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伟大的自由

Große Freiheit,爱你让我自由(台),羁不住的自由(港),Great Freedom

主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安东·范·卢克,托马斯·普伦,Thomas Stecher,Alfred Hartung,Thomas Wehling,Mex Schlüpfer,David Burnell IV,法比安·斯图姆,Joachim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德国语言:德语,英语年份:2021

《伟大的自由》剧照

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1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2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3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4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5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6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13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14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15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16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17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18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19伟大的自由 剧照 NO.20

《伟大的自由》剧情介绍

伟大的自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战后德国趋向复苏,汉斯(弗兰茨·罗戈夫斯基 饰)却因为同性恋行为,从集中营被直接被转送到监狱继续服刑。因为刑法典第175条认定"同性恋是一种罪行"。他对爱与自由的渴望,虽遭到了摧毁,但他生命中最深刻一段感情,竟来自他的狱友-杀人犯维多(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饰)。 由于被归类为「175」,汉斯一到监狱,就遭到维多的鄙视。原本互看不顺眼的两人,因共处一室而逐渐熟识。擅长刺青的维多,主动帮汉斯退去原罪,去除烙在他身上的纳粹编码。而当维多犯错,汉斯也代他被关禁闭,让维多心生感激。两人不仅学会尊重彼此,并且成了知己。此时,汉斯在狱中也遇到了挚爱奥斯卡(托马斯·普伦 饰),这份爱于是成了他在狱中的唯一慰藉,直到刑满出狱… 因为无法放弃做自己,汉斯不久又因为同性恋行为再度入狱,高墙与电网成了他人生永无止尽的循环。当他与维多在狱中再次相遇时,这两个频遭社会遗弃羞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生命的荣耀血湖那个传教人彩排第二季诺比特情暖谊长海盗旗升起第一季莫宁人类办事处圣诞快乐更喜欢明天的你锻刀我也想要江湖儿女名侦探柯南:警察学校篇又见牡丹亭妙警贼探第三季恋爱好烦,不如结婚吧!风再起时刺梨花开一级机密深夜食堂电影版遗愿清单逃离杀人屋铁血独立营印度教父3原子危机绿色妈咪会父子神探之双子座保持缄默

《伟大的自由》长篇影评

 1 ) 伟大的自由

越看到后面越能体会到好。

我觉得一个电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如果一个人是一个共情能力较强,ta可以通过与大量电影中的角色共情体会多于别人数倍的人生。

这部电影,就是可以让人“多活”一些的电影。

两个人都是心里有爱的人。

维多帮Hans纹身遮住集中营编码,文身被发现时Hans代替维多去关禁闭让两人有了交集。

从维多让Hans帮他oral那里开始被震撼,在Hans的爱人跳楼后选择紧紧抱住他,自己马上出狱但发现Hans仍在里面时放弃出狱,逼仄绝望中两人萌生的爱,让小小的牢房都开始变得温馨起来。

可是命运的安排,法律175条的废除,让本该高兴的出狱机会在维多口中变成了“一条法律不能这么容易被废除”以及深夜时明知无望但还是试图实现爱人白天说出口的愿望。

分别。

Hans发现社会已经开放到同可以乱交后的绝望,留白,给观众大量的想象空间,想象让观众体会到更深的绝望。

最后Hans买了包烟,打碎商店橱窗后等待被警察带走时坐在路边吸烟的镜头,感觉自己仿佛向深海里坠去。

“当初让我一次又一次入狱的法律,现在已不复存在。

这条法律,让我入狱,我的爱人与我生离,又死别。

后来这条法律又让我出狱,与我阴差阳错爱上的人分别。

我这样小人物的命运,是何等荒谬,何等悲凉。

 2 ) 那伟大的自由,被爱超越了

每次看同性题材电影时我可能都想会在心里问自己,作为异性恋群体中为什么也会偏爱这类题材?

在看完这部影片时我可能得出了某种答案。

电影分别在1968年、1945年、1957年三个时间点跳转,用记忆交错的倒叙讲述了同性恋男子汉斯.霍夫曼与直男狱友维克多.比克斯在牢中相识相知、互相帮助并最终选择彼此相依的动人故事。

影片开头,1968年,便是一段窥视镜像。

那个以第175条判处同性间性行为还视为刑事犯罪的年代, 这个社会从镜头中窥探同性在公厕里的秘密,并将偷录的行为其作为刑事违法的证据,宣判其不被社会底线所容。

因此,我们在那个时期能够见到同性恋的地方应该极其特定,社会的公共区域如此之多,但是允许他们存在的也仅有类似公共厕所或监狱这样的地方。

电影结合了同性和监狱两个题材来讲故事。

其实在看《OZ监狱风云》这类的影剧时我就有个疑问,同性恋在监狱里不会有正常的生活吗?

除了成为男性力量争斗下的牺牲品、成为监狱里的prag(词义即prison+fag),同性恋者是怎样在监狱和一群(因缺少发泄出口而异常饥渴的)异性恋男人们相处的。

《伟大的自由》给我们呈现了另外一种去掉猎奇和刻板印象的讲述方式,同性恋者除了喜欢男性之外,与异性恋者在处理情感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他们除了与同性发生性关系之外,也会有同性的友情。

正如我们说不清与异性是否存在纯洁的友谊一样,同性恋者的友情也是复杂难解的。

但是与我们不同的是,法律或者说是那时的社会给予他们的生存空间太少了。

稍想反抗的人会被关在那个不见天日的小黑屋里。

当汉斯如此熟练配合地脱光衣服走进那片黑暗天地,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儿,已经不是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对待。

同性恋者被视为变态,是这个社会中不能见光的存在。

他的生活便像这黑屋般没有出路、没有希望。

这时一盒火柴随着一束光落在地上,是来自老朋友维克多的问候。

汉斯点燃一根火柴,眼看着它在手中燃尽,又点燃下一根。

他用火柴点了烟,这片黑暗中,只有快燃尽的火柴照亮出他迷茫又若有所思的脸。

火柴熄灭了,只有明灭的烟头像暗中的星火,带我们进入了回忆。

时间回到1945年,德国纳粹的徽章刚刚从军服上被扯下。

这是汉斯第一次进监狱时,也是第一次被分到维克多在同一监房。

有些大男人的维克多自然瞧不起这个因为第175条犯罪被抓的变态,他拒绝和喜欢和男人干事的人关在一起。

直到他好奇地发现好像变态与其他罪犯没有那么不同——也仅仅是尽力在这个监狱的小社会里生存下去;直到他看到了手臂上的那串数字,他第一次给了汉斯点烟的火柴,试着跟他交谈。

汉斯被从集中营直接转到了监狱,即使不是纳粹统治的德国,同性恋者的身份依旧被视为犯罪,依旧被社会放逐和排斥。

无论谁统治这个国家,是纳粹德国还是西德,他们总是这个地方不能见光 、不允许见光的那群人。

所以当汉斯说想要逃到民主德国(东德)时,刚看完《最后的死刑》的我突然深感讽刺——现实中东德也维持了第175条性悖论法直至1968年才缩窄范围到18岁以下的少年性交,1988年才正式废除,比西德太好不到哪里去。

更不要提维克多想要逃去的俄罗斯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人,无论同性恋异性恋,在绝望时总得要让自己相信点什么才能活下去是个什么道理。

另一个惊讶的来源,来自汉斯提示同犯被抓的Leo利用故意犯错被惩罚的机会来到集中关押犯错误罪犯的牢房见面的那场夜晚戏。

他俩的亲吻以及更加亲密的交融时我是担心的,因为在场的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

我恐怕有人在这时跳出来把他俩骂作变态暴打一顿所以一直揪着心,连远处轻轻地一声咳嗽也会十分警觉。

可是,并没有人跑过来制止或反对。

细想这可能确实也是社会中多数人的选择,私下冷漠的嫌弃和反感,而不是公开的挑衅和反对。

除去那些暴力和性的冲突,隐性的偏见和歧视实则更常见,也更难以去除。

1957年,汉斯有了恋人( 奥斯卡),他们一起被再一次地抓进了这里。

汉斯一心想保护他的爱人,他请求在厨房工作的维克多帮他送信;而维克多刑期遥遥,没有娱乐没有性,开始吸毒;所以这次他们各取所需。

对于维克多来说,监狱里是片男人的世界,连性都没有,怎会有爱。

对于汉斯来说,在这满是男人的世界里,不会缺少性,但他要的却只有爱的那个人。

情感就像针刺破穿透在书页上,留下一串细细小小的痕迹。

这时不仅仅是透过猫眼窥视的维克多,观众的心也随着那些细碎的对白泛起了涟漪。

之所以偏爱同性题材电影不在少数,除去涉及LGBTQ的猎奇,现下更大一部分因素可能是源于我们对爱情的高度理想化。

这种理想化与我们所接受的现实当中的爱是矛盾的。

事实存在的情感会掺杂其他因素,爱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

感觉可以就是那一瞬间,但其中促成的因由交织,甚至连自己都解释不清,才将这不可思议的感情称为爱。

在当今个人自由主义、强调自主性的氛围里,我们无法确定何谓真心却想往拥有纯洁无邪的爱。

因此判断的标准即变成了两人为了在一起能够承受多大的阻力和苦难,所谓经历得困难越多,便能客观上证明这二人之间的爱越真挚无瑕。

正如伊娃.伊洛斯所说,人越是强调个人自主性,深信不疑并身体力行,那么能够给出爱的承诺的难度就越大。

我们尽量控制着自己给出的认可,恐怕输了爱情游戏落到下风,甚至渐渐感觉这样的游戏如此高成本不愿再自找麻烦。

要让别人心甘情愿的把心交给你这种事当然要费时费神。

然而向对方施压得来的东西,大多也不会出自对方心甘情愿的认可,又使自己的自主性失了身价。

如此,我们在爱情这个话题上有无尽的想象,既希望爱人爱自己爱得一塌糊涂,又不希望丧失了那高贵的个体性。

以上种种,导致我们可能很难会有爱人,或者很难维持一段理想的关系。

相爱付出与个人自由之间难以平衡,仿佛渐渐变成了现代人的负担。

我们在羡慕同性电影当中那些为爱奋不顾身的纯粹的同时,在自我情感问题上顾虑重重。

另外,仍会有一些隐忧。

当现在的同性题材影视剧作品已经从小众转变为文化市场当中主流的一部分时,同性文化中的一些符号和消费变得普遍,我们的猎奇和理想化也将随之削弱甚至消失。

就像娄烨所说的,同性恋在爱情中的感受体会和你我都是一样的喜怒哀乐,并没有什么区别,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

而当我们将同性爱恋“去神圣化”之后,这个类型题材的进一步发展走向又会是怎样的呢。

在刚刚看到《伟大的自由》的预告片和大概故事介绍时,其实我有一种同性电影都开始回顾历史的末路之感。

从故事的时代设定看,电影确实貌似是一次回看历史的过程。

但从讲述的故事层面,电影中的叙事不再局限于同性恋之间的爱情,这是否也预示了同性题材也面临着更新一步的探索和深一步问题的探讨,可能这也是真正喜欢这个题材类型观众所期待的。

我们的价值观里住着一场轰轰烈烈为爱牺牲的理想爱情,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真的愿意去实践这种想象。

可能被社会抛弃、一无所有或者了无牵挂时作出的反应,是最本能、最赤裸的选择。

我们都会被维克多抛下对他人目光的在意选择去抱住刚刚得知爱人自杀的汉斯的那一幕感动到。

这个拥抱发生在白天露天公开的散步场里,发生在一个异性恋男人和一个同性恋男人之间,它跨越的距离和困难程度并不被世界所发觉,但这一幕确实堪比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那一步。

拥抱代表着接纳,这个接纳打破了性别取向所带来的意识形态隔离。

这个世界有人接受了他,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同性恋,即使这个人是个囚犯。

随着同性恋与异性恋区别观念的打破,我们不再介意喜欢同性还是异性的身份,更在意人与人之间惺惺相惜的那种感觉。

人们总说,随着人越是成熟,亲密的朋友伙伴却越少。

我想我们还是在意交朋友时是否有利益牵连、是否可以不计回报。

看来我们不仅是对爱情有种理想,对于多数情感关系也都有如此的向往。

并不是否定那些由多重因素建立的关系,只是本能的给予前者更多的肯定和信任。

电影中这种囚犯间都有的相知相守,在铁网之外却也很难寻觅到。

最后一个奇特的感受点是在汉斯发现175条废除后与汉斯的对话。

我不会再被关起来了,我们也不能见面了,因为你不能离开这里。

所以,我们一起逃走吧。

人的情感总要比法律复杂细腻得多。

在这时法律的存在或改变都显得那样冰冷和割裂,总是滞后又不合时宜的。

反抗制度不公时被强制关押,不想离开时却又陡然被释放。

离别的那夜,两人只得坐在同一张床边,无奈又无言地握紧对方的手。

也许爱意像经书上戳出的一个个小洞透出丝丝亮光,只是汉斯再次入狱时那本书不见了,被针戳出来的密信找不到了,刺在手臂上略丑的刺青纹样却一直看得到。

如果解构整个电影的表意,在那个时代仅属于同性恋群体之间的爱可能是脆弱的,而突破性向限制建立在Victor和Hans间情感连接又是真挚深远的。

但是矛盾在于社会和时代不容,造成的隔离与分裂只有建立相互沟通才能生发出更坚固的情感关系。

虽然电影表面为同性叙事,表现了性取向的不同造成了如此多的苦难和悲剧,但实际上Victor与Hans的关系恰恰表明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的建立过程是多么艰难曲折。

这种表达在影片结尾也得到了印证,被释放的汉斯选择重返监狱。

对于他来说,那伟大的自由不在这个已经视同性恋为公开合法的社会,不在可以彻夜狂欢性交的酒吧,而在与他有相互信赖扶持,给予他帮助和理解的地方;在与维克多共处的那间一扇窗两张床的牢房中,在一个有爱的寄所归处。

所以汉斯抛却了表面的自由平权,买了包烟,便回头去寻他的故人。

这一次,那伟大的自由不是法律给的合法身份,不是社会给的公开机会,而是因为爱。

伟大的不再是肉眼可见的自由,而是能够真挚的去爱别人的精神。

所以才说这里的自由被爱超越了,或者换句话说即“只有在和谐幸福的共同关系中我们才能感知到自由”。

 3 ) 遥不可及的自由

许多同性电影采用的套路都是头尾清水,中段烘托气氛,来一段充满情欲的床戏,表现同性恋群体于性欲中压抑的爱欲。

而本片反其道而行之。

开幕,公厕里粗野的性爱。

结尾,gay吧地下粗野的性爱。

中段,却浅浅穿插着一段零碎的情侣录影带。

明媚的阳光下,恋人旁若无人的在草地上嬉戏打闹。

拿小草挠挠对方的脸,对方投来娇嗔的目光。

阳光渡在两人身上,让他们像天使一样,全身笼罩着一层金色的光圈。

什么时候开始,同性的爱情在影视作品中必须要透过性欲来表达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见过这样的作品了,用无关性欲的画面来表达同性恋的爱情?

仔细推敲,也许这正是问题所在。

最开始,175号法规的罪名就是“变态性行为罪”。

在法庭上,人们播放着汉斯的性行为影片,嫌恶的为他敲定这样的罪名。

进了监狱,维克托一发现汉斯是175号罪名,就对他拳打脚踢,警告他“别碰我”,仿佛175类罪犯就等同于精虫上脑的变态色魔。

最后175号法规被废除,人们在gay吧迎接自由,却仅仅是纵欲滥交的自由。

名为“伟大的自由”的酒吧,却是一间同志滥交地牢的掩体。

“异于常人的性行为”,成了同性恋群体的标志。

好像我们同性恋,只不过是一群对同性有性冲动、为了这种性冲动可以做出任何事的下半身动物似的。

打开短视频平台,多少同性情侣博主在拿“两个男生/女生如何doi”做噱头,大谈特谈他们的私生活。

多少同性影视作品,在拿同性之间的床戏做亮点,大拍特拍我们的“爱情”。

本片中的汉斯,是真正的同性恋角色。

与生活中迷茫着的你我别无二致。

到底什么是同性恋的爱情?

是在无人的角落偷偷亲吻吗?

是在冰凉的夜晚赤裸相交吗?

还是在厕所、在地牢里干这样那样的事?

都不是。

我们的爱情,是即使狱警在身后喝止也要倔强的向你靠近,是在白纸黑字写满了我们不能在一起的圣经上用针孔传情,是为了让你脱离苦海而为你作证助你离开,是在你最脆弱的时候抱着你始终要与你在一起。

是阳光下简单的爱情,是我拿着相机拍你趴在草地上的样子,你的肌肤像天使一样圣洁,我拿小草挠挠你的脸,你扭头看我,给我一个嗔怒又带着笑意的目光。

从一开始,汉斯追求的就是这样的自由。

爱的自由。

这种自由是,大家看到我们,想到的是我们相濡以沫的浪漫感情,然后称赞我们的爱情是多么的美丽;而不是一看到同性恋,就想到厕所里的偷情,想到滥交,想到性。

所以我很理解最后汉斯为什么选择重新犯罪回到监狱。

175的废止,仅仅代表身体的自由。

可我们要的,从来都是心灵的自由。

175废止之前,汉斯困在社会的牢笼里;175废止之后,汉斯困在同性恋群体的牢笼里。

在那间酒吧的滥交地牢里,汉斯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诉求,从未被真正理解。

175禁止的并不是我们的爱情,而是我们的性行为;175解放的也并不是我们的爱情,而是我们的性行为。

从一开始,我们的爱情在大众眼里,就仅仅只是性行为。

我们一直以来争取的自由与权利,在大众眼里,也不过是“进行性行为”的权利。

最令人绝望的是,走入gay吧,走入“同类”之间,却发现连同类也是这样定义我们的感情。

几十几百年争取来的自由,在这些人眼中,却仅仅是打炮合法化?

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牺牲,我们的斗争,在这些人眼中,仅仅是为了可以合法的打炮吗?

很好笑,也很现实。

打开时下流行的同性交友软件,十个里有几个不是来约炮的?

一个洁身自好向往爱情的同性恋,在现实里,有多少几率能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

不仅仅是同性恋群体,放眼全社会,真挚的感情,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能得到?

这不仅仅是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斗争,这更是所有向往爱情的人与世俗、与肉欲、与偏见的斗争。

爱情其实从未被禁止,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在于爱情并非凡物。

不是法律与偏见使我们无法享受爱情,而是爱情本身,太高贵了。

很难让所有人理解什么是爱情,也很难让你爱的人理解你所向往的爱情。

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在爱情面前都是那么的无力。

汉斯原以为,只要对抗狱警,对抗法律,只要一直头铁下去,熬过这段,总有一天会获得自由。

但影片结尾,我们和汉斯才终于惊醒——爱的自由,对全人类都是奢求。

对你,对我,都是。

我们正对抗着的是什么?

是避无可避的,全人类的平庸,全人类的荒芜。

 4 ) 伟大·自由

开头居中的影像,哒哒声,老式播放机播放一个人乱序的一生……戛然而止,穿插着制作人,循环往复……原来都是175的证据。

表情麻木,动作机械,行云流水,操作熟悉,遥望寒暄,嗯,是个常客。

原罪·本我 什么是罪呢?

以行为论还是以伤害论,以道德为底线还是法律为上限。

爱是原罪么?

爱有错么,是顺应自然、秩序,还是尊从内心渴望。

如果本我是原罪,爱是原罪,反自然、秩序是罪,那何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既为天理,何畏人欲?

汉斯在小黑屋里咆哮、在监狱中逃跑、在社会上逆行,涂抹罪犯的印记。

被殴打、被歧视、被定罪、被囚禁,他依旧依旧。

他低下了高昂的头,坚硬的脊背依旧挺直,他只是追求爱的自由,坚持本我的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因我眼里有光,心中有希望。

爱·渴望 “即使身陷囹圄,我依旧爱你” 汉斯和爱人双双入狱,高墙、警卫、围栏、禁闭,挡不住两个互相靠近的心。

爱是人类原始的渴望,是孤单个人存在的依据,是茫茫众人存在的理由,爱无非是和爱的人一起,做想做的事。

坚定·退却 “对于爱能做的只有坚定的选择” 汉斯是强大的,他的爱也是坚定的,即使他即使他周旋与不同人周围,徘徊在“厕所”,但他坚定对每一个人的爱。

为了安慰爱人他绞尽脑汁、打破底线,为了保护爱人他主动揽罪,锒铛入狱,这就是一个“平凡”男人,“伟大”的爱情。

然而,爱往往又是让人退却的,爱情令人着迷,世俗让人恐惧。

不被认同的爱就像蜘蛛网一样看似柔韧,实则脆弱,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不知纵身一跃的他是否得到了内心的平静,伤痕累累的心和灵魂是否的到真正的安抚和解脱,不知他是否在其他纬度找到寄身的一隅,但我知道,他永远都感受不到真正的自由了。

梦 境·现实 “怎样的人生,在于不同的选择” 如果说电影阴暗的色调是现实,那漫长的黑就是人的内心,穿插的色彩就是活着的希望。

现实是压抑低沉的,身不由己,痛苦打压,痛苦迷惘。

人的内心是比现实难过的,因为渴望又无助,因为未知又漫长,多种情绪纠缠在一起放大了现实,挤占了生存的空间。

梦想是坚持的底气,没有这口气也就成了行尸走肉。

和解·救赎 如果说175的废除是社会对某一群体的和解,那汉斯和维克多的拥抱就是个体对某一群体的和解。

维克多用对汉斯的帮助是对他人的救赎,那社会对群体的保护,就是对整体的救赎。

只有从上往下的认同,才是真的认同。

自由 ·禁锢 汉斯因为“逆爱”,人生最好的十几年都在准备入狱和入狱的路上,“我在跑,我一生都在出逃”,他一生都在向往自由之地。

维克多因为误杀爱人,二十年都在服刑,他画地为牢,自甘堕落,破坏听证,一直在自我囚禁。

当汉斯打破橱窗坐在路边,静静等待,当维克多半夜狠狠的敲打围栏想要出去,相遇时一个咒骂,一个畏缩末两个人相拥在一起,我想这个时候他们都是自由的。

他们之间的情感不是简单的单一的感情,而是灵魂和灵魂的遇见和相惜。

伟大的·自由 伟大的自由,是身的自由,还是心的自由?

还是灵魂自由?

伟大的是自由?

还是爱?

 5 ) 伟大的自由,终究是被束缚在监狱的自由……

哭了三次一次是汉斯被禁足出来后,听闻奥斯卡的死讯的崩溃感瞬间把我击倒了,哭了二次那个狱友老大哥顶着所有人的疑惑,以及狱警的毒打,紧紧抱着那个刚失去爱人的汉斯,不放手……哭了三次老大哥在监狱戒毒时,在要控制不住之际,汉斯醒了,把他的药物冲到马桶里,从后面紧紧抱着他,安慰他,中间没有言语,却比过千言万语……哭了我觉得老大哥肯定是喜欢汉斯的 ,可能他并不是单纯的同性恋,只是对汉斯这个人有感觉。

从最开始的用言语辱骂,到最后情不自禁的拥抱。

他在这个过程清楚地认识了同性恋与正常人并无区别,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从老大哥让汉斯给他口之后就是感情的开始不过就是不说出来而已……汉斯跟奥斯卡的感情终究没抵过社会的压迫,而跟那个老大哥的羁绊,确是从始至终不管说他俩之间是爱情,亦或是在艰苦环境下所产生的“友情”,不管是什么,那都是极其美好的情感。

伟大的自由,终究还是被束缚在监狱,不过并不算坏事,监狱里还有一个人同他一起,追寻“自由”

 6 ) 伟大的自由,伟大的电影

能有这样的题材和电影,是自由的意志。

很不错的电影。

电影正在欣赏中,但是由衷的感觉到自由的气息。

以为与众不同的爱而入狱,为爱坐牢。

听起来很浪漫,实则很残酷……,我个人对同性恋题材没有特殊偏好,也希望导演不要排成特殊另类感情。

这么多同性题材,我唯独觉得李安的《断臂山》中两个男人的感情来的让人信服,看着舒服不扭曲。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看起来明朗帅气干净,唯美,浓郁。

真实的情感总是让人感动,动恻隐之心。

 7 ) 这是一生的苦难啊,怎么能不伟大呢

一辈子都在监狱里辗转,太苦了,却是无奈的接受,心死的冷静,没有期待的日复一日。

遇到了几个人,为了那点卑微的自由,碰擦出那一点点的火花,是不是就是主人公生活下去的希望呢?

但意外看到175号法案废止了,就这样废止了呢,怎么可以就这样废止了呢?

这种发自内心的不解,是对社会、法律最有力的质问和讽刺,人的渺小任由你蹂躏和践踏。

你痛快点了吗?

当主人公得到了为所欲为的自由,当他一辈子想要的自由出现在眼前,促手可及,他选择了放弃了,你不由得不悲伤,一种无法解脱的深深地忧伤,久久走不出来了啊!

社会啊法律啊人性啊,都他妈的是狗屎一堆。

 8 ) 自由≠放纵|伟大的自由需要爱,边界,和人性

根据德国175号法律判定,汉斯因为同性恋犯法被关进监狱,随着故事的展开才发现,这不是汉斯第一次因此入狱。

电影用1945,1957和1968这三个时间点讲述了汉斯在监狱里的一些故事:因从集中营直接转移到监狱而留下的印记被维克多一点一点覆盖;和男朋友一起入狱,男友却因无法坚持而自杀,只有维克多允许了他的崩溃;主动搬到了维克多的房间,直到175号法律取消。

在故事里我看到了很多侧面:在大环境下汉斯受到的歧视和蔑视,汉斯对自己的坚持和坚定,维克多的善意和人性,结尾的人们的放纵,以及最后汉斯的选择。

我极喜欢这个结尾,让故事从简单的“自由是自我坚持”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讨论了一些关于“群体自由”的边界。

那个叫做伟大的自由的酒吧里发生的事让人思考这就是自由吗?

失去了羞耻和边界感的放纵能被称为真正“伟大的自由”吗?

我想我和汉斯得到了一样的结论,这不是。

而和维克多在一起的,被困住的,有爱有关心有人性的关怀和理解的,可能要比放纵更接近伟大的自由。

监狱困住了身体,却困不住灵魂的交流和自我的坚持,这种不被掌握的不断抗争的内核,才是伟大的自由吧!

电影的美术和专场深得我心!

疯狂加分!

场景几乎就是集中在这个监狱,其中的结构。

配色,甚至服装,都太好看了…大量的灰蓝色灰绿色,配合服装的蓝色,让人在压抑中能找到一点光亮的感觉,同时透着很多的温柔。

那本175条例取消的杂志的颜色非常亮眼,从整个环境中跳脱出来,很有意味。

大量对称的镜头和结构性的场景,强迫症友好!

几次时间上的转换都是在禁闭室的黑暗中,时间略长,感觉很妙,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加上演员们的状态很好区分这几个时间点,超棒!

对于少数群体的爱的讨论很多,而且透过这个群体可以引发很多我们对其他话题的思考和讨论,这是很有意义的。

或许你不喜欢这个群体,但我想关于自由关于爱是永恒的话题。

 9 ) 监狱里被直男物化的男同

男同在监狱被孤立、霸凌已经拍了无数次了 这部很新颖的地方是讨论一个恐同却与男主发生同性性行为的直男角色——维克托 维克托曾言无法忍受监狱无女人/无性的生活,又听到狱友讨论战争期间被偷偷喂下性欲抑制剂。

看着裸体女郎的照片,他决定找身为同性恋的男主为他服务。

所用语言“你们同性恋不就是好这口,不如帮我”体现了直男对同性恋群体的试图物化与刻板印象,而男主的拒绝“你以为我们是见人就上的吗”让他恼羞成怒 在男主与维克托前期的磨合中,投射着男权的物化行径。

在体面的社会生活里,直男解决性需求并不会首先选择男同性恋,而是物化女性。

男性期许甚至要求女性扮演好他们预想的角色,成功达成了数千年。

同性恋群体的角色则无用打压,有用物化,在监狱这样的极端环境下,能很好暴露男性霸道的真实底色,相较弱势一方的性需求都会被其剥削、压抑、利用。

所以恐同一部分是直男潜意识欲望投射的相反表现,它在预告:如果到了“万不得已”没有女性的时候,就连男性他们也能性剥削。

所以令人恐惧的不是男同性恋,而是“万不得已”,他们在自己的思维怪圈里竭尽可能要避免“万不得已”。

不惜把女性、性少数分解成孤立、需要依附他人、无法自我和解的个体 令人感动的是,维克托无疑就是被抨击的男权产物之一,也是代表。

他在“万不得已”之时,威逼利诱男主为他性服务,只把他当成泄欲工具。

但看男主一路从集中营到监狱,再有爱人重返监狱自杀等等遭遇,他开始理解并同情这个男人,他舍弃了对人性取向的狭隘厌恶,而开始对人本位产生真情实感。

在男主因爱人逝世,同时为性取向饱受到歧视虐待时,他痛骂那些曾经与他相同的直男“你们这群没有心的家伙”。

爱人的能力播种下,之后的种种发展他也慢慢挣脱了男权产物的束缚,成为了自由的灵魂

和每个性少数看这部片子一样,会被男主的人生辗转,命途多舛震撼 我也不知道如果是自己去经历这三段时期/三份感情/三种选择,会折损于哪一步。

对,也许是对自己年纪的有把握,在第一步被送往集中营纹上双性恋数字编号,戴上蓝色双性恋袖章时我也许就已经要用遮掩不住的鲁莽与不甘换一份痛快的一枪爆头了。

更不提接连长达一生的三次失爱,三次选择,三次入狱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男主在监狱窗户与年轻同性恋老师讨论他的职业时,他觉得有趣,他笑了。

他无罪的一生被莫须有的罪条困在监狱,但他把可以出狱的机会一次次给了别人,他不需要知道他们在多彩的世界大巴里怎么补票,他的眼界“短浅”到只知道送别人先上车,那些人愿意和他多讲一点,他也听得津津有味,他也笑得如同自己出去经历了一般 这一笑让我想起了题目,伟大的自由

 10 ) 伟大的话自由

汉斯一到监狱,就遭到维多的鄙视。

原本互看不顺眼的两人,因共处一室而逐渐熟识。

擅长刺青的维多,主动帮汉斯退去原罪,去除烙在他身上的纳粹编码。

而当维多犯错,汉斯也代他被关禁闭,让维多心生感激。

两人不仅学会尊重彼此,并且成了知己。

此时,汉斯在狱中也遇到了挚爱奥斯卡……哈哈我本人很喜欢这种影片,作为一个原耽女孩哈哈

《伟大的自由》短评

德国历史考古。

4分钟前
  • 懦弱者的托词。
  • 推荐

主题觉得恶心

9分钟前
  • wps
  • 很差

“我们去东德吧,在那边我们这种人不用蹲监狱的。”男同性恋题材电影越来越乏味,越来越走投无路的今天,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当然还是比不上西德1977年拍摄的《结果》,不论是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批判,还是对同性恋群体自身的自我批评和检讨,都太弱了。

12分钟前
  • Freddie Lee
  • 推荐

即使狱警在身后喝止也要倔强的向你靠近,是在白纸黑字写满了我们不能在一起的圣经上用针孔传情

17分钟前
  • 豆友CuNPuYVkKs
  • 还行

4.5 不算是一部就事论事的简单类型题材,而是通过这个题材,一路穿过德国历史的黑暗长河,抵达了比同类电影更为深刻的高度,大银幕值得;在奥斯维辛黑暗中的他直接被送入了另一种形式的无尽囚笼,继续经历着1945年的黑暗、1957年的黑暗、1968年的黑暗,正如人类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一个荒芜的世界,175号法条界定的罪名被取消之后,他看到的是仍然活在黑暗中的同类,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唤着爱的名字,数十载以来每个时代火柴划过的微弱的亮光照亮的意志,他的坚守,对他们终将自由的信念,终于在此时此刻彻底崩塌;别总是说此类题材评分总会被抬高,就算不论本片本身的质量,也不论何种取向,每一部为少数人群振臂高呼的电影,本质上都是每个人基本权利的呼吁;佩措尔德没有看错人,他的御用前途不可限量

19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出去和进来一样容易,这个道理他早就懂,但仍阻挡不了他一遍遍回来,所谓伟大的自由从不在于肉身的禁锢,而是可以自由的做自己,爱我所爱。

23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推荐

我没看懂 要再看一遍 哪里自由了 不就是监狱基情故事吗

27分钟前
  • 崔始源
  • 较差

3.5. Franz Rogowski 最佳演出。自由在高牆之內,在心中。

30分钟前
  • 阿树
  • 还行

看不下去

31分钟前
  • jinke
  • 较差

不行没看完……

33分钟前
  • 庚金少女
  • 较差

即使身陷囹圄,就是要大做爱,这才是伟大的自由。禁闭室里的时间转场相当巧妙,四十五十六十不同的年代,人性却依旧被压抑,温蒂妮男主这里面表现依旧精彩。

36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珍惜自由

40分钟前
  • Ber_雪碧
  • 力荐

81歲仍在世的德國自由爵士傳奇樂手Peter Brötzmann擔任酒吧的爵士薩克伴奏;另一位我鍾愛的挪威小號手Nils Petter Molvaer擔任電影音樂創作。溫蒂尼的Franz Rogowski,無疑是從影以來最精湛的演出。眉目投足之間、一舉一動,皆散發他對於愛情的追逐;相較於自由來說,他更加渴望的是愛。4位演員之間的火花為一部長達近2小時的同志電影,併發出4段激烈璀璨的火花。他們在1968年底歡度新年,他們在寒冷的冬夜裡緊緊相依;這段奇遇若非發生在動盪的1968年,不會給觀者留下如此大的震撼。某種程度上,《偉大的自由》有一道連「燒女」都無法跨越的高牆;那不是拘禁本身所產生的效應,而是出自內心的隔閡。Hans最後一幕徘徊在街頭的景象,是自由最好的假象。

41分钟前
  • 外人
  • 力荐

爱的自由最伟大。Hoffmann失去爱人,迷失之后,有两次为爱付出,激烈言情偶像剧。我们在两小时内一直观察着人性在压抑扭曲下,如何自处如何维持稳定,如何能去爱别人。演员们的表演恰当地表达了人物,但剧本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太不足够,影响我感动

46分钟前
  • 海娃兒
  • 还行

三线叙事很酷,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大,相反显得剧情变得松散,整部片都显得散漫,不紧凑,衔接做得不好,人物出场显得有点混乱。

51分钟前
  • 鳏螤溟
  • 还行

110分钟沉浸式坐牢(德国牢饭)

55分钟前
  • Clairvoyant
  • 还行

懂你想说什么,有必要这样剪吗

59分钟前
  • Nico
  • 较差

分别因为同性行为有罪而进了监狱,前情未了难再续,同室狱友日久生情,出狱之后也难再续。同性行为去罪化,失去的青春和感情却再也找不回来,人生只剩下一个投案自首的悲剧,这真叫人悲伤。

1小时前
  • 龙舌头🌈
  • 推荐

fine

1小时前
  • M.L.
  • 较差

7.4分左右。本片足够克制,基本上摒弃了一切镜头的技术,只是缓而慢的推进,让观众看到时间给一个绝望的男人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爱是一种坚韧的情感,也是一种使人变得坚韧的情绪。

1小时前
  • 一骞个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