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带着儿子开始流浪。
一路上,为了生活,他们偷车、偷吃的,睡公园。。。。。
他带儿子去前妻家蹭早餐,孩子多么依恋母亲,多么想留在母亲身边,孩子反反复复的说着,羊妈妈是不会丢下羊宝宝不理的。。。。。。
慢慢的,我们知道了真相,父亲的好朋友是个恋童癖者,他亲近儿子时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怒打了好友,然后带儿子离开,前妻不肯收留他们,于是他们开始了流浪人生。
孩子渐渐变得坚强,也越来越懂事,他学会了游泳,他学会了开枪,他慢慢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了。
或者他厌倦了流浪,他想过安定的生活,他把它们的藏身之地告诉了警察,他骗父亲扭伤了脚,他用枪把轮胎打爆。。。。。
父亲在知道是儿子报警之后,反而很平静,他对儿子说,你做的对,我爱你!
他紧紧拥抱着儿子,老泪纵横。
“你会照顾自己了,你会好好的”!
父亲放心了,在儿子转身离开之后,他选择了离开尘世,或许他也厌倦了流浪。。。。。。。
只是,这孩子真的很可怜,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他稚嫩的心灵要怎么承受这么大的痛苦?
父亲是解脱了,可是孩子呢,他一辈子都不会安心。
你会好好的!
你要好好的!
希望真的可以如此!
又哭,泪水就这样宣泄。
父亲爱儿子?
毋庸置疑,而儿子呢?
懂了多少?
是沉重的父爱,就会爱到看不清事情。
mat是爱他的吗?
有多少?
是对他的占有,而父亲呢?
就把自己的礼物给了孩子,能给的都给了,游泳学会了没?
你是怎样学会的?
父亲是在将孩子拉下水中,自己先在水中浸泡的。
而mat呢?
他坐在浴缸边,为孩子擦下没干净的泡沫。
孩子对父亲是怎样的回报?
他搬起石头,欲砸向父亲。
在父亲睁开眼与孩子对视时,孩子放弃了。
讲有关mat,谁该怎样?
他不应对孩子有非分之想,照顾的如此,仅为自己的欲望。
孩子而已。
即使父亲照顾不到,也无需多事。
暴力的家庭,隐忍的妻子,犯罪的父亲,怜悯的小孩,我们要怎样看这组合?
女人救赎了,她离开,有怎样的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小孩?
小孩问羊妈妈会丢下小羊羔吗?
父亲说有时会。
没有原因。
孩子会偷拿商店的烟火,那是多美的场景,在宽阔地放烟火,美丽的时刻。
父亲偷到的车,他有过与母亲的快乐时光,他们的纪念是那把车钥匙,当父亲将车钥匙交给小孩,父亲觉得孩子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会想什么才是爱。
作比的话,父爱是那谭湖水,结冰,硬朗。
mat是那池洗澡水,肮脏,泡沫。
结局是悲是喜,难以一言蔽之。
总之,爱人已逝。
初次看这部电影,一大一小就两个乞讨者,邋遢的装扮,一路上的小偷小摸!
父亲对儿子拳脚相加,一点也不像一对父子。
直到最后才发现父亲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失手将猥亵自己儿子的马克思打死。
我相信主人公一定想起了自己父亲,对自己没有人任何照顾 ,仅仅是为了给一个教训把自己丢弃在没有人烟的荒漠,自己一直混迹于监狱,遍体鳞伤。
而自己对儿子没有照顾,致使儿子被人猥亵。
人们都说父爱不流于表面,我想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
在盐沼那一段就能体现出父亲的心软。
直到最后,父亲看到警察来了,却不想再回到监狱,让儿子去找他母亲,自己吞枪自尽。
其实片中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片段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个中缘由全凭观者自己体会了。
最后的旅程那必然是有个伤感的结果,看片名本以为是个惊悚片或是警匪片,所以越看越让我感到了惊喜,与犯罪无关,他展示的是一个笨拙的父亲和可爱的儿子在边缘状态下的至真情谊。
人们在说起孩子的时候总是先想到母亲,其实父亲更是儿童成长中关键性的部分。
孩子一般都会崇拜自己的爹,一方面男性性格上总是强势的,另一方面在男权社会中,可能也确实绝大部分的男性都是顶梁柱。
教不如学,孩子应该还是更看重你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所以父子关系是怎么也用不烂的好题材,最终BOSS就是大多数父亲的归宿。
不过回到这个片,父亲始终是爱着孩子的,孩子也在感染着父亲,虽然结局伤感,但起码,他们终于信任了对方。
父亲出身不好,环境不好,工作不好,就没有什么好的地方。
平日也是粗粗拉拉,就像雨果大叔长的一样,不愧是特工史密斯,看着就像个坏蛋。
他充满着粗野,暴躁,由于自己的被歧视而对社会充满了不信任。
长此以往造成的结果就是他失去了爱的手段,他不会表达温情了。
就算对于自己唯一值得珍视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不明白换位思考,他只想到保护,不考虑保护的后果。
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的爱,但恐怕他儿子确实是明白不了。
小孩才只有10岁,正是走在人生岔路口的时候,跟着这样的爹,恐怕是要学坏。
所以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会打洞的理论也有道理。
从小看的就是打洞,那必然迅速学会了。
这片子的表现手法很高超,开头快乐的逗弄着小狗的孩子,随着环境的恶劣,耳濡目染的熏陶,残酷事实的揭露,终于开始走向了原力的黑暗面。
暴力,冷漠逐渐开始侵蚀,但关键时刻后天的影响还是无法战胜天性,具有象征意义的小兔子用命换回来一个好孩子。
很欣慰,相信他爸爸也很欣慰,无法理解是一回事,明辨是非又是一回事。
难得这片走亲情路线还有如此漂亮的风光,海报还以为是个象征画面,竟然是真的。
冰冻的湖实在太漂亮了,配上孩子孤独的小身体,更有一种广阔纯净的感觉。
雨果大叔的粗扩也和大漠相得益彰,澳大利亚果然是个取景的好地方。
总的来说虽然这片题材太边缘化没什么现实意义,但是作为故事,他还是很能抓住重点,很能打动人的。
直到最后父子终于能互相信任,也算是心理上的HAPPY ENDING了吧。
不错的故事,简约而不简单,父子情就是点到即止比较好,另外这片基本也算纯男人戏了,就连灾难的始作俑者,都是个大叔啊
每一个片段都是现实,看着揪心难受,坚持看到最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一路逃亡没有未来,对生活没有希望,只剩眼下当前。
面对再次进入监狱,父亲选择了放弃,他有自己不能承受的,孩子终会理解。
无论放弃还是逃亡,对他来说已区别不大,仅仅出于本能。。
他的坚硬不必担心这一路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因为他从不犹豫担心,孩子的心自然会比现实更坚硬。。
这是一部远被低估的电影无可挑剔的镜头,精心设计的剧本,丝毫不做作的表演,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唯一的缺点,就是跟主流意识背道而驰的主题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建立在对父亲的爱的肯定,但是毫不掩饰的儿童暴力镜头跟父亲在儿子面前的种种行为注定此片不能再好莱坞之类的地方获奖美国的花朵们比咱们的花朵们享有更多的呵护以下有零星剧透---大概一年前,曾经浮躁的浏览过这部电影虽然觉得澳洲风景的确惊艳,但很快被片中父亲赤裸裸的暴力跟无厘头的犯罪给恶心到了草草结束,不知所云今天忽然又在一个叫 关于父亲 的豆列发现了这篇电影想想反正没事儿,就静下心来克制住快进的冲动,直到完完整整的看完了整部电影,才开始理解导演Glendyn Ivin的用意父亲是个有暴力倾向的惯犯,他的人生已经进入了死循环 没有出口他的跟混混打架,他殴打警察,他打跑自己的妻子他打自己的儿子,他把儿子丢在盐湖中央扬长而去他绝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只懂得用近乎无情的方式去教导儿子我很理解这点,因为父亲自己从头到尾并没有得到过任何人温柔的谆谆教导,他不懂得怎么去表达但是他对儿子的爱是纯粹的,是粗犷无言的,是毋庸置疑的他只是尽最大努力想保护儿子,首先,他为了保护儿子,失手杀了多年好友然后他是想把儿子送去给母亲的,好给儿子提供一个安稳的去处,从后来的父子之间母羊不要小羊的对话可以看出在母亲拒绝了之后,作为一个多年罪犯,开始带着儿子走上真正意义上的流亡之路而儿子, 有无数条理由去恨自己的父亲一切秩序的东西都被这个父亲打碎,用近乎无情的方式强迫自己他不理解为什么父亲要对max下如此狠手,恨父亲把自己丢进湖里恨父亲抢劫对自己很好的女士,不理解父亲为什么突然对他大打出手等等等等但是他依旧能感受到父亲的爱---暂存 待续我还是不理解父亲最后为什么自杀,从哪开始他决定自杀?
我还要再看两遍,再结束这篇影评
62501:33:17,280 --> 01:33:20,000# 聆听钟声 #62601:33:21,280 --> 01:33:24,000# 深沉悦耳 #62701:33:26,280 --> 01:33:32,000# 响彻夜空 #62801:33:36,280 --> 01:33:39,000# 一切话语 #62901:33:41,280 --> 01:33:44,000# 娓娓道来 #63001:33:46,280 --> 01:33:51,000# 唯你才懂 #……真好听,电影调调也很搭。
…… 对了,圣城家园翻译的。
即便是有再多的不舍,也是要随父亲流浪去的。
在一个陌生的处处充满恐惧的屋子里等待出去觅食而迟迟未归的父亲而后却亲眼目睹了刚刚给予自己温暖的姑娘被父亲粗鲁相逼并抢走了车。
可他什么也做不了因为好奇,在脸上涂抹了化妆品,而遭到父亲的一顿暴打,血和眼泪毫无遮掩的混在一起灼烧的痛掩盖了一切被父亲没有防备的推进了湖里,只为要学会游泳。
因为不理解父亲为何要出手相击max叔叔而直面指责,被父亲毫不犹豫的赶下了车。
当不容跨越的情感和侵扰的因子一并袭来的时候,孩子报了警。
设想过无数个体面的结局在一声枪响后,瞬间空白很多时候,外表总是过于丑陋和残酷,就如同父爱一般而父亲们总是笨拙的不知道该怎么对孩子示好,仿佛是有着语言智障的大孩子一般。
当他看着儿子踉跄的拿着枪可以射杀猎物,扔进水里还可以慢慢游到岸边那无法投递压抑的感情只能用its right来替代的时候父亲的身影被压缩成一枚暗沉的壳,久久的守在那里。
也许在孩子跳进水里仰浮的那一刹那,他会明白父亲也许,他永远也明白不了简单粗暴也是爱
他有一个儿子,没有钱,没有工作和住所,监狱的常客,妻子另嫁,暴力者。
他不曾在他生日的时候送他汽车玩具,他不曾和他一起做实践课程,他不曾和他一起追逐羊群,他不曾给他一个像样的父亲。
他利用他,他叫他偷东西,他打得他满口鲜血,他旁观着陷他于绝境,他把他摔下车拂袖而去,他辱骂他,他要他撒谎,他离开他。
Max曾与他讨论过离心力的原理,曾在他生日的时候送了他一个toycar,曾与他在夕阳的旧车场笑闹,曾在他洗澡的时候刮去他鼻头的泡沫,曾是他父亲的挚友,也是个恋童癖。
他说【Max才像个好父亲,他照顾过我,不像你!
我恨你】,却从来跟随。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像个男人,所以他看到shook满脸化妆品的时候暴跳如雷,他第一次把shook推进湖里嘲笑他不会游泳,第二次教他遇到麻烦时浮在水面的方法,他面对儿子知道真相后的怨恨,愤怒伤心驾车奔驰离开,最后却仍旧折返道【come on,mate】。
他面对shook的出卖,说【you will be fine】,他对他说【相信我,你去和警察说你想和你妈妈谈谈】。
他要他交出猎枪。
他说,【我爱你。
】终于,他说,【我也爱你。
】有人说父亲是儿子一生的敌人。
有时,甚至你会恨不得拿一块岩石朝他脑袋狠狠地砸下去。
与你纠结的目光相遇的,却是他平淡的神色。
因为那眼神在这一刻太透明,让你猜不透他是毫不畏惧,亦或是已经接受。
最后让人哭泣的原因是你有多怨恨自己的父亲,他就有多爱你。
只不过这样的爱和平日里漂亮的锦缎比起来,简直就像是一块腐旧又顽固的木头。
没有舒适,没有美观,没有一切吸引你的你向往的——但却是能让你在海面紧紧抱住生存下去的存在。
再多的花哨美丽都是长线条生活的表象,在危难的时候,父亲的教导才能派上用场。
终于发现,自己这一直以来的努力,只不过是想让他看到自己比他行,想打败他而已。
而且,父亲也一直在帮你打败他自己。
但是,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往往是迟了。
最后最后,孩子惊惶失措埋头奔跑,失足深水,终于想起了漂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在最后的旅程中,父亲教给你活下去的办法。
1:电影没有一味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通过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交流的画面,来阐明了电影的主题,对亲情与犯罪的一次探索。
2:父亲在重伤马克思后,带着儿子一路逃亡。
其实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结局,他所能做的只有教会儿子他能教给他的一切(教会儿子游泳,射击,做饭)等。
3:可能父亲表达的方式太粗暴吧,但我是真的可以从父亲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发现他对孩子的爱,尽管很少流露出来。
4:父亲和儿子最后在盐湖的分别,俩人最后冰释前嫌,儿子接受了父亲,父亲也心满意足的放下了牵挂着的儿子,看到这一幕,我真的理解了作为父亲的伟大。
怎么会有人认为它赞过我们俩…片尾曲好听!
风景不错- -
父亲啊
导演有灵性,澳大利亚真美
简单却蛮耐人寻味的。
现实真苍白
雨果·维文主演的澳大利亚影片,影片反映的另类父子情很酷、很感人。雨果·维文与小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好,赞一个~~
镜子湖好美好美。可是为什么要死呢?
这种爹,就一个渣
在最后的旅程中,父亲教给了你什么。
to be a man,like ur father
算是今年小破文艺片里比较像样的了,父子题材果然是我的大爱~
完全没看懂......
那片湖美得很
有点闷 但是确实不错
一个有暴力倾向和犯罪记录的父亲,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和保护儿子成长和抉择的故事。引人深省。
冷色的调子、绝美的风光、如山的父爱,虽然影片中这个暴躁易怒的男人算不上一个传统意义的好父亲,但他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爱,在这最后的旅程中教会了孩子坚强与抗争。
我们是彼此的桎梏与馈赠。
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真的是太美了,不愧于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小男孩儿说,Sheep don't leave their lamps. 你用不同的方式在最后的旅程交给儿子最后的爱。
真不觉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