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讲话要讲重点,别绕半天不进正题,那就直接了当的说吧,这是部非常合我胃口,值得大力推荐的好片!
推荐完毕,下面进入裹脚布时间。
这个名字真是迷惑人啊,冲这名字去,原本预计要看一部轻松搞笑的好莱坞烂片,放松一下心情。
看了片头才发现是韩片。
韩片就韩片吧,虽然不大喜欢,随便看看也好。
朴万秀从噩梦中醒来,发现快迟到了,急忙准备出门,于是在客厅与妻子进行了第一段搞笑的对白:夫:亲爱的,你应该叫醒我的!
妻:你什么时候被我叫醒过?
(演出开始了,不是吗?
)急忙要出门的朴被一脸严肃的妻子叫住了,“我有话对你说”(多么熟悉的对白啊,我们已经可以猜到妻子要说什么了)“我们离婚吧”“什么?
”“我再也不能和你生活了”“认真的吗?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
”(老套的桥段了,朴的表演也稍微木得过火了些。
)“你没做错什么,你做得已经够好了。
你有点太平常了,所以没意思。
和你生活已经厌倦了”似乎还没清醒过来的朴选择了立即出门,“我要迟到了,回来再说吧”可是不幸并不因为他的选择而改变,他的车被他人的车堵在停车位上了,这真是预示着他要过个倒霉的一天啊。
不出其然,他迟到了,这可是十分少见啊。
我们的主人公对今天的霉运仍没有一点自觉,更大的不幸来了,科长通知他,他被开除了(公务员,算解雇还是算开除?
)什么理由?
“部门要裁员10%。
我是考虑过很多因素才决定的,你认了吧了”“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
”郁闷的朴。
为了感谢朴的贡献,抑或是为他饯行,一部门的人下班后到了酒店喝酒,可这些同事的表现怎么看怎么像庆祝朴被开除的样子。
心中烦闷的朴想到了妻子要离婚,欲先回家,可被笑话了,最后,科长竟然要他为酒席买单。
(这让我很想不通,在中国,大家绝对会很世故很圆滑的对待这么个不幸的家伙的,而且,大家也不那么好被欺负的,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唉,韩国的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何况血性的韩国汉子?
好好先生、守法市民朴万秀,开始咬人了,他掀翻了酒桌,傲然离去,一路上东踢西打的,就如我们见到路边踢垃圾桶的无聊混混。
(即便如此,朴仍然像一个想做点坏事但又做不来坏事的老实人)这个不合格的混混终于想做点什么出格的事了,他在路边撒尿,不幸的是,他是在警局的边上撒的,并且被一个警察逮个正着。
意识到错误并急着想回家的朴万秀,在警局遇上了存心捣乱意图被关进监狱享受免费住宿免费伙食免费犯罪技术培训的混混梁澈坤。
一个是偶尔犯点小错后被警察盯着不放回不了家的老实人,一个是打打闹闹想进监狱却被警察无视的小混混,这样的对比开始让人感觉到一点黑色幽默了,故事的喜剧味道在此达到了顶点,可是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朴在梁的教唆下,逃跑,不成,被逮回来,警察也受了点伤,盛怒之下动了枪才让朴老实下来,这下冲突升级了,他们将被送进监狱。
出于恐惧,朴在警车上袭击驾驶员,制造了车祸后与梁一起脱身,并拿了那把让他恐惧害怕的枪。
(故事到这里,开始有紧张感,让人预计事态会愈演愈烈,果不其然,冲突和矛盾一个又一个的出来了)。
被妻子孩子离去而打击的朴出离愤怒了,他带着梁开始无恶不作(错了错了,准确的说法,是他们想无恶不做,可到底还是没做啥,只能说,痛快的撒了点野)。
警察将他们视为危险分子,他们将社会视为仇人,决定自己寻找社会公正。
看到这里,让我很是好奇,导演将如何结束这个故事呢?
如果是好莱坞,导演会让他们俩成为成功逃脱追捕并给社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坏蛋;如果是香港,导演会让他们成为周润发刘德华那样的黑社会,行侠仗义后潇洒地束手就擒;如果是法国,导演会让与美女相遇,在过了浪漫又滑稽的一晚后去自首;如果是中国,唉,中国导演不会讲这样的故事,他们会讲,“朴某和梁某是如何一步步堕落,走向社会的对立面,最终被正义的人民JC击毙”这样一个故事的。
导演朴正宇开始露出其峥嵘面目了,他要讲一个有内涵的故事,安排的结局是,最后,他们被警察团团围住,两人在对社会绝望后选择被乱枪击毙。
喜剧拍成了悲剧。
最后有段对话耐人寻味,片中有位暴躁而又很有正义感的警察,他代表了“社会权利机构”,正是他一步步的推波助澜的让两位主角走上绝路,在警察包围了朴梁二人后,他说:“你们没地方去了,你这个蠢货。
”,朴的回答是“你要的就是这些吗?
想让我们死的很惨?
”,这让警察愣了一下。
是啊,社会权利机构存在的目的难道就是让市民们走投无路?
整个故事发生在1天中,主要情节发生在一个晚上,这么短短的一天中还糅合了很多常见元素,如夫妻关系危机、父亲给儿子的压力、被压抑的梦想、母子亲情、多年后的复仇,丑陋的政客、上司的打击报复,真是讲得紧凑而精彩,当然,我最欣赏的还是黑色幽默这一元素,如果你和我一样有这恶劣口味,那就去看一看吧!
把生命的旅程看成是得到的过程,就是本片男猪脚的后半段的生活态度。
把生命视为承受之旅的话,是朴万秀前段的生活态度。
在前半段朴万秀窝囊的忍受这一切,在父亲面前就像孙子一样,在单位就像小媳妇一样。
在后半段朴万秀为所欲为,殴打领导,破坏公共设施,惩恶扬善快意恩仇。
然后朴万秀挂了,影片结结束了。
我是个俗人,我很留恋自己喘气的日子,我坚定的认为,再窝囊也得喘气。
把本片归到喜剧似乎很不妥吧?
你若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你便能够应付几乎所有的事情。
这是部反制度的电影,明显导演朴正宇自知韩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中的位置,故聪明的采用有些恶搞的黑色幽默的方式讨好观众,这样做的好处是将那种略带格格不入的主题,向大众科普开来;当然,也会有更好看的票房。
但这样做导致影片的表现力度明显不够,对一部分观众来说不来劲,加上这种题材的片子虽寥寥无几,却佳作频繁,相比之下很难给本片太高的分数。
就像punk音乐那样:可能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朋克精神”这回事,但至少让所有听者都跟着过了把隐。
如果你没有看过搏击俱乐部或者城市英雄,那么本片也不错,拿着爆米花边嚼边看吧,挺爽的。
另外,翻译成《越狱二人组》是明显的投机行为,如同皮克斯的东西全都是《总动员一样》,很二。
我们都以为自己足够的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会在看电影,或是看历史的时候这么说:“如果是我,我绝对不会这么做”。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高估了理性的能力,我们都在不停的做出一些很情绪化的行为,也许在某些时候,在某些偶然因素碰到一起,当你积蓄了足够的火药之后,一个小的火星就可以将你引爆,所以,别以为你不会杀人,也别以为当屠杀进行时,你会成为辛德勒,大部分的人只是乌合之众中一员,这使我想起另一部片子:浪潮,讲叙一个关于在一个星期内重演纳粹行为的实验。
电影给人的冲击是震撼的,快速的节奏使我来不及思考直接把自己代入片子中,我怀疑我自己也会做出同样的行为,扣动扳机是如此的容易。
很早之前看的,当时对于韩剧的看法仅限于:除了开始看的一部分还有些搞笑之外,后来拍的的越来越无聊,韩国人真是深得肯德基的精髓。
然而还是很佩服那些韩国的导演,思想很开放,很敢于尝试,很擅长学习。
虽然很受不了那些韩国人做作的表演,但是,他们确实创作了很多好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gxh16888下载这部电影——《越狱二人组》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是一部韩国电影。
我想它应该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有当前风靡一时的美剧 《越狱》一样丰富的情节,两人搭配,也应该有一些幽默的元素,像《尖峰时刻》中成龙和那个喋喋不休的黑鬼的搭配。
应该是一部轻飘飘的电影,这是我最初的主观印象。
我对韩国电影没有什么好感,除了寥寥可数的几部,像《色即是空》等比较喜欢外,别的看的不多,也不喜欢看韩剧,我认为那是赚取女孩子白日梦和眼泪的东西。
有些东西,我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不知为什么。
没想到,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会如此震撼。
影片有《第一滴血》的影子,不过更加温情和琐碎,少了好莱坞的剽悍,更多了一些韩国的元素。
但在本质上,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
A,一个老实本分的青年。
因为自己的老实木讷,逐渐为社会所不容。
老婆嫌生活乏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祸不单行,到单位后,又得知自己被开除的消息。
在“送别”酒会上,面对幸灾乐祸的上司和同事的挑衅,忍无可忍的他终于爆发了,掀翻桌子,怒而出走。
他余怒未消,胸中烈火燃烧。
这个循规蹈矩,承受了太多生活压抑的老实人,在夜色里,终于爆发了。
他在路上横冲直撞,肆意踢打见到的一切。
在路人异样的眼光中,他内心一定有一种轻蔑和满足。
看到一面“禁止小便”的墙,此刻蓄意挑战规则的他就故意在此方便。
他运气实在不好,关键时刻,警车呼啸而至。
他被带至警局前,慌乱地解释,他内心还是惧怕的。
在警局里,他说尽好话,依然不被获准离开。
这时,他遇见了B。
B出现时,有点像《警察和赞美诗》中那个挖空心思要“进去”的流浪汉。
为了享受免费的住宿和食物,他到警局咆哮,希望警察把他送进去。
警察找不到由头,对他无可奈何,他反而不可一世了,在警局蹦跳吵闹,把警察烦得抓耳挠腮。
从他熟练的语言和动作,能看出他是警局的常客了。
面对这种玩世不恭的无赖,警察只盼着这个“瘟神”发泄够了,就滚得远远的。
荒诞的局面这时出现了。
A 想走走不了,警察的威风没有发够。
B牛皮癣一样赖在警局不离开,警察无可奈何。
B终于给A出了个馊主意。
你就跑呗。
他怀着戏虐的心理,他看A好像也没有这个胆量,再说,即使抓回来又能怎么样?A就跑了。
命运真的很难捉摸。
他这一跑,就跑上了一条不归路。
像多米诺骨牌,一环砸向一环。
事情在递进中不断被放大。
终于大到无可挽回。
影片最后,面对密集的警察和警车组成的“钢铁长城”,他们的手第一次握到一起,毅然扣动了扳机,随后,响起一片密集的枪声。
他们的生命,最终因平凡又不平凡的事件而定格。
这是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主人公都是社会的受害者,在这个社会,当一个本分的人,已经四面楚歌,无法生存。
他们选择了反抗。
这种平凡而备受压抑的人,一旦反抗,爆发出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
无法立足于世,那就快意恩仇。
A在夜色中纵横决荡的时候,我确实感到一些发泄的快乐。
小人物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
《第一滴血》的最后,蓝波在那些警察身边走过,脸上露出轻蔑的笑,这一幕经典的镜头给我的感觉,是刀光剑影后立马凝望,那气势如虹的豪情。
无情未必真君子,落泪如何不英雄?
本片看到最后,却是一声沉重的叹息。
古罗马的悲剧中,就把恶分为两种。
一种是罪大恶极之人作恶,这种恶令人痛恨,另一种是本质不恶的人由于社会所迫或命运捉弄作恶,这种恶令人痛惜,也更让人思考,悲剧色彩更浓。
假如家人多给他们一点温情,假如同事多给他们一点同情,假如警察多给他们一点人情。
事情不可能发生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然而,很多时候,是没有假如的。
冰冷枪口相对的一刻,一切灰飞烟灭。
生命本无贵贱,人人有权获得尊重。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把假如变成行动,这个世界会少很多的悲剧。
真能如此,善莫大焉!
本片竟然被归为喜剧片,除了男二在前半段插科打挥强行给糊弄的几个稍显喜剧效果的桥段,放眼全片还有能值得“被喜剧”的剧情吗,从一开始朴万秀被宣布离婚到无故离职,就给全局奠定了沉重的基调,我也想像朴万秀声嘶力竭的喊一句: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对我?
纵观全剧,就是一个循规蹈矩、安分守纪的老实人在遭遇婚变、炒鱿鱼一系列打击后,由一个我们的一份子变成了天地可诛的暴恐份子的故事,编剧可谓是见微知著良苦用心啊,用极其夸张的手法硬生生把老实巴交的可怜人拉入魂墓,成功的掌舵了观众的思考方向:倘若遭遇了挫折困顿的人生低谷,我们又会走向何方?
我对这个命题并不感兴趣,因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天生的一副熬的住挫折耐得住寒冬的好骨骼。
我更敢兴趣的是编剧是如何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荼毒掉一个老实人的。
对,悲剧的关键就在于“老实”。
因为听刻板父亲的教诲:开车要限速、过马路不抢灯等等循规蹈矩的教条,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认为婚姻只是结婚生子,用工作补充家庭,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固守原则、一心努力,坏受贿领导好事,处不好同事关系,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相信陌生人梁澈坤三言两语的撺掇,所以朴万秀老实朴万秀真是一个大写的老实人,可以这么说,过于遵守规则就是一种老实,而朴万秀又是一个把规则融进血液的典范,只会用事物的最基本规律去衡量这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何尝只是教科书中的唯美论。
如果说不违法是遵守规则,那朴万秀等绿灯造成上班迟到是不是一定程度的压制了人的生活本性,当然不是鼓励闯红灯,只是人不应该这么刻板。
如果说婚姻只是结婚生子,那爱人间的温存与情调岂不多余,所以朴万秀老婆的离婚理由自然天成:跟你过没意思所以离婚;如果说工作只是埋头努力不懂得变通,那在这个人人努力的社会,阶级金字塔结构为何安如磐石。
朴万秀几次三番问老婆问上司问天:我做错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
你的确没做错什么,你只是太老实,太遵循规则而已。
因为规则世界的对立面还有潜规则,我们说规则是法律法规,是纲常伦理,是人们站在道德高地俯首事物本应有的自然规律,是光明磊落不愧于心的,那潜规则是在规则的基础上再加工,是让原本生硬的运作程序变得通畅,是人们不耻却又不舍的对规则进行的一种补充。
二者相辅相成、相爱相杀。
过于遵守规则,会让变得本我的我们必需接受来自潜规则的淘汰和洗礼,我们在潜规则的眼中就是一帮子不合群的食古不化;而在潜规则的世界,我们会接受来自心底的道德拷问,我们逐渐变成了曾经我们讨厌的人,有时沉迷潜规则甚至会引火自焚。
很显然,毫不懂得潜规则的朴万秀会被婚变、炒鱿鱼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这可以说是一场潜规则的胜利。
失意的朴万秀并没有醒悟,而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彻底否掉自己前半身践行的规则世界,他用打破规则的行为方式向规则世界发起强烈的抗议,最终输掉了自己,成了规则的陪葬品。
也许是美剧“越狱”太疯狂了,所以会有这么个能吸引我的名字。
还以为是像‘伟大的家族’一样搞笑出真的韩版‘越狱’呢,却发现它有‘假日’的无奈也有‘闪灵杀手’的刺激。
朴万秀是个好男人,从小听父母,长大服从社会,安分守己。
这有错嘛?
有,对自己是压抑,对妻子是沉闷,对同事是无趣,对社会是资源浪费。
梁澈坤是个坏男人,从小不良教育,长大骚扰社会,无业游民。
这当然有错了。
对自己是无奈,对母亲是无助,对社会是无法。
朴的生活所有的郁闷因素都聚集到了一起,男人嘛,为感情喝酒,为事情抽烟,酒能壮人胆,是恶魔力量的召唤。
很不巧的,因为一件因‘酒’引起的随地‘小便’却进了拘留所。
与那里的常课梁相遇了,二人组产生了。
一个想进进不去,一个要走走不了。
双赢的的方法是想进的帮想走的走了就实现二人的目的了。
可是没法啊,第一次失败了,闯的祸扩大了一点,然后随着祸的一点点扩大,喜剧变成了悲剧。
世上的很多事都是一点点小恶变大的,这些小恶就是我们这些世人所应付的生活。
其实我们不想犯罪,在打人的时候,还在计算能进去几周,哪些事不能作,但积少成多,后果很严重。
接一下的电影就是回顾我们个自的生活,展现这个大恶的社会。
前后的反差对比,让我们也过一把瘾,是好人也罢,是小混混也行,生活太压抑了都会反抗。
二人成了朋友战友,过了很爽的一天。
很清楚,享受过自由的人是不会再希望有枷锁的,精神上的解脱了,我的身体也不希望进那个更具体的监狱。
他们过了很爽的一天,我们也享受了很爽的一部电影。
不要太压抑,也不要太放肆,适可儿止。
享受生活。
2008-08-25 11:29:00Wd__ 发布的影评 8.0 老实人是无趣的。
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努力工作、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不蹦迪、不嫖不赌不吸毒、一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
这样的人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趣的。
而这样做的人通常又是沉默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所以人们对这样人的评价就是无趣。
就像片中他老婆所说的,和他离婚的理由不是因为他挣钱少,也不是因为他不和她一起睡觉,只是因为觉得和他在一起太没意思、太无趣了。
老实人并非没有脾气。
由于人善被人欺的事而产生的怨气这里就不说了。
当一个老实人因为遵守红绿灯而迟到被老板批,而闯红绿灯的同事却安然无事,这也会加深老实人的怨念。
我想说的是,当老实人拼命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被别人若无其事的、没有任何不良后果的打破,这对老实人来说也是一种打击,而且这种打击又是经常性的、没有可发泄对象的。
做不老实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你一直是老实人突然想做不老实人,通常会做不到,甚至是跨过不老实的界限直接变为坏人。
片中男主角闯红绿灯后对着路边两个等灯的人喊道:看什么看?
你们不是经常这么做吗?
其实这里是男主角错了。
别人闯灯是在没有车的情况下闯的,而不是在车水马龙中闯灯。
所以男主角错了,他犯了一个大多数老实人都犯的错误:别人打破规矩而不受惩罚都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随便打破就可以的。
不老实的人通常是精于钻空子的,知道哪些规定是可以打破的,是应该如何打破的。
而老实人通常对此一窍不通,所以当老实人打破规矩时,通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是老老实实地当你的老实人吧。
“……我决定用余生为人们服务”。
这是最让我叹为观止的台词,可谓神来的妙语。
穿着睡衣在舞台上为往事道歉的国会委员,忽然忘记了自己道歉的意图。
台下拥挤着为他拍照的观众,让他不自觉地回归了原先那个政治表演者的角色。
就在这个时候,仇人得知了母亲的死讯,愤怒下向他扣动了扳机。
“在这个社会上必须要狠一点。
”他们都太狠,狠得没有良知,没有人情味。
也许,身陷侏罗纪公园也不过是这样了。
所以,无奈的父亲的让孩子去做官。
可惜,孩子没有做官的能耐。
他在别人的世界里消沉地活着。
某一天,因为种种不凑巧的机缘,他经历了内心的巨变。
他要向“规则”说“不”,他向现实世界讨还公平和自由。
这注定了他的悲剧。
乌托邦是不可能实现的,追求一天,是一天的悲剧;追求一生,是一生的悲剧。
但是,他在诸多“不正确”的做法中,选择了最痛快的做法——暴力犯罪。
要么犯罪,要么“潜犯罪”,这就是人生。
也许有人将它叫做“潜规则”,不过是温和一些的词汇罢了。
说到底,想要“做正确的事”,不犯罪,真是不容易的。
这是做人“悲哀”的一面。
我喜欢电影的叙述手法,复杂的故事不疾不徐,有张有驰。
真好功底。
ppstream 点播地址:pps://61.142.208.103:8400/越狱二人组.wmv
比率性而活更疯狂,该死的循规蹈矩,回不了头那就毁灭吧。
这不是喜剧 也不够黑色 也不够悲凉 什么都戳一戳又没戳动
乱七八糟
一部口水电影 洋洋洒洒的 充满了荒诞 虽然我知道是一部反制度题材难得一见的电影 但依然阻止不了冗长及乏味的印象
从未被这个世界温柔的爱过。
我们的祖国,目前也是这个现状
杨佳的韩国注解
蛮夸张又搞笑的
是浑浑噩噩的过一生,老死在病床上带着无限的悔恨;还是淋漓尽致的过一天,死而无憾。以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去他妈的,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优酷无,荐片有。过程有喜感,但结局是悲剧。总得来说又有点莫名其妙,主要是想说一个好人被逼疯后会怎样?但是电影明显有现实批判精神,比如男主说发明法律的人自己不遵守等等,韩国是一个非常愿意批判和自黑的国家,想到这里我还是把三星改四星吧,男主有点像胖版李政宰啊。
一泡尿引发的血案啊。。。
落魄二人组,到世界的尽头我们再会!爽快的结尾让我难忘。
没看完 叉了
越狱二人组
死磕到底,很摇滚
有点反社会。末路狂花棒子版
乱停车也挺危险的哦
一泡尿引发的全城混乱;跟喜剧不太沾边,完全是小人物的无奈与悲哀;这个社会遵纪守法的人被当成了傻子,反倒是用邪招的在各行各业混得风生水起,可是当老实人被逼疯了反抗了,人们只会说,你看呢,他们本来就不是好人,我没看错吧……
叫怂人大爆发不错
韩国版的《末路狂花》+《第一滴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