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赵德胤
主演:王福安,吴可熙,赵德富,郑梦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缅甸语言:年份:2013
简介:兴洪与妹妹从缅甸偷渡至泰国边境,妹妹却被人口贩子拐走。来到曼谷後当导游助理的兴洪,却遇上洪水成灾而生意惨淡,他决定重返边境贩卖毒品原料盼能赚钱赎回妹妹。缅甸女子三妹为了得到台湾身份证替人蛇集团工作,一心梦想着新生活的她,带走兴洪的妹妹完成了贩运人口的任务,但身份证却仍遥遥无期……详细 >
@2019-12-23 22:20:04
笑死。一直聽到攝影師的呼吸聲。寫實到不得了。
三星半 / 非常朴素的镜头 却看得出导演的用心 以穷人为题实则是围绕底层的“小人物” 他们想追求更好的生活 平凡却固执 /四个部分以长镜头衔接 过度巧妙 /最后一个部分照应了开头 完成了环形叙事
技术太粗糙了吧,找不到一个像电影的镜头,这年头随便拿个摄像机上街拍一通就是电影了嘛,至少考虑一下构图什么的吧。
結構偏散,多篇章呈現泰緬邊境生存的多層面,依然粗糙但影像編排有進步。墜落的飛機、遠方的槍聲、吉他彈唱、被坑的麻藥、苦等拿不到的身分證。曼谷台灣、中國土豪,在緬甸我們都是鄉巴佬。三妹大哭一解哀愁。一曲《安妮》、托爾斯泰的窮人
比瓦城青涩得多,很像学生实验电影,又觉得很真实像是纪录片
虽然很喜欢看低层次人民的生存故事,但不觉得这部 故作深沉 吗···
赵德胤有自我的表达和立意,底层人群的地域流动和生存的困境对应着导演自身的个体经验和理解,在边境流窜的流亡者影像。但技术层面透露出的贫穷感,让观影变成一场灾难式体验,赵德胤亟待资金来提升电影的质感,毕竟,华语电影圈内赵德胤“边境流亡者”的表达非常独特且有意义。
非常本土化的电影,主要描绘了东南亚地区华人的生活状态吧,看的时候感觉心里有一些感触,把生活的苦描写的淋漓尽致
3.5
拍着玩的心态和简陋的制作模式使得素材不太成型只能分成如片名的四段式,粗糙之中的真实与幽默和超现实,让华人在东南亚的遭遇有了独特的宿命悲情感。
难怪他说用了四万,黑道大哥那两句台词偷偷照着念都念不抻展。
拍的跟伪纪录片似得 没看出来想干啥
無聊又平淡,卻是鄉愁最真實的樣子,深刻多情永遠是用在異鄉的主題
皮卡后的安妮,坠落的飞机,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特别粗粝的影像风格展现东南亚底层华裔的困境与乡愁,比起再见瓦城好很多,结构不错,四个章节,独立又关联的叙事,可惜完成度不是很理想。吴可熙很好!
3.5⭐还挺喜欢这种粗砺朴素的影像作品的,而且导演很擅长用非常日常的和近似纪录的形式,去讲述对我而言是非常有力也非常惊心动魄的故事……这部影片中,导演很巧妙的将三个空间叠加在了一起: 一个是人物活动的非原乡的泰国(或是说泰国边境);另一个是由人物身份带出的隐性空间——缅甸; 还有一个是符号化的空间——三妹一直等不到的台湾身份证。结构上,导演把时间线打乱,分成了四段,又用人物所从事的工作、非法活动的符号和人物关系将它们之间顺畅的关联。其实影片的背景信息(包括电影的标题)就已经很有话题性了,但是导演始终聚焦的是人,人一直被紧跟着,被放大,那些非法事项也只是聚集在泰国为生存而艰辛着的缅甸华人的无奈之选……
看到三妹哭了,我也哭了。那種焦灼和委屈,那種無助和脆弱。我懂。
很写实的风格,摄影机摇晃的质感很像一部记录缅甸泰国底层隐蔽交易的纪录片,很多生活化的一边吃食物一边长聊的场景,看到田间坠落的飞机特效想到了科长……
故事很有吸引力,制作质量过于粗糙。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清早不要讲脏话三星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2019-12-23 22:20:04
笑死。一直聽到攝影師的呼吸聲。寫實到不得了。
三星半 / 非常朴素的镜头 却看得出导演的用心 以穷人为题实则是围绕底层的“小人物” 他们想追求更好的生活 平凡却固执 /四个部分以长镜头衔接 过度巧妙 /最后一个部分照应了开头 完成了环形叙事
技术太粗糙了吧,找不到一个像电影的镜头,这年头随便拿个摄像机上街拍一通就是电影了嘛,至少考虑一下构图什么的吧。
結構偏散,多篇章呈現泰緬邊境生存的多層面,依然粗糙但影像編排有進步。墜落的飛機、遠方的槍聲、吉他彈唱、被坑的麻藥、苦等拿不到的身分證。曼谷台灣、中國土豪,在緬甸我們都是鄉巴佬。三妹大哭一解哀愁。一曲《安妮》、托爾斯泰的窮人
比瓦城青涩得多,很像学生实验电影,又觉得很真实像是纪录片
虽然很喜欢看低层次人民的生存故事,但不觉得这部 故作深沉 吗···
赵德胤有自我的表达和立意,底层人群的地域流动和生存的困境对应着导演自身的个体经验和理解,在边境流窜的流亡者影像。但技术层面透露出的贫穷感,让观影变成一场灾难式体验,赵德胤亟待资金来提升电影的质感,毕竟,华语电影圈内赵德胤“边境流亡者”的表达非常独特且有意义。
非常本土化的电影,主要描绘了东南亚地区华人的生活状态吧,看的时候感觉心里有一些感触,把生活的苦描写的淋漓尽致
3.5
拍着玩的心态和简陋的制作模式使得素材不太成型只能分成如片名的四段式,粗糙之中的真实与幽默和超现实,让华人在东南亚的遭遇有了独特的宿命悲情感。
难怪他说用了四万,黑道大哥那两句台词偷偷照着念都念不抻展。
拍的跟伪纪录片似得 没看出来想干啥
無聊又平淡,卻是鄉愁最真實的樣子,深刻多情永遠是用在異鄉的主題
皮卡后的安妮,坠落的飞机,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特别粗粝的影像风格展现东南亚底层华裔的困境与乡愁,比起再见瓦城好很多,结构不错,四个章节,独立又关联的叙事,可惜完成度不是很理想。吴可熙很好!
3.5⭐还挺喜欢这种粗砺朴素的影像作品的,而且导演很擅长用非常日常的和近似纪录的形式,去讲述对我而言是非常有力也非常惊心动魄的故事……这部影片中,导演很巧妙的将三个空间叠加在了一起: 一个是人物活动的非原乡的泰国(或是说泰国边境);另一个是由人物身份带出的隐性空间——缅甸; 还有一个是符号化的空间——三妹一直等不到的台湾身份证。结构上,导演把时间线打乱,分成了四段,又用人物所从事的工作、非法活动的符号和人物关系将它们之间顺畅的关联。其实影片的背景信息(包括电影的标题)就已经很有话题性了,但是导演始终聚焦的是人,人一直被紧跟着,被放大,那些非法事项也只是聚集在泰国为生存而艰辛着的缅甸华人的无奈之选……
看到三妹哭了,我也哭了。那種焦灼和委屈,那種無助和脆弱。我懂。
很写实的风格,摄影机摇晃的质感很像一部记录缅甸泰国底层隐蔽交易的纪录片,很多生活化的一边吃食物一边长聊的场景,看到田间坠落的飞机特效想到了科长……
故事很有吸引力,制作质量过于粗糙。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清早不要讲脏话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