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道迪·史密斯的小说。
故事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朋克摇滚革命时期的伦敦,讲述了一位名叫艾丝黛拉的年轻骗子是如何成为兼具疯狂、时尚和报复心的库伊拉故事。
艾丝黛拉从小就意识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其他人不同,艾丝黛拉从小就和母亲学习缝纫,她的设计天赋从小就展现出来了。
长大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走进学校,妈妈就耐心嘱咐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心中的库伊拉,做好艾丝黛拉,与人友善,可是转眼间穿上自己的时装,在当时还不是很流行,直接被同学嘲笑,只有黑妹愿与艾丝黛拉交朋友,
面对欺负,直接在操场上暴揍同学,而校长同样接受不了艾丝黛拉,在纪律手册上记过改章,艾丝黛拉根本找不到朋友幸好捡到一只流浪狗巴蒂,艾丝黛拉天天穿着各色的衣服,面对同学的欺负,纪律手册上被校长盖满了章,而最后一次,校长准备开除艾丝黛拉,妈妈抢先一步提出退学,不给校长开除了机会
母亲去找神秘人寻求帮助,去的时候嘱咐过艾丝黛拉原地等她。
艾丝黛拉没有能投忍住对礼服的诱惑,偷偷溜进了舞会导致斑点狗的追逐。
在追逐的过程中,斑点狗没有停下来直接朝前方奔去,而那个方向母亲正在与神秘人交谈,斑点狗直接将母亲扑倒掉落悬崖,她赶紧逃离了现场,而妈妈留给自己的传家宝项链,不慎掉落在了草坪,她特别的责怪自己,是因为自己妈妈才会去世的。
艾丝黛拉带着巴蒂跳上了一个货车来到了伦敦,见到了妈妈口中的摄政公园,而此时艾丝黛拉变成了一个孤儿,第二天见到了两个小偷瘦猴和胖子,他们刚认识,很不幸被警察追,艾丝黛拉随着狗狗的指引来到了一栋废楼,成为孤儿的她,遇到了两个同样是孤儿的小伙伴。
怀着对妈妈歉疚后悔的心情,她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红色,打算低调的生活。
“库伊拉”在此没埋藏。
十年以后他们都长大成人,至于偷术已经炉火纯青,每天面对不同的场合,穿不同款式的衣服,而狗狗们也被训练成了小队的—员,至于伪装的衣服都是艾丝黛拉的设计,虽然沦为小偷但是永远记得妈妈的话,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设叶师这一天是艾丝黛拉的生日,瘦猴和胖子送给埃斯特拉,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是最潮流最时尚百货公司的入职介绍信,艾丝黛拉再一次来到许愿池她万告诉妈妈,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永远保持低调,同时必须出人头地
艾丝黛拉信心百倍的走进百货大楼,可是第一份工作居然是清洁工,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打扫卫生,只要有机会,总是想跟经理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每一次都被拒绝,这样经历了无数次艾丝黛拉的现状,还是没有改变,连百货公司展品大厅,都没有机会走进去
有一天,艾丝黛拉打扫完办公室之后,喝了老板办公室的酒,在酒的帮助下,她胆子变大,闯进了一个服装展示橱窗,并对那个服装做了改动,并且在里面睡着了,很不幸,一早醒来一堆人围着橱窗里的她。
然而,著名服装设计师男爵夫人来到了利宝服装店,要来挖掘人才,她看中了橱窗的设计,并把艾丝黛拉招进了自己的男爵夫人之家(服装设计制作)艾丝黛拉的设计让男爵夫人很赏识,每一次设计的作品男爵夫人都会诚心诚意的夸赞
一天的午后,男爵夫人敷上黄瓜片准备午睡,红宝石项链意外被艾丝黛拉看到,这正是妈妈给她的传家宝,那次母亲之死的夜晚,艾丝黛拉把她落在草丛里了。
男爵夫人却说这条项链是自己的传家宝,当年被一个员工偷走,但她又莫名其妙地送了回来,最后那人摔下悬崖,可气的是她的女儿还破坏了舞会艾丝黛拉突然回过神来,男爵夫人就是当年和母亲交谈的神秘人,她现在必须拿回妈妈送自己的项链,艾丝黛拉请她的两个朋友帮忙,在男爵夫人的一个宴会上准备偷出那个项链。
艾丝黛拉在宴会上霸气登场,露出了原本的头发,并且用了原本的名字“库伊拉”,瘦猴和胖子去保险柜偷项链,可打开保险柜才发现里面是空的,库伊拉发现,项链就戴在男爵夫人脖子上,在制造出的混乱中,库伊拉一把扯下了那个项链,扔给她的狗(小时候捡的那只),但是后来项链又被斑点狗抢去了,一不小心还吞进了肚子里。
艾丝黛拉终于明白,就是男爵夫人吹哨子指挥斑点狗扑向艾丝黛拉妈妈的,真正的杀人凶手其实是男爵夫人。
最后三人趁乱逃走现在她不仅要拿回项链,还要找男爵夫人报杀母之仇,复仇计划在大美心中成型,
她找到了小学的好友黑妹,现在是报社记者,黑妹专门负责新闻报道,另一边瘦猴和胖子来到宠物店,小计谋成功抓到了三只斑点狗必须拿回项链
在一个又一个的时装片场,她一次又一次精彩绝伦的时尚登场,抢尽了男爵夫人的风头。
惊艳的红裙变装秀,垃圾车华丽出现的大型长裙等等。
库伊拉也并不像以前那样友好的对待瘦猴和胖子,因此他们很难适应突然转变的库伊拉,甚至无法理解她。
她的伙伴们常常感到库伊拉只是在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在利用他们,因为库伊拉对他们的帮助不会表示出任何感谢,甚至毫不留恋地说不想参与计划就离开。
库伊拉一时掀起了风潮,库伊拉也被媒体认定为是新时尚女王,此时的女男爵夫人似乎被人们遗忘,为了再次得到关注,夫人只有一次机会必须在接下来的时装秀中拿出12套,精心设计的礼服。
库伊拉白天依旧扮作乖巧的埃斯特拉下班以后故意在监控下设计顺其自然的被夫人窃取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认定为12套礼服之一,一件惊艳的作品出现了,夫人也赞叹不已,这件作品一出绝对压倒库伊拉,作品刚做好,瘦猴胖子就假装来偷硬是拔了保安一根鼻毛,才让保安按下警铃,可是他俩啥也没干就溜之大吉,第二天不出所料,夫人为了保护12套礼服,直接锁进了保险库
时装秀如期而来,即使准备充分意外还是发生了,保险库最后一刻就在门打开的一刹那,飞出了千万只飞蛾,此时摄政公园,一场刺激的时装秀开始了
终于,男爵夫人发现了,黛伊拉就是库伊拉。
接着她来到了库伊拉的住处,把她绑在椅子上,放火烧了那个房子,准备杀死库伊拉然后嫁祸给她的两个朋友。
并把库伊拉的两个朋友关进了监狱。
所有人都以为库伊拉死了,其实她没死,被男爵夫人的一个管家救了。
" The point I making is, ""我要说的是,"" you are the rightful heir to the Baron's entire fortune. ""你是男爵全部财富的合法继承人。
"" The mansion, the title. Eve这个管家告诉了库伊拉一切真相。
库伊拉是男爵夫人的亲生女儿,男爵夫人疯狂自恋,她只爱她自己,就连自己怀孕后也一直不开心,她只想自己继承遗产,以至于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放过。
男爵夫人把她交给上图这个管家,让他处理掉,但是好心的管家不忍心,就把她送给了当时在男爵夫人手下工作的善良的清洁工,也就是库伊拉的那个“妈妈”。
库伊拉知道之后决心要复仇,在这个复仇的过程中,库伊拉和两个小伙伴的关系也是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原本三人相依为命的生活,每次合作都非常的愉快。
惺惺相惜的三个人在库伊拉复仇的过程中,角色似乎开始变化。
库伊拉与两个小伙伴似乎成了上下级别的关系。
两个小伙伴完全不理解库伊拉疯狂复仇这件事情,她很生气。
但在后面劫后余生后,库伊拉想明白了,小伙伴才是自己的挚友,才是自己需要关心的人,于是她又去解救小伙伴,三个人再次组团对付男爵夫人。
男爵夫人的春季时装秀就要开始了,库伊拉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以男爵夫人的名义给要参加时装秀的客人送了衣服和假发,让所有人“追悼库伊拉”,宴会开始,所有人都穿着一样的衣服,头发也都是和库伊拉一样的黑白阴阳头。
真正的库伊拉也混在当中,路过男爵夫人的时候还偷走了她用来指挥斑点狗的银哨。
她的朋友们假扮成管家,让所有人都到露台(就是那个库伊拉妈妈摔下去的那个露台)去,这时,库伊拉和男爵夫人就在露台,男爵夫人想要拥抱她,但是库伊拉知道,男爵夫人要把她推下去,但是库伊拉还是同意了,果然,男爵夫人把她退了下去,这一幕刚好被出来露台的所有人看见了,男爵夫人百口莫辩,被送进了监狱。
当然,库伊拉也不可能就这样死掉,她身上事先安装了降落伞,安全地降落。
由于她的身份,她继承了男爵父亲的所有财产。
本篇影评我主要会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对库伊拉服设道的一个讨论,第二部分是对部分剧情的一个解读。
时尚部分。
怎么说呢,就真的蛮疯的。
但其实里面很多设计都有一个英国70s摇滚朋克的基调在。
设计师通过很多小细节来展现库伊拉的黑化过程。
从无名小卒时期的马丁靴和铆钉装饰,再到打工仔时候的A字裙和金属领带(这个好酷),一直到最后继承家业踩的高跟鞋。
仔细看其实能够看出服设里面的小巧思。
很明显,设计师对库伊拉的打造更注重在她的party look上。
逐渐夸张的入场方式将朋克摇滚里面的反叛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样的‘疯子’英国设计师,大家一般都会想到传奇的Alexander McQueen。
关于他的设计,我就不再这里赘述了。
最开始崭露头角的橱窗设计,用报纸和涂鸦堆切出的凌乱到近乎疯狂的美感,其实看得出一种对高级时装的抗议。
高级时装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现在,都是一种精英文化体现,尤其是在高级定制中的独一无二,对精英阶层来说更是身份和地位的一种外在象征,但都是对极具装饰性的女装而言。
电影中的伯爵夫人很显然就是这一阶级的代表,而从小和城市最底层的人接触的库伊拉正是在她的对立面。
但又因为时尚是精英文化,所以库伊拉的设计里面正体现了这两种元素的碰撞。
从垃圾车里面出来,让无数条废弃纱裙随风飘扬,还有比这更drama的出场方式吗?
如果有,也可能是库伊拉本人想出来的。
在现在的时装界的中,我能看到这种精神就有hedi,尤其是他将街头元素和celine一直存在的精英文化很好的结合,鸭舌帽配高级礼裙,除了他,在老牌时装屋里面可能也就在Valentino的广告中会看到,当然还有他在ysl时候的摇滚精神。
除了他之外,还有像demna很多很多向伯爵夫人的设计风格发起挑战的设计师。
就剧情来说,我想就几个点特别讨论一下。
火。
在电影中火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第一次库伊拉与伯爵夫人的正面交锋中,就用火焰玩变装,这在前面也有铺垫,就在他们商讨偷珠宝计划的时候,有一个在用纸玩火。
库伊拉选的是伯爵夫人1960系列的红色礼服,不只是火的颜色,更是复仇的颜色,当然也有可能是搭配养母给的那条项链的因素在。
火的第二次出现,就是在库伊拉身陷火海。
常说‘真金不怕火炼’,添的这一把火,让库伊拉成为真正的库伊拉。
在这前面的情节中,其实库伊拉有点走火入魔了。
被救下来之后,库伊拉懂得控制她的情绪了(?
),不得不说插一句,库伊拉在知道生母真相后跑出来到摄政公园那一段,石头姐的特写那段演技很棒。
所以就很容易懂,为什么库伊拉没杀伯爵夫人,还给了她第二次机会,因为就像她说的‘I am better than her’。
反派。
就如我在标题抛出来的疑问一样,反派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反派吗?
迪士尼这几年的反派电影,其实都在探讨在善与恶这种二元对立叙事下的灰色地带。
大家对反派的定义都不相同。
在我看来,库伊拉并不是一个反派,只是活得太自由了。
是一个很厉害的越轨者。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的。
这就好像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是非功过全由他人评判。
迪士尼今天放出了最近上映的《黑白魔女库伊拉》的网友们自制的海报,每一张都好美!
《黑白魔女库伊拉》是迪士尼经典动画《101忠狗》的反派角色库伊拉的前传,美帝已经上映,我已经看啦,非常不错!
狂推一下!
不剧透,讲个超大的亮点,因为在《101忠狗》里,库伊拉为了抓狗狗有个理由,就是要做班底狗的大衣,所以在《黑白魔女库伊拉》里面,库伊拉是个时!
装!
设!
计!
师!
然后这部片里,涵盖了橱窗设计,时装设计,古着店,园艺设计,时装秀,舞台设计,家居设计、非常非常养眼!
最棒的是:所有的设计全!
部!
在!
线!
不管是库伊拉的老板(妈)还是她自己,每一套服装都好看!
(仔细看,里面还出现了香奈儿和迪奥)到最后时装秀的时候,很多佣人在一个庄园里做准备,里面摆的植物都是精心搭配过的!
好看!
而这部片也发生在上个世纪中的伦敦,所以有一种复古英伦的调调,超级养眼!
前半段讲的是一个小设计师(库伊拉)成长的故事,看得出片子其实是在向《穿普拉达的恶魔》致敬,后半段有个小小的反转,有狄更斯小说的那种情节推进的感觉了!
完全可以看成一部英伦复古狄更斯版的《时尚女魔头》,或者是时尚版的《雾都孤儿》!
其实我更喜欢的是这部片的台湾的译名:《时尚恶女库伊拉》。
所以,这一组艺术海报,也是非常到位了!
国内好像马上就要上映了,小伙伴们mark起来赶紧去电影院看啊!
重要的讲三遍,去电影院看,去电影院看,去电影院看。
(因为美国上映了,现在网上有了资源),但是还是呼吁大家去电影院看,因为在大屏幕上看库伊拉的时装秀,仿佛置身其中,我看的是iMax版本的,还是很震撼的!
最后忍不住还是要小小剧透一下——库伊拉被洗白了。
《黑白魔女库伊拉》是迪士尼将经典动画角色搬上真人舞台的又一次大胆尝试,聚焦于那个臭名昭著的时尚反派——库伊拉。
影片由克雷格·吉勒斯佩执导,艾玛·斯通、艾玛·汤普森领衔主演,以其独特的朋克摇滚背景、复杂的剧情结构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泛关注。
一、叙事线条与剧情展开电影《黑白魔女库伊拉》的故事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朋克摇滚革命时期的伦敦,讲述了一位名叫艾丝黛拉的年轻骗子如何成为兼具疯狂、时尚和报复心的库伊拉。
影片的叙事线条清晰而富有张力,从艾丝黛拉的童年开始,通过一系列关键事件,逐步揭示了她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艾丝黛拉的童年并不幸福,天生具有黑白头发的她被同学嘲笑,甚至被孤立。
在一次校园晚会中,她目睹了母亲被男爵夫人的斑点狗推下悬崖的惨剧,从此成为孤儿。
这一事件成为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决心用自己的设计天赋让自己出名,并找到机会复仇。
艾丝黛拉在街头流浪时遇到了两个小偷,他们成了她的朋友,并一起建立了自己的生活。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艾丝黛拉的时尚品味吸引了冯·赫尔曼男爵夫人(艾玛·汤普森饰)的注意。
男爵夫人是时尚界的传奇人物,她欣赏艾丝黛拉的设计才华,并邀请她到自己的工作室工作。
然而,艾丝黛拉很快发现,男爵夫人正是杀害她母亲的凶手。
在男爵夫人的工作室,艾丝黛拉逐渐揭露了自己的身世,并在愤怒中转变为库伊拉。
她设计了一系列阴谋,最终成功地将男爵夫人送进了监狱。
影片在库伊拉站在时尚界的巅峰,享受着复仇的快感中落下帷幕。
二、深刻启示1. 时尚与个性的表达影片通过艾丝黛拉(库伊拉)的成长经历,展现了时尚作为个性表达的重要方式。
艾丝黛拉从小就对时尚充满热情,她通过设计独特的服装来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在男爵夫人的工作室,她更是将自己的设计才华发挥到了极致,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作品。
时尚不仅成为她复仇的工具,更是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2. 复仇与内心的挣扎影片的复仇主题贯穿始终,艾丝黛拉(库伊拉)的复仇之路充满了内心的挣扎。
她一方面渴望复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的善良与软弱。
在复仇的过程中,她逐渐发现男爵夫人并非完全邪恶,她也有自己的苦衷和无奈。
这一发现让艾丝黛拉的复仇之路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也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复仇行为。
3. 自我认同与成长影片通过艾丝黛拉(库伊拉)的成长经历,探讨了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艾丝黛拉从小就被视为异类,她的黑白头发和独特的性格让她无法融入社会。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复仇的过程中,她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心,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这一成长过程不仅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也让她学会了宽容和谅解。
三、不足之处尽管《黑白魔女库伊拉》在视觉和时尚表现上可圈可点,但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剧情节奏过快影片的剧情节奏过快,导致一些关键情节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
例如,艾丝黛拉(库伊拉)在男爵夫人工作室的工作经历和她的复仇计划都显得过于简略,观众难以深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和复仇动机。
这使得影片在情感深度和人物塑造上略显不足。
2. 人物形象单一影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过于单一,缺乏足够的复杂性和层次感。
例如,男爵夫人被塑造成了一个纯粹的恶母形象,她的行为和动机都显得过于简单和直白。
这使得观众难以对她产生足够的同情和理解,也削弱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
3. 复仇主题的过度渲染影片在复仇主题的渲染上过于直白和强烈,导致一些观众可能感到过于压抑和沉重。
虽然复仇是影片的重要主题之一,但过度的渲染可能会让观众感到疲惫和厌倦。
如果影片能够在复仇主题之外更多地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可能会更加吸引观众。
综上,《黑白魔女库伊拉》是一部充满时尚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影片。
它告诉我们,时尚不仅是外表的装饰,更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复仇虽然能够带来短暂的快感,但内心的挣扎和成长才是更加重要和持久的。
——摘自公众号“公务员树洞”
我看过的第1353部电影,《库伊拉》我给7.2分。
2021年的这部《库伊拉》和2006年的《穿普拉达的女王》有很多相似之处。
《库伊拉》只有两个看点,艾玛·斯通的表演是一个看点,化妆发型服装设计是另一个看点。
同样是讲人物蜕变,2021年的这部《库伊拉》和2019年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杰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相比就太肤浅了。
不争而争,反派都是被逼上绝路诞生的从我小时候看101忠狗的时候,就被这个女人夸张的发色所吸引,剧情倒是记得不是很清晰,这个人物是怎么都忘不掉的。
昨天没看之前,把艾玛斯通和小丑女的扮演者弄混淆了,还以为是同一个人,感觉2人的风格很像。
但是艾玛更吸引人的地方是她的演技没有那么的外放,甚至有很多时候你能感觉到她的内敛。
因为内敛所以当她爆发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演技特别有层次感。
看库伊拉黑化之后爽点来源于她之前的压抑。
我们先理一下故事主题:库伊拉是如何成长为女魔头人设来源于“复仇”,如果没有复仇,这个人物几乎是没有生命力。
线索:红宝石项链1.母亲临终前赠与她2.丢失在案发现场3.出现在女男爵夫人脖子上4.101忠狗活吞5.开启男爵遗嘱的药匙这个项链一直是使剧情高潮的重要线索,我们再来看一下库伊拉的三次蜕变:1.第一次母亲之死愧疚的蜕变(库伊拉以为是自己的高调导致母亲坠下悬崖)-染回普通人的发色,为了生存,做小偷-收起自己的才华,从服装商店,清洁工开始做起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库伊拉也曾想过一个平常的生活,可是那个世道和她的性格无法使她忍受平庸。
因为母亲之死,她对自己的“坏”是否定的态度,还没有从内心接纳自己,没有尊重自己的感觉。
2.第二次蜕变“库伊拉”的出现:-发现老板的脖颈上出现母亲的项链,并诋毁自己的母亲-狗哨:那个把母亲推下悬崖的“命令”,发现母亲并不是自己害死的,而是被陷害。
-被杀母之前绑在房间烧死,最后看清真相。
3.第三次蜕变“伊萨贝拉”的人设死去:-开启秘密,杀母即生母-接受真实的自己“born to bad"-复仇成功,成为魔头不是库伊拉选择成为反派,是她无路可选。
从库伊拉降生,被生母遗弃,从小成长在被歧视的环境,养母是唯一懂她的人,即使多次犯事,被叫去校长室说要开除,也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尊严,坚持”自愿退学而不是贵校您有资格开除的“,她温柔包容,从不将过错转到库伊拉身上,她尊重库伊拉所有的感受。
可是她死了!
电影中,不管是没有品位的上司,还有男爵夫人的跟班,他们滑稽的演技传承了莎士比亚喜剧的风格,带有一些诙谐恶搞的形式,让这些小人物也显得特别接地气。
包括库伊拉从小长大的2位小偷朋友,即使库伊拉再傲慢无礼,他们也会吐槽,讨厌她,可是行为上始终对她不离不弃。
库伊拉的成功也需得益于她背后这个小团队,像她和那个性别模糊的设计师阿迪的对话”我能从这次行动中得到什么好处?
”“一堆杂活儿,熬几个大夜,可能还会死”“好吧,好吧,死倒是不一定的”,我觉得这才是真朋友,一切都很真实,所有的后果我都能和你一起接受。
人生中,能接受你带着锋芒独一无二的人很少,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形容这个反派,我只能说“她不坏”。
-
当你看到片头亮起迪士尼的厂标时,是否感到一丝乏味?
心想,合家欢的童话故事又来了?
确实,迪士尼给人的印象一贯如此。
不说别的,光从分级就能看出来。
迪士尼过往的大部分电影分级都是PG或G级,基本全年龄都能看;到了2003年,才有了第一部PG-13级电影《加勒比海盗》,该系列的续作也延续了该分级;于2009年收购漫威后,迪士尼治下的漫威电影都是PG-13级的;至于那些经典IP翻拍电影,如《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狮子王》《阿拉丁》……则基本都是PG级。
而于近日(6月6日)上映的《黑白魔女库伊拉》同属经典IP改编,其PG-13的分级已算尺度最大的了。
那么这次迪士尼有带来改变吗?
《黑白魔女》是否有所突破?
还是说,它只是迪士尼“幼齿向”大定位下的又一变种?
01看之前,我还挺期待《黑白魔女库伊拉》的。
特别是得知影片改编自《101忠狗》,讲述的是女魔头库伊拉的成长史,就更期待了,我很纳闷迪士尼会怎么改编这样一个反派故事。
可看过之后,也就明白,迪士尼的尺度也就到这儿了。
用一句话形容观感:《黑白魔女库伊拉》就像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好学生,看似挺叛逆,实际特乖巧。
换句话说,它只是摆出一副与世界为敌的样子,但最后心里想的还是与世界相安无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看影片的故事。
如果仅从剧作层面讲,《黑白魔女》的结构是非常工整的。
用一个相声术语形容就叫“三翻四抖”,也就是说,影片先后经历了三番铺垫,才兜出最后的大反转。
细看的话,这三番又各有侧重。
跳过童年的序幕段落,第一番实际是个“职场片”,讲述孤女艾斯黛拉闯荡伦敦,被男爵夫人相中,成为了一名时尚设计师。
单看这一番,很像《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前半部分,讲草根少女如何逆袭职场。
等到第二番,悬念出现了,艾斯黛拉偶然发现男爵夫人竟然戴着母亲留下的项链,于是计划和朋友偷回项链。
这一番进入“盗匪片”模式,讲这个小团伙如何掩人耳目,闯关夺宝。
再往后,随着艾斯达拉发现惊天秘密——男爵夫人很可能是当年杀害母亲的凶手,影片进入第三番,开启“复仇爽片模式”。
在经历这次“虚假的胜利”后,影片终于迎来最后的大反转,艾斯黛拉堕入“灵魂黑夜”,开始绝地反击。
如此一波三折,层层推进,而且借由这个递进结构,影片勾连起若干类型元素,从而保证了全片的可看性。
02除去上述表面故事,我觉得更有趣的是影片暗表的两个“潜故事”。
一个是“母女战争”,一个是“人格交战”。
先说前者。
《黑白魔女》的导演是克雷格·吉勒斯佩,他的前作《我,花样女王》同样讲述了一场“母女战争”。
片中的母亲彻底颠覆了传统母亲的慈爱形象,她对女儿只有利用,毫无爱意。
如果把这种母女关系代入《黑白魔女》,你就知道,导演实际把同样的绝望情绪也带到了这部电影里。
《黑白魔女》里的母亲同样对女儿没有丝毫爱意,不止如此,她还视女儿为仇敌。
这种恨看似没来由,但实际上它正是来自母亲的极端自恋,于是当她面对镜子时,她才同时辨认出了自己以及自己今生最大的敌人——那个最像自己的女人——女儿。
于是,惨遭抛弃的艾斯黛拉在养母的抚养下长大,并在逐渐接近真相后,与自己的生母展开一场时尚对决。
如果我们再结合上影片的时代背景,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伦敦,朋克狂潮正席卷全城,而片中这场母女战争,便同时有了时代更迭的味道。
它实际给我们呈现的是:新兴的藐视传统的朋克风潮,是如何在街头的狂欢中击溃老去的一代。
随着这场“母女战争”愈演愈烈,另一条“人格交战”的暗线也随即展开。
原来,养母自小教艾斯黛拉向善,实际是在压抑她内心继承自生母的那一重“魔鬼人格”。
从这个角度讲,整部影片也可以看作是艾斯黛拉内心双重人格(天使人格“艾斯黛拉”与魔鬼人格“库伊拉”)之间的交战。
而最终结局其实是非常暗黑的,艾斯黛拉设计向生母复仇,但也正是在复仇的过程中,她内心的魔鬼被逐渐唤醒,引导她一步步堕落成了“母亲”。
这是个“屠龙少女终成恶龙”的故事,而复仇成功的那天,便是恶龙的成人礼。
讲到这儿,我想起另一部电影《小丑》。
《小丑》同样是一部“反派传记片”,而且和《黑白魔女》一样,它也在呈现主角“负面人格击败正面人格”的全过程,只不过前者是小丑战胜了亚瑟,后者是库伊拉取代了艾斯黛拉。
而且两相对比之下,你更能看到《黑白魔女》的局限。
这种局限不止于分级的差别,《小丑》是一部R级片,而《黑白魔女》只是一部PG-13级的合家欢电影;更在于,比起《小丑》那种晦暗的风格,混杂着底层悲鸣的戾气与形销骨立的孤独,相比之下,《黑白魔女》还是显得太童话、太幼齿了,按照它的故事走向,它原本可以通往彻底的“黑”,可走到半路却停了下来,而最终结果,就像库伊拉的头发那样,一半黑,一半白,卡在了一个进退失据的尴尬位置。
而这一切最集中的体现就在于,为了让这个反派叙事也能归于一个正面的团圆结局,影片又一次打出迪士尼最擅长的“亲情牌”,让已经黑化的库伊拉半带哭腔地对朋友说出那句:“你们是我的家人,你们是我的全部。
”
这个突来的情绪转变,令人措手不及;更致命的是,它完全模糊掉了库伊拉“疯狂、邪恶、藐视一切”的人格特质,也让这个人物的弧光落点变得暧昧不清。
你甚至都很难想象,如果这个IP继续拍下去,当库伊拉以真正的反派形象出现时,她能对主角构成真正的威胁吗?
一个仍然回归了家庭——这一最普世情感的女魔头,还是真的女魔头吗?
当然,这些问题在迪士尼现有的制片框架下是几乎无解的,能做到《黑白魔女》这个份儿上,已经是迪士尼的极限了。
但对我来说,这很泄气。
那种感觉就像经过一连串精彩配合,终于面对空门,却又放弃机会,转身把球传回了队友。
03最后,我们抛开上述叙事,再从女性角度聊聊。
不难发现,这部电影是一部以女性为绝对主角的电影。
不光第一主角是女性,大反派是女性,就连三只斑点狗里唯一让我们记住了姓名的也是一条母狗……而男性角色,无一例外,全都是辅助角色。
按说这里面应该能挖掘出某种女性表达。
但就像那句话说的,女性主演的电影不等于女性电影。
这部电影同样如此。
通观全片,它实际与性别议题毫无关系。
甚至上纲上线点儿说,片中的女性角色仍是某种男权话语体系下的标准女性。
且不说大反派“男爵夫人”本身就是个他者称谓,就看她的形象、举止、为人,她对于权力的迷恋,实际更像一个霸道的“男人”;而主角艾斯黛拉看似非常特立独行,但正如前文所述,这个人物最终的落点仍是回归了“家庭”,而她回归的那个“家”,不是别的,正是继承于父权遗产的男爵的城堡。
从这个意义上讲,迪士尼的又一重保守性暴露无遗。
黑,不敢真的黑;自然女,也不能真的女。
所有冒犯的可能都在巨大的创作惯性下,规规矩矩地收整起来。
就这样,迪士尼的童话又一次上演,只可惜,观众们早已经长大了。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子戈说电影只写不一样的深度影评。
黑白碰撞的前卫时尚,蚕蛹缝制的金黄服装,双重人格的复仇戏码,多种元素的叠加让本片十分精彩。
尽管剧情还是老一套的恶母复仇故事,但是新瓶装旧酒依然好喝,何况这个“新”已经足够让人眼前一亮,大赞本片的美术服装设计,同时也大赞石头姐的演技,看完觉得她演库伊拉真是再完美不过了。
期待第二部!
黑白魔女库伊拉 (2021)6.82021 / 美国 / 喜剧 犯罪 / 克雷格·吉勒斯佩 / 艾玛·斯通 艾玛·汤普森
大家好,我是石头姐,这一次,我要穿越回到50到60年代,演我妈。。。。。。。。。。。。。
的一个人格,Estella,在我妈妈出生之后,我姥姥她自己一个人一直抚养我妈妈长大,没有想到姥姥是这么,这么,这么,温柔的人,温柔到把你化成水的人,但是,妈妈和姥姥,完完全全根本就不是一个性格的人,你说我妈是我姥姥亲生的,我打死都不信,打不死我,我更不相信,在上学的时候,我妈作为一个混血儿,中欧混血,一半头发是东方血统的,一半头发是西方血统,如果是出生在美国,这一个血统,再加上这一个女性身份,一个政治正确的光环保护,随时随地在学校都可以横着走……但是不幸是出生在腐国,然后我妈在腐国,亲身体验了霸凌悖论,如果你接受了霸凌,那你一直都会被霸凌,如果你反抗了霸凌,那你要面对更猛烈的霸凌,更长久的霸凌……要么你干掉霸凌的人,要么你被霸凌的人干掉……最终,我妈妈和姥姥,先下手为强,把学校给干掉了,不,把学校校长给干掉了,不,在校长说开除我妈之前,我姥姥先说退学,先开除了学校,你以为你掌握主动,我们娘三个就会被动,Nah,Nah,Nah,Too young, too naive,跟女人,尤其是三个女人讲道理,上帝老人家来了都赢不了,因为我们女人根本就不讲道理……来到伦敦国际时装周现场,想必只要是个女的,都不可能抵挡伦敦国际时装周的致命诱惑,如果我妈要是早知道,看个时装周,都能真*致命,让姥姥丧命的那种,早知道让姥姥出门之前,先看一下黄历,这一天是不是大忌,不能出门……然后,我妈成了孤儿,不得已,只能做了高级工程师,对,没错,我妈确确实实,真*实打实*高级工程师,我妈本职,人类物品丢失学高级工程师,说到我妈为了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图伙作案,不,团队协作,针对人类物品丢失这一现象,进行数十年的深入研究,经常深入一线,从事高危工作,冒着被警察请去喝茶的极大风险,为了人类物品丢失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最终获得了行业协会和警察局的双重认证,拿到了人类物品丢失学高级工程师的职业职称,我妈的兼职,库伊拉服装厂裁缝兼设计师兼销售兼模特,时尚行业,是一个玄学,这玩意跟互联网行业是一样一样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时尚风口是哪一个?
时尚行业一开始根本就不赚钱,纯属就是一个烧钱的领域,而且还要面对行业垄断巨头的封杀,为了打破行业的垄断,那么只能采用互联网思维,在那一个年代,必须要获得顶级的流量,那就博各大媒体,各大群众的眼球了……爆料,爆料,劲爆的爆料,伦敦某上流夜总会,一女子为何自焚与夜总会女老板对质,伦敦某公共场合,一女子竟当众开车,伦敦某街道,一女子为何衣不蔽体,被垃圾车当众挟持跑路,伦敦某夜总会外,为何数十名男女鬼哭狼嚎,终于,被伦敦地表最强法律组找上门了,二话不说,先放火,再杀人,一气呵成,可以看得出来,熟手,绝对熟手作案,然后我妈被救了之后,然后我妈立刻被告知,我姥姥不是我姥姥,我姥姥就是我妈的老板娘,然后我妈是我妈的老板娘的亲闺女……然后我妈被问到?
你想不想立刻上位当老板娘?
想,你想不想立即拥有百亿家产?
想,那你知道你怎么才能成为老板娘吗?
知道,干掉一个我,留下另一个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夜,在打通了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来访嘉宾情况下,在一切冥冥之中的巧合之下,我妈死了,但是我妈她又活着,我妈虽然死了,但是我妈她永远都活着,最终,谁死了无所谓,百亿家产的名下,只有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Cruella……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Scott转载请注明出处没想到有一天能把邪恶、暗黑和迪士尼联想在一起。
《黑白魔女库伊拉》几乎做到了。
迪士尼有两类年货电影,拍电影如置办年货,按部就班、年年不落。
一类是漫威漫改,一类是经典动画真人新编。
《库伊拉》属于后者。
无甚新意的年货电影,最近在市场上闹出了点动静。
烂番茄影评人一如既往不待见迪士尼,可是代表观众满意度的爆米花指数达到了97%。
美国院线+流媒体同步上映,《库伊拉》拿下了周末票房亚军。
《好莱坞报道》称它和《寂静之地2》打造了后疫情时代好莱坞票房奇迹。
回头再看豆瓣,6.7。
中国观众不吃这套。
中外观众口碑两极是文化差异还是阴阳怪气?
迪士尼如何为反派著书立传?
业界盛赞的女版《小丑》是否名副其实?
不吊胃口,今天聊聊这部非典型迪士尼——
>>>>气人反派 对于国人来说,库伊拉算不上迪士尼人气反派,顶多算是气人反派。
库伊拉,全名库伊拉·德维尔(Cruella De Vil)。
Cruella是Cruel(残忍的)变体,De Vil是Devil(魔鬼)的分解。
库伊拉,残忍的魔鬼。
库伊拉银幕形象最早出现于1961年迪士尼动画电影《101忠狗》。
动画中她是个骨瘦高挑、肤色较暗、面容刻薄,顶着一头黑白短发的反派丑角。
时髦且疯癫,时常残害动物,一心想把斑点狗皮做成皮草而臭名昭著。
1996年,迪士尼拍摄真人版《101真狗》(谐音梗,王建国狂喜)。
格伦·克洛斯饰演库伊拉,她以野性发型,猩红口红和疯狂笑声留下一代童年阴影。
后来美剧《童话镇》又戏说了一把库伊拉。
作为常驻反派登场的她弑父杀母,彻头彻尾的极恶疯批人设圈了一波粉。
《童话镇》库伊拉一而再,再而三登上银幕,让人又爱又恨的魅力在于邪恶的深度。
AFI(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年百大反派角色中,库伊拉位列第39名。
坊间流传的迪士尼十大反派之一,后妈俱乐部名誉成员。
库伊拉诞生之日,就被设定为自私和欲望的化身。
虽说恶劣程度不及杀人放火,触手可及的邪恶听起来总比统治宇宙更令人不安。
狗勾那么可爱,谁会同情为了大衣就要剥狗皮的疯女人!
图源:网络 这些年迪士尼没少洗白经典反派:《爱丽丝梦游仙境》为红桃皇后安排了原生家庭困境。
《沉睡魔咒》把黑女巫的堕落归咎于渣男背叛。
红桃皇后、黑女巫 套路无非是恶人还需恶人磨,让反派面对更坏的反派。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库伊拉》依旧沿用套路。
回溯前史带观众重新认识: 时尚天赋惊人的孤儿如何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反派形象之一。
>>>>时尚魔头 故事回到60年代,彼时库伊拉还叫作艾丝黛拉。
艾丝黛拉天生发色黑白相间,本性桀骜不驯、聪明独立,显示出非凡的时尚天赋。
她将内心才华横溢的阴暗面称为“库伊拉”。
母亲意外离世,她被迫流浪伦敦,和一对街头孤儿交上朋友。
为了生存,她收敛起“库伊拉”,学得世俗低调。
十年过去,三人靠偷拐抢骗在伦敦街头立足,艾斯黛拉终于有了逐梦时尚圈圈圈圈的机会。
一次巧合,她受到了男爵夫人的青睐。
男爵夫人是享誉盛名的时尚传奇,一身聪明邪恶的继母气质,阴险与自私的化身。
在男爵夫人手下,艾斯黛拉无意发现了母亲遇害的真相。
为了复仇,她决意释放心中的库伊拉。
白天职场,艾斯黛拉唯唯诺诺;暗夜秀场,化名库伊拉重拳出击。
为什么换发色就认不出来,这可能得问超人 派对上肆无忌惮的库伊拉艳压群芳,盖过男爵夫人风头也招徕灾祸。
时尚魔头数次交锋,艾斯黛拉一步步堕落黑化为疯狂、时尚的库伊拉…… >>>>库伊拉的一小步 《库伊拉》不是第一部反派主角的迪士尼电影,但是第一部立住疯批人设的迪士尼电影。
“石头姐”艾玛·斯通饰演的库伊拉在乖乖女和小太妹左右横跳,两幅面孔切换如丝般顺滑。
解开封印的库伊拉百无禁忌,婊里婊气的疯批美人气场。
她好坏,我好爱她凭唇红齿白的浮夸妆发、前卫大胆的朋克造型和“另一个艾玛”艾玛·汤普森同台争艳。
以时尚作武器的复仇之战精彩绝伦,slay全场。
剧组邀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珍妮·碧万设计了超过80个造型。
Sia看了会沉默。
Sia、库伊拉 老白和汪明荃看了会流泪。
老白穿搭+汪明荃造型=男爵夫人既有西太后Vivian Westwood的英伦朋克范,也有Alexander McQueen的妖异出格风。
堪称70年代英伦摇滚朋克版《穿普拉达的女王》。
就算你对时尚不敏感,最起码能感受到服化道的创意奇观。
名流宴会,库伊拉燃烧斗篷、邪魅一笑的惊艳登场叹为观止。
街头采访,库伊拉从垃圾车“绽放”登场的设计异想天开。
更不用说金线化蛾、朋克现场……高能换装名场面。
穿得漂亮就能立住疯批人设吗?
哪能了。
过去迪士尼电影总迁就于合家欢,怎么拍都绕不开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永远年轻,永远傻白甜,加油鹿小葵!
《库伊拉》才没有顺拐搬弄傻白甜那一套,主题换成了“做你自己”。
哪怕天生就是做坏人的料,哪怕身上背着不堪的阴暗面宿命——做你自己。
单说这点足以证明电影不是拍给小孩子看的糖水童话,而是带点现实意味的成人鸡汤。
迪士尼终于肯放下身段站在成年观众一边,讲一个相对来说不那么合家欢的故事。
《库伊拉》的一小步,迪士尼的一大步。
>>>>强行洗白,最为致命 聊到这儿,终于到了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库伊拉》是女版《小丑》吗?
用不着拐弯抹角,根本没法比。
如果只因为“反派主角”就放一块儿类比,《八佰》和《巴啦啦小魔仙》还都姓bā呢。
能是一回事吗?
大家镇定一下,我要开始吐槽了。
《库伊拉》表面问题在于风格松散。
漫长的134分钟剧情在暗黑喜剧和都市职场间左右横跳,靠交叉剪辑和流行音乐烘托氛围。
开头像《沉睡魔咒》,中间画风一变《穿普拉达的女王》,结尾跳转为《瞒天过海:美人计》。
一部电影像是拍了一部大纲,风格迥异的三段看似各自成立。
连起来就是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哪跟哪都不挨着。
空洞的编剧救不了纸糊的前卫,正如沪上名媛一代目顾里老师所言: 没有剧情的视效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库伊拉》核心问题在于它终究只是一部迪士尼电影。
显然,迪士尼把暗黑童话的逻辑重音放在了童话,而不是暗黑。
同样是拍反派,《小丑》拍的是“不疯魔不成活”,社会压迫下反派意识的觉醒。
而《库伊拉》既不敢触及人性的复杂性,也不敢反映时代的现实性。
70年代伦敦,朋克反抗意识觉醒的时代,值得更多镜头 艾斯黛拉黑化为库伊拉过程中,看似电影任由她在堕落道路上越行越远。
实际早就从细枝末节预备了道德保险,暗搓搓留下了脱罪甩锅的空间: 库伊拉总违反校规而“见家长”,因为淘气男孩恶意挑衅; 库伊拉想偷男爵夫人的项链,因为项链是母亲的遗物; 库伊拉决心置男爵夫人于死地,因为作为生母的男爵夫人先动的手。
我偷蒙拐骗、我阴谋陷害,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
错的不是我,错的是这个世界。
于是影片中库伊拉性格有蛮横、傲慢……唯独没有残忍。
曾经虐狗大魔王,如今姐就是女王。
这不叫邪恶,纯粹就是叛逆。
小骂大帮忙,洗白至此库伊拉几乎洗去了反派最核心的邪恶魅力。
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这里可能有人犟嘴:毕竟这是库伊拉前传,说不定续集会有更大黑化空间。
编剧采访时也聊过,续集或许会拍成迪士尼版《教父2》。
上映之前没有真相,只是细节来看并不看好,举几个例子。
《101忠狗》系列有一对高瘦+矮胖组合的偷狗二人组。
二人组从来都是么得感情的工具人,任由库伊拉颐气指使的蠢贼手下。
年轻的亚瑟·韦斯莱和休叔 《库伊拉》中这对蠢贼作为主角登场,成为了库伊拉相依为命的家人。
想破头也想不出如何把伐木累改写成原著里的主仆关系。
《101忠狗》主人公罗杰和安妮塔夫妇因斑点狗结缘,也因斑点狗招徕库伊拉阴谋算计。
《库伊拉》设定库伊拉的母亲是被斑点狗推入悬崖摔死。
本该是极佳的伏笔,解释库伊拉到底什么仇什么怨总和斑点狗过不去。
谁承想转过头来库伊拉就和斑点狗打成一片,斑点狗成了她逆袭的助手。
结尾彩蛋揭示,片中两个配角正是罗杰和安妮塔夫妇。
而他们的斑点狗……其实是库伊拉的礼物。
非但不虐狗,还是动保名誉会员;非但不恶毒,反而撮合一段姻缘。
180°逆转的人设,你说下头不下头。
>>>>时尚魔头聊到最后,探讨一个问题: 当我们看《库伊拉》,到底想看什么?
特效、时装、类型突破、影后飙戏……这些都看到了,值得鼓励,然后呢?
最起码对于我来说,是想看迪士尼如何推陈出新,如何用反派讲一个成年人的故事。
观众不求迪士尼暴力血腥毁童年,只求长大后它能陪我们走得更远一点。
但愿《库伊拉》是迪士尼在类型突破上的起点而非终点。
但愿我们能在影院看到更多不那么“安全”的迪士尼。
否则,它可能真的要被我们甩下了……
文/Scott
有点好看但又有一种小时代3的美
穿普拉达的女王之魔女复仇记。朋克摇滚风混搭时尚达人秀,看两大影后各种浮夸妆造争奇斗艳。迪士尼子供向奇幻片的剧情逻辑一向不能深究,人物完全沦为流水走情节的符号,行为动机、情感流向乃至心理活动都难以获得强有力的支撑。汤普森阿姨一黑到底的女王人设实在太带感,这种为逐名利不惜残害亲骨肉的反派形象真是别具一格。
老套路加时尚新包装
很漂亮的电影 女主脸上写着future出战时简直惊艳 一心想出任务的聪明小狗狗们也很萌!
为这部电影的遗憾而生的短评
暗埋了迪斯尼价值观的爽片。用一个“白雪皇后”式的新反派洗白了原来的反派。因为是迪斯尼的主角,所以没有复仇杀人、没有真扒狗皮,所以反“反繁殖”。摇滚、朋克、哥特,超级棒的歌单,明显的灵感来源Vivienne Westwood和麦昆,都让我想到以前的一些经典朋克片或cult片。Bad ass库伊拉是一个非常适合Emma Stone的角色。摄政街喷泉旁和长毛狗一起喝茶。在令人眩晕的长镜头中看到了百货公司Liberty的秘密建筑结构。悲伤的另一个阶段:复仇。“我怀念极端”。最后体现了阶级团结吗?还有当下流行的自组家庭?
迪士尼可能以后要把这些迷人的女反派挨个拍电影。电影本身像是黑暗版本的另类励志“公主”电影外加决战时装伸展台——姐就是女王,有实力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吃亏,老娘说自己天生邪恶也不过是生活所迫。剧情有些狗血,但片中礼服是做得美轮美奂。事实证明后天原生家庭里爱的教育同等重要,库伊拉心中那片纯净之地是被谋杀掉的;石头的表演让库伊拉的形象惹人喜爱,翻译成时尚女魔头库伊拉比较更贴切。库伊拉绝对是迪士尼真人改编的上乘之作。劝迪士尼快快送出白雪公主恶毒后妈的起源,迪士尼女反派类型的电影真的太吃香了。
美术很好
垃圾车里那朵花真是绝了
非常养眼的时装大片,狗狗们都超级可爱
从以前有个小女孩叫Stefani,直到她改名Lady Gaga之前都没有发疯。
太多程式化
真人童话故事,疯狂的天才主角,时尚女魔头,时装造型丰富,女性复仇成功,神偷冒险,继承豪宅遗产……不愧是迪士尼,爽点大集合~比玛琳菲森的洗白好太多,依旧保留了人物的疯狂性,还想看更多的库伊拉~
散场以后一看评分我都惊了,怒打五星拉分!从我的角度这真是电影造梦属性复活了,之前都是看电影给别人造梦,现在造梦终于轮到我了!小众的朋克/摇滚/暗黑风拿到大投资,有几段制作太惊喜了,在大银幕上演绎了梦幻时装秀,我太开心了!主题也是探讨了内心阴暗面/自恋,也理解从形式上说不能深入,挺希望出电视剧的。当然冷静了半小时我接受了,这片风格可能不太对很多观众胃口。不过还是希望喜欢这种设计风格的人越来越多吧~~
看不得自诩孤独反叛的革命者其实是一个讨好谄媚邀赏说教的既得利益者,抛开政治正确不谈,这是如今的迪士尼最make me sick的地方。
观感太割裂了,一边频频被视觉设计上的创意惊艳到,一边又不知道导演在吃力地表达什么,库伊拉这个本来能有深度挖掘空间的主角最终沦为了一种纯猎奇式的空壳人物,视觉残影散去以后,我还是没有懂她为何会逐渐演化成后传中的极端恶人。但终归两位艾玛对戏实在太精彩,戏剧张力拉满。影片虽然整体不完美,但是足够被牢记。
造型和服装太好看了!剧情吧就很一般,不乏狗血的部分。表演方面艾玛汤普森更棒,英国口音的趾高气昂太好听了。如果不是迪士尼考虑票房等问题,我觉得伊娃格林演库伊拉更合适!有几个同意的?
Cruella rocked London
豪爽的“魔化灰姑娘”物语,从头到尾没有尿点,借助复仇心切、角色从悲伤到崩坏的几个情绪节点很能让人共鸣。作为迪士尼“暗黑公主”的故事实在是过于优秀,以至于让人感觉这个模板是难以复刻出同等品质的。最后感叹:果然引领潮流的都是怪物,爱马石演技炸裂。
伊拉过境,寸草不生……石头姐的演技让这个抓马至极的人物变得合理且可信了起来。其实因为电视动画版情人节八音盒那集一直对库依拉恨不起来,算是童年滤镜吧……电影版改得挺妙的,结尾和正传无缝衔接,还埋了好多彩蛋……好怀念小时候在小神龙俱乐部看动画版的日子啊……八音盒里罗杰唱给艾妮塔那首歌的歌词和旋律还在耳边, yesterdayoncemor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