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直到看完,也理不大清头绪,惭愧。
但还是要承认,除了导演名字也是吸引自己的一个重要因素。
的确是彭浩翔的风格,拍摄的手法、暗线的铺设、带点颓废的风格……昏暗的灯光、逼仄的环境、压抑的人性……精致、优雅的女人穿着像蛇一样细带高跟鞋。
看不到童年的不幸留下的痕迹,游离的眼神中也看不到仇恨和叛逆;只有不时响起的钢琴伴奏像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当事情荒谬到一种程度的时候,就没人会相信。
”的确,当个人良知跟社会黑暗面、行业潜规则相抵牾的时候显得很无奈。
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何智丽,想当年,世界乒乓球冠军啊,年少轻狂啊…… 原来的仇恨的力量是这样强大,能占据人的思想,时时刻刻的提醒你,不让你忘记,不让你摆脱……让我很难置信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在毒死自己父亲的同时还能保持平静的切菜做饭,恍如平常。
家应该是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当家也变成屠场的时候,索性连饭都不在家吃了——不知道那种吃了就打嗝的药是不是真的存在?
宁愿和潘小源呆在一起,一边依赖,一边等待,等待那早己看破却不说破的结果。
看来有些事情不是想不出来,而是想到却做不到。
彭浩翔做到了。
我要给还在恨我的女人推荐这部电影她们之前也说过:你们男人很坏我回想起她们的话看着这个电影突然毛骨悚然——赶紧开灯如果你在一座监狱里被一群裸体的蛙人殴打了你去投诉谁会相信你的遭遇遇到百口莫辨的尴尬境地大概还是隐忍最好或者是找个树洞说给大地听解释总是苍白你要相信自己的人生是彪捍的一切都可以在时间里解决包括谜底不然你就只能在迷宫里寻找红色丝线要是我们找到一个会相信自己的人 又怎么样? 发现女人合谋杀男人的张家辉等来了警察任达华 还不是死路一条 任达华差点走上他的路 彭浩翔给了他另外一条路 《出埃及记》是个不错的电影名你不愿读圣经就查下百度GOOGLE你就能知道:人在各种情形之下都是失败的结果都是陷在罪中作奴隶神的救赎就是使人走出罪的捆锁任达华果然成为了坏男人他偷情他发泄他要让内心的他出来透气他果然被女人们计划着她们要他死要他死得没有感觉死得其所但是他没死因为他不执着了他不在乎那个荒谬的现实是存在的了老天就要他赖着活下去很多人不喜欢电影的结果可能他们不相信:好人有神坏人也有神或者好人和坏人的分辨只是个立场的关系导演在想:揉皱的纸不容易抚平那就撕了重新找一张新的
请相信,变形金刚这种生物是存在于地球上的,并且也存在于我国。
我敢 这么说是有着充分的自信的。
据说,彭浩翔的《出埃及记》没有引进大陆是因为“内地不存在暗杀男士的妇女组织”,由此可以推论,既然引进了《变形金刚》,则句首的结论成立。
后来,有个聪明的领导跟我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以就宣布不准炒作《变形金刚》了。
我估计啊,国产变形金刚就像美国影片所透露的那样,深藏于一座水库之下。
你说,会不会是三峡大坝呢?
我相信,一个比较美好的世界断然不会拒绝《出埃及记》这样一部影片的上映。
我本来也相信,一个算不上美好的世界即使不引进《出埃及记》也会想出一个稍微靠谱一点的理由。
现实证明,我还是一个面对邪恶只会惊奇地睁大了眼睛的青年。
我所相信的那个比较美好的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荒谬。
如果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是面对荒谬的一种鲜明态度,那么我倾向于将《出埃及记》看作对荒谬问题的描写:他将荒谬、个体、个体面对荒谬可能的抉择,用一种缓慢但暗含讥讽和哀伤的调子,用平稳的让人不安的镜头,用那时时出现的巨大的俯视视角一一道来。
我曾经猜测这样的视角背后的主体是谁,是片中某一个具体人物吗,还是无所不知的神?
后来我想明白了,这样的一双窥视的眼睛背后是跟詹建业一样的我们。
我们不像詹建业一样娶了个暗杀男士的老婆,但是我们遭遇的荒谬困境是一样的。
我们看着他的举动,想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引导自己能够走出埃及,走出那个折磨人的地方。
据说摩西活了120 岁,他的生命如同竹子一样节节可辨。
按照牧师标准的布道腔,他的前四十年是跟中国移动一样自以为“我能”的阶段。
他看到了埃及人欺负以色列人,自作主张地 将前者给杀死了;中间四十年是跟阳痿患者一样“我不能”的四十年,他逃亡,遇到了万能的耶和华交给他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显得很不自信,甚至连口才这么不重要的东西他都耿耿于怀;最后四十年,是摩西终于觉悟的四十年,遵照神的指引,绝对服从神的领导,他带领以色列人走出了红海,到流着蜜和奶之地去了。
彭浩翔瞪着眼珠子指天发誓:我的电影跟跟圣经一点关系都没有!
——谁信啊。
詹建业显然不是摩西,他没有能走出埃及。
虽然他经历了“我能”的阶段,检 举蛙人深夜用铁锤殴打犯罪嫌疑人,并且二十多年后还试图破获暗杀男士的犯罪团伙;但是他终于觉悟了,接受了劝告,承认自己的“不能”,于是唱歌打炮快乐 了,同时也堕落了,因为他的世界里没有“神”。
他没有“神指引我”的观念,在传说的那个原版结尾中,詹建业坐在升职考试的考场上不停的打嗝。
有一种药,无 色无味,吃下去打够100个嗝人就死了。
这是他注定的必然结局。
由此,贾樟柯在《三峡好人》中表现出的面对荒谬时的“挺住”精神,显得有点 过于乐观;或者说,面对在荒谬的巨大中,那么一点“挺住”的努力显得越发荒谬。
反倒是彭浩翔的《出埃及记》让人觉得一阵贴心,因为他没有向我们呼喊口号, 只是安静地描述我们的窘状。
我们在对自我困境的怜惜中,慢慢心安理得地准备继续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工作,不管那些自己管不了的事情,“做好呢份工”。
不引进《出埃及记》唯一能让我感到安慰就是,按照某些聪明领导的理论,至少这证明内地真的没有暗杀男士的妇女团伙啊!
但是照此说来删减《色·戒》就让人难以容忍了:难道内地的男士也没有梁朝伟那样的蛋蛋吗?
但是女士们又会指天发誓:我真的没有汤唯那么黑的乳头啊!
——谁信啊。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10575868.html
網絡的評論提到這又是一部女性佔據話語權的作品,我想說,表象上看是這樣,但是如果只能理解到這樣,或者這部電影只能表達到這樣的意味,那麽電影本身就顯得過於膚淺,我想也不會是出自彭浩翔之手了。
這裡,對於鏡頭語言我不作過多評論,雖然喜歡看電影的都多少會有同感,但並不能說我們理解到的就一定是導演的本意,妄自評論過於牽強與不敬。
我想說的是,這究竟是否只是一部以一群女人殺光男人的荒謬構想組織起來的隱喻婚姻中男女雙方關係中的弱勢一方女性追求獨立向男性追索自身價值的含義電影呢?
從表面看,似乎是這樣,飾演妻子的劉心悠似乎比丈夫任達華在乎家庭與夫妻之愛多得多,當詹建業(任達華)沉迷於調查那樁詭異的女性組織謀殺男性的案件而忽視了家庭與妻子的感情,張芳(劉心悠)用一切辦法希望任能夠放棄繼續追查,張芳用上了一切妻子可以動用的武器,如果沒有最終的連續殺人的兇手身份,實在難以質疑其賢淑妻子的面貌,而這也確實是在你我印象中的婚姻生活中的無過錯方。
而任達華起先忙碌於追查,之後又與方炳文(張家輝)的妻子(溫碧霞)搞上外遇,恰恰是一個對家庭極不負責任的丈夫形象。
然而,只要留心的話,就會發現誰才是導演真正要維護其話語權的一方:並不是貌似弱勢的劉心悠,而是看似強勢的任達華。
爲什麽要這樣說呢?
大家可以囘想這樣的細節,當任達華與溫碧霞共處的晚上,導致任達華出軌的原因是什麽呢?
是因爲對於方炳文被殺后的對溫碧霞的同情?
是婚姻生活的乏味?
是突如其來的衝動?
似乎都很難以站得住腳。
在這之前,雖然影片中沒有如正統的懸疑劇那樣將詹建業調查的死者對象與死因完全列出,但是任達華曾經質疑過妻子是否懷疑過自己的父親不是死於意外,我想做為一個邏輯思維敏銳調查了諸多兇殺手法,並且對妻子人生軌跡最了解不過的丈夫,是完全有理由懷疑到自己妻子的兇殺嫌疑的。
至於當任放棄追查回家時帶給妻子的玩偶到未必是一種激將法,因爲張芳殺一個男人就買一個娃娃的性格任應該是不知道的。
但是,當任知道信用卡抽獎中獎去東京完全是假的,我想應該可以猜到在自己調查的緊要關頭妻子撒這樣一個謊與組織其繼續調查之間的關聯,所以我相信這個時候任才是真正的出軌了,而之前只是一種逃避。
任達華在片中的處境頗爲可憐,工作示意受打壓,在家中又被勢力的岳母看不起,這樣的小人物因爲身邊有一個心機頗深的妻子而使自己查案的證人也被殺,這裡的任達華幾乎是沒有地位可言的。
但是,還有一個溫碧霞,婚姻失敗后的墮落者,讓完全隱忍生活的任達華找到了同病相憐者,所以任在溫那裏第一次過夜兩人會笑的那樣白癡,那麽開懷,因爲他們找到了同類。
當任達華脫去皮鞋換上拖鞋,當任心安理得與溫在一起愉悅的喝酒唱歌傻笑,這個時候對於那個傢已經完全沒有眷戀的感覺了,他甘心沉淪下去。
他發現了最荒謬最不可能有人相信的卻也存在的事實。
而對於那些殺男人的女人,究竟彭導有沒有慈悲的關切呢,除了劉心悠牽強到家的殺死繼父的理由外,其他人包括策劃者邵美琪在内編劇都沒有一個真正的說的過去的理由,那麽是否可以說,那些以爲殺死男人世界就會美好起來的女人並沒有真正的自由的心,並不是真正的爲了獨立,而只是因爲受累於無法通過男人找到自身價值(無論愛情還是家庭)的一種苦毒的宣洩呢?
不值得愛的,通常更不值得去恨。
這一點上,任的徹底放棄與沉淪倒是比劉的再次萌生殺意更像一種救贖。
女人,爲了拯救自己的幸福,給相互力量,聯合起來殺死男人,這種似是而非的信念並不是被摩西引領著出埃及,而是將幸福寄望於男人的地獄踏入了一個充滿仇恨的地獄。
而徹徹底底世俗化的任達華這樣的小角色也許在最終才是被放棄了無謂的幻境,被引領走出了人生的困頓,笑得開懷與暢意。
以上,筆者純就對電影的理解而言,也許純然不正確,但並無任何性別偏見。
我愛所有的不為苦毒折磨的男女,更愛所有為苦毒折磨的男女,因爲我們生而爲人,便應當一起出埃及,跨紅海,造普世的諾亞方舟。
单立文,我上大学时红遍祖国大江南北和东瀛小岛的《金瓶梅》中西门庆的扮演者。
记得他是在10碟装的CD中,吃白唇红,确实演的很象流氓色狼。
当然了,在西门庆那个年代,他的职位是县公安局局长,所以可以理解吗,毕竟有称霸一方的势力,跟现在的警察一个德行。
国语,粤语看了第一遍都没有找到谁是单立文,通过反复查演员表,发现任达华的老丈人是。
随即慢放的好几遍,依稀找到了他过去的影子。
廉颇老矣?
角色需要?
总之显得他确实苍老了。
温碧霞还是那么有风范,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忽然想起来老任也是演过三级的,这岂不是个三级演员贺岁?
片子还是很有看头的,国语版中发扬了惩奸除恶的优良传统,粤语版中继承了秘密还是秘密的惯例。
一个是任达华老婆蹲大狱,一个是任达华打嗝死在面试的体育馆里,总之,这个家庭是破碎了。
最近跟港片耗上了,今天很幸运,淘到一部好片,07年的港片《出埃及记》。
我开始是因好奇才看的,港片怎能起这个名字,让任达华演摩西?
但看了开头就被吸引了,也隐约理解为什么起这个片名了。
一帮香港警界的败类,半夜在警局里关掉监视器,扮成蛙人来打犯人。
犯人被打得半死,却投诉无门。
因为蛙人皆蒙面,犯人供称,在警局里被一帮加班的蛙人在走廊上打了,怎么追查?
犯人最终只能被判定为精神失常……这个电影情节根植于我脑中,很深的地方。
我觉得司法的黑暗,最甚者不过如此。
回归前香港确实有过这样一段时期,而大陆……我还是去跳广场舞吧。
这是一个荒诞的好故事,我的意思是导演用荒诞的手法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好故事。
这个故事源自于女厕所的密谋,是男人对爱情的出埃及记,女人对男人的出埃及记,以及正直的警官对扭曲司法的出埃及记……尽管是十年前的片子,还是推荐看一看。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一直以来,彭浩翔都是在用诙谐的笔触述说诙谐的故事,从令人无比惊艳的《买凶拍人》开始,到黑色幽默的《大丈夫》、商业气息浓厚却仍然亮光闪闪的《公主复仇记》以及淋漓尽致地揭露当今大学生形态的《AV》,隐含着深意,却披着惊世骇俗的外表,只让人佩服他120的智商。
然而到了《伊莎贝拉》他却一改往常的嬉笑怒骂嘲弄讥讽,学着人家像模像样搞起文艺来了,而且还搞得鸡皮疙瘩直起汗毛直竖,响当当拿了个柏林银熊奖回来(当然,这是给音乐的,然本就不分家嘛)。
只是虽然外表华丽精致,我却不能习惯他严肃起来,只是因为细腻和光影摇动会拍得人太多,独树一帜的痞子天才却只有一个。
然后周六晚上看了不知期待多久的《出埃及记》,看得是国语阉割版,看之前已经知道了除结局外的全部剧情内容,却仍然在最后一刻拍案惊起。
刚刚和紫狐拼命推荐这片子来着,说着说着想起了《幽游白书》的结尾,其实完全无关的内容,只是那结尾做得太精彩太简洁,在可以扩张无限未知的情况下,嘎然而止地写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句号,随着画面的慢慢暗去,我只能呆呆地注视着荧幕而不知心情如何摆放。
《出埃及记》用极其严肃的笔法描述了一个荒谬的故事,而灵感的来源出自彭肥自小考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女人上洗手间的时间总比男人长呢?
于是发展在电影里,洗手间变成了女人们集合讨论如何杀死男人的秘密场所,世界上多了一个学习各种意外凶杀研制各种毒药的女人恐怖组织。
看到这样的内容简介,我很开心地觉得彭又回到了令他发家的老路上,捧着瓜子准备让精神兴奋一个晚上,然而却出人意料地发现,不同于《伊莎贝拉》完全用静默肃穆来说一个内核和表象也同样认真的故事,在这部片子里他却是用拍文艺片的手法来解剖荒诞,很多的长推镜头,单调、沉闷,就如同怎么看怎么像《american beauty》里同样经历中年危机男人的任达华,憔悴而无味。
这个如此带有宗教意识的片名的原意是描述摩西带领着他的门徒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王奴役的经历,在当时君王极为残忍和严酷的统治下,摩西沉着镇定,凭着对主的信心拯救了一大批以色列人逃出苦海。
而在本片中,显然是影射当代这个男权主义的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从幼时因为身体的弱小而为男性所压制,到成长后对待感情的执著和理想而被负心的男人所践踏,女人们便期待联合起来用自己的方式报复男人,逃离悲哀。
男主角任达华的妻子刘心悠过去便是这个组织的一员,并利用组织的知识杀死了家庭暴力的父亲,此后一直致力于组织的事业而兢兢业业。
直到遇见了一直得不到晋升的警察任达华,才被他的爱感动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里来——值得注意的是,片子里完全没有说到任对于刘是付出了什么爱的,甚至让刘一心爱上任的理由在我们看来也只是任对妻子敷衍了事的结果,反而都是刘怎么包容任对任好,可见女人在情感上总是弱势群体,总逃不出男人的奴役——只是好景不长,任在追查这个组织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妩媚寂寞的少妇温碧霞(也是最早知情者的前妻)并毫无意外地干柴烈火起来了。
于是一边厢,刘频频警告组织成员不要伤害她的丈夫任,而另一边厢,任和温在狭小的房间里纠缠痴狂。
等到刘发现了这一切伤透了心重回组织的时候,却再度经历了绝望的一刻,并且这绝望,就成了影片彻底的结尾。
出埃及,以失败告终,把埃及人的追兵淹没的红海,却成了自己心碎的墓地。
虽然全片的视角是以任达华为主的,但我却始终觉得他只是在衬托刘心悠的苦痛。
对刘来说,这个从小便眼见着母亲被打得鼻青眼肿的世界无疑是悲哀的,然而得到了希望却眼睁睁看着它破灭带来了一个更加悲哀的世界。
如果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那女人要承受的更深重。
对男人来说可以把事业、性欲当作借口,而女人所能做的只是默然和包容。
对情感的真诚和执着,最终逃不出男人的随心所欲。
离开埃及,何时才真正成行?
男人真的那么不可救药吗?
从这部电影来看,真是这样的。
影片的开头很荒诞,一个在女厕所偷拍、名叫关炳文的家伙居然声称发现了一群女人正在试图杀害所有的男人,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个说法似乎确有其事,一向认真的警察詹建业也开始认真地调查起来。
结尾却很现实,女人杀男人的组织确实存在,关炳文被杀,詹建业放弃调查,一方面是迫于现实的压力,一方面是关炳文的妻子潘小源闯进了他的生活。
从而也证明男人确实是靠不住的,为了他离开组织的妻子最终还是回归组织,至于会不会杀掉自己的老公,影片没有告诉我们,观众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
《出埃及记》原是《旧约》中最重要的一卷书,讲述了犹太人同古代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起源。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纠葛这么多年一直纠缠不清,说不清谁对谁错。
导演用这个典故作片名,应该是用其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矛盾也同样各说各话,并且难以调和。
一些细节告诉我们,詹建业与妻子感情深厚;还有一些细节告诉我们,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矛盾。
这些矛盾,表面上来自于外界,比如丈母娘,比如工作,但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两个人的内心。
男人和女人,对家庭的理解不同,对对方的期待不同,于是便会有不同程度的落差,积累久了,便成矛盾,矛盾多了,便成仇恨。
如果真有那样的组织,说不定会有很多女人参加;如果有相反的组织,参与者恐怕也会不少。
片子开场是一个比较另类的长镜头:随着音乐,镜头从一幅画逐渐拉远,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视野,一群蛙人在打一个人,看起来荒谬得很,而且不知道跟影片有什么关系。
后来经由任达华的嘴透露出,这是他当年看到的一个场景。
这样一个荒诞的场景再加上这些年荒诞的遭遇,使他开始变得现实。
当年,刘心悠选择任达华恐怕是因为他有理想、有坚持,而今他向现实低头,却又转而在另一个女人的怀抱中寻求慰藉,这是荒诞而残酷的现实对于一个男人的改变,以及对于一段婚姻的扭曲,这样的婚姻继续下去,再有个女儿,未见得不会再培养出一个杀男人组织的新成员。
这就是荒诞与现实之间的辩证法,也是影片向我们传达的信息。
还想说的是,温碧霞风韵不减。
当年她主演的《火玫瑰》让我印象深刻,如今青春不再,但风韵犹存。
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女人被她演绎得颇为到位。
这电影儿挺好看的,我只能看出两个特点。
一个是画面安排很细心,不少画面你按下空格,就能看到某种信息的传递。
是什么呢,我也说不清。
一个是情节推动缓慢但有力,虽然故事节奏很慢,但是渲染得力,就好像口胶侠的香口胶一样,很有弹性!
导演营造的氛围始终包围着你。
我最喜欢影片最后任达华和温碧霞一起唱卡拉ok,真实得让人忧伤。
我不知道这种把看似笑场的画面也纳入影片的部分为什么会给我如此大的震撼,以至于让我反复地观察他们俩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
那是最彻底的放松吧,预知未来的放松。
查了一下,他们唱的歌叫小城大事,嗯……我不太懂港台音乐,如果没有这个电影,我也不会知道这首歌儿,挺好听的。
是啊,小城大事,什么是大事呢。
我所能理解的整个电影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在影片名字中最好的剧透了……女人杀男人组织代表了什么呢,这个相对于主流人生观“荒谬”的组织实实在在地存在,这个相对于现有法律可视为“犯罪”的组织却由代表着正义、“打击犯罪”的警察领导。
你发现了它,你想揭穿它,但你没有这种能力,你决定无视它、放弃目标的时候,你被它吞噬了。
任达华通过违反游戏规则的方式了解、屈服于游戏规则,可惜这个游戏没有编写这种支线情节。
为什么任达华会和温碧霞打那一炮?
是因为压力吧,导致温碧霞大喊“丢我”的,我不知道是性欲还是寂寞。
任达华为温碧霞修理防盗门的时候,是不是才是他所需要的对女人爱护和关心的表达方式?
那种平实的、生活的、社会最底层的感情。
对比任达华和妻子、丈母娘吃饭和在大排档与温碧霞吃饭时的表情,那么截然不同,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兴致盎然。
什么他妈的才是真实,你能确定你想追求真实吗,你能确定你可以负担追求真实的代价吗,你有资格追求真实吗,你有能力追求真实吗。
你能出埃及吗?
埃及之外也许还是埃及。
*以下感想為配合電影而加入「富本地色彩之助語詞」,敬請留意。
電台廣告說這齣電影發現女人驚世秘密,是甚麼?
神在這裡顯現了神跡,紅海化成女性兩腳之間,逃不出埃及軍隊之餘,自己還淹沒其中。
如果原文的《出埃及記》有帶領含意的話,我相信現代的《出》都做到了。
廣管局亦明白時移世易,首度開放粗言穢語而定為2B級,令更多觀眾能親親真正本地文化精粹。
而我則在影院內發現另一秘密,就係香港人既態度原來好撚樂觀同開放,佢地係戲院入面聽「粗口」聽得幾撚開心呀,唔講真係以為睇緊賀歲片,不過能夠帶畀觀眾咁鳩多歡樂應該都係意料之外。
但係戲院入面既觀眾可以連三十五蚊都慳番,落到西洋菜街,乜野戇鳩笨柒幪撚都有齊,成打器官掛晒係個嘴度任君選擇。
始於畀錢睇戲梗係要盡慶,張家輝個角色應該唔好淨係口講,直頭兜口兜面打埋個飛機,咁就拍撚爛手掌嗌抵喇。
相反家庭觀眾既接受能力就底好多喇,發哥係《秋天的童話》同《美女廚房》劏魚都畀人投訴既時候,我真係覺得呢度道德淪亡兼反智。
《港男》無人投訴又唔出奇喎,因為班評判同家庭觀眾心內面都可能講緊溫碧霞句對白,「...我啦!
」。
耶和華下一步要安排甚麼?
不如老師先安排本片於校內播放,先教通識,後話保育啦。
http://kahsone.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_19.html
有些小失望。
20070917 2140 AMC Festival Walk
彭浩翔虽然拍片一向不按常理出牌,但这部也太.....谁看谁知道
操蛋國語版,長鏡真棒,尤其開頭,一顆年輕的心。
彭浩翔的作品总是很有趣。
!!!!!!!!!!!!!!!!!!!
镜头运用的很完美
09年5月10日
很闷,节奏很慢。很多细节也没看懂。
彭sir最高!
老彭,别这样咯~
彭浩翔成精了。
装逼!
彭胖故弄玄虚了有点 国语版看完之后表示,阴沉节奏慢,而且不看影评简直不知所谓。。
张芳与詹建业两人“出埃及记”的过程
不好。
以剧情擅长的彭导怎么会设计出这样的剧情呢?
国内和谐版恶心死了。。
温碧霞还是可以的
要看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