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会
Братство,战火同袍,逃离阿富汗,同袍,Bratstvo,Leaving Afghanistan
导演:帕维尔·龙金
主演:基里尔·皮罗戈夫,亚历山大·库兹涅佐夫,扬·察普尼克,维塔利·基什琴科,Fyodor Lavrov,奥列格·瓦西里科夫,Mikhail Kremer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9
简介:时值1988年与1989年之交,苏阿战争即将结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陆续从阿富汗撤军。然而,飞行员亚历山大,苏军将领瓦西里耶夫的儿子,在一次飞机失事中被穆斯林游击队虏获。因此,在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之前,108摩托化步兵师还需要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救回将军的儿子。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聚焦于..详细 >
阿富汗战争
不愧为帝国坟场啊,拖垮了一个,陷住了一个。
巡邏戰鬥場景模仿當時拍攝的錄像帶。小孩奪取思捷齊金手槍之後又被KGB特務收回的情節過於刻意。
挺不错的战争电影,虽然一开始看得糊里糊涂的,飞行员和穆斯林孩子的死,真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印象最深的三处:苏联军人对老乡的问候:我们走了以后你怎么办?工程师(圣战领导人)说:圣战开始很容易,可是没人知道怎么结束。以及留在圣战组织中的前苏联战士对工程师的尊崇和义无反顾,反观撤出阿富汗后苏联军人的迷茫和痛苦。
综合三星半,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他们以为我们是来抢走他们的妻儿的,而我以为我们是来帮助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被改变的人回到了祖国,但祖国已经改变
有些粗糙
下了有半年的片子了,一直找不到字幕,终于得偿所愿。很写实的片子,老毛子的士兵一直都是那么贪婪,打死的人都要撸下手表、戒指等,这些当年在出兵东北时的行为今天仍然在他们的后辈身上可以见到,真是一脉相承啊。当兵的拼命,枪林弹雨,当官的自私,翻脸无情。那个阿富汗人杀叛徒的割喉动作好残忍。
第一次从电影了解苏阿战争 帝国坟场名不虚传 将军的儿子被11岁阿富汗孩童打死 每个人都想在战争结束前捞点好处 不由想到同样被拖下水20年的美军 这种战争的意义何在
孩子的冷酷,让人生恨但又无力指责;父亲的痛楚,让权力私用似乎可以理解。战争的双方可以交涉甚至互化,枪林弹雨中像一个玩笑。不知战争为何,因为上帝喜爱暴力?
看的是无字幕版的
不错的俄罗斯电影,等了很久才有中文字幕版下载。
苏军撤军,给钱阿军小头目做场假人牺牲戏。第二次被阿军首领识穿并狙击。
苏联在阿富汗的一曲挽歌,导演营造了一种噩梦般的氛围,结尾黄昏时最后一架苏军直升机升空释放烟火,恰是大苏联帝国毁灭的象征。但叙事太混乱邋遢,观感体验不佳。7.4
苏联余晖下的社会主义铁拳难以攥紧,军队失去信仰就没有凝聚这个牢不可破的联盟的基础。本片把这些描写的很清晰,值得在看待那段历史时拿来参考。特别在里面提到了圣战者中有系统学习苏联制度的力量,结果被米24一把给全扬了,也算是隐喻了苏联自我毁灭之路。
家。镜头太晃
俄罗斯电影水平很高,这一部反战题材的也不错,战争把正常人变成凶手,把孩子变成凶手,最后其实都是受害者,主题不错,情节比较松散。
算是今年上半年看過的最好的俄片。想不到帕維爾·龍金拍了部近年俄羅斯影壇少見的阿富汗戰爭題材的電影。整個片給我挺爽的感覺(看過之後一直用Кино的Невеселая песня腦補這個片的混剪MV)。蘇軍、阿富汗官員、阿富汗游擊隊三方之間的互動還有點江湖社團味。最後幾位主角跟基地里的阿富汗官員道別的一幕還挺傷感(聯想到後來納吉布拉的悲慘下場)。還有一處比較逗的地方,軍隊給阿富汗村民放映弗拉基米爾·莫德爾的《沙漠白日》……
嗯……
战争的场面拍的挺真实的
真的还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战争电影……群像过于精彩,战争中人性的恐惧,狡诈,忠诚,猜忌在不同人身上尤为明显的体现出来,手持摄像,肆意展开,像纪录片也像回忆录,很有质感。最后二十分钟是全片的精华,那种迷茫的,怀疑的,模糊朦胧的感觉,战争结束了,我们所有人都死在那里了。‘希腊人’的角色的性格和随身听,绝对是借鉴了小谢尔盖的个人风格吧!!!所以就是什么时候俄乌停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