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女主和男主1是患者和医生的关系,但是女主和男主发生感情并发生关系,时间长了之后女主发现男主有心理问题,并且因爱生恨要干掉自己,因此为了摆脱男主并要点生活费就开始对男主1进行设置。
男主接受了女主的设置,主动联系了毒友及艺术品贩子(男主2),开始下手偷画(这里有点问题,催眠的能力也太大了吧,还是之前女主就为男主1进行铺垫),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男主1偷了背叛男主2偷偷藏掉了画,但是由于男主1被揍,因此记忆产生紊乱,所以把路人A(美女)当做女主给干掉了(这里就有第二个问题,男主1意识到女主被干掉了,是不是应该接触催眠了呢),并把画放在路人A的车子里,并走到外面被救。
之后,剧情正常发展,女主第二次遇到记忆紊乱的男主1和男主2,女主为了自保(这是本人分析,当然不排除女主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妹子)与男主2搞上了(也有可能让男主2觉得搞上了女主),男主1随着女主的各种设置,解锁了部分记忆并根据女主的要求干掉了配角1、2、3,但为什么没有干掉男主2,本人还是认为为了自保(反正男主2已被催眠,关键时刻可以挡子弹),男主2也确实做到他门板的作用,完全吸引了男主1仇恨,当然也不排除女主对男主2有一定感情(这水性杨花的白虎妹子)。
最后,女主为了不要再伤害人命(路人A泪流满面),或者因为剧情最后需要男主2来陈述,总之男主2侥幸留下一条命(侥幸绝对是非常客气的说法,剧情需要嘛)。
本人分析认为,女主是一个有仇必报,有恩必还,未达目的不惜任何手段的女汉纸(因为正常人碰到这种事情早就买机票逃命去了),男主1是一个心理依赖严重的娘泡,男主2本人比较喜欢,有点坏但又不失男人的风度(从他这么用心的吸引男主1仇恨这点来看)
再三思考以后得出结论——一切都只是幻想。
最近整理硬盘,发现一些多年前下的电影没看,于是就看了这部电影,看完第一遍感觉很迷、很懵,因为剪辑的太混乱了,并不像《穆赫兰道》那样应用心理学现象做出的突兀的那种懵,只是单纯的乱。
反复快进快退后,终于弄懂了剧情,并基于穿帮镜头,给出了3星的评分。
基于女主的真实存在与否,存在两种可能(按可能性排序):推论1、男主在和女主交往嘿咻后,对着玻璃(敲玻璃)产生的幻想(他占有欲极强)。
通过片中反复出现的男主西蒙嘿咻完后在床上对着玻璃发呆并敲击和片尾最后的敲击声可以推断(这个我不得不服,网友真的强大,我以为没有彩蛋,结果看评论里面有个人提到,一去验证,md真有!
)推论2、男主在看《空中的女巫》这幅画时发呆产生的幻想(通过两次重复的在空无一人的拍卖会上圣光照射男主西蒙推断)先来看看这幅全片重点《空中的女巫》这幅画!
画中一共有6个人,3个戴帽子的女巫和一个女人(分不清男女,我更倾向于是女人,后面细说)在空中,地下有一个抱头的人趴在地上,还有一个披着斗篷的人摆出那种邪教组织祭祀的手势,右下角还有一只驴子。
反复推敲电影后,我的理解是三个女巫分别代表暴力(那个壮硕的黑人,还代表着Muscle肌肉)、欺骗(那个带防毒面具扔催泪烟雾弹的)、偷窃(另一个偷车然后停车堵住特警6人组的光头,一看就有小偷的气质,堪比窃格瓦拉,走在路上警察得按那儿盘问一下,去别人家做客主人得把银器都收好喽),可以理解为原罪或罪恶什么的。
中间那个女人可以和另一幅画《风流女伯爵》联系起来,代表着(乱)性。
她在被三个女巫调戏,其中一个在kj。
而地上的那个抱头的人,就是男主西蒙,胆小脆弱而容易嫉妒,画中他嫉妒皮斗篷的人,片中嫉妒弗兰克,实际生活中嫉妒他的上司弗兰西斯(即他幻想的Frank,正式化的名字是Francis,不懂的可以搜索“Frank和Francis”)。
那个皮斗篷的人是弗兰克,代表Nerve勇气。
至于驴子代表什么,我就不清楚了,愚蠢?
要不怎么蠢驴蠢驴的叫着,哈哈!
所以,我的理解是:推论1:男主懦夫西蒙现实生活中嫉妒心重,嫉妒其上司弗朗西斯,并且在卖画前上司曾跟他开玩笑打赌称这画能卖到2500万,所以引出了“赌博”。
而男主迫于工作压力,产生了精神问题,去看心理医生,邂逅了女主。
两人关系逐渐亲密,因自己的占有欲、控制欲极其旺盛,在一次嘿咻后对着玻璃产生了整片的幻想,带着对上司的嫉妒、对自己懦弱的憎恨、对女主的执著和着迷幻想了整个故事,最终化作勇敢的弗兰克,在发呆走神中不愿醒来,最后在自己敲击玻璃的行为和声音作用下醒来,影片戛然而止。
推论2:男主懦夫西蒙现实生活中嫉妒心重,嫉妒其上司弗朗西斯,并且在卖画前上司曾跟他开玩笑打赌称这画能卖到2500万,所以引出了“赌博”。
而男主迫于工作压力,产生了精神问题,去看心理医生,邂逅了女主。
两人关系逐渐亲密,因自己的占有欲、控制欲极其旺盛,导致打了女主,后来女主离开了他。
然后恰逢演习,他坐在空荡荡的拍卖会,盯着那副画,走神产生了幻想。
他杀死了自己懦弱的西蒙人格,留下了理智勇敢的弗兰克(为什么理智勇敢,因为他是抢劫犯的老大!
)。
幻想的最后他纠结于是否选择忘记女主的艰难抉择中。
后来那个敲击声可以解释为别人敲门、上司发现西蒙走神了敲击桌面提醒他或者什么,打断了他的幻想。
至此影片戛然而止。
这女的我猜是男主幻想出来的“风流女伯爵”
风流女伯爵是有黑森林的,而女主也是,后来和男主交往,为他除毛
拍卖现场预演这个画面在后面又出现一次,我在第一次看过后,复盘感觉这或许可以判断真实和幻想,后来发现一部分能解释通,一部分又解释不通。
或许导演就是想要塑造这种亦真亦幻的混乱氛围,让观众思考到底什么是真实。
类似这种探寻真实的真谛和意义的电影有很多,尤其是赛博朋克风格的电影。
我觉得这幅画也是一个关键点,导演似乎想说明什么。
试想画家坐在自己的油画前画着包含自己的画,像极了现在我们看自己PS背景(比如命名身后是墙,却P成了埃菲尔铁塔)后的自拍照,这种感觉亦真亦幻。
毕竟你是真的,但图又是假的,你根本没去过埃菲尔铁塔,所以整个画本质上是假的,而你的真实存在又给其增加了真实性。
观众不明就里,自然会猜想你可能去过埃菲尔铁塔。
老伦勃朗也未必出海遇到过加利利海上风暴,但他把自己画入画中,这就增加了画的真实性。
这个电影真的是不太值得看,剪辑的太过混乱,但经得起推敲琢磨。
因为其太过混乱(混乱程度比《穆赫兰道》要高,但突兀性没后者高),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回答一下其他影评里的疑问:1、Q:抢劫案真实发生了吗?
A:并没有。
通过抢劫案4个劫匪的荒诞行为就可以看出是假的,比如(1)黑人拿个大棒就给保安吓愣住了,保安大叔你是蛀虫吗,没枪吗,雇你何用?!
黑人你当你巨魔之王呢!
巨魔之王(2)投催泪烟雾弹的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3)光头王偷了骚气的粉色奇瑞QQ就把特警6人组给困住了,特警的智商呢?!
(4)弗兰克他们是怎么藏枪进去的,又是怎么通过消防管道下来的,看着就鬼扯!
(5)西蒙一直是怕弗兰克的,在后面理智勇敢的弗兰克却怂了,灭火器修理了弗兰克一番后,和他身份互换,西蒙变得勇敢疯狂,弗兰克丝毫没想过反抗,拜托,老大的尊严呢?!
2、Q:是男主西蒙多重人格分裂吗?
A:我觉得只有2个人格,西蒙、弗兰克。
其他几个配角,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表!
3、Q:女主真实存在吗?
A:是的。
如果是推论1,嘿咻完后的幻想,那他们正在热恋期,但男主占有欲太强,对着镜子产生了整个片子的幻想。
男主本来就有精神问题,所以才会去看心理医生、与女主相遇。
如果是推论2,在预演时坐在拍卖看着画产生了幻想,那就应该是女主和男主西蒙分手离开了,片中分手原因,交往经历很可能是真的,这也呼应了《加利利海上风暴》,使得他的幻想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迷惑性。
下面是一些佐证我推论的截图,请细品,细品,再细品:
期初我以为男主通过看自己受伤的手指来判断现实还是幻想,类似《盗梦空间》
服务员小哥
男主感觉在哪见过服务员小哥,服务员小哥也感觉在哪见过男主,基情四射
敲玻璃
幻想中弗兰克带女主回家嘿咻,这有个穿帮Bug,此处弗兰克家在顶楼
从走廊看出明显不是一楼!
进门还要输密码
此处弗兰克变得懦弱、不自信了,明显是西蒙的人格要主导占据身体了,可以参考《24个比利》
这个是西蒙幻想在弗兰克家枪杀4人前想要借上厕所逃跑未果时弗兰克家的门,在一楼!!!
西蒙初逢服务员小哥!
你们是脸盲吗?!
这络腮胡大叔明显就是弗兰克!!!
Work hard呼应之前的控制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的work hard
西蒙的上司名字
第一次出现work hard
看到最后,虽然电影的结局看似是一美被当做炮灰,被前女友女心理医生撞死了,而弗兰克虽然知道画被女医生拿走,但是因为她说到画 会让她想起弗兰克,所以他不打算追究了,让女医生带着画逍遥了。
但是作为一个一美fan,看了这部混乱又烧脑的电影后,我对于结局有一点小小的自我猜想,也可以算是聊以自慰吧。
我以为整件事其实是一美和女医生设下的局。
整部电影以一美的角度开始,一直到弗兰克终于同意让一美去找医生治疗,恢复记忆,算是这个局的第一部分,就是要让弗兰克觉得他是事件的主导者,他提出找医生的,这件事里面没有猫腻。
第二部分就是一美一个人接受女医生治疗,事情有些进展,但是又没找到画,这让弗兰克一群人看到了希望,引出他们四个人也跟着接触了女主。
第三部分是女主让弗兰克接受一美爱上她,并且为她吃弗兰克的醋这个设定,以此来催眠弗兰克爱上女主(从这里开始弗兰克一直被催眠直到最后在水池中醒来),为以后她逃脱弗兰克的追踪做铺垫。
最后一部分是弗兰克被催眠,发生他们开车到一个偏僻地方,女主为了救他撞死了一美,然后女主带画离开,送视频,让弗兰克彻底忘掉这些事情。
这里面电影给了好几个铺垫:第一,一美在被催眠的时候,有好几次到关键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他敲窗户的声音,然后他就被催眠的程度就减轻了,不再按着女主设定的程序走了,比如说他在催眠中约女主吃饭,女主握着他的手,本来设定是要make love,结果他敲了一下窗户,就醒了,之后送女主坐车走了。
之后女主才说出什么嫉妒啊,去弗兰克家啊,然后跟弗兰克make love,催眠他啊之后的事情。
还有在坐车穿过向日葵地,一美从车窗向外望的时候,他敲了下车窗,后面他没想起来画在哪。
电影了他敲了大概三次窗户。
第二,在后面一美听到弗莱克他们说找到画也会杀了他的时候里面是弗兰克之前就看过的那场球赛,所以说是是弗兰克的催眠幻境里面。
第三,一美在杀人的时候女主别人没拦,就最后杀弗兰克的时候拦着了,是因为在弗兰克的催眠里,要继续计划了,不能让他死掉。
第四就是最后弗兰克在自家游泳池里面清醒过来了。。。
就这样吧,如果有逻辑漏洞也是正常的,本来是我自己脑补出来的,哈哈
这部叫做“迷幻”的电影,讲的是油画和催眠的故事,眩美如画,迷幻如梦。
Elisabeth是催眠师,她代表的是梦,有对Simon的梦,也有作为黑人成为新英格兰女性的梦,她的职业就是给人带来好梦,当然也可以给人带来噩梦。
而电影的另一端是画,Simon代表着画,有他偷的画,还有他执迷的那副画,他不会作画,却创作了这个罪恶如画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讲的,Simon监守自盗帮忙打劫拍卖行名画,但是Simon被打成重伤。
出院后,Simon遇到了麻烦,画丢了,而Simon陷入了失忆,记不住画是否被自己藏了起来。
于是Frank找来Elisabeth,对Simon进行催眠记忆。
他们一开始没有告诉Elisabeth他们是在找画,Elisabeth发现了有人在监听她的治疗,于是要求Frank加入盗窃团队帮助Simon找画。
通过了好多种催眠法,Simon终于记起了什么,但是Frank不再相信Elisabeth,Simon好像失去了控制,原来Elisabeth从一开始就催眠了Simon,而Frank不知情,她是为了惩罚Simon对她造成的伤害。。。
作为女权主义的电影来讲,整部电影对于Elisabeth的塑造有些过于,而Simon显得太无力。
Memory is locked in a cage,当Elisabeth说这句话的时候,罪恶、仇恨、命中注定。
经过最后的打斗,Simon,这只愤怒的公牛,终于停下来了。
随着汽车掉落,用自己的性命完成了画作的最后一部分,整部剧的主题升华到了迷幻上,博伊尔用一连串镜头、迷幻音乐表现出电影罪恶与美的基调。
Simon是那个执迷于画作的人,他也是创作这部如画作般故事的人。
执迷不悟,自食其果。
But,it's not memory in a cage,Simon is.
《迷幻》是一部很难找到合适的语言来来形容的电影。
丹尼·鲍尔用令人目眩的镜头角度和反差强烈的色彩考验着观众的心理和智商。
《空中的女巫》是一切的开始,也是结束。
这幅油画里,空中漂浮着的三位戴着尖角帽的女巫。
她们怀抱中的男子看上去惊恐万分痛苦挣扎着,似乎就要摔下去。
在画面下方有一个蒙着白布摆布双手摊开的人,他双手的大拇指同时篡在其他四个手指里,这个手势叫做figo,意味着躲避魔鬼与邪恶。
左下方有一位看上去很痛苦,伏在地上的抱着头的人。
在画面的右下角,有一只几乎被黑暗的背景吞没的驴子。
那么在这幅看上去痛苦不堪并且毛骨悚然的油画里,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丹尼·鲍尔?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
在电影中,他被称作是“第一位描绘人类思维的画家”。
戈雅的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的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的表现主义作品,他的一生总在改变。
戈雅的父亲是镀金匠,母亲出身没落贵族,从小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
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凄凉,在辞去了担任了宫廷首席画师多年后,妻子去世,戈雅身染重病,双耳朵彻底失去听力。
在生命中剩下的岁月里,戈雅过起了深入简出、与世隔绝的生活,终日躲在自己的“聋人屋”里作画。
在失聪后的第五年,戈雅创作了这幅《空中的女巫》。
电影里另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催眠。
催眠历来是电影中最神秘、最迷人的的元素之一。
在《迷幻》里,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力量和意义。
催眠治疗师Eliza除了可以治疗各种心理疾病,还可以使主人公Simon忘记自己扭曲地爱着她的事实。
也正因如此,改变了电影中三位主角的命运。
丹尼·鲍尔使用了大量冷暖相交的色彩,意在构建一个由记忆的正面和反面,还有碎片组成的世界。
Frank的家中以黑色和棕色为基调,而Eliza的家中则用以代表热情和野心的橙色。
除此之外,片中运用了大量白、蓝、棕、绿等或冷或暖的色调。
丹尼·鲍尔同时还都运用了大量的,复杂的,造型各异的镜子、玻璃等反光镜面,用来表现Simon破碎残缺的记忆。
詹姆斯麦·卡沃伊当属在这部电影里独挑大梁的人,他是近年涌现出来的优秀的年轻演员之一。
他那种可以在平静之中突然爆发的表演风格让我想起年轻时的杰克•尼克尔森和颠峰时期的尼古拉斯•凯奇。
但是这迷幻里有些时候他的情绪转换的节奏似乎太快,有时候情感强烈到会令人出戏的地步。
而罗莎里奥·道森的表演是最让人吃惊的。
年幼成名的她之前给人最深的角色便是与昆汀塔伦蒂诺和罗德里格斯两位邪典怪才的合作。
然而在这部迷幻里她居然也可以扮演或是温柔迷人或是危险致命的蛇蝎美人。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没有什么期待,也没什么了解,看完之后,才发现这部片子想要懂有点困难,于是搜了搜网络,想找个现成的解释,但是发现没有一个靠谱,于是自己又看了一遍,自认为看懂了,并且多了些体会。
有人说,这部片子的风格有点像《盗梦空间》,我觉得除了现实与梦境难以分开这一契入点很像以外,整体风格绝对是大相径庭,盗梦空间整体感很强,只做一个假设,其余顺理成章,而《索命记忆》故事有些凌乱,不断穿插,精华之处全部在于细节,因为导演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所以要想解开谜题,如果有《禁闭岛》和《致命ID》的经验的话会事半功倍。
要想解开谜题,首先我们先确认一下这些人物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所有的主角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其中一个或几个是梦里虚构的(权且将催眠之后称之为梦里)。
男一号西蒙,这绝对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证据为,当他因弗兰克给他找寻记忆从而与伊丽莎白重逢之后,伊丽莎白网络谷歌了他的近况(23分35秒),共二则新闻介绍。
一是警方侦讯拍卖业者,二是空中女巫下落不明 ,其中的内容有西蒙为保护画作而头部受到打击的报道,并有他的照片,所以定义为:真实。
男二号弗兰克:贯穿片子始终,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他是真实的,每次他找西蒙的时候,都是奈特去带话,所以他从未出现在西蒙家的监控里,所以暂时定义为待定。
女一号伊丽莎白,很多时候都是游离在故事之外出现的,并且也在网页上有照片和联系电话,所以定义为:真实 三个劫匪:其中的奈特出现在西蒙家的监控录像里,所以定义为:真实。
未知死亡女:红色车辆后备箱的那个,由于她的出现,是故事最混乱的时刻,比较复杂,所以真实性有待考验,所以定义为:待定 拍卖行老板:与西蒙一起在医院里拍过照片,并且拍卖行总得有老板吧,所以定义为:真实。
下面来梳理剧情:表面剧情为,伊丽莎白曾与西蒙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是由于西蒙的多疑和暴力,伊丽莎白倍受打击,所以在和他相处的时候用催眠的方法让他忘了自己,同时交给他一个偷画的任务,作为自己的纪念和补偿,被催眠的西蒙领到任务之后,知道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于是找来了弗兰克做呼应,本来已经到手,但是弗兰克要验画,为防止暴露,于是电击了弗兰克,但是弗兰克没事,打了西蒙的头,于是西蒙失忆,忘记了画藏在哪,弗兰克为了取得画,让西蒙找了一个催眠师,由于西蒙对伊丽莎白还有印象,所以选了她,于是伊丽莎白帮她回忆了过去,于是找到了画作,也找回了爱情,愤怒的西蒙要杀死弗兰克以忘掉过去,结果被伊丽莎白所杀, 以上是表面的剧情,如果你认为你看到的是这个故事,那么恭喜你,你的智商成功的被导演给鄙视了,先看几个细节:一是3分零7秒时,弗兰克进入内厅刷的通行卡,清清楚楚写的是法兰西斯乐美特,也就是拍卖行老板。
二是当西蒙回忆是怎么找到弗兰克的时候,在33分20s的时候,第一次见弗兰克,弗兰克正在看球,画面为,射门扑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西蒙正对这弗兰克,这个时候他看不到这个画面,在64分12s时,也就是西蒙被催眠后,西蒙看到电视里的画面,也是进球扑球的画面,和开始见弗兰克时,弗兰克看的画面一模一样,由此可以推断,这个画面和弗兰克是西蒙的臆想或者西蒙为弗兰克的臆想,而我们已经先推断了西蒙的真实性,那么由此断定,弗兰克是西蒙的臆想。
三是西蒙说出画作地点之后,伊丽莎白陷入险境,通过吻了西蒙,给了他三颗子弹,有人说只能装三颗,装不下了,还有人说是伊丽莎白爱上了弗兰克,所以故意留了他一条性命,但是子弹在西蒙手里,她怎么知道她一定不打弗兰克,所以真相只有一个,一共只有三个劫匪,弗兰克是臆想的。
四是拍卖老板曾暗示西蒙,该画作在秋天的拍卖会上,能拍2500以上,而最后拍出了2750的价格。
五是不管梦境中还是貌似不是梦境中,弗兰克总是死不了,电击死不了,枪击死不了、烧火死不了等,无限循环,由此可以断定,弗兰克不是真实的。
我们重新梳理下剧情,伊丽莎白和西蒙是一对恋人,但是西蒙猜疑和暴力,伊丽莎白通过催眠让他忘了自己,同时催眠让他以为他好赌所以欠了债,通过画作来归还,从而留下空中女巫对西蒙也是一个纪念,而弗兰克是西蒙的另一面,不多疑,不那么爱伊丽莎白,也不那么追求完美,是伊丽莎白从西蒙的人格中分出来的分身,用以在精神上协助西蒙完成任务。
偷画当天,真实协助西蒙的其实是拍卖老板,这也是为何丟画后,老板不着急找,而且西蒙看见老板时,好像想起点什么但又想不起来的原因。
因为这幅画其实不值那么多钱,拍卖的价格是事先串通好的,目的是骗取巨额保险金,西蒙拿到画作之后,被一个陌生女人撞伤,他于是醒了,知道了她偷画的真实目的,并且错把陌生女当成了伊丽莎白,并杀死了她,被西蒙杀死的女人是真实的,伊丽莎白之所以那么伤心,一方面是因为西蒙真的杀了人,她很无辜,另 一方面,那个相当于自己,因为是西蒙错把她认作了自己所以才杀了她,她对西蒙的爱很绝望。
西蒙醒后,精神有些分裂,彻底把弗兰克抽出去成了个臆想的人,而且忘了画作在哪,于是绑匪和伊丽莎白介入,找寻画作的下落,同时因为还爱着西蒙而介入西蒙的治疗,治疗中,经常出现弗兰克和西蒙的打斗画面,但是伊丽莎白总是站在弗兰克一方,阻止西蒙杀死弗兰克,因为她希望通过治疗,是弗兰克战胜西蒙成为主导性格而不是相反,于是,在最后一个梦境里,他们三个同时出现,并倒出了全部的事实,最后伊丽莎白将他们两个全部撞入海里,也就是说是一个人的两种人格,西蒙在梦中死亡,弗兰克胜利了,这个人格占了主导,于是梦境醒来,是在弗兰克的梦里,如果,当时活的是西蒙,那么醒来后会在西蒙的梦境里。
对于最后弗兰克收到的pad,有一句话是:我以为我更想西蒙,但没想到更想的人是你,其实这也预示着,伊丽莎白以为爱着的是那个暴力的、猜疑的、追求完美的、全身心爱着她的西蒙,但是其实,他更爱的还是不暴力的、不猜疑的西蒙——弗兰克,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伊丽莎白和弗兰克发生关系时那么自然,并且对他敞露心扉:以前有过一段恋爱,但是他过于暴力,其实这是旁敲侧击,给予暗示。
另外伊丽莎白和弗兰克发生关系与和西蒙时姿势基本一致,因为他们确实是一个人。
结局:伊丽莎白得到了画作远走高飞,并改变了西蒙,成为了真实版的空中女巫。
看了一些评论,普遍认为女主角即使脱光了三点全露还嫌人家丑,感叹天朝年轻人的审美观念真是不敢苟同。
以前闲来无事经常看到微博上什么外围、嫩模、showgirl随便发些香艳的自拍照倒是各种有人气,众粉丝真恨不得对着照片都能来一发。
如今我已经放弃这样的爱好,因为即使看得多了也根本记不清她们的长相,基本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穿的睡衣带的奶罩摆出的造型略有不同。
反观本片的女主角虽然已经年过三十,但傲人的双峰(感觉貌似是纯天然的),丰腴的翘臀,完美的身材实在是美不胜收,而且人家起码电影里敢脱,脱得那是彻底一丝不挂,反观那些所谓的天朝美女想脱又没好地方脱,最后只能脱给一小众人看。
由此感叹评论里好多人实在不懂欣赏,悲哀!
前半段很吸引人,几个场景让我恍惚想起盗梦。
然后从女主开始乱搞后就有点恍惚了。
最后白虎出闸后基本确定已经沦为打酱油的片。
导演手法没什么问题,基本上剧情有点太扯淡。
像个有点小聪明的姑娘没事在意淫。
好好的悬念变成八点档。
应该找个剧本CURB改改后半段。
比如从一开始一切都是幻觉啊,来点入侵脑细胞+致命ID的混搭啊。。。
所以结论就是,此片就是苹果的IPAD巨长广告啊亲
这是一部很费脑细胞的电影,扑朔迷离、局里套局的情节,让我迷糊让我忧,欲罢又不能啊。
到最后编剧才俏皮的给出了谜底,真是让人费解又刺激的一场戏。
在回味与印证前面剧情时,才渐渐豁然明了女主角那飞檐走壁般的催眠和语言技巧,那犯罪智慧当评高智商罪犯中高手之高手。
以下有剧透请慎看,建议先看电影后看影评,否则会失去些许观影乐趣。
故事是这样的,拍卖名画现场遭劫,劫匪应拍卖师内外勾结来犯案,但抢回去的是一个空画框。
上当的劫匪找到出院后的拍卖师时,其藏匿名画的记忆已经失去,于是找到了女催眠师。
一催二眠之下,四个劫匪加拍卖师全都落在了女催眠师的手心,在所有人都暴露了一番自己的软肋之后,名画去向渐渐有了眉目。
在找到名画的过程中,又一轮轮爆发出新的更大的迷局,比起设局的催眠师来,女催眠师是更大局的操控者,也就是剧中的黄雀。
我的简述不及片中演绎的精彩,希望读者能来共同讨论和补充。
剧中女催眠师凭着智慧和嘴皮子忽悠完被告忽悠原告,不留半点犯罪证据,完美胜利、独享“大奖”,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思考和遐想。
瀚海一粟 2014.6.14.晚
丹尼博伊尔的回归之作,最近大热的麦卡沃伊和越老越帅的卡塞尔的加盟让这部片子更受瞩目。
国人熟知博伊尔的名字大概是在其以《平民窟的百万富翁》摘得奥斯卡时,12年博伊尔又为全世界献上一场英伦摇滚版的奥运会开幕式。
从处女作《浅坟》到极富盛名的《猜火车》到《slumdog》到《127小时》,怪异、炫、节奏快,一直是博伊尔的名片,再辅以首首经典的英式小曲,每每到刺激镜头都能让我感觉沉陷到地毯里去。
这个怪异又爱笑的男人从来都是主流电影中的非主流,如果你受够了好莱坞的流水线影片,却又难以用文青身份进入空灵的欧洲艺术片领域,丹尼博伊尔绝对是你的菜。
迷幻。
没有办法停下来。
在植入想法、催眠等情节和《盗梦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Simon追寻记忆的过程又很像《记忆碎片》。
赌瘾患者、名画拍卖师、小偷Simon作为偷画团队的一员盗取Goya名画时“失掉记忆”,试图通过催眠治疗唤起回忆找到名画。
在苦苦治疗之中,催眠师Elizabeth发现Simon并非失忆而是将记忆藏了起来。
在E的帮助下,他看到了凶狠的同伴的弱点,将隐藏的缺失记忆转化成了对E的迷恋。
发现E和团体头目Franck上床后S极度嫉妒最终将对E的迷恋发挥到极致并找到了埋藏的记忆。
这一段故事,虚虚实实很难让人看明白,治疗过程中每一段的真假都值得玩味。
记忆、幻觉和现实混剪,快速的剪辑极炫,节奏极强的背景音乐让我不由也一起迷幻,绝望但沉溺。
麦卡沃伊收放自如的表演也绝对加分。
故事并没有结束。
在幻象和记忆中几近迷失的Simon最终想起自己便是那个暴力伤害E的男人,原来曾经的他对E的沉溺达到极致自私的程度,占有欲作祟,E不得不离开他。
Simon对E的穷追猛打让E选择用催眠使他将自己锁在记忆深处。
而受到刺激唤醒记忆的Simon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
很多人诟病迷幻的剧情有硬伤,比如催眠治疗的作用被夸大,比如Elizabeth跟Franck扑朔的恋情。
面对这样一部电影,面对其间迷幻难辨真假的镜头,就像当年看着伊万注射毒品时产生的难以抗拒的快感一样,我难以抗拒这种致死的沉溺感。
这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年轻时的浮生梦一场,而是沉溺到死、绝望到死、疯狂到死的一场注定失败的对自我毁灭的救赎。
为了这场疯狂,即使它再怎么荒诞。
看不下去
丹尼·鲍尔努力还原想象的世界,视觉上的迷幻感还是有呈现的。情节太鬼扯了,离奇到让人生厌
作为丹尼·鲍伊尔的脑残粉本来我是想给4星的,但是前天刚在帕岸回素叻他尼的船上看到一只酷似Cassel的叔,今天就看到Cassel的电影,这真是微妙的惊喜。另外为了一耳朵就听出来的Moby,点赞!
科幻卫生片
太酷了。丹尼·鲍尔一顿炫技。
结局意外啊。女的才是赢家。黑白两道都被耍了。
只靠唬人是成不了Inception的....
超屌! 应该多看几次
拍得很迷幻,看完像被灌了药。詹一美的蓝眼睛把我电得魂飞魄散,上一次有这种感觉大概还是在大屏幕看了一次《赎罪》的时候(怎么又是你)。但剧情还是很鬼扯的,并且是那种“扯到后来都觉得怎么扯都无所谓了”的扯。。。
喜欢丹尼·鲍尔一直因为两点,炫技的个人风格和反类型片尝试,所以我很喜欢这部新片,非常的过瘾的视听享受。它将骨子里很独立的惊悚犯罪片做的很商业化,在制造商业看点的基础上努力的讲好故事,于是峰回路转的故事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后大家只想知道编剧还能怎么反转,再接着鬼扯。★★★☆
有点故意弄得特乱搞不清楚,但实际上导演却没有盗梦空间导演的那种能力,所以故弄玄虚的感觉有点多。但还算说得过去吧
难道不应该叫女色逼的幻想曲之类的吗 你真的不担心STD吗小姐 毁我两大帅哥 作死
没啥感觉 印象最深 光影 被掏空产业的英国 做作的后现代 让人感觉无比强大其实也就那回事的心理学 读了别人的写的影评突然感到本子其实很用心 各种细细的绕来绕去 合起来1+1<2
想玩悬疑玩的无比乱。。。
trance之后更恍惚。偷画容易偷心难,真希望每一次心碎都是被谁催眠了。不过总有一天,我会想起来的。天天看烧脑片,快受不了喽。
槽点太多无从吐起。话说最近不断尝试各种奇特的催眠音频,都觉得自己可以写很多底稿让具有voice porn特质的声音来念了。。。
在睡着与醒着之间,在失忆与回忆之间,在男一与男二之间,在裸体与名画之间,在真实与迷幻之间,在盗梦空间与记忆碎片之间。
槽点太多!我先以为将看到的是类似《遁入虚无》的大飞片。结果是继开场打砸抢后,直接变成《猜火车》与《贫民窟》。一直对导演无好感。极其浪费文森特卡索这种好演员!女主要是个蛇蝎美人到也成立,女主太丑,又是玛丽苏患者。音乐倒是挺迷幻的,其余没有!虐恋这种美丽题材用在这简直他妈的太不合适!
故事,就有点圆不回来,动机不明,怎么Frank跟心理医生就莫名其妙搞一起了呢?故意弄得神神叨叨,连被称为低幼版本的《盗梦空间》都不配,女主角也太不美丽了,电影里面还一个个都为她神魂颠倒简直是玛丽苏,节奏差的够睡好几觉的。最后援引伟大的B站弹幕:这是一群神经病和一个无毛女心理医生的故事
看晕了... 催眠真这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