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电影只能靠下载来看,那么我看到的译名是《爆头:全面突袭》,是的,网络翻译者很贴心地给了个跟突袭沾边的名字。
同样是阴暗的色调,血腥的杀戮死斗,同样是伊科男主,这部爆头并不是突袭的续作,实际上导演也不是同一个人,但是你可以在这部电影看到很多部经典电影的影子,失忆者,留在头脑里时不时给个头痛闪回的子弹,从小培养互相杀戮的杀手,我们能够看出导演和编剧有多希望这部电影成为印尼动作电影的经典,然后就给了个充满尿意的影片开头。
(以下就是剧透,我个人认为动作片是不怕剧透的,因为框架差不多,总要有个老套理由给主角出入龙潭虎穴)影片开头是大boss毫无技术含量的越狱,当一看就不像好人的清洁工从水桶里不紧不慢摸出黑乎乎一小截的木刺(对,我看像是削了尖的木刺)的时候,我立即断定“高手,绝对是高手”,木刺完美避过金属检测,在高手的手里不亚于放血尖刀,一个背刺接一套多重刺杀KO几个条子是没跑了,然后他杀了一个人,然后他抢了手枪,等着拿冲锋枪的条子转身,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下进行了两米以内隔着条破柱子就谁也打不中谁的激情对射,最后清洁工跟条子同归于尽,大boss出牢房怂恿狱友拿枪跟狱警一起玩排队枪毙,成功越狱,又通过杀合作伙伴引出一众从小培养的打手,比较核心的有大小背心光头男、小辫子眼镜警棍男、本片颜值最高打斗最水的刀枪女(据说是突袭2的锤子女,我是脸盲不关注配角)。
后边就简单了,主角是黑帮叛徒被一枪打中头不死,在海边被捞起,女主医生好心收养,男主失忆外加头痛闪回,仇人找上女主顺便杀了一车人,男主连环闯关救回女主手刃boss。
剧情总体上“也不知道谁规定的”“都是导演的安排”这类情况很多。
枪战场景虽然没主角什么事,但是承担了本品全部尿意,人物多有站桩射击、排队枪毙,开枪就是一个脸部特写,人物啊啊啊乱叫,手乱抖搭配不用心的枪焰特效,中枪的人身体乱抖,然后该死的死,不该死的不会死,就这么回事。
打斗上虽然刻意模仿了突袭的死斗风格,但是武术指导的水平明显不是后者的对手,几个反派只有警棍男和boss有比较明显的个人招式特征,大小光头只是一顿乱拳+超长血条的莽,刀枪女不是主角放水的话比划两下就该死了,可能为了弥补演员武打水平的参差不齐,导演学了谍影重重的晃镜头来增强打斗场景的紧张感,这样的镜头剪辑和凌乱的招式都让动作场面的观赏性打了折扣。
那么,这部电影真正的加分项在哪呢?
我觉得是分镜、道具、化妆和场景选择上。
有些伴随下雨的场景和分镜拍得很好,摸到了国际一二线电影的门槛。
不同场景对阵不同的boss突出一个主题性,警局对战大小光头,突出了反派的嚣张,场景和物品互动是主题;树林对战警棍男,旁边是小时候两人一起杀掉其他孩子走出的枯井,树木的设置也给了一个表现警棍杀伤力的参照物;如同蜜月胜地的海滩,对战关系暧昧的刀枪女,主角身上的血滴落海水荡漾开来,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最后打boss,阴暗、空无一物、狭窄的地下室对应长久以来的禁锢,两个男人仅靠拳脚殊死搏斗,后边走出地下室定了生死,最后的镜头我不说,反正是很好地象征了男主的被救赎和被解放。
这部戏没有很明显的文戏,也许藏在了这里。
除掉动作片必须有的用合适的慢镜头来体现拳拳到肉,本片在道具(血浆以及利器)、化妆上值得不少动作片同行学习,很好地把打斗的残酷和疼痛感传递给了观众。
细心的化妆让你明显地感受到每场打斗都给人物的身体留下了新的伤口、肿胀和淤青,男主打到最后就是个遍体鳞伤的难民形象,连原本白白净净的女主也在经历殴打和禁锢后脸上淤青了一大片,让我怀疑换了演员,这种漂亮女角的受伤妆容放国产动作片里边很可能就是嘴角一块紫黑了事。
写到这里好像不缺什么了,最后是我同样写在短评里的吐槽。
除掉动作片里拿枪=战斗力降到杂兵级别的一贯梗,被划脸好像伴随伊科这个演员成了新的梗,得亏这次划的是一边一道,如果是一边两道,又是暧昧的女角划的,麻烦划成十字形谢谢。
按照男主案底深厚的设定,如果这片有续集,也许开场就是留着平头、脸上刀疤的男主坐在监狱坐厕上了。
太像赵珍曦啦,一颦一笑,就连背影的脖颈都像,哈哈。
发给她本人看了,也说像,黑框眼镜,马尾辫,五官和笑起来的样子,真漂亮。
太像赵珍曦啦,一颦一笑,就连背影的脖颈都像,哈哈。
发给她本人看了,也说像,黑框眼镜,马尾辫,五官和笑起来的样子,真漂亮。
太像赵珍曦啦,一颦一笑,就连背影的脖颈都像,哈哈。
发给她本人看了,也说像,黑框眼镜,马尾辫,五官和笑起来的样子,真漂亮。
阿卡姆疯人院里,扫地僧和检察官哈维·丹特打了起来,大BOSS蝙蝠侠趁乱逃脱。
蝙蝠侠离开疯人院后,和留着长头发、冒充艺术家的黄衣大叔,以及红衣小伙谈生意。
黄衣大叔说蝙蝠侠提供给他的枪是中国制造的垃圾。
眼看黄衣大叔竟然辱华,蝙蝠侠一怒之下命令蝙蝠女、罗宾和对方打了起来,最后蝙蝠侠杀了黄衣大叔,还把红衣小伙打成了“一只耳”,据说后来与一个叫做“黑猫警长”的人结下了仇。
蝙蝠女
罗宾另一边,一位渔民在海边发现了溺水的小丑,将他送往医院救治,小丑也因此结识了在医院工作的哈莉·奎茵。
被蝙蝠侠打伤的一只耳来恰好也来到小丑所在的医院治病,还调戏了小丑女,结果遭到小丑的一阵暴打。
一只耳对着小丑打手枪,却被小丑没收了作案工具。
连打手枪都要慢镜头,导演真有情调。
哈莉·奎茵准备带小丑去大城市“哥谭市”寻找更好的医生,小丑感动地哭了,正式和她拍拖,还赐她称号“小丑女”。
小丑女乘坐公交车前往哥谭市,却遭到蝙蝠侠的手下血洗,并且被掳走。
小丑姗姗来迟,发现小丑女早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下她的黑框眼镜。
内心崩溃的小丑,只好将希望寄托在黑框眼镜上,希望它能给小丑女带来好运。
然而祸不单行,小丑被当成了袭击公交车的罪犯而被逮捕。
在公安局里他和戈登警长、以及蝙蝠侠派来的打手斗智斗勇,途中秒变叶问,最终侥幸逃脱。
随后,他在野外找到一口枯井,回忆起童年的经历。
原来,蝙蝠侠将一群儿童关在枯井中,任其自相残杀,以此将他们培养成杀手。
小丑还见到了儿时的伙伴罗宾。
阔别重逢,小丑愉快地和罗宾打成了一片,然后他就把打死了。
小丑还见到了儿时的伙伴蝙蝠女。
阔别重逢,小丑愉快地和蝙蝠女打成了一片,然后他就把蝙蝠女打死了。
最后,小丑来到韦恩大厦,和蝙蝠侠大战了三百回合,最终把蝙蝠侠钉在了树上,他的死法和近期某位超级英雄一模一样。
从此,小丑和小丑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并没有)彩蛋:阿卡姆疯人院中,小丑猛然醒来,发现这仅仅是个噩梦。
随后一个声音响起:有没有兴趣加入自杀小队?
---最后附上《自杀小队》中哈莉·奎茵的截图,不得不说《爆头》女主撞脸,撞衫,撞职业,撞人设,还特么撞黑框眼镜……
《正义联盟》前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02308/
1. 开头那段劫狱是认真的吗?
四五个狱警和枪支装备,被一个垃圾清洁工个干掉了,看得只想快进。
狱警拦截囚犯就更SB了,不找掩体的么?
就面对面扫射啊,什么智商啊!
2. 枪法都差到了极致,就是故意打不中的那种,大巴车那一段,反派拿枪把着火的自己人干掉了,然后指着主角不开腔,等着后面大叔来阻扰。
3. 两个杀手那一段也是无语,两个人拿着枪摆pose,等主角躲好了再扫射,就站在那里扫射掩体,直到把子弹打完,如果边扫射边走动,主角早挂了。
一个明明知道对方拿着来福枪对准了洞口,还凑过去找死;一个去开灯,特么一直等到这边打了好久,把反派干死了,他才回来;回来就算了,拿枪干掉主角不就行了,不行,把枪扔了,肉搏,结果被干死。
4. 眼镜男开始还讲讲友谊,讲不通之后开打,眼镜男赶紧躲树后面,男主拿着枪过去一看,不见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肯定是在树上啊,结果主角不知道,转悠半天才发现。。。。
眼镜男打了一会儿,说我要来真的了哦,我要出杀招了哦,结果就被主角一招反杀了,这是要出杀招自杀吗?
5. 女杀手也是搞笑,被男主用枪从后面指着头,想从袖子里拿刀你就偷偷摸摸拿嘛,结果不是,先把手举起来,然后放到前面男主看不到的地方,把刀从袖子里抽出来划伤男主。
打了半天,明显感觉就是生死相搏啊,结果最后女杀手又舍不得杀男主,我靠,你拼命打半天是打着玩吗?
6.大反派就算了吧,每天都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一直都是大大的黑眼圈,最后一场打斗都没怎么看了,刷DY去了。
7. 场面学人家手持摄影,那你倒是学会人家的剪辑手段啊,只是在那里晃镜头有个P用啊,让观众头晕。
8. 这不是【突袭】,差了十万八千里。
偶然间看得这片子,如果不是 btsync 自动同步下来,可能就不会看了,全程开1.8倍到2倍速看完。
哇那打戏酣畅淋漓,看到结局只能惊叹这片子怎么能让出正面主角之外的所有人都死掉呢!!
从头到尾,连出现的路人都没有一个活着的,甚至是救了主角的好人大叔。
> “Raising you is my big mistake, I have to pay for it.”说到剧情,没有想象的好,可也没有料想的坏,更加甚至将坏人中的“丽卡”塑造的很生动,虽然全篇充满着血腥暴力,可是主线剧情却意外的清晰明确,并且让我联想到了”谍影重重“中,马特达蒙的角色,一个坏的组织总是由内部的人开始觉醒才能让这个组织死得更加彻底,一个改头换面的改革一定是从内而外的,无论是影片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无数的案例都印证着这条规律。
所以在剧情上,我会给6分,及格分。
而人物,首先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坏人老大,越狱那场戏简直将他的“坏”体现到了极致,没有多少的镜头,也没有多少的言语,就将他那种心狠手辣,凌厉果断表现出来,更不用说后来谈判戏份。
而坏人中甚至有些配角的出场也令人印象深刻,使“甩棍”的眼睛小伙,使“刺刀”的坏人“丽卡”,就最后阻止“以实利马”去见“Father”,而“丽卡”并没有向他开枪,并且通过回忆我们知道”以实利马“在中枪后坠落大海其实那一枪也是”丽卡“所开,因此”丽卡“这个形象在坏人中似乎还是颇具”人性“,只是结局都很悲惨罢了。
说了这么多反派,其实正面角色形象也是很生动的,医生从最初的温柔可爱,到最后疯了一样的逼问,其情感的变化依然还是可见的。
但是“以实利马”由坏变好的形象转变颇具戏剧感,或许当坏人那会儿杀的人都没这么多呢,影片中几乎就是见者死。
总是人物表演还是可以给及格6分的。
最后,这片子无论如何都是R级片了,限制级可能还得加上做好心理准备。
昨天看了部俄国电影,惊叹其特效制作水平远远高出我想象,而这部印尼片的打斗场面其血腥程度,暴力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曾想着中国武侠那么些精美招式,都抵不过着找找喷血的镜头吧,当然这两者本身都各有他们的美学价值观。
反正最后我可能会给6.5 分的样子。
PS. 看了豆瓣的评分 5.5!!!
太低估了这部片子吧,看来豆瓣的用户小清新偏多啊,外国 Metascore 还给了及格 6.1 呢,IMDB 都 7分多啊。
这片子无论哪个方面都高出某些国产片很多啊。
门往两边开,生扯下巴颏;伸缩棍插脑,筷子血滥溅;公交密室嗒嗒嗒嗒,乱砍火烧破窗折颈;警局铁链束缚穿喉刀,手榴霰弹上下桌,切纸台对打字机;密林上树唠日常,海边旧爱玩切割,弑父死全家。
“请叫我以实马利吧。
”致敬《白鲸》开场白
《爆头》伊科·乌艾斯正在兄弟相残《爆头》由《突袭》系列的主角伊科·乌艾斯外加《突袭2》里的人气组合榔头妹和棒球哥主演——两人到了《爆头》里则化身为匕首姐和钢棍弟,一样那么靓女靓仔——很多人都说《爆头》是在山寨《突袭》,有一定道理。
可是个人觉得导演莫兄弟,这两个印尼B级片的恐怖大拿,还是交出了一份极其个人风格的动作片。
《突袭2》(上)和《爆头》(下):榔头妹变匕首姐,棒球哥变钢棍弟虽然《爆头》动作场面远没有《突袭》玩得溜,但丧心病狂好浪漫——过火夸张到毫无必要的血浆暴力,外加男女主角简单幼稚到仿佛童话一般的感情戏,还有师徒、弟兄、旧情人之间一根筋漫画式的江湖纠结与背叛,让整部片子充斥着一种天真孩子气的恶趣味。
可惜的是,好像大多观众都很难get到这种简单粗暴的类型片乐趣;不过啊,连片名都叫《爆头》的片子,你们还要期待些啥呢?
导演莫兄弟个人第一次认识莫兄弟是在《26种死法》里面,当时就被哥俩导演的《L:力比多》一段给恶心坏了,也算是对东南亚变态有了新的认识。
而在《致命录像带2》里面,他们和《突袭》导演加雷斯·埃文斯合作的短片《安逸天堂》,讲邪教集体自杀、僵尸鬼魅和印尼邪神什么的,应该算是三集《录像带》系列中最精彩的一章;也许正是这次合作,让莫兄弟有机会向加雷斯·埃文斯偷师挖演员,促成了《爆头》的成型?
不过,在那之后,兄弟两估计也想转转型,找上北村一辉和日本合拍了《杀手们》,似乎要在暴力之余探讨一下社会人性之类。
嗯,术业有专攻啊,《杀手们》除了些硬核动作场面,还是蛮难看的。
《26种死法-L:力比多》
《致命录像带2-安逸天堂》
《杀手们》而莫兄弟的第一部长片作品,《血肉盛宴》,在当年被誉为印尼版的《人皮客栈》,主角正是之后的榔头妹/匕首姐靓女朱莉·埃斯特尔。
看她挥着武士刀大战古早味不死电锯女巫,好欢乐。
《血肉盛宴》
《血肉盛宴》综上所述,《爆头》并非一部老少咸宜的动作片,而更像一部尽皆过火的山寨之作。
但对于爱好恶趣味的类型片影迷说来,它的缺点恰好是它的优点,反正我喜欢 : )
一名重伤失忆男子,在实习女医生艾琳的悉心照护下恢复意识,什么也想不起来的他看见艾琳正在阅读《白鲸记》,决定将“以实玛利”当作自己的姓名。
艾琳用尽心力要帮助他恢复记忆,朝夕相处的两人也逐渐发展出超乎一般医病的关系。
而此时过去的黑暗席卷而来,黑帮绑架艾琳,唯有恢复记忆才能救出挚爱。
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
此次的爆头是印尼本土导演 Timo的新作,该导演向来以拍摄惊悚和动作片闻名,比如2014年的杀手。
所以这次的新作 爆头并不是所传闻的 突袭3, 和突袭没有一点关系了,只是伊科主演而已。
虽然和突袭的导演也不一样,但有了伊科,动作戏的成分自然少不了精彩场面。
可以说是拳拳到肉,打斗一点不会亚于突袭,只是故事内容没有突袭饱满丰富了,可以说如果不要太在乎故事情节的话,这的确是一部动作片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片有了一位新加坡华人影星冯推守(英文名:Sunny Pang ) 的加入,此人剧中饰演黑帮老大LEE,片尾和伊科的最终对决不要太劲爆。
冯推守也是武行出身,打戏一点也不含糊,据说他为拍摄爆头,撕裂了右腿肌腱,险些不能走路。
总的来说,爆头是印尼今年一部难得的好片,动作片,值得一看。
喜欢动作片可以看因为里面的动作确实还是不错的有紧张的有暴力的有刺激我很喜欢公交车里面的打斗很好看警局里面的打斗很好看经典,我看了两次很爽,里面有个人死的真的很应该被射了两枪有点搞笑 大光头很耐打最后还可以还手总结就是主角应该要下狠手而不是搞些有的没的 下不了手就挨打剧情就不用说了 毫无看点 拖沓无聊
有没有搞错?
是来看伊科·乌艾斯的好吗?!
反派也就算了,竟然是个配角?
出场时间不到片长的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是文戏。
动作戏更是垃圾,没有凌厉的美感。
难道拍戏还需要给导演红包?
要不然就是和武术指导有仇?
想卖噱头的运动镜头也并不讨巧,甚至莫名其妙。
整个下来就像传媒学校学生的作业。
结论:零星。
简直是浪费胶片。
作为动作片 5🌟 除了主演 其他元素都和突袭系列没什么关系 剧情给3分 大家看看血浆 放松放松心情就好了 毕竟导演不是王家卫 不要过分追求剧情啦
反派boss长得有点像河正宇。感觉跟突袭比起来有点差距,男主自带miss技能强得让我怀疑这是不是超能力,打斗场面一般般,最后决斗有点像港式武打片。
很多动作设计都不合理,即使是影视武打,也至少要看着合理嘛!
和突袭差了300个小时代,我不是说剧情。。是说最看中的打戏。。。
1.5/5。还是剧本太差。HD 720P 17/03/07
打着突袭的噱头,实际差得远,唯一卖点是血腥,动作比突袭差得远,设计的貌似写实,其实比玄幻还不真实,主角配角都是智商欠费的类型。开头就是狱警和囚犯对射同归于尽的槽点,这得有多傻的人才会一起自杀?后面类似的脑残动作设计多的很。
不讲究
剧情一般。武打太假。演员还算卖力。帅哥美女很养眼,音乐音效就不说了吧。
其实我觉得不如翻译为脑震荡,全片讲的就是头部受伤然后背叛组织,改邪归正的一个故事。
编剧从一开始就不走心,各种脑残敷衍的情节,武指少了瓜刀犀利哥,也完全没有了突袭系列的想象力,就只能在视效的血腥重口上做文章,最后不仅文戏,连BOSS大战都快进了。。
为后半段的动作加一星,至少比前面看起来好多了
打得其实挺不错的!
很不错的动作片,虽然整个片的套路有点老旧。。
再硬的反派见到主角就低智血薄。简单粗糙的英雄片。但血流得很过瘾,打斗算初级阶段。
每部都差不多 审美疲劳
动作还不错,情节比较弱鸡了。如果泰国、印尼能靠打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地也不错。
这一顿流血啊,血浆不要钱啊~最后竟然还是木桩子穿胸梗,哈哈~看着还不错啦
虽然比不上突袭系列的高光,但至少动作戏还在状态之上,尤其是枪战戏,简单直接粗暴满屏血浆简直爽得飞起,巴士遭遇战硬是堪比恐怖片了,此外道具肉搏战也比较耐看,反倒是纯肉搏战拍得有点阳痿了,文戏部分各种苦情或小清新更是拖节奏拖后退。★★★
看一半看不下去系列。
动作戏的镜头语言拍出新意,但是附加在动作之上的逻辑性毁掉了精心设计的武打,文戏瞬间让人昏沉,张驰结合还是差了很多,结尾前的打戏不如前面几段刺激过瘾,让人觉得头重脚轻。锤妹和甩棍哥的死更让人觉得突兀,男主基本就是日本动漫主角那种,先挨打后爆发,反派之前的攻击基本无效。期待其他作品。