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和第二部我都刷了两三遍,后面这几部,其实占用这个剧名,观众不是很同意!!
换个剧名当新剧播,是担心没热度没人看?
但实际上把这个经典剧名毁得不成样子了😩第五部拍的这都是什么啊,乱七八糟的感情戏,大可不必,好好搞事业不行吗?
我们只想看查案,还有为什么给那个龅牙小三那么多戏份,把她那条线剪掉,评分起码能高一分🙄看到他们一家就神烦,每次我都快进,真没必要出现。
1.没想到还能更烂!
比4还散还碎,动不动就乱插回忆!
4虽然感情戏多但好歹还在认真破案 ,这部…可以改名叫自曝先锋(动不动就凶手自曝)、翻案先锋、煽情记、法政先疯(四个法政头一个变小丑一个自杀还俩反派坏人…),就是别叫法政先锋!
2.为小刚和黄宗泽坚持的,结果…小刚居然自杀了???
搞笑呢吧?
强行下线?
而黄宗泽像是个打酱油的…3. 这部显得法医法政警察都很无能,各种冤假错案,法政检验不准总出错案,警察自己没有脑子没想法,破不了案就赖法政,还靠猫通灵、剧本杀破案?
法医呢…养老院的案子和仪器有错的事还是学生看出来的?
解刨室谁都能进?
学校学生、凶手,这是菜市场吗?
喜欢上凶手把自己搞出心理疾病了…还要别人压着去看…然后…这个法医怎么跟哪个男的都有点暧昧?
4.宝英、失眠俱乐部、塔雅,这堆人烦死了怎么哪哪都有他们?!
这么多镜头水时间呐?
5. 塔雅一家三观真是服了,她妈居然没因为包庇她爸被抓也是醉了,主角父母有特权喽?
塔雅不但不愧疚反而还蛮横不讲理?
还有景sir也是,她爸杀了你爸妈,她妈包庇十几年,她还想跟着爸妈跑路,你居然还想跟她好?
(你爸妈白养你了)还随便跟她透露案情?
然后还强行让景一家变成女家车祸源头???
怎么着互相伤害过一次就可以重新在一起了?
但塔雅要跟着父母跑路的事在景某人这儿能过去在我这个观众这儿可过不去!
6. 秦克男变成了这剧唯一的正常人,被冤坐牢兄弟被杀也没黑化…张世熙随坏,但还真是全剧最聪明最精彩的角色…7. tvb的女主角现在都这么难看了吗?
求求可别再拍了,别彻底毁了法证先锋这个招牌……
整部戏就第一个case好看,其余都当观众是傻子,编剧傻也就算了,导演也跟着傻。
没有能力就别拍这种剧了。
仗着ip就可以随便透支观众的逻辑,真的二逼,有请广电总局审一下这种垃圾剧,就不要放出来侮辱大众智商了,全程还是各种恋爱内容,拜托,这种剧其实没有人会想去嗑CP了,不要拿自己审美来猜测观众了,那些东西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快进看的,而且一点不甜。
烂透了!
给一分都多余!!!
终于熬夜看完了它。
要不是我的强迫症,看了就得看完,不然真的是一点都不想看了。
没有一条故事线是喜欢的。
以前的《法证先锋》是警察、法证和法医互相配合一起办案,现在是三方人员各自为战。
警察破案基本靠民间组织,还是一群不睡觉的;法证破案靠老法证,法医破案。。。
大概靠个人魅力?
反正就是各种无法理解。
别的警匪剧是案件中间穿插感情剧情,有家人有朋友有爱人,这个剧是感情剧情穿插案件,还是只有爱情。
关键是他们的爱情真的很下头。
尤其是警察那条感情线,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当上警察的,他到底知不知道他爸爸造成车祸是过失,而塔雅爸爸杀他父母是故意?
最后还跟她道歉是什么鬼?
塔雅更无语,明明是自己的爸爸杀了人家父母,人家还给你爸爸写了谅解书,可当她听到当年车祸真相时那无法接受的样子是闹哪样?
不是不能接受男主接受杀父仇人的女儿做爱人,但前提得是这个爱人有基本的是非观吧,先是莫名其妙提分手,然后支持爸妈畏罪潜逃,结果男主还对她不离不弃,就。。。
把市民的安全交给你我们真是很难放下心。
这里没有一个案件是正常的,警察都不用办案,不管好人坏人基本不是自爆就是自我毁灭,要么就是遭遇他杀,反正警察一点不费事靠老天爷就能解决问题,完全是躺赢。
另外也不知道这剧是怎么剪辑的,几乎每个案子不是倒叙就是插叙,咱就是说,剪不好可以不这么剪,顺序讲故事也挺好不是吗,非得整那些洋事,还整不明白。
整部剧最迷的还有黄宗泽,他应该是男一吧,可角色神出鬼没就算了,他整个人在剧里也神出鬼没的,好没有存在感的男一。
还有啊,编剧怎么肥四,为什么copy《机智的医生生活》里面的乐队桥段,可以借鉴,但你这叫直接拿来用。
咋就这么懒。
看完我只想跟「法4」说声对不起,那时候吐过的槽现在都打回自己脸上了。
最近趁着等更新的时间又重温了下「1、2、3」,不看不知道,把这五部连起来,真的是一部不如一部。
前三部还可以说是经典的港剧警匪片,第四部好说歹说也在破案,可这第五部,我看的每分钟都想问“what are you doing?”
法证5……真的难评,很难简单地用难看/好看来形容。
实话说亮点不少,十八层地狱、爱上杀人凶手、替天行道、法律维护者的黑化等等很多设定都挺有趣的,可惜讲故事的能力太差,多线并行和倒叙插叙的手法因为功力不够,不但没有为悬疑添砖加瓦,反而让故事变得很乱,再好、再新奇的设定都救不了。
而一些强行推动剧情的设定又使整体基调变得让人满头问号,随便谁都能进的解剖室、有红绿灯但没有天眼的路口、仅某次案件可用的高新技术、疑罪不知从无还是从有的法律、对无关人员详解案情的警察…我都不知道这剧到底是想宣传香港法治还是对其明褒暗贬了。
感情线…更难评。
法医法证警察仨领导的cp一个都磕不下去,狗血都算了,关键是没有化学反应,而且感情转折点都写得太模糊了,还不如三位领导两两组合有意思。
法证系列好不容易有几个不走克夫/克妻设定的主角,就不能好好琢磨一下嘛
终于看完了法证先锋五,在评分之前,我特地看了一下我对四的评分,可以多给1颗星,三星半吧(好像不能半星)但四星好像不值。
和四比起来,五整体剧情还算完整,至少能看到是在借助高科技破案,不单单是狂炫高科技,但是案件为什么都是翻案翻案翻案,凶手自爆自爆再自爆,这一点和一二还是不能相比,甚至离差强人意还有一段距离。
先说剧情,开头的案子还算吸引人,但是一旦剧情开始水,就仿佛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好不容易回到案件,我已经忘了谁是谁。
没破的案件就没下文突然开启另一个,不需要铺垫,调查,分析,直接突然柯南附体,凶手自爆。
回顾一二甚至三,都可以看到铁三角搜证,查证,论证,案情分析,查案就算走错了方向,也不会一味地水剧情,反而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not match到match,那种激动的心情,根本不舍得快进,五我基本1.5倍速看完,部分甚至2倍速或直接跳过。
剧情存在太多不合理之处,先不说法医验尸的地方随随便便就能进,法证部是什么藏龙卧虎之地,不仅高产叛徒,还有杀人犯,甚至高级化验师的徒弟受不住打击就自杀了,槽点太多,显得每个人非常不专业。
再说人物,主角塑造都是靠设定,并没有实际看到有多厉害,说实话为了黄宗泽才看的,但是他诠释一个法证部的领导显然是不太有说服力。
法证,法医,警察按照设定应该是铁三角,但是明显在工作中配合得并不紧密,除了私下一起吃饭跑步,你谈你的恋爱,你得你的ptsd,我潜我的水......taya这个斜杠青年未免太斜杠青年了点,跟井的感情线这么狗血这么深刻,演不出来可以不要,甚至这个人物都显得多余。
傅剑成这个人物身上的能写的点很多,感觉可以更出彩一点,结局就这样,显得整个过程有点故作深沉。
宝英就更不说了,作为警察好像整天无所事事,别人都在查案,她可以自由来去......证物还能仅宝英可见,这还需要法证部做什么?
Bug:杀人动机奇怪无法理解,比如徐雁菊,一个社工居然杀黑社会,还拉朋友下水,就很离谱,张世熙杀他弟的理由也不是很充分......还有他在越南死没死警方都不核实吗?
能感觉到最后,不知是导演,还是编剧,还是剪辑想要力挽狂澜,但是就......强行cue小丑案真的大可不必,就此完结吧,不要再毁了。
最后,蔡洁小姐姐很美,多给半颗星。
终于追完了,解脱😮💨!
中途几次想着弃剧,又舍不得法政这块牌子,不到最后一集,都依然期待下一个案子会更精彩,结果,一直失望到最后。
PS:中途把法政1又追了一遍。
赶紧来吐槽:1. 严重缺少推理分析的过程(法政,警察)所以没有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的动人心弦。
最重要的三个人法医,法政和警察,给人的感觉是工作太清闲。
可能是由于分析不够,最后揭晓谜底都靠凶手口述或者旁白啦!
好配合的凶手!
剧名是法证先锋,结果法政人员里面,一个自杀,两个内鬼,苍天,还不如改名法政无间道。
2.故事情节有点太敷衍了吧,一会是梦游杀人,一会是妄想症杀人,还脑退化患者无意识杀人。
那些杀人动机,全靠拼凑的么?
一个寿司店的学徒为了得到一个店铺就杀了师傅,更要命的是还有个一个偶遇吃盒饭的业余演员愿意用生命陪他演戏,这脑洞开的让人一言难尽啊……剧本杀的案子,主要靠塔娅,井sir,你是干啥的呢?
4.凶手的杀人动机,泛泛而谈,典型就是虎玉楼的地狱杀人案,渲染的其实很好了,案情也不错,但是对于凶手的背景,没有太多的刻画,泛泛的就是仇视社会…..小薇杀老公(睡的可真够沉的),Tina杀张世熙(那么高的围栏,咋掉下去的呀^_^) 都有点夸张啦吧,分明是得罪了导演,被导演弄死的嘛!
3. 司徒亮,让我一度以为他是主角了都。
其实他引出纸盒藏尸案就可以功成身退的,结果又扯的杀张文杰,哎,占用了太多时间。
4.最后的大Boss居然是个突然出来的路人甲,妈呀,跟个喝的烂醉如泥的人聊了一次,就彻底改变了别人(徐燕菊)的价值观。
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合理呢?
而最后一个案子仅用了1集,就锁定了凶手,并从快递盒的透明胶里验到重要成分就找到了宝英,是不是有点太匆忙啦?
小丑杀人案,我以为是个很精彩的重点案件,结果仅仅是蒂娜口述的一个故事,占用了5分钟。
失望,失望至极!
天哪,我居然都看完了。
做饭洗碗真是煲剧的温床啊。
优点△ 相比于四,还是好一些。
因为不太记得四了,只能说感受,没法具体对比了。
只记得对四的吐槽是从头到尾。
五时不时还会让人觉得:不错哦。
△ 可以看出,案件设置还是有些想法的。
而且每个案子里都增加了一些想讨论的问题。
(1)姐妹相杀案,类似全员恶人的不停反转的构思是精巧的。
虽然借鉴了美剧《恶行》的故事原型,但最后还是会分析姐姐为什么会患上孟乔森代理综合征,并且对她小小年纪承担起家庭重任表示同情。
(原不原谅是另一回事,至少给出了另一个视角)(2)秦克男冤案。
秦克男殡仪馆急救的段落可以,甜点老公给老婆顶罪有点温暖。
而且从整体来看,罪犯之前的法医经历也暗示了未来法证部内部会有问题。
(3)富婆+湛霆案的结合。
引出黑法证,并且这条线一直贯穿结局。
湛霆自杀看得有些突兀,但算是挺完整地展现了职场压力。
鉴于本人也有因为犯错导致信心丧失的经历,而且前几个月刚听说有同行因不堪重负自杀的悲剧,所以,我觉得整段情节还挺好。
而且,提出了,无论有意无意,法证也会犯错的事情。
我觉得是对这个部门的反思,其实可以深挖(比如增加一些有些搜证规则设定的原因,补充补充为了避免人工错误,可以做出什么努力)。
(4)风水树被砍案,引出纸盒藏尸案。
大概想体现法证技术提高对破案的影响吧。
武志佳探望妹妹和外甥女的片段也挺令人心酸。
而且一个误会导致一段冤狱也是有想法的。
最后武志佳发现自己用生命保护的妹妹竟然唯利是图,心碎到想要杀人的段落也不错。
这里说一句张国强的演技,整个人憔悴又崩溃,蛮走心的诠释(也可能是在同剧其他人衬托下显得突出)。
(5)拉面案。
架构也是精心设计,一晚上三条线索交汇,最后发现案件、得出真相。
不过从这个案子开始,整部剧开始彻底拉胯。
架构不错,但三条线实在过于无聊。
找猫、吃拉面。
无聊,而且两个配角的的表演也十分令人讨厌。
僵尸戏至少还算有个情节。
而且人物动机极其无聊,我只能归纳出,不要去学日本拉面,会让人痴线。
(6)地狱杀人案。
想做暗黑向。
虎玉楼和隔壁公寓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强化了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平衡。
公寓并列的设计有参考《寄生虫》的意思。
而一见钟情变成变态杀人可以做成和虐心的恋情。
地狱壁画的悬念以及法医PTSD虚构出年轻的杀手,也是充满悬疑感的设计。
(7)井Sir父母被杀案结合抑郁症女人莫名自杀案+钟树仁马路被杀案。
旧案新案交汇,有错综复杂的想法。
本来也是可以的,不过结合了井Sir塔雅的恋情变得无语。
当然,我也理解编剧想设计命运交织的虐恋。
但没看到恋,也没看到虐,只看到有问题的价值观。
(8)小薇涉嫌谋杀丈夫案。
结构不复杂,不过增加了梦游杀人的桥段。
但整个故事实在逻辑不通。
一方面,从小薇的描述中,感受不到她因没有孩子而受到的压力。
另一方面,如果想替丈夫隐瞒,供述时完全不需要反复强调性功能障碍的事情啊。
只要说,自己失眠,所以长期吃安眠药,但是安眠药产生了梦游的副作用就行了啊。
如果希望增加情节可看性,法证用某些技术方式证明她是梦游杀人就行了。
(9)森林谋杀案。
结合了剧本杀,算是与时俱进。
大概因为看了7、8之后,觉得这个也就这样吧。
案件中,再次涉及职场PUA的话题。
不过感觉这个PUA程度也超出理解了。
不知道现实中是不是真有这种事情。
这个案件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剧本杀连续三场、实景搜证,还搭配服化道。
得多少钱啊。
而且连续三场,每场这么长时间,这些人真能凑齐吗。
这里也特别提一下李成昌的演技。
露营时,他哭得那段给了挺长时间。
如果演技不好,根本看不下去。
但他演的很动人。
(10)法证三人组清除社团案。
罪犯反侦查能力增加,更接近法证主题,纯技术PK比较有趣。
之前一直在问“你们”的“们”是谁,最后才揭露黄庭锋,还挺有意思。
不过,所有人的动机都令人迷惑。
虽然想用孤儿院影射悲惨童年,但是童年的戏份也没有让人感到很抑郁。
还不如森林谋杀案的保险公司压抑。
当然,也许这是有意为之,因为要影射特定群体。
同时,本案也是意有所指:本性不坏的年轻人 被别有用心的人洗脑 用极端手段重建社会规则 以释放自己 结果牺牲了大好前途 令人不解,令人惋惜。
感觉像是要喊话前几年冲动的年轻人们。
如果深究一下,蛊惑的蒂娜是海外归来、而且蛊惑的工具是非常具有西方特色的小丑、咖啡(正常来说,不应该是酒吗)。
像是特别设计。
不过,强调下,只是说这几个人的走向在影射这些年轻人。
而不是整个案件在影射当时的事件。
另外,我觉得对年轻人的想法还是应该进一步表现,不能一上来就跑去杀人。
现在这种就令人莫名其妙。
加上三个人演技实在稚嫩,没有撑起来那种冲动又欠思考的正义感。
女社工出场后和女杀手一样,令人怀疑她是不是有过不为人知的特殊经历。
(11)最后,司徒亮冲动杀人、张文熙莫名死亡、叠加小丑案,引黑魔女蒂娜出场,提出“每个人都有黑暗面”的“深刻”思想。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也是案件叠加,反转反转,还内含深意。
不过bugs太多。
但,除了人物动机不够扎实之外,一直铺垫的小丑案也过于草率。
而且,自始至终没有理解蒂娜为啥那么有蛊惑性。
一直认为是咖啡里有药。
哪怕过于理想,也应该给一个心理学、催眠术一类的解释。
但木有,而且还留了个故弄玄虚的结尾。
缺点但是!
整部剧只有30集,上面的案子就有11个。
其中好几个还是案子套案子。
差不多平均两集一个案子。
再加上各种纠缠的感情线。
故事看得简直就像剧情简介一。
就算想法再好,故事讲不完整,人物塑造不完整,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感情。
具体如:(1)人物动机经常莫名其妙。
个别案件在上面已经标注。
最典型的就是张文熙。
这个人除了开始黑化的时候有点意思,后面就越来越莫名其妙。
比如,莫名其妙喜欢上杨冰;莫名其妙帮张文杰上位;然后又决定莫名其妙杀掉张文杰。
不明白他到底是要重建规则,还是黑化想要帮弟弟上位。
所以,最后他觉得问题是自己我也不是很理解。
也许编剧是想表现他最后发现了蒂娜,然后是要和蒂娜对峙吧,如果是这样,他也太没有战斗力了,轻松就被一个那么瘦的姑娘给推下楼去。
而且,吐槽一句,作为一个嫌疑犯,回港后连伪装都没有,就满世界乱窜。
警察都是瞎了吗。
张文杰为啥要抓杨冰也不太明白。
想帮哥哥追女孩,为啥一直不告诉哥哥?
而且杨冰死的真是意外啊。
如果想凸显张文杰很坏,还不如狠一点,就说他喜欢上杨冰,然后做了很令人发指的事情,至少能够理解张文熙为啥枪头调转。
(2)太多为了剧情而强行增加的情节。
许多线索没有设置足够的伏笔铺垫也没有收尾,结果突然冒出一段往事,突然跳出一个人物。
比如,秦克男冤案里,法医突然变成了小朋友的钢琴老师。
但案件处理后,对于好朋友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再无关心。
比如,地狱案,完全可以让法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个公寓里,两人的感情从开始就发展起来。
甚至在前面的案件中让杀手提点一下法医破案思路(以铺垫杀手的思维逻辑)。
这样到地狱案之后才会显得足够虐。
否则几杯咖啡就爱上连还杀手,也太奇怪了。
比如,井Sir父母案。
可能我之前错过了吧,但之前似乎没有太多表现两个人一个父母双亡,一个父亲 失踪。
第一次坟场对话时就可以提一下啊。
结果两个人互相吓唬对方演了老半天。
比如,小薇突然出现个丈夫,突然说自己生不出孩子有压力。
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同事间沟通时就多做暗示。
什么听到别人孩子心里难受。
什么公公婆婆想要他们离婚。
之类的。
比如,森林谋杀案。
井Sir突然多出来一个半个父亲一样的导师。
导师突然就失踪了两年。
至少在前面表现一下吧。
不然都不理解他哪儿来的感情。
等等等等。
反正经常就是为一个案子而增加一段前情。
(3)因为转折需要,价值观简直七零八落。
其实剧情狗血不是问题,经典《大时代》不是更狗血,但人家故事讲得清楚啊,所以再狗血,也愿意看,而且很能代入情绪。
孝婷恋至今还是多少人的意难平。
最典型的就是井Sir和塔雅的段落。
讨论里已经吐槽很多了。
整个演绎就好像井Sir杀了塔雅他爸一样。
塔雅爸爸可以为了一百万冷血杀人。
塔雅知道真相之后,他妈居然能够说出“你们两幸福生活,我们离开这个地方“这种话。
而塔雅不但不给井Sir解释,还直接把人家甩了,搞得一个父母双亡、不得真相的孤儿莫名失恋,还得疯狂找原因,多可怜。
当时我想,你们都是当井Sir没有感情是吧?
后来我发现,井Sir果然没有感情。
再见塔雅时,似乎只有我记得这是他杀父母仇人的女儿。
他毫无反应,塔雅还总有点不太待见的样子。
然后,不仅对塔雅一家没有任何愤怒,要帮塔雅爸爸写求情信(救人我可以理解),而且还要千方百计给塔雅找开脱的理由,在发现车祸和自己有关联后,还无比愧疚地请求原谅。
关键,塔雅一家好像并没有特别认真地给他道过歉?
关键,小朋友在车上洒水是很意外、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吧。
车祸难道不是因为后面那辆车速度过快?
不然为啥把人家车都撞翻了。
你搞个酒后驾车造成的意外,我也能够试图接受一下。
但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洒水,和一个成年人蓄意杀人能够相提并论?
而且一个只是使人受伤,另一个是两条人命啊!
要不然就是井Sir被贝贝的美貌迷惑了。
要不然,我只能脑补,也许井Sir从小受虐待,所以一直也想杀了父母。
还不如增加这个情节,最后让井Sir变小丑,整个故事到合理一些。
(4)剪辑那个跳跃啊。
前面还好一丢丢。
越到后面越跳跃。
案件剪成了剧情描述。
其实从上面列举可以看出,法证5的案件是非常丰富的,但为啥大家还是觉得感情戏太多。
因为案件太丰富,但给的篇幅不够承受,加在中间的感情戏就特别着急。
编剧可能长期2倍速看剧,所以也在适应2倍速的故事。
但,我们两倍速看剧主要是因为演得慢,不好看啊,你不能写的好看点吗???
而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编剧似乎迷上了插叙。
各种闪回啊。
简直就像在时空黑洞里跳跃。
突然杨冰就死了。
突然原来司徒亮已经找了好几次了。
导致整个节奏极度不舒服。
(5)没有生活人丁单薄,所有人都没有家庭。
全局似乎只有塔雅一个人有妈,而且还是个非常讨厌的妈(没有说江欣燕不好的意思)。
其他人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宝英家人开殡仪馆的,本来多有趣啊。
结果,除了这句话之外,完全没有家人。
所以,吃饭只能去日料店。
所以,宝英和星柏能够轮岗照顾司徒伯。
反正家里没人,而且似乎也不用上班。
我老公最爱看港剧中在家吃饭的戏,没有,完全没有,全剧特别表现得最好吃的东西是一个诡异的“柚子海盐什么拉面”。
啥玩意儿。
工作单位里的配角也只是为了撑场子、汇报案情而存在。
所有有戏的手下不是死,就是黑化。
以前的配角每个都有点戏。
现在都是NPC。
NPC也有故事好吧!
而且查案总是在度假的时候查。
所以团队也没啥参与,都是情侣主办。
编剧还不如让塔雅当警察呢。
为了让塔雅参与案情,真是绞尽脑汁啊。
感觉塔雅存在于香港的各个角落,从失眠俱乐部、到公关、到影视业、到剧本杀、到拳击场。
无所不在。
所以看着很冷清。
经常就是那么两三个人的戏。
(6)感情线无法代入宝英星柏:前面一段我觉得还好。
宝英追去给参加完葬礼的星柏送那个钱,然后唱歌还挺可爱的。
而且女生主动,也挺有意思。
但“缘分测试”是个什么鬼?
这不耍人吗?
我喜欢的人要是给我做这个测试,我肯定说声滚。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
测你个头。
但可能编剧就是要把宝英设成恋爱脑吧。
(看看人家塔雅,多么不恋爱脑。
发现父亲是杀人凶手后,立刻选择分手,而且要逼到受害人的儿子道歉才复合)。
唯一觉得挺舒服的就是余星柏拿出两个人缘分的证据,她说不重要,算了吧。
结果后面又开始跟着人家四处跑。
而且称呼还从“余Sir”变成了”星柏“。
还要像女朋友一样问人家和蒂娜的关系。
说真的得,这个角色最后真不如死了好了,表现两个人永远都缘悭一面。
让余星柏后悔去。
而余星柏可能是要对标之前林文龙的角色。
但林文龙外表还是个老实男的样子(实际情况不说),非常具有闷骚的潜质,所以稍微一做表情就可以感觉好像动心了。
容易甜。
但黄宗泽还是痞帅型啊,他一颦一笑都很有渣男的感觉啊(但挺让人喜欢的渣男)。
所以,就显得特别暧昧不明。
如果前面就说他一直有个无法忘怀的蒂娜也行啊。
后面又是突然冒出来。
反正各种强扭的瓜,必然不甜啊。
(还不如把他和蒂娜完善一下,设置成虐恋。
宝英从头到尾都是求而不得,不用强行凑对)。
全局最甜的一段是法医拉余星柏去唱歌。
余星柏想走,又乖乖回来了。
多可爱。
法医克男:法医的演员长相不惊艳,但越看越喜欢。
不知道为啥,就觉得顺眼。
有点柔柔的,有点坚强,又有点专业。
而且和星柏、克男都有CP感。
他两没太多需要吐槽的。
不过也没啥想说的。
(7)演技因为人物逻辑不清楚,所以演员可能也挺为难的。
感觉袁伟豪拿到这样一个剧本,都做不出什么正常表情了,也不敢笑,也不敢生气。
蔡思贝好像总是喜欢凶凶的。
盲侠那种大姐大的性格和她的演戏套路贴合一点。
不知道为啥,我觉得她很好看,但这个剧里就是让人无法喜欢。
第一次认识蔡洁,倒是挺自然的。
声音是真的很像李佳芯啊。
可能黄宗泽本来特色就是这样。
反正喜欢痞帅就会很喜欢他。
原先觉得洪永城也很有渣男气质,但这部戏里感觉人还挺好的。
王敏奕我倒没有很反感,但她说话总有种念旁白的感觉,有点有气无力。
听多了就很累。
其他配角想聊两句的是:司徒亮。
那个烦啊。
角色烦,演员也不太讨喜。
马贯东(甜点老公):发现他可以演变态杀手,应该发展下这个思路。
傅嘉莉:开始差点没认出来。
这部剧感觉还可以。
高俊贤:是帅了呢。
发展下有心计的纯黑化吧。
蒋怡(蒂娜):还挺喜欢。
长相有点像黑寡妇,有点像混血,又有点像日本人(可能因为很瘦)。
杜燕歌:不知道为啥最近杜燕歌总演这种奇怪的角色。
比如《美丽战场》里的懦弱老爸,简直毁掉了杨过的声音。
他的长相感觉应该演一些很有文化的人啊。
丁子朗:哎,算是一个给足铺垫的人。
但发型实在不好看啊,下巴瘦,头大。
整个人想阴郁,但就让人觉得一直在演啊。
感觉他演那种被打击但是很努力的人挺适合的(青春训练班好一些,虽然致敬星爷的片段高下立见,但生活段落还行)。
社工小妹:忘了演员名字。
她那种长相我还挺喜欢的。
就真的,不知道为啥她那么在意,也不知道为啥她战斗力超强。
整个黑社会都不如一个打拳击的社工。
真是屈才了。
差不多就这样吧。
累的。
难道是我格局太小了?
还是我包容度不够?
感觉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港剧的三观了。
还有那种父母没有尽责,甚至小时候伤害过子女,然后另一个人让他体谅父母叨逼叨叨逼叨,原谅啊,爱啊,做一堆事情感动自己的事情让他和父母和好。
神踏马一家人在一起要齐齐整整。
可能想我这种坏人不适合看这种港剧吧。
话说香港人都这么圣母的吗?
开局不错,没有像上一部装模作样,好得很有科技感,但是内核空虚。
这次取证不炫技,开始讲故事,开篇故事都不错,到女法医精分以后就开始跑偏,好像换了编剧似的,三观都被颠覆了,居然像杀自己父母的人道歉,无意和故意都不能区分,居然还能当警察。
后半部分案情稀碎,全靠主谋自爆和强行反转,再制造一些狗血爱情戏码,在下去我怕连亲兄妹都能写的出来。
好的是这一部的演员是真不错,让我可以撑下去看到结尾。
张世熙这个大聪明是亮点,果然是绝顶聪明,不容易被人摆布,结尾还算回归一点水准,黄宗泽的人设比较统一,但是最后化妆成小丑又要强行反转吗?
完全没必要。
其实小丑的故事算是圆满,也不算轻率,有时候看似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动机却非常简单,关键这些人毫无关联,没有动机,才难以破案。
只是这个系列要继续下去,不能靠噱头,还得靠剧情啊。
比第四部强一点,就是跟法证几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也完全没有破案一说,通篇是罪犯回忆小剧场……主线和主角都无聊透了,袁伟豪肉眼可见的疲惫。tvb的帅哥配角这几年都很出彩,高钧贤好靓仔!!!黄嘉乐也是!!!(不过这部戏里没有)。
给“劳模”黄宗泽一个五星,嘿嘿
于第四部,算是知耻而后勇之作了。虽然不如第一部经典,但作为刚重温了前三部的人,这部并不比第二部差好嘛。现在的豆瓣真是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以古非今(╯-_-)╯╧╧
看了之后觉得还不如法证四,简直黄宗泽也救不了
我觉得还不错,今天面董了,舒服。 看完了,黄宗泽耍帅一流,TVB这么不尊重女性吗,跪舔男生的那么多,整体还是胡编乱造,不过我爱看。阳的第三天,快好起来吧,还有那么大盘子等着收拾呢
赶上世界杯开幕,转战世界杯战场。等世界杯快结束时,免费点播已然停止,播放记录停留在第七集上。
剧本有问题,为了反转强行反转!
太差了,能不能别叫法证先锋,另起一个名字不好吗,难看到爆,故事节奏演技都差,硬撑着看了一半
好喜欢,不要当续集看,就是普通刑侦很喜欢,至少内地没有这样的
不知所谓
前面原本能给3颗,后面真的只值1颗,综合就是2颗…没想到21世纪20年代了还能看到这种狗血剧情
没想到甜妹是曾国祥老婆
高开低走,后面谈恋爱的戏太多了……23集弃
很少有一部剧,从剧本,到演员和演技,到配音,都让我讨厌。第一集的故事和金宵大厦的故事是同一个。编剧懒随便写很正常,高层也不审。。后面越来越看不下去,越来越难看。
这是注水先锋吧?剧情一塌糊涂,因为主演是黄宗泽才勉强看得下去,但黄宗泽的戏份还没配角多,这也算主演?找猫找狗那两集无语了,凑剧情凑到了旁若无人的地步。塔雅爸爸杀了井浩然的父母,她妈居然叫她继续和井浩然好,啥玩意,这感情戏也太毒了……
看完4集感觉还可以,第一个案子埋了几个反转,虽然有点浮于表面,但编剧也算是用心布局了~后面的案子希望能保持水平吧~
比四好看(我的要求真低。追平23集,整个剧情一言难尽,感觉和法政也没啥关系,其实叫刑事侦缉档案可能还合适点?就是我想看的是通过法医法政的线索慢慢对整个剧情抽丝剥茧,不是莫名其妙没查出来啥就先自爆了,而且感情线就是硬凑,前面10集我还稍微磕到了一点,后面就纯纯乌鱼子,最无语的就是蔡思贝那对,莫名其妙在一起,莫名其妙分手,在一起的时候排队演唱会啥的也根本就不甜。宝英那对把宝英写的跟傻子一样。就蔡洁跟哪个都好像可以磕,说是官配的秦克南又是有时上线一下,感觉跟来打酱油的一样。以及Bosco真的好样的,演了个从来不去现场的法证,真的在拍一些很新的东西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没国语版绝对不会看系列。
还可以 比其他剧好看
get一个冷知识,吃了神秘果再吃酸的或者苦的东西都能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