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电影了...即使是看了半个钟B站靓女后本来打算十二点睡觉的。
电影里喜欢手卷烟超哥的角色是很无奈的,从97后的华籍英军镜头一转而成为一个黑市黄牛,游走在黑色和灰色之间,没有归属感。
此前因为股灾害了借高利贷炒股的队友跳楼,深感愧疚。
如此一直到最后死了才被人知道他一直帮死去的老友还债。
而他也一直活在老友跳楼以前的97年之前,即使已经是2019年。
起因。
因为主顾都是黑道,超哥也常常收不到佣金故事的开头是由一个卖金钱龟的台湾佬开始,可以说钱和龟是一条故事情节的线索,社会大抵是这样的东西。
也由此超哥搭上了一艘不归船,他的人生里路过当兵时的队友,路过彼此暧昧的南下按摩女,路过为了收“保护费”同在屋檐下避难成为朋友的南亚仔。
(在这里我觉得金钱龟或许也是在灰色产业里是一种虚拟货币一般的存在。
金钱龟,一条隐晦的线索。
在一次意外的黑吃黑后还清了欠债本以为不如意的人生可以结束,最后为了救人生的新朋友南亚仔时带着台湾佬再次遇到了黑吃黑,并在一场斗殴之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束了对按摩女的承诺,也结束了好友的负债。
多年暧昧的南下按摩女,其实是有感情的,她希望他陪她在一起。
结尾的斗殴或许是超哥多年忍辱负重的表达了。
最后的赢家反而是“老老实实”卖龟的台湾佬,隔山观虎斗而不动声色的台湾佬说“你们只知道自己人打自己人”。
两岸三地的关系还是很微妙。
在我看来,画面风格、色彩托映、人物形象、时代背景,以及那栋王家卫爱情片《重庆森林》里出现的重庆大厦,尽管在这里都只反映了两个字——无奈。
底层总是不容易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
超哥最终还是没有能接过烟。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草草写下的随笔影评,很多地方并不通顺,见谅。
里头也有很多细节没有说,毕竟每个细节都是人物的一种无奈,就不说了。
同时也习惯性的把看过的每个作品都是满星....以上。
220322
还是在怀念过去的美好,还是在彷徨自己现在的身份,我发现好多港人所谓的作者表达都是这个调调。
真是顾影自怜!
再这么下去,香港电影在华语电影中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你看看人家台湾电影,现在瞅准恐怖电影这个大陆受限的题材,拍的多好,走出自己的路来。
香港也有比大陆更大的创作自由,恐怖片也没拍好,最近看的几部都太一般了。
现在香港电影反而走以前台湾电影的老路,重视那种口碑高的、作者表达的文艺片,愁死了,好好拍电影,行吗?
真怀念以前的港片啊!
真是百花齐放,什么题材都有,什么都能做到极致,尽皆过火尽是疯狂!
《手卷烟》画面阴暗沉闷,节奏拖沓,逻辑混乱的烂片。
香港电影是真的完了。
以前电影都是《五福星》这样阳光灿烂,胡搞瞎搞的喜剧,或者是《英雄本色》豪气干云的英雄,现在都是失败者哼哼唧唧地躲在鸡笼一样的小房子里面自怨自艾。
实在没劲。
唯一亮眼的就是酷似岳云鹏的白只。
说明长相不重要,气质才是一个人的标签。
2005年,曾上映了一部特别黑暗的剧情犯罪电影《黑社会》。
当时的审查环境还没有现在这般严格,所以在片中有不少大尺度的戏份。
这部电影中的演员现在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奢华。
任达华饰演了新一届话事人乐哥,梁家辉饰演了有钱有势的头目大D,张家辉饰演了心狠手辣的飞机,古天乐饰演了做小贩被人欺负后来加入黑社会寻求保护的占米......
在剧情上更是有一种爽快感。
前期交代各方势力的划分,中间抢夺龙头棍,最后乐哥排除异己成功上位。
整部影片剧情紧凑、线索层叠,基本上每推进一步,都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伏笔,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黑社会》以及续作除了后来在金马奖、金像奖拿下多项大奖之外,还留下了不少有意思的梗。
比如“黑社会不动脑,一辈子都是飞机”“钓鱼要带头盔”“八点钟有骨气”等。
林家栋在片中饰演的东莞仔原本只是一个小弟,后来通过帮乐哥找回龙头棍而借机上位并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第二部里更是有了竞选话事人的资格。
不过东莞仔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一个是特别能打,第一部中血虐林雪饰演的大头,第二部中与狠人加钱哥血拼了一个五五开。
另一点是带着小弟去砍人时,显露了一手比较帅气的跨栏动作。
当时林家栋凭借在《黑社会》中的出色发挥提名了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
最终与获奖失之交臂,却也足以说明他的演技之突出。
更可惜的是,林家栋之后又凭借在《叶问》《寒战》中的精彩表现多次提名最佳男配角,可最后都没能笑到最后。
直到2017年,他才凭借《树大招风》中的“季正雄”一角,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3年之后,林家栋以影帝的身份再次出演了一部跟黑社会有关的电影《手卷烟》。
这部电影的票房可谓相当凄惨,只有94.6万。
除了跟电影只在香港上映有影响之外,还与题材有关。
后来它在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等多项提名,其实也说明这部电影的质量并不差。
电影讲述了华籍英军关超在香港回归后就选择了退役。
可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让关超的生活一直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后来他跟同是退役军人的朋友借钱进入股市,打算海捞一笔。
可恰好出现的金融风暴,让两人血本无归,还欠下了上千万的高利贷。
朋友承受不住压力跳楼自杀了,独留下了新婚不久的妻子。
不过关超决定把债务扛起来,既是为了保护朋友妻子也是为了给自己赎罪。
他以中间人的身份给做走私生意的菜甫和贩卖毒品的泰哥牵线搭桥,打算从台湾走私一批价格昂贵的金钱龟。
泰哥收到货后发现很多金钱龟都死了,一怒之下就杀掉了菜甫。
作为中间人的关超也因此遭到泰哥敲诈,欠下了另外一笔巨债。
在这期间,关超结识了遭到泰哥追杀的东南亚人文尼。
文尼的表哥盗取了泰哥的一批货物,而文尼没有门路只能帮着表哥一点一点散货。
后来文尼在逃跑期间阴错阳差地躲到了关超家里。
对于关超和文尼,电影花费了大量情节去刻画两人的境遇。
即使作为一个旁观者,也能轻易地感受到那种生活的不易。
关超加入黑社会却只能赚到一些糊口的钱,而外面欠下的高利贷、泰哥向他勒索的巨额赔偿、因菜甫身亡引来的台湾黑社会,让他的生活犹如走钢丝一般,随时都可能粉身碎骨。
文尼来自东南亚,本以为来到香港后能赚到大钱,结果发现正常糊口的钱都难以挣到。
再加上需要供弟弟上学,文尼的境遇实际比关超好不了太多。
比较有意思的是,给文尼带来无数灾祸的毒品,最终成了解决关超困境的关键。
关超联系到放高利贷的人,以文尼的货物为交换,还清了所有债务,而他也为文尼解决了弟弟的安置问题。
两人面对自己的问题时,同时走进了死胡同,可在对方手中却成了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事情。
这可能也是电影给背负生活重担独自前行的人的一点温暖。
电影最后以一场混乱却有深意的打戏作为了收尾。
关超原本打算出去躲几天,但遇到了台湾来的黑帮。
此时泰哥打电话过来让关超过去,否则就要杀掉文尼。
关超顺水推舟带台湾黑帮去见了杀害菜甫的真正凶手泰哥。
原以为双方老大会发生一起激烈的交战,可两人不打不相识,反而谈起了合作赚钱。
随后关超与泰哥的多位小弟扭打在一起,看似不合理的超高战斗力,其实在电影开头说他曾是军人退伍就已经解释了这一点。
打斗过程中,泰哥和台湾黑帮坐在桌边冷眼旁观,他们是这个食物链的顶端,不用动手就可以坐享最后所有成果。
但是小弟的突然反叛,让泰哥也没有笑到最后。
《手卷烟》中的关超一角,其实对林家栋的演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他是多方势力汇聚的交接点,这就意味着面对不同的势力要有不同的态度和脸色。
周围萧条的大环境以及欠下的巨额债务,要求他展现出内心中的压抑和挣扎。
而与其他退役战友的情谊,以及与文尼渐生出的兄弟情,还要有不同的温情一面。
尽管林家栋最后给出了一番精彩的表演,可《手卷烟》注定是一个故事深刻却不讨市场喜的电影。
片中提到的种种苦难离我们并不遥远,炒股亏钱、背负债务、为生活奔波......苦难越现实就越难让观众去买票支持。
毕竟现实已经够苦的了,看电影总是希望能够爽快一点。
许久未见的朋友L突然联系了我。
问我们公司还缺不缺人。
我问,谁找工作。
他说是自己,因为突然被裁员了。
我很意外,因为他所在的单位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铁饭碗。
前些年借着房地产的利好,发展很好。
他说行业下行,一言难尽,现在只想找个工作。
三十七岁的他,出来找份合适的工,有些困难。
我们公司没有合适的岗位,于是托朋友打听。
得到的回复是,多数地产公司都在裁员、降薪。
包括大众认知中运营很好的某某地产。
忽然发现,中年人成为了行业内卷时代最悲哀的牺牲品。
身边的朋友,创业做实体店的,做教育培训的,做新媒体行业的,无不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他们连一句「不容易」都讲不出口,因为生活的苦已经足够让他们回味。
最近有部港片,讲的也是被时代遗弃的中年人。
看完以后,有些心酸,有些感慨,它是——《手卷烟》
01人生很多问题,只能用钱解决 有句老话,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以前觉得这话很俗,后来发现它很现实。
因为这世上的大多数问题只能用钱解决。
关超(林家栋饰)也是这么认为。
作为曾经的英籍士兵,九七年后他和他的战友被大部队抛弃,成为留在香港的边缘人。
浑浑噩噩十多年,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变成了如今颓败的中年人。
当年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有人负债自杀,有人做小生意,有人就只是混着。
关超亦如此,脱下了「兵」的衣服,他成了「贼」。
做的都是些见不得光的事,当中介,做地下买卖,借高利贷,黑吃黑...... 有个相好的按摩妹,却从不承诺,两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南亚仔与关超的交集,也是因为钱。
一个迫不得已贩毒的异乡人,在香港本身就没什么社会地位。
却又不希望弟弟和自己一样贩毒,于是只能小心做事,不想被任何人发现。
逃亡到关超家里的时候,南亚仔像是「贼」遇上「兵」。
关超顺势开价一百万,才能收留南亚仔。
南亚仔答应得爽快,其实自己也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期待着私吞老大的货能尽快变现。
南亚仔有些像是年轻版的关超。
年轻的时候总是重视兄弟情义,贪图享受,不懂世事艰辛,也没想过为钱拼命。
因为那个年龄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快乐。
像关超一样,人到中年的时候,才悲哀地发现,到处都是开销,到处都是账单等着要缴。
再看看空空如也的口袋,什么尊严和享乐都会瞬间消失,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用尽一切办法赚钱。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02曾经犯的错,迟早要偿还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
有人改成,犯错也要趁早,因为以后就不会犯了。
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犯下一个错误,要看之后的解决方案和案例复盘。
有些人经常犯错,却从不经验复盘,于是常常出现同一错误犯了很多次的情况。
努力的方向不是为了犯错的早晚,而是压根就不该有这种保底心态的出现。
我们应该用心思考如何通过努力,让错误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
所有犯过的错,迟早都是要偿还的。
如果要问关超最后悔的事,一定是当年拉着朋友去炒股。
投资有风险是人尽皆知,但是身处其中的人往往容易迷失。
于是借高利贷,想着这一把可以赌赢。
没想到换来的是巨额债务,背负债务的朋友就这么离开了。
关超没想要逃避,甚至他一直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逝去的老友还债。
这份担当,并非人人具备。
但是其他战友,却不能接受他当年间接害死老友的行为。
有人说,年少轻狂犯下的错,可能需要一辈子来为其买单。
过去的种种经历,是经验,也是一种警示。
人到中年,更应当活在当下,多复盘,少犯错,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稳。
03中年人择友,更重视走心 人到中年,被尊重,不是靠讨好,而是靠实力。
人到中年,朋友两种,酒肉朋友和交心朋友。
年少时,这两种朋友多是同一个人。
中年人变了,正是因为中年人活得更现实了。
初入社会时,需要端茶倒酒,需要点头哈腰,需要摸清楚领导的各类爱好和生活习惯。
但当能力上升,岗位向上走,就少了一些底层的卑微与讨好,多了几分自信与淡定。
人到中年,压力剧增,有时需要一些侃大山的酒肉朋友。
两个人坐在地摊上聊着几百万的项目,说着谁谁认识哪个大佬,谁谁睡了哪个明星。
大多是道听途说,吹吹牛逼,缓解下工作的压力,谁也不会刨根问底。
交心朋友就不一样,那是中年人只能把藏在最心底的话讲出来的那个人。
不需要一滴酒,就能让你掏心掏肺,感慨万千。
交心的朋友,其实不多,有一两个就很满足了。
因为中年人的压力,也不想被太多人知道,甚至包括家人。
年轻的时候,都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
人到中年,经历了一些人和一些事以后,才明白,知己两三,胜过朋友万千。
人到中年,经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
所以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留给交心的朋友。
关超对南亚仔认知改观是因为看到他大半夜在修自己的柜门。
虽然是南亚仔搞坏的,但是人家有心,想要修好。
于是他也开始改变,甚至主动接下了去帮南亚仔开家长会的请求。
虽然和南亚仔的弟弟相处不怎么顺利,但是也帮助了他们一家不少。
这时你会发现,其实关超的骨子里始终都是「善」的。
当他们聊起兄弟情义的时候,当他将陪伴自己多年的手卷烟赠与南亚仔的时候,你就明白,他们这对兄弟,走心了。
当南亚仔被打得不像人样的时候,他依然告诉关超,自己没有透露任何与关超有关的事情。
生命遭到威胁,依然不曾出卖朋友,这份担当,让人动容。
世人万千,朋友有限。
真正能做到雪中送炭、共度难关的朋友,更是少之又少。
能同你患难与共的那个人,就是最真心最靠谱的朋友。
04人生就像手卷烟,余生好好体验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却不知道背后还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1914年冬天,上海大雪纷飞,天涯五友之一的许幻园突然找到李叔同见面。
“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 没有多余的话,没有等待李叔同的反应,许离开了。
曾经百万资产的老友,一夜间一贫如洗。
这件事对李叔同打击很大,想起接二连三破产的好友,李叔同感慨人在大时代下的无奈与渺小。
更悲伤的是,许幻园压根没有想要解释什么,或者寻求任何人的帮助。
这次过来,也许就是永别。
千言万语,都留在漫天飘舞的雪中。
李叔同站在雪地一个小时,久久不曾动弹。
回到屋内,眼泪就不住往下流,含泪写下《送别》。
知交半零落的「知交」,正是他的天涯五友。
没想到此刻就真的散落在天涯各处。
命运无常,孤独苍凉。
《送别》更像是关超的生活写照。
这些年生活的颠沛流离,他失去了家人,失去了朋友。
只剩下一个人孤苦无依地住在重庆大厦。
在这个纸醉金迷又光怪陆离的城市里,他早已丢失了自己。
这些年他唯一不变的习惯就是手卷烟。
他习惯了几十年不变的味道,哪怕有人说他的烟叶早已变质。
他仍然坚持亲手卷烟,再用力吸一口,好像在回味当年的岁月。
他的美好记忆,就像是家里那盘老旧录像带,始终被定格在黑白影像里。
手卷烟常常吸了几口就灭掉,好像对于这个时代的隐喻。
人这一生也像是手卷烟,忽明忽暗,有人燃烧,有人就此消失。
关超生命力顽强。
他每次都很有耐心地再次点燃,似乎表达着对于时代的负隅顽抗。
当生命被所有人威胁的时候,他依然淡定应对,努力活下去。
有人说,人生一盘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
迷茫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
人到中年,看透世间事,方为明白人。
人到中年,时而游离在棋局内外,时而迷失棋局。
凡事看开,洒脱自如,该努力努力,该舍弃舍弃,才能有更多收获。
与其关注输赢,不如回归过程。
哭过、笑过、拼过、重生过,才算不负此生。
自身的格局与能力,才是中年人行走世间最大的底气。
人到中年,何去何从。
且看今日修行。
风格上很有一点杜棋峰的味道。
也算是一部宣扬义字当头的黑帮电影吧。
现在的黑香港电影和80年代毕竟不一样了,哪怕是一些比较传统的题材。
拍摄的手法和表演的方式上也完全不一样。
娱乐性的东西被抽离了很多,用一种比较老套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的现实状态,已经越来越娴熟了。
这是一种进步,一种很自然的进步。
林家栋的表演有张有弛,感觉上把角色驾驭的得心应手,相当自然,水准相当高。
另外提一下,太保扮演的台湾黑帮目睹了香港黑道的一场火拼之后,对幸存者说了一句,你们只会自己人打自己。
这句话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台湾人。
不是更擅长自己人打自己人吗?
我不装x;重庆大厦内部我是第一次在大银幕见,但我没觉着有多么震撼。
南亚人在香港犯罪不是新闻,这个社会就是人,因为人复杂,所以这个社会复杂。
我也复杂,所以我是人。
人的思想很怪,双标。
但我们往往嘲笑他人双标的同时,其实我们都在分裂人格。
这个分裂的标准就是欲望的沟壑。
谁也别笑谁,整个人类都在上帝的嘲笑中!
看到一半,以为又是一个悲惨的结局,超哥收钱后被发现最后惨遭黑老大毒手。
超哥拿到钱终于上岸了,想着出去,避一下风头,回来又是一条好汉。
他本来是个好人,应该给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他很有可能被黑老大杀人灭口。
但是坚持看到最后,竟然有一个大反转,联手台湾黑老大进行反击,把香港黑老大给解决了。
至于大结局,这个是一个开放式的方式,不会很悲观。
还是能给好人一个重生的机会!
这是我的观后感,很震撼!
从树大招风开始,林家栋真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作为一个油腻中年男人的我,竟然会这么容易爱上另一个人油腻的中年男人,有一些瞬间让我有了重温《赴汤蹈火》的冲动。
虽然实在不想捧一个就踩别人,但是这片才7.1,让我觉得玩豆瓣的大部分朋友,还是比较适合李焕狼吧,不过这种大众排挤,小众死忠的电影,还是别让太多人知道了!
总的来说,没啥大意思。
叙事节奏也不好。
人物弧光也有点硬。
我理解导演想表达这种自我救赎之类的。
但是不强烈,没劲儿了。
这个力没攒起来,所以最后也没有什么可以消耗。
像昆汀说的,剧作的悬念,像一个橡皮筋一样,要拉到极限。
但是这里看。
林家栋这个人物的塑造就不够。
弹簧压不下去。
他即便欠了一百万高利贷。
生活压力山大,有创伤前史,也依然很硬气。
没受过什么屈,也没见他多么狼狈,多么因为这种困境而难受,。
这样这个人物后来的爆发和良心发现抉择就都没有劲儿。
这样剧作的弹性,观众的共情,就都不到位。
几路人马的铺排也都没有铺垫,台湾两个找上门的人物根本形成不了故事线。
人物更是乱。
他到底是来报仇的,还是来要钱的。
一会一变,最后走的也是莫名其妙。
这些都是剧本层面的问题。
值得多给一勺的地方是,最后的侧面打戏很有创新尝试的意味,颜色的设置也很好,有霓虹美学的意思。
还有这个贩毒完事过上了幸福生活,干票大的就收手的结局设置。
在大陆审查是不可能过的。
这些也是有趣的点。
大概能猜到导演如何构思出这个平庸的故事:男性友谊的象征?手卷烟。时代背景里的悲剧?被遗弃的底层港籍英军。永远的边缘团体?重庆大厦里的有色人种。冲突点?金钱龟。时代符号,有,故事节奏和故事张力,无。
当股市下跌、经济不好的时候,底层更惨。林家栋实在太会演了。一个复员军人,住在重庆大厦的小破屋,抽着手卷烟,过着失意的人生。仿佛根本不用演,他本人就是这个样子。从《树大招风》起,看他的电影越多,就越佩服他对于表演的体悟和执着。本片只有101分钟,却仿佛承载了很多内容,感觉已经看了很久,一看进度条发现影片才过去一半。表演满分剪辑满分配乐满分。最后的那场打斗镜头,从一个房间打到另一个房间,有枪战,有失火,有拳头,有钢筋,而两位大佬只是坐在桌边静静看着他们,这一切仿佛一场梦幻。只是不懂为何辣鸡要用最后一丝力气杀死自己的前老板泰哥。最后关超死了吗?我宁愿相信他已带着洗脚妹远走高飞。手卷烟数次点题,既是重要情节线索,也代表了关超对旧时代的怀念。有人说,现在过得不如意的人才总喜欢怀旧。也许是吧。8分。
军人、犯罪、兄弟情、高利贷、夜晚五彩斑斓的黑,这很银河啊…… 华裔英军背景,看到最后还是黑帮故事。
甩出几条街了👍 好久没看过人物塑造如此好的华语片了 打斗的高潮戏感觉银河映像又回来了😭
2.5家栋稳,太保绝,编导青涩还算稳健,直男情未来还有人能拍好吗?想念梅尔维尔。
林家栋是被遗弃的华籍英军,南亚仔何尝不也是被英国人遗弃的对象。两个同被遗弃的异乡人,在香港这座城市,互相慰藉,处理得非常暧昧。两个老大,袁富华和太保,其实也挺暧昧的,让人很难不想到《叔叔》。摄影还挺厉害,黄蓝双色的打光,最后困兽斗的长镜头非常精彩。
剧本的情感递进莫名其妙
半年後正式上畫重看,依然⋯⋯反派寫得臉譜化、演員也演得油膩,實在很難受。電影節的時候大家覺得配樂太滿,現在把配樂存在感變低了,我咋覺得還不如之前呢,畢竟整部戲故事簡單、人物單薄、想走氛圍那一掛,配樂多不是壞事啊。至於對那段佐敦街頭追逐戲的誇獎,甚至還類比《龍虎風雲》裡周潤發從油麻地跑到尖沙咀,這個對標也太過了。
2.5。黑暗世界的部分没树立起它的威力,一群头脑简单的马仔晃来晃去而已,导致没什么实质性的强力对手给林家栋施加足够的精神压迫力。最后的辛苦长镜打斗也因此成了看客眼中无甚逻辑漏洞百出的奇观,和影片缺乏内在精神粘合度。剧作的架构有了之后,如何用技巧和情绪缝合其中的裂缝,是一门精巧的手艺活儿。从这个角度看,《手卷烟》是不及格的状态。
我對香港有偏愛 很難抗拒這種這種男人情義和浪漫。一個小格局的故事,拍的很緊湊,又很沈得住氣。沒有一點暴戾控訴,只有活下去的韌勁。剪輯的節奏感厲害,鼓弦配樂有想法,片尾搖滾一出,逝去的年代也回來了。不過最後捲煙好刻意,但都被林家棟的演技化解了。有以前港產片的精神氣,南亞小伙不就是省港旗兵,旺角黑夜嘛hhhh,不過如果把南亞人的背景拿掉,故事可能就失去了不少獵奇的樂趣了吧。期待導演以後的作品,希望可以試試更有風格,更大格局。
镜头和人物都很有港味,但已不见曾经的纸醉金迷和兴旺繁华。影片展现的是新世纪环境下,大社会的颓丧和破败,以及小人物无措与挣扎。在混沌的江湖气与烟火气中,流露出的兄弟情和若即若离的爱情让人心头一颤,但结尾的戏剧性太突兀和莫名其妙。通篇的矛盾与冲突也比较寡淡,就好像如今港片的现状——它没有死,只是在挣扎着努力活下去。
可加入《一念无明》《浊水漂流》《金都》等述说香港社会中下层人群生活现实的电影序列。不像《一念无明》那样在气氛上做足暗调,写实的态度取中,不卑不亢,很稳定,很日常,饶是如此,仍会牢牢吸引我从头看到尾(又沉稳但不沉闷,这一点如何做到,引人思量)。扎实的叙事,稳定的美术,就是对电影最基本的要求了吧。基本盘真的蛮好,几个梗抛得都很自然,因为已积蓄了足够的叙事准备。
简单至极的故事,就剩大家互飙演技了。
拳是好拳 可惜练得全无火候 完全打不到点“不讲一 不讲三 讲义不讲风 不讲雨 讲什么? 讲雷(理)”
加多一星给结尾那个长镜。
嗑到绝美爱情了,林家栋和他的南亚小老婆实在是绝。我本来还在想他妈的两个老大怎么这么gay这么有性张力看了演员表才发现是太保和袁富华,绝了。
一般般也有一般般的好,人就是应该珍惜平淡,不要总是等平淡被冲散之后才追悔莫及。乌龟对于关超来说具有非常明确的象征意义,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让别人捧,哪怕是不值钱的东西也不行。本片是港片颓废多年以后难得质感上乘的佳作,可惜的是最后莫名其妙发展成港台黑帮乱斗,属实有点怪。想不通男主到底有什么理由非要一个人打一群人,就为了和文尼相处下来的感情,太牵强了。最后竹升那句,你们就会自己人打自己人,这话是没错,但从一个黑帮老大嘴里说出来未免太出戏了林家栋的演技没话说,而且我老觉得正是因为林家栋优秀的演技填补了角色的空洞,否则看着更难受
林家栋演的真的好,大陆这岁数的早就开始演爷爷了。但再想到香港优秀演员已经后继无人的现状,唏嘘。且看且珍惜吧。
这是一部开倍速才能看下去的电影。陈健朗本人是我很喜欢的香港靓仔,演戏也灵。但是拍的这个片槽多无口。首先第一,帅哥不会讲故事,下次找个编剧帮你写吧求你了。就连剧作的基本结构“开端高潮结局”都没有啊。直到卖龟人被杀林家栋被迫背债,故事的核心矛盾这才展开,此时进度条已经过半。其他各种人物设定、逻辑上的漏洞更不必说。陈健朗竟凭此片拿了金像奖新晋导演奖,港片确实没落。不过帅哥还年轻,而且高潮林家栋一打多的长镜头拍的很好很有风格。希望拿奖后好好磨基本功吧。另外,帅哥有潜质拍腐片hhhh。
#🍋观影#这剧本,是台湾人写出来祸害香港人的吧?哦哦,对,竹升帮最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