延续下去的话,我甚至会以为这是一部如《三峡好人》般诗意而理想主义乌托邦似的电影。
然而镜头一转,时光荏苒,小麦克斯一瞬间长大为了在股票市场中呼风唤雨的金融家。
镜头首先停在英国那著名的高耸的金融中心建筑物上,它同样熟悉地出现在《赛末点》中,似乎暗示了那是一个勾心斗角的,充满竞争和计谋的地方。
股票戏剧化地涨跌着,风华正茂的麦克斯站在人群中,自信地将它们卖出再买进,赚得大量的利润。
然后,所有的人都欢呼了惊叹了。
镜头里的麦克斯脸上带着近乎疯狂的自负。
这时的镜头色调转变为灰色的城市色调,与先前的田园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又何尝不是呢,所有的城市都有着相同的脸,冰冷,钢筋水泥色,黑白灰,重复而单调,即使是在夜里,有的也不过是霓虹灯的变幻,远不如纯粹静谧的黑暗来得丰富。
很明显,在电影的开头,镜头简单而干脆地交代了故事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背景,令人一目了然地猜出了它所要讨论的主题。
一直很喜欢电影里那种特别的镜头角度和胶片轮转那种神秘的意味。
带着颗粒,沉默地,散发着古旧的气息。
这部带着法国浪漫气息的电影在一瞬间就将自己区别于普通的好莱坞大片的现代感,有着尤其质朴的感觉。
我特别喜欢那个法国女孩芳妮穿着花裙骑着载满了水果的自行车飞驰在田间小道上的那个镜头,与麦克斯那辆先进的小汽车有着鲜明的对比。
似乎喻示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两极。
因此,那些镜头总是有着它特殊的意味,就像小说那样,在开始的开始,就充满了关乎整体的隐喻。
童年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它注定了我们每个人将变成什么样子,最终将走向何方。
麦克斯也不例外。
小时候的他,父母双亡,每一年的暑假他都去伯父的普罗旺斯庄园度假。
他的伯父与他下棋,交谈,教给他品尝葡萄酒的技巧,允许他十二岁抽烟饮酒。
在伯父短暂离开的时候,小麦克斯偷偷地移动了棋子的位置,然后毫不心虚地将伯父的军。
小时候这样果敢而狡猾的特质,以至于他长成为一个有着果断决策力和冷静头脑,富有智慧而不择手段,并且极具生活品位的男人。
在我非常不情愿地看着那些钢筋水泥的房子高耸在我面前的时候,那个叱诧风云的麦克斯,他似乎悠闲地沉醉于自己的成功。
他熟悉生活的表象,习惯于城市生活,伦敦——这个城市为人们提供了一切物质生活的保障,城市总是千篇一律的,物质充足,通讯发达,娱乐至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找到你想要的东西,想要的女人,用各种手段达成一切的欲望要求。
是的,城市是这样一个诱人的事物,在巨大的表象之后是巨大的虚无。
无数的人,像麦克斯那样的人,沉醉其中而不自知。
城市磨去了人的纯真,让他们一心看到自己的野心,不择手段地去达成它。
有人叫麦克斯“混蛋”,他点点头,承认自己就是个混蛋。
因为他不在乎,他有了他所要的一切,他这样自负,无关痛痒的事情对他有什么触动呢?
然而内心总有一些柔弱而无法拿出来的真诚的东西,它们被淹没在了日渐坚硬的为城市竞争而铸造的盔甲下。
当伯父去世的噩耗传来的时候,对麦克斯的触动还是这样大。
他已经远离他的伯父很久了。
麦克斯不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他有着商业第一的头脑。
当他回到普罗旺斯庄园的时候,商人的惯性在第一时间还是提醒着他这个庄园带来的利益,于是他想卖掉它来换取一大笔钱,并且他与那突然出现的伯父的私生女和多年以来照料葡萄园的杜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是的,惯性。
城市的惯性太大了,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突如其来的闲适生活,你并不会喜欢上它。
在乡下,什么也没有,没有热水,衣物,空调,速溶咖啡,只有阳光,田野,空气,水和蝎子。
如果你习惯于城市生活,你甚至会痛恨这里。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麦克斯开着它那辆有着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先进的迷你汽车胡乱地驰骋在乡间的小路上。
现代技术真的能够时刻为人们提供最便捷的帮助吗?
而仅仅一辆简单的自行车,就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广阔田园的任何地方。
正是那样的冲突,让麦克斯遇见了爱情。
爱情,总是在任何一个尖锐的时刻最温柔地进入,化解一切冲突和矛盾。
麦克斯驰骋商场,领略美女无数。
而在这样一个什么都缺少的地方,阳光这样灿烂,在童年回忆的边缘,美丽的芳妮打开水龙头的一瞬间,让麦克斯坠入了爱河。
她用一整个游泳池的水,浇灌了他干枯的心。
突然,那些股票,金钱,豪宅,在一瞬间变得不重要了,只有面前的这个女人,展现了另一个世界。
她的出现,使一切都变得有意义起来。
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芳妮的出现,才使麦克斯改变。
那些童年的回忆和话语,是植根在心底里永远不会改变的东西。
你无法抗拒地,在每一个你曾经存在过的地方回忆起一切你做过的事情,况且它们这样美好。
下棋,打网球,游泳,酿酒,听故事,模仿伯父的笔迹写支票……在你长大之后,在繁忙的工作里,如何还能有空闲的时间来静下心来做这些事情。
伯父让年幼的麦克斯在输掉网球比赛后欢呼他自己的失败,他说:“只有知道失败的滋味,才能够更珍惜胜利。
”而在多年以后,你知道你走错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如何能够坦然地接受失败,你的眼睛里只能容下胜利,胜利,胜利……胜利似乎成为一种惯性,而你也将日渐麻木。
然而你却永久地记得,记得那些美好的事情,心向往之。
在这个时刻,有了被停职一年的机会。
麦克斯可以安然地住在乡下,习惯他日渐悠闲的生活。
他与伯父的私生女相处,与杜福相处,日渐了解他伯父是怎样一个人。
伯父是英国人,却常年住在普罗旺斯。
热爱女人,却一生未婚。
他一无所有,唯一的遗产就是这个庄园。
普罗旺斯不同于法国的别处,它是诗意的化身,是诗人的缪斯。
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够安之若素,而他的伯父就是。
尽管我不习惯美国人出现在英国人和法国人之间,但伯父的私生女却的确是个比麦克斯更合格的继承人。
她知晓庄园的价值,知晓这一大片葡萄的价值,无论它们品质好坏与否,因为它们聚集着杜福十多年的心血,倾注着太多的感情和不舍。
她阅读她父亲的日记,她知道这一切对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而卖掉庄园是绝对的背叛,和不能瞑目的伤怀。
没有多少人能够生活得如此从容,安于田园生活,自给自足,不去羡慕城市的丰富。
相对于千篇一律的东西,生活对于他来说永远向新的可能性敞开。
因此他不接近单调的城市生活,不与一个女人相守终生。
他永远听从自己的心灵说话,曾经爱过,然后不爱,不爱则不爱。
在若即若离中,事物保持着最完美的状态。
其实他本就一无所有,生来一无所有,死去亦一无所有,所有的人生不过是来这世间走一遭的过程而已。
我相信,在他接近死亡的时候,他决不会带着任何的困惑,安然如坠入睡眠般消逝。
这庄园活出伯父的人格。
不过,就算他不是那样想的。
整日生活在这样美的地方,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我一直是一个坚定的田园派,这特质在我第一眼看到那美丽的庄园时就显露无疑了。
我爱刘亮程,我爱《一个人的村庄》,我爱《虚土》,我爱《瓦尔登湖》。
我一直都梦想着有一个自己的庄园,自给自足小国寡民与世无争。
捧着采摘的鲜花,牵着黑色的骏马,乘着落日去收割庄稼。
那些在普罗旺斯的暑假改变了麦克斯的一生,他没有别人,只有伯父。
除了伯父,他对别人没有信心。
或许是这个原因,造成了他的自负,使他像一只一直在飞的鸟那样,充满了警觉,不轻易停下。
他不习惯表达内心最深厚的感情,他最爱伯父,却从未说出口,是何其遗憾。
大爱无言,我们总是无法对我们最深刻热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们总是感到无奈并且保持沉默。
在这个麦克斯最熟悉,最热爱的地方。
他认识一切,他完整地享受阳光,雨露,美酒,佳肴,歌声和爱情。
在这美好的一年里,这些东西改变了他。
没有人能够抗拒这美妙的自然对心灵本质的冲击,神在夜里的寂静里与你对话,灵魂在歌唱,没有人能够抗拒它。
在麦克斯的内心,是有从容的。
因为对伯父日渐深刻的了解,麦克斯也在接近生命的本质。
其实他的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在混沌的尘世中染上了尘垢——如佛陀所说。
而这美好的一年让他的心洗净铅华。
卖掉这庄园,代表伯父在他的心里彻底死了,而他的心也跟着死亡了。
他知晓了这庄园的意义所在,是伯父一生的心血,是伯父的影子,它应该被懂得珍惜它的人继承。
所以麦克斯用伯父的笔迹伪造了遗嘱,其实,它代表的也就是伯父的心声,因为麦克斯已经读懂了伯父的一生。
他将庄园留给了伯父的私生女克里斯蒂,结束了他的假期,回到了公司。
回到公司后,他不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操控者,然而他并不计较。
面临着重回工作继续赚钱和一生无忧的选择——其实那也不是一个选择了,答案赫然地显现在他的心里——他选择了后者,又回到了乡下。
离开之前,坐在那个冰冷阴暗的办公室里,梵高的向日葵被突兀地挂在光滑而死板的墙壁上,老板说:这是梵高的真迹。
而麦克斯却回答:说不定真迹倒是在别的地方呢。
这是一个隐喻。
梵高的向日葵绘画于田野之间,生于田园必将回归田园,挂在普罗旺斯小餐馆阳光下斑驳墙壁上的仿制品,倒比挂在阴暗的现代办公室里的真迹更为真实呢。
就像我们的心灵,本就该存在于它原初的地方,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纯净。
物质的富足和心灵的完满,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后者。
在山中修炼的隐士们,他们并不寂寞。
但是,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生活一生是极其需要心智的。
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强大,如果你没有接近生命本质的勇气,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仰,你将对它敬而远之。
因为你不够从容。
麦克斯拾得了那种从容的智慧,这智慧让他面对突如其来的破产。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相信,他可以从容地在那个美丽的地方生活。
太完满了,阳光空气,美酒佳肴,爱情和生活。
还有酿制的上等的葡萄酒,可以富足地度过一生。
欲望总是无止无尽的,而知足则是从容最初的原因。
《美好的一年》这部简单而温馨的电影并不深奥,触及的却是人内心最本质的情感。
其实幸福也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并不是拥有多少财产所能计量的。
与爱人在大树下相拥相吻的时候,我觉得,即使一无所有,而那似乎就是全世界了。
看到网上有人说,《美好的一年》改变了他的一生。
尽管看过许多电影,我还是不能相信有哪部电影会使一个人真正地改变。
活到现在,见过许多浪子,也见过许多所谓失败者或成功者。
他们有的人改变过,有的人没有,而改变的那些人从来都不是因为电影而改变,而是因为生活。
即便如此,《美好的一年》仍然值得一看——哪怕它不是最好的电影,但是其中讨论的问题,放在当下却是最值得探讨的。
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到了一个桃源仙境改变自己,这样的模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套路了。
但是雷德利斯科特的导演牌子响当当,拉塞尔克罗和马里昂歌迪亚的演技也足以使这部戏称得上优秀。
法国小镇的风光被拍得清新唯美——在我看来,整部电影的光线都相当优秀。
在斯科特的电影中,这一部的题材算是最安宁的了(我又想起来《异形》了……)。
可是这样的题材,想要发挥演技和导演功力也并不容易,对于拍惯了大片的斯科特来说,相信这次的拍摄过程应该是令他痛苦的——不用大场面的控制力,打光不用烘托气氛,也不用制造什么视效特技,只要把法国风光拍好,几个演员发挥正常就可以有不俗的效果。
这样一来,很多斯科特喜欢的拍法都用不到了,好比想开法拉利却给你个二八,心灵应该倍受打击。
平心而论,两个主角演这种小情小调当然没问题,但是也仅仅停留在了“没问题”的阶段。
马里昂歌迪亚演尽了《玫瑰人生》中浮华背后的大气与从容,拉塞尔克罗把拿奖当成上班:纵然克罗在片中要演绎出一个风景看透的过程,但这样的角色对他们来说仍然是法拉利和二八的区别。
结果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出炉了,但是这样的优秀却显得有些不痛不痒。
习惯了斯科特的大场面的影迷可能会有人喜欢换换口味,而对于长期追随欧洲电影的观众来说,这样处于意料之中的成功之作就等于是失败的。
我们最无法揣摩的是他人的想法,对于斯科特也是一样。
他的转型之作可以说毁誉参半,但是作品中的一个闪光点仍然值得注意,就是影片讨论的核心问题。
在《美好的一年》之前的同类型电影中,说是浪子回头也好,说是看破红尘也好,总归是作为个体的“人”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的缘由却总是没有太多人愿意关注的,由此使得太多作品中主角的思想转变流于表面。
而在《美好的一年》中,这个缘由有了进一步的探讨。
“人”是极为复杂的个体,它会因为不同的地域、年龄、种族、信仰等等因素而产生太多的差异,也决定了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会因为同一个原因而产生同样的转变——那么,让电影中的主人公从金钱至上转变为崇尚宁静致远的乡村生活,其动力到底来源于哪里?
由于人有太多的差异性存在,因此用个体差异来解释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
所以,答案只能到人的共性之中去找。
这样一来,答案就变得显而易见了——“人”对自由的渴望。
克罗饰演的麦斯处于喧闹的伦敦证券交易所,他有令人艳羡的财富和黄金的年龄,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自己的生活是华丽而美好的,但是他正在做的事情却没有使他换得自己应得的幸福,他的财富并没有使他享受到生活的美丽,反而使他为了自己的财富而奔波——一个典型的守财奴的故事。
在重返故乡小镇之后,他改变自己的原因是他在这里发现了自己其实并不具备的自由与幸福:“人”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是不可阻挡的,富足与成功并不能满足这种渴望,只会对人造成满足感和错觉。
斯科特很聪明地把自由与幸福的隐性含义具象为法国浪漫的小镇风光和一个质朴妩媚的女人。
由此看来“美好的一年”似乎是对于人生旅途的最美丽的诠释了(提到人生旅途,幸亏斯科特没把电影拔高到宗教高度上去,那对这部电影来说很有可能是一场灾难)。
《美好的一年》也许并不会成为经典,但是关于“真正的美好”这个话题肯定还会继续讨论下去,而对于现在的世界来说,我希望《美好的一年》是最好的答案。
很多时候输会让人增进智慧 和赢一样值得庆祝BOTTLE THE TRUTH把美女留给没有想象力的人葡萄需要的不仅仅阳光和雨水 有一天葡萄藤也会唱歌给我听Fogive my lips, they found joy in the most unusual places他的蓝色衬衣上 有淡淡的柠檬香 我想有一天 遇一个黑夜 我会揪住他的领口踮起脚尖 吻他的唇 因为 我们开始在日落 不会有未来……一年好时光 good time 游走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股票证券 和 法国乡村阳光酒庄葡萄园美唇 之间轻快旋律环绕不断 带着你旋转在这样的一个浪漫国度 葡萄需要遇见一年好时光 对的阳光对的雨水 酝酿出无与伦比的口感芬芳麻木的心 不小心沦陷在那样的慵懒国度 随舞曲轻轻摇摆 园子里 喝着葡萄酒 晒一整个下午的阳光……有一天遇见一年好时光
今天去书店淘书,看到这本《一年好时光》只卖8块钱,后来赶紧上豆瓣搜搜书评。
不过结果还是没买,因为店员催着要光门。
当时就在想好像这本书被拍成一部电影了,结果回来上豆瓣一搜若然是这样的。
所以就开始看一下这部电影,如果好看的话,就去买这本书收藏一下。
不过这部电影整体感觉一般般。
不过还有一些做的不错。
音乐真的不错。
还有一些对白很有意思:Winning isn't everything. It's the only thing.Man learns nothing from winning.The act of losing, however, can elicit great wisdom.Frenchmen's hand is his word. An Englishman's word is his bond.Concord? Deal.还是很喜欢罗素克劳啊!
刚刚看完《美好的一年》,趁着眼热,赶紧写点字。
故事就是这样展开的,一个成功的英国证券商Max,因为叔叔Henry 去世,回到在普罗旺斯的庄园,继承遗产。
Max本是打算将叔叔的房子,花园,加上一个不是那么值钱的葡萄园打包卖掉.可是,Max在生意场的得意,也让自己的手下巴不得他永远也消失,于是他们用计,让他暂时回不了英国。
老天开眼,这些日子也不算无聊,Max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姑娘Channel,并不自觉地爱上了她。
就是这样,普罗旺斯给了Max生命中最美的东西---享受生活的心情,美女,美酒,美景,最重要地是,在这里Max找回了生命的意义,回归平凡和阳光。
片子比我想象中的好,简单自然,不做作。
一个在伦敦证券业唯利是图的商人,有些自负,但是眼里除了钱没别的。
这在片子开头,当他还是个小小少年时,和他叔叔Henry下棋时耍的小花招就已经露出端倪了。
而且在知道自己的叔叔Henry去世时,也并不是太难过,只是念着普罗旺斯的地价和行情如何。
情节往后走,才发现Max本身并不是一个真的冷血动物,他的市侩,或许是伦敦证券交易这行锻造出来的职业素质。
片子的情节其实并无新意,讲的就是在城市里疲于奔命的人,回归到童年时侯的美妙感觉,或是说,自己生命的本真。
这是现在都市人可以需求短暂心灵安慰的良药了,说来说去,就是“桃花源记”。
可是这片子,让人还是觉得值得玩味的是它的细节的细致,细腻,温暖。
台词也很让人回味。
比如Max告诉葡萄园工人自己想追Channel时,那工人说“Recall what proust said:'leave pretty women to men without imagination'.”(普鲁斯特说过“漂亮女人只有和没有想象力的男人才般配。
”) Henry叔叔在酒窖里提醒小MAX 什么对酒最重要,机智地说道“ask me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comedy." Max老实的问他"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comedy?" Henry咧着嘴,拿起酒杯,提高音量,答道“timing!”说完,MAX就懂了他的意思,飞快地跑开了,嘴里重复着“Timing....”. Henry叔叔在Max小时候,教他如何成功,在Max顺利地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之后,对Henry的回忆,又让成人后的Max有了精神方向。
结局当然是,MAX放弃了伦敦的都市人身份,和channel幸福生活在普罗旺斯的阳光下。
必须说到一点,理性现实的美国人,还是交代了一下,就算Max放弃了证券生意,他的生活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因为Henry叔叔留下的葡萄园根本就是个宝藏,因为它出产的葡萄酒可一点儿也不便宜。
关于葡萄酒的电影,总是让人觉得香溢恬静。
上一次沉浸在某种孤独寻找的情绪当中的体验,是《杯酒人生》带给我的。
保罗·吉亚玛提猥琐的长相可爱的表演,为那次加州之旅曾趣不少。
一个失败者寻找自身价值的故事,总是让普通人觉得许些温暖。
再早一些,基努里维斯曾经在加州的纳帕山谷上演过一段浪漫的《云中漫步》。
如今只记得那个叫埃塔娜的意大利美女,赤着双脚踩葡萄,汗水、葡萄汁、汗毛以及阳光交织在一起的性感极美景象。
以上是美国葡萄酒。
清香,甜美,口感上佳。
新世界葡萄酒正如美国的历史,短暂而蓬勃,简单却流行。
本人爱喝美国酒,原因无他,就好比爱喝可口可乐,因为好喝。
本片的故事发生在法国的普罗旺斯,那里是法国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
普罗旺斯的葡萄酒糖份高,酒精度高,正如影片中的色彩斑斓的花草,风情万种的女人,以及耀眼明媚的阳光一样,浓郁醉人。
罗素克劳饰演角色来自伦敦,一个钢筋水泥铸成,总是雾色阴霾的地方,与普罗旺斯形成鲜明对比。
这正是导演独具匠心的地方。
人们总是在追求自以为重要的东西,譬如在喧哗吵闹中生活,在勾心斗角中工作。
然而却轻易放弃人生重要的东西,譬如与家人一起的经历,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还有心中的那份挚爱。
玛丽昂.歌迪亚穿着花裙骑着单车穿梭在田边花间的时候,我仿佛一脚踏入天堂。
这是一部关于回归的电影。
前面忘了说,法国葡萄酒的另一个关键词,怀念。
因为时间绵绵,所以怀念。
当男女主人公相认出是儿时玩伴的那一刻,他们的爱情如葡萄发酵般的香韵沉淀。
在那田园风光里,斑驳的古宅中,不仅保存着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和对长辈的亲情怀念,还珍藏着那份从儿时便生根发芽的美好爱情。
人生大多时候在挣扎拼搏,也许迫不得已。
但也一定经历过美好的东西。
那些美好的东西,或不在那里,或还在那里。
希望有一天,再会相遇。
麦克斯不禁抱怨道“这里的生活不适合我”,然而,他的邻居,告诉他,“不,是你不适合这里的生活”。
这句简短的对话,道破了麦克斯对于生活的偏见——乡村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心态。
真正的适应,是去融入其中,欣赏其间的美好。
麦克斯所面临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的隔阂,其实是所有现代人的困境。
个体追求外在的成功,比如高收入、高地位、社会认可……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忽略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
而因过于专注于个人目标,我们也可能会忽略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于是就陷入了与周围环境的隔阂之中。
麦克斯在来到普罗旺斯之后,宁静景色和淳朴人情为他提供了追求内心平衡与精神满足的机会。
儿时的回忆重叠于当下,和田园的亲密接触让他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古老联系,和当地人的互动让他重拾对人际和社区的信任。
在这里,他与自然、土地、传统等事物达成了重新连接,而这些是人之为人的东西。
在这里,时间慢了下来,不再是分秒利益必争。
葡萄酒在电影里便是时间的表征,葡萄酒是时间的熟成和沉淀,葡萄园的主人亨利曾对小时候的麦克斯说起葡萄酒,他说,这酒绝不会撒谎。
正如葡萄酒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品质,人们也应该在生活中懂得等待和体验,去细品每一个瞬间。
电影呈现了许多空镜,这些空镜仿佛才是电影的主角——清晨,葡萄藤被轻雾围绕,与蔓延的绿意纠缠,傍晚,金色的夕阳洒在晶莹的葡萄果上。
仿佛是在呼应阳光,街道边的古朴楼房也有着金黄光晕。
广场上的喷泉水花飞溅,夜晚的烛影与水柱相呼应。
这种种都是慢下来才能注意到的美景。
片子里有个情节,麦克斯掉入庄园内废弃的游泳池,只有靠注水才能脱身。
他在水中浮沉,绷紧扑腾会下沉,放松反而会仰漂。
这个不起眼的片段是整部电影的注脚。
唯有解放内心,才能在人生的汪洋大海中轻盈地浮起。
最后,麦克斯选择留在普罗旺斯,在这“美好的一年”,他收获了爱人、朋友,还有浓醇的葡萄酒。
这份丰收时刻,是阳光雨露的赐予,是葡萄的努力和酿酒人的执着,是大自然与人工共同打磨的珍贵礼物。
-by《3号厅检票员工》https://mp.weixin.qq.com/s/kCq2aIwscy5GDB7kJPxGIQ
情节上有点像回忆的点点滴滴,同样是大都市的上班族到乡下重新找寻自我的故事。
轻松,幽默,浪漫,所有令人感到身心愉快的元素都有了,和海报一样,醉人的阳光,看着那么舒服。
黄金搭档大牌导演Ridley Scott和大牌演员Russell Crowe继角斗士之后的再续前缘,不过这次是小众作品,不为票房做大片,可见两人对原著改编剧本的喜爱。
最开心的是,我们再一次看到了Russell Crowe,这位性格演员,这位不重名利,相貌平平却浑身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男性魅力的天生演员,在好莱坞众多男星中独步天下,只能用无可替代来形容他了。
和他配戏的女主角由法国头号女星(实在缺知名度高的)Marion Cotillard饰演,还没表妹漂亮。
说是a good year,在我看来完全算得上是a perfect year,羡慕啊.......在法国这个美食国度,两个英国人点菜唧唧歪歪,借他们讽刺了一下英国的fish&chips,哈哈。
PROVENCE的风景倒是有,可是调调太美国了,节奏快、肤浅。
不知道老彼得参与创作这部电影没有,估计没有。
几乎找不到小说营造的纯真的浪漫的乡下的感觉。
而且,有个情节似乎没交代清楚:那个络腮胡子刻意隐藏的葡萄酒的秘密,后来没下文了?
小说里头可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啊,也许是影片翻译得不好,好些字幕驴唇不对马嘴。
再美丽的地方,一个人也承受和分享不过来!埋在那里也许可以!
什么狗屎片子。回程看的。
彼得梅尔的那份恬淡幽默完全消失不见,只有拙劣的撩妹历程~
喜欢这种类型啊 轻喜剧 风景也好
歌曲好听。画面漂亮。原来拉塞尔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铁拳男人适合演喜剧么
又是一个两小无猜,不过男主实在是太老猥琐了……Marion Cotillard美爆了,女神啊。法国……依然是我想去的国家。
就,很落俗套
??我干嘛要浪费两个小时看这破玩意,可能跟我八字不合吧好难看
CHC有好片,在电视上也能看真好,Marion Cotillard真美
Russell Crowe
本来还以为会是一部欧美式的田园电影,没想到通篇大幅笔墨都是一些无聊的日常琐事,失望!
高清频道播的。风光片。
我不是很喜欢这种片子结果点开一看发现是雷导我震撼全家(我还tm把罗素克劳认成了凯文史派西……
飞冰岛的飞机上看的,无聊又肤浅
一星给Marion
这部电影有我喜欢的一切元素,打十星都不为过。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喜欢了!!!美丽的景色,美丽的人儿,美丽的音乐,美丽的风情~~我爱死那个闻墨水儿的镜头了!!!!!于是这将成为我最最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子涵同学你快看吧。。我觉得你也会喜欢的!!!彼德梅尔真的好棒啊
风景片…
好风景
懒懒的节奏,有趣的法国,美丽的女人,还有不知道谁酿造的“迷失的角落”。“我在这里生活,满怀深情地伺候每一颗葡萄,被葡萄藤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