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观北京纽约感七夕来临,寂夜,一个人孤坐,无意间看到了电影《北京纽约》,突然间就被触动。
那刻骨铭心的爱,那终究阴阳相隔的心,怎么才能解开宿世的结。
如果姥姥没有去世,兰一会不会永远都在茉莉身后,给她惊喜,逗她开心。
如果茉莉没有去美国,去追寻那份梦想,兰一会不会和她在一起,结婚、生子,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
如果没有重逢,一切是否只能封印在记忆之中?
可惜世间没有如果,一切如同秒针一样,永远都在向前行进。
距离、时差!
导致兰一、茉莉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就算心在一起又能如何?
就算相爱又能如何?
谁能放弃谁的谁?
谁能走出那勇敢的一步?
就像曾经我们最爱的歌一样,如果当初勇敢在一起,会不会有不同结局?
这一切,没有人能够回答。
姥姥去世了,兰一只能偷偷地看着茉莉上学、放学,默默的祝福她生日快乐。
似乎就像我们,只能偷偷地望着窗前的你,去独自唱着“今夜我又来到你的窗前……”兰一落魄了,人生中出现了贵人!
贵人救了他,给了他事业,给了他飞黄腾达。
可是,也给了他不幸福的婚姻,给了他不知所谓的爱情。
为了报恩,他选择了一个违背自己心的人。
心痛,兰一以为能够忍受下去,能够选择忘记。
然而,当在美国街头与茉莉想遇时,他才明白,原本无数年来隐藏在心底的那枚种子,一直都在生根、发芽!
再见面时,终于无法控制。
这一瞬间,我似乎看见了那个校园里曾经单纯女孩的影子,看见那个穿着花裙开心跳跃的女孩。
无论多久不见,始终都记在心底。
再次见到,谁又能压抑心中的情感。
兰一不能压抑,所以他单纯的以为,只要给茉莉好的生活,这也是爱。
因为他除了钱,给不了她任何东西。
多年后,当他再次来到美国,选择追寻自己的心时,茉莉却变了。
音乐响起时,兰一倒下了。
茉莉哭了,似乎从始至终她都在哭,都在伤!
此时的泪最为特别!
伤心、绝望、悔恨……不知道会不会还有小小的庆幸。
一切都结束了!
一个事业有成,一个有家有室的兰一,最终为这段不可能的感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青梅竹马又如何?
两小无猜又如何?
最终,只剩下茉莉一人伤感。
在那一瞬间,我多么希望他们能回到两小无猜的年代,多么希望我们也能回到初见时的岁月。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可惜,秒针嘀嗒在走,我们的人生也无法停留,更无法倒拨回去。
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中,我们如果能停留片刻,好好感觉彼此多好。
为什么相爱的人,总要受着距离、时空的折磨。
呼吸着同一片空的气息,却不能拥抱你。
好现实的写照,好悲情的歌词。
电影结束了,可是故事还在继续。
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爱情谁能说结局就结局,真心谁能说毁灭就毁灭……乔是可悲的,他爱上了茉莉,爱上了一个心里永远都装着别人的女子。
可是他依旧飞蛾投火,痴鲤飞鳞。
故事总算是留下些许遐想,茉莉回了北京,也许是去寻找与兰一的痕迹,也许是想静静。
无论是那种,乔都登上了去往机场的出租车。
我不知道茉莉和兰一的爱情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们应该如何去平衡。
但是我真没想到,能够将这种感情,演绎得如此真实。
看着茉莉流泪,我心刺痛。
看着兰一买醉、吐出的烟圈,我终于明白,原本人生不如意真是十之八九。
也许,有一天,你会明白这部电影,就像明白我的心一样,就像明白《甜蜜蜜》一样。
十年!
那首熟悉的歌响起时,我深深触动!
原来,一切早就上演,只是我迟到了。
能否给兰一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能否给彼此一个回到初见的机会。
让我们都不迟到,让爱不迟到!
勇敢的说出来,勇敢的在一起,改变结局!
深吸一口气,我依旧能闻到空气中有着淡淡的茉莉花香。
清幽、淡雅,醉人心肺!
兰一倒下,但是他却是幸福的。
站在高楼上,挥动双臂,拥有茉莉时,他就像个快乐的小男孩,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当你终于找到了,一个一辈子要找的人,发现你还是深深地爱着她,那种爱,既是亲情、友情,也是爱情。
最欣慰的,是这种感情是一辈子的。
最可怕的,是这种感情远远超越一切。
”
一开始看海报感觉文艺爱情异乡人打拼电影可以伴入睡,看完后,除了摄影影象层次感很不错,摄影到底是杜可风,整个剧情人物交待不清,跳脱太快,北京纽约,但拍纽约太多,北京无几处,为什么还有重庆长江索道?
刘烨出演该片真的不怎么样啊,曾江友情出演一个去世的镜头也好愿意的啊?
晕了。
志玲姐姐应该好好进修学表演这个演技真是生硬啊,除了摆拍POSE,也无大片感觉,模特做久了对镜头有种固定程式化,表达人物性格不够丰满立体,只有一处刘烨离开她时在窗口抽着烟有点历经沧桑郁闷的感觉了话说志玲修养内涵都不错,但她更大的硬伤更在声音和气息,更应该去学习表演说话精气神,说台词声情并茂,跌宕起伏,铿锵有力。
英语流利,可是从她声音出来,我也不听不清她说的是什么声音,总之无法与她年龄匹配,也无法向观众呈现出一个独立,成熟,经历,阅历人格,看完该片突然怀念看《北京人在纽约》日子,那才是真正异乡人打拼的真实生活吧。
『北京纽约』时间久了,人会变,命运会变,但是有些事情永远不会改变。
最大的亮点是第一次看到了志玲姐姐的演技,前20分钟唯美的画面带上淡淡的忧伤很吸引人,之后剧情开始走上了狗血三(四)角恋,虽然如此,但是不得不说心理活动表现的很写实!
剧情上和高圆圆的《一生一世》有很多重叠感,画面上又像《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那样变成了一座城市的风景宣传片。
【6分】
五颗星给的是其中的细节,只有认真了解过刘烨和他和她的故事,才能明白导演说为他量身定制的原因。
我没有腾讯视频vip所以看的是b站里刘烨戏份的cut,没想到抛却了女主角和歪果仁的剧情,更能发现这部剧小心藏起来的宝贝细节。
首先,开头的《爱的代价》是谢娜刘烨主演幸福街中,她所扮演角色伤心时喜欢唱的歌,或许也是她本人喜爱的歌,又或许是他们都曾喜爱的歌。
其次,回忆里小男孩抱着的那个小熊让人想起他在采访中说送给她的那个。
还有红着眼睛唱的《十年》,那段戏绝对是真情实感。
而且,刘烨曾经写过他的姥姥对于他特殊的意义,这部戏中也有提过姥姥。
当他一字一顿说“有些事情永远不会过去”的时候,几分是戏几分是心声,或许只有本人知道吧。
借着台词说出的心里话,借着角色宣泄的情感,都是那么真挚和诚恳。
我大胆猜测,志玲演戏想着言承旭,刘烨演戏想着谢娜,所以,有评论说俩人似乎没入戏,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想的人和看的人并非同一人。
但是,戏就是戏,人生就是人生,演员也没有必要把人生搬上大荧幕,那样就成了纪录片而不是纯粹的电影了,因此导演刻意编织了一些艺术性的剧情,刻意冲淡了那些可能与现实过分勾连的情节。
北京和纽约的距离,她和他的距离,那部《暗物质》,已经过去的2006年,这些都是这辈子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
如果只是如果而已,人能做的只是学会接受。
这五颗星送给刘烨的眼泪,以及他心中曾经最美好的感情。
实在不太好定义这部电影。
说它是商业片吧,它却显得节奏有些拖沓,编剧一看就是一小清新人物,画面也十分地干净,唯美;但若说它是艺术片吧,它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单从编剧那东窜西窜让人摸不着边的思维,还有把观众带进带出的不专业的剪辑,就凭志玲姐姐那让人忍禁不俊的娃娃音,就让这部剧一开始就偏离了文艺片的轨道。
面对这类不太好归类的电影,我给它命个名——“仙剧”,让人看得云里雾里,飘飘欲仙的影视剧。
其实,这个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从小青梅竹马的恋人在发迹后想要追悔自己曾经的女神,但因为种种的干扰,包括对妻子的责任和愧疚,身处两地的尴尬和无奈等,让让他们又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当然最后男主角也因为女主角的冷漠而失神惨遭车祸。
但真的就连这么简单的故事,编剧都无法讲清楚。
整个影片充斥着哲学家式的说教和志玲姐姐那朦胧忧郁的眼神(估计想展现给大家更多的内心戏)但殊不知,没有一个完整流畅真实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也只不过是猪鼻子插葱——装象(像)其实同类题材的优秀作品很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要数“北京人在纽约”,里面姜文饰演的王启明是一个十足的北京大老爷们,他带着梦想和一身的臭脾气来到纽约,在这里他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最终成为了富翁,在他身上就非常好地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在北京,按他的话说,他装大爷,装艺术家。
可来到纽约,他终于认识了自己“我他妈就是一孙子,就是一干粗活的命”这其中的落差和辛酸不用细表。
还有他那场在纽约大道上用北京话骂街的桥段,更是把两种文化的碰撞推向了极致。
包括剧中的阿春,虽然受过外国的教育,表面上新潮时髦自信,但她骨子里却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女人,特别是听她说“男人身上总该有些喝茶钱吧”,这时的她显得尤为亲切可爱,非常像中国传统式体恤丈夫,有别于外国的亲吻和“darling”.相比之下, “北京,纽约”随然也打着北京的旗号,但实际上对北京的描述只是一笔带过,甚至连男女主角都不是在北京长大的。
先是被两种文化差别的更是少之又少,我总结了一下,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两处,一个是女主角告诉男主角自己这除了wine, vodka,cola还有茅台,因为男主角喜欢喝。
还有一个就是女主角提醒男主角无烟区后,男主角显出的尴尬。
其它的也只是几个演员空洞地含着“这里和国内不一样”。
女主角也已快被完全西化了。
除了她在剧里不断向男主角暗示她想结婚这一点让我们还依稀找到了一个脆弱的中国女人的影子,她的一举手一投足,可以说丝毫没有东方女人特有的风韵,让人很难相信,她在美国呆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并没有结交多少外国朋友。
再说“北京人在纽约”,虽然当年技术有限,拍摄比较粗糙,但十分注重细节,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场景的切换都是有根有据,经得起推敲的。
比如王启明本来来阿春的餐馆是来求职的,但他却习惯性地叫了店里的一个伙计,说:“把你们老板叫来,我找他说点事”这不起眼的一句话就体现出了中国式的“说话绕弯子”。
而反观“北京,纽约”里面人物的话语,举措经常会让人感觉到脱离实际,矫揉造作。
特别是林志玲那句 “你以为钱就可以买到一切?!
”哦!
又是这一句,听到这我只想说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请编剧想想,女主角在纽约受尽冷眼,放弃了梦想(尽管她在剧里又是励志要当小提琴家,又是跳舞,唱歌,开画廊。
弄得我也不知道她的特长和梦想到底是什么)为了赚钱各种脏活累活都干,她还能保有如此干净的心灵?
对钱还能保持如此清晰的界限?
我觉得不太可能。
更不可理喻的是她如何能一边大摇大摆地花着男主角的钱跻身美国上流社会,顺带勾搭小帅哥,一遍又义正言辞地警告男主角不要把自己当作情妇。
就这样男主角还为了她抛弃妻子,众叛亲离。
看完后真觉得里面男女的脑子都生锈了,脱轨了。
当然作为一部高颜值剧,“林志玲+杜可风”的搭配满足了我们一览女神风采的欲望,林志玲高挑的身材,绝美的服装,再配上温和的光芒,随便截取一张都可以作为杂质的时尚大片。
但电影不同于硬照,电影是需要有思考的。
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只能说是喧宾夺主,看完回想在脑海里的也只是志玲姐姐迷离的眼神和性感的大腿,还有那么几句娃娃音下的让人发笑的台词。
同时,它也配不上它那宏伟的片名“北京,纽约”,最好的应该改为“那什么拯救你,我的女神”。。。。
风景好,颜值高,但是怎么看不出什么内容。
所谓的爱情我觉得是毫无意义的不负责任的偷亲、小三的小三的故事、自作自受的矫情,无病呻吟的矫情。
两个字,矫情当断不断不受其乱,什么乱七八糟,矫情。
感情有那么复杂吗?
喜欢就在一起,人家有老公就忍住,人泡尿都能忍本来评论了,终于看完了,还是忍不住再吐槽。
刘烨童鞋怎么演这种烂片
之前好像看过一点,弃了。
不行我得看完它。
20190907看完打卡弹幕均说看不懂啊,是个烂片。
可如果是我理解的那样,还是乐意给八分的。
想起《廊桥遗梦》,婚外情的正义性?
(道义与本心。
)可怜蓝一老婆啊。
这种故事就像陈世美的改版。
收养了穷小子,给他富贵,把女儿嫁给他,然而人家心里有别的女人。
想起《十面埋伏》,“我等你三年,竟比不上他陪你三天”。
陪伴与等待,近距离的相处与够不着的爱情。
两个故事最终都是选择了陪伴。
想起《甄嬛传》,“除却巫山不是云”。
“我只是她的影子?
”心里终究有得不到的人,玩弄自己玩弄他人。
当然本片最后还是让乔去找茉莉了(这么东方这般深情的老美真是amazing)。
有些人,超越了亲情,友情,爱情。
注定得不到。
你相信命运吗?
(至少在本片,悲剧感觉都是主角作出来的。
老天给了你们机会啊。
蓝一干嘛急着结婚,茉莉为啥就是不见蓝一也不回国。
各自为了自己的追求不肯有任何牺牲与妥协,哪里配得到爱情。
贪图太多,总不是都能得到的。
)还是夸一句社长好帅哈哈。
其次,第一次如此深刻的认识到,志玲姐姐好漂亮啊,长得太好看了。
北京与纽约,现实与梦想。
这么近,那么远。
只是,到最后,我们的距离却只能定格在那午夜的一瞬间。
曾经,你的黑夜是我的白天,你的梦想是我的实现。
我拼了命地想留你在身边,你却不顾一切地远行,断了想念。
当缘分再将你带回我的身边,而现实却又将你我拉远。
我活在人情的漩涡里被绑住了自我,可我仍期盼你能静静地陪在我身边。
我想给你我所拥有的一切补偿那溜走的时光,可你却说你想要的只有我不能给。
日月交替的轮回每天都不曾改变,我也始终相信,只是千里万里的距离阻隔了你我,时间却没有能冲淡我们的一切。
于是,在地球的另一边,我怀揣着对你的爱,努力着我的努力;而你,正挥洒着梦想,坚持着你的坚持。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挣脱了牵挂,带着我温暖的心奋力奔向遥远的你,却发现,你已转身,再次断了对我的依恋。
那一刻,我猛然丢失了痛的体验,像个木头人一样游走在这陌生的他乡的街,人来车往,光影交叠,而我,就那么那么走到了爱你的,最后的尽头……此生已逝,来日,缘,能否再续…… —— 写于2015-04-25
有时候,梦想是个挺坑爹的事,茉莉是个不光有颜值还有气质的姑娘,从小拉小提琴,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闻名世界的小提琴演奏家。
成年后在纽约漂泊多年,在一个黑暗偏僻、鼠猫横行的角落里蜗居、身兼数职的为了活着,还要骗家人自己在乐团里工作。
这种漂泊在外的姑娘最让人心疼、也最让人敬佩,她是酒吧里东方面孔的驻唱歌手、中餐厅里的服务员、导游,她永远奔波在最底层的工作中切换角色。
梦想早已被现实碾压成了饺子馅,为什么不回去?
因为,回不去。
疏远是保护自己的唯一方式蓝一算是茉莉的青梅竹马,辍学后闯荡多年,早已成为华人圈里最年轻的CEO,他去纽约只是为了在结婚前见她一面。
同学聚会上大家喝着茅台忆童年,只有她没来。
喝的烂醉的老同学说:“茉莉这些年和我们疏远了,我只知道她住的地方不怎么好,真不知道她怎么忍得了。
”同学聚会有时候就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商业应酬,真正的好哥们不用组这么正式的局,而真的会去的大部分是为了交换人脉资源。
如果过得不好,远离老朋友应该是唯一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唱完歌的茉莉一席华美的白色礼群,站在烟花下独自落泪。
一个陌生人请他喝酒,他说:“我奶奶说虔诚的看着烟花,每一个闪亮的火片代表一个即将成真的梦想。
”茉莉回:“可它们终会消失。
”陌生人,我的理智坏了你的好兴致吧?
一成不变的只有生活,无关梦想一年后送外卖的时候那个陌生人认出了她。
乔,一个刚刚离开金融行业正在筹备自己第一次摄影展的文艺青年。
他对烟花下的茉莉无法忘怀,邀请她当模特。
其实我很不解,茉莉这样的姑娘拉的一手好琴为什么不去咖啡厅、不接商演而是做和音乐无半分关系的工作?
乔的天赋加上东方美人的气质,第一次画展很成功。
乔火了,而茉莉依然是那个碌碌无为的小人物。
漂泊在纽约时间久了,你会忘记自己到底属于那里,或许不是忘记,是你不甘心这辈子就这样了。
一年后蓝一在茉莉驻唱的酒吧找到了她,和多年前一样美,只有她才配得起Jasmine的名字。
蓝一说:“一年前我来纽约想见你,可是没有勇气。
”一句话让她的内心五味杂陈。
晚风中的茉莉披着一件风衣,右手随意的拎着包,靠着墙淡淡的说:“一年前,我一样也在这里,一样的工作、一样的生活,一沉不变,好像时间停止了。
”你有多久没过生日了?
百忙之中的蓝一频繁的往返于纽约只是为了见她,那种从儿时的喜欢就像是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迫于责任娶了自己不爱的妻子,都是因为想报岳父的恩情。
蓝一借口需要茉莉当翻译一起参加一个庆功宴,一席简单的黑色吊带长裙,额前的碎发,优雅中透着藏不住的气质。
当服务生端上蛋糕,所有人一起唱生日歌的时候,我不信这个姑娘心里没有半点感动。
可是蓝一,你不该招惹她呀,如果真的喜欢,难道不是应该希望他找到对的人吗?
岳父的离世蓝一不得不回北京,他买了一套房子想留给茉莉,理由是——我想帮你,这是我欠你的。
青春是场一晃而过的电影喝的烂醉的茉莉大雨中奔跑了很久去找乔,酒后失态的她哭的像个孩子:“你凭什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如果没有你,我这么多年的坚强足够我用很久,可是你的突然出现让我放下了盔甲,哪想你又要走,曝我的软肋于不顾,又一次留下我独自疗伤。
最悲哀的莫过于我想恨你,可是却恨不起来。
哭过闹过的小女孩最终没能狠得下心,住进了那套开窗就能看到中央公园的公寓。
圈里盛传茉莉和富商在一起了。
好姑娘,你醒醒茉莉这样的姑娘什么都好,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事业上她没有闯出一片天地。
她开始默默接受蓝一的“帮助”,把自己活成了“小三”的样子,不敢给蓝一打电话,最难过的时候还是对影成三人,除了那些物质她一无所有。
乔是喜欢茉莉的,在华灯初上的河边像茉莉表白、带她去自己长大的城堡、给她看小时候的照片、和她讲自己的过往。
茉莉试着放下蓝一,开始接纳乔,我替她开心,觉得这个好姑娘就该被懂自己的人好好呵护。
可是乔知道,这个谜一样的姑娘心里是有爱人的,自己始终没能走进她的心。
茉莉的生日,蓝一坚持要见那个男人,乔自然是知道对面坐着的是谁。
蓝一这个已婚的男人,霸占着茉莉这个傻姑娘,他总是说:“姥姥走后我不想让亲人在离开我。
”失无所失,多好的借口!
在饭店门口的短暂争执后蓝一转身离去,乔追问:“这就是你爱的人吧?
”蓝一出车祸的瞬间茉莉真的醒了,她抱着蓝一痛哭。
蓝一说:“当你找到了一个一辈子要找的人,发现你还是深深的爱着她,那种爱,即是亲情、友情也是爱情。
最欣慰的是,这种感情是一辈子的,最可怕的是,这种感情远远超越一切。
”影片的结尾茉莉在深秋时节回到了北京,回到了小时候和蓝一一起描述梦想的地方。
乔的画展结束后决定来找茉莉。
爱情之所以为爱情蓝一对茉莉最多称得上喜欢,爱不该是占有;茉莉对乔我不知道是什么,这个男人懂她、和她一起在新的领域开疆拓土,她是他的缪斯;乔,这个看上去不太靠谱的艺术家,应该是最适合茉莉的吧,他们俩会在一起吗?
爱情之所以为爱情就是因为猜不透结局吧。
乍一听名字,不由地想起20年前由郑晓龙,冯小刚导演,姜文,王姬主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乍一看剧情,同样的两座城,同样的两男一女,同样的文化情感冲突,同样的纠结着,同样的抉择着,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到熟悉。
由此难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似曾相识并不等于重复。
细想也是,一个新锐女导演,极具个性与独立的思想,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的欲望,更没有打着电影版的旗号,怎么可能去重复别人的东西。
既然不重复,那一定是崭新的。
北京,纽约,两座城,一部电影,犹抱琵琶半遮面,期待着拨动心弦。
单帧画面我看得懂,全部连起来就看不明白了,如果所有人不说话光放背景乐我想分数还不会这么低
林志玲的角色挺讨厌的,结尾狗血,男二略帅
至少值4星,结尾并不太喜欢,但为了做贡献5星。2个不懂爱的中国人和一个幼稚的西方人,在尝试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
导演在想什么?没看懂
故事有点老套,但是整部影片画面还是美好的。
说实话,画面色彩还有点说道,大概是因为杜可风掌镜,除此之外真的一无是处了。不赖演员,表演是根据导演要求的,不赖编剧,故事是导演亲自把控的,不赖剪辑,中国电影的剪辑权都在导演手里。
渣男和贱女的故事。
志玲姐姐够美就好啦,婊是有点婊。这时候就想起北京爱上西雅图里面刘仪伟对汤唯说的那番话,最最基本的,没钱啥都别谈。Gatsby令人敬佩的是他的长情专一和为了唯一所爱奋不顾身,可是看看他爱上的Daisy,长情的都是男人,绝情的都是女人,呵呵
0z0的表现还不错。就是没弄清楚为何小提琴和芭蕾舞变成了送外卖。。。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四星给0z0的英文,给配乐,给光影。
做作。但我好爱林志玲。
是我的菜,浪漫文艺,把纽约拍得很美,摄影音乐俱佳。女导演的处女作,风格细腻。林志玲演技不棒,不过看着也赏心悦目。
确实分低的有道理,十分钟弃,故事讲得太差。
的确靠脑补能体会茉莉的心境。
画面很美,但剧情有点错乱,不知如何评价茉莉了。
看完电影后,回到房间看了一下豆瓣的影评,基本上都是在骂林姐,各种讽刺把我逗乐了。对于这部电影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负能量的电影!还有就是林姐唱歌不行!但电影里有些台词我是挺喜欢的。
故事总感觉似曾相识过,志玲姐姐的演技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既没有进步也没退步。原地踏步而已。
你们看看现在中国电影都在干些啥。故作文艺讲狗血爱情故事。
镜头特别美 纽约就是好拍!
讲真,配乐是不错滴,志玲姐姐也是真美人。可是你这无病呻吟真是叔可忍婶都不肯忍啊。吃大款用大款变成大款消灭大款
装文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