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是好看,挺好看的,挺过瘾的。
最后那段憨豆以自己的DV接到大屏幕上代替开幕电影以及之后一些列动作,配合得真绝阿!!
不过看完回头琢磨,怎么琢磨怎么感觉不太对阿,这简直就是在大张旗鼓地讽刺嘎纳电影节和王家卫这类的文艺片和导演嘛。
英国人不厚道阿``哈哈``
不喜欢这一部“憨豆”的人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认为这部笑料不足,如同没塞满馅的包子,吃得不过瘾;另一类则跟本不Fan憨豆,甚至厌恶,认为他形象委琐,装疯卖傻。
而对我,一个饱览电影濒临审美疲劳却仍怀一颗宽容心的超级无敌掌门影迷,呵呵,来说,这部“憨豆”可以打3.5分。
开始我是期待这部电影将自己笑得肚子疼,像小时候看憨豆电视剧集和大学里看“憨豆特工”和“豆豆秀”那样,但是看着看着,觉得根本不必将逗乐期望值抬得太高,因为那样只会觉得遗憾,五十多岁的豆子先生哪怕童心不老,胳膊腿仍不随岁月僵硬,还是有很多桥段已经在历经“喜”礼的电影迷眼中显得见怪不怪了。
上个世纪的豆子曾经一爆而就粉刷自己的房间,不曾想豆影留墙:)上个世纪的豆子还曾费尽心思不脱长裤换上泳裤,却不曾想唯一的“旁观者”竟是个盲人:)这些如果放在今天,我还会笑得喊救命么?
不会!
而是顶多从嘴角发出“嗤”的一声或两声。
所以,不是豆子老了硬了,而是自己的心已经老了硬了粗糙了,哪怕更谙英式幽默,哪怕头脑更敏捷。
这样一想,不禁有些感伤。
加上看到豆子先生这么多年大脑还是和豆子一般大,息影之作里仍孑然一身,就更加感伤了。
幸福的是,导演奖给了他一个机灵的男孩和一个美丽的“豆女郎”作伙伴,背景也不再是冷漠乏味的都市世界,而是美得让人心醉的法国田园和海滩,还有那浪漫的异国音乐。
哪怕糗事不断,钞票金卡全丢光,仍能一路用DV捕捉快乐,一根筋地奔向自己的梦中的海滩。
这又突然让我想到了那个“穷和尚富和尚”的故事,顾虑太多反而禁锢了自己,有限反成无限。
恭喜憨豆先生实现了无限!
至于他今后是继续搂着他的小毛熊睡觉终老一生,还是和“豆女郎”触出电火花携手人生,那只能任人遐想了:)对于第二类人,豆粉们不要太激动,毕竟电影界就像张艺谋曾经说的,“驴有驴道,马有马道”,更何况除了马、驴,还有骡子骆驼绵羊奶牛呢!
举个例子,一个超级喜欢周星驰的粉儿听到有人说《算死草》低俗后,气愤道:“既然这么高雅,怎么当年不死在uterus里呢?
”再举个例子,当年嘎纳把金棕榈颁给片长七小时的《撒旦的天空》时,台下嘘声一片,导演上台后毫不谄媚:“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同样我也不喜欢你们”,顷刻间全场哑然。
因此,我认为不论观众、导演,能享受自己喜欢的,就足够了。
当然,如果导演喜欢的恰是大多数观众享受的那就更好了。
最反感的是不真诚的观众和不真诚的导演。
认为炒得油花四溅的就是好电影,认为深沉晦涩了就升华了,认为阴暗了就现实了,认为滑稽了就低俗了,认为支离了破碎了就前卫了,认为同性恋了被禁了后现代了大小腕儿绯闻了就有人看了,认为自己看不懂的话这电影就是扯淡了,认为自己看懂了的话这导演就是弱智了……这么多的不真诚,何曾认为看电影做电影都应该投入自己的心。
再次想到了《苏利文的旅行》,你不是穷人,你不是带着镣铐的人,你又怎能把笑当作上帝的施舍?
可幸苏利文是真诚的,憨豆也是真诚的,周星驰和撒旦导演也是真诚的,开怀大笑和打瞌睡的观众都是真诚的,而那个霸占憨豆的DV结局说“这就是我想的”的导演则是最恶心的。
也许,悲剧更具艺术力量;但是别忘了那些离奥斯卡小金人和嘎纳领奖台最远的喜剧演员和导演们,他们也是打动人心的无冕之王。
没错,我就是要为他们喊冤!
想到我心目中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杀人喜剧——“The Gods Must Be Crazy”,在imdb上竟然是低得不可思议的6.8/10分,我就……这片子可要比今天N多流水线上的电影好多了,借用一个网友就这个6.8鸣不平的话,The Criticis Must Be Crazy! 所以,在综合考虑《憨豆假期》舒服的节奏画面音乐和憨豆先生用心打造的诚意后,我再在豆瓣上给本片加上1分,4.5!
有人说,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克拉克.盖博或格里高利.派克,但是不能没有查理.卓别林;可以没有汤姆.克鲁斯或布拉德.皮特,但是不能没有金.凯利。
千万再补充上罗文.艾金森!
也千万不要再问他是谁了!
再见,憨豆先生!
傻气,却爱耍小聪明,办事总是调链,又有点敏感天真,非常憨你却非常美。
就像受到观众赞赏的被憨豆先生巧手剪辑的片段一样,快乐是需要取舍的,或快进,或倒退...舍弃无用的,选择愉悦的.删除苦恼的,留取微笑的.看这部影片也是如此,快进无聊处,重复捧腹处.PS:憨豆很傻,眉眼生动;男孩很帅,牙齿健康;女孩很美,笑容灿烂!
开始当喜剧片看的.临到结尾他们闯入康城影展,篡改了名导演首映式上的文艺大片,这时我才看出我要看的味道.早就说过了,文艺片都是46开的事,臭狗屎和文艺片就隔一张透明卫生纸.坚定了我们搞独立制作小成本电影的决心.团队成员都应该来看看这部片子.
下午睡起来一看表已经三点钟了,头痛欲裂,洗完澡后本想着背背材基,无奈实在是不想翻开书,索性看部电影吧,然后就想起了这部电影。
记不清曾什么时候看过这部电影,亦或是只在电视上看过电影的介绍。
不过有一段镜头却一直萦绕在额际,挥之不去:<图片1>憨豆先生突然瞥见了门外的沙滩和海浪。
在BGM优雅的低吟中,他连忙拿出DV,一步步地、目不转睛地向着沙滩走去。
门外,广告牌、汽车、摩托车后座、箱子、冲浪板、某个男人的肚子,组成了一条绝无仅有的道路,它引领着憨豆先生抵达了梦想中的沙滩。
他可以弃聚光灯于不顾,可以弃荣誉于不顾,可以弃旅途的曲折于不顾,但他不能弃沙滩于不顾。
那是梦想,是希望,是他心之所向。
因为不是初次看,所以这段情节于我来说谈不上什么惊喜。
但此时我却深深地被打动了。
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马马虎虎,丢三落四,有些时候甚至使点小坏。
但他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像一把宝刀一样。
<图片2>而这一段在野外搭顺风车的场景同样令人捧腹。
广袤的油菜花田,速度奇慢的骑车大叔,以及孤零零的由木板围起来的厕所。
哦,对了,还有我们的主角——憨豆先生。
每个人在面临困境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以及反应吧。
憨豆先生给出了其中一种,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
自行车被碾坏,车票丢失,搭不到顺风车……不,这些对我们的憨豆先生来说并不重要。
因为他知道,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一定可以找到前往戛纳的方法。
整部电影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倾注了制作方大量的心血。
每一个镜头,场景,配乐都精致到了极点,一如影片里优雅的法国风光。
温情至极,浪漫至极。
罗温·艾金森无愧于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喜剧片演员。
他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一如当年的卓别林,荒诞却有着实实在在的灵魂,毫不矫揉造作。
感谢他为我带来的欢笑和光亮。
优雅的永远不会老去。
<图片3>PS:我真的超想买一辆这样的车啊QVQ
憨豆先生的死心眼一根筋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人(一个盛产笑话总被吐槽的地方),哈哈 这么说和英国人还真是在某些方面有点像。
片中英国人刻板形象又被吐槽了,最搞笑的地方是憨豆先生歌剧那里,整个片子都很有爱,很温情。
喜欢憨豆先生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正是因为这样才在没钱没证件的情况下孤身在异国好好地生存下去,还遇到美丽的她和有趣的朋友们。
最感动的地方是憨豆先生和俄国小正太与一群刚认识的摇滚青年在餐馆里和客人们一起欢舞,那一瞬间,让我看到没有国籍没有种族没有宗教的束缚 单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单纯善良。
总之,是一部温馨搞笑的好电影!
I love Mr. Bean 2007.5.27虽然这一天有很多烦心的事,但是晚上看看Mr.Bean总是能够让人开怀。
这部《Mr.Bean's Holiday》据说是罗温·艾金森最后一部憨豆先生的作品了,真是万万分遗憾。
但愿我到五十岁,罗温仍然能够出演白发的憨豆。
如果实在不行,我愿他能够健康长寿的活到老。
其实这个人是非常聪明的人,因为演一个憨豆这样的人需要无比的演技。
实际上罗温是牛津大学电机工程博士。
这真是惊人地发现。
说起来已经看了几部憨豆先生的电影了。
包括憨豆先生的大灾难,还有憨豆先生的007(很帅,把罗伯特德尼罗比下去了^_^)。
还有他参演的一部美国电影,好像是各路人马出尽法宝寻宝的,每部都让人笑到肚子疼。
个人认为好的喜剧片是非常难拍的。
吓人很简单,让人哭很简单,挑逗人很简单,把故事从中间说起让人猜来猜去也还不算难(像无间道这种)。
但是要保证提供质量优良的幽默,还要连续2个小时提供出来,这是需要非常的机智与达观。
这是我喜欢《疯狂的石头》还有《上帝也疯狂》这类电影的原因,就像优秀的响声,包袱都在最后那一刻呢!
《憨豆先生的假期》最爱的是最后一幕:憨豆先生大闹戛纳电影节,无意中挽救了某名导的电影何小男孩一家之后,在欢呼声中自己跑出去,突然发现了梦中的海滩,于是走到二楼天台,奇迹般的从天台跨到巴士,卡车,摩托,人的肚皮,然后到了海滩。
也许这才是憨豆先生眼中的好电影吧。
虽然他乱拍的杂七杂八的生活片段已经鬼使神差的征服了戛纳,他的平凡的一天搬上大银幕后居然出现了奇迹般的效果。
而对他自己,海边才是最爱吧。
生活总是很艰难的,有些艰难的时刻,人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咬紧牙关撑过去,然而还好有了这些可爱的机智的喜剧,让人觉得生活还是有很多阳光。
人世如何险恶,自与你心中那尊欢喜佛无关,那佛能帮你读过昨天,也能帮你度过今天,明天。
法国很好,很美,很有生活气息,希望我有天能到那里,虽然以前错过机会了,希望能够去度过人生中的一段日子。
居然因为憨豆先生的电影爱上了这个国度,很不可思议,以前总认为这个国度比较浮华。
Bonjour, Mr. Bean!
去看《憨豆的黄金周》,久违了的憨豆先生,今天恰好发现豆子先生的身材是蛮好的,所以就算他现在老了,那种身形也是不易察觉衰老的。
电影的背景和音效以及色彩的调和度,都像是一部法国的言情片。
而豆子先生依旧保持那种固有的幽默方式。
除了一些形体动作以及表情语言,浓重的英式古典幽默。
好多不好笑的场景,因为大家都在笑,所以也就扑哧两下。
喜欢电影里那个俄罗斯男孩,。
有苏联的气质。
电影中唯一的女主角,具备出名的潜质,有点像天使爱美丽。
再重复一点,电影里的配乐和风景我喜欢。
也许我们和豆子一样,心里也有那个拼命想去的美丽海岸,豆子的在戛纳,而我们的呢?
在西班牙“柠檬和柑橘花海岸”?
也许也得去历一番人生的险吧!
喜欢在电影院里,灯光打在脸上的感觉,有一点暧昧,有一点墉懒,有一点疲倦,有一点睡意。
微微的阖着眼,看别人的生活,一览无余。
因为留恋,因为和然心小姐没呆够,又买了票进去,这次看的是我曾经很不屑的《变形金刚》。
我曾经信誓旦旦地说,“我不喜欢大制作和大场面的电影,比如哈里波特,比如加勒比海盗”。
可是这次我被征服了,我喜欢变形金刚,他唤起了我心底的英雄主义,以及对英雄的崇拜。
变形金刚的玩具小时侯是有过的。
并且经过回忆发现自己有一个擎天柱的铅笔盒。
说到底,我还是个幼稚的孩子,所以,变形金刚还能吸引假成熟的我!
我爱擎天柱!
可惜的是,我着急去吃火锅,没看完,最精彩的大搏斗,就走了,不过今天买了DVD来看。
简单说一下。
DV是本片的亮点。
全片我觉得真正出彩的地方就是最后在嘎纳电影节上用DV“篡改”播映影片,既搞笑又感人,欢乐大结局,后面还有一段反而显得有点俗和多余(但是踩在各种东西顶上走到海边那段设计的还是可以的)。
中间的笑料总体比较一般。
一直跑啊跑的,35岁之前,我以为自己是阿甘。
智商不足,又真诚信仰,既秉持原则,又不明白真正的方向,把直觉当作自己的最大财富,相信只要努力地跑下去,就必定有一个满目霞光的未来。
中国人划定生命的标尺,是不会拿35岁当刻度的,圣人说什么时候该而立,什么时候该不惑,什么时候该知道天命,什么时候该耳顺,都拿十年当度量衡。
怎么就忽略了人生的中点了呢?
据说上帝有一扇知觉门,他许诺说,对人生不满的人假若跨越这扇门,就必定会转化命运。
有一个被种种人生苦难折磨的痛苦者决定做这样的尝试。
在历经无数险阻之后,他看到了这扇门,却又迅即被失望笼罩。
因为这门普通到极点,而且当他举步跨越之后,他瞑目静思,感受不到自己有任何的变化。
他失望地掉转身子准备返回,却发现门已经消失了。
上帝在这时出现,告诉他说,我的孩子,你跨越了门,你的既往的过去就从此消失,再没有来路,回忆和追溯再也不能对你有任何的帮助,从这一刻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痛苦、彷徨、幸福和思念都被你留在消失的门的那边了。
已经懂得放下了,迈向前方的每一步再无牵绊。
孔圣人所代表的中国智慧,把这扇门的刻度放到了70岁,他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也即是说,到达这样的阶段,便拥有了自在行走,自由思想的资本,拥有了用“自我”来重塑世界观的自信,曾经约束、诱导、胁迫你的力量和框架,从此不再对你发生作用。
孔夫子所言不虚,只是,70岁太久,人生本该只争朝夕!
当历经艰辛,攀爬到人生中点的35岁,我希望临高远眺的自己,从此与来路决绝。
如果要用一个形象来标注代言后半段的人生,我愿意选择憨豆。
憨豆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悲观,从开车到游泳,他只会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法以及盲目的乐观去应对;憨豆只迷信自己的经验,没有谁能用人之常情说服或者教育得了他;憨豆敢于挑战一切他觉得无聊和麻烦的陈规滥调;憨豆不会让旁人的批评和指摘影响自己的行为和判断;憨豆有时候恣意妄为,但是从来都馈赠给旁人欢笑和快乐;憨豆经常为自己的莽撞愚蠢付出代价却从来不怨天尤人垂头丧气。
憨豆没有流于表面的信仰和坚持,却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形象或者虚伪敷衍的试图改变。
憨豆坚持着爱自己所爱,花里胡哨四处泛滥的时尚与流行从来不能影响他的格调和个性。
当憨豆当久了,快乐了自己,也开心了他人。
憨豆最佳地诠释了孔夫子的“从心所欲”,不伪装,不造作,在复杂的多版本的社会模式中艰辛地生存,做一个适应规则,只坚持用努力和“RUN”来解决问题的阿甘,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当人生已过中点,何妨放下阿甘,去改作从不为难自己,永远试图用自我去应对变化万千的世界的憨豆?
7月,我35岁了……不想再当阿甘了,嗯,决定了,在后半段的人生中去做一个快乐生存的呆呆的憨豆。
澹言 20070728
最后一段太精彩了
那小孩没什么意思,憨豆还是短片有意思。
真心理解不鸟英国人的HHP
搞嘎纳了哦
餐后点心。
感觉憨豆式幽默并不十分适合电影表达。
喜欢
无厘头的英国电影。没点英国文化谁能看明白。
看多了就不好了,都一样一样的!
个人觉得这种搞笑方式太弱智了
Fabulous!!
憨豆喜剧
当年在英国进影院看过近10次的电影:) 哈哈哈哈
大鼻孔。。。
TO THE BEACH
很搞笑
开心,和堂客一起看的。
itv2
呃...虽然牵强那么一点点,看乐子还是不会失望的
央六播的,看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