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小清新之作,恬淡温馨又意蕴深远。
犹如夏日里的一杯清茶,冬日里的小火炉。
相比直译的影片名“西方魔女已仙逝”(听起来很有魔幻或者悬疑感觉),我更喜欢意译的“勿忘我”。
意简言赅,完美诠释了贯穿影片的主线:亲情。
那句“外婆,我爱你”“I know”不知赚足了多少眼泪。
我喜欢这个片子在于,不只有亲情,还表现了好些其他同样值得品咂回味的主题。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进入外婆家那片隐藏在绿色中的小空间吧!
一. 有关教育敏感细腻的少女Mai不愿融入同班女生拉帮结派的生活而被孤立,妈妈带她去乡下母亲家小住散心。
Mai刚去的时候是个怯懦的孩子,不爱说话,依旧沉浸在自己那个被排挤的小世界。
在爱的指引下,外婆采取了一系列做法,简直堪称儿童教育的典范:首先是鼓励,无时不刻大量的鼓励。
帮忙搬东西了,“Mai,你比看起来要强壮啊”,做草莓酱,“mai,你很擅长这个啊”,“今年有你的帮忙,事情容易很多”,看她画画,“你有很好的色彩感知呢,那个薄荷绿真美”。
小姑娘第一次甜甜的笑了。
其次是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
一方面可以通过肉体的辛劳暂时逃离内心的煎熬,另一方面劳动使人容易有成就感,更容易快乐。
然后当Mai渐渐打开心扉,开始倾诉开始表达自己的时候,外婆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和支持者。
所谓倾听,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真实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思想;而所谓支持,这就非常需要智慧了,既需要对孩子的信任 (外婆“你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们相信你的选择”),也需要适当的引导,比如外婆开导Mai不要自责的时候说:“mai,我从来不认为你意志薄弱”,在Mai挫败沮丧询问自己是否永远也不能通过女巫的训练做不到一个合格的女巫的时候说“你做的很好,不要这么心急,一些事需要时间的”。
二.有关大自然: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外婆掩藏在密林里的小屋,是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而外婆平和的心态,哲学性看待生活的眼光,恰恰也是大自然哲理的体现。
在这里,她们去菜地里采摘新鲜的生菜做三明治,刚下的鸡蛋做早餐;被单洗好后晾晒在草地上,沾染阳光和薰衣草的香味;茶里泡着嫩绿的薄荷叶;采摘野草莓做果酱,正如Mai说:“我们做的果酱, 有房子后面的,森林里面所有植物的苦涩和甜味”。
镜头和语言都美得不像话。
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大自然赋予外婆的平和心态。
和Mai平常的对话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珍惜当下,做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三场对话,一个是关于成为女巫,一个是关于死亡,另一个是关于仇恨和偏见。
关于成为女巫:外婆鼓励Mai的时候说“要成为一个女巫,最重要的是意志的力量。
让你下定决心的力量,然后做你决定要做的事。
知道你可以克服最困难的部分,你不一定会得到你所要的,但试试总没错”,我很欣赏外婆的最后一句,没有心灵鸡汤式的为Mai画一个大饼:你努力去做你就能得到,她非常坦诚的告诉Mai她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但尝试的过程中也总会有所收获。
另一个有趣的片段是外婆说“一个经过训练的女巫,能够看到她想看到的,听到她想听到的”,Mai问“您能做到吗?
您的妹妹是算命师”“我不做那个”“为什么?
”“花园里点点滴滴的变化,让我感到快乐,日复一日。
因此我不需要去预知它们”。
睿智的外婆,真正活在当下。
“然而我确预知一件事一定会发生,仅此而已”“是什么?
”“是个秘密”。
这不就是人生么,对生活,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总有一天我们会死去。
那活着的时候不妨活在当下,而非未来的美好愿景或者对未来的担忧害怕中。
关于死亡:“外婆,人死后会发生什么?
”“我不知道,我还没有真正死过”“我曾经也问过爸爸,他说,人死后一切就终止了,他说没有任何东西留下。
我说,即便我死了,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而每个人还是会继续照常生活。
然后他说,是的.”Mai真是个敏感细腻的孩子,这么小就已经开始思考生死。
说着这话的时候Mai有一丝哽咽。
都说了解了死才能更好的生,凡人所想,到头来不还是好好活着么?
活着,意味着感受爱与被爱,而一旦觉得自己其实微不足道,自己根本如尘埃毫无价值,小Mai的心里非常的痛苦。
这时的她急需一个智者的安慰。
还好有外婆“Mai 过来,让我告诉你,当一个人死后我所相信的会发生的。。。
当人死后,灵魂会脱离肉体。
我相信灵魂自由了,即使与肉体分离,灵魂还有很长的旅程必须走下去。
”善于思考的Mai并没有善罢甘休,她不停追问“我的灵魂是我的?
”“你的灵魂和你的肉体组成了你”“当我死了, 我思想的那部分会怎么样呢?
我最害怕的是,我的思想会消失。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在饥饿的时候脾气会变得暴躁?
那是你的肉体在影响你的思想。
因为肉体的消失,你不能说所剩下的就和现在的Mai一样。
”“那我不需要这个肉体了。
感觉就是我的肉体让我痛苦、”“但是Mai,因为有了肉体,你的灵魂才能感受到事物。
”“如果不感受到事物,你的灵魂就不会成长。
”“我的灵魂不成长,谁会关心这个?
”“你可能是对的,但那才是灵魂该做的,它们无能为力,就像植物必须朝向太阳,灵魂也渴望成长。
无论如何,拥有肉体,可以得到很多欢乐,难道拧干这些被褥,并放在薰衣草上晒干,没有让你感到快乐吗?
当你在某个冬天,感受到一束温暖的阳光,或者夏日里的一处凉爽的树荫,你不会感到快乐?
或者当你在单杠上翻了第一个跟斗......”Mai焦躁的情绪被抚平,安安静静聆听着外婆的话,沉浸在那个宁静喜悦的世界里。
最后外婆俏皮的说”当我死了以后,我会告诉你.””你会?
嗯。
我会找个方法来告诉你我的灵魂脱离了肉体,但不会吓到你.””好的” 这时祖孙间最秘密的约定,关于生和死。
死并不是一件所有一切都结束的可怕的事情,也不是所有烦恼全部解脱的可喜的事情。
关于仇恨和偏见:这是全片最激烈的冲突,甚至外婆在愤怒之下还失手打了Mai一耳光,这也直接导致了Mai和外婆暂时的决裂,片尾外婆去世后她才说出冲突之后一直想说的“外婆,我爱你”。
起因就是Mai认定是继发现中年大叔偷窥妈妈的车,怀疑他家的狗偷了自己家的鸡后,认定他所谓的运点泥巴根本是在偷自己的花草破坏自己的小世界。
外婆尝试去安抚Mai的情绪:“Mai 尝试去理解。
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但此刻让我担心的是,你的内心充满了疑虑和仇恨。
”“我认为只有真相才能解开它们”“会吗?
我认为那只会造成更多的愤怒与仇恨。
那种能量,使一个人疲倦,你不觉得吗?
”刚开始会觉得外婆是不是太善良过于好心了,但后来我才明白外婆的重点不在于一味的原谅,而是在于你对自己情绪的觉察,换句话说,需要理解的不是那个男人到底做了什么,而是自己的心理状态。
当你发现自己处于极端的感情中,这时候的思考和决定通常都有了强烈的偏见,你要明白此时自己的不理智,而避免一时的冲动。
结尾伴随长镜头的拉远, 外婆的身影在一片绿林里越来越小,一个转弯,终于不见。
Mai沉默着,她期待的和解自己终于还是没有勇气去达成。
Mai的独白响起,渐渐消失在回忆里“外婆希望我能说出来“我爱你”,就像在争吵发生之前那样,但我做不到。
”回忆消失,紧接着的是现实中的大雨和外婆病危的噩耗,等赶到小屋,外婆已经走了。
她没有忘记和小外孙女的约定,Mai在种满盆栽的暖房里发现了玻璃上的字:“来自西方的魔女,去到东方的魔女。
外婆的灵魂,成功的分离了。
”和Mai一起,我也会心一笑,随即却哭了。
Mai大喊出藏在心底两年多的愧疚:“外婆,我爱你!
”影片最温暖治愈的一点来了,房间里传来外婆带笑的声音:I know。
结尾附赠一个小彩蛋,Mai和外婆关于做自己的对话:“即使我换了学校,班级,我还是无法解决我是一个异类的问题我还是无法走出森林无论我往哪儿走”“一个女巫学徒,不能独自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困扰着他们”“但我认为问题也出在我身上我是想成为一匹孤独的狼,还是群体中的一员”“你何不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
告诉你自己,什么选择是对你最有益的明白你要的是什么,然后不要回头就像一株仙人掌,选择不在水中生存一头北极熊选择不在夏威夷生活,而在北极但谁又会质问它们的选择?
”PPS. 一日我电话外婆的时候说:我最喜欢我们外婆了!
她带笑着,用那种我都可以想象得出的慈祥的眯缝着眼的神情说:“我晓得, 我晓得嘛”。
好暖心
像之前在某个博客看到的那样,我也觉得这部电影叫《西方女巫已仙逝》会更好。
电影是08年上映的,而我是15年10月看的,似乎有些迟了。
没错,确实是迟了。
我以前总是会说,好的书和电影永远不会嫌晚,更不会嫌早。
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同理,如果早些读懂某些书,懂得某些道理,我们也许就不会很遗憾地和许多美好擦肩而过。
如果早些看这部电影,我也许就会更珍惜和外婆在一起的时光,会多做几顿她想吃的萝卜肉丁饭,把饭煮的软些;多做几样她爱吃的菜,少放些盐;多陪她去几趟公园,跟她一起散步、打羽毛球...我没想过她会那么快离开我,或者说,我根本没敢想,有一天她会离开我。
可是去年十月九日,她走了。
我甚至没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
电影里的小女孩也是一样,没有能够见到外婆的最后一面,甚至在外婆去世之前还没有解开和外婆之间的误会。
看到外婆为她保留的东西,遵守的约定,我泪如雨下。
没错儿,外婆始终没变,对我,一样的爱,一样的牵挂,但是我变了,我变得不再和她亲近,甚至一年也见不着她几次......每次,不,应该说,每次黄昏时看到远方的天空和云朵,我就会想起在外婆家的那些时光,那时的天和现在一样蓝,云朵的形状一样迷人,阳光一样金灿灿的。
只是好像有什么东西永远地消逝了,让过去的一切变得模糊起来。
我把头高高抬起,尽量不触到天空底下的城市,幻想自己是在曾经的、外婆家的黄昏。
可是一切仍旧太模糊,仿佛记忆之门上已生了厚厚的一层锈,我努力想要冲破,却无法奈何,只有放弃挣扎,漫无目的地继续往下走。
为着几个不是特别坚定的信念,比如一个喜欢的作家,一个虚幻的梦想,一本寄托梦幻的书。
然而,一切终究是梦了,不是么?
当某些对你太重要的人或者事永远消失之后。
我不知道,外婆逝去后,对这个小女孩来说会不会是永久的遗憾,因为她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理解外婆,没有去看她。
但我知道,外婆会原谅她,因为她的爱是如此深沉,博大,从她为小女孩保留的水杯,坚守的约定可以看出来。
我的外婆会原谅我吗?
再说说这部电影里的外婆,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是高贵的,值得景仰的,她的乐观、豁达、明智和宽容,让一切都多了一些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她的眼中放出的是爱与智慧的光芒。
不想读书的小女孩,被妈妈带到了乡下外婆家。
有英国血统的外婆和一座木屋同时出现在森林,就和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一样。
(啊!
我太喜欢外婆的房子,院子和厨房了!
~)外婆的院子外开满了很多不同品种的小花还有蔬菜。
来院子发生的第一件事就做了好吃的三明治!
外婆的品位很好,不仅是室内的木质结构装修搭配文艺的碎花壁纸,连每个餐具,灯具都很好看!
每次给餐具特写,都想疯狂种草!
~电影整体色调偏向低饱和的日系灰,质朴又安静,人物的服装都非常棉麻森系,看起来非常舒服啊,特别是外婆搭衣服的小方巾,特别文艺~小女孩独自在乡下慢慢被大自然景色和外婆的爱所治愈。
山顶上结着大片的野草莓,像是外公去世后送给外婆的生日礼物。
外婆和外公一定很相爱吧,外婆说起外公,都充满幸福~小女孩用铲子在烧锅里翻炒白糖和野草莓的画面,太治愈了,让我一直想流口水。
哈哈,顺便安利了怎么做草莓酱~电影里面也有很多美食的特写,还有放大的咬食物的声音都深深的被治愈!
某天夜晚,外婆讲了一个自己的外婆是女巫的救人故事。
这个故事在小女孩心里马上有了种子,也想努力的成为可以救人的女巫后人。
外婆趁此机会让小女孩开始了“女巫训练”。
在生活习惯上规定早睡早起,有条理的完成一天的时间安排,并且说到做到!
让小孙女的精神意识上变得独立而坚强。
还记得外婆和孙女深夜在被窝里面,讨论的灵魂和躯体,还有生死的对话,让我特别感动。
外婆是有智慧的女人,她慢慢的治愈小孙女敏感孤独的内心。
她对小女孩承诺,当有一天她去世了,一定会告诉她她的灵魂和躯体已经分开了。
小女孩内心的东西有时候像极了我,真希望也有这样一个人陪在我身边,鼓励纠正我所有的缺点,让我懂得真正的人生道理。
最后的最后,妈妈接到了外婆去世的消息,小女孩内心很后悔最后和外婆分开,因为生外婆的气没有对她说“我爱你”。
转身蹲在黄瓜草面前,她看到了外婆留下的字,那是之前在被窝里说的承诺。
刷的一下,我和小女孩一起落泪!!
结束的音乐是手岛葵的《虹》,她温柔抒情的声线让这部电影有了很多最后的情感渲染。
这是一部很小众的宝藏日影,值得多刷!
值得被看见!
~
以为是大自然治愈焦躁的人心的故事,结果不同。
更多是年长者对于小女孩的成长引导,孤立、高敏感,不由控制的不想融入集体。
妈妈带她到乡下外婆家,相处过程中才明白,成长为厉害的女巫是要做到最简单的事,比如:早睡早起、坚持运动,以及决断力、勇敢等一切最简单的事情。
改变发生,有了自己的避难所,命名为“勿忘我”的花也在一日又一日的精心照料中缓慢生长,长着长着,就要回去了。
但小女孩对隔壁男人的不了解导致偏见,甚至在他挖了她避难所的土之后说出让他去死的话,外婆也无法保持冷静,打了小女孩一巴掌。
结局没有强行的大团圆和洗白,看小女孩离去的时候真希望她去抱抱外婆,好遗憾。
一辈子的遗憾,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
如果时光能重来,希望小女孩当时抱了抱外婆,并说出了“我爱你”。
这个电影很简单,人物只有三四个,很大篇幅就是Mai和她外婆一起在外婆家的乡村小屋里面的简简单单的日常起居生活。
电影的每个镜头都给人温暖宁静,每个镜头也都细致入微。
外婆家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跟梦境一样,几乎每个人心里,外婆家都是这样的美好,也都是这样的精致,其实这个是外婆美丽心灵的外在表现。
外婆用智慧和生活治愈了Mai的创伤,让Mai能重新开始生活。
电影的后面有点唐突,也很难理解,为啥心灵这么美好的外婆养育的女儿和外孙女能两年不回去看望她,最后一个个如此的伤心,之前就啥不能常回家看看呢?
这个电影之所以能感动人,是电影里面很多镜头会让你不自然想起自己的童年或者叛逆的年纪,无论是外婆或者父母或者家里大人的教育,有些能懂,有些多少年之后自己能明白,但是还有些后来回想起来,即使我们明白了,只有默然的份了...
节奏很缓慢,开端也很平淡,需要一点的耐心。
看到后来,当Mai执着的不肯像外婆低头,不肯说出外婆期待的那句“我爱你”的时候,突然开始讨厌她,觉得她在学校遭受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外婆正在小径上努力微笑目地送Mai的车离开,她的身影越来越小,到了最后终于看不见了。
两年以后,外婆去世了,Mai和妈妈都没有看到外婆的最后一面。
当妈妈叫Mai离开去厨房的时候,我就想到她肯定会大哭一场,果然,Mai刚刚关上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伤心的哭泣声。
其实她也在后悔,当时没能理解和时常来看望自己的母亲吧。
所以,亲人在的时候,请多和他们在一起。
也有过童年,也在外婆家呆过一段时间,虽然记忆已开始模糊。
那时那边还是山村,一条小路通向镇上,清澈的小溪日常用来浣洗衣物、挑水浇菜、大水的时候还能漫到路上来捡几条鱼。
表面布满沟壑的柿子树,总是在季节到来之时,掉落一地,小伙伴们会用它的籽游戏,四方格玩法,靠墙玩法等。
长满刺的板栗会被石子或竹竿打落,或者雨后掉落,一根小棍,脚踩一下,便能拨出果实,回家下粥一起煮,再剥皮而食,香而酥。
竹林茂密处会有蜘蛛布满大网,龙眼、荔枝、柚子、石榴、蛇腹子总能吃到。
饮用山泉、编织竹篮、茶沟玩耍、抓住小鸟、食过蛇羹、扔过炮城、扛过旗子,轮胎气口的橡胶和内胎可以用来做弹弓,长长的竹笋层层剥开可以切片煮菜,山上的小径边有跟栀子树…印象中和外婆外公交集开始消逝,灶火烧菜是那时学的,蘑菇棚是外公搭的,烧煤炉子有个小口,可以用来烤地瓜或者闷黄豆猪肉,还能记起曾外祖父和眼疾的曾外祖母,声音却已忘却。
还有赶上时代旧房翻新;开发时,后山挖平,粘水遍处红痕,晴时满天尘土;拆迁后,在荒野地搭的临时小屋,有些甚至一度成为我家新房的部分;然后便是两处轮循住处…时间不等我,未能如他们期许生活,幸好还在享福,母亲是他们当下最好的联系。
只是今年开始,开始担心身后外物归子不归女,不再收我们的红包了,心中雾障之地,一声叹息久久不息…
群体生活的忧思、关于死亡的恐惧、躯壳与灵魂的关系,曾经也困扰着我们,成人看似的不要紧,都是少年的烦恼。
长大途中有位愿意倾听、能开导你的长辈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虽然也曾因少年烦恼痛哭,也希望能投入温暖臂膀获取力量…但也这么长大了,好多人都这么长大了。
我的“西方魔女”没有足够的学识能引导,但是在她望向我担忧的眼神、定时的电话、小心翼翼的关心中,感受到我也是被爱着的“Mai”。
我也爱你,阿嬷。
我也很幸运。
论不合群
论灵魂
论躯体
关于躯体新鲜的概念
论死亡
西方魔女与实习女巫
腾讯视频,2008年上映,豆瓣8.2分,时长115分钟01.这部片子,记录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她像极了学生时代的我们(部分人):同学们之间有各种小团体,她疲于应付这种无意义的社交,被迫孤独一人,被孤立了;对乡村里不熟悉的东西感到好奇,觉得比大城市新奇多了;爸妈之间感情不好,两地分居,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她跟老一辈的长辈相处,有时愿意沟通说说心里话,有时候闹矛盾了,又不肯接住别人的台阶和解;等到老人去世了,心中徒留懊悔,要是当时有跟外婆好好说再见,或许就没那么遗憾了。
02.幸运的是,等小女孩哪天长大了,她会想起来自己曾经是被爱过的,没有人忘记过她。
爸妈虽然感情不好,但有在积极沟通,想折中的方案解决问题;外婆跟她相处的机会不多,但外婆循循诱导,帮助她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她为人处世,要有主见,有决策力。
外婆对于她曾经的不懂事予以理解,没有苛责她,还遵守了两个人之间的约定,曾经外婆说过的问题,临时走,外婆还郑重回答她了,告诉她死亡是什么样的。
03.大概是看过现实生活中太多遗憾的片子了,希望这个片子的结尾就少点遗憾,能有外婆和孙女和解的、爸妈之间的和解的、女孩和同学之间和解的,虽然遗憾千千万万,也是人世间的常态,但,我们总向往着幸福。
小时候,看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元一本、一卷5本的《圣斗士》,看到最后与冥王哈迪斯的决战,是在天堂──繁花铺地的天堂。
希腊神殿式的建筑,黑白两色描绘的遍地的花朵以及纷飞的蜂蝶,闪烁着无比的光辉,散发着无形的芬芳。。。
我心目中的天堂彼时彼刻就被定格成了那种样子。
噢对,当然最好再加上一个穿着圣衣的优雅的圣斗士,如同天使的那种。
(星矢这种煞风景的就算了)而今,托上海电影节以及一个星期年假以及一个好朋友的福,得以看到了这部最新的影片,用与日本同步的速度。
于是,天堂仿佛有了更具体的颜色和景象。
天堂,不就是那野草莓山坡、阳光林地,窗台上的薰衣草,餐桌上的三明治,以及住着巫师外婆的田园小屋吗?
真的太美好了,美好的不敢去相信,不敢去憧憬,而只能用理智告诉自己中国不存在这样的地方。
到处都是人,哪里找这么美的地方?
即使有这样美的地方,一个人住也会不安全;即使不考虑安全问题,这种地方也不可能通水通电通有线;即使什么都通了,也没有那么可爱的邮递员;即使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了,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根本不允许买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那样美好的地方仍然永不可能属于我,或者其他任何人。。。
唉,看完电影就真的在想这些无趣的问题。
只是。。。
过了两个多星期。
回想起来,会觉得幸福,只要在脑子里面想想就会幸福的那种幸福。
我也许不用纠结那么多了,在心中存一个理想国,已然足够美好。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很平淡的剧情,我喜欢平淡的剧情,但是这部剧情让我有点索然无味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电影 清新治愈温暖 画面节奏都非常舒服 每个细节都是泪点 果然最后还是哭了....
一分给优雅的外婆 一分给美丽的风景 虽说是教育片 怎么还能两年不去看老人的.... 想起曾祖母了。
不值这么高的分。情节平淡,人物扁平,景色还行。
“你外公死后一年,这里才开始长草莓,就好像是他送来的礼物一样。因为那一天,当我第一次在这里发现大片草莓时,恰逢我的生日,你的外公从未忘记过我的生日。”除此之外 我觉得 这部电影里 有最好的生命教育。
太忧郁了。小舞没说出的爱,让我想起我与家人的关系,那些你以为的尴尬和不愉快,都早已化解在她们对你的爱里了。这份理解,让我愈发思念那些早已不在的亲人了!
始终无法还原原著啊,成长岁月里,我的西魔女总是能用一碗谁也炒不出来的蛋炒饭降服我
3.5星,日式温暖电影
看的时候睡倒好几次…
可能是我看的那个视频太低清了吧,美感不够,故事平淡
当难受时,可以离开难受的环境,寻找更舒适的心境。最朴素的才是最难的,早睡早起、规律饮食、锻炼身体、不滥用自己的情绪。
炎炎夏日,看睡着了两次……
一般吧,不喜欢那样的小孩子
因为要去新的城市生活了,所以离外婆更远了,在最后一次分别的时候因为孩子气没能好好告别,没想到那就是最后一次这一世的见面了。看着外婆站在门口看着车远行的身影,不禁让我想起我自己的外婆跟婆婆,很想回老家陪着她们一起生活,我可以做什么呢?在我正值年华的时刻,我可以做什么呢?陪伴家人?还是奋斗梦想?亦或是平平淡淡的活着?我到底要做什么?这真的值得我好好去思考去探究。小女孩是幸运的,有一个这样幸福的原生家庭,也早早不去让自己做迎合众人的事情,有自己的避难所,那是我所羡慕的。导演拍的很生活化,演员更是自然呈现,让我都不觉得那是一部电影,更像是朋友的生活。真实的共鸣感很直接给到,也就在最后哗啦啦的哭了一顿。为我未能年少有为而哭,为我的生活迷茫而哭,为那真诚的爱而哭…
老婆婆真的是外国人嘛 感觉真的好像日本人呀我也要当一个女巫!
关于外婆的记忆还有那些外婆在平凡话语中教授的人生悟言。每个孩子成长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度过的时段,我们都希望可以自己抉择很多事情。往往现实总是很残忍又刻薄,甚至我们不知道怎么叫一个朋友怎么跟爱的人说话,表达一份小小的爱意,有很强的防御心,一层抵挡一切事物的厚厚甲克。是否有一个树林间
英国外婆说日语有点出戏,但我喜欢这样淡淡的画面,淡淡的故事。
略闷,又是日本一贯的文艺片。但是很适合当家庭教育片来看,卖点是优美的风光和手岛葵的主题曲。
「西の魔女から東の魔女へ、お祖母ちゃんの魂 脱出ダイセイコウ。」「お祖母ちゃん、大好き!」「I know.」又泪奔了。。。
日本人自己心里的文化祖先可能是白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