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电影虽说是好电影,但因为诸如此类在旅途中涤荡心灵或是收复亲情的公路电影,在美国实在是太层出不穷了,旧有《德州巴黎》,新有《阳光小美女》,甚至诸如爆米花电影《RV》,也走的相似路线,所以要不是有出众的演员,电影的段位一定会拉下来许多。
但电影之所以也算收获颇丰,妙就妙在选对了演员。
我们看多了男扮女装(《杜丝先生》、《窈窕奶爸》),也不鲜见女扮男装(《男孩不哭》、《金枝玉叶》),可由一个女性角色演一个原为男儿身,一心要变性的角色,确属罕见,也可预见到其难度。
霍夫曼实在算不上相貌出众的女演员,五官里确实也显着些棱角粗犷之感,再经过精妙的化妆处理,确实一出场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有时不得不说,一个演员可能就是为某个角色而生的,这之后霍夫曼的表演,简直可以说是如有神助、一气呵成。
从形象到声音,再到每个细微动作的处理,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敏感、细腻、内敛、拘谨的变性人活脱脱跃然屏幕。
故事自然流畅地叙述着,既有对异色人群的揣摩与接纳,又有因为异色问题而带来的亲情问题的解决与归宿,可以说是用一种看似温情的手法,表达着一个其实很尖锐的话题。
故事的走向我不多说,不生涩难懂,也不沉闷无趣,选择一个闲适的午后,基本都能很顺利地看下去。
电影作者表达自己观点并不多,还是更寄希望用镜头语言去阐述,为数不多的抒情有两次,而尤为核心的一次发生在儿子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一时无法接受,在公共场合极尽挖苦与谩骂的情景。
主人公用一种僵硬却又饱含自尊的走路方式走回自己的汽车,并用坚定的语调说出这样两番对白:“我只是生理情况和心理需要有差异而已,这不能说明我就是骗子。
”“那你觉得我没资格去教堂吗?
我的身体可能和别人不一样,但我的灵魂是干净的。
上帝创造了我,让我的身体变成了这样子,所以我必须承受,和上帝经历的一样,等待重生。
”说得多好啊,她算不上多自信,也算不上多爱自己,但是她有灵魂,有信仰地活着,这就值得尊重。
儿子不依不饶地挖苦:“你要把上帝给你的切了!
”她的回答更是震撼人心:”你没切吗?
不过用其他方式取代而已!
”(他儿子有吸毒的倾向)是啊,其实面对生活,每个人都在用这样那样的方式做着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有人诟病结局,说不够精彩。
是不够狗血吗?
我颇不敢苟同,也觉得有此评论者实在还不太懂得生活。
这是一个很开放式的结局,主人公会怎样,她和家人会怎样?
其实,生活就是会这样不可预知的继续下去,哪有那么多狗血。
再说回演员,当年的费莉希蒂霍夫曼,很遗憾地在奥斯卡上败给了那年同样有很大突破的金发尤物威瑟斯彭,确实很是可惜。
展开霍夫曼在演过这部电影之后的十几年履历,真的再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精彩表演了,或许她为这个角色把自己都掏空了吧。
还好,她还有时间去尝试、去突破。
突然想到那一年和她一样拿到金球奖主角大奖,甚至比她更进一步,拿到奥斯卡影帝的那个也叫霍夫曼的胖子,真的算是历史的巧合,两人都叫霍夫曼,都在电影圈里打打配角,跑跑龙套了那么多年,都因为一个有那么点异色的角色突破自己,获得荣誉。
不同的是这个霍夫曼还有时间,那个霍夫曼,再也不会有机会去突破什么了……
I can't tell you where I'm going, I'm not sure of where I've been But I know I must keep travelin' till my road comes to an end ......每天早上,布莉都会精心打扮一番才会出门。
穿上优雅的套装,化着精致的装容。
从外表上看,布莉是个风韵犹存的女人,但实际上,“她”依然拥有着一个地地道道的男人的身体。
从前,“她”的名字叫斯坦利。
布莉花了十七年把自己逐渐变成一个女人,最后只差一步,“她”就可以真正地变成了她。
就在布莉为自己的变性手术做准备时,警察局打电话来,让她去保释她的儿子——一个她十七年前的一次风流韵事的结果。
儿子托比的出现打乱了布莉的生活。
把儿子送回到他恋童癖的继父身边吗?
把儿子留在自己身边,可是又如何解释自己目前的状况?
布莉一时手足无措。
无奈之下,布莉决定带着儿子从纽约出发,开车穿越美国,在路上寻找答案。
其实,布莉自己还有件心事,那就是在做变性手术之前,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托比是个很有意思的少年,母亲自杀,继父暴虐,托比只能到街上当一个小混混:偷窃,贩毒,甚至当男妓。
但他是个有理想的小混混,那就是到洛杉矶当一名A片演员,并找到自己的生父。
托比不知道为什么布莉要保释他并带他旅行,一路上,他把布莉当成了一位寂寞的教会服务人员,甚至想用自己的专长来讨好布莉。
旅途中当然不会是那么平静的。
托比发现了布莉的男儿身份,他们的车被骗走......在布莉家,当托比再一次用自己的身体向布莉示好时,布莉终于说出了实情:照片中托比妈妈身边的那个大胡子男人就是自己。
托比无法接受事实逃走,布莉回到纽约完成了自己变成女人的最后一步。
若干天后,已经如愿成为A片演员的托比来到布莉家,曾经是父子的两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起喝着啤酒。
这就是《穿越美国》(Transamerica)给我们讲述的故事。
有人说它是喜剧,的确。
儿子要跟自己的老爸上床,有够搞笑。
有人说这是出悲剧,也许。
布莉始终生活在大多数人异样的目光下,她无法回答那个小女孩天真的提问:“Are you boy or girl?
”,托比成为变成一个性向模糊的A片演员。
但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不知道要去哪里,我不知道身在何方,但我还会继续走下去,直到路的尽头。
...... 或许过段时间,布莉会给路上捎他们一程的那个印第安牛仔打个电话,托比会在片场碰到个可爱的女孩或者男孩,who knows?
生活在继续,We are just traveling. 片中的演员都很不错。
尤其是女主角Felicity Huffman。
她把布莉变性前那种女性化的外表下隐约的男性气质,紧张不自然的女性特征,以及手术后放松自然的心态演绎的十分好。
我曾看过号称中国第一变形人陈莉莉的访谈。
的确,作为变性女人,她看上去有更多的女性气质,比如说话很温柔,女性特有的小动作特别多。
但这都是不自然的,是她认为女人应该是这样而故意做出来的。
Huffman表演出了这种特质。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应该给她而不是瑞茜·威瑟斯彭。
As I'm traveling through...这是Transamerica片尾曲的最后一句。
记得以前有一部美国电影被译作“窈窕奶爸”,是一部喜剧搞笑片。
既然这部被译作“窈窕老爸”,而且是讲变性人与儿子的故事,也许会在巨大的反差和显而易见的矛盾中摩擦出戏谑的放松吧。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打开了Transamerica。
之前就知道这部电影反响不错,特别是在电视剧“Desperate Housewives”中出演女强人的Felicity Huffman在电影中有出色的表演。
说实话,Felicity Huffman在“绝望的家庭主妇”中算是最不上镜的一个,而且她在剧中的“强悍”有时像个男人。
所以,没看Transamerica之前,就觉得变性人的角色很适合她来演绎,因为她似乎天生就很男性化。
影片刚开始,我还在暗自感叹,果然比“家庭主妇”里难看多了,如果不了解背景,还真的会怀疑Felicity Huffman的真实性别。
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一股温情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蔓延开来。
装扮成女人的父亲准备变性,吸毒卖淫的儿子打算成为色情片演员,听上去,两位主角都是“不良”人士,自身问题一大堆,还要共赴一段旅程,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呢?
尚未彻底变性的父亲如何面对自己的身份?
男人?
女人?
父亲?
母亲?
儿子的母亲刚刚自杀不久,如果知道了父亲的真实身份,会不会精神崩溃?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血泪齐下的“悲惨世界”,随着旅程的延伸,希望与爱自然地流露出来,就像片中的初夏景色一样:蓝天白云、翠绿的树木、清澈的湖泊、阳光普照但并不灼人。
本来看似阴霾的人物却渐渐露出了清新善良的本色。
引领着这一切的是优雅、温柔、善良、宽厚、自尊自爱、充满女性魅力的父亲——Felicity Huffman在一个男性角色身上演出了女人应该具备的所有品质。
他注重仪表,每天换一身或粉或蓝的衣裙,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都十足女人味,更重要的是他温柔而又坚定。
在父亲和儿子被骗,被抢走了所有财物,身无分文时,遇到了老印第安牛仔——一个慷慨、善良的绅士。
父亲温柔的女性特质打动了牛仔,虽然只相处了一晚,也没有露骨的表白,却还是能够从老牛仔的道别和邀请中看出他对父亲的欣赏和爱意。
走投无路时,面对家人,特别是自己母亲毫不掩饰的羞辱,父亲第一次表现出了愤怒,但他还是不卑不亢的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的女性名字,而当他身穿粉色晚礼服大方、高贵的出现在家人面前,纵然是母亲也不得不在惊呼中暗自感叹他的美丽。
不幸的是,父亲的魅力也感染了每日亲密相处的儿子,儿子向父亲表达了爱,甚至提出了希望通过结婚永远厮守在一起的愿望。
父亲不得不据实以告,儿子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父亲,跑掉了。
父亲的变形手术成功了,但他却没有意料之中的欣喜,他惦记着儿子。
最后,如愿成为一名色情片男演员的儿子,找到了已是女人身的父亲。
两人都完成了身份认同的旅程,到达了幸福快乐的目的地。
正如电影海报上写的“Life is a journey. Bring a open mind.”我们也应该在生命的旅程上敞开心灵。
虽然自我认同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像片中的父亲一样坚定而又温柔对待自己和他人,我们就能拥有幸福。
在此向Felicity Huffman润物细无声的表演致敬!
亲爸变性,继父性侵,亲妈自杀,自己当男妓(可能还是同性恋),在不知情时差点爱上亲爹跟他/她上床……我只能说口味挺重的。
还有像十几年后突然有儿子从天而降、变性手术前一周主治医生非逼着认亲、毫无必要的在车后撒尿暴露身份、被打劫身无分文只能回父母家亮明身份求救……我只能理解为剧(胡)情(编)需(乱)要(造)吧。
影片表现了很多变性人的日常——因童言无忌的灵魂拷问而受伤,因展示自我的吸引异性而窃喜(片中有个好心的印第安男子差点求婚了);也融入了一些关于变性人在宗教语境下的讨论,变性人聚会中的自嘲等。
它有助于人们了解变性人这个群体,但也因其狗血和喜感,恐怕不足以改变人们的固有认知。
本片最直接的功用大概是让刚凭《绝望主妇》大红大紫的Felicity Huffman再攀人生高峰:艾美奖视后、金球奖影后、奥斯卡提名纷至沓来。
片中她的两次展露不同的性器官怕是前无古人。
但外形偏中性的她毕竟不是真的变性人,所以这片儿搁今天估计又要被喷选角了。
片名中的“trans”双关,既指变性,又指从纽约到加州的横穿。
但前者显然是主要意思,所以翻成“穿越”就舍本逐末了。
既然中文找不到很好的双关对译,那就索性意译得了。
比如台湾叫《窈窕老爸》就挺好。
关注这部电影,很大程度因为Lynette。
看完的时候触动满大的,一种坚持,一点亲情,一些感动混杂。
很难表达当时想说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以及那个温暖的结尾,整个故事却觉得轻松不少,很流畅的一笔。
也看了不少公路片,这整个寻找回归的过程如何被吸引,我一开始也是抱观望态度的。
这是讲一个变性人在即将手术之前与自己失散多年儿子相处的故事。
于是他的身份究竟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母亲,在不断摩擦生情最后儿子提出求婚达到高潮。
当然他仓皇拒绝并不得已抖出真相了,儿子忿然离去。
这一节是陡升的顶点,之前的一切细水常流都显得得体了。
我还是很被吸引,这是一部好片。
好片还在于,虽然是边缘题材,但对敏感话题,处理的也不动声色的好。
只是一个一心想成为女人的男人,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不懈的进行着努力。
有世俗的冷观,有亲人的不理解。
他的心自然敏感脆弱,但从他每每一丝不苟地收拾,下颚顶上天的果敢姿态。
这种坚持,不逼仄,到让人觉得欣赏。
唤醒了内心一个沉睡的自己,他坚持了,并做到了。
只是这样而已。
从这个角度说,变性父亲,同性儿子的字眼都显得不那么刺耳,到有美国家庭片的一点温情了。
当然,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菲丽西提·霍夫曼的精彩表演。
我如此钟爱的主妇们,在看之前,这部片已经加分了。
但她的表现就是出彩的很。
化妆师给了她一副难看的我差点认不出来的妆,她有意压低了自己的嗓音,全然气弱游丝的挣扎。
以及那副不卑不亢的姿态,很打动人。
虽然没拿到影后,但还是由衷叹服她精彩的表演。
当然演儿子的演员也小帅,配合起来正好。
总之这是一部看过还愿回味的影片,有温情甚至还有幽默。
乡村风格的配乐很好听。
这一路的结局,happy ending,多好!
这部片片名直译就是《穿越美国》,严肃得像《国家地理》的专题,还有的译作《窈窕老爸》,又太过轻松了。
香港人译作《寻找他妈……的故事》,这个这个……不过替那个男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和一个有点烦的老女人同行,渐渐开始喜欢她却发现她是个变性人,之后接受她的身份爱上她却发现她原来是他爸爸,换了谁都会忍不住仰天长啸……TMD造化弄人啊……这个离奇的故事轻快地点到了很多社会问题,但是不深刻,娱乐至死的时代,谁又需要深刻,一笑而过好了,反正编剧也给了一个其乐融融的结局。
獨個兒到影藝看Transamerica, 很高興, 在奧斯卡前夕知道入圍名單就覺得Felicity Huffman會贏定了, 說實在點, 是想她贏, 這個想法在看前看後有所改變。
想和贏定了不盡相同, 在我看來, 贏定了是有一份:「係你啦, 仲唔係你仲有邊個, 玩曬啦。
」是放棄, 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意識, 是不上心的。
而想就是:「如果你拿就好了, 如果你贏真係就真的太好了。
」帶有不安全, 不是百份之百, 更不是老定的冀望。
說白點就是一種你係我杯茶, 你贏我真的會在家大叫好野, 為你喝采, 你輸我又會大大聲問點解點解的一種感覺。
沒錯在金球獎前她已奪得最佳女主角, 她還不是贏定了那一種嗎? 對不起, , 一開始我便對Walk the Line的 Reese Witherspoon毫無好感可言, 因為她才是贏定了那一類。
Walk the Line 個人自傳式電影向來都不是我杯茶, 所以更不用問我喜不喜歡 Ray。
說不出, 就是片種的問題, 我對她提不起丁點的好感。
Felicity Huffman 的演技令我對她贏不了的不值, 在戲院內她哭我也差點哭的情感, 都不白費了(係呀. 我差d喊左啦, 係呀, 話係笑片, 但有d我好sensitive既位)。
對, 她是那種由贏定了到想她贏的轉變已教我滿足。
毫無疑問, 輸了獎, 贏盡口碑。
我希望她快樂做戲就好了。
假如Felicity Huffman是如妃的話, 那Reese Witherspoon就是黎姿了。
看過就會明白。
註: 奧斯卡紅地毯上, 她的Desperate Housewife老友們在遠方送上祝福, 而她的妝也被眼淚弄化了, 她卻對主持說: 謝謝你令我的妝弄髒了, 多得體 :)
I saw this film just because of Lynette(Felicity Huffman), who is Bree in Transamerica. And after I finished seeing the film, I am thinking could I figured out the gender of the actor if I did not know at first. Felicity Huffman has really proven herslef an exceptional actress, deserving the Golden Globe Awards. It is all about two people struggling on edge. Bree, a trans-gender person, who worked in a small Mexico restaurant, saving every penny for her last operation which can make her a real woman. Toby, being a "duck" for living, has a dream of becoming a superstar of Porn film.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se two people is blood relatinship,ironically as father and son. Thus, it is a subtle film about huaman nature——TOLERATION & LOVE. Still I believe there are some people near us who wanna change their gender, living a painful life in the dark. Coz most of the chinese could not accept such situation. They regard them as freaks! But as Bree said in the film that they have normal and pure sole. Just...coz the God made a joke about their gender and now they have to corecct the mistake by themselveswhy can't they do so? It is a world full of discrimination! Full people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poor, the privileged group dicrimate against the grassroots, the main stream class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indie..... TRANSAMERICA is a film about learning how to incorporate the person you've always known yourself to be, the person you so desperately want to become and about healing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people you meet and touch along the winding road that gets you there. Wow, life is a jouney, bring an open mind to yourself, to your parents, to your friends, and to the person u meet in your daily life
在我的观影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作品,确实如此,他们看上去很轻松,甚至有些调侃的味道,却不经意间讲述了一个很宏大的主题,却让人感觉并非是海市蜃楼般的纸上谈兵,而充满了平和的哲理和温暖的人文气息,《TRANSAMERICA》(《《穿越美国》)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
一个准备改变性别的男人——Bree(布莉),已经以女人的身份生活了很久,而就在“她”准备做手术的前一周,接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这竟然是“她”从未见过面的儿子,Toby(托比),他被关进了监狱,他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生父,于是布莉的生活出现了一丝涟漪,“她”觉得不管怎么说,应该以一个“父亲”的责任,把托比送回家…….不由得想起了写过的有关《伊萨贝拉》的影评,那是一个关于断层生活重构的故事,而《穿越美国》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只是托比在寻找自己的生父,布莉在努力摆脱以前的生活,寻找和摆脱,这样的故事碰撞在一起,断层的生活即使相交,却注定彼此会分开。
公路片的风光景致,青春片的成长历程,生活片的伦理道义,喜剧片的幽默桥段,音乐片的动人音符,这么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影片的结构和层次依然清晰,让我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中,体会到了难得惬意的观影过程。
非男非女——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统一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判断一个人的性别最主要的是靠什么,生理特征还是心理特征?
对于大多数而言,我们的生理特征和我们的心理特征是吻合的,所以我们会自然的从生理特征的角度出发,而对于布莉,从生理特征上,“她”依然是一个男人;但是从心理上,“她”早已经是一个女人,碎碎叨叨的抱怨,害怕正视男人的裸体,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女性还要女性。
人们可以因为一些原因而暂时掩盖自己的性别特征。
在电影世界中,有很多这样的角色,在《金枝玉叶》中女扮男装的袁咏仪,替父从军的木兰,和梁山伯结为兄弟的祝英台,只是暂时的通过外表的生理特征的掩饰来使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人,在心理特征层面依然是女性,一旦不需要她们扮演这样的身份,她们会马上恢复本来的性别。
心理上的特征同样需要生理上的特征来做为认同的表现形式,由于两者的不统一,于是布莉活着小心翼翼,活着战战兢兢,活着充满了无奈,于是布莉希望通过手术,让自己更接近一个真正的女人,就像她说的那样,“上帝创造了向我这样的人,目的就是让我受到磨难而得到新生”。
或男或女——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关系让我们继续思考,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关系又是如何的,是不是一个性别心理出现了问题的人,就意味着她的性取向也有问题呢?
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两种人混淆,我想,这两种人的区别,更多的是就在于对于自我性别的认知。
比如如果喜欢一个男人,更多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男人去爱他,还是一个女人去爱他。
对于前一种人,更多的是一种对同性的性取向,他们不需要改变性别,同样能够去爱;而后一种人,则更多的从性别心理的错位来进行解释,她们需要改变性别,才能接受别人,接受自己,只有这样,她们才会获得相对正常的人生。
布莉遇到了那个对自己好感的男子,她也动心,更希望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来面对他,而不是一个男人;反之比较《断背山》,Ennis和Jack之间的爱,两个人都是把自己作为男人,却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他们的爱充满了男性之间的阳刚之美。
心理特征错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同性恋,而同性恋也不一定等同于心理特征错位。
染色体决定了你的性取向。
也许很多人一生都在进行着错误的决定,多年的经历,使我们都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我们知道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我们为了别人而放弃了最真实的自我,却把这作为一种成熟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上说,布莉是很勇敢地,她敢于向她的家人坦白这一切,在面对母亲的斥责时,简单而坚定的回答,“妈妈,其实你从来就没有儿子”。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布莉所做的不是发现断背山,而是勇敢的跨越断背山,去做真实的自己。
红男绿女——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断背山,或者一定要跨越断背山。
如果我们把有关性别心理和性取向的问题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会引出如何对待弱势群体的问题。
影片的基调是很轻松而幽默的,但是却向我们很尊严的讲述了一个深刻故事,不是以一种猎奇或者调侃的态度,用客观而宽容的态度,在平铺直述中,不动身色的关注了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
变性人,同性恋,不良少年,受虐待的孩子,形形色色的角色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他们。
托比在无意中发现布莉,原来是个男人的时候,他不由的有些被欺骗的愤怒,并认为她是怪物,而对她辱骂甚至嘲讽,却没有一丝的歉意。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总是或多或少的有着一种优越感,这种主导社会价值取向的优越感,潜移默化的通过学习,渗透在了我们的信仰中,使我们常常很难容忍或者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行为,即使这样的选择只是关系到当事人本身。
布莉在面对托比的嘲讽的时候说,“难道你认为我没有信仰宗教的权利?
”而弱势群体,他们也可以这样问:“难道你就认为我没有爱的权利?
”,“难道你就认为我没有生存的权利?
”弱势群体最需要得到的就是尊重,让他们有选择并享受人生的尊严,他们需要的是对选择的理解和帮助。
他们的群体虽然是少数,但是在人的基本权利方面不应该被弱势。
就像布莉所说的,她只是想做自己而已,而托比渐渐的接受了布莉,最后也认为了他是一个女人,甚至向布莉求婚,希望能和她一起生活。
托比同样是弱势群体,本来是最灿烂季节的他,从小饱受继父的虐待,经历了母亲的离去,吸毒,皮肉交易,他世故而幼稚,以为所有的关系都可以牵涉到金钱和性;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染一头漂亮的金发,当A片演员;他对所有的人都存在戒心,却又容易满足。
但是当我看到了他为了俩人下一步的路费而在小饭店出卖肉体,却谎称是卖毒品所得来得钱的时候,我知道他只是一个孩子,只要有人对他好,他会以最大的热情回报。
布莉和托比都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是有话语权的人,但是他们同样有生存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布莉,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宽容;而对于托比,我们需要的友善和帮助,影片始终在提醒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的世界,我们该如何接受别人的选择,我们该如何帮助别人,没有谁和我们不一样,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而已。
这次穿行,对布莉而言,虽然没有做到了无牵挂,完全告别过去的生活,但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对真实自我的坚持;对于托比而言,尽管找到的结果与他想的有很大差异,然而他获得了久违的亲情。
电影的最后,很温馨的展示了布莉很努力学习墨西哥语言的样子,也许她会回到那个喜欢她的在新墨西哥州的人身边;即使知道了布莉就是他的父亲,托比还是来找她,告诉布莉自己成为了一部A片演员,邀请她去看自己的电影。
选择就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原來「尋找他媽...的故事」(這個譯名未免太過出位...)是一套公路電影,最起碼前半段可如此歸類。
總括來說電影是輕鬆惹笑的,但不算給我很大的回響。
說不準自己看過哪些變性人題材的電影,但總是覺得自己有看過,結果就是沒有那種新鮮的爆炸力。
我猜導演也不是想給觀眾「震撼」的感覺吧,畢竟一路下來發展的劇情感覺總是很輕鬆;又或者他是想用輕鬆的糖衣包裹沉重的題材。
雖然主角的父母不接受他(她?
)要易弁而釵的決定,但這些不滿卻以歇斯底里的方式表現出來,端的讓本來可以很沉鬱很黑暗的題材變得很鬧劇。
觀眾不會狠下心來怪責那個脫線的老媽:她不明白兒子的生活方式,千方百計想阻止他變性,但她每一句對白除了營造喜劇效果外,給我的感覺就是她對兒子的愛。
她的價值觀很傳統,使她不理解兒子的痛苦,但這不是算是她的錯。
這不是任何人的錯,只是他們不咬弦的齒輪被父母子女的關係硬是接上了。
這條線的發展跟主角兒子的劇情發展線一樣,面對看來多年都無法解決的桎梏,結果卻讓導演輕輕地帶過了。
我不明白,主角或是客觀情況有什麼改變,使得劇中人忽然都能接受主角?
中間的掙扎被輕描淡寫,雲淡風輕地解決了。
我看到主角變成女兒身後在浴缸中的滿足,替她感到高興,然而又為中間負面情節的留白感到有點失落。
劇情原本可以呈現的張力和衝突沒有了;或許這是電影的不足,也或許是導演刻意想淡化戲中人的黑暗情緒。
總而言之,我一方面欣賞電影的輕鬆氛圍,一方面又為它沒有表現到應有的沉重而失落,大抵魚與熊掌是始終不能兼得的吧。
極度欣賞Felicity Huffman女扮男扮女的精堪演技,她在奧斯卡鎩羽而歸實在太可惜(雖然我沒有看過勝出者的演出)。
然而她變性人維肖維妙的造型,總讓我不期然聯想她的「真實」面容......另外就是,飾演Bree兒子的Kevin Zegers,豈是「秀色可餐」四字足以形容!
他若真是同性戀的話,未免太過浪費:p
房间里的马,牛仔帽。给了足够的对于自由的内核探索的勇气加成。
虽然还是小清新重口,公路电影歌儿美景也美,但故事情节有点毁三观,爱Lynette的同学慎点~
大三专业英语课上看的电影就记得看完后大家争论的很厉害
3.5 片尾欢快的曲调唱“我只是个疲惫的朝圣者,想寻找家的感觉,救赎之道千千万,条条皆需受苦刑”这一路积压着的感动都一口气唱出来了,和《冥王星早餐》有点神似,竟然俩者碰巧都是2005年的,总觉得如果《丹麦女孩》能用这样的笔触描绘一个跨性别者的艰难之路应该会好看不少,不当心看到宅总老婆了!
虽然没看绝望主妇,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就能见识到主妇的精湛演技。当时没有想到能看到童年喜欢的偶像,凯文·希格斯
菲丽西提霍夫曼无疑奉献了杰出的表演,声音还是肢体细节都禁得起揣摩,本片也有着绝佳的矛盾看点,只是作为公路片本身层次处理有些乱,整体感略差,戏基本全部压在霍夫曼变性人模仿演技上,儿子角色塑造比较弱也是较为遗憾,也因此影片缺失不少打动人的情绪点。资料馆银幕重看。
即使Gallagher正牌夫人献上了很惊艳的表演,但剧本太清淡了,可惜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没讲出什么东西。
被猎奇的剧情简介吸引(God damned!) ,结果是用轻松的糖衣包裹沉重的题材。Felicity Huffman演得真棒。
后半段还算有意思。我觉得最妙的在于这个女主角在电影里做变性手术前真让观众有种似男似女的感觉。
有几个镜头还是挺让人不适的,而且不怎么有趣
里面的关系真够乱的,绝望主妇的变性人立意一开始很是不习惯,好在剧情很温情自然,而这个小帅哥又正魅惑,所以我还是愿意给高一点的分
除去Laurence Anyways,印象中就没看过其他关注跨性别群体的电影,也不知为何错过了这部Transamerica.相对于断背山在同年奥斯卡引起的轰动,这部戏只有Felicity Huffman获得最佳女主提名,她张弛有度的表演绝对值一座小金人,导演对公路电影的手法的运用也堪称炉火纯青,佳作!Kevin Zegers和Zac Efron太像了
充满戏剧感和生活趣味,刻画变性人的辛酸同时又有苦中作乐的自我幽默。菲丽西提·霍夫曼的演技自不用说,刻意收敛的语音和频频补妆的细节都让人感到无比真实,只是当那根大XX掏出来的时候还是吓得我魂飞魄散...
http://www.qq500.com/inc/search.asp
不怎么样啊
生命其实不过是从这样到那样的一趟旅程。
正在攒钱准备做变性手术的布莉突然接到一通电话,一个17岁男孩声称自己是她的儿子。布莉决定隐瞒身份将男孩送回家,于是两人开车上路,穿越美国。在相处过程中,男孩对布莉暗生情愫,布莉则一直在纠结如何告诉男孩自己是他父亲的事实……只能说,编剧真的很大胆啊!
女主演技太棒了。
fucking a real women!
对变性题材的电影有抵触,较为恶心,6分钟,弃剧。英文片名很有双关语的意味,Trans是变性的词头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