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居然是写了“我的娜塔莎”的高满堂?!
难以置信,在感情方面这么渣的男主还是很少见!
如果最终是爱着嘉丽的,那么回头看前面的剧情男主简直是渣气爆表!
另外,男主其实长得蛮帅的,但是演技太单一了,感情戏的部分让人无法入戏。
还有,原音和配音一分钟以内可以来来回回转换好几次的,看这么多电影电视,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后期剪辑吃屎去了吗?
以为观众的耳朵都有毛病是不是。。。
(对不起没忍住骂脏话,因为我的耳朵太难受了)最后,片中最有魅力的角色就是副总理事,一星给他,一星给宏大的时代背景和还算好看的服装布景。
来自靠着站cp的动力勉强追完剧的夜猫党的愤怒PS: 强烈安利《我的娜塔莎》,虐天虐地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这样子才是高满堂该有的水平吧!
开播之前这剧的宣传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虽然是十多年前看过的电影,但只要提起辛德勒名单,那凝重哀婉的主题音乐便会伴随着一张张肃穆的黑白面孔缓缓流淌在脑海。
再看看阵容,有陈宝国高满堂,靠谱。
然而梦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是骨感的。
陈宝国一如既往精彩,然而戏份太少,戏份多的男主呢,或许是人设关系,演绎出来的气质感觉与我之前设定的那个年代的外交官形象有点出入。
不过最让人失望的还是剧本,预想中的厚重历史大剧变成了狗血爱情剧, 给个世家子第安这种傻白甜恋爱脑人设是什么鬼, 竟无语凝噎,节奏上也拖拖拉拉走开半天都不影响继续观看下情。
一群歪果仁的译制腔也让人分分钟出戏,直接配原音加字幕不好吗?
还能省点配音费呢。
感觉每个演员都演得很好,特别是饰演汉斯的那位演员,把坏人的精明表演到了极致,很喜欢这部剧,感觉这部剧是国人和外国人一起合作的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电视剧!
力荐大家去看一看!
外国演员的演技也确实很棒!
老演员陈宝国同志的演技确实值得点赞!
电视剧剧情紧凑,一环扣一环,虽然是两个不同地方的拍摄,但是顺畅感丝毫不减!
把两个不同地域的特色都完美的展现了出来,故事情节更好的融入其中,内容更是让国人感到自豪的中国的外交!
导演组的拍摄,剧情的进展有条不紊,连贯性非常好,整部剧看下来就像是在读一本二战历史书,更像是一个在二战现场观战的路人,很少有漏洞,让我这个观影多年的资深观影人也无暇顾及什么拍摄漏洞了,剧情已足以完全凝聚我的注意力,片尾沙宝亮的《多瑙河畔》更好的契合了电视剧的历史故事情节,音乐一起,历史重演,让人的情感更快的投入到影片中,久久不能自拔!
总之,很棒!
很棒!
真的很不错,值得一看!
Verry Good ! Wonderful ! Groß !
如果是流量小鲜肉当班拍成这样应该给个赞,然而陈宝国领衔的阵容拍成如此烂剧就只能给差评。
先说自琅琊榜后就再没追过剧,这是那之后的第一部。
元旦前后,看到朋友转何凤山的故事安利这部剧,很是感兴趣,还特意百度了各种报道和资料。
冲着王雷+陈宝国+何凤山原型,可以说最初对这部剧是满怀期待的。
结果, 开局坚持了没半集就看不下去了。
(我不是从第一集开始看的,具体哪集不记得了。
)表演痕迹太太重,一点也不自然。
本来看作品介绍时就觉得硬加的感情线很违和,希望在剧中能处理得自然一些、靠演员的演技补救补救,至少要有一定的说服力。
然而剧情未推开,两个招牌主演的表演都形容不出来的别扭,说浮夸又不似韩剧那么吓人,就是步调一致的很不自然、不若以往那样收放自如、不若以往那样抓人,实在没法劝自己看下去。
虽说,论不自然,王雷角色的情况更严重一些,陈宝国的把控还是老道得多。
但,正是陈宝国表现出的那分别扭,让我对这部剧失去期待。
挺大气一个题材,为什么要填那么多的儿女私情自降身价。
还有那刺眼的白惨惨的灯光色调,太不年代感了。
后面死不甘心地又看了某集希望能挽回印象,却再次被救世主式的狗血剧情雷倒。
彻底放弃挣扎。
能把这样的题材+戏骨糟蹋成这样,这剧组委实人才济济。
从此记住这剧的导演编剧,这2位的作品今后能不看就不看了。
陈宝国上阵都架不住被毁,上别人更好不了了。
花导演的作品以前没看过,这是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
高满堂的作品以前看过几部,虽然谈不上喜欢,但是靠导演拉着演员拼演技好歹还是看得下去的。
这剧导演不给力,毁的够彻底。
把一个好故事讲好是国产剧最不擅长的事情之一,这部剧就是全面毁的典型代表。
不仅没有“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反而把高大上的感人故事改得处处狗血。
个人体验而言,是近年观剧前后落差最大的,没有之一。
看在毁题材+演员的份上,给1星都有点愧对良心。
从表演到人设到剧情统统不及格。
总结看这部剧的经验教训:再好的演员也填不了导演编剧的坑。
今后再追剧还是要遵循人设+剧情第一位的原则,不能盲目信任演员挑片的眼光。
这是一个在战争背景下描述人性光辉的电视剧,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签证官,通过一张张的签证把备受迫害的犹太人带离奥地利,这是一场斗智的战争,而战争,免不了失败与死亡。
有的时候普济州能成功送走栋梁之才,而有的时候无辜的人总是无原因的被杀害。
这是你的战争,也是我的战争。
其实题材是很好的,但是电视剧真的没有拍好,如果重点是在于签证官艰难的寻找犹太人、在纳粹的眼底下把他们送离奥地利,那电视剧里面拍的真的是很失败,看了25集了。
并没有紧凑的节奏、也没有紧张的气氛、到目前为止印象最深的还是海伦被杀的那一集,只有那一集感觉到好看。
那些给一星的我无法理解,开年第一部戏就讲中华民国的外交官的壮举,绝对是一种突破,让我们看到总局尺度放宽的可能,故事讲述的有些问题得承认,但是题材,演员的演技,海外取景,捷克演员的卖力演出,都能看出这部剧的诚意,评论中看到有人说不手撕日本鬼子开撕德国鬼子,我不同意,片中对盖世太保的描述还是挺客观的,残酷,多疑,对元首绝对忠诚,服装永远笔挺。
外交官的工作不好做,需要维护国家的形象,必须不卑不亢,同时在恐怖统治下又如履薄冰,讲的又是民国的人和事,题材上不好把握,尺度上也受诸多限制,但不失为一次不错的尝试,给予肯定!
一个可拍性非常强的历史事件结果被改的乱七八糟,历史上真正具人道主义的义举结果成了什么。
历史的真实是怎样的:首先人物:何凤山1901年生人湖南贫苦农民家庭,长沙雅礼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公费留学生,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
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驻维也纳总领事。
何凤山一生淡泊名利,他对发放签证的事评价是“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做的。
”现在的原型人物被改成了什么样,不是说王雷演的不好,也许剧本人设就这样。
可是这还有一点外交官的才干和风采吗?其次事件:当时奥地利犹太人奔走在各国领事馆之间,各国对犹太人签证亮起红灯。
何凤山不忍犹太人在维也纳等死,勇敢的向犹太人发放签证,当时中国领事馆门口日日大排长龙,何凤山成批给犹太人发放签证引起纳粹当局不满,以房产是犹太人的为理由没收中国总领事馆房产,何凤山自掏腰包把领事馆搬到一所小房子,坚持发放签证。
而且当时国内对发签证也意见不同,蒋介石儿子在德留学,用德国军事顾问,买德国武器,倾向自然不言而寓。
可以想见中国领事馆的压力。
具说何凤山签发的最后一张签证是在他接到调领后坚持签发的。
所以整个事件是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在以像何凤山这样的全体同仁秉持人道主义精神,顶住各方压力下,用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展现了中国人的良知和品德。
要表现出这些很难吗?
要展现这些人性之美很难吗?
非要加上不知所谓的情爱桥段。
中国外交官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被表现成了为了儿女私情的小情小爱。
最后我要说的是对于那段历史我们从来不缺好的题材,缺的只是有没有诚意去真实的反映那段历史。
那段历史离我们太近了,近到有时不忍直视。
也因为太近了所以需要我们牢记永不忘怀。
希望各位编剧、导演、演员们在拍那段历史时秉持职业精神,不要一味讨好迎合市场。
最后的最后两星献给宝国叔的演技。
我承认有瑕疵 剧情也是比较拖沓可是这件事情本身让人很感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救那些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犹太人民他们很可怜很无助 就好比那些死去的南京同胞无论最后有无报答 但是他们一定会记住我们这份恩德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不过汉斯的结尾会不会太惨了一些?
我觉得有些过火了虽然他们当年的行为是错误的可是在他们的眼里 这是没有问题的他也是个可怜人啊
据说编剧高满堂老师很多年前就想写这个题材了,可是直到今年在最终播出。
其实看看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就能想象到这种题材存活下来的难度了:大量的外国演员和外语、冷门的题材、创作的尺度等等因素都决定了要投资拍摄这样一部剧的风险,因为这不是大IP,更没有小鲜肉…这种具有历史厚重的严肃题材,注定受到比玄幻剧或者悬浮剧更要严苛的评价,但是最终最终还是有人去拍了这个剧,还是有人去演了这个剧,当然有很多不足,也有很多遗憾。
但是冲着创作者的这份逆市的勇气,我也给个五分。
看这部片子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敢评,怕给出不中肯的评价。
好好看几天,感受一下这个剧组的态度,就可以评价了。
我从初二开始看美剧,主要看的是刑侦题材和医务题材,这几年英剧日剧也看过一点,这几年培养下来,我认为剧组的态度是一个剧最最关键的保证,这一点体现在各个细节,可以不尽善尽美,但是不可以不用心。
首先,剧本,题材非常新,立意是表现中国人的道义和勇气。
这个立意很容易挨骂,不好表现,弄不好就假大空,这几年也足够多了。
我简单了解过人物原型何凤山的事迹,我觉得他的抉择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个性化的东西很足,中国道义里可归为道义和勇气。
因此表现起来一个国与个人的度很需要把握。
毕竟大主题,以小见大更有真趣。
人设和演员。
主角是一个少爷人设的年轻外交官普济州,逃婚到奥地利。
少爷人设不好弄,不是说一副玩世不恭盲目天真就可以了,阔少群体还门类繁多呢,每个阔少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他的身世信仰有关。
普济州是那种有学识有修养有热情的阔少,良好的家境会使他把一切看得简单,年轻又让他莽撞。
但是外交官的家传是在他性格里的,因此他在这个环境下又是可教育的,可成长的。
他的莽撞经过特殊时代特殊身份的历练,可以渐渐删删改改凝练出一种外交官的勇敢来,知进退,但是在需要担当的时候又能够坦荡无畏。
剧情发展到现在,他以一种极快却合理的状态成长起来,前期的性格设计安排的世间饱满,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普济州就是普济州,应该在这个场合中出现,又独特而可爱的人。
男主角王雷有功力,懂得一个度的把握,热情不谄媚,悲痛不癫狂,合情合理,足见思考。
尤其和宝国叔对戏的时候,不仅没有被虐,反而相得益彰,没有被老戏骨的神级功力压制,还能够体现自己的特色,非常有意思。
整部戏里最爱看他俩飚戏。
再说宝国叔,个人感觉是宝国叔自己赋予这个角色的是这个人物的灵魂,是高于生动的,近乎丰满到真实的饱满细节。
人物不用说话,坐在大桌子后面,不用动,也不用有什么表情的变化,单是一双看着你的眼睛,就能体现角色的过往。
宝国叔代表作《大宅门》,里面白七爷活脱脱中国大老爷,十足派头,大气,有范儿。
但是在这个角色,老外交官是洋派的绅士,不同于白七爷的大开大合,西方主义绅士是收敛的艺术,又不同于“高贵的消极”的中式儒雅,它更像一种仪式,和西装更相得益彰的仪式感。
说回到角色本身,可以说副总领事的人设也很成功,语言很有水平,性格老练但仍赤诚。
还要特别说一下女主,被逃婚的姚嘉丽小姐,演员张静静。
姚小姐是个大气女子,延续其他人物的特点,她也是个独特的大小姐。
这些年神剧中的名媛,不得不说,很多连娇嗔的眼神都一样,看多了也烦。
还是那句话,不可能有一样的大小姐,大小姐脾气也有特点,要合情合理。
姚嘉丽的大小姐脾气,不喜欢说软话,不会温言细语。
但是不娇蛮,也不胡闹,受了委屈什么时候抗争到底什么时候不当回事,也很聪明,是一个智商在线的。
演员真的惊艳,起初不知道她,觉得容貌不惊艳,但是可以说表演水准是可以的,在没有非常耀眼颜值的加持下,演技就成了观众好恶的唯一标准。
这个角色是很容易让人烦的,想想烂大街的大小姐样板,就说一个油亮亮的脑袋带这个网子涂着个唇蜜,说话前先说“哎呀”。
一口气写这么多,脑子有点跟不上了。
我觉得,国产剧也好其他作品也好,不要总拿大师的标准衡量,毕竟我们的产业水平现阶段还不足以催生电视大师。
这两年雄起的孔笙团队带来的《琅琊榜》《欢乐颂》可以说非常出色,堪称国产剧经典,但是当一个剧体现出十足的良心的时候,也就可以赞誉了。
这部剧是不完美的,比如说对纳粹的刻画流于形式,有点烂大街的二流子气质,看到党卫军就不想看。
剧,真的很怕“流于形式”几个字,成功是不能复制的,批量生产只能叫制造,但是文化产业真的只能容得下创造,容得下真正的心血的付出。
我们不是没有拍出过大师级的电视作品,94版《三国演义》,87版《红楼梦》,《康熙王朝》,《大宅门》等。
这些作品不论从深度还是演员还是制作,足以称得上呕心沥血之作,也让我们隔着屏幕和岁月,也能感受某种高阶的洗礼,大师的学养,某种我们常人难以探查到的生活细微之处的微妙情思,奇巧的命运安排,甚至美感。
唐国强说,现在的影视圈,都是围着21岁以下的孩子转的。
对,我们需要的是精品,并非杜绝娱乐,而实在是呼唤用心,某些东西实在是关乎情感交流啊。
年少无知,全是业余,有不妥当处望斧正。
三星给陈宝国
历史的沉痛,很真实
为什么这德国军官不早点毙了这个犹太害人精?
剧情跌宕起伏,画面处理细节满分,演员演技在线,而且将中国外交官在那个时代的坚韧与智慧展现了出来,反派的配音也是不错,虽然我更想要听原声。不过这部戏的两位女主的人设可以说是很败笔了
最近都是烂片,这个不错
男主角一点气质没有像个村痞,对着女人大吼大叫,你当中国呢
感觉不好玩,本来挺好的一个题材,穿插爱情戏太多了,都跑题了。
还行 看得下去 宝国的演技牛
果然期待值越高失望也越大:(。看了两集了,有外国人的地方就是古旧的译制片感觉,王雷顶着挑染的头发一副暴发户的表情动作,完全没有几代外交官读书人家子弟的气质。看在编剧的以前作品和几位老演员的份上,不忍心给太低分。勉强给四星吧。又看了一集,决定降为三星:
还不错
你告诉我这是啥???这个故事真是冲着包裹叔也看不下去了
良心剧
正剧拍成了喜剧。导演编剧男主你们能再烂一点吗
三星,捷克版剪辑成十一集版,预期节奏会明快很多。陈宝国和汉斯的演技非常好.....
宝国叔还有王雷值得一看
很不错,就是剧情稍显弱
本来看编剧是高满堂,还有原型何凤山打底,有陈宝国,王雷觉得会很好,结果剧情我都傻眼了,很高的立意被儿女私情毁了
哦我的上帝这里的译制片腔实在太令人出戏。
《闯关东》的编剧,打卡,看剧情速过版觉得还不错,结局也很好。就是剧情有点太直男癌了。
中国版的辛德勒!一直在热播,还是挺好看的,喜欢王雷!配乐也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