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羡慕,甚至嫉妒,能有一个可以奉献自己一生的理想。
作为一个农学子弟,李保国老师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这个追求物质的世界,李保国老师却扎根于太行山,他的理想-把富裕带给农民,振兴中华农业事业,深沉而肃穆,激励而奋进。
榜样的力量,坚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李宝国老师的精神品质值得去歌颂、去学习、去传播。
现在的观众有时会对一些主旋律电影有点抵触。
那么真正深入人心的主旋律作品应该是怎样的?
一定不是将人物打造成纤尘不染的汉白玉雕塑,不是用生硬的语言对观众进行填鸭式教育,也不是刻板地编剧使情节流于空洞。
我们需要在作品中感受到一个真实可亲的人的伟大与可爱之处,震撼于其平凡朴实的外表下拔地参天的人生高度。
看完电影《李保国》,我知道这就是一部观众真正需要的主旋律电影。
我高中时就已了解李保国的事迹,很荣幸能在学校得到观看电影《李保国》的机会。
这部电影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李教授知行合一、眼光长远令人敬佩,帮助农民改良苹果成功后的笑容令人动容,与郭素萍老师的爱情令人温暖,发脾气后读日记令人忍俊不禁,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使人心如刀绞。
李教授将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千千万万的农民变成自己,为了农民提高收成不惜以个人财产为担保,为了红树莓苗能顺利成活不顾自己的重病之躯……当这样一个在伟大得不可思议的人物出现在面前,我不禁思考,是什么成就了这样的一个纯粹的高尚的人?
是他对太行山深沉的爱,是他渴望改善中国农民生活的热忱的心。
越简单却越是恒久,其力量也越是惊人。
这淳朴的初心中蕴含着无穷的能量与沉甸甸的责任,使命在他心中甚至重于生命。
电影中未提李保国教授的党员身份,但他的事迹已无声地展现了一个模范党员的操守。
而廖俊波书记、杨善洲书记、黄大年教授等诸多时代楷模的一齐涌现,使我相信这样心有大我之人并非寥寥,而他们是新时期的中国当之无愧的脊梁。
我感动于他们的存在,并希望一点点接近这样的存在:爱人民、服务人民、承担家国大任。
现在我们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地服务同学,用志愿活动回报社会,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并关注国家大事,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教授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他已跑好了他的那一棒,当接力棒终于交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我们定担当时代巍巍重任焚膏继晷,使中国梦之荣光熠熠生辉。
中华愚公,代代相继,生生不息。
作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这部影片从形式和故事上给观众以吸引力,情感上将观众带入其中,其中所包含的伟大精神也给观众以感染和激励。
影片中李保国对学生说,一个人不要总想着爬多高,要想着根扎多深。
这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来说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影片的最后,循环往复来自《愚公移山》的“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震撼人心,伟大的精神定会代代相传!
比较出人意料的一部电影,对即将为人师表的我来说,极具指导职业生涯的意义。
导演很注重挖掘人的情感和历史,这不仅是对人和事物的简单记录,更是对李保国老师的独特发现。
李保国老师虽然从来没直接拷问过教育的意义,但是一直都在用自己为公共服务的方式回报学校,回报社会,来指导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们作出人生选择。
虽然老家在农村,但如果不是看了电影,真的没法想到农民真实的生活。
来了寒流,下了大雨,半夜里生火、搭棚,护苗、护林。
也许有很多夸张手法,但当苹果红了,村民们在果树上扎上了红丝带、跳起舞的那种喜悦,我想是真真实实还原每一个农民丰收时的心情的。
在电影里另一部分触动到我的,就是李保国和他妻子的感情。
也许有美化成份,但是真的会很希望自己人生路上有这样一个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彼此成全、彼此成就的人。
电影的英文名其实不叫LIBAOGUO,而是THE TASTE OF APPLE,影片中其实也多次出现咬苹果的镜头,苹果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意象。
李保国奋斗一生,使岗底脱贫致富,而他又在一生接近终点时跳脱出来,寻找未来的路。
影片中说,于老师那一代,把荒山变为绿树;李保国这三十年,让绿树结出果实;现在的这一代,需要走生态道路。
怎么走?
有没有勇气?
在听到这几个问题时,我其实想到的是自己正在走的这条路。
对外交流的路上,有开国前和初期的那一代外交官,突出重围在世界之林中站实了中国的脚跟;改革开放四十年里,有许许多多知名的不知名的他们,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
我们这一代中很多人,从小就受到中华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还能否做到“先扎根,再考虑走多高“,能否走出把自己的未来和中华民族未来紧密结合的路,有没有勇气把这条路走好呢?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这条路。
观看了《李保国》有很多触动了我的东西。
当看到李教授毅然决定留在农村,一心帮助人民发财致富的时候,我真实的感受到每个人,每个中国人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履行的义务。
李保国教授扎根太行山35年,每年在村里生活超过200天,这是需要强大的毅力和奉献精神才能做到的。
李保国他是自己选择了艰苦一生,却换来了大家的美好生活。
这种默默无闻却仍然不断付出的美好品质,才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有时候,一个人可能是渺小的,但是不断的向前!
向前!
向前!
总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很高兴能有缘观看这部电影。
正如导演所讲的,这部电影若是在电影院,我可能连看都不会看一眼,所以十分感谢学校能给我一个欣赏优秀影视作品的机会。
其实我个人本身也是对这样励志,弘扬中国精神的电影比较感兴趣,以前学校组织的观影活动也都积极参加了。
而这一部带给我了相同、却又不一样的感觉。
相同的是,电影带来的精神上的充实,十分的触动人心。
让我不仅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更让我觉得我应该以我的努力去为祖国做些什么。
不一样的是这部电影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
和一般的红色电影,抗战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的故事是发生在和平年代,一个普通背景下一些普通农民的故事,这更贴近于我们的生活,更有真实感。
演员的演技自然是没有话说,林永健老师更是春晚的老朋友了,算得上是伴随着我长大的。
这部电影反映了很多,奈何语言太贫瘠,我就用比较喜欢的一些台词来做结尾。
“撸起袖子加油干。
”“不能站在今天看明天。
”“咱们都是党员,要实事求是,多下去走一走。
”“今天饿不着,明天吃得饱。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让科技变成生产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我们这一代,要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中国。
”“我的未来,在中国。
”“中国农民最善良、最勤劳。
”“人活着就要干事。
”“一个人的名声坏了,一辈子也捡不回来。
”“农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最后,让我热泪盈眶的一句话就是:“保国兄弟回来啦!
”
李保国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为了扶贫,自己发钱给农民以此来让他们听完他的呼吁。
他面对权势从没有露一丝怯懦,而是说自己当说的,为自己当为。
对优秀学生留洋的打算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
面对绝症时,他说活着干,死了算。
初看这部片子时,我是持保留态度的。
因为我不能确定,如今这个时代,像李保国这样光明正大地阻止后辈自由选择自己的出路的做法,尤其是以这种强硬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
同样是年轻人,如果站在陆峰和他女友的立场上,如果换作那是我,我真的会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吗,留在乡土气的大山里,而不是前途无量的美国?去美国就是自私利己吗,只有留下来才是对的吗,当然不是。
正因为这样的纠结,我在“陆超发言”的情节过去很久后,仍然在思考着这个情节所蕴含的逻辑。
陆超的另一位老师为他所作的辩护句句在理,陆超只是去学习一段时间,他还可以带着更先进的农业知识回来的。
而李保国坚持m对陆超目前最需要的,最有用的就是留在太行山,太行山就是他在领域上进步的应处之地,同时也是太行山,在急切地需要着他的投身建设。
可是当我回忆起电影的情节时,想起陆超和他的老师的对话,陆超说,对不起,我只是想去到更高的地方,看看更大的世界。
老师说,不要老想着往高处去,你以为还有什么更大的世界?!
我告诉你,最高的山,就是你眼前的太行山。
我卒然间想起在自己高考失利,向家人哭诉对大学的不满意时,父亲也曾劈头盖脸地向我说过类似的话。
而当我平静下来结束无心学习的状态时,我方才意识到,能够心平气和地干好看上去没什么奔头的平凡事,这本身是多么伟大的举动。
可电影毕竟是电影,我不禁想,现实当中,能够像电影结局时的陆超那样,把苹果放在墓碑旁,把自己留在太行山上的又有几人呢。
有几人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师长对自己的热切期望,和社会发展对自己的迫切要求呢。
刚看完这部电影就迫不及待的想写个影评,电影是真的好看。
后悔当时不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感觉应该去电影院看的,欠一张电影票。
李保国我是在学校大礼堂看的,能看这部电影要感谢我的一位老师,要不是她叫我去看电影,我还真的不知道。
我觉得这部人物传记拍的非常好,感动中夹杂着搞笑,影片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将李保国这个人物诠释的非常立体。
第一次对这种题材的电影这么喜欢。
原来主旋律电影也可以这么好看!
影片中李保国说“最高的山就是太行山,别整天想着爬多高,你得想想你那个根扎多深”,我们这个时代变化的太快,年轻人都偏浮躁,又有多少人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忘初心?
“活着干,死了算!
”这句话也很打动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老了,做什么都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精益求精好像离我越来越远,每件事都是做成这样就可以了吧?
现在想想有点羞愧。
也许我们都应该有态度的生活。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走的长征路,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为李保国老师的事迹所感动。
每次想到老师扎根农村的身影,我那偶尔懈怠的奋斗精神便重新燃起,继续激励自己前进。
新时代,我希望能够作为有为青年,为祖国贡献自己宝贵的青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新时代下,能够激励大家前行的正能量电影,非常值得大家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观看。
在农民对他的质疑中,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帮农民搞产业,为农民打品牌,帮着农民进行产业升级,最终感动了农民,使得农民们富裕了起来。
再看一遍
像李保国教授这样数十年扎根山区,扶真贫,真扶贫的事迹值得宣扬。
我喜欢死颜丹晨的颜值了,嫦娥姐姐啊
也就你隔壁的《黄大年》强点儿
你倒是把评分放出来啊!我想知道现在主旋律电影在观众心中的真实反应好不好!
有榜样的力量,可以促使更多的人投身农业,人生不在于你爬多高,而在于你根多深,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人之根本
很感人,一部很优秀的主旋律电影
真情流露的主旋律电影,告诉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不是一种颜色,海报有大跃进之嫌,脱贫致富之路挤走GDP的水分,更要落实到户。
名不惊人,一鸣惊人。如果不是学校的要求,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太行山中关系百姓生计的苹果树,不会知道有这样的一位专家“将我变成农民,更多的农民变成我”的无私心愿。他以“活着干,死了算”的态度坦然面对病情,争分夺秒地工作,他的名字值得被人们铭记。
添嫡碱尧兽
真实到不真实,但我相信这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我相信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代代伟大的先锋模范人物、一代代普通的中国人付出了一生的青春、一生的心血,扎根土地,为我国的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作出贡献!他们都是没有名字的人,他们的名字叫“伟大”。我辈没有那么伟大,那么有能力,但爱党爱国爱人民总是应该并且可以做到的。
可以看看
至少是可以接受的主旋律
电影主体剧情对李保国老师事迹凝练得不好,元素化小人物抢戏。到了生活细节又几多尴尬套路。电影知名演员云集,却只能称得上是一部规整的主旋律时代英模传记片,写实不足,艺术化平庸,说到底最大的问题在剧本。林永健演得非常好,李保国老师的精神那当然是值得永远传承的
“活着干,死了算。”
希望每个时代都多一些李保国这样的人
千万里挑一的好人,真希望身边有这样一个观世音样的人,苦海沉浮,普渡众生,坚毅那些农民刻画真是绝了不管是不是主旋律,原来真的有这种人,我感觉到了真诚,从他的人生事迹里看到很多,受教了
一般
真的是一部好电影。我希望更多人能发现更多中国的好电影、好动漫、好游戏。因为它们能给予我们的心灵一种归属感,那是流动在我们血液中的、不可磨灭的感觉,也是外国的文化作品无法带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